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分子热运动》知识清单一、分子热运动的基本概念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常见的物质,如氧气、水、酒精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分子的直径非常小,通常以 10^(-10) 米为单位来度量。
例如,水分子的直径约为 4×10^(-10) 米。
3、分子的运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分子热运动。
二、分子热运动的表现1、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2)例子:在房间里打开一瓶香水,很快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香味;将墨水滴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会变黑。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2、布朗运动(1)定义: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特点: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但它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三、影响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1、温度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运动速度加快。
例如,将冷水加热,水中的分子运动更加活跃。
2、物质的状态在相同温度下,气体分子的热运动比液体和固体分子更剧烈。
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分子更容易自由运动。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1、引力分子间存在引力,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引力表现明显。
例如,固体很难被拉伸,就是因为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2、斥力分子间也存在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小时,斥力表现明显。
例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就是因为分子间斥力的作用。
3、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1)当分子间距离 r = r₀时(r₀约为 10^(-10) 米),引力和斥力相等,分子处于平衡状态。
(2)当 r < r₀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3)当 r > r₀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分子热运动九年级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领域中分子或原子由于热的引起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本文将从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的三种基本运动、热力学量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以及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分子热运动的定义分子热运动指的是物质微观领域中分子或原子由于热的引起而发生的无规则运动。
根据分子动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子热运动可以分为热平衡运动和非热平衡运动两种类型。
热平衡运动是指分子在一定温度下,表现出相同的平均动能和速率。
非热平衡运动则是指分子在非均匀温度分布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动能和速率。
2. 分子的三种基本运动分子在热运动中表现出三种基本运动:平动、转动和振动。
平动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直线运动。
平动的速率与分子的质量和动能有关,温度越高,平动速率越快。
转动是指分子在不改变位置的情况下绕自身轴线旋转。
转动的速率与分子的形状和结构有关。
振动是指分子内部原子的振动运动。
分子振动的频率和能量大小由分子的结构和化学键的强度决定。
3. 热力学量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热力学量是描述物质热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其中,温度是反映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物理量,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反之则越缓慢。
压强则是分子热运动对容器壁施加的力的量度。
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碰撞容器壁的次数越多,压强越大。
体积与分子热运动也有关系。
当温度不变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碰撞壁面的次数越多,容器承受的压力增加,体积减小。
4.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量度,是物质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速率增加。
以固体为例,温度升高会使晶格振动的幅度加大,导致晶格结构变松散。
相反地,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热运动减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分子速率降低。
固体会逐渐变为液体,液体又逐渐变为气体,这是因为温度的降低使得分子热运动变得不够剧烈。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知识点分子热运动是物质中微观粒子——分子在热能的影响下的运动行为。
了解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 分子热运动的本质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分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质量、体积和空间位置,并不断进行碰撞和交换能量。
热能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传递,导致物质的温度变化和热学现象的发生。
2. 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的速率越快。
例如,将热水与冷水混合,热水的高分子热运动速率传递给冷水,冷水的温度上升。
3. 分子热运动与物态变化物质的物态变化与分子热运动密切相关。
在固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弱,分子之间有较强的吸引力,无规则振动。
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增强,固体变为液体。
在液体中,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分子热运动更加激烈。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分子热运动足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液体蒸发为气体。
气体中,分子热运动非常剧烈,自由运动且迅速扩散。
4. 分子热运动与热膨胀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热膨胀有密切关系。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物体体积的增大。
当物体被加热时,分子热运动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加,物体膨胀。
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速度的增加引起的。
5. 分子热运动与热传导热传导是分子热运动在物体内部传递热能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使得高温物质中心分子的热运动速率较快,能量传递给周围分子,逐渐向低温物质扩散。
这种能量传递方式涉及分子之间的碰撞和交换,是导热的基础。
6. 分子热运动与压力分子热运动还与物体的压力相关。
在气体中,分子热运动引起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
分子的撞击力越大,压力越高。
增加温度将增加分子热运动的速率和撞击的频率,从而增加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撞击力,使压力升高。
总结: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微观粒子在温度影响下的无规则运动,与物质的性质和热学现象密切相关。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
1. 嘿,你知道吗,分子一直在不停地运动呢!就像一群小调皮,一刻也停不下来!比如说打开香水盖,那香味很快就会扩散到整个房间,这就是分子热运动的功劳呀!
2. 哇塞,分子热运动可神奇啦!它们就好像不知疲倦的小精灵在欢快地舞蹈。
想想看,把墨水滴到水里,墨水会慢慢扩散开,这就是分子在热运动呀!
3. 哎呀呀,分子热运动真的好有趣呀!就如同微小的运动员在拼命奔跑。
比如我们能闻到远处的食物香味,这不就是分子通过热运动跑到我们鼻子里来了嘛!
4. 嘿呀,你可别小看了这分子热运动!它们可是非常活跃的呢!就像一场永不停歇的狂欢。
把盐撒到水里,过一会儿,水就都变咸了,这全是分子热运动在起作用呀!
