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专用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水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水泵开动前,先将泵和进水管灌满水,水泵运转后,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池的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沿吸水管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
继而吸入的水又被叶轮甩出经蜗壳而进入出水管。
由此可见,若离心泵叶轮不断旋转,则可连续吸水、压水,水便可源源不断地从低处扬到高处或远方。
综上所述,离心泵是由于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提向高处的,故称离心泵。
2)、离心泵的一般特点(1)水沿离心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向吸入,垂直于轴向流出,即进出水流方向互成90°。
(2)由于离心泵靠叶轮进口形成真空吸水,因此在起动前必须向泵内和吸水管内灌注引水,或用真空泵抽气,以排出空气形成真空,而且泵壳和吸水管路必须严格密封,不得漏气,否则形不成真空,也就吸不上水来。
(3)由于叶轮进口不可能形成绝对真空,因此离心泵吸水高度不能超过10米,加上水流经b吸水管路带来的沿程损失,实际允许安装高度(水泵轴线距吸入水面的高度)远小于10米。
如安装过高,则不吸水;此外,由于山区比平原大气压力低,因此同一台水泵在山区,特别是在高山区安装时,其安装高度应降低,否则也不能吸上水来。
二、轴流泵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轴流泵的工作原理轴流泵与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叶轮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推力提水。
轴流泵叶片旋转时对水所产生的升力,可把水从下方推到上方。
轴流泵的叶片一般浸没在被吸水源的水池中。
由于叶轮高速旋转,在叶片产生的升力作用下,连续不断的将水向上推压,使水沿出水管流出。
叶轮不断的旋转,水也就被连续压送到高处。
2)、轴流泵的一般特点(1)水在轴流泵的流经方向是沿叶轮的轴相吸入、轴相流出,因此称轴流泵。
(2)扬程低(1~13米)、流量大、效益高,适于平原、湖区、河网区排灌。
(3)起动前不需灌水,操作简单。
泵的工作原理1.离心式泵工作原理离心式泵的工作原理是,叶轮内的液体受到叶片的推动而与叶片共同旋转。
由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液体由中心向外运动﹐并获得动能增量。
在叶轮外周﹐液体被甩出至蜗卷形流道中。
由于液体速度的减低﹐部分动能被转换成压力能﹐从而克服排出管道的阻力不断外流。
叶轮吸入口处的液体因向外甩出而使吸入口处形成低压(或真空)﹐与吸入池液面形成压差,因而吸入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通常为大气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地压入叶轮的吸入口﹐形成连续的抽送作用。
离心泵的结构:双吸泵结构图:2.轴流式泵工作原理.轴流式泵的工作原理是,旋转叶片的挤压推进力使流体获得能量,升高其压能和动能,其结构如图所示。
叶轮1 安装在圆筒形泵壳3 内,当叶轮旋转时,流体轴向流人,在叶片叶道内获得能量后,沿轴向流出。
轴流式泵适用于大流量、低压力,电厂中常用作循环水泵。
3.往复泵工作原理现以活塞式为例来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活塞泵主要由活塞1在泵缸2内作往复运动来吸人和排除液体。
当活塞l 开始自极左端位置向右移动时,工作室3 的容积逐渐扩大,室内压力降低,流体顶开吸水阀4,进入活塞1 所让出的空间,直至活塞1 移动到极右端为止,此过程为泵的吸水过程。
当活塞1 从右端开始向左端移动时,充满泵的流体受挤压,将吸水阀4 关闭,并打开压水阀5 而排出,此过程称为泵的压水过程。
活塞不断往复运动,泵的吸水与压水过程就连续不断地交替进行。
此泵适用于小流量、高压力,工厂中常用作加药泵。
4.齿轮泵工作原理齿轮泵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主动齿轮固定在主动轴上,轴的一端伸出壳外由原动机驱动,另一个齿轮(从动轮)装在另一个轴上,齿轮旋转时,液体沿吸油管进入到吸人空间,沿上下壳壁被两个齿轮分别挤压到排出空间汇合(齿与齿啮合前),然后进入压油管排出。
5.螺杆泵工作原理螺杆泵是一种利用螺杆相互啮合来吸人和排出液体的回转式泵。
螺杆泵的转子由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组成。
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将液体通过离心力推进流动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液体进入泵体:液体通过进口管道进入离心泵的泵体。
2. 进口叶轮:液体通过进口管道流入第一级叶轮,叶轮的旋转将液体产生离心力。
3. 液体受力:离心力将液体从叶轮的内部向外推动,使其流经叶轮的叶片。
