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欣赏教学设计方案二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4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所唱儿歌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 学生能够理解儿歌的基本意思和故事情节。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正确发音和朗读英文。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对话。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感受到英文歌曲的魅力,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
- 学生能够在演唱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和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儿歌选择:- 选择一首适合学生年龄和英语水平的英文儿歌,如《The Itsy Bitsy Spider》、《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
2. 教学步骤:- 歌词解析:教师用简单的英文解释歌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 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模仿歌曲的节奏感。
- 发音练习: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纠正常见的发音错误。
- 歌曲演唱: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集体演唱儿歌。
- 情景模拟: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英语。
2. 活动教学法:- 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教学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英文儿歌,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歌词解析- 教师用简单的英文解释歌词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3. 节奏练习- 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歌曲节奏,进行简单的拍手、跺脚等动作。
4. 发音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纠正常见的发音错误。
5. 歌曲演唱- 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集体演唱儿歌。
6. 情景模拟- 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7. 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程度。
2. 发音准确度:通过听音判断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
大班英语歌曲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大班英语歌曲欣赏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英语歌曲的兴趣和热爱。
2.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一首经典的英语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该歌曲简单易学,适合大班学生。
三、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源。
2.歌曲伴奏卡片或手机APP。
3.图片或海报等教具,用于呈现歌曲的主题和氛围。
4.单词卡片或图片,用于教学中的词汇教育。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英语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2.展示一张描绘星星的图片或海报,引起学生对歌曲主题的兴趣。
第二步:教学过程1.播放歌曲的音乐,并向学生展示歌词卡片或投影幕布上的歌词。
2.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歌曲的内容。
3.分角色唱歌,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跟随节奏做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增加与歌曲的互动性。
第三步:巩固与拓展1.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生出来表演整首歌曲,其他学生则全员参与合唱。
2.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在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增加动作和表演元素,让他们体验到英语歌曲的趣味和自由性。
3.进行小型班级比赛,评选出最佳表演队伍,并给予一些小奖品或表扬。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注意他们的发音准确度、节奏感和动作表现。
3.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歌曲学习的感受和收获。
六、教学延伸1.将《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这首歌曲与其他相关的英语单词和主题进行扩展学习,如星星、夜空、梦想等。
2.组织学生一起创作属于自己的英文歌曲,并进行展示或录制。
幼儿园英语儿歌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英语儿歌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英语语感,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共享一份幼儿园英语儿歌欣赏教案,并介绍一些实践经验,希望对幼儿园英语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教案内容1.目标:通过英语儿歌的欣赏,让幼儿初步了解英语音韵,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
2.教学内容:–选择优质的英语儿歌资源,如《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
–利用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具,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结合简单的动作或游戏,增加互动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学步骤:–通过播放英语儿歌音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歌曲内容和语音语调。
–引导幼儿跟唱,尝试模仿英文发音,并进行简单的讲解和引导。
–利用图片等辅助教具,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
–结合简单的动作或游戏,增加互动性,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歌曲的欣赏和学习中去。
–总结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二、实践经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园英语儿歌欣赏教案的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的儿歌资源至关重要。
优秀的儿歌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记,适合幼儿学习和模仿。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通过播放音频、使用图片、道具等多种辅助教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爱心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爱心和耐心引导幼儿,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尝试模仿英文发音,不断鼓励幼儿的参与和表现。
4.结合游戏和动作。
适当的游戏和动作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歌曲的欣赏和学习中去。
5.总结复习。
