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12
ID卡和IC卡NFC基础知识1. 基础知识于是,我开始查阅资料,基本确定了⼩⽶⼿机是还是可以通过其它⽅式模拟加密门禁卡的。
然后,资料查多了,记不到,⼜怕以后⽤到需要重新找,⼲脆⽔⼀篇博客记录下来。
如果熟悉NFC和IC卡,或者只想模拟加密门禁卡,并不关⼼原理,这章可以跳过,直接看下⼀章。
1.1 ID卡和IC卡ID卡:全称⾝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多为低频(125Khz),是⼀种不可写⼊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 格式,美国HID、TI、MOTOROLA等各类ID卡。
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称智能卡(Smart Card)。
多为⾼频(13.56Mhz),可读写数据、容量⼤、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更⽅便,如⼀卡通系统、消费系统等,⽬前主要有PHILIPS的Mifare系列卡。
主要区别:ID卡,低频,不可写⼊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产⼚⼀次性写⼊,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频,不仅可由授权⽤户读出⼤量数据,⽽且亦可由授权⽤户写⼊⼤量数据(如新的卡⽤户的权限、⽤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IC卡由于其固有的信息安全、便于携带、⽐较完善的标准化等优点,在⾝份认证、银⾏、电信、公共交通、车场管理等领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例如⼆代⾝份证、银⾏的电⼦钱包,电信的⼿机SIM卡、公共交通的公交卡、地铁卡、⽤于收取停车费的停车卡、⼩区门禁卡等;以上图⽚来⾃淘宝商家,⽹上找了半天相关资料,发现淘宝商家解释得最清楚。
总结:1.ID卡多为低频,IC多为⾼频;2.IC卡整体上看⽐ID卡更有优势,市⾯上使⽤的⼤多数也是IC卡;3.对于矩形⽩卡,⾥⾯为矩形线圈、表⾯没有编号的多为IC卡,⾥⾯为圆形线圈、表⾯有编号的多为ID卡;4.对于异形卡,有编号的多为ID卡,最好使⽤带NFC的⼿机进⾏测试(⽬前⼿机NFC只能读⾼频13.56Mhz),IC卡会有反应;1.2 接触式和⾮接触式IC卡IC卡⼜可以分为接触式IC卡和⾮接触式IC卡。
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IC卡基础知识一、射频卡的一些基础知识(一)频率(f)1、物理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
2、频率单位:赫(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
3、单位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1000000Hz1GHz=1000000KHz(二)常见射频卡的频率1、射频卡,学名叫“非接触式卡”。
虽然有的人把射频卡叫做IC 卡,但因为接触式IC卡也叫IC卡,同时射频IC卡一般指指高频卡,而ID卡习惯叫低频卡,所以还是把非接触式的芯片卡叫为射频卡或非接触式卡来得直接一些。
2、典型的射频卡按戴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超高频射频卡和微波射频卡。
①、低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25~134.2KHz(单位:千赫),也称低频率(LF),如EM4100型号的ID卡、T5557卡、EM4305、TI的RI-TRP-R4FF低频只读卡、TI的RI-TEP-W4FF 低频读写卡、HID1326低频薄卡等。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②、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3.56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率(HF),如MF1卡、I-CODE-II卡。
一般为无源卡。
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③、超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433.92MHz(单位:兆赫),也称超高频的频率(超高频),如UCODE卡。
433.92MHz一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860~960MHz一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电池)。
[备注:国内超高频卡与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一定区别。
]④、微波卡的频率为2.45GHz、5.8GHz(单位:吉赫或千兆赫兹),也称微波(uW),如EM4122中的一种微波卡。
2.45GHz、5.8GHz一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
[备注,微波卡与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一定区别。
]⑤、另有些实验性的射频卡频率:27.125Hz、40.68MHz、24.125GHz等。
Mifare卡、Legic卡、ID卡的比较表五、Mifare卡、Legic卡、ID卡的比较目前,非接触卡主要分为三大阵营,即Mifare卡、L卡、ID卡,三种六、君旭智能“一卡通”(一)、亦源“一卡通”的概念什么是“一卡通”?根据多年对各种卡的探索及其系统工程的应用开发,我们认为真正的“一卡通”应该是“一卡一库一线”,即:一条网络线连接一个数据库(PC),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实现IC 卡管理,查询等功能,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一卡通”。
