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例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18.63 KB
- 文档页数:2
尿沉渣参考值范围:男性RBC0个/μl~4个/μl,WBC0个/μl~5个/μl,女性RBC0个/μl~9个/μl,WBC0个/μl~12个/μl。
以高于参考值范围为阳性。
3 讨论尿沉渣镜检对诊断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有着重要价值。
随着干化学尿自动分析逐步在国内普及,不少操作者有忽视显微镜检查倾向。
同时,由于尿分析仪检测RBC、WBC的原理与显微镜下计数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二者又没有一种直接的换算方式。
因此,有必要重视显微镜检查。
尿蛋白和尿管型的主要成分是白蛋白(能滤过肾小球),仪器的反应主要对白蛋白起作用,可以认为仪器对尿蛋白的打印结果是包括管型在内的白蛋白总和。
某些尿蛋白阳性的病例是否存在管型,仪器不能确认,只有镜检才能发现。
且尿管与尿蛋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平行。
因此,对于尿蛋白阳性的尿液标本,必须辅以镜检。
红细胞是血液中极重要的有形成分,临床上需要以此来判断输尿管道的病变部位和性质。
仪器对红细胞包括色素蛋白在内的过氧化酶反应,因此打印结果是有形红细胞和色素蛋白混合物的总和。
对于陈旧的尿液标本,即便红细胞溶解了,仪器也能打印出来,但显微镜下是检查不出来的,这一点仪器优于镜检。
当尿中有肌红蛋白、次氯酸盐、氧化型清洁剂或细菌尿时,可引起尿红细胞假阳性,若尿中存在大量维生素C、卡托普利、甲醛或是高蛋白尿时,又可使结果出现假阴性。
所以一定要结合镜检报告。
在大多数情况下,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结果与镜下所见基本相符,但某些原因如感冒发热或尿路感染,特别是妇科疾病所引起的上皮细胞增多时,仪器会把某些形似的上皮细胞误认为白细胞,因此仪器打印结果较镜下为高,而实际镜下却出现了较大量的上皮细胞。
虽然仪器对白细胞的识别是通过对中性粒细胞酯酶起反应,但形态学上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至于上皮细胞会被当作白细胞打印出来,是否意味着这类上皮细胞也含有酯酶,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而言之,尿沉渣镜检仍是尿常规检查中极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