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3.6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对比研究

重叠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语言现象,德语、荷兰语、英语、汉语、印尼语等语言中都有重叠现象。如英语中就有chit-chat、

pooh-pooh等。汉语和印尼语中都具有丰富多样的重叠形式和意义,

包括名词重叠、动词重叠、形容词重叠等词类的重叠。动词重叠的研究历来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重叠形式在汉语、印尼语中是词法层面的构词手段,也是句法层面的构形手段。动词重叠这种语法范

畴在汉语、印尼语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特别是在口语语体中。汉语

中的动词重叠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它(动词重叠

形式)与主语、宾语、时体、量范畴、语义和语用有紧密的关系。和

其它语种的对比研究有利于从另一个侧面去发现汉语动词重叠的形式、语义和语用的特点。比较汉语跟印尼语动词重叠的形式表现、语义功能和语用功能的异同,总结归纳其中的规律规则很有学术意义和

应用价值。本文重点分析汉语和印尼语AA式、ABAB式、AAB式、AABB 式动词重叠形式在语态、结构、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异同,如:AA式存

在对应和不对应的现象、单纯词存在语素不完全对应现象,而合成词

存在显性词(transparent word)、隐性词(opaque word)内部结构的

不完全对应的现象。我们在前人对两种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

以三个平面理论、对比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认知语言学、文化语

言学的视角和翻译理论,以HSK甲级动词为主要分析对象,对这两种

语言动词重叠的形式、语义、语用的对应系统(diasystem)及其相关

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我们从五个方面来考察:第一章:动词重叠在汉语、

印尼语中的研究动态。汉、印动词的重叠结构体现了多种语法意义,而这两种语言重叠形式的语法意义上的异同影响到各自语言的语用

策略。我们考察了前人在两种语言的动词重叠研究成果,对比动词重叠在这两种语言构形中的语法意义。我们发现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在23项语法意义的对比中,存在着语义平面上对应和不对应的现象:语义对应有13项,不对应有10项。我们对这10项不对应现象结合具体句子和语境作进一步的考察,又发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有关汉、印语言动词重叠的语义对应现象,如:某些汉语动词重叠在具体句子中表

示“轻蔑义”、“非单数施事”、“非单数受事”、“交互义”的语法功能,汉语和印尼语动词重叠都可以表示“非单数施事”和“非单数受事”同时共现的语法功能。相关这方面的考察,在第三章、第四章继续展开讨论。第二章:汉语、印尼语语言类型对比。基于本文第一章的考察结果,我们进一步对跟这两种语言的语言类型相关的一些方面进行考察,如:汉语和印尼语的语系关系、语言系统、语序、词缀等。并对这两种语言的异同现象试着用“语言类型”和“体”功能的观念进行归纳。第三章: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的对比。对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的形式、意义进行较系统的比较;对比这两种语言动词重叠的构词和构形方法。我们主要考察汉语AA式、ABAB式、AABB 式、AAB式、A了A式重叠格式和屈折类型的印尼语的动词重叠现象在形式和语义上的异同。对比与这两种语言动词重叠相关的“时体”功能;汉语中的动词重叠形式涵盖了“时体+V+V_R”;印尼语的动词重叠形式则涵盖了“时体+语态+V+V_R”。从形式、语义、语用三方面的

考察,揭示这两种语言动词重叠的语义制约。对比汉、印语言动词重叠在句子中的分布情况;动词重叠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汉、印语言的重叠形式存在着音节的对应与不对应的现象、显性词和隐性词的不对应现象,以及附加词缀不对应的接续现象。在考察中发现汉语中的(未然标记+(VV_R+了))表示“将来完成体”的时间、态度等语法意义。对比动词重叠的“尝试义”功能,通过双向翻译证明汉语祈使句中动词重叠不需与“试”、“看”共现就具有“尝试义”。第四章: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的对应与非对应形式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在HSK甲级动词的范围内,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这两种语言动词重叠的对应与非对应形式进行比较:汉、印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重叠对比;汉、印自主动词和不自主动词重叠对比;汉、印持续动词、非持续动词重叠对比。在对比中发现汉语AABB重叠式有“轻蔑体”(pejorative aspect),从“轻蔑体”出发,我们又进而对AABB式表示“减弱体”(diminutive)、“增强体”(augmentative aspect)

的现象进行了考察,从而解释了AABB式表示“轻松”和“厌恶”两种矛盾对立的语法意义的机制。在考察印尼语动词重叠表示“交互体”(reciprocal aspect)的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s)、客体语义特征的选择性中,发现AABB式和“V来V去”动词叠用亦可表示“交互体”。AABB式可以表示“非单数施事”和“非单数受事”并可同时共现的语法功能。从多项的对比中,我们发现了共31项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和“体”(aspect1)范畴,其中19项有相同之处。第五章:动词重叠的语用功能的对比。在以上四章对汉语、印尼语动词重叠的形式、

语义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动词重叠在汉语、印尼语口语语体(colloquial style)的出现率甚高。本章专门考察了两种语言中动词重叠的独立成句功能,考察了动词重叠在祈使句中体现的语法功能。在汉语社群、印尼语社群的日常生活交际中,都体现了明显的语言经济性和礼貌原则,说明这两个语言社群具有共同的语言观。一种语言现象的产生是俗成约定的,俗成约定是语言社群的文化底蕴的体现。考察研究两个不同社群语言观的异同现象,有利于揭示这些社群的民族语言认知、民族文化内涵,有利于语言的相互学习,促进相互间的了解,语言、文化的交流甚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