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图片
- 格式:doc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4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提高教育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德育工作不仅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实践德育是教师有目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教学质量、教学管理的基础。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创造一个让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
一、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德育是针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目标就是要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各类学校都认识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正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所指出的:‚世纪之交,中央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任务,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特别是国际敌对形势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
这形势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环境更复杂了,难度增加了。
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几乎都是从中考考场上败下阵来的,在价值取向,思想文化上受上述影响外,在心理上还存在诸多影响其发展的非正常因素,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就特别显得任重道远。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认清当前的这种形势,没有正视这一现实,如果德育工作还是停留在过去的重视程度,如果还是用过去的教育方法,那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以花育人如花绽放——以花木为载体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文化XX小学是绿色学校,校内外环境优美,周边分布着多家花木培植园。
以此为契机,我们决定以“花木”为载体,构建并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具有深厚育人氛围的鲜明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开辟了空间,而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也丰富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内涵,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花木文化的引领下,利用花木品性促进学生道德品格教育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我们爱菊,因为它素洁高雅的品性;我们咏梅,因为它坚贞顽强的风骨;我们赞兰,因为它淡雅清幽的情怀;我们赏荷,因为它出尘离染的品质……在中国的花文化中,花一如人的品性,蕴藏着浓郁的生命睛怀和高尚气节。
花之魂,人之德,依托花卉文化资源,围绕我校“绿色育人”的办学理念,我班开展了一系列班级花艺文化实践活动,做到以花养德,以花益智,以花健体,以花冶性,以花育人,力争培养出言行如花般优雅,品行如花般纯洁,意志如花般坚强,成长如花般灿烂的花样少年。
一、养花增体验班级花艺文化活动开展初期,我班利用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去观察、调查、搜集关于花卉的相关知识,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名人养花的例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养花的兴趣,然后布置学生每人亲自养一盆花,比一比谁养的花好。
—个月下来评比养花小明星。
学生为了养好自己的花,有的从课外书中去查找资料,有的专门去采访养花师傅,有的去请教有经验的老师。
学生边摸索,边实践,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比如:有的喜阳就放到外面去晒晒太阳;有的喜阴,就放在室内。
有的要浇点水,有的需隔几天才浇一次水,有的要换盆;有的要剪枝、扦插等,久而久之,花儿越长越好了。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养花兴趣,我班还开展了盆花展示的活动。
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摆成不同的形状,放至操场上。
每组还设计出标志、口号,由专人讲解,然后请其他班的学生代表参观评比一二三等奖。
践行德育培植生活力——生活力教育从德育开始摘要:一个好的教育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道德思想和道德观念都处于萌芽期,也是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德育教育不再是冷冷的课本知识,而是讲究生活力教育,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贯彻落实德育教育,本文就小学德育生活力教学现状,以及生活力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策略,进行展开探讨。
关键词:生活力;德育;小学教育行业讲究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综合德育素质高的学生,为此小学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现如今小学德育要去教师从生活化视角审视德育工作,从学习方式和思维建设两方面进行深入,保证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思想品质,注重与自然生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魅力,培养德性[1]。
一、小学德育生活力教学现状我国著名的教育学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教育要知行合一[2]。
”为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新课改大力提倡生活力教育,一方面让德育内容和方法变得丰富多彩,将生活与德育紧密联系起来,让德育变得更具体、更生动,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说讲式”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活动方式来提高德育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
但就目前小学德育生活力教学现状来看,想要开展生活力教育有一些挑战,其具体的有:(一)德育内容学科化就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在融入生活力教育时由于德育教材内容道德与法治作为基础内容,与生活缺乏联系,内容学科化,未能及时利用生活资源对德育教学进行补充,从而导致小学德育生活力教育未能充分融入进去,致使德育目的无法有效达成。
(二)德育缺乏系统性生活力教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生活力教育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校和家长一起监督,家校一起合作帮助学生树立德育素养。
但就目前小学德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对生活力教育只做到了听闻,未能及时落实,加之现如今的德育教学缺乏系统性,家校没有构建起桥梁,从而没有真正走入学科、走入家庭,导致小学德育生活化呼应不高。
德育主题教育(感恩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沈娴
德育主题教育(感恩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沈娴
德育主题教育(感恩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沈娴
德育主题教育(感恩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怀秀兰
德育主题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唐金珍
德育主题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唐金珍
德育主题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方案
方案设计者:唐金珍
德育主题教育(养成教育训练)方案1
方案设计者:倪苗芳
德育主题教育(养成教育训练)方案
方案设计者:倪苗芳
德育主题教育(养成教育训练)方案
方案设计者:倪苗芳
德育主题教育(养成教育训练)方案
方案设计者:倪苗芳
德育主题教育(养成教育训练)方案
方案设计者:倪苗芳
德育主题教育(养成教育训练)方案
方案设计者:倪苗芳。
国外道德教育一、国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目标不同,但在道德教育的某些内容上,各国都普遍予以重视。
,、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全与和谐发展。
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历来强调学生个性健全与和谐的发展。
美国中小学教育在发展学生个性、个人利益和教育的实际效用方面注重帮助学生寻求目标,培养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性和自主自立的人,认为 " 个性的发展对于一个自由的和有活力的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 因此,个性发展就成为中小学道德教育的一大因素。
