最新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8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B.地壳运动不会改变地球的外形C.地壳运动可以改变山川地貌D.地壳运动不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2.“中国大陆东南部常年受台风袭击”,这是因为()A.台风的主要路径经过B.中国人口集中在这个地区C.气候变化导致的D.地震多发的地区3.杰利克里夫裂谷是第几纪形成的?()A.第四纪B.第三纪C.第二纪D.第一纪4.我国第四纪冰川形成的主要时期是()A.早第四纪B.中第四纪C.晚第四纪D.全第四纪5.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的一种的是()A.地震活动B.火山喷发C.温室效应D.土地开发6.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最大威胁是()A.地震B.干旱C.土地沙漠化D.火山喷发7.下列不是浅表地下水蓄水库的一种的是()A.地下河流B.孔洞C.砂砾石层D.岩溶洞穴8.下列地理环境中,地壳运动的最常见表现形式是()A.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B.台风和龙卷风C.台风和地震活动D.龙卷风和火山喷发9.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宇宙辐射B.地幔恒温球的抬升C.地震波的出现D.地壳运动的变形10.使得火山喷发的最常见原因是()A.地震活动B.火山口的爆发C.熔岩的喷射D.地壳运动的变形11.下列现象属于地震的是()A.山体滑坡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D.地震波传播12.我国地震相对集中区域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13.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纵波B.横波C.体波D.表面波14.孔洞和岩溶洞穴属于()A.蓄水层B.水源层C.径流层D.渗漏层15.杰利克里夫裂谷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剪切作用B.地壳拉伸作用C.地壳挤压作用D.地壳受力作用16.火山的灾害性主要是由于()A.火山内部的高温B.火山外部的熔岩C.火山煤气的集聚D.火山灰的喷射17.地震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A.地震仪和计算机模拟B.地震仪和卫星观测C.地震仪和人工观测D.地震仪和气象观测18.将上升的地底岩浆迅速喷发到地表称为()A.火山喷发B.火山地震C.火山地震波D.火山热岩浆19.人类活动对地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B.土地沙漠化的扩大C.地震活动的增多D.火山喷发的加剧20.我国地震孕育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带B.内陆带C.中部带D.西部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壳运动是()动的。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三套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试题一一、单选题(共15题)1.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A. 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B. 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C. 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D. 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2.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3.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A. 擦→滴→撕→展→盖→染B. 滴→撕→展→擦→盖→染C. 擦→滴→展→撕→盖→染D. 擦→滴→撕→展→染→盖4.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A. 化学变化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A. 细胞分裂B. 细胞生长C. 细胞分化D. 细胞成熟6.某同学先后5 次测量同一个小球的直径,其测量结果分别为1.74 厘米、1.73 厘米、1.74 厘米、1.72 厘米、1. 93 厘米,则小球的直径应取()A. 1.7325 厘米B. 1.73 厘米C. 1.77 厘米D. 1 .772 厘米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A. 4℃B. 一定是-40℃C. 0℃D. 应该略高于-40℃8.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正确规范地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盖盖玻片B.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不用清洗C.液体加热D.向试管中滴加试剂2.为了解滨江区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以及“美好教育”近视防控措施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检查视力” 这- -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D.收集事实与证据3.新型冠状病毒平均直径大约为100nm,主要依托飞沫传播。
疫情期间,小滨同学戴着口罩去.上学,在校门口电子体温计测得小滨体温正常后,他进入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滨的正常体温约为39.3℃B.小滨身体的质量约为500gC.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10°m D.教室的容积大约为200立方米4.下列为小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部分操作与问题分析,其中合理的是()A.显微镜对光时,应调节图甲中的④B.图乙中小滨操作是调节镜头向上C.图丙视野中出现黑色圆圈的原因是口腔上皮细胞未经染色处理D.欲将图丁视野中细胞a移至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5.因工具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致使测量出现偏差的事时有发生,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运动会时,用拉得过紧的皮尺去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测量值会偏大B.在温暖的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温度时,将温度计取出读数,测量值偏大C.用体温计测体温前,没有用力甩体温计,测量值可能会偏小D.用托盘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砝码磨损,测量值会偏小6.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有腐蚀性药物的瓶子上应贴的图标是()A.B.C.D.7.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开花时串串黄花,色泽亮啊,结果率很高,繁殖能力强,严重威胁入侵地的生物生存,如有发现需及时上报。