在教学结束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同时也可以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三、个人观点通过英语儿歌的欣赏教学,不仅可以让幼儿初步了解英语音韵,培养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
do re mi 教学设计doremi 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快乐的do re mi》,感受欢快的音乐氛围,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反复、聆听、实践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do re mi 三个音,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能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do re mi三个音,并能够用欢快的情绪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完整并附有感情演唱歌曲。
【难点】识记do re mi三个音。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出示音乐小卡片,并提问:你们都认识谁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咱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头三位吧,顺势揭示课题《快乐的do re mi》。
(二)初步感知1.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中速稍快。
2.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欢快活泼。
(三)学唱歌曲1.发声练习(依据歌曲元素进行发声),教师提醒学生采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针对性练习:附点音符。
3.学生代表领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发现了什么不明白的音乐元素?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do re mi三个音。
4.完整演唱谱例。
5.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表情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词描述的画面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在春天里大自然和do re mi交朋友。
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
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的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欢快、活泼、友好。
(四)巩固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问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个别学生主动演唱。
教师总结:科学、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
.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Do Re Mi》选用教材版本及年级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学唱英译歌曲《Do Re Mi》,能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出7个简谱音,并编创歌词。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歌剧《音乐之声》,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部分片段,了解了音乐剧以音乐舞蹈及生动的场景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达情绪情感的艺术特点。
这节课以歌曲为主,尝试以轻快有弹性的声音结合创编表演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中的歌曲,原本是一首英文歌,中文歌词只是按照英文内容翻译过来,唱的时候有点拗口,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好背唱。
把“do re mi fa sol la ti”写成简谱“1234567”就可以让学生当成象形文字那样,把它的形状给唱出来(编创歌词),既简单好记,又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第一课时欣赏音乐剧,体验歌曲愉悦的情绪后,这一课时只需要黑板和粉笔以及钢琴。
黑板上写出大大的“1234567”几个数字。
教学重难点旋律的附点音歌词的编创以及表演唱重难点解决方法歌曲的学习以听唱为主,感受附点音带来的活泼及跳跃提示学生用象形文字的方法来编创简单易记的歌词本课学习评价要点对音准的要求及情感的表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练声曲《快乐时光开始了》5 6 5 4 ︱ 3 0 ︱ 4 5 4 3 ︱ 2 0 ︱我们来唱歌,我们来跳舞,3 4 3 2 ︱ 1 3 ︱ 1 x x ︱ x 0 ‖快乐时光开始了!(拍拍手)二教学内容1、师:黑板上有我们最常见的七个数字,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身体来摆出这些数字的形状呢?请7个同学上台在数字跟前摆出相应的形状,有不太正确的,可以请台下的同学上来帮忙(学生对这个环节很感兴趣,都会思考怎样让自己跟数字做得更接近,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2、一起唱唱这7个音:1-Do,2-Re,3-Mi,4-Fa,5-Sol,6-La,7-Ti3、师: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音乐之声》,现在再来回顾一下里面那首好听的歌曲《Do Re Mi》。
《Into the Unknown》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Into the Unknown》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和动人旋律的歌曲,它不仅在音乐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歌词也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这首歌曲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英语语言能力以及情感态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Into the Unknown》的旋律,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和音准。
理解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相互交流和协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和勇气,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在欣赏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唱。
理解歌曲中的英文歌词,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复杂节奏的处理。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对未知的向往。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知识、音乐要素和歌词含义,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教师通过范唱、范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魅力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的聆听、模仿、演唱,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探索未知世界的视频,如太空探险、深海探索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当面对未知的世界时,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2、歌曲欣赏(5 分钟)播放《Into the Unknown》的歌曲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提问学生:“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有什么特点?”3、歌曲讲解(10 分钟)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和创作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