4. 液体加速:叶轮的旋转使得液体加速流动,并且流向第二级叶轮。
5. 多级叶轮:液体继续通过多级叶轮,每一级都增加了液体的流速和压力,使其能够克服阻力继续流动。
6. 出口管道:液体最终通过出口管道从泵体流出,具有较高的压力和流速。
多级离心泵通常使用多级叶轮和多个出口管道来增加液体的压力。
每个级别的叶轮都会将液体的能量转化为动能,使其具有更高的流速和压力。
由于压力的叠加效应,多级离心泵比单级离心泵能提供更高的压力。
总的来说,多级离心泵通过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加速
并推动到更高的压力水平。
这使得多级离心泵非常适用于需要液体在较长距离和较大高度上输送的情况,例如给水、排水、供暖、空调等系统。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依靠旋转叶轮对液体的作用把原动机的机械能传递给液体。
由于离心泵的作用液体从叶轮进口流向出口的过程中,其速度能和压力能都得到增加,被叶轮排出的液体经过压出室,大部分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然后沿排出管路输送出去,这时,叶轮进口处因液体的排出而形成真空或低压,吸水池中的液体在液面压力(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叶轮的进口,于是,旋转着的叶轮就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方法
1、开车前先向泵内注水或用真空泵引水。
2、关闭吐出管上的阀及压力表旋塞。
3、启动电机,打开压力表旋塞。
4、当水泵以正常转速运转时,压力表显示适当压力,然后打开真空表旋塞并逐渐打开排水管路上的闸阀,直至达到规定的雨衣力及真空度。
5、水泵停用时先要慢慢关闭排水管路上的闸阀、关闭真空表旋塞,并停止电机,然后关闭压力表旋塞。
6、如长期停用水泵,应拆卸泵体将泵零件的水擦拭干,并在滑
动面上涂上以防锈油妥善保存。
7、水泵运转时应经常检查水泵及电机轴承温度,不得超过外界温度35℃,其极限温度不得大于75℃。
8、在轴承体内时常驻要注意加油。
9、随时调整填料压盖的松紧程度,正常漏水以点滴为宜。
10、运转过程中如发生噪音或异常的声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立式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
立式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后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泵壳内;叶轮通过不停地转动,使得水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与流出,达到了输送水的目的。
当电机带动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着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导壳的流道而被引向次一级的叶轮,就是这样原理,逐次地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壳,进一步使液体的压力能量增加。
将每个叶轮逐级叠加之后,就获得一定扬程。
离心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油田上离心泵可做为输油泵、热水(热油)循环泵、脱水泵、排污泵、高压热油(热水)洗井泵、给水泵等使用。
1、离心泵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离心泵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叶轮装在泵轴上,叶轮内弯曲的叶片构成流道,叶轮和泵轴装在螺形泵壳(简称螺壳)中,螺壳连着吸入管和排出管。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在开泵前必须向泵内灌入液体(如果是有压头进入液体时,则打开水管路上的闸阀即可)。
开泵后,充满叶轮的液体由叶壳带动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叶片所形成的流道,随着液流不断排出;在泵吸入管和叶轮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在大气压作用下,吸放室中的液体源源不断流入泵室和叶轮,形成均匀平稳的液流。
2、离心泵的分类(1)按叶轮数目方式分1)单级离心泵:有一级叶轮的离心泵。
2)多级离心泵:有两级或两级以上叶轮的离心泵。
(2)按叶轮吸入方式分1)单吸离心泵:液体从一面进入叶轮的离心泵。
2)双吸离心泵:液体从两面进入叶轮的离心泵。
(3)按扬程大小分1)低压离心泵:p<15Kg/cm2.2)中压离心泵:15≤Pl50Kg/cm2.3)高压离心泵:p>50Kg/cm2.(4)按泵输送的介质分1)水泵:输送水2)油泵:输送油品。
(5)按泵轴所处位置分1)卧式泵:泵轴为水平安装。
2)立式泵:泵轴为直立安装。
(6)按比转数大小分1)低比速泵:比转数在50~80范围内。
2)中比速泵:比转数在80~150范围内。
3)高比速泵:比转数大于150。
3、离心泵的组成(1)转动部分转动部分包括叶轮、泵轴和轴套。
叶轮是离心泵的主要零件。