具体而言,所谓“一卡”就是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这是用户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卡通”的最终体现所在。
IC卡有各种用途,归纳起来可总为两大功能:识别与交易。
然后围绕这两主题,具体衍生出各类专门的智能卡。
开发商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把多种功能集中在一张卡上,然后由这张卡去畅通无阻地实现进出消费等。
所谓“一库”,就是在同一个软件,同一台PC机上,实现卡的发行,卡的取消,卡的挂失,卡的资料查询等,同一商家开发的系统用同一软件统统一起来,简单说,就是所有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所谓“一线”就是借鉴通讯网络及NT网的概念,多种系统的终端都能挂在一条线上,进行不同的数据的信息交换。
PC机只有提供一个通讯接口即可。
“一卡一库一线”的意义在于:①、数据共享:加快了数据交换的速度。
②、全面检索:因有一总数据库,只要给出查询字段名,就可以在此库一次检查相关所有记录,提高效率,减少出错。
③、全面统计:因只有一数据库,报表可及时生成,无须再逐一查询各个PC机。
④、实时监控:所有系统每个终端的运行记录均可实现实时监控。
⑤、操作简单:只需一次,最多两次步骤即可实现功能,无须多次转换。
⑥、经济实惠:减少了设备的投资,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可以看出,君旭智能“一卡通”与时下流行的“一卡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现在业内人士中的“一卡通”大多是卡能通而库不能通,更多的则是卡都有可能不通,按照君旭智能“一卡通”的设计思想,做到“一卡一库一线”,在比如住宅小区这种“小社会”里,凭着一张卡,实现进出停车、门禁,消费等智能化识别与交易。
详解IC卡、ID卡、M1卡、射频卡四种智能卡的区
别
IC卡、ID卡、M1卡、射频卡都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智能卡,但是很多的
顾客还是不清楚IC卡、ID卡、M1卡、射频卡的区别是什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所谓的IC卡就是集成电路卡,是继磁卡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信息工具。
IC卡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
它是将一个微电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标准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
应用范围:目前IC卡已经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包括金融、交通、社保等很多领域。
IC卡可以分为: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和双界面IC卡,而非接触式IC卡简介又称射频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
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非接触式IC卡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
什么叫智能卡、CPU卡、ID卡、IC卡、pvc卡、什么是RFID、什么是不干胶电子标签智能卡:内嵌有微芯片的塑料卡(通常是一张信用卡的大小)的通称。
一些智能卡包含一个RFID 芯片,所以它们不需要与读写器的任何物理接触就能够识别持卡人。
智能卡配备有CPU和RAM,可自行处理数量较多的数据而不会干扰到主机CPU的工作。
智能卡还可过滤错误的数据,以减轻主机CPU的负担。
适应于端口数目较多且通信速度需求较快的场合。
卡内的集成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随机存储器RAM和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中的卡内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
卡中数据分为外部读取和内部处理部分。
CPU卡:CPU卡芯片通俗地讲就是指芯片内含有一个微处理器,它的功能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
人们经常使用的集成电路卡(IC卡)上的金属片就是CPU卡芯片。
CPU卡可适用于金融、保险、交警、政府行业等多个领域,具有用户空间大、读取速度快、支持一卡多用等特点,并已经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商秘委的认证。
CPU 卡从外型上来说和普通IC卡,射频卡并无差异,但是性能上有巨大提升,安全性和普通IC卡比,提高很多,通常CPU卡内含有随机数发生器,硬件DES,3DES加密算法等,配合操作系统即片上OS,也称COS,可以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
ID卡: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MOTOROLA等各类ID卡。
ID卡与磁卡一样,都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
所以说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
