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名词解释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他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了三天三夜。
虽然最终他只带回了鱼骨架,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永不言败的斗士精神和胜利者的信心赢得了读者的尊重。
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将大马林鱼象征为厄运,而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象征了人类与厄运的抗争。
这种象征手法体现了人在充满着矛盾的人生道路中搏击的经验与教训。
老人与海主旨一、小说简介《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发表的小说,是他晚年的代表作,也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直接原因。
这部小说讲述了年迈的古巴渔民圣地亚哥孤身出海,最终捕到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哲理、充满力量、充满温情的创作。
二、主旨概括《老人与海》的主旨是人生的意义。
故事中的圣地亚哥是一位年迈的渔民,他独自出海,与巨大的马林鱼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斗争,最终几乎将自己和小船都拖入深渊。
这场斗争象征着人生的挑战和意义,因为每个人都要面对人生中的挑战,而圣地亚哥用自己的奋斗和毅力告诉我们,即使人生越来越艰难,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韧不拔地去追求人生的意义。
三、人生的挑战故事中的圣地亚哥一开始就面对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他已经八十四岁了,已经多年没有捕到过鱼,用来捕鱼的船也已经破旧不堪。
尽管周围的渔民都认为圣地亚哥已经不行了,但他却毫不退缩,独自出海,寻找自己的命运。
这就是人生中的第一个挑战:面对困难和逆境,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勇敢前行。
四、意义的寻求圣地亚哥出海后,亲身经历了三天三夜的斗争,和巨大的马林鱼进行了殊死搏斗,几乎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但他仍然坚持不懈,一直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不要轻易放弃,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圣地亚哥疲惫不堪,但船上的每个细节和他的反应都表达出他的坚韧不拔。
五、坚韧和毅力圣地亚哥一直以来都活在剧烈的生命力中,他的肌肉像钢铁一样强壮,内心中有一股坚忍不拔的毅力,让他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从不停歇或放弃。
即使面对连续不断的失败,圣地亚哥仍然在坚持。
就像他在捕鱼时,多次被鱼拉进了深海,但他还是努力挽着船,虽然状态不断下降,心理却不乱。
在漫长的苦难中能够坚持不懈,才是最终获得胜利的关键。
六、结论《老人与海》是一部富有深意的哲理小说,通过圣地亚哥这一人物来表达人生的意义,向读者传达了鼓舞人心的信息。
人生中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但只要努力追求,保持坚韧和毅力,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最终达成目标。
《老人与海》内容梗概《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大师海明威的代表作品之一,讲述了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进行激烈搏斗的故事。
以下是《老人与海》的内容梗概:故事发生在古巴的一个小渔村,主人公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名叫圣地亚哥。
老人是个经验丰富的渔夫,但在过去84天里,他一直未能捕获到任何鱼。
这让他失去了不少信心,也使其他渔夫对他有所怀疑。
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老人准备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远航。
一天,他出海并终于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
这是他多年来捕到的最大的一条鱼,长达18英尺。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老人将鱼拖在船后,开始一场激烈的斗争。
马林鱼表现出极大的顽强和力量,反抗着老人的控制。
整个夜晚,老人不眠不休地与鱼搏斗,努力保持船只的平衡,防止鱼的逃脱。
这是一场生死较量,老人对抗着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在对抗着自己的疲惫和绝望。