根据描述,你认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8.小滨和小江分别购买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橡胶球,小江说:“我买的球弹性比你买的好”。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和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想或假设 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10毫升B .等于10毫升C .大于10毫升D .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①② ③ ④ ⑤ ⑥甲 乙D.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 B.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七上期末水平检测卷一、选择题1.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块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其中没有必要的实验步骤是( )A.只有① B.①③ C.只有③ D.①② 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小安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表面2cm深处4cm深处6cm深处干细沙的温度(℃)26242220湿泥土的温度(℃)24232221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3.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A.低于-40℃B.等于-40℃C.0℃D.略高于-40℃4.如图甲所示的指针式寒暑表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以双金属片做为感温元件,用来控制指针。
如图乙所示的双金属片是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铜片在下面,铁片在上面,当用酒精灯加热后,双金属片就向铁片一边弯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的膨胀程度比铜片大B.铜片的膨胀程度比铁片大C.铁片的膨胀程度与铜片相同D.受冷时,仍向铁片一边弯曲5.小科想测出塑料空盒的体积,他做了下面四个步骤:①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①);②将空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②);③将塑料空盒拿出,将小铁块放入量筒中(如图③);④将小铁块放入塑料空盒内部,将塑料盒放入量筒中(如图④)。
则上述四个步骤中可测出塑料空盒体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如图所示,小安在测一个视野中看到发了一行细胞。
此时显微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32个7.下表是温州地区较常见的四种蟹,其中亲缘关系最接近的是( )目科属种招潮蟹十足沙蟹招潮蟹招潮蟹青蟹十足梭子蟹青蟹拟穴青蟹江蟹十足梭子蟹梭子蟹梭子蟹大闸蟹十足方蟹绒螯蟹毛蟹A.青蟹和江蟹B.招潮蟹和江蟹C.大闸蟹和江蟹D.招潮蟹和大闸蟹8.如图甲是小实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则玻片上的细胞排列应是下图中的( )A.B.C.D.9.灰雁栖息在沼泽地,由于巢比较简陋,孵化前有些卵会滚出巢,但灰雁总能设法将自己的卵滚回去。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5套期末测试卷(一)一、单选题(共15题)1.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
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A.模糊、变暗B.模糊、变亮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3.在平整地面上有一层厚度均匀的积雪,小明用力向下踩,形成了一个下凹的脚印,如图所示。
脚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挤压可近似看成冰层,利用冰的密度,只要测量下列哪组物理量,就可以估测出积雪的密度()A.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深度B.积雪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C.冰层的厚度和脚印的面积D.脚印的深度和脚印的面积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5.有一支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3cm,当它的玻璃泡浸没在沸水中时,管内水银面的高度是28cm,如果用这支温度计测量某一杯水的温度,这时温度计内水银面的位置在8cm处,那么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20℃B.32℃C.24℃D.36℃6.小刚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内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当他将水银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热水中时,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柱很快上升。
当某时刻水银面经过35℃这一刻度时,这示数表示( )A.此时刻热水的温度B.此时刻房间内气温C.此时刻玻璃泡内水银温度D.不能表示任何物体的温度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8.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改写: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试管B.取用试剂后及时盖上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D.取用试剂后应将滴管清洗干净再放回原滴瓶2.当你肚子疼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医生这样做的目的是()A.建立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制定计划D.提出问题改写:当你因肚子疼去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会询问你疼痛的部位、是否拉肚子、是否感到疲劳,然后通过手触摸和化验等方法来获取事实和证据,以帮助建立假设和制定治疗计划。
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1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4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A约为5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1.2kg改写: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考场外的温度约为20℃B.物理课本从课桌上落到地面大约需要2sC.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为3AD.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1kg4.下列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组织C.属于器官D.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改写:关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B.西瓜籽属于器官C.属于组织D.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5.下表是甲、乙、丙、XXX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改写:下表是四位同学在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时发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其中有一项问题和原因不能对应,请你找出这一项()选项同学问题原因分析A 甲视野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大量破裂载玻片上滴的染液太多B 乙视野中有很多黑色圆圈物镜、通光孔、光圈没有对成一条直线C 丙视野中没有光斑操作盖盖玻片时不当D 丁视野中洋葱表皮细胞重叠撕取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未在玻片上展平6.神八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让华夏大地一片欢腾,伴随这次巨大成功的还有番茄试管苗空间开花结实的实验。
