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估算。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2.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练习3. 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估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首先,让学生回顾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与两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类似,都是将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
(2)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练习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后,进行一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估算,并尝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评价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及其应用”。
教案: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1)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估算方法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动画演示。
2. 练习题:含有估算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
3. 学生作业本:用于记录和练习估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2. 讲解估算方法:利用课件动画演示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估算方法。
3. 练习估算: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含有估算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巩固估算方法。
4.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1)将三位数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估算。
(2)将估算后的数进行加减运算。
2. 实例演示例1:234 128估算:234 ≈ 200,128 ≈ 100计算:200 100 = 3003. 练习题389 412估算:389 ≈ 400,412 ≈ 400计算:400 400 = 800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掌握情况如何?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估算方法的情况如何?3. 针对学生的不足,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改进?注:本教案为沪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内容,适用于2023年春季学期。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中的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讲解和练习如何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估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和随堂练习,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PPT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的书有120本,小红的书有150本,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例如:“请计算456+321的结果。
”4.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将例题和随堂练习题的解题过程进行板书,以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跟随。
5. 作业设计: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
例如:“请计算567+238的结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进行课后反思,看看学生们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掌握得如何,是否需要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更广泛的问题中。
例如:“如果你有1000元,你打算如何分配这1000元?”七、作业设计1. 请计算567+238的结果。
答案:8052. 请计算789456的结果。
答案:3333. 请估算一下,如果你有1000元,你打算如何分配这1000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掌握得还不错,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计算错误。
在下一节课中,我需要重点讲解如何将估算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行相应的练习和巩固。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目标】1.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一个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进行近似计算。
2.学习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3.通过学习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估算啊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找邻居”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下列各数相邻的整十数:182、346、602、871(2)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27、213、482、194(3)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203、197、517、999(分别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准确,请其他同学作裁判,奖励胜利的同学一枚图章)师:今天同学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要运用到刚才小游戏中的一些知识。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一)加法估算1.(出示情景图)二年级(1)班折了462只纸鹤,二年级(2)班折了229只纸鹤。
师:根据这句话,你能提出一个加法问题吗?生:两个班共折了多少只纸鹤?师:不错,相信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同学们,现在啊,老师要给这个问题做一个小小的手术。
改变后的问题:估一估两个班共折纸鹤大约多少只?师:这两个问题一样吗?不同在哪里?“大约”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师总结:“大约”的意思就是在运算的过程中只要算出一个大概的得数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计算出“精确值”。
)我们给这种计算方法取一个名字,就叫做——“估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板书: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师:回到刚才的问题,请你思考一下,这道问题该怎样估算呢?怎么列式?谁来估一估?学生可能的估算方法:(1)470+230=700 进到了下一个整十数——大估(2)460+220=680 退到了上一个整十数——小估(3)460+230=690 退到或进到最接近的整十数——中估(离精确计算结果最近)(4)500+200=700 退到或进到最接近的整百数(计算方便快捷,但离精确计算结果较远)师:大家估算的都很好,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种最好呢?生:把数字看作相邻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来进行估算。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总结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啥玩意儿?嘿,这可不难!先说说步骤哈。
把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数,那咋看呢?就看个位数,接近哪个整百数就往那儿靠呗!比如487,就可以看成500 呀。
这多简单呐!注意啥呢?可别瞎看,得合理地去靠。
要是乱靠,那结果不就差老远啦?那能行吗?
再说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估算又不是啥危险操作,哪来的不安全呐?稳定性嘛,只要你方法用对了,结果也不会差太多,挺稳定的呀!反正不会让你一会儿一个样,心里没底儿。
应用场景可多啦!买东西的时候,你得大概算算钱够不够吧?这不就用上估算了嘛!优势是啥?快呀!不用一个数一个数去加去减,多省事儿。
举个实际案例哈。
你去超市买东西,一个东西298 元,另一个103 元,你总不能站那儿拿计算器慢慢算吧?这时候估算就派上用场啦!把298 看成300,103 看成100,加起来不就是400 嘛。
实际价格肯定比400 少点儿,但你心里就有个大概了呀。
多棒!
