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1
- 格式:ppt
- 大小:496.50 KB
- 文档页数:5
必读书目《最后一头战象》阅读训练选择题1.给大象拔刺的人是( A )。
A 赤脚医生B 猎人C 猴子2.赤脚医生曾经是一名( A )农村的赤脚医生。
A 边疆B 西双版纳C 曼广弄寨3.赤脚医生到医院培训( C )个月,发给一个药箱。
A八九 B 五六C三五4. ( B )年,日寇侵占了缅甸。
A 一九三四B 一九四三C 一九四四5. 鬼子在打洛江里扔下了( A )具尸体。
A七十多 B 六十多 C 九十多6.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厮杀声和( B )声惊天动地。
A 狼嚎B 象吼C虎啸7.愤怒的象群中,半夜我被( A )声惊醒。
A 象吼B 狼吼C 虎吼8.大象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到( A )岁以上。
A 六七十B 八九十C 五六十9.小象刚生下来就( A )公斤重。
A 八九十B 五六十C 六七十10. ( A )年西双版纳野象谷成立我国第一所“大象驯演学校”。
A 1996B 1994C 199811.岩温扁是怎么死的?( B )A 淹死的B 脑袋被踩扁C 烧死的12.唯一幸存的战象叫( A )A 嗄羧B 隆卡C次蒲13.是警犬( B ) 和警员大漫赶到事故现场。
A 花花B 拉拉C 果果14.哈尼族汉子送我( B )A 驴子B 野猪C 鸡15.我给别人送我的野猪起了个名字,叫(C )A 黑乌云B 黑闪电C 黑旋风16.每到夏天,狗熊就会一次次爬到树枝上往下跌,俗称( C )A 摔膘B 跌肉C 跌膘17.狗熊√付敌人有( )手绝招。
A 两B 四C 三18.熊的( A ) 不好。
A 视力B 听觉C 味觉19.我救了一只小象,( B ) 是医疗费A 野果B 野蜂窝C 野菜20. ( A ) 族最高领主叫召片领。
A 傣B 壮C 哈尼21.解放前的西双版纳,傣族的最高领主叫( A )A 召片领B 西纳领C 解放领22.战斗结束后,在坑上立了一块碑( B )。
A 象冢B 百象冢C 象家23.邻近的曼蚌寨,有个叫( A )的猎手A 岩鸣B 召盘巴C 强巴24.这家伙长得小山似的壮实,瓦灰色的皮肤上泛着油光,这是( C ) 期公象的标志。
23 最后一头战象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它叫嘎(gǎ)羧(suō),负责饲养它的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
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kē)睡。
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à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老百晓注:正确应为口+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破篾(miè)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
”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
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最近读了最后一头战象一本书,我被其深深吸引。
一九四三年,日寇侵略缅甸时,象兵帮助人类与日寇进行了殊死战争,战象嘎羚身负重伤,成为唯一幸存的战象,在它感觉到要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它没有到遥远的神秘的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选择了和它同生共死、并肩战斗过的同伴葬在一起,我对它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
在它行将辞世的时候,它忘不了这片它曾经洒过热血的`土地,特意跑到这儿来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愤怒的象群围攻寨子的的时候,村长发现是因为寨子里的人伤害了它的同伴,象群要讨索杀象凶手。
当杀象凶手站出来被象群押走后,第二天,人们发现他躺在那头死象的身边,脑袋被踩扁了。
大象聪明、善良,但是有仇必报。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最后一头战象》是我在寒假时看的最后一本书。
这是一本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动物与人之间的情感不亚于人类,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是我读沈石溪动物小说的体会。
这本书分部分,分别是象、猪、熊。
里面发生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老虎竟然做了猪的`保镖,一只警犬战胜了一头大象……从这本书里,我明白了动物学的“铸定式记忆”,知道了最大的熊是棕熊,悟出了动物与人之间的情感。
象牙、熊掌和熊胆虽然很值钱,甚至每样有一个就成了亿万富翁,但是眼看动物就要死去,你心不惭愧吗?最让我感动的,是猪板块的《野猪王》里面说了一只家猪,又做了野猪,后来经过教训,又重当家猪的事。
从这篇说明了动物也能知道人的心意,而人,却一直在破坏着动物的自由,破坏美好的情感,更破坏了美丽的风景。
合上这本书,我想:人,能不不做到保护自己的地球妈妈,不再伤害动物吗?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我有一本课外书,名叫《最后一头战象》。
这本书讲的是﹕一九四七年,日本和中国打了起来,这时,中国有一只“象队”。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争过后,几乎没有一只大象是活着的,人们为了纪念这支队伍,造了一个“象”不过,人们在埋大象的时候发现了一只还没有死的大象,可是,这头大象没过多久这头大象也死了……读完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通过很多的小故事描写了大象和人类的感情,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给大象拔刺,里面讲的是一个赤脚医生,去丛林里采药,一只大象抓着他去一颗大榕树下,给小象拔刺,小象的`整只脚肿得发亮,小象也怕疼像杀猪似的吼了起来,最后他终于把小象脚上的刺拔了出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及赏析《最后一头战象》原文:日落西山,苍茫的暮色中,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蹄抓地,鼻孔放大,眼睛睁得滚圆,浑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它仿佛在呼唤什么,又仿佛在期待什么。
突然,它甩开鼻子上的水珠,大步迈向江里。
“嘎羧要走了。
”养象人波农丁对我说,“它要去祖宗留下的象冢。