斗争持续了三天三夜,老人的体力几近耗尽,但他仍然坚定地拼搏。
最终,老人战胜了马林鱼,但在返回渔村的途中,他的胜利变成了悲剧。
一群鲨鱼发现了他的战利品,将鱼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
老人失去了这场斗争的果实,只能孤零零地回到渔村。
尽管老人在物质上没有收获,但他的勇气和毅力却赢得了他自己和其他渔夫的尊重。
这场对抗自然的搏斗让他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尊严。
回到家乡,老人继续渔业,尽管岁月已经让他身体老去,但他的心灵依然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老人与海》通过一场渔夫与鱼的激烈搏斗,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境时坚持不懈、奋发向前的顽强精神。
这部小说以其深邃的思考和简练的语言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老人与海》课文解读他们①在海里走得很顺当,老头儿把手泡在咸咸的海水里,想让脑子清醒②。
(①他们:指老人、渔船及他所捕获的、拴在渔船后的大马林鱼。
②想让脑子清醒:老人为了捕获这条马林鱼已经熬战了两天两夜。
)头上有高高的积云,还有很多的卷云,所以老头儿知道还要刮一整夜的小风。
[由云的变化准确预测天气,说明老人出海经验的丰富。
]老头儿不断地望着鱼,想弄明白是不是真有这么一回事。
[表现了老人对捕获这条特大马林鱼的意外惊喜。
]这时候是第一条鲨鱼朝它扑来前一个钟点。
[暗示与鲨鱼之间的一场紧张激烈的搏斗就在后头。
]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海里深的海中然后又散开的时候,它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
[被捕获的马林鱼流的血,形成一道臭迹,会引来鲨鱼。
交代了老人与鲨鱼之间的一场恶斗必不可免的原因。
]它游得那么快,什么也不放在眼里,一冲出蓝色的水面就涌现在太阳光下。
[这个句子充分体现了海明威叙事简约的语言风格,没有一个比喻句和形容词,但鲨鱼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却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
]然后它又钻进水里去,嗅出了踪迹,开始顺着船和鱼所走的航线游来。
[这一段描写了鲨鱼刚出现时的情形。
]有时候它也迷失了臭①迹,但它很快就嗅出来,或者嗅出一点儿影子,于是它就紧紧地顺着这条航线游。
(①臭:xiù。
)这是一条巨大的鲭鲨①,生来就游得跟海里速度最快的鱼一般快。
(①鲭鲨:一种凶猛的大鲨鱼,体呈纺锤形,长达四米以上。
鲭,qīnɡ。
)[点出鲨鱼品类和特性,暗示老人面临形势的严峻。
]它周身的一切都美,只除了上下颚。
它的脊背像剑鱼一样蓝,肚子是银白色的,皮是光滑的,漂亮的。
它生得跟旗鱼一样,不同的是它那巨大的两颚,游得快的时候它的两颚是紧闭起来的。
它在水面下游,高耸的脊鳍①像刀子似的一动也不动地插在水里。
(①鳍:qí。
)在它紧闭的双嘴唇里,它的八排牙齿全部向内倾斜着。
跟寻常大多数鲨鱼不同,它的牙齿不是角锥形的,它们像爪子一样缩在一起的时候,形状就如同人的手指头。
老人与海课文原文人教版《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
头四十天还有一个男孩儿跟他在一起,可是孩子的父母说这老头儿倒运了,叫他跟别的渔船去打鱼。
但男孩儿很佩服老人的本事,仍然惦记着他。
这一天,老人又划着空船回来了。
男孩儿帮他收拾渔具,请他到海滨酒店喝啤酒,还把饭菜送到他家里。
老人吃罢饭,摸黑上床睡了。
这是他的习惯,多年来他常梦见童年所看到的非洲:漫长的金黄色的海滩,白得刺眼的海水,高耸的海岬,褐色的高山,海上崛起的白茫茫的岛顶,还听到海潮的怒号……然而现在他不再梦见波涛、搏斗、角力和那惊人的遭遇,只梦见海滩上的狮子。
第二天早晨,男孩儿帮老人把渔具拿到船上,然后到早市上去喝咖啡。
这顿咖啡是老人一整天的饮食,男孩儿送他出海,并祝他好运。
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第八十五天出海了。
他越走越远,把陆地远远抛在后面。
天还没大亮,他就撒下鱼食。
突然,他看见伸在水面上的一根绿杆急急地坠到了水里,接着钩丝动了一下。
他明白,水下一百英寸的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着钩尖和钩把上的沙丁鱼。
他拉那钩丝,觉得有一条硬邦邦东西,重得叫人不敢相信。
大鱼不慌小忙地游着,鱼、船和人都在平静的水上慢慢地漂流。
老人把钩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他拼命支撑住身子,抵抗着大鱼给钩丝的拉力。
四个钟头以后,那条大鱼依旧拖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游去。
老人拉住背在脊梁上的勾丝,他想: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
这时他多么需要男孩儿的帮助啊。
然而他又可怜起那条大鱼来:它真了不起,真稀奇。
“鱼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