ISO 标准ID卡的规格为:85.6x54x0.80±0.04mm(高/宽/厚),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厚、薄卡或异型卡。
IC卡: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也称智能卡(Smart card)、智慧卡(Intelligent card)、微电路卡(Microcircuit card)或微芯片卡等。
RFID卡与IC卡、ID卡的区别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银行卡)2008-07-29 10:11:02| 分类:知识就是力量|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1)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2)操作方便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既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3)防冲突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系统工作速度(4)可以适合于多种应用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 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之间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接触式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运用于不同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5)加密性能好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无外露部分。
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非接触型IC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培训体系)IC卡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壹章IC卡基础知识壹、射频卡的壹些基础知识(壹)频率(f)1、物理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
2、频率单位:赫(Hz)、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
3、单位换算:1KHz=1000Hz1MHz=1000KHz=1000000Hz1GHz=1000000KHz(二)常见射频卡的频率1、射频卡,学名叫“非接触式卡”。
虽然有的人把射频卡叫做IC卡,但因为接触式IC卡也叫IC卡,同时射频IC卡壹般指指高频卡,而ID卡习惯叫低频卡,所以仍是把非接触式的芯片卡叫为射频卡或非接触式卡来得直接壹些。
2、典型的射频卡按戴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超高频射频卡和微波射频卡。
①、低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25~134.2KHz(单位:千赫),也称低频率(LF),如EM4100型号的ID卡、T5557卡、EM4305、TI的RI-TRP-R4FF低频只读卡、TI的RI-TEP-W4FF 低频读写卡、HID1326低频薄卡等。
壹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②、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3.56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率(HF),如MF1卡、I-CODE-II卡。
壹般为无源卡。
壹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装电池)。
③、超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433.92MHz(单位:兆赫),也称超高频的频率(超高频),如UCODE卡。
433.92MHz壹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860~960MHz壹般为无源被动卡(卡内没有电池)。
[备注:国内超高频卡和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壹定区别。
]④、微波卡的频率为2.45GHz、5.8GHz(单位:吉赫或千兆赫兹),也称微波(uW),如EM4122中的壹种微波卡。
2.45GHz、5.8GHz壹般为有源主动卡(卡内装电池)。
[备注,微波卡和无线电频带的叫法有壹定区别。
]⑤、另有些实验性的射频卡频率:27.125Hz、40.68MHz、24.125GHz等。
IC卡和ID卡的区别ID卡仅仅记录卡号,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C卡和RFID卡的区别IC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都属于RFID范畴,接触式IC卡其芯片直接封装在卡基表面,而非接触式IC卡是由芯片和线圈组成,可分为COB绕铜线、蚀刻天线、印刷天线等等,两者的应用区别在于:前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插入读卡器使用,例如银行卡,后者仅需要靠近读卡器感应天线就能被读取,例如交通卡、门禁卡。
RFID卡是指非接触式类电子卡片/标签,包括有ID卡、IC卡和NFC卡以及其它等电子卡/标签。
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工作频段。