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就是这么好用,简单又快捷,你还等啥,赶紧用起来呗!。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我们将使用沪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6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来讲解和练习如何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估算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黑板、粉笔、练习本和计算器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三位数,例如234和345,然后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和是多少。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出今天的主题。
2. 讲解:我会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我会逐步引导学生,从个位数开始加减,然后进位或借位。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我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估算方法。
4. 应用:我会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如何快速计算总价,或者制作食品时如何估算材料用量。
这样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解题过程,并加深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估算345加234的和。
2. 估算456减278的结果。
答案:1. 345加234的和估算为579。
2. 456减278的结果估算为17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三位数加减法问题,或者引入其他估算方法,如四舍五入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至关重要。
第九课时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一)教学内容:P38教学目标:1、了解估算是用整十数、整百数进行近似计算;2、了解精确计算与估算的异同点,并能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3、体验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4、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十数、整百数对三位数加法进行估算教学难点:初步体会到不同的估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感受估算出示: 一台快译通大约640元,猜一猜实际它的价格是多少?( 635元——644元)师:猜的价格都合理,为什么?(都比较接近640元,也就是大约是640元)师:生活中,有时只需要把一个数看作整十、整百的的数,这样容易记,容易算,这就是估算与精确计算。
二、交流探讨,探知估算(一)出示:商店一些日常的电器用品台灯 229元 DVD 462元快译通 637元收音机 107元书例题:462 + 229 = 691(元)小巧:462 + 229 = 691470 + 230 = 700小胖:462 + 229 = 691460 + 220 = 680小丁丁: 462 + 229 = 691460 + 230 = 690、计算: 462+229=691(元)小胖 460+220=680(元)小巧 470+230=700(元)小丁丁 460+230=690(元)师小结:这里进到或退到接近的整十数中,用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这是计算的关键。
三、交流探讨,探知估算(一)出示:商店一些日常的电器用品台灯 229元 DVD 462元快译通 637元收音机 107元师:送给灾区的学生,如何购买?1、小组讨论,可买2个或3个商品。
2、选购时怎么计算最快!3、学生汇报汇报其它的购买情况637+107=744 229+107=336229+462+107=798 640+110=750230+110=340 230+470+110=810讨论小结:估算的方法就是用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四、练习练习:书P38121+180 341+341估算:120+180=300 估算: 340+340=680计算:121+180=301 计算: 341+341 =682811+189 216+216估算:810+190=1000 估算:220+220=440或 800+200=1000计算:811+189=1000 计算:216+216=432五、总结师:在做估算时,就是用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板书设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462+229 198+462 ≈660① 460+220=680 同时估小↓↓② 470+230=700 同时估大 200+ 460 = 660③ 460+230=690 一个估小一个估大 198 +229+317 ≈750462+229 ≈690 ↓↓↓200+ 230+ 320 = 750 教学反思:执教日期:月日。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学生将能够通过近似计算,快速得出三位数加减法的结果,并对结果的范围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意义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技巧。
4. 增强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和近似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估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估算的基准数。
3. 学生在进行估算时,对于数字的调整和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展示估算的步骤和方法。
2. 实例题目,用于课堂上进行估算练习。
3. 答题卡,用于学生进行估算练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回顾和复习两位数加减法的知识,为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打下基础。
2. 新知识讲解:介绍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基准数,如何进行估算。
3. 实例练习:通过PPT展示实例题目,引导学生进行估算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估算练习进行总结,强调估算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2. 重点内容:估算的步骤、基准数的选取、估算的方法3. 实例展示:展示具体的估算实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估算的过程。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时估算总价。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2. 教师应反思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否有提高,是否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加强。
3. 教师应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本教案旨在通过严谨的教学设计和流畅的段落衔接,帮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在《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对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能力。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实践,我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教学反思。
其次,我布置了一些小组合作任务,在小组内让学生通过讨论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任务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我也要承认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我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而其他学生则会比较快速地完成任务。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调整课堂时间的分配。
其次,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缺乏一定的思维激发。
他们倾向于使用机械的计算方法,而不是思考问题的实质。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最后,我在课堂反馈方面的准备不够充分。
尽管我在课堂中经常提问学生,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评价,但我没有留出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可以随时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疑惑,以便及时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这堂《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的教学实践,我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我也会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和反馈机制,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我能够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内容】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第38、39页【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生活背景,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借助整十数、整百数进行估算,掌握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2.通过对比估算与精确计算,加强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会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3.通过学习估算的方法,逐步形成估算意识,发展学生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用整十数、整百数对三位数加减法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不同估算的方法及意义。