泵的流量、扬程和效率都和叶轮的形状、尺寸的大小及表面光洁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叶轮由叶片、前后盖板、轮毂组成。
离心泵叶片的弯曲方向和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
叶轮按其结构可分为封闭式、敞开式、半封闭式三种类型。
泵轴是将动力机械的能量传给叶轮的主要零件。
并把叶轮、联轴器连接在一起,组成泵的转子。
轴套有两种,一种叫轴套筒,另一种叫级间套筒或定距套筒。
多级离心泵是将具有同样功能的两个以上的离心泵泵集合在一起,流体通道结构上,表现在第一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二级的进口相通,第二级的介质泄压口与第三级的进口相通,如此串联的机构形成了多级离心泵。
多级离心泵的意义在于提高设定压力。
1、多级离心泵为立式结构,具有占地面积小的特点,泵重心重合于泵脚中心,因而运行平稳、振动小、寿命长。
2、多级离心泵口径相同且在同一水平中心线上,无需改变管路结构,可直接安装在管道的任何部们,安装极为方便。
3、电机外加防雨罩可直接置于室外使用,而无需建造泵房,大大节约基建投资。
4、多级离心泵扬程可通过改变泵级数(叶轮数量)来满足不同要求,故适用范围广。
5、轴封采用硬质合金机械密封,密封可靠,无泄漏,机械损失小。
6、高效节能,外形美观。
7、注50口径以上内件铸件成形。
适用范围:多级离心泵,采用了国家推荐使用的高效节能水力模型,具有高效节能、性能范围广、运行安全平稳、低噪音、长寿命、安装维修方便等优点;通过改变泵的材质、密封形式和增加冷却系统,可输送热水、油类、腐蚀性和含磨料的介质等。
D型泵供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温度不高于80℃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液体,适应于矿山和城市给排水工程使用。
DG型泵供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温度不高于105℃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清水的液体,用于锅炉给水或输送热水或类似热水的介质。
MD型泵供输送固体颗粒含量不大于1.5%的中性矿水(粒度小于0.5毫米)及类似的其它污水,被输送介质的温度不高于80℃,适于钢铁厂、矿山排水、污水输送等场合。
DF型泵供输送温度为-20℃~105℃,不含固体颗粒,有腐蚀性的液体。
DY型泵用于输送不含固体颗粒,温度为-20℃~150℃,粘度小于120厘沲的油类和石油产品。
以上各型泵的进口允许压力均不超过0.6MPa。
注意事项:1、多级离心泵启动前检查润滑油的名称、型号、主要性能和加注数量是否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轴承润滑系统、密封系统和冷却系统是否完好,轴承的油路、水路是否畅通;盘动泵的转子1~2转,检查转子是否有摩擦或卡住现象;在联轴器附近或皮带防护装置等处,是否有妨碍转动的杂物;泵、轴承座、电动机的基础地脚螺栓是否松动;泵工作系统的阀门或附属装置均应处于泵运转时负荷最小的位置,应关闭出口调节阀;启动多级离心泵,看其叶轮转向是否与设计转向一致,若不一致,必须使叶轮完全停止转动并调整电动机接线后,方可再启动。
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从总体上看,多级离心泵是若干个叶轮安装在同一泵轴上,叶轮的外侧是液体导流装置及泵壳。
然而,如何将叶轮组安装在泵体内或者从泵体内取出呢?无外乎两个办法,一个是将泵体及导流装置沿泵轴的轴线水平剖分,使其成为上下两部份,这叫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另一个办法是将泵体及液体导流装置沿泵轴方向在叶轮之间以垂直于泵轴的平面剖切成若干个段,这叫分段式多级离心泵。
图3 1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结构图1泵盏,2泵体,3轴承体;4-轴套;5—叶轮;6泵轴;7一轴头油泵下面分别对水平剖分式和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加以介绍。
1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3 1所示为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结构图。
这种泵采用蜗壳形泵体,每一个叶轮的外围都有相应的蜗室,相当于将几个单级蜗壳泵装在同一根轴上串联工作,所以又叫蜗壳式多级泵。
由于泵体是水平剖分式, 吸入口和排出口都直接铸在泵体上,检修时很方便,只需把泵盖取下,即可暴露整个转子,在检修转子时,需将整个转子吊出时,不必拆卸连接管路。
这种泵的叶轮通常为偶数对称布置,大部份轴向力得到平衡,于是不需要安装轴向平衡装置。
水平剖分式多级泵流量范围为450 ~ 1500m7h,最高扬程可达1800mHzO。
由于叶轮对称布置,泵壳内有交叉流道,如图3 2所示,所以它比同性能的分段式多级泵体积大,铸造工艺复杂,泵盖和泵体的定位要求高,在压力较高时,泵盖和泵体的结合面密封难度大。
2.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在压力较高时,通常采用多级离心泵。
这种泵是一种垂直剖分多级泵,它有—个前段、一个尾段和若干个中段组成,用四个长杆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