5. 哇哦,分子热运动可是无处不在的呢!它们仿佛是一群看不见的小伙伴在嬉闹。
烧火的时候,烟会飘散开来,这就是分子在热运动呢,多有意思呀!
6. 哎呀,分子热运动真的超厉害的!就像一场神奇的魔术。
你想想,湿衣服晾晒后会变干,不就是水分子通过热运动跑掉了嘛!
7. 嘿,分子热运动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吧!好像是一群充满活力的小战士在战斗。
用酒精擦手,很快就干了,这就是酒精分子在热运动呀!
8. 哇,分子热运动真的是自然界的一个奇妙现象呀!它们简直就是在创造各种神奇。
炒菜时,香味能飘出好远好远,这就是分子热运动搞的鬼呀!总之,分子热运动可太神奇啦!。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梳理(一)物质的组成物质是有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它的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0m。
10-10m是百亿分之一米,百亿分之一米叫做埃,1埃=10-10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是几埃,例如,氧分子的直径大约是3埃。
(二)分子热运动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1)定义: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时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并不局限于处于同一状态的不同物质之间;且不同状态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不同。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1)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实验探究)。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2)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与分子的热运动的比较机械运动分子的热运动研究对象宏观物体微观分子有无规律有规律可循无规则可循运动情况静止或运动运动永不停息可见度肉眼可直接观察到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影响运动快慢的因素力温度(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例:用力拉绳子,绳子不会被拉断。
表明:物体的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分子间的斥力作用例:用力挤压桌面,桌面却没有变形发生。
表明:虽然分子间有间隙,但要压缩固体和液体却很困难,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间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2.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而不是一盘散沙,分子不是各自分散的,要分开物体需要用力。
《分子热运动》知识清单一、分子热运动的概念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而分子热运动,就是指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比如,当我们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能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闻到香味;将墨水滴入水中,墨水会逐渐扩散,使整杯水变色。
这些现象都是分子热运动的表现。
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并非毫无关系地自由运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这使得分子难以被压缩;而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这使得物体不会轻易散开。
但需要注意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例如,固体很难被拉伸和压缩,就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小,引力和斥力都比较大。
三、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一个重要证据。
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气体之间的扩散最为迅速,液体次之,固体的扩散最慢。
比如,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倒扣在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上,一段时间后,上下两瓶气体的颜色会变得均匀,这表明气体发生了扩散。
在腌制咸菜时,需要较长时间盐才能进入菜内部,这反映了固体间的扩散较慢。
四、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分子热运动是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宏观物体的运动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有规律的运动。
宏观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运动定律,而分子热运动的规律则需要用统计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
宏观物体的运动可以停止,比如静止的汽车;但分子热运动永远不会停止,除非达到绝对零度(但绝对零度是无法达到的)。
五、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分子热运动的间接反映。
通过布朗运动,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分子热运动的存在。
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颗粒在水中的运动,花粉颗粒会不停地做无规则的折线运动。
六、分子热运动的影响因素1、温度如前文所述,温度是影响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最主要因素。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九年级上册物理前三章知识点总结第十三章内能。
一、分子热运动。
1. 物质的构成。
-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10^-10m。
2. 分子热运动。
- 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如,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把盐放入水中,水会变咸等。
- 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
- 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的作用力。
-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 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
例如,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内能。
1. 内能的概念。
-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总是存在相互作用。
2. 影响内能的因素。
- 温度: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例如,一块铁,加热后内能增大。
- 质量: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越大。
- 状态:同一物体,状态不同,内能不同。
例如,0^∘C的水的内能比0^∘C 的冰的内能大。
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 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例如,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例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 热传递:- 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 条件:存在温度差。
- 结果: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是焦耳(J)。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构成;2、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3、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4、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了解固体、气体、液体的分子构成特点;5、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要点诠释:分子、原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分子、原子;要点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隙;4、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要点诠释:1、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不同的物质之间,同种物质间是不能发生扩散现象的;例如:冷热水混合,虽然冷水分子和热水分子都能彼此进入对方,但不是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3、扩散是人能够直接观察或感知到的宏观现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现象,人无法直接观察;因此不能说“观察到分子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的扩散现象”;4、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例如,炒菜时,老远就能闻到菜的香味,当菜冷下来后,香味就逐渐减少了;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要点诠释: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3、固体: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4、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5、液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所以液体很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A.甲B.乙C.丙D.乙和丙答案C解析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特征,要求记住三种不同状态分子排列方式的不同特点;2、2014怀化中考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即使只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思路点拨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吸烟有害健康,所以要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故选D.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举一反三:变式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B.在一杯白开水中放一些盐,不久整杯水都变咸了C.放在空气中的铁器过一段时间生锈了D.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答案B变式2下列各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空气流动形成风B.打扫室内卫生室,可以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C.将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沿途拉成一长串墨迹D.将几粒粗盐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答案D3、“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答案D解析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不能达到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的程度,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故无法产生引力;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及应用,要明确玻璃无法重新粘合的原因;举一反三:变式2015大连一模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水很难被压缩B.磁铁吸引大头针C.吸在墙上的塑料吸盘很难与墙分开D.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答案D类型二、知识应用4、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答案与解析由于分子间存在空隙和分子运动的原因,所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会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原因而相互进入对方的空隙中,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3升;总结升华本题是综合提高训练题目,考查学生利用分子动理论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举一反三:变式以下说法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的是A.海棉能吸水B.物体热胀冷缩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D.粉笔能吸水答案A5、刘方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知道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为:A、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B、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于是他准备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那么你看到这里时,请提出你的猜想;刘方可能是要验证上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填序号;可能看到的现象是:;结论是:;思路点拨根据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解答;答案C;弹簧测力计的标数将逐渐增大;分子间存在着引力解析如题中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刚好和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可以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九年级物理基础知识——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和构成,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为单位来度量,只有用才能观察到。
2、两种物质相互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②分子之间存在。