浙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容易接受新事物是青春期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是由于人在青春期(B)A. 身体内脏器官的功能日益健全B. 大脑的兴奋性较强C.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D.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解】内脏器官、身高、体重、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接受新事物无关,大脑兴奋性强则是接受新事物的重要条件。
2. 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
这主要是为了减轻某个情况下由于惯性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该情况可能是(B)A. 高速行驶B. 紧急刹车C. 突然启动D. 车速太慢【解】系上安全带是为了防止人突然往前冲而造成的伤害,而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会往前,所以应当选择B。
3. 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D)A. 一定上升B. 一定下降C. 一定静止D. 以上都有可能【解】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表明直升机相对于运动员向上运动,有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这个结果:①直升机向上运动;②直升机静止不动;③直升机向下运动,但速度比跳伞运动员小。
故仅凭跳伞运动员看到直升机向上运动是无法判断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如何运动的。
(第4题)4. 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
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 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解】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两者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选项说法正确,B选项说法不正确;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等于果实受到的重力,故C、D选项说法不正确。
5.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1牛的是(B)A. 一张课桌B. 两个鸡蛋C. 三只蚂蚁D. 四本科学教材【解】一个鸡蛋质量约为50克,则两个鸡蛋为100克,受到重力约1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动物中,哪一种不是昆虫?A.蝴蝶B.蚂蚁C.蜜蜂D.蜘蛛2、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生物的特征?A.生长和繁殖B.运动和活动C.需要能量D.有内部结构和功能3、下列哪一种现象不属于自然选择?A.适者生存B.优胜劣汰C.环境适应D.物种形成4、在下列植物中,哪一种不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A.绿色植物B.蓝藻C.酵母菌D.乳酸菌5、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A.水汽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6、月球是地球的______,它对地球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7、在太阳系中,______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8、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______吸收太阳光能,再通过______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9、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______和______的过程。
10、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介绍了生物的______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请简述太阳系中行星的主要特征。
12、请说明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3、请分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浙教版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一、复习目标本复习提纲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复习,学生应能够:1、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了解科学基础知识;2、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复习内容(一)生物与环境1、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2、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3、了解动物的生命活动和适应环境变化的特点。
(二)细胞与组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细胞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3、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浙江省杭州市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1. 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地球的运动?A. 自转B. 公转C. 周转D. 共转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哪些条件?A. 光、水、二氧化碳B. 光、水、氧气C. 光、二氧化碳、氧气D. 水、二氧化碳、氧气3. 下列哪个属于机械能?A. 热B. 光C. 动D. 电4. 以下哪个是发生在紧肌纤维上的反应?A. 肌纤维收缩短B. 肌纤维伸展长C. 肌纤维发生断裂D. 肌纤维变得软弱无力5. 使用什么工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重量?A. 量筒B. 尺子C. 天平D. 计算机答案:1.C2.A3.C4.A5.C1. 草木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和水。
2. 阻挡光线传播的物体叫做遮光物。
3. 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约 60 次。
4.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 1年。
5. 火星是太阳系中的第四近地行星。
答案:1.二氧化碳2.遮光物3.604.1年5.第四1. 简答题(每题20分)1.1 请简要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的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的东西两半球交替地面临太阳和背离太阳,形成地球的昼夜变化。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运动。