ID卡是早期的非接触式电子标签,工作频段在125kHz只有一个ID号,不可以存储任何数据,故叫ID 卡。
IC卡如从字义上面理解,是包括了除ID卡外的其它RFID电子标签和接触式的芯片卡,不过一般说IC卡主要是指工作于频段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和接触式智能卡,而非接触式智能卡也就包括了NFC卡片或标签(NFC论坛规定有四种卡片类型属于NFC卡片),接触式智能卡也就是带个裸露芯片的智能卡。
RFID卡还包括其它工作频段的电子卡/标签,如915MHz,等频段。
RFID卡和NFC卡的区别NFC是在RFID的基础上发展而来,NFC从本质上与RFID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信号传输。
但NFC与RFID还是有区别的,NFC技术增加了点对点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蓝牙设备之间的P2P(点对点)无线通信,NFC设备彼此寻找对方并建立通信连接。
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百般观念的闭系2之阳早格格创做IC卡战ID卡的辨别2IC卡战RFID卡的辨别2RFID卡战NFC卡的辨别2Mifare系列卡辨别3NFC标签分四种3Mifare S50战Mifare S70的辨别3射频辨别技能漫道(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5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百般观念的闭系IC卡战ID卡的辨别ID卡只是记录卡号,卡内的卡号读与无所有权力,易于仿造. ID卡不可写进数据,其记录真量(卡号)只可由芯片死产厂一次性写进,启垦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本量需要造订新的号码管造造度.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与,写进均需相映的暗号认证,以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分歧的暗号呵护,周到呵护数据仄安,IC卡写数据的暗号与读出数据暗号可设为分歧,提供了良佳分级管造办法,保证系统仄安.IC卡不然而可由授权用户读出洪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进洪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力,用户资料等),IC卡所记录真量可反复揩写. IC卡的仄安性近大于ID卡.IC卡战RFID卡的辨别IC卡分为交战式战非交战式IC卡,皆属于RFID范畴,交战式IC卡其芯片间接启拆正在卡基表面,而非交战式IC卡是由芯片战线圈组成,可分为COB绕铜线、蚀刻天线、印刷天线等等,二者的应用辨别正在于:前者正在使用历程中需要拔出读卡器使用,比圆银止卡,后者仅需要靠拢读卡器感触天线便能被读与,比圆接通卡、门禁卡.RFID卡是指非交战式类电子卡片/标签,包罗有ID卡、IC 卡战NFC卡以及其余等电子卡/标签.他们主要的辨别正在于处事频段.ID卡是早期的非交战式电子标签,处事频段正在125kHz惟有一个ID号,不不妨保存所有数据,故喊ID卡.IC卡如从字义上头明白,是包罗了除ID卡中的其余RFID 电子标签战交战式的芯片卡,不过普遍道IC卡主假如指处事于13.56MHz频段的非交战式智能卡战交战式智能卡,而非交战式智能卡也便包罗了NFC卡片大概标签(NFC论坛确定有四种卡片典型属于NFC卡片),交战式智能卡也便是戴个裸露芯片的智能卡.RFID卡还包罗其余处事频段的电子卡/标签,如915MHz,2.4GHz等频段.RFID卡战NFC卡的辨别NFC是正在RFID的前提上死少而去,NFC从真量上与RFID不太大辨别,皆是鉴于天理位子相近的二个物体之间的旗号传输.然而NFC与RFID仍旧有区别的,NFC技能减少了面对于面通疑功能,不妨赶快修坐蓝牙设备之间的P2P(面对于面)无线通疑,NFC设备相互觅找对于圆并修坐通疑对接.P2P通疑的单圆设备是对于等的,而RFID通疑的单圆设备是主从闭系.其余另有一些技能细节圆里:NFC相较于RFID技能,具备距离近、戴宽下、能耗矮等一些特性.仔细真量:1.NFC不过限于13.56MHz的频段!而RFID的频段有矮频(125KHz到135KHz),下频(13.56MHz)战超下频(860MHz到960MHz之间.2.处事灵验距离:NFC(小于10cm,所以具备很下的仄安性),RFID距离从几米到几十米皆有!3.果为共样处事于13.56MHz,NFC与现有非交战智能卡技能兼容,所以很多的厂商战相闭大众皆收援NFC,而RFID 尺度较多,统一较为搀纯(预计是出大概统一的了),只可正在特殊止业有特殊需要下,采与相映的技能尺度!4.应用:RFID更多的被应用正在死产、物流、追踪、财产管造上,而NFC则正在门禁、公接、脚机收付等范畴内收挥着巨大的效率.Mifare系列卡辨别Mifare系列卡片根据卡内使用芯片的分歧,分为Mifare UltraLight,又称为MF0;Mifare S50战S70,又称为MF1;Mifare Pro,又称为MF2;Mifare Desfire,又称为MF3.Mifare 1有暗号,Mifare UltraLight不暗号.M1/ML/UtralLight/Mifare Pro皆按照14443A协议,AT88RF020 按照14443B协议,复旦的卡片要瞅是哪一种. NFC标签分四种Mifare S50战Mifare S70的辨别一是读写器对于卡片收出哀供下令,二者应问返回的卡典型(ATQA)字节分歧.Mifare S50的卡典型(ATQA)是0004H,Mifare S70的卡典型(ATQA)是0002H.