高中英语歌曲赏析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赏析一首经典英语歌曲,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文化意识。
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歌曲所传递的情感和文化背景。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根据不同班级的英语水平和学生的个人理解力,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增删内容。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歌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个人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首经典的英语歌曲,并将歌曲的歌词、相关背景知识和赏析要点整理成教案。
2. 学生准备听力笔记本和录音设备。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引起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并介绍今天要进行的歌曲赏析活动。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你们喜欢听英语歌曲吗?你们最喜欢的英语歌曲是什么?你们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步骤二:听歌并理解歌词(1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仔细聆听并阅读歌词。
学生可以在听歌的过程中记录下对歌曲的初步感受,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步骤三: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背后的故事。
例如:“这首歌传递了哪些情感?歌词中有哪些词句能表达这种情感?你们认为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是什么?”步骤四:讨论歌曲的文化背景(2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并讨论歌曲所属的文化背景。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例如歌曲的创作背景、艺术家的国籍或文化背景等。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步骤五:分析歌曲的旋律和音乐特点(1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旋律和音乐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专业术语,如节奏、和弦、旋律线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音乐构成。
步骤六:个人表达和合作学习(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对这首歌曲的个人观点和感想。
幼儿园英语教案:英语音乐欣赏(If you arehappy……)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欣赏和学习英文歌曲"If you are happy",初步接触和理解简单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2. 培养孩子们对英语的兴趣和喜爱,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通过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孩子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他们的社交情感技能。
教学内容:1. 英文歌曲"If you are happy"2. 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happy, clap your hands, stomp your feet, shout hurray等。
教学准备:1. "If you are happy"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 英文歌词卡片或者投影。
3. 动作提示卡片或者图片。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播放"If you are happy"的音乐,让孩子们自由地跟随音乐摇摆身体,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歌词学习:展示歌词卡片或投影,逐句教唱歌曲,同时解释和示范歌词中的动作(如clap your hands, stomp your feet等)。
3. 歌曲演唱:带领孩子们一起演唱歌曲,鼓励他们大胆跟唱和做动作。
4. 分组表演: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小老师”带领大家演唱和表演歌曲。
教学延伸:1. 创编歌词:鼓励孩子们尝试创编新的歌词,如"If you are sad..."或"If you are angry...",并配以相应的动作。
2. 情绪识别游戏:通过展示不同的情绪表情图片,让孩子们用刚刚学过的歌词来描述对应的情绪。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表扬孩子们在演唱和表演中的积极表现。
教学评估:1. 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学习和表演歌曲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英语音乐歌曲幼儿教案一、引言音乐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激发想象力、培养语言能力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英语音乐歌曲是幼儿学习英语的一种有趣而有效的方法。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教师利用英语音乐歌曲来提高幼儿的英语语言能力和音乐技能。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应能够:1. 听懂英语音乐歌曲的基本歌词内容;2. 能够模仿和唱英语音乐歌曲;3. 通过唱歌发展语言能力和学习英语的兴趣;4. 能够使用简单的乐器伴奏英语音乐歌曲。
三、教学步骤1. 欢迎与暖身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打拍子、跳舞或做其他音乐性的活动来欢迎他们的到来,并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氛围。
2. 歌曲介绍- 教师播放一首简单的英语音乐歌曲,并与幼儿分享歌曲的背景和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3. 听歌练习- 教师播放歌曲,并鼓励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尽可能地理解歌词的含义。
4. 跟唱活动- 教师先教唱歌曲的部分内容,然后与幼儿一起跟着音乐唱歌。
逐渐增加歌曲内容的难度,直到幼儿能够整首歌曲都唱出来。
5. 创作活动-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音乐歌曲。
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旋律,让幼儿编写自己的歌词,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6. 乐器伴奏- 引导幼儿使用简单的乐器如鼓、铃铛等来伴奏歌曲。
可以根据歌曲的节奏编排简单的乐器伴奏部分。
7. 探究与展示- 鼓励幼儿与其他孩子分享他们所学习到的音乐歌曲,可以进行小组表演或展示。
8. 结束活动-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习到的英语音乐歌曲,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四、评估与反思在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以及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来评估幼儿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便在下次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改进。