安装在泵轴上的叶轮的个数就代表离心泵的级数,中段的每一个叶轮配一个导轮,导轮的作用基本上同蜗壳相同,主要是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叶轮普通为单吸的,吸人口都朝向一个方向。
为了平衡轴向力,在末段后面装有平衡盘,并用平衡管和前段进口相连通。
其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沿轴向摆布窜动,靠平衡盘的推力平衡叶轮组的轴向力,将转子维持在平衡位置附近。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名称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叶轮安装在泵壳内,并紧固在泵轴3上,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
泵壳中央有一液体吸入4与吸入管5连接。
液体经底阀6和吸入管进入泵内。
泵壳上的液体排出口8与排出管9连接。
在泵启动前,泵壳内灌满被输送的液体;启动后,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必须随着转动。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
在蜗壳中,液体由于流道的逐渐扩大而减速,又将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最后以较高的压力流入排出管道,送至需要场所。
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
可见,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出。
2 气缚现象当泵壳内存有空气,因空气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得多而产生较小的离心力。
从而,贮槽液面上方与泵吸入口处之压力差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压入泵内,即离心泵无自吸能力,使离心泵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为了使泵内充满液体,通常在吸入管底部安装一带滤网的底阀,该底阀为止逆阀,滤网的作用是防止固体物质进入泵内损坏叶轮或防碍泵的正常操作。
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
1 叶轮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
叶轮一般有6~12片后弯叶片。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如图2-2所示。
开式叶轮在叶片两侧无盖板,制造简单、清洗方便,适用于输送含有较大量悬浮物的物料,效率较低,输送的液体压力不高;半闭式叶轮在吸入口一侧无盖板,而在另一侧有盖板,适用于输送易沉淀或含有颗粒的物料,效率也较低;闭式叶轮在叶轮在叶片两侧有前后盖板,效率高,适用于输送不含杂质的清洁液体。
一般的离心泵叶轮多为此类。
叶轮有单吸和双吸两种吸液方式。
2 泵壳作用是将叶轮封闭在一定的空间,以便由叶轮的作用吸入和压出液体。
压滤机泵的工作原理
压滤机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泵将液体从进料管道吸入泵体内,然后通过泵的转子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液体压入滤布或滤板,完成液体分离和过滤的过程。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进料阶段:泵的转子在正常运转状态下,通过进料管道将待过滤液体吸入泵体内。
2. 吸入液体:当泵体内的转子旋转时,液体被离心力吸入泵体内。
3. 压缩液体:泵体内的转子旋转后,离心力将液体压入滤布或滤板中。
4. 过滤和分离:液体在滤布或滤板上被过滤和分离,固体颗粒被过滤,而清洁的液体通过滤布或滤板进入出料管道。
5. 出料阶段:经过过滤和分离后的清洁液体通过出料管道排出压滤机泵。
压滤机泵通常采用离心泵或柱塞泵,具有工作效率高、过滤效果好等优点。
在工业生产中,压滤机泵常用于固液分离,如矿山、冶金等行业的浓缩、脱水、过滤等工艺过程中。
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常用的流体输送设备,它通过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多级离心泵由多个叶轮组成,每个叶轮都能增加流体的压力,从而实现多级增压。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首先,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当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时,叶轮叶片将液体加速旋转,产生离心力。
根据离心力的原理,液体会沿着叶轮的径向方向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增加动能和压力。
这样,液体就可以被输送到更高的位置或更远的地方。
其次,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多级增压的过程。
多级离心泵通常由多个叶轮组成,每个叶轮都能增加液体的压力。