另一个辨别便是二者的容量战内存结构分歧.S50的容量是1K字节,S70的容量为4K字节.Mifare S50把1K字节的容量分为16个扇区(Sector0-Sector15),每个扇区包罗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咱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千万于天面编号为0~63),每个数据块包罗16个字节(Byte0-Byte15),64*16=1024.Mifare S70把4K字节的容量分为40个扇区(Sector0-Sector39),其中前32个扇区(Sector0-Sector31)的结媾战Mifare S50真足一般,每个扇区包罗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后8个扇区每个扇区包罗16个数据块(Block0-Block15).咱们也将40个扇区的256个块按千万于天面编号为0~255),每个数据块包罗16个字节(Byte0-Byte15),256*16=4096.射频辨别技能漫道(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Mifare S50战Mifare S70又常被称为Mifare Standard、Mifare Classic、MF1,是按照ISO14443A尺度的卡片中应用最为广大、效率力最大的的一员.而Mifare S70的容量是S50的4倍,S50的容量是1K字节,S70的容量为4K字节.读写器对于卡片的收配时序战收配下令,二者真足普遍.Mifare S50战Mifare S70的每弛卡片皆有一个4字节的寰球唯一序列号,卡上数据保存期为10年,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普遍的应用中,不必思量卡片是可会被读坏写坏的问题,天然暴力硬益坏除中.Mifare S50战Mifare S70的辨别主要有二个圆里.一是读写器对于卡片收出哀供下令,二者应问返回的卡典型(ATQA)字节分歧.Mifare S50的卡典型(ATQA)是0004H,Mifare S70的卡典型(ATQA)是0002H.另一个辨别便是二者的容量战内存结构分歧.Mifare S50把1K字节的容量分为16个扇区(Sector0-Sector15),每个扇区包罗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咱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千万于天面编号为0~63),每个数据块包罗16个字节(Byte0-Byte15),64*16=1024.如下表所示:Mifare S70把4K字节的容量分为40个扇区(Sector0-Sector39),其中前32个扇区(Sector0-Sector31)的结媾战Mifare S50真足一般,每个扇区包罗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后8个扇区每个扇区包罗16个数据块(Block0-Block15).咱们也将40个扇区的256个块按千万于天面编号为0~255),每个数据块包罗16个字节(Byte0-Byte15),256*16=4096.如下表所示:每个扇区皆有一组独力的暗号及考察统造,搁正在每个扇区的末尾一个Block,那个Block又被称为区尾块,S50是每个扇区的Block3,S70的前32个扇区也是Block3,后8个扇区是Block15.S50战S70的0扇区0块(即千万于天面0块)用于存搁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变动,卡片序列号便存搁正在那里.除了厂商块战统造块,卡片中其余的块皆是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数据块可做二种应用:(1)用做普遍的数据保存,不妨举止读、写收配.(2)用做数据值,不妨举止初初化值、加值、减值、读值收配.数据块战值块有什么辨别呢?无论块中的真量是什么,您皆不妨把他瞅成一般数据,纵然它是一个值块.然而是本去不是所有数据皆不妨瞅成是值,果为值块有一个比较庄重的圆法央供.值块中值的少度为4个字节的补码,其表示的范畴(-2147483648~2147483647),值块的保存圆法如下:戴下划线表示与反.VALUE是值的补码,addr是块号(0-63).惟有具备上述圆法,才被认为是值块,可则便是一般的数据块.每个扇区的区尾块为统造块,包罗了6字节暗号A、4字节存与统造、6字节暗号B.比圆一弛新出厂的卡片统造块真量如下:A0 A1 A2 A3 A4 A5 FF 07 80 69 B0 B1 B2 B3 B4 B5暗号A 存与统造暗号B新卡的出厂暗号普遍是暗号A为A0A1A2A3A4A5,暗号B为B0B1B2B3B4B5,大概者暗号A战暗号B皆是6个FF.存与统造用以设定扇区中各个块(包罗统造块自己)的存与条件,那部分有面搀纯,后里将博文介绍.读写器与S50战S70的通讯过程如下图所示:卡片采用战三次相互认证正在前里已经介绍过.其余收配如下:(1)读 (Read):读与一个块的真量,包罗一般数据块战值块;(2)写 (Write):写数据到一个块,包罗一般数据块战值块,值块中写进了非法圆法的数据,值块便形成了一般数据块;(3)加(Increment):对于值块举止加值,只可对于值块收配;(4)减(Decrement):对于值块举止减值,只可对于值块收配;(5)中止(Halt):将卡置于睡眠处事状态,惟有使用WAKE-UP下令才搞唤醉.究竟上加值战减值收配本去不是间接正在Mifare的块中举止的.那二个下令先把Block中的值读出去,而后举止加大概减,加减后的截止姑且存搁正在卡上的易得性数据寄存器(RAM)中,而后再利用另一个下令传输(Transfer)将数据寄存器中的真量写进块中.与传输(Transfer)相对于应的下令是保存(Restore),效率是将块中的真量存到数据寄存器中,不过那个下令很少用到.。
M i f a r e卡与I C卡的
区别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Mifare卡与IC卡的区别
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art Card)。
可读写,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统、消费系统、考勤系统等。
IC卡分为接触式与感应式智能IC卡两类。