五、延伸活动建议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英语音乐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延伸活动:1. 制作海报:请幼儿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英语音乐歌曲,然后绘制一个相关的海报,可以包括歌曲的歌词、主题、与歌曲相关的插图等。
高中音乐欣赏《外国影视歌曲欣赏》教学课例及点评高中音乐欣赏《外国影视歌曲欣赏》教学设计方案----周卫军日期:2005年3月29日一、教学目的与任务(一)学习目的描述1、通过几首外国影视歌曲的欣赏,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中的声音艺术形式。
2、通过学唱《DoReMi》与《雪绒花》,培养学生对影视音乐的喜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1、学习任务:常识:什么是影视音乐?欣赏:《赤胆忠心》、《红莓花儿开》、《DoReMi》、《雪绒花》(1)教学重点:①音乐在电影电视中的几种表现手法。
②对歌曲《DoReMi》与《雪绒花》的赏析。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唱英文版的《DoReMi》,特别是在音乐节奏和英文歌词的配合上要注意唱得准确。
2、学习要求:(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围绕外国影视歌曲的这个中心,进行欣赏与学习。
(2)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运用启发、引导、对比的学习方法,掌握有关的音乐知识及对有关影视歌曲作品的赏析。
二、学生特征分析1、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音乐欣赏课对于他们来说,大部分学生还比较兴趣、喜欢,但由于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时,音乐知识掌握得不多,对于一些音乐的基础知识没有理解透彻,一知半解,旋律的视唱能力一般。
2、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面,对于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所讲的音乐知识,他们都能够理解掌握。
3、由于音乐科不属于高考学科,部分学生只是把它作为学习上的调剂作用,他们比较注重音乐作品方面的欣赏,对音乐科的学习还缺乏自觉、主动,需要教师的指导。
三、教学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教学环境选择:多媒体音乐教室。
2、教学资源类型:(1)课件(2)钢琴(3)投影设备、功放系统四、教学情境创设1、教学情境类型:(1)真实性情境(2)问题性情境2、教学情境设计:(1)真实性情境:①让同学们集体朗诵这首歌曲的英文歌词,把全班分成几组来分别代表音阶“Do、Re、Mi、Fa、Sol、La、Ti”,一组唱一句来完成《DoReMi》的演唱。
简单现代英文歌曲教学设计导语:英语学习中,通过学习英文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语感。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文歌曲,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现代英文歌曲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英文歌曲。
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尤其是对于原生口音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加深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3. 增加学生对英文歌曲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材料1. 简单现代英文歌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歌曲的歌词。
三、教学步骤步骤1:歌曲欣赏(Listening)1. 教师播放选定的英文歌曲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先放松身心,全身心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学生可以跟着歌曲节奏轻轻地拍手或摇头,增加他们对歌曲的参与感。
步骤2:歌曲理解(Comprehension)1. 教师给学生发放歌曲的歌词,并让学生默读一遍,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2. 教师逐行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难点,确保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有基本的理解。
3. 教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歌曲的主题或大意,并进行简单的讨论。
例如,歌曲讲述了哪个故事?歌曲的主题是什么?步骤3:发音和语调(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1. 教师播放歌曲的前几句,并请学生一起跟读。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和不规范的语调。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重音和节奏,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3.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多次跟读,逐渐提高发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步骤4:歌曲表演(Performance)1. 教师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分发的歌曲歌词和后期准备好的伴奏音乐,进行表演。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对歌曲的歌词和音乐进行个性化的修改和编排。
3.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5:反馈与总结(Feedback and Summary)1. 教师向学生征求对本堂课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Big big world英文歌曲欣赏学唱课教案Qiuxi Middle School Chen Yifan 教学目的:1、背景介绍EmiliaEmilia Rydberg 生于1978年1月5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33岁的Emilia是个漂亮的姑娘,全家现定居于美国纽约市。
父亲是爵士乐乐手,他对Emilia 的音乐影响是不言而喻的,10岁时她便进入了斯德哥尔摩的音乐学校就读,潜心古典课程,在学校期间Emilia自组乐团演唱灵魂乐。
18岁时,她便开始了自己风格独特的词曲创作,从一个小姑娘的视角和观念出发,记述豆蔻年华的女孩敏感、自信、迷惑的种种的不服输,她的声音更是灵性毕现又不乏童真。
因为乐坛这种小姑娘的情调早已很鲜有,所以Emilia就显得格外吸引人。
2、歌曲欣赏观看视频3、试译第一节歌词思考:用了哪些叠词?起什么作用?本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结?第一行的big big 与第二行的big big一样吗?怎么翻译比较达意?传统翻译版:我是个的女孩,在这个大千世界里。
即使你离开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真的真的感觉到.非常想念你!班级讨论版:我是个大大的女生在这个大大的世界就算你离我而去,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可我还是真的真的感觉到非常想念你!想念你!比较一下,上面两种翻译哪一种比较好?哪一种比较贴近情窦初开女生的心事?4、缺词填空听歌曲,填入缺词。
yellow nicehappen endarms eyes5、学唱歌曲教师分句教唱,标出停顿跟录音学唱6、课堂表演课堂表演,分组竞赛。
男生可把girl 改为boy.Big big world --EmiliaI'm a big big girl _________________In a big big world ! __________________It's not a big big thing if you leave me. __________________ But I do do feel. __________________That I too too will miss you much. __________________Miss you much ! __________________I can see the first leaf falling. 我看见第一片落叶。