”赏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头战象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壮丽景象。
文章开头,作者以夕阳、江水和礁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悲壮的气氛。
嘎羧对江面的凝望,对礁石的亲吻,以及对朝阳的吼叫,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和寓意。
这不仅是嘎羧对过去战斗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告别。
接着,作者通过对嘎羧身体细节的描绘,如身体膨胀、四蹄抓地、鼻孔放大、眼睛睁圆、毛发竖立等,形象地展现出嘎羧即将离世前的强烈情感和决心。
它的呼唤和期待,可能是对逝去战友的怀念,也可能是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
最后,嘎羧走向江里,决定去祖宗留下的象冢,这一行为充满了深深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它不仅象征着嘎羧对祖先和传统的尊重,也表达了它对自己生命价值的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最后一头战象》以其深情的叙述和深刻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尊严和价值,让我们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保护每一个生命,让它们在生命的舞台上能够自由、尊严地生活和离去。
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阅读(共五篇)第一篇: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阅读最后一头战象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它叫嘎(gǎ)羧(suō),负责饲养它的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
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kē)睡。
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à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老百晓注:正确应为口+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破篾(miâ)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
”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
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
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
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
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阵亡的战象。
在搬运战象的尸体时,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就把它运回寨子,治好伤养了起来。
村民们从不叫它搬运东西,它整天优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闲逛,到东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
它叫嘎(gǎ)羧(suō),负责饲养它的是波农丁。
二十多年过去,嘎羧五十多岁了。
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kē)睡。
有一天,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波农丁对我说:“太阳要落山了,火塘要熄灭了,嘎羧要走黄泉路啦。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kàng)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口欧](ōu)[口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
阁楼上有半箩谷种和两串玉米。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玉米扔下去。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lā)圾(jī)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
破篾(miè)席里面有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我漫不经心地一脚把它踢下楼去。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suō)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来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
”波农丁恍然大悟,“这就是它当年披挂的鞍子,给它治伤时,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了。
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还记得那么牢。
”象鞍上留着弹洞,似乎还有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象鞍的中央有一个莲花状的座垫,四周镶着一圈银铃,还缀着杏黄色的流苏。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最后一头战象》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28 个生字, 会写11 个生字。
2、能力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3、情感目标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1、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动物园中的大象我们都见过、可是你们知道大象也曾在战场上冲杀吗?《最后一头战象》就向我们讲了战象的最后一天。
二、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1、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指名分段读、提出认真听的要求、评读。
3、请5 位同学比赛读、评议。