感应式IC卡又称射频IC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MIFARE 卡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技术最成熟、性能最稳定、内存容量最大的一种感应式智能IC卡。
mifare卡主要芯片有 philip mifare1 S50、 S70等。
顺便说一下ID卡,ID卡全称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 Card),是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
仅供学习交流。
五、Mifare卡、Legic卡、ID卡的比较目前,非接触卡主要分为三大阵营,即Mifare卡、L卡、ID卡,三种六、君旭智能“一卡通”(一)、亦源“一卡通”的概念什么是“一卡通”?根据多年对各种卡的探索及其系统工程的应用开发,我们认为真正的“一卡通”应该是“一卡一库一线”,即:一条网络线连接一个数据库(PC),通过一个综合性的软件,实现IC卡管理,查询等功能,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一卡通”。
具体而言,所谓“一卡”就是在同一张卡上,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智能管理,这是用户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卡通”的最终体现所在。
IC卡有各种用途,归纳起来可总为两大功能:识别与交易。
然后围绕这两主题,具体衍生出各类专门的智能卡。
开发商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把多种功能集中在一张卡上,然后由这张卡去畅通无阻地实现进出消费等。
所谓“一库”,就是在同一个软件,同一台PC机上,实现卡的发行,卡的取消,卡的挂失,卡的资料查询等,同一商家开发的系统用同一软件统统一起来,简单说,就是所有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达到数据共享的目的。
所谓“一线”就是借鉴通讯网络及NT网的概念,多种系统的终端都能挂在一条线上,进行不同的数据的信息交换。
PC机只有提供一个通讯接口即可。
“一卡一库一线”的意义在于:①、数据共享:加快了数据交换的速度。
②、全面检索:因有一总数据库,只要给出查询字段名,就可以在此库一次检查相关所有记录,提高效率,减少出错。
③、全面统计:因只有一数据库,报表可及时生成,无须再逐一查询各个PC机。
④、实时监控:所有系统每个终端的运行记录均可实现实时监控。
⑤、操作简单:只需一次,最多两次步骤即可实现功能,无须多次转换。
⑥、经济实惠:减少了设备的投资,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可以看出,君旭智能“一卡通”与时下流行的“一卡通”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现在业内人士中的“一卡通”大多是卡能通而库不能通,更多的则是卡都有可能不通,按照君旭智能“一卡通”的设计思想,做到“一卡一库一线”,在比如住宅小区这种“小社会”里,凭着一张卡,实现进出停车、门禁,消费等智能化识别与交易。
1
智能卡与RFID 入门
——教学情境 参观与展示
学习内容
(1)智能卡与RFID 的基本概念与系统组成
(2)智能卡与RFID 的应用过程与优势
(3)智能卡与RFID 的标准
(4)智能卡与RFID 的应用应用领域与应用模式
教学方法
从日常生活入手,以激发学习兴趣为要点。
综合运用实物展示,动画演示,企业参观,行业应用调查、行业应用案例学习等互动型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环境准备
●
联系智能卡与RFID 企业,准备参观及现场教学 ● 准备教学实物,包括接触式IC 卡半成品(已冲孔卡基、卡模块)、射频卡半成品(卡基、
芯片、天线)、磁条、各类RFID 标签等;各类智能卡与RFID 读写器及天线等。
● 准备一卡通教学系统,或者联系校园一卡通管理部门,安排校园一卡通参观。
智能卡与RFID 技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磁卡、条码卡、IC卡、ID卡基本知识◎什么是“磁卡?磁卡(Magnetic Card),是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信息载体,将液体磁性材料涂覆在卡片上(如存折)或将宽约6-14mm的磁条压贴在卡片上(如常见的银联卡)。
根据ISO7811/2标准规定,第一磁道能存储76个字母数字型字符,并且在首次被写磁后是只读的;第二磁道能存储37个数字型字符,同时也是只读的;第三磁道能存储104个数字型字符,是可读可写的,银行卡用以记录账面余额等信息。
三条磁道在卡上的位置在国际标准ISO007811/5中被严格规定。
磁卡一般作为识别卡用,可以写入、储存、改写信息内容,特点是可靠性强、记录数据密度大、误读率低,信息输入、读出速度快。
由于磁卡的信息读写相对简单容易,使用方便,成本低,从而较早地获得了发展,并进入了多个应用领域,如金融、财务、邮电、通信、交通、旅游、医疗、教育、宾馆等。
磁条卡技术是在卡存储数据发展过程中使用时间最久的。
基本上常用的磁条卡有两种:高磁(HICO)卡以2750或4000 Oersteds的强度进行编码,而低磁(LOCO)卡以300 Oersteds的强度进行编码。
在IC卡推出之前,从世界范围来看,磁卡由于技术普及基础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与后来发展起来的IC卡相比有以下不足: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从而需要计算机网络或中央数据库的支持等。
◎什么是“条码卡”?条码卡(Bar Card),以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条形码记载信息,常见的条码符号是由黑条和白空印刷而成,当光照射到条码符号上时,黑条和白空产生较强的对比度,从而利用条、空对光的不同反射率来识读信息。
