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记管理制度大事记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1993年股票市场大事记1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新交易大厅正式启用。
证券商席位由32个增至210个,日撮合能力由原来每日2万笔提高到每日6万笔。
1月11日深圳对上市证券编码进行统一修正,并正式启用。
1月1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和香港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公司联手,成功收购了香港大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
2月5日司法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司法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及律师事务所资格确认的暂行规定》。
对证券法律业务的内容、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资格的申请、批准、取消以及两者活动的监督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公布零股交易办法,以加强柜台证券零股交易的管理。
2月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及《注册会计师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业务的暂行规定》,财政部再次批准11家会计师事务所及90余名注册会计师具有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社会募集公司业务资格,并发给许可证。
2月10日广东汽车集团通过其香港控股公司──骏威投资公司,在港公开招股集资4.02亿港元,成为首家内地在港上市的企业。
投资者认购金额超过集资额660倍,创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2月16日,当情人节的余热还没退去,中国股市也给他亲密的爱人——广大投资者送来了迟到的情人节礼物,指数收在了1544点。
这是中国股民与1500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虽然1991年南方谈话,1992年股票认购证摇号政策,全面放开股价政策等多项利好推动了股市从100多点一直走到1400多点,可1500点仍然是股民们的一个梦。
因此,1993年2月16日的1544点着实让投资者欣喜不已。
只可惜这次的1500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多数股民还没来得及感受1500点带来的丰收和喜悦,它已经离我们远去。
接下来的两次调高利息,促使股指最低下探325点,让入市不久的股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股市风险”。
企业工商变更规章制度最新一、总则为规范企业工商变更手续,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各类企业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三、工商变更类型1. 注册资本变更: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或减少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2. 法定代表人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更换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3. 经营范围变更:企业经营范围的增减变更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4. 公司名称变更:企业名称的修改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5. 股东成员变更:企业股东成员的变更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6. 办公地址变更:企业办公地址的变更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7. 经营期限变更:企业经营期限的延长或缩短需进行工商变更手续。
四、工商变更流程1. 提出申请: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工商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
2. 审查材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如符合要求,则受理申请。
3. 公示时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工商变更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少于15个工作日。
4. 批准变更:公示期结束后,如无异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企业工商变更事项。
5. 发放变更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变更证书给企业,并将变更信息上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五、变更费用企业进行工商变更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费用标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确定。
六、工商变更效力企业工商变更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放变更证书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效力。
七、监督检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定期对企业工商变更事项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变更手续合规。
八、处罚规定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九、附则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如有需要修改、补充,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002年证券市场大事记周菊荣2002年1月4日财政部对关联交易相关问题予以明确,《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问题暂行规定》发布前,如关联交易实质上已完成,可按原计量原则计量。
2002年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指引(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2002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公布《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对机构审批、业务监管、人员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据此,综合类公司可申请设立专门从事某一证券业务的子公司;证券公司经批准可申请设立或参股、收购境外证券公司。