公转使得地球的北半球和南半球交替接受太阳的直射光,形成季节的变化。
1.2 请简要说明光的反射和折射。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被物体表面反弹回来的现象。
反射光的角度等于入射光的角度,遵循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可以解释为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改变方向的现象。
折射光的角度和入射光的角度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光的折射可以解释为为什么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会发生位置偏移。
2. 计算题(每题20分)2.1 若一物体的质量为100kg,力为500N,请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等于力除以质量。
加速度 = 500N / 100kg = 5m/s²2.2 若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km的速度行驶,行驶10小时,请计算汽车行驶的总距离。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1. (1分)有关人体的一些数据表述正确的是()A . 一个中学生手牚宽度为2.5dmB . 四个中学生手拉手合抱的一棵大树周长约6m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D . PM10的概念定义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的颗粒物2. (1分)科学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科学也经常要做实验。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3. (1分)地球上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A . 原生动物B . 腔肠动物C . 扁形动物D . 哺乳动物4. (1分)细胞的生活依赖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发生着非常复杂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化,这些活动的控制中心是()A . 细胞膜B . 细胞质C . 线粒体D . 细胞核5. (1分)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甲乙丙丁戊A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软体动物爬行动物B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节肢动物C植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藻类单子叶植物D植物孢子植物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A . AB . BC . CD . D6. (1分)有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蕴含了科学道理:落在地上的“红”(花瓣)通过微生物分解,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重新被植物吸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落红”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B . 花瓣中的有机物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来的C . 二氧化碳能进入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参与光合作用D . 无机盐能被根毛区细胞吸收并通过导管运输7. (1分)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位于B的()A . 东北方向B . 西北方向C . 东南方向D . 西南方向8. (1分)人类首次得到的能够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A . 人们发现太阳或月亮是球体B . 月食时地球的影子是圆的C . 麦哲伦船队的成功环球航行D .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9. (1分)图中“▲3 633 山峰海拔/m”属于地图三要素中的()A . 比例尺B . 方向C . 图例和注记D . 图名10. (1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题意的答案,请把答案字母填入答题卷对应格。
每小题1空,共35分)1.当你感冒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你是否头痛、鼻塞,然后给你测体温,医生采取这些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交流 B.获取事实和证据 C.制定计划D.检验与评价2.我们食用的下列蔬菜和水果中,不是果实的是()A.黄瓜B.白果C.番茄D.南瓜3.我们要去某地旅游,常常会购买一张当地的旅游地图。
而要想看懂地图,我们必须掌握地图的三个基本“语言”,它们是()A.比例尺方向经纬度B.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C.景点位置指向标经纬度D.海岸线方向图例和注记4.在盛有20毫升20℃水的烧杯中,加入一药匙蔗糖后搅拌,蔗糖很快溶解完。
向里面再加入一药匙蔗糖,搅拌后有部分蔗糖不再溶解。
符合这一实验研究的结论是()A.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B.加入的蔗糖越多,能够溶解的数量也越多C.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D.在20毫升的水中,不能溶解一药匙的蔗糖5.下列物体中,属于非生物...的是()6.鸟类和蝴蝶的主要区别是()A.有无翅膀B.有无四肢 C.有无羽毛 D.有无脊椎骨7.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其示数为32℃。
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27℃ B.30℃ C.32℃ D.37℃8.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食小虫,其作为植物的主要依据是()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能B.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动物不能C.动物会动,植物不会动D.植物都是绿色的,动物不是绿色的9.珙桐树即“鸽子树”,有明显的结构层次,则其由低到高的次序分别是()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组织→系统→个体10.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10克以上用砝码,1克以下用游码。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B.科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和观察C.科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科学需要观察、实践和思考D.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一般人是无法进行科学研究的2.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借助降落伞着陆。
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我们说返回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返回舱的降落伞B.地面上的灌木丛C.太空中的空间站D.地面运动的汽车3.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参观古建筑后,小红对榫卯结构非常感兴趣,打算制作一套榫卯结构的家用桌凳。