在多级离心泵中,液体在经过一个叶轮后,会进入下一个叶轮,再次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从而增加压力。
通过多级增压的过程,多级离心泵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液体输送。
另外,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还包括叶轮的设计和液体的流动。
叶轮的设计对于泵的性能至关重要,合理的叶轮设计可以提高泵的效率和稳定性。
而液体的流动状态也会影响到泵的工作效果,因此在使用多级离心泵时,需要注意液体的流速、流量和流动状态,以确保泵的正常工作。
总的来说,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离心力的作用和多级增压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叶轮设计和液体流动控制,多级离心泵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液体输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将液体通过离心力输送的装置,它由多级离心泵轴、泵体、叶轮、密封装置和驱动装置五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泵体与泵轴构成泵腔,泵腔内装有多个叶轮,每个叶轮之间由间隔环隔开,形成多个级别。
2. 当泵轴被驱动旋转时,叶轮也随之旋转,液体被吸入泵体内。
3. 在叶轮旋转的作用下,液体被分别带到不同的级别,每个级别的叶轮都将液体吸入并向外辐射离开。
4. 在叶轮的离心力作用下,液体被迫通过泵体的出口管道排出。
5.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的压力随着流经叶轮的级数增加而增加,从而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
多级离心泵利用离心力提供了很大的流量和压力,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城市给排水等领域。
同时,多级离心泵的叶轮的数量和尺寸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流量和压力要求的应用。
压滤机的工作原理
压滤机是一种常用的过滤设备,主要用于将悬浮物或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它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的过滤方法有所不同。
压滤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液体处理:首先,待过滤的液体被送入压滤机中,液体会通过进料管道进入滤料介质的上方。
2. 滤料介质:压滤机中有一层滤料介质,一般采用多层滤布或滤板组成,滤布或滤板的材料可以根据不同的过滤需求选择。
滤料介质的作用是过滤出悬浮物或固体颗粒,从而使液体变得更清澈。
3. 压力施加:当液体通过滤料介质时,压滤机会施加一定的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通过液压系统或机械装置产生。
施加压力的目的是增加液体在滤料介质中的渗透速度和过滤效果。
4. 渗透过程:液体在受到压力作用下,会从滤料介质的上方渗透到滤料介质的下方。
在渗透过程中,悬浮物或固体颗粒会被滤布或滤板拦截下来,而液体则通过滤料介质留下。
5. 出液排放:被过滤的液体会通过出液管道流出压滤机,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
而拦截下来的悬浮物或固体颗粒则会留在滤料介质上。
6. 清洗和脱水:当滤料介质上聚集了一定量的悬浮物或固体颗粒时,需要对压滤机进行清洗和脱水。
清洗可以使用清水或清洗液,将滤料介质上的残留固体颗粒清除,使其恢复过滤效果。
总结起来,压滤机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施加压力,使液体通过滤料介质,从而将悬浮物或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
这种
过程可以高效地实现液固分离的目的,并且对于不同的过滤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滤料介质。
离心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离心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离心泵的种类有很多,图1—1所示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蜗壳形的泵壳、泵轴、叶轮、吸水管、压水管、底阀、控制阀门、灌水漏斗和泵座。
图1—1 单级单吸式离心泵构造1一泵壳;2一泵轴;3叶轮;4一吸水管;5一压水管;6一底阎;7控制阀门;8灌水漏斗;9泵座离心泵的基础知识二、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