2002年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起草的《关于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指导意见》。
2002年 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共同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年1月1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召开“国有股减持方案专家评议会”。
2002年1月12日中国证监会起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X号——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特别规定》,并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
2002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已经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三家外资银行的上海分行从事QFⅡ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规定今后凡由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作出生效处罚决定,因虚假陈述行为引发的民事侵权赔偿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受理和审理。
这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机制正式启动。
2002年1月17日时隔四年之后,1元股再度出现。
ST九州报收于1.96元,至终盘时跌停板上仍堆积着1000余万股抛单。
2002年1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纽瑟姆在华盛顿签署中美期货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企业大事记编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及时地记录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重大事件,保留企业的珍贵历史轨迹,为企业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历史依据,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等所有子(分)公司、事业部等.第二章企业大事记编制的内容范围第三条:大事记编写内容为1.公司的合并、分立、改组、改制、上市等重大经营事项;2。
公司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及完成情况;3。
公司办公场地变迁,厂房扩建、租赁等;4.公司重要财产的购置、报废、丢失等事项;5.分(子)公司的设立、工商信息变更等;6.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部门的增减、合并、拆分等;7.公司重大合同的签订,战略协议的达成;8。
公司项目的中标、开工、竣工;9。
公司新技术的引进、研发,知识产权的获取;10。
公司荣誉、奖项获得,项目的成功申报;11。
公司重要制度的颁布、废除;12。
公司员工重大的奖惩事项;13.公司组织或参与的重要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活动等;14。
公司内部的重大活动,包括大规模招聘、培训等;15.公司重要会议的召开,包括董事会、高管会、经营性会议、职工大会等;16。
媒体对公司的重大宣传报道;17.政府机关、研究机构、同行企业、专家学者等来公司的参观、指导、考察、调研和交流;18.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重要外事及社会活动、获得的重大荣誉,职务变更等;19.公司党工团重大工作,包括组织的建立、换届改选、重大会议等;20。
对企业文化有长远影响的事件,包括企业文化的确立、企宣平台、渠道(网站、刊物、博客等)的创建、改版、废除等内容。
21.公司其他重大事项。
第三章企业大事记的编写第四条:大事记的编写由战略发展部负责,由董事长秘书主编,各职能部门、分(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必须积极配合,及时提供素材。
第五条:各职能部门、分(子)公司、事业部负责人依据本办法第三条所涉及内容,于每月月底向董事长秘书提交本月大事记录.第六条:大事记的编写必须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原则,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
大事记明洪武初(公元1368年),建济留仓,在水南一里。
明知县莫,在县城城隍庙前,建城隍仓。
明景泰初(公元1950年),知县吴江建石镇仓、严绪仓、大圹仓、浆沅仓。
明弘治(公元1488年-1505年间),知县吴,建万石仓。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重修万石仓,于明崇祯癸未(公元1643年)兵废万石仓。
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知县马孟贞,建水次仓(即起运仓),邑治东门外风雨坛侧。
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1644年),楚兵犯境,袁知县洪臣议,将水次仓址改为营房,安插添设官兵,又将水南仓,移城内东关隙地,建二十四间,以储南米。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建新仓。
雍正三年(公元1925年),知县上奏督抚趁年丰建仓储积谷。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知县潭献策建常平仓。
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知县杨宏纲重修常平仓。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知县杨国华,新建总仓。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知县林邦,又重修常平仓。
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奉令建筑新仓五处。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元月,成立分宜县田赋管理处,办理田赋征收,准备土地测量。
同年七月,将分宜县田赋管理处改为分宜县田赋粮食管理处。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十月,将分宜县田赋粮食管理处改为田粮科,搬到县政府一起办公。
1949年3月间,凤阳仓库因交不出军粮,将保管股长林寿民扣押于县府,后以保释放。
1949年7月15日,分宜县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1月21日江西省命令成立分宜县人民政府粮食局。
并同时成立一、二、三、四粮库。
同年11月底,留用在杨桥民国政府的仓库主任黄忠义本性未改,利用职权继续贪污修建粮库的粮款,法网不容,执行枪决。
1950年4、5月间,界桥火车站集中粮食往华东调运时,界桥村严光辉串通、纠集一些流氓准备抢粮,当即被我们发觉,将严光辉逮捕枪决1951年9月,分宜粮食购销组与分宜国营商店订立合同,委托杨桥、高岚、双林三地代购粮食40万斤,手续费2%。
大事记制度篇一:大事记编撰制度XXXXX大事记编撰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准确地记录XXXXX经营发展、管理活动中的重大事件及重要活动,真实反映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经XX办公会研究确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大事记编撰第二条大事记的编撰范围XXXX大事是指事件或活动涉及范围广、影响较大,不仅在当时属重大事件,而且在事后影响较大、较深的事件。