3年级英语歌曲歌谣教学设计5篇英语儿童歌曲以它简明的旋律,欢快、跳跃的节奏,浅显易懂的歌词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因此,把歌曲应用到小学英语课堂上来,可以使学生在快乐的旋律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增强情感体验,受到艺术的熏陶,加强记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3年级英语歌曲歌谣教学设计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3年级英语歌曲歌谣教学设计11、初步学习儿歌:“I can ”。
2、能跟着老师大声地念儿歌并能跟着老师表演儿歌。
3、通过表演和演示教具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初步感受动物与动词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1、鸟、鱼、兔的头饰各一个。
胸饰若干。
2、地上画有小鱼、小鸟、小兔的家。
3、黑板。
活动过程: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初步感受句型“I can”。
——和幼儿打招呼。
引入情景表演。
复习句型“Who is it?”“It’s me。
” T:Hello,Boys and Girls。
C:Hello,Miss Xue。
T:I love you!C:I love you too!T:Today,Some animals will come。
But,Who are they?(做想状)Hear!(做听状)——老师带上鸟头饰躲在黑板后面做敲门动作。
T:Ding-Dong,Ding-Dong。
C:Who is it?Who is it?T:It’s me。
It’s me。
——老师说完从黑板后面飞出,边飞边说:“Fly,fly,fly,I can f ly”。
在幼儿面前飞上几圈之后和幼儿打招呼。
T:Hello,Boys and girls。
C:Hello,Bird。
T:Nice to meet you!C:Nice to meet you too!T:Yes,I’m a bird。
I can fiy!(边说边做飞状)T:Now,Boys and girls,Let’s like a bird,Ok?C:OK!T:Oh,Stand up please!Let’s line up and follow me。
轻快英文歌曲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唱出轻快英文歌曲,并能大声齐唱;2.学生听说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英语歌曲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和游戏的形式等方式,鼓励幼儿学生大声唱出轻快英文歌曲;2.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听和说的方式,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幼儿园英语教学中,所选择的轻快英文歌曲有: -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 If You’re Happy and You Know It - The Wheels on the Bus - This Old Man - Old MacDonald Had a Farm2.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游戏式教学法进行。
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下,通过游戏、唱歌、跳舞等活动,感受英语歌曲的节奏与情感,进而达到听说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
3. 教学步骤1.热身活动(5 min)老师与幼儿一起踏上英语旅程,通过环节导入,让幼儿快乐投入教学。
老师可以介绍一些有趣、富有挑战、易于引起幼儿兴趣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热身活动。
2.学习轻快英文歌曲(30 min)老师带领幼儿唱英文歌曲,唱时带动动作,如:头、肩、膝、趾,如果你快乐……老师可以通过手势、眼神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大声齐唱。
3.情境体验(20 min)老师可借助幼儿剧、故事、画册等教具,通过省略、调整、发挥等方案,让幼儿重建实际情境体验,增强语言记忆和语言运用能力。
如:模拟逛果园,调整天气、季节、环境等,通过角色扮演操作,让幼儿能够较为自然、轻松地实现语言输出。
4.熟练运用(15 min)小组活动,让幼儿创设情境,演示课文中某段内容的情境场景,可以自己编译,也可以在授课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模拟或表演。
四、教学评估1.通过老师的语言教育观察,结合幼儿的课堂表现方案,基于行动研究模式推进行动性评估;2.通过作业、活动、评估等方式考查幼儿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水平,评估效果。
《Hello》教学设计方案1. 分析《Hello》这首儿歌的特点1.1. 曲调轻快,适合幼儿园儿童的欢快氛围1.2. 歌词简单,易于学习和记忆1.3. 歌曲内容贴近幼儿园儿童的生活,易引起他们的共鸣2. 目标2.1. 让幼儿了解和熟悉基本的英文问候语2.2. 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2.3.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3. 教学准备3.1. 播放《Hello》儿歌录音3.2. 图片或道具,如手语卡片或表情符号卡片3.3. 学生名字卡片4. 教学过程4.1. 唱歌- 播放《Hello》音乐,老师带领全班一起跟着节奏拍手和跳舞 - 分段教学,逐句教唱《Hello》歌词,强调发音和语调4.2. 学习表情符号- 准备表情符号卡片,如开心、生气、紧张、惊讶等- 演示和让学生模仿不同表情,配合音乐和歌词中的情感表达4.3. 角色扮演- 老师示范问候的场景,如在家、在学校、在商店等- 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互相问候4.4. 手语教学- 老师演示基本的问候手语,如“Hello”、“Goodbye”等- 学生模仿老师,练习运用手语进行问候4.5. 个性化问候- 制作学生名字卡片,让每个学生在歌词中的问候部分加上对应的学生名字,提高参与度和个性化体验- 学生互相问候,使用对方的名字进行个性化问候5. 拓展活动5.1. 制作问候卡片- 让学生用彩纸、彩笔等制作问候卡片,写上简单的英文问候语,如“Hello, my friend”、“Goodbye, teacher”,加强实践和记忆 5.2. 英文角色扮演- 安排简单的英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场景中运用《Hello》中学到的问候语5.3. 制作音乐器乐- 让学生用简单的器乐,如铃铛、小鼓等伴奏《Hello》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6. 总结和回顾6.1. 通过观察和评价,对学生的唱歌、问候、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6.2. 强调学生的进步和优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6.3. 引导学生思考问候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7. 观点和理解7.1. 《Hello》这首儿歌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更是一个教学英文问候表达的契机7.2. 通过唱歌、表情符号、角色扮演、手语等多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幼儿掌握英文问候的基本技能7.3. 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和拓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教学效果7.4.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歌曲欣赏教案初中课程类型:音乐欣赏课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歌曲《Yesterday》,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汲取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Yesterday》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特点。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
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乐术语和技巧。
2.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情感并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1. 录音机或音乐播放设备。