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水泵叶轮中心处,由于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后形成真空,吸水池中的水便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被压进泵壳内,叶轮通过不停地转动,使得水在叶轮的作用下不断流入与流出,达到了输送水的目的。
三、离心泵的主要零件:离心泵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根据工作时各部件所处的工作状态,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型:转动部件、固定部件和交接部件。
1.叶轮叶轮是泵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可使水获得动能而产生流动。
叶轮由叶片、盖板和轮毂组成,见图l-2。
选择叶轮材料时,除了要考虑离心力作用下的机械强度以外,还要考虑材料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目前多数叶轮采用铸铁、铸钢和青铜制成。
叶轮一般可分为单吸式叶轮与双吸式叶轮两种。
单吸式叶轮如图l-2所示,它是单边吸水,叶轮的前盖板与后盖板呈不对称状。
双吸式叶轮如图1—3所示两边吸水,叶轮盖板呈对称状,一般大流量离心泵多数采用双吸式叶轮。
图1 2单吸式叶轮图l—3双吸式叶轮1一前盖板;2一后盖板;3一叶片;4叶槽;1一吸人口;2一轮盖;3一叶片5一吸水口;6一轮毂;7一泵轴4一轮毂;5一轴孔叶轮按其盖板情况又可分为封闭式、敞开式和半开式三种,如图l—4所示。
离心泵往往采用封闭式叶轮单槽道或双槽道结构,以防止杂物堵塞;砂泵则往往采用半开式及敞开式结构,以防止砂粒对叶轮的磨损及堵塞。
单级泵和多级泵的工作原理单级泵和多级泵是常见的液压传动设备,用于输送液体流体或增加流体的压力。
接下来我将分别介绍单级泵和多级泵的工作原理。
一、单级泵的工作原理:单级泵是一种压力增加的液压泵,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个步骤:吸入和排出。
1. 吸入:单级泵通过一个进口口和一个吸入室来吸入液体。
当泵的运转开始时,泵体内部的活塞或叶片开始向后移动,从而使进口口连接到吸入室,液体开始通过进口口进入吸入室。
2. 排出:在吸入之后,泵体内部的活塞或叶片向前移动,从而将液体从吸入室推进到排出口。
这个过程中,液体被压缩,压力逐渐增加,最终被排出。
总结来说,单级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或叶片的运动来吸入液体并增加压力,然后排出液体。
而由于单级泵只有一个工作室,所以无法进一步增加压力。
二、多级泵的工作原理:多级泵是一种能够产生较高压力的液压泵,其工作原理是将多个单级泵串联在一起,形成多级组合。
1. 吸入:多级泵的吸入过程与单级泵相同,液体通过进口口进入吸入室。
2. 排出:在多级泵中,液体在一个泵体中被压缩后再进入下一个泵体,从而增加了压力。
每个泵体都有一个排出口和一个进口口,液体通过排出口从上一个泵体排出,然后经过下一个泵体的进口口进入下一个泵体。
如此往复,液体在每个泵体中都经历了吸入和排出的过程,从而得到进一步增加的压力。
总结来说,多级泵的工作原理是将多个单级泵串联起来,每个泵体都对液体进行压缩,增加了压力。
这种多级组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多级泵产生更高的压力,适用于一些对压力要求较高的工况。
总结:单级泵和多级泵都是常见的液压传动设备,它们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
单级泵通过一个工作室来吸入和排出液体,而多级泵则是将多个单级泵串联起来,每个泵体都对液体进行压缩,从而增加了压力。
因此,多级泵能够产生更高压力,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工况。
以上是关于单级泵和多级泵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
离心泵工作原理解析离心泵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设备,它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
离心泵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离心泵有立式、卧式、单级、多级、单吸、双吸、自吸式等多种形式。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1、叶轮被泵轴带动旋转,对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外围。
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液体,这些液体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
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液体,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液体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旋转,迫使叶轮中心的液体以很高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液体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4、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泵内液体能量转换效率高。