凡是涉及全局性的事件,主要的活动,典型的事件,反映本单位基本职能并对工作活动和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
1. 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省市委、政府的决定和政策对XX影响较大的内容,XX行业主管部门、集团公司和省公司的指示和决议;2.上级领导视察、检查、调研以及做出的重大部署和指示,上级发来的重要文件、贺电等;3.XXXX重要的决策、规划、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4.XXXX领导人员的任免、奖惩及重要活动;5.XXXX重要的机构调整、隶属关系和职能变更,人员编制调整、人员任免、调动、奖励、处分以及印信启用等;6.XXXX重要的会议:党政工团组织以及业务部门召开的重要会议,各种联席会议、总结性会议、表彰性会议,新闻发布会议等;7.XXXX制定的重要规章制度、规定、办法、细则等规范化文件;8.XXXX组织或与其他单位共同组织的重要活动:重要培训、劳动竞赛、操作比赛、表彰;9.XXXX与外单位发生的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外出学习、兄弟单位来局交流等;10.其他影响XXXX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在经营、管理、工程、科技、改革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绩、成果及其获奖情况;11.各职能、生产科室贯彻落实上级重要会议、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围绕目标任务开展的相关活动、取得的成效等。
第三条大事记编撰的原则1.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编撰大事记必须尊重客观历史,忠于事实,客观、公正的反映企业改革、发展和管理状况。
2.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
编撰大事记必须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全面系统完整的反映XXXX三个文明建设的情况、成果。
改革开放30年太原大事记1978年12月27日,太原市正式恢复城区农贸市场。
共开设了尖草坪、大东关、都司街、并州东路、义井、下元、南寨、万柏林、北肖墙、旱西关、王村等11个市场本年,太原市出租汽车公司在公共汽车公司包车队的基础上成立。
这是太原市第一家出租汽车企业。
1979年人民公社更名为街道办事处或乡镇。
省委省政府选择在太原钢铁公司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
8月27日,太原市400个个体工商业户领到营业证。
这是改革开放后太原市第一批个体工商户。
1980年1月4日,山西省第一座大型工业污水处理站在山西纺织印染厂投入运行。
6月,市委市革委会决定为高级知识分子在新建路兴建的两座住宅楼破土动工。
9月,中国人民银行太原市支行开办个体工商户贷款业务。
本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太原市税务部门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800元。
省城高校成立或恢复函授部和夜大学。
1981年1月30日,太原市司法局恢复成立。
6月,太原市法律顾问处、太原市公证处恢复重建。
5月,太原煤气化公司成立。
9月20日,《山西青年》杂志社在太原创办的刊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11月8日,太原锅炉工业公司成立,这是太原市第一个工业企业经济联合体。
年底,太原首次劳务输出。
本年,太原市中小学从秋季开始恢复传统学制,小学由五年制恢复实行六年制,中学学制由初中、高中“三二制”恢复实行“三三制”。
1982年大力推广普及蜂窝煤。
3月,太原洗涤剂厂液化石油气生产车间和太原市煤气公司罐瓶站建成,太原市居民开始使用液化气。
太原机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通用航空基地。
本年,金刚里住宅小区建成,这是太原市第一个新型住宅小区。
1983年1月22日,太原市第一个与外商合作经营的商业企业—奥马眼镜服务中心建立。
李双良承包治理太钢渣山。
3月1日,太原市先锋百货商店10名职工和商店达成租赁解放路服装门市部的协议。
这是太原市出现的第一个租赁商店。
8月6日,太原市第三座跨汾河大桥—南内环汾河桥开工建设。
工商行政管理大事记〃2009年(1-12月)1月4日,苏州工商局下发•关于印发外商投资的公司出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苏工商…2009‟3号)。
1月6日,苏州工商局召开工作情况通报会,向行风监督员代表、苏州和驻苏媒体记者代表通报2008年工作情况和2009年服务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相关工作举措。
1月10日,苏州工商局召开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表彰了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了2008年工作,部署了2009年工作任务。
1月15日,苏州工商局下发•关于印发戴亚东同志在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通知‣(苏工商…2009‟1号)。
2月4日,苏州工商局下发•关于在全系统开展作风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工商…2009‟8号)。
2月10日,苏州工商局下发•关于启动农产品“一村一标”工程的实施意见‣(苏工商…2009‟11号)。
该项工作得到了总局、省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2月12-14日,苏州工商局在浦东干部学院昆山分院(昆山市委党校)举办第九期科级干部读书班。
苏州局系统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含局长助理),苏州局机关部门正副职负责人(含助理),各直属局人教科科长、分局办公室主任参加了培训。
2月23日,苏州工商局下发•关于印发•苏州工商局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任务分解表‣的通知‣(苏工商…2009‟16号)。
2月23日,苏州工商局下发•关于转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的通知‣(苏工商…2009‟17号),成为全国首家制定和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文本的地区。
2月23日,苏州工商局召开全市台商协会会长座谈会,了解台商在大陆投资(包括台湾居民在大陆开办个体工商户)经营发展的现状及台商在大陆投资遇到的新问题,听取台商对工商部门的工作建议。
苏州局领导,各直属局、分局主要负责人,苏州市及各县(市)、区台商协会会长,苏州局外资处、注册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大事记管理规范及实施细则第一章《大事记》工作的意义第一条《大事记》是记录企业重要活动的应用文体,是企业已发生的重大事件的真实记载,是企业发展的系统性、轮廓性的基础史料。
第二条为提高各单位对《大事记》工作的重视程度,将该项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考核范围,以便集团公司加强对各直属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与督导。
第二章管理、执行、监督责任界定第三条执行单位——各直属公司、机关工委负责本单位每月大事记的记录、审核与提报工作。