4、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出示生字卡认读、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齐读、开火车读、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三、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 带着感情朗读。
2、说一说, 这些句子为什么使你感动?第二课时一、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 整体感知1、课文写了嘎羧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在这最后一天中嘎羧都做了哪些事情?(预感死亡、寻找象鞍、绕寨三圈、怀念战友、自掘象冢)2、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3、嘎羧要走了全村人的感情是怎样的?4、请你闭上眼睛, 在脑海里想一想嘎羧站在打洛江畔怀念战友的场景。
三、深入分析课文、(集体讨论)1、课文中对嘎羧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从文中找一找, 说一说对嘎羧的行为进行具体描写有什么好处?2、嘎羧为什么不回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反而是和战友们躺在了一起?3、你对大象这种动物有什么新的认识?四、作业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 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 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 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 并写下来。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2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
六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最后一头战象1(人教新课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日寇.( ) 香蕉.( ) 竹筒.( )急躁.( ) 遭.遇( ) 礁.石( )膨.胀( ) 炯.炯有神( ) 浴.血搏杀( )皮革.( ) 泣.不成声( ) 石碑.( )2.看拼音,写词语。
pīdírìkòuxiāngjiāoyùyuèbóshāpígéjiāoàoqìbùchéngshēng3.辨字组词。
蹄( ) 畔( ) 端( )啼( ) 叛( ) 喘( )萝( ) 销( ) 镶( )箩( ) 硝( ) 壤( )懦( ) 膨( )糯( ) 澎( )4.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喝:( )____( )____朝:( )____( )____打:( )____( )____什:( )____( )____5.根据拼音填汉字。
wēi ( )风凛凛 ( )笑 ( )险sì ( )养 ( )乎 ( )意huǎng ( )然大悟 ( )话 ( )子6.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它显得很衰老..( ),整天卧在树阴下打瞌睡。
(2)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 )。
(3)象鞍已经破旧..( )了,仍显出凝重华贯。
(4)在一块平缓..( )的向阳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停了下来。
7.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其中的两个词语造句。
威风( )( ) 排( )倒( )( )不可( ) ( )不经心( )然大悟 ( )哉( )哉( )耳欲聋 ( )( )有神长途( )( )造句: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比较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句写得好?说说理由。
(1)战象扑向敌人。
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最后一头战象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在把握课文主要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述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资料。
2.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透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会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透过品读课文中描述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背景课件)1.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2.嘎羧是这场战斗中唯一幸存的战象,也是最后一头战象。
(板书课题)3.这也是我们这天要学习的第23课的课题,齐读。
P121二、速读课文,了解主要资料1.这篇课文很长,有来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2.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相机板书:披挂象鞍重回战场挖掘墓坑3.引导学生用“先……然后……最后……”这一句式将嘎羧临死之前做的三件事连起来说清楚。
最后一头战象东方欲晓,往日威武的从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一跃而起的东升的旭日,在我的眼里凄凉的血色。
半边天被血色染红,那,是战争的颜色,是硝烟的气息。
微风轻似梦,吹去花瓣片片落,轻吻我。
我迈着沉痛的步子,走向那骗我朝思暮想的地方,但是。
只有在此刻,在我垂暮之际,我才能如愿以偿的来到这里。
我看到了!看到了!打洛江畔!打洛江畔!二十六年里,多少个日夜交替,多少个轮回春秋,我终于回到这片神圣的土地!这片承载着我辉煌历史的土地!这片我和同伴们并肩作战,浴血搏杀敌人的土地!这片血迹斑斑,让我心酸,让我流泪的土地!微风轻似梦,吹去花瓣片片落,轻吻我。
啊!是那块礁石!龟形的!不会有错!当年,敌人连发的三颗子弹正飞向我时,藏远就是冲到这块龟形的礁石前,用自己的身躯把敌人打向我的子弹挡在了自己的胸前!鲜血!鲜血!他死了,礁石被他的血冲刷着,礁石附近的江水渐变。
淡红,鲜红,墨红!啊,那是他的血!为我而流的血!我静静地望着死去的藏远,滚滚热泪一涌而下……那一刻,仿若时间停止,画面仿若定格。
但也就在那一刻,我也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