”夜深了,天气变冷了,他的脊背、胳膊和腿都是冷冰冰的。
他弯下腰倚在船头上,这样舒服些。
太阳刚升起来。
他竭力拉紧钩丝,但钩丝已经紧绷得到快要断了。
要是猛拉一下,鱼钩在鱼嘴里所挂的口子就会加宽;如果鱼跳起来,钩子就会被甩掉。
这时,大鱼突然晃荡了一下,一下子把老人拖到了船头那边,要不是他撑着一股劲儿,放出一段钩线,准给拖到海里去了。
老人与海主要内容概括老人与海主要内容概括(5篇)各位,老人与海讲述了一个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出海,与一条大马林鱼和一群鲨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老人与海主要内容概括(5篇),以供大家参考!老人与海主要内容概括【篇1】假期里读了一些书,最喜欢的还是《老人与海》这本书。
这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名为桑提亚哥的老渔夫,他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成失败者,连跟随他的小男孩也被家人叫走了。
可他坚持不懈,终于在一次出海打鱼时,有一条超过自已渔般数倍的大马林鱼上钩了。
由于一个人再加上年龄的关系,老人无法制服这条大鱼,但他却始终不放弃,一直坚持跟大鱼的斗争。
当最终把大鱼制服后,却引来凶残的鲨鱼,这群可恶的家伙疯狂的吞噬着大鱼的肉。
老人很累,他还是顽强的同鲨鱼作斗争,最后连仅有的船浆也打断了,而鱼也只剩下一副骨架和一个鱼头了。
当老人精疲力尽把大鱼骨架带回码头后,老人也病倒了。
我的心深深的被老人这种坚持不懈,顽强斗争的精神打动了。
老人虽然没有带回完整的大鱼,但他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是选择逃避,还是毫不退让,迎难而上。
老人为我做出了榜样。
作为一个小学生,学习上有时会遇到各种难题,总想放下去玩会儿。
但看了这本书,看看老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我觉得很惭愧。
我一定会像老人一样,做个坚强,勇敢的孩子。
老人与海主要内容概括【篇2】《老人与海》这本书中,老人84天没有捕到鱼,但是老人没有放弃,老人在海边住下来了,第85天又出去打鱼,“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出现了个大家伙——马林鱼。
马林鱼和老人不分上下,老人拉着这条鱼在船边转了好几圈,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了这巨大的马林鱼。
之所以老人成功捕获到了马林鱼,正是他那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的精神,正如他的一句的言语:“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因为被打败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还能够重新再站起来。
老人的精神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赏析每一部名著都是有生命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会教给你许多做人的道理。
下面我们来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只钓了一天的鱼,第二天就返航回家,结果一无所获。
但他坚持不懈地迎接每一天,第三天又出发,终于捕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
这个故事发生在圣地亚哥的身上,一个老渔夫。
一天老人带着他的儿子出海打鱼,父子俩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了整整一天,一无所获。
晚上父亲带着疲倦的心情回到家中,虽然知道今天又白忙了,可还是劝慰儿子说:“今天别再去打鱼了,明天再出海吧!”而儿子却倔强地说:“不,我非要明天去不可。
”父亲拗不过他,只好由他去。
开始,老渔夫每天都满载而归,慢慢地,老渔夫的运气变得越来越差,最后两天,什么也没有捕到。
老渔夫对此心灰意冷,只好躺在床上睡觉。
但这一切,被他的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并决定要拯救老渔夫。
于是她每天都把饭菜端到老渔夫床前,默默地注视着他,劝他第二天再去,为了不让他失望,妻子甚至天天如此。
可是老渔夫对此依旧充耳不闻,一言不发。
后来,老渔夫病倒了,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很焦急,孩子急着去找医生,妻子则每天用药水为老渔夫清洗伤口。
然而老渔夫的内心却始终拒绝着治疗,因为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
尽管没有收获,但他始终不肯死心,第四天,他终于带着小船出海了。
又是整整一天过去了,他并没有收获,可他仍然不肯放弃,又继续奋斗。
但是,这时的鱼群仿佛故意捉弄他,将他团团围住,任凭他怎样地打,他们总是一哄而散。
此时,天色已晚,他已经筋疲力尽,绝望了,准备返航。
正当这时,鱼线猛然地绷紧了,原来是一条大马林鱼上钩了,它一直挣扎,使老人几乎丧失了体力。