2. 歌曲《Yesterday》的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歌曲《Yesterday》的创作者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标题和歌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二、欣赏歌曲(15分钟)1. 播放歌曲《Yesterday》,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特点。
三、分析歌曲(15分钟)1. 让学生仔细分析歌曲的结构,了解其组成部分。
2. 讲解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乐术语和技巧,如颤音、滑音等。
3. 引导学生从歌词中解读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四、情感体验(15分钟)1. 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欣赏歌曲《Yesterday》。
2. 引导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到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表达出来。
3. 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Yesterday》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音乐,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推荐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其他相关的音乐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歌曲《Yesterday》,让学生了解了其背后的故事和创作背景,培养了他们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情感,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提升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歌曲中一些特殊音乐术语和技巧的讲解可能还不够详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补充和讲解。
《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 能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回答相关的问题。
3. 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构建完整的句子。
4. 能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积极合作与沟通。
5. 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1. 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
2. 练习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掌握英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4. 培养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视听设备:录音机、多媒体投影仪。
2. 学生课本和习题册。
3. 教学课件和其他辅助教具如图片、挂图等。
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 (5分钟)1. 教师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带领学生们一起跟着节奏拍手、拍脚,热身准备学习。
2. 教师提问: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Step 2: Pre-reading (8分钟)1. 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进行观察和揣测,根据图片猜测课文主题。
2. 教师提问:你们能看出这首歌的主题吗?这个主题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Step 3: While-reading (1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的录音,学生们边听边跟读。
2. 学生们跟读课文,学习正确发音和语调。
3. 教师指导学生们逐句理解课文,并进行词义解释。
4. 教师提问:这首歌是在哪里唱的?它是关于什么的?Step 4: Post-reading (12分钟)1. 小组合作:学生们分成小组,共同讨论关于课文的问题,例如: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2. 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代表小组报告他们的观点。
3. 教师指导学生们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总结。
Step 5: Language Practice (10分钟)1. 根据课文中的例句,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
2. 学生们进行句子构造练习,使用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
Step 6: Extension Activity (10分钟)1. 教师播放其他类似主题的英文歌曲,引导学生们欣赏,并尝试跟读。
幼儿园中班英语课堂歌谣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掌握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歌词和歌曲内容。
2.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音发音歌曲中的每一个单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音乐能力。
3.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感受英文歌曲的魅力和美好。
4.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歌曲介绍:介绍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歌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歌曲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2.发音练习:通过反复朗读歌曲中的单词,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
3.歌曲学习: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歌曲,模仿教师的发音,体会歌曲韵律和乐感。
4.提高听力: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用英语朗读歌曲中的单词,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和识别能力。
5.参与唱歌:让学生自己唱歌,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和美好,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和语感。
三、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游戏式教学:通过引入游戏和趣味元素,帮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歌曲,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反复练习:在歌曲发音和学习环节,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每一个单词的语音和发音,培养起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能力。
3.情景模拟:通过场景设定和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歌曲中的内容和意义。
4.互动式教学:在歌曲学习和参与唱歌环节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和积极性。
四、教学活动活动1:歌曲介绍1.教师通过PPT展示《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的图片和歌曲,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教师通过简单的英文介绍,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和故事,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活动2:发音练习1.教师给出歌曲中的重点单词,让学生跟着教师朗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