条码卡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
一维码比较常用,如日常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就是一维码。
它的信息存储量小,仅能存储一个代号,使用时通过这个代号调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
二维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它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存储更多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指纹、签名等,并可脱离计算机使用。
I D卡、I C卡、R F I D 卡、N F C卡、M i f a r e 卡各种概念的关系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 (3)IC卡和ID卡的区别 (3)IC卡和RFID卡的区别 (3)RFID卡和NFC卡的区别 (4)Mifare系列卡区别 (5)NFC标签分四种 (5)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区别 (6)射频识别技术漫谈(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 (8)ID卡、IC卡、RFID卡、NFC卡、Mifare卡各种概念的关系IC卡和ID卡的区别ID卡仅仅记录卡号,卡内的卡号读取无任何权限,易于仿制. ID卡不可写入数据,其记录内容(卡号)只可由芯片生产厂一次性写入,开发商只可读出卡号加以利用,无法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制订新的号码管理制度.IC卡内所记录数据的读取,写入均需相应的密码认证,甚至卡片内每个区均有不同的密码保护,全面保护数据安全,IC卡写数据的密码与读出数据密码可设为不同,提供了良好分级管理方式,确保系统安全.IC卡不仅可由授权用户读出大量数据,而且亦可由授权用户写入大量数据(如新的卡号,用户的权限,用户资料等),IC 卡所记录内容可反复擦写. IC卡的安全性远大于ID卡.IC卡和RFID卡的区别IC卡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IC卡,都属于RFID范畴,接触式IC卡其芯片直接封装在卡基表面,而非接触式IC卡是由芯片和线圈组成,可分为COB绕铜线、蚀刻天线、印刷天线等等,两者的应用区别在于:前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插入读卡器使用,例如银行卡,后者仅需要靠近读卡器感应天线就能被读取,例如交通卡、门禁卡。
RFID卡是指非接触式类电子卡片/标签,包括有ID卡、IC卡和NFC卡以及其它等电子卡/标签。
他们主要的区别在于工作频段。
ID卡是早期的非接触式电子标签,工作频段在125kHz只有一个ID号,不可以存储任何数据,故叫ID卡。
IC卡如从字义上面理解,是包括了除ID卡外的其它RFID电子标签和接触式的芯片卡,不过一般说IC卡主要是指工作于13.56MHz频段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和接触式智能卡,而非接触式智能卡也就包括了NFC卡片或标签(NFC论坛规定有四种卡片类型属于NFC卡片),接触式智能卡也就是带个裸露芯片的智能卡。
RFID卡还包括其它工作频段的电子卡/标签,如915MHz,2.4GHz等频段。
RFID卡和NFC卡的区别NFC是在RFID的基础上发展而来,NFC从本质上与RFID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相近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信号传输。
但NFC与RFID还是有区别的,NFC技术增加了点对点通信功能,可以快速建立蓝牙设备之间的P2P(点对点)无线通信,NFC设备彼此寻找对方并建立通信连接。
P2P通信的双方设备是对等的,而RFID通信的双方设备是主从关系。
其余还有一些技术细节方面:NFC相较于RFID技术,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一些特点。
详细内容:1.NFC只是限于13.56MHz的频段!而RFID的频段有低频(125KHz到135KHz),高频(13.56MHz)和超高频(860MHz到960MHz之间。
2.工作有效距离:NFC(小于10cm,所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RFID距离从几米到几十米都有!3.因为同样工作于13.56MHz,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所以很多的厂商和相关团体都支持NFC,而RFID标准较多,统一较为复杂(估计是没可能统一的了),只能在特殊行业有特殊需求下,采用相应的技术标准!4.应用: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Mifare系列卡区别Mifare系列卡片根据卡内使用芯片的不同,分为Mifare UltraLight,又称为MF0;Mifare S50和S70,又称为MF1;Mifare Pro,又称为MF2;Mifare Desfire,又称为MF3。
Mifare 1有密码,Mifare UltraLight没有密码。
M1/ML/UtralLight/Mifare Pro都遵守14443A协议,AT88RF020 遵守14443B协议,复旦的卡片要看是哪一种。
NFC标签分四种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区别一是读写器对卡片发出请求命令,二者应答返回的卡类型(ATQA)字节不同。
Mifare S50的卡类型(ATQA)是0004H,Mifare S70的卡类型(ATQA)是0002H。
另一个区别就是二者的容量和内存结构不同。
S50的容量是1K字节,S70的容量为4K字节。