国外中小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个性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个人的自信心、能力品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求中小学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而且更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各国政府和教育界都看到了这一事实。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 1987 年)在一份报告中认为,中小学教育必须协调发展个性和强调共性两者的关系,必须肯定社会集体的要坟,以帮助学生把他们学到的东西为他们自身以外的社会集体事业服务。
,、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和合格公民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是国外小学道德教育的核心之一,教育内容丰富,途径多样。
日本中小学文明礼貌教育很细致,很具体,大多颇有学生手册予以规定。
他们还十分重视基本生活习惯、自控能力和生活常规、态度等教育培养。
新加坡、土耳其等国家倡导文明礼貌教育,尤其重视品德教育和礼貌仪表教育。
美、法等国极为重视中小学生的合格公民教育,开设公民课,旨在让学生懂得做一个新的合格公民必须尊重 " 人的尊严精神 " ,遵守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等。
,、强调学生基本道德素质和国际竞争精神的培养。
近年来,各国强调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和道德能力,力为具有对外竞争品质和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为此,许多国家提出要为 21 世纪教育儿童。
美国提出了 2000 年六大教育战略目标。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应该注重德育教育,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注入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在智力上和品德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并提供具体的事例。
第一部分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德育教育基础之上的,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将来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公正、诚信、勤奋等品德小学数学教育要求学生要具有公正、诚信、勤奋等优秀的品德。
学生需要诚实、公正的完成数学问题,不能抄袭、舞弊。
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诚实守信、公正廉洁的道德观念。
同时,勤奋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认真,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也有助于品德教育的实现。
2.注重学生彼此之间的协作和互相尊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协作和互相尊重。
这有助于孩子学会倾听、沟通和配合,从而培养团队精神。
此外,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人差异也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习上更加自信、积极,增强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解决学生举手、提问难题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举手提问是一个常见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断与学生们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部分德育教育实例分析1.数学笔算中传递的道德教育数学笔算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竞赛,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合理斗争的品质。
例如,学生可以自由组队,在笔算竞赛中一较高下。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含义,明白成功需要拼搏和努力,同时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友谊。
2.德育教育中的小组互助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协助,处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浅谈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所以幼儿德育不能是一种口号,而是应渗透在幼儿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融合在幼儿活动的环境里,只有在孩子面前呈现更多真善美的世界,孩子才会真正的学会去追求真善美,真正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寓教于境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
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
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培养孩子道德情操、道德认识的重要手段。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幼儿园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相互关系,来诱发和调整改变儿童的行为。
如:布置“家乡真美呀”、“我爱我的幼儿园”、等激发幼儿的爱祖国、爱家乡情感,在走廊墙围上布置一些有关道德行为教育的图片,在班内开创值日生角区,让孩子轮流充当值日生等,根据孩子的行为表现,利用环境创设来进行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教育,使孩子们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二、寓教于乐幼儿期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
教师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
对幼儿来说,道德教育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
我们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案例◆摘要: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统一。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有针对性,有目的的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融入每堂课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同时潜移默化的作用。
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本科目优点、优势,是值得每位老师探讨的一个首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一、引言目前,随着国家快速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教育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对于语文来说,教学中有效渗透着德育、思想道德等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将语文教育发挥到最好,让小学生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情商、素质都不断提高,是当今值得分析的问题。
本文就以案例进行分析、思考,以此促进小学语文中德育渗透的发展,促进小学生更好成长。
二、审题、介绍背景中渗透课题作为文章的眼睛,极高程度概括了文章基本内容。
当教学时,一定要紧密与课文题目相联系,让学生们从题目进入来进行感知,从而得到大概轮廓和印象。
对于介绍时代背景来说,有助于学生们理解文章和中心思想。
这些都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东西。
例如在对课文《飞夺泸定桥》讲解时,可以同学们思考故事情节、内容,红军在攻取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而且他们是怎样面对与克服的,红军为何取得胜利,具有什么精神等,读完以后学生有什么感受,这些问题都要设计进入课堂中,并让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与分析。
老师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PPT来让同学们感受战斗时的情况,使同学们领略到壮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最后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再次阅读,思考问题答案。
这些即能让同学们理解课文,又能让同学们感受到缅怀感、幸福感。
三、欣赏文章插图时渗透德育让学生们欣赏插图并领略其中的意义,这样可以使抽象化课文变得具体、形象化,可以让学生们对课文更加深层次理解,加深学生对于思想认识。
例如对于赵州桥一课中,可以把具有现代化气息与赵州桥图片进行合理比较,使小学生们都能了解赵州桥的优点、结构。
让学生们查找资料并进行交流,老师并对赵州桥年代、北景、外表形态等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能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变化,让学生对赵州桥的美观、形态特点等深深记在心里,感受其中的智慧与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