老人狠狠地咬住鱼的喉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拖上沙滩,此时,他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于是他爬进船舱,吃力地把鱼从网中取出来。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而是更加思念家中的妻儿。
文章给人的启示是:做任何事都要有一股顽强拼搏的精神,即使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不能轻易放弃,应该像老人一样积极应战,等待时机,沉着应对。
老人与海课文原文老人与海课文原文《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下面为大家带来老人与海课文原文,快来看看吧!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
头四十天还有一个男孩儿跟他在一起,可是孩子的父母说这老头儿倒运了,叫他跟别的渔船去打鱼。
但男孩儿很佩服老人的本事,仍然惦记着他。
这一天,老人又划着空船回来了。
男孩儿帮他收拾渔具,请他到海滨酒店喝啤酒,还把饭菜送到他家里。
老人吃完饭,摸黑上床睡了。
这是他的习惯,多年来他常梦见童年所看到的非洲:漫长的金黄色的海滩,白得刺眼的海水,高耸的海岬,褐色的高山,海上崛起的白茫茫的岛顶,还听到诲潮的怒号……然而现在他不再梦见波涛、搏斗、角力和那惊人的遭遇,只梦见海滩上的狮子。
第二天早晨,男孩儿帮老人把渔具拿到船上,然后到早市上去喝咖啡。
这顿咖啡是老人一整天的饮食,男孩儿送他出海,并祝他好运。
这是老人没打到鱼以来第八十五天出海了。
他越走越远,把陆地远远抛在后面。
天还没大亮,他就撒下鱼食。
突然,他看见伸在水面上的一根绿杆急急地坠到了水里,接着钩丝动了一下。
他明白,水下一百英寸的深处,一条马林鱼正在吃着钩尖和钩把上的沙丁鱼。
他拉那钩丝,觉得有一条硬邦邦的东西,重得叫人不敢相信。
大鱼不慌不忙地游着,鱼、船和人都在平静的水上慢慢地漂流。
老人把钩丝放在脊背上,又把钩丝握紧在手里,他拼命支撑住身子,抵抗着大鱼给钩丝的'拉力。
四个钟头以后,那条大鱼依旧拖着小船向浩渺的海面游去。
老人拉住背在脊梁上的钩丝,他想:我拿它没办法,它也拿我没办法。
这时他多么需要男孩儿的帮助啊。
然而他又可怜起那条大鱼来:它真了不起,真稀奇。
“鱼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
”夜深了,天气变冷了,他的脊背、胳膊和腿都是冷冰冰的。
他弯下腰倚在船头上,这样舒服些。
太刚升起来了。
他竭力拉紧钩丝,但钩丝已经紧绷得到快要断了。
要是猛拉一下,鱼钩在鱼嘴里所挂的口子就会加宽;如果鱼跳起来,钩子就会被甩掉。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正是这部小说铸成了他文学事业的辉煌,使他走向他文学创作的巅峰。
海明威曾经说过,“我试图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个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
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
”是的,海明威用独特的艺术手法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片海”、“一位老人”、“一个男孩”、“一群狮子”、“一条马林鱼”以及“一群鲨鱼”,还寄托了海明威一种理念: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在这些简单而孤独的物象中却能让我们感受到它不朽的魅力!而这一不朽的魅力不仅反映在主人公圣地亚哥身上,同样,在男孩、狮子、马林鱼等角色,甚至作者手法上也有所体现。
(一)孤独老人的不朽魅力海明威把圣地亚哥塑造成一个沧桑硬汉的形象,老人却是孤独的。
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陪伴着老人的只有一个男孩——马诺林,老人的妻子早已经离他而去,但是他怀念她,他把妻子的遗物收起来,“因为看了使他觉得太孤单。
”老人住的单间窝棚离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和泥地上一处用木炭烧饭的地方。
”精神上也孤单的老人常常梦见狮子,为的是发泄自己的情绪,幻想一个可以给自己动力的事物。
由此可见,生活艰苦、运气不佳以及精神上不合世俗,造成了老人孤独感。
然而,海明威认为作家应离群索居,锲而不舍。
他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书面发言》中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所以,海明威在孤寂的时候完成了《老人与海》,就难免把这种孤独感移花接木地嫁接到小说里,例如小说开篇就是:“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
”在作者看来,渔夫捕鱼“正是我生来该干的行当。
”,正如作家的使命正是写作,不能想别的。