Mifare S50把1K字节的容量分为16个扇区(Sector0-Sector15),每个扇区包括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我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63),每个数据块包含16个字节(Byte0-Byte15),64*16=1024。
Mifare S70把4K字节的容量分为40个扇区(Sector0-Sector39),其中前32个扇区(Sector0-Sector31)的结构和Mifare S50完全一样,每个扇区包括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后8个扇区每个扇区包括16个数据块(Block0-Block15)。
我们也将40个扇区的256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255),每个数据块包含16个字节(Byte0-Byte15),256*16=4096。
射频识别技术漫谈(13)——Mifare S50与Mifare S70Mifare S50和Mifare S70又常被称为Mifare Standard、Mifare Classic、MF1,是遵守ISO14443A标准的卡片中应用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的一员。
而Mifare S70的容量是S50的4倍,S50的容量是1K字节,S70的容量为4K字节。
读写器对卡片的操作时序和操作命令,二者完全一致。
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每张卡片都有一个4字节的全球唯一序列号,卡上数据保存期为10年,可改写10万次,读无限次。
一般的应用中,不用考虑卡片是否会被读坏写坏的问题,当然暴力硬损坏除外。
Mifare S50和Mifare S70的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读写器对卡片发出请求命令,二者应答返回的卡类型(ATQA)字节不同。
Mifare S50的卡类型(ATQA)是0004H,Mifare S70的卡类型(ATQA)是0002H。
另一个区别就是二者的容量和内存结构不同。
Mifare S50把1K字节的容量分为16个扇区(Sector0-Sector15),每个扇区包括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我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63),每个数据块包含16个字节(Byte0-Byte15),64*16=1024。
如下表所示:Mifare S70把4K字节的容量分为40个扇区(Sector0-Sector39),其中前32个扇区(Sector0-Sector31)的结构和Mifare S50完全一样,每个扇区包括4个数据块(Block0-Block3),后8个扇区每个扇区包括16个数据块(Block0-Block15)。
我们也将40个扇区的256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255),每个数据块包含16个字节(Byte0-Byte15),256*16=4096。
如下表所示:每个扇区都有一组独立的密码及访问控制,放在每个扇区的最后一个Block,这个Block又被称为区尾块,S50是每个扇区的Block3,S70的前32个扇区也是Block3,后8个扇区是Block15。
S50和S70的0扇区0块(即绝对地址0块)用于存放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卡片序列号就存放在这里。
除了厂商块和控制块,卡片中其余的块都是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
数据块可作两种应用:(1)用作一般的数据保存,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2)用作数据值,可以进行初始化值、加值、减值、读值操作。
数据块和值块有什么区别呢?无论块中的内容是什么,你都可以把他看成普通数据,即使它是一个值块。
但是并不是任何数据都可以看成是值,因为值块有一个比较严格的格式要求。
值块中值的长度为4个字节的补码,其表示的范围(-2147483648~2147483647),值块的存储格式如下:带下划线表示取反。
VALUE是值的补码,addr是块号(0-63).只有具有上述格式,才被认为是值块,否则就是普通的数据块。
每个扇区的区尾块为控制块,包括了6字节密码A、4字节存取控制、6字节密码B。
例如一张新出厂的卡片控制块内容如下:A0 A1 A2 A3 A4 A5 FF 07 80 69 B0 B1 B2 B3 B4 B5密码A 存取控制密码B新卡的出厂密码一般是密码A为A0A1A2A3A4A5,密码B为B0B1B2B3B4B5,或者密码A和密码B都是6个FF。
存取控制用以设定扇区中各个块(包括控制块本身)的存取条件,这部分有点复杂,后面将专文介绍。
读写器与S50和S70的通讯流程如下图所示:卡片选择和三次相互认证在前面已经介绍过。
其他操作如下:(1)读 (Read):读取一个块的内容,包括普通数据块和值块;(2)写 (Write):写数据到一个块,包括普通数据块和值块,值块中写入了非法格式的数据,值块就变成了普通数据块;(3)加(Increment):对值块进行加值,只能对值块操作;(4)减(Decrement):对值块进行减值,只能对值块操作;(5)中止(Halt):将卡置于睡眠工作状态,只有使用WAKE-UP命令才能唤醒。
事实上加值和减值操作并不是直接在Mifare的块中进行的。
这两个命令先把Block中的值读出来,然后进行加或减,加减后的结果暂时存放在卡上的易失性数据寄存器(RAM)中,然后再利用另一个命令传输(Transfer)将数据寄存器中的内容写入块中。
与传输(Transfer)相对应的命令是存储(Restore),作用是将块中的内容存到数据寄存器中,不过这个命令很少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