我的身子已经摇摇欲坠了,我也要向藏远一样倒下了。
骑在我背上的战士哭喊着跌落在鲜红的江水里,血色的浪花溅起,我感到一股刺骨的疼痛——我脆生生的倒在了礁石上!礁石!礁石!我半闭着双眼,忍者撕裂般的疼痛,轻轻仰望着天空。
残霞渲染着天空,鲜血渲染着江面……那块曾被我和藏远的鲜血冲刷过的礁石,此刻,似乎还斑驳着点点血迹的幻影,至今,还弥漫着硝烟的气息。
我的心,被撕裂般拉扯着,拉扯着。
微风轻似梦,吹去花瓣片片落,轻吻我。
我的身体火辣辣的,像伤口被疯狂的泼上辣椒水。
我想哭,哭得天昏地暗,然后再静静地悄然离去。
全身的力量被凝聚,我撕心裂肺地吼着,欧——!欧——!。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一)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二)解放以前的西双版纳,傣族的最高领主有一支威风凛凛的象兵,在一次血雨腥风的战斗中,我方有八十多头战象中弹倒地,血把江水都给染红了。
在搬运大象尸体的时候时,发现一头名叫嗄羧的象还活着,就运回寨子。
多年以后,象知道快不行了,于是它披上象鞍,要去象冢了。
作者和饲养大象的波丁农悄悄跟在后面,万万没想到是,它在曾经战斗过的江上吻了又吻,在那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它没有到属于它的象冢去,它到当初埋八十多头战象的地方—百象冢,跟战友躺在了一起。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三)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在得知大限将至时,告别村民,凭吊战场,最后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最后一头战象主要内容(四)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战象,它们用象蹄踩敌,用长鼻劈敌,势不可挡。
1943年,象兵在西双版纳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
战斗结束后,鬼子扔下了七十多具尸体,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死亡,但有一头战象还在喘息,它就是幸存者——嘎羧,它是个英雄,但已到了垂暮之年。
一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什么东西。
我来到阁楼,把两串玉米扔了下去,它却像丢垃圾似的把玉米甩出象房。
我又漫不经心地把一件类似马鞍的东西踢了下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里闪着泪光。
波农丁伤感地说:“它要离开我们去百象冢了。
”很快,全寨人都知道了嘎羧要走的这个消息,都拿着食物来送别嘎羧,它却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傍晚,嘎羧开始上路了,我和波农丁跟在它后面。
嘎羧走了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共9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一): 《最后一头战象》的主要内容~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曾经和同伴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几十年后,它预感到死亡,就重披象鞍,离开村寨,回到了打洛江畔,最后在“百象冢” 挖洞和同伴“躺在了一起.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二): 六年级课文《最后一头战象》的主要内容可以试试用小标题的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然后再把语言组织一下:《最后一头战象》的小标题是:战场歼敌——英雄垂暮——重披战甲——重返战场——庄严归去然后把语言组织一下,可以变成主要内容滴!【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三): 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感悟到了什么,学习些什么一、本课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x0d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做成幻灯片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育忠诚等品质.但一张张幻灯片的出现割裂了文章的衔接,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x0d 我在深深惋惜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x0d 二、我是选择了江边(十四自然段)的情景来写小练笔的:\x0d我被波农丁救了上来.朝阳啊,你认为我是幸运的吗虽然我是幸运的,但是现在,仍然逃不过死神的召唤……(接着自己想)\x0d我不认为我幸运.习惯了枪林弹雨,习惯了战友和我那浴血奋战的气息,这才是我想要的轰轰烈烈的生活啊!我宁愿和我的战友一起,一起走向死亡之路,一起倒在敌人的枪口之下,不想…………(自己想)\x0d我已然走向漫漫长路,再见了,各位朋友们,为了心中的梦,我期待着和同伴们一起………(接着自己想,我做作业做了一个小时呀)\x0d希望你能从中找到灵感,写出一篇好作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四):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50字以内!)急【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曾经和同伴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几十年后,它预感到死亡,就重披象鞍,离开村寨,回到了打洛江畔,最后在“百象冢” 挖洞和同伴“躺在了一起.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五):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的主要内容最好简短一点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六):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好有沈石溪为什么写这篇课文作者以“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沈石溪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名话: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丰富的情感.而这篇文章就是作者的写作只在,想引发人类更多的思考!