【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第二学期代数内容中的一节课。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这里学生将进行估算。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估算内容,所以我们利用找相邻整十数整百数的方法进行最简单的估算。
但目的还是要回归到精确计算,计算是重要的基础。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练一练,找一找这些数相邻的整十数。
师:你们这种题目做的都很棒,那张老师再来考考你们,我想找到最接近的整十数你们知道是哪个吗?(学生回答)师:我们再来看这些数,请听题,找一找这些数相邻的整百数。
师:那么和他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是哪个呢?设计意图:学会找最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解决本节课估算所要用到的方法,为之后的学习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一)三位数加法的估算1、出示题目:二年级(1)班折了462只纸鹤,二年级(2)班折了229只纸鹤,两个班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1)读题过渡语:看来这类题型你们掌握的非常棒,那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道应用题。
(2)列式师:谁来列式。
(板书:462+229=)(3)改题师:现在张老师来吧这道题改一改,小朋友们再来读一遍,看看哪里不一样了?(PPT 出现红色的“大约”)生:“一共”变成了“大约”。
师:大约,如果是“大约”的话,老师不要不求出准确的答案??生:不用。
(4)揭示课题师:对!其实“大约”就是在运算过程中我们只要求出一个大概(语气强调)的答案就可以了,而不需要一个非常精确的答案,我们把这种算法叫做“估算”。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一、自主学习自学第15页例41、一到三年级来了()人,四到六年级来了()人。
巨幕影院有()个座位。
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与()进行比较。
如果大于441,就();如果小于441,就()。
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即可。
4、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一)、小组讨论1、221看作(),239看作(),221+239一定大于(),但()(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
221>220,239>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
3、规范解答4、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二)、汇报交流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或(),再进行计算,取()数还是()数,要视情况而定。
三、达标检测: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
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四、反思总结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2、拓展提高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故事丛书裙子电扇电饭锅118元孙134元230元248元。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加、减法估算,掌握估算的方法。
3.通过学习估算的方法,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难点: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单位,掌握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游戏——“找邻居”
师: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邻居”。
(1)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327、213、482、194
(2)找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百数:327、213、482、194
师:今天同学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要运用到刚才小游戏中的一些知识。
二、情境引入、导入新课
1、谈话:在蜜蜂王国,采花的蜜蜂叫工蜂,是工作最辛苦的蜜蜂。
在有鲜花盛开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一只工蜂一天一般往返10次,每次行程约1公里左右,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30公里。
)(出示情境图)这天早晨,蜂王一声令下,勤劳的小蜜蜂从皇宫出发,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外出采蜜去了。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其中的数学信息。
3、请同学们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选择一个问题一起解决,板书:“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生列式,286+103= 快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是最爱动脑筋、最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个个都挺棒!下面老师把问题改一下,看你们会不会解决?
板书:“向南飞和向东飞一共约有多少只?”仔细读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请学生思考“约”字的含义。
师讲“约”的意思。
“约”就是“大约、大概、不十分确定”的意思。
学生思考:在这个题中需要我们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教师点拨:当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时,可以只算一个近似的结果,这就是“估算”。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往往不需要得到精确计算的结果,这时候就会用到估算。
我们这一节课就一起研究三位数加减法估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加减法估算
三、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向南飞的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
286+103 这个问题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结果那我们应该怎样算呢?同桌交流,这个问题你想怎样算呢?说说你的想法?
老师提示:用到刚才游戏中的数学知识,寻找自己的解决办法。
2.全班汇报。
哪位同学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方法呢?
方法一:把286看作300,把103看作100再用300+100=400。
方法二:把286看作290,把103看作100再用290+100=390
390和400是286+103的准确结果吗?不是精确数,所以我们不能用=而用一个新的符号≈
2、学习估算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这个新的符号“≈”叫做“约等号”它连接近似数。
表示约等于。
教读法写法“低着头,尾巴翘。
”伸出手跟老师数空。
286+103≈390(只)读作:286加103约等于390
:
约等号
师强调写法及其读法。
同学们都非常爱动脑筋,真棒。
大家说一说,这几位同学估算的方法一样吗?
估算的结果呢?
为什么会不一样呢?生预设:有的估计得精确,有的粗略。
你认为这几个估算结果中哪个更精确些?生:第二种。
师:我也赞成你的意思。
你能说说理由吗?
生:把286看作300多算了14,把103看作100少算了3,300+100=400比精确计算多算了11。
把286看作290多算了4,把103看作100少算了3,290+100=390比精确计算多算了1。
这几位同学估算的方法和结果都是合理的。
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就可以采用。
老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大家在估算时把286看作290 或者300,而不是把286看成287或289?生预设: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方便估算
教师小结:对呀!把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方便估算
3、约等号“≈”与等号“=”的区别。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估算时用“≈”,精确计算时用“=”
4、师生共同归纳估算的方法和作用。
估算的方法: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估算286+103的呢?把286看做290或300,把103看做100,286是不是整十数或整百数,我们把它看成整十数或整百数,也就是说,我们把不是整十数或整百的数看成是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算出它们的和,就得到原题的估算结果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估算的问题,到底估算有什么作用,谁来说一说。
5、估算的作用:1、‘算起来更快。
2、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结果的时候,可以使用估算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
5、运用估算解决问题
你能利用情景图中的信息,尝试提出一些需要估算减法的问题吗?
(1)向东飞的比向西飞的大约少了多少只?
学生选择一个问题试着解答。
四、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你能告诉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今班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这么多收获,你能用它来解决问题吗?
五、巩固练习:
估算
1、估计一下,买一部电话和一个电饭煲大约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需要精确计算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卖一辆自行车比买一台电风扇,大约多花多少元?
3、一个足球28元,一本书11元,买两样物品大约用多少元钱?买两样物品要用多少元钱?
4、摘西瓜比赛。
小结:估算的作用还有许许多多,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估算,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估算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