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 首,表示发端。 操守、品德。
夫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品德高尚的人。
这里指安静,即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内心恬淡, 明确志向。明, 不慕名利。 明确、坚定。
达到远大目标。 致,达到。
整体感知
【译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的行为操守, 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 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 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是诸葛亮以一个父亲的身份给他的儿子写 的一封信,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 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现实社 会中充满了诱惑,我们切不可随波逐流,迷失方向, 切忌追逐短视的功利而汲汲于功名富贵。它是诸葛亮 告诫儿子的,但对于后人也有普遍的警示作用。
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 们始终保持内心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 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 上的美德。
精读细研
5.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静”是《诫子书》中的一个关键词语。 (1)“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意为节俭 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 持宁静,不会为贪图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2)“静”是学习的前提。“静”指的是一种摒除杂念 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可以心无旁 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作为。
2.理解文意;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思考其现 实意义。(重点)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