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七):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记述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尽,便再次披上战甲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亲,*^__^*,满意请点击设为满意答案,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八):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以( )为序,写了四个感人的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第1~4自然段)、“重披战甲”(第5~11自然段)、“凭吊战场”(第12~16自然段)、“庄严归去”(第17~23自然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尤其是对嘎羧动作、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如,嘎羧再次见到象鞍时的举止、神情,在打洛江边的久久凝望与全力吼叫,在“百象冢”旁默默掘墓的情景,都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九):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的27个词语越快越好!这个,我只找到20个词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急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遭遇不幸、泣不成声、苍茫、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石碑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朗读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解读走近作者——沈石溪沈石溪,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人。
原名:沈一鸣。
生于上海亭子间,中国共产党员。
大专文化。
职称文学创作2级。
1982年10月加入云南作家协会,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从小体弱多病,与各种体育奖杯无缘。
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
会捉鱼会盖房会犁田会栽秧。
当过水电站民工、山村男教师。
1975年应征入伍,官拜宣传部长。
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娶一妻,生一子。
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
擅长写动物小说,努力笔耕,以养家糊口尽男人之天职。
1969年赴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
1972年调当地山区小学当教员。
1975年当兵。
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
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小说《圣火》获1990年世界儿童文学和平奖。
《第七条猎狗》获中国作协首届儿童文学作品奖。
《一只猎雕的遭遇》获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斑羚飞渡》一文荣获人民文学出版社首届《中华文学选刊》奖,台湾儿童文学学会、《民生报》、《国语日报》、《儿童日报》、《幼师少年月刊》联合主办“好书大家读”活动推荐书目。
《斑羚飞渡》被选入语文课本。
他的作品有:1、《第七条猎狗》2、《弱女子与野汉子》。
3、《退役军犬黄狐》。
4、《生命》。
5、《狼王梦》。
6、《一只猎雕的遭遇》。
7、《猎狐》。
8、《盲童与弃狗》。
9、《沈石溪动物小说自选集》。
10、《圣火:沈石溪获奖作品集》。
11、《老鹿王哈克》。
12、《盲童与狗》。
13、《残狼灰满》。
14、《象王泪》。
15、《红奶羊》。
16、《再被狐狸骗一次》。
17、《保姆蟒》。
18、《疯羊血顶儿》。
19、《混血豺王》。
20、《野猪囚犯》。
21、《沈石溪动物故事系列》。
22、《古剑.军犬.野鸽》。
24、《沈石溪文集》25、《宝牙母象》。
26、《成丁礼》。
27、《狼妻》。
28、《残狼灰满》。
29、《牧羊犬阿甲》。
30、《爱情鸟》。
2024年《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024年《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最后一头战象》讲的是一队象兵打败了日寇,日方枸杞子了七十多人,我方的战象也只剩一头伤势严重的战象。
人们把其它牺牲的八十多头战象埋在一个地方,并取名为“百象冢”。
那时是一九四三年。
作者一九六九年到曼广弄寨子时,战象嗄羧五十多岁。
作者和养象老人波农丁十分要好。
过了三年,嗄羧开始不吃不喝,生命之光马上就要熄灭,波农丁和作者决定跟着它找到神秘的象冢,把其它野象象牙拔下来大赚一笔!谁知,嗄羧没走向祖先留给它的神秘象冢,而是来到“百象冢”和自己的战友、象鞍葬在一起。
出于良心,波农丁和作者都空手而归。
我找到的精彩句子是:它突然变了一头象似的,身体像吹了气似的膨胀起来,四条象腿皮肤紧绷绷的老亮,一双象眼炯炯有神,吼叫越悲壮!嗄羧的行为都有着连某些人类都没有的高尚精神——它知道感恩,它重情谊,它舍不得与它并肩作战的好队友们。
虽然它是兽类,不是人,但它感恩救它一命的象形石,它感恩战友为它挡子弹,它感恩波农丁对它无微不至的照顾,它感恩曼广弄寨子里的所有人!它的行为让我思考了好一阵子。
现在的人们就是缺感恩这一善。
孩子应该感谢父母,却没有感恩。
更有些人长大后当了官,就更六亲不认了,对父母就干脆说:“我不认识你!”为你成功而做垫脚石的人,不但不感恩,还恨他们。
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而现在的人们呢?别人的救命之恩却当做是理所应当的小事,当别人落难时,他(她)却坐守旁观。
这真是可恶!所以我决定,我要把嗄羧这感恩传下去,让所有人都学会感恩!2024年《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在我的眼里,象的高大魁梧不过是它的假面具,它们温顺、可爱、呆呆傻傻,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有些愚蠢、迟钝。
读完《最后一头大象》,我彻底改变了对它们的看法,发现了它们可爱又可敬的一面:有情有意,有爱有恨,充满了人情味。
《最后一头战象》向我们讲述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重新披上当年与它浴血奋战的象鞍,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缅怀往事,凭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