为得到圆柱形桌腿的直径,小红进行了三次测量,得到的数据分别为5.22 cm、5.20 cm、5.24 cm,则该桌腿的直径是()A.5.20 cmB.5.21 cmC.5.22 cmD.5.23 cm4.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小文对黑藻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他发现黑藻属于被子植物,其最有力的证据是()A.黑藻有根、茎、叶的分化B.黑藻有种子C.黑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黑藻有果实5.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被化学试剂灼伤,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B.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倒在水槽中C.被烧伤或烫伤,立即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被打翻在地上并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覆盖灭火6.假如只有地球自转方向变成与现在相反,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杭州出现的是()A.太阳西升东落B.没有昼夜现象C.没有昼夜交替现象D.没有四季变化7.建模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科建构了如下四个模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甲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模型B.乙是植物细胞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型C.丙是地球公转模型D.丁是帆船在海面上的运动模型8.2024年年初,日本及周边海域连续发生了多次地震,其中石川县能登地区更是发生了7.6级大地震,给当地造成较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分)某同学测量了医用外科口罩的长度,并记录了如下数据“175”,则此数据的单位是()A.dm B.cm C.mm D.μm2.(2分)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B.用燃着的火柴点燃酒精灯C.用嘴吹灭酒精灯D.用酒精灯内焰加热液体药品3.(2分)将一瓶室温下未开封的纯净水放入冰柜中冷冻,水结冰后,不变的是()A.密度B.温度C.质量D.体积4.(2分)实验需要量取10mL水,如果仰视读数,则量取水的实际体积()A.大于10mL B.小于10mL C.等于10mL D.无法判断5.(2分)据报道,中石化西北油田顺北鹰1井完钻井深8588米,创我国陆上钻井最深纪录。
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A.地壳B.地幔C.地核D.地心6.(2分)为了检验防蓝光手机贴膜的效果,小乐用蓝色光源对着手机贴膜照射进行测试。
小乐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猜想和假设B.获取事实与证据C.检验与评价D.表达与交流7.(2分)碰碰香,一种常见的室内盆栽植物,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得名。
碰碰香受到触碰会释放香味()A.能繁殖后代B.能生长和发育C.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8.(2分)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可用于提取抗癌药物紫杉醇。
如图所示为红豆杉细胞模式图,细胞内指导紫杉醇形成的控制中心是()A.①B.②C.③D.④9.(2分)小欢和小乐对眼虫是植物还是动物发生了争论,小欢认为眼虫是动物,小乐认为眼虫是植物。
如图所示为眼虫结构示意图()A.眼虫有叶绿体B.眼虫有眼点和鞭毛C.眼虫是单细胞生物D.眼虫能独立生活10.(2分)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9°N,100.2°E),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A.北半球、高纬度B.东半球、高纬度C.北半球、低纬度D.东半球、中纬度11.(2分)石山镇位于海南省北部,素以“火山奇观”而闻名。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羲和号”太阳探测卫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空间探日时代。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收集并分析光谱的方法,研究和太阳爆发相关的科学问题。
其中“收集光谱”,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科学问题B.建立猜想和假设C.设计研究方案D.获取事实与证据2.(3分)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工具是科学探究的必备技能之一。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吹灭酒精灯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3.(3分)“送餐机器人”如今已很常见,他可以实现智能传菜、送菜、迎宾等,但我们不认为它是生物,这是因为它不具有()A.能来回自由行走B.能发出声音C.能排出代谢物D.能与人进行交流4.(3分)下列估测中,最可能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普通教室的面积约为260dm2B.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CC.一位同学的身高约165mmD.一袋装牛奶的体积为0.2L5.(3分)小应在实验室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其他因素均相同,他用两个不同的物镜观察同一张装片,发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
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A.若玻片往左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C.观察到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比乙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大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6.(3分)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向我们展示了“泡腾片实验”,蓝色的水球看上去像我们的地球。
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正确的是()A.全球由“漂浮”在软流层上的七大板块组成B.火山地震的分布带都位于板块内部C.地球是个椭球体,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D.地球内部结构由内而外是地壳、地幔、地核7.(3分)瑞安马屿古法红糖制作过程中,第一步是对甘蔗压榨获取甘蔗汁。
甘蔗汁主要来自甘蔗细胞的哪部分结构()A.细胞质B.液泡C.叶绿体D.细胞膜8.(3分)下列人体结构层次中,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神经组织、脊髓、神经细胞、神经系统B.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C.肾脏、血液、上皮细胞、循环系统D.上皮细胞、结缔组织、消化系统、胃9.(3分)上科学课时,老师随意取用蚕豆植株和蜗牛身上的某﹣部分做成了两张装片,抽其中一张让同学们判断取自哪一生物,最可靠的是观察有无()A.细胞壁B.大液泡C.细胞核D.叶绿体10.(3分)据气象学统计,今年是自1951年以来杭州入秋最晚的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