老人则忠于他的捕鱼,正如作者忠于他的写作,老人就和当时的海明威一样,在过着一种孤寂的生活……虽然小说里的老人圣地亚哥是位不折不扣的孤独者,但从某个层面来说老人也是成功的,他是作者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汉”形象的缩影与升华。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对老人几处重点描写都暗含了对老人的充分肯定。
小说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老迈孤单的老人,却没有屈服于凶狠的马林鱼、贪婪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充分展现了人的智慧,刚毅与坚忍。
人性是强悍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极限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又一次次扩大,小说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赞颂老人的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坚持不懈!在这个意义上,不管老人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
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为了理想奋斗到筋疲力尽都坚持不解。
这“打不败”的形象正是孤独老人的不朽。
(二)执着男孩的坚定信念《老人与海》中的男孩马诺林是令人难忘的。
小说里不仅仅只是塑造了老人一个硬汉的形象,男孩马诺林也寄托了作者这样的心愿。
男孩虽有父母,在精神信念上却不被父母认同,他相信圣地亚哥,支持圣地亚哥!而他父母和周围的朋友却不支持他,所以,男孩身上是有老人影子的,他们一样的孤单。
然而男孩乐观而执着,对“倒了血霉”的老人不离不弃,给获得成功又化为乌有的老人安慰和支持。
可以说男孩马诺林象征着回归的主题,他是老人精神不朽的物质载体,男孩就好像是老人自己,给了自己安慰与力量。
男孩是以一个跟随老人学习钓鱼的孩子身份贯穿前后,应该说是老人的徒弟和助手,可又不尽然。
男孩时常给以老人鼓励和勇气,已经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仿佛扮演着老人的精神导师的角色。
男孩崇敬老人,他爱老人。
多年来的纯朴真挚的感情和友谊使他们成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和伙伴。
凡读过《老人与海》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男孩与老人仿佛是一体的,不管男孩在场还是不在场。
即使在老人孤零零一人与马林鱼、鲨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还是念念不忘男孩,多达九次地自言自语“要是男孩在这里就好了”。
小说始于男孩离老人而去,终于男孩来到老人的身边。
我们可以说,男孩是老人的精神传人,我们也可以说,男孩、老人是一个人的不同阶段,男孩即是青年时期的老人,又是老人的未来。
(三)梦中狮子的独特意象狮子是小说中多次间接提及的角色,而且都是出现在老人的梦中。
出现在梦中的狮子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幻灭感,看似存在而又不存在的东西,这种亦真亦幻的朦胧,把狮子也孤独化了。
然而狮子也受老人感染,也是不朽的,狮子象征着圣地亚哥旺盛的生命和青春,是他的人生目标。
狮子的意象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始终。
它存于老人的潜意识之中,形影不离。
在小说第一次提到“狮子”,从两人的对话中,我们仿佛看到在老人内心深处,自己在与自己对话,狮子等同于老人的身份出现。
第二次提到“狮子”是老人远航前夜梦到狮子,这是老人迎接考验、离线受难前夜晚,此时,“狮子”的出现说明老人多么需要力量和勇气、决心和信心。
狮子的第三次出现,预示这老人更大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点拨读者去思考“狮子”的内涵。
在老人与马林鱼决战前,“狮子”第四次出现,此刻老人更需要积蓄力量,抖擞精神,以便决一死战,获得胜利,再次梦见狮子,给了老人莫名的动力。
终于,老人出海归来,带着他的战利品——马林鱼骨头,回到了自己的小窝,老人睡着了,他又梦见了狮子,以狮子来结束小说,是否暗示着老人为生活,为理想奋斗的决心不会改变呢?这不仅是前后呼应的一笔,更是耐人寻味的一笔。
(四)好斗马林鱼的永生形象马林鱼也是《老人与海》中一个重要形象。
马林鱼与老人本身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但它们有共存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
老人圣地亚哥是个渔夫,捕鱼是他“生来就要干的行当”,马林鱼自身就注定它有被捕猎的一天,他们是一对矛盾体。
正是这种矛盾的关系,表面看来,马林鱼注定成为人类捕杀的对象,是敌非友的关系决定了马林鱼孤单的生活。
可事实上,在与马林鱼搏斗过程中,老人多次称马林鱼为兄弟,并视它为朋友,认为它比人更高尚,更有能耐。
在老人内心并没有把马林鱼当作自己的敌人,而是把它当作自己生活的竞争对手。
也许在老人看来,没有竞争对手,生活就没意义,马林鱼此时已不仅仅是条鱼,而是一种象征意念了。
圣地亚哥的生活,圣地亚哥的人生与“马林鱼”是息息相关的。