第四条管理单位——集团办公室经理办负责集团公司大事记的审核、处置、反馈与归档工作。
第五条监督单位——集团公司班子成员、集团办公室集团公司班子成员负责对分管单位大事记的监督工作,集团办公室负责对大事记工作流程的监督工作。
第三章《大事记》记录原则第六条《大事记》记录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企业改革、发展和管理状况。
第七条《大事记》记录要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
大事记完整的记录要素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内容以及产生的结果、影响或意义等。
《大事记》要求语言精炼,结构紧凑。
单篇大事记篇幅不宜过长,一般应控制在300字以内。
第八条《大事记》记录坚持重点突出的原则。
编撰大事记必须突出重、大、新等特点,做到记大弃小,宁缺勿滥。
第九条大事记分为综合性大事记与专题性大事记,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可分类进行记录。
若产生专题性大事记时,可单独进行记录并按时间结点提报。
记入专题的大事记不必重复记入综合性大事记。
《大事记》要求层次清晰,记录本单位、部门发生的事件,对部门发展产生影响的为部门大事记,对公司产生影响的事件为公司大事记,公司大事记应从各部门大事记中提炼产生。
提报集团公司的大事记应上升为公司的高度。
第十条其他要求:1、时间的表述:①具体日期须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具体时间可使用上旬(1—10日)、中旬(11—20日)、下旬(21—31日)、年初、年底等词语。
大事记全篇对时间表述应保持前后一致。
工商登记管理制度大事记
(2014-05-02 )稿件来源:法制日报政府法治
■改革开放初期
1979年6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工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特种行业企业进行登记管理的通知》。
这是工商机关恢复建立以来,第一次就某些行业开展登记管理的部门规章。
以此为标志,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1979年12月26日,工商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工业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登记。
1982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工商企业登记管理条例。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个比较完善和系统的针对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
1988年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第一次明确了企业法人的条件、登记事项等重要事项。
1991年7月22日,工商总局发布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这是企业法人登记由综合性管理向事由性管理过渡的一次飞跃。
这一时期,个体企业登记管理主要依据1987年发布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1988年发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在外资企业登记管理方面,1980年和1986年,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和《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
1989年,工商总局规范对外资监督管理中的行政处罚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党的十四大前后,全国企业登记注册的重点转移到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规范和监督管理市场行为的轨道,企业登记的范围拓宽、责任加大。
1993年,企业登记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改革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制度是此次改革的重点。
1993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通过。
1994年,国务院发布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企业咨询代理机构登记管理办法等十余件规范公司登记的规章相继制定并发布。
2000年3月,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企业登记公告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1年4月,工商总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
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1年10月,工商总局公布了《关于加强企业登记审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企业登记审核责任制。
在外资企业登记注册方面,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审批和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
企业登记管理逐步由按政策管理转为依法管理。
这一时期,以实施行政许可法和修改公司法为契机,改革企业登记制度,并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逐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2003年,工商总局下发《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在全系统推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
2004年,工商总局制定并修改了《企业登记程序规定》、《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和《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定并下发了《企业登记申请材料及格式规范》,进一步完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
2005年,工商总局修订《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印发《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办法》,对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06年,工商总局重新制定了《企业年度检验办法》。
2007年7月,工商总局制定并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20条改进和加强企业登记管理的具体措施。
2013年2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工商登记制度。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
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3月1日起全面实施。
辛红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