(固、液、气都可扩散)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
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叫分子的。
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①一切物质都是由构成;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③分子间同时存在。
第二节内能1、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和分子的总和叫内能,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
2、影响内能的因素:、等。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
但内能越大,温度不一定越高。
如冰化水的过程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①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温度一般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内能会。
(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②热传递: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就会发生热传递,直到温度变得为止(实质: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4.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用表示。
第三节比热容1、定义:单位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字母表示,国际单位是,用表示。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和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强弱。
3、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为,表示,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大。
4、热量的计算:(1)Q= 。
(2)热平衡方程:若不计热损失,则Q—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m —物体质量—单位是千克();c —物体比热容—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t—温度变化值—单位是摄氏度();△。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各章知识点汇总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又有,引力和斥力是存在的。
二、内能1、内能(1)概念:物体内部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有关,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它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及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相互转化。
④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
用J表示。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与。
(1)做功: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存在。
②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
③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结构1、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可以发生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但看不到颗粒存在。
扩散的实质:(1)、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2、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称为分子热运动。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时,分子所受引力和斥力相等;当分子间距离处于平衡位置r=r时,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r﹤r时,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r﹥r,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如果分子相距很远r﹥10r第二节、内能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注意: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形式的能,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不为零,也即是说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材料、温度、状态。
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3、在所有的表述中,只有说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和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是对的,其他的只能是不一定。
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热传递(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高温物体将能量传给低温物体的现象。
(能量的转移)(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用Q表示,单位为J注意: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特殊称呼,不能说具有、含有多少热量。
2、做功(1)、做功:通过压缩、摩擦、敲打等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内能增加。
(能量的转化)(2)、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第三节、比热容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使物体单位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为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物质进行加热,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
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主要包括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的主要知识点:
1. 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分子由原子组成,分子的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可以通过分子量、分子式等了解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2. 分子的运动:分子不断运动,具有热运动、扩散运动和振动运动。
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 热量和温度: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传递,热量的传递方式有导热、对流和辐射。
温度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程度,用摄氏度或开尔文度量。
4. 气体的性质: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PV=nRT。
理想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5. 气体的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压强与气体分子的数目、体积和温度有关。
当压强增大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
6. 相变和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以发生相变,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相变的条件主要有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7. 热传递和热平衡:热平衡是指物体内部温度均匀且不再发生温度变化,热量在热平衡状态下不再传递。
这些是九年级上册物理分子动理论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1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局部向低温局部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3.单位:J/(kg·℃)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第1节 分子热运动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二、考点解析1.分子热运动是本章基础,也是了解物质分子运动规律的基础。
分子热运动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中提现出来,如扩散现象、物质三态的物理性质等。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物质的构成、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考点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两个方面。
从历年中考来看,常见的是用现象解释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物质三态和分子热运动的关系。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分子热运动上,对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考查也不容忽视。
常见考查方式是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对分子热运动现象进行判断等。
此内容考题不多,一般在一个题目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组成一个题目。
本节考点在中考试卷中出现概率很高,也会延续以前的考查方式和规律,不会有很大变化。
考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2)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现象;(3)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现象等。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知识点精析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分子热运动(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典例精析★考点一:分子热运动◆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考点08 分子热运动、内能【知识回顾】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
(2)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间距离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也容易被压缩。
液体间分子之间距离比气体小,比固体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没有固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考点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
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同一个物体(物态不变),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间距发生变化时,物体的体积也会变,其内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分子势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3)物体内能的大小: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及物态有关。
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与体积、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例如:摩擦生热);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小(例如:通过活塞向盛有水的烧瓶里打气,当活塞从瓶口跳起时,烧瓶中出现“白雾”)。
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知
识点
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 分子之间有间隙;②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课本图13.1-2中,二氧化氮被放在下面的目的: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是从微观领域看。
而灰尘飞扬、液体对流、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是从宏观领域看。
2.分子的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4.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引力=斥力。
d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能写字、胶水能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热传递:内能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2)热量:a.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1、机械运动的定义: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2、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一切物体都存运动),所以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存的.
3、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小练习
1、有些房间是用一种含有甲醛的板材装饰的,甲醛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进入这种房间就会闻到甲醛的气味,这说明甲醛分子是
____________的。
所以人们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2、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力。
3、小明学习了科学以后,对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
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
”小明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