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叶片的环。
这些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液体从叶轮流出的方向相适应,引导液体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耗小,动压能转换为静压能的效率高。
5、后盖板上的平衡孔消除轴向推力。
离开叶轮周边的液体压力已经较高,有一部分会渗到叶轮后盖板后侧,而叶轮前侧液体入口处为低压,因而产生了将叶轮推向泵入口一侧的轴向推力。
这容易引起叶轮与泵壳接触处的磨损,严重时还会产生振动。
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压液体泄露到低压区,减轻叶轮前后的压力差。
但由此也会引起泵效率的降低。
6、轴封装置保证离心泵正常、高效运转。
离心泵在工作是泵轴旋转而壳不动,其间的环隙如果不加以密封或密封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渗入叶轮中心的低压区,使泵的流量、效率下降。
严重时流量为零——气缚。
通常,可以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来实现轴与壳之间的密封。
压滤机工作原理
压滤机是一种通过加压作用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设备。
它基本上由滤料、滤布、滤板和液压系统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
1. 压滤机首先将滤料平均地分布在滤布上。
2. 液体被泵送进入压滤机的滤室,滤室中的滤板紧密地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空间。
3. 当液体通过滤布进入滤室时,由于滤料的孔隙结构,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阻拦,无法通过滤料。
4. 随着液体在滤室中积聚,压力逐渐增大,液体被迫穿过滤料,将固体颗粒留在滤室内。
5. 当液体通过滤室后,进入液压系统中的排放管道,经过处理后,可再利用或处理废弃物。
6. 当固体颗粒在滤室内达到一定厚度时,其过滤效果会下降,此时需要停机进行滤布的清洗或更换。
7. 压滤机的液压系统提供压力,使滤室中的液体被挤压,从而实现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总的来说,压滤机工作原理是通过加压作用,将固体与液体分
离。
液体经过滤料的作用,从中通过,而固体则被滞留在滤室内。
这种分离作用使得压滤机成为处理固液分离的重要设备之一。
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
多级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水泵类型,它由多个离心泵级联组成。
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旋转叶轮的离心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
首先,通过一个入口管道将液体引入离心泵的第一级。
在第一级离心泵中,一个旋转叶轮从中心向外旋转,创建离心力。
液体随着旋转叶轮的运动被推向离心泵的出口处。
然后,离心泵的出口将液体引导到第二级离心泵中。
在第二级离心泵中,同样使用一个旋转叶轮产生离心力,将液体推向更高的压强。
这样,通过多级离心泵的级联作用,液体在每个级别中逐渐增加了压力。
最后,高压液体通过出口管道被输送到所需的位置或系统。
多级离心泵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在需要高压输送的场合下工作。
通过级联多个离心泵,可以增加总的压力扬程。
此外,多级离心泵还具有运行平稳、噪音低、结构简单等优点。
然而,多级离心泵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它需要较高的功率来提供足够的离心力,这意味着在运行时可能会消耗较多的能量。
同时,由于设计复杂,成本较高,安装和维护相对较为困难。
总体而言,多级离心泵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液体从低压输送到
高压,适用于许多工业和建筑应用中。
它的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功率和配置以满足具体需求。
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是什么(附结构图)从总体上看,多级离心泵是若干个叶轮安装在同一泵轴上,叶轮的外侧是液体导流装置及泵壳。
然而,如何将叶轮组安装在泵体内或者从泵体内取出呢?无外乎两个办法,一个是将泵体及导流装置沿泵轴的轴线水平剖分,使其成为上下两部分,这叫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另一个办法是将泵体及液体导流装置沿泵轴方向在叶轮之间以垂直于泵轴的平面剖切成若干个段,这叫分段式多级离心泵。
1-泵盏 2-泵体 3-轴承体4-轴套5-叶轮6-泵轴7-轴头油泵图1 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结构图下面分别对水平剖分式和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加以介绍。
1、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图1所示为水平剖分式多级离心泵结构图。
这种泵采用蜗壳形泵体,每个叶轮的外围都有相应的蜗室,相当于将几个单级蜗壳泵装在同一根轴上串联工作,所以又叫蜗壳式多级泵。
由于泵体是水平剖分式,吸入口和排出口都直接铸在泵体上,检修时很方便,只需把泵盖取下,即可暴露整个转子,在检修转子时,需将整个转子吊出时,不必拆卸连接管路。
这种泵的叶轮通常为偶数对称布置,大部分轴向力得到平衡,因而不需要安装轴向平衡装置。
水平剖分式多级泵流量范围为450~1500m3/h,最高扬程可达1800mHz0。
由于叶轮对称布置,泵壳内有交叉流道,如图2所示,所以它比同性能的分段式多级泵体积大,铸造工艺复杂,泵盖和泵体的定位要求高,在压力较高时,泵盖和泵体的结合面密封难度大。
2、分段式多级离心泵的结构在压力较高时,通常采用分段式多级离心泵。
这种泵是一种垂直剖分多级泵,它有一个前段、一个尾段和若干个中段组成,用四个长杆螺栓连接为一个整体。
安装在泵轴上的叶轮的个数就代表离心泵的级数,中段的每个叶轮配一个导轮,导轮的作用基本上同蜗壳相同,主要是将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叶轮一般为单吸的,吸人口都朝向一个方向。
为了平衡轴向力,在末段后面装有平衡盘,并用平衡管和前段进口相连通。
其转子在工作过程中可以沿轴向左右窜动,靠平衡盘的推力平衡叶轮组的轴向力,将转子维持在平衡位置附近。
立式多级离心泵产品概述:DL型立式多级离心泵是我公司根据我国对高层建筑给排水及国家消防局GB6245-98标准开发的新产品. DL型立式多级离心泵由于采用了高效节能的优秀水力模型,因此具有效率高,性能范围广等优点,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使用要求.另外, DL型立式多级离心泵在结构上采用了立式、分段形式,且运转安全、平稳、寿命长、占地面积小、安全维修方便。
立式多级离心泵工作原理: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
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防止气蚀现象发生。
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
水原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
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
立式多级离心泵产品用途:DL、DLR型系列泵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建筑增压、远距离送水、采暖、浴室、锅炉冷暖水循环增压、空调制冷系统送水及设备配套等场合。
DL型介质使用温度不超过80°C,DLR型介质使用温度不超过120°C。
立式多级离心泵的型号意义:例如:80DL(DLR)×480-泵吸入口公称直径(mm)DL-立式多级分段式离心泵DLR-立式多级分段式热水离心离心泵具有性能范围广泛、流量均匀、结构简单、运转可靠和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因此离心泵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
除了在高压小流量或计量时常用往复式泵,液体含气时常用漩涡泵和容积式泵,高粘度介质常用转子泵外,其余场合,绝大多数使用离心泵。
据统计,在化工生产(包括石油化工)装置中,离心泵的使用量占泵总量的70%~80%。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主要由叶轮、轴、泵壳、轴封及密封环等组成。
一般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当原动机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时,液体一方面随叶轮作圆周运动,一方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叶轮中心向外周抛出,液体从叶轮获得了压力能和速度能。
自平衡多级泵厂长沙宏力水泵提供:
压滤机专用泵适用于冶金、煤炭、电力、化工、湿法氧化铝等行业,也适用于工业和城市给排水、高层增压送水、园林喷灌、冷暖水循环增压及设备配套等。
可以分为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管道离心泵,化工离心泵,氟塑料离心泵,耐腐蚀泵等等。
以下介绍多级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当多级离心泵电机带动轴上的叶轮高速旋转时,充满在叶轮内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沿着叶片间的流道甩向叶轮的四周,由于液体受到叶片的作用,使压力和速度同时增加,经过导壳的流道而被引向次一级的叶轮,这样,逐次地流过所有的叶轮和导壳,进一步使液体的压力能量增加。
将每个叶轮逐级叠加之后,就获得一定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