可以说老人与马林鱼之间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互相对立的一面,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既矛盾又统一。
是一种自然规律,是永恒的,是不能被抹杀的。
(五)独特艺术的永恒价值海明威自己也说,“写作,在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
”海明威是在孤寂的生活中写了《老人与海》这部不朽之作的,这孤独者的不朽不仅是在小说中塑造各个“孤独者”身上体现的不朽,更是这位孤独作家创作了独特艺术上的不朽!首先,在孤独作家的笔下,《老人与海》含有不朽的深层寓意。
第一,就这小说本身而言,是一曲英雄主义的永恒赞歌。
“自然是那么神圣而不可抗拒”这是古人对自然的恐惧心理,可作者打破了这一心理。
老人圣地亚哥与马林鱼的斗争,与鲨鱼的搏杀,都无法摧毁他的英勇意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个真正的英雄形象。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本书描写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心灵的尊严,而又没有把心灵两字用大写字母标出来。
”在描写老人的英雄行为的时候,老人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派,不用强调,也无需修饰,即便是几句对话,几处内心读白,自言自语中都已经尽显出来。
第二,这是一部希腊古典而永存悲剧类型的作品。
老人自己也常说:“我出海太远了”。
因为出海太远,才能钓上大鱼,因为鱼过分大,才被他拖上三天,杀死后还不能放进小船,只能把它绑在船舷外,于是在长途归程上才让鲨鱼有机可乘。
一个个不可避免的命运,老人是他自己的悲剧的制造者。
马林鱼也是这个悲剧中一个主人公,连鲨鱼都是牺牲品。
这一连窜的因果报应,就是古典悲剧主人公必然会受到的报应。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所述,“悲剧行动的真正内容,是由于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一些实体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
这些力量决定悲剧人物追求的各种目的。
”小说书结束在沉寂的忍耐中,在对人的盛赞中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悲观,使人感到犹如一曲“天鹅的绝唱”。
第三,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做基督的化身而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
圣地亚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圣雅各在西班牙语中的拼法,圣雅各原也是一个渔夫,是耶稣的门徒之一。
另外,书中许多数字根据耶稣和基督教的节期来看,似乎含有深刻意味。
如老人曾经连续八十七天没有捕到鱼,接下来老人在海上呆了不寻常的三天,刚好等于基督从受难到复活那三天。
以上寓意都是西方小说经典的、永恒的主题,是艺术不朽的体现。
其次,《老人与海》是孤独作家写作艺术上的不朽,这足以令他成为文坛上一位不可否认的巨匠。
通过《老人与海》,海明威以简练、有力、明快、朴实、含蓄的文学追求和叙事风格,实践了他的“冰山理论”,完成了他的美学追求,创立了“电报式文体”,开了一代文风。
《老人与海》读来朗朗上口,多用短字、短句,避开“大字眼儿”,显得干净、利落。
多用英语词汇中重复率最高的常用词,而很少用形容词、副词,也不喜欢过多的修饰和比喻。
他使用的语言大多是从日常生活中拣选出来并经过锤炼了的口语。
在小说开头的篇章,我们就可以看出,有很多都是直接描述老人与男孩马诺林的对话,而这些对话的语气语调里散发出浓浓的口语味,读起来让人有种面对面谈话的感觉,显得亲切自然。
小说中很多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直至最后结尾处,作者让老人回归到岸上,简单地几句交代,引发了一个梦,便结束了小说故事,显得很简练也很耐人寻味。
另外,海明威在论述该小说节奏时曾说:“书启动时比较慢,可是逐渐加快节奏,快得让人接受不了,我总是让情绪高涨到让作者难以忍受,然后稳定下来,免得还要给他们准备氧气瓶。
”这篇小说给人的节奏感就是这样,故事开始总是娓娓道来,速度比较缓慢,用陈述的口吻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还设计了老人与男孩的谈话,塑造了一种平静的气氛。
可随着老人航海的进程,节奏速度也逐渐加快,当老人与马林鱼、鲨鱼交战时,速度就达到了极点。
这样一起一伏的气氛来回几次,最后,老人空手而归时,一切又恢复平静了……这种起伏式的节奏,不仅让读者忍不住跟着一起上下呼吸,还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还成为小说独特的一笔。
而在这种独特发展与高潮安排下,作者巧妙地把一个有陆地也有海洋、有蓝天也有白云、有老人也有孩子、有孤独也有欢聚的广阔画面浓缩在短短的四天时间内,这是一个正常人过得平凡的四天,却也是老人自己过得不寻常的四天。
这种以短时间安排大场面的布局,在文坛上实在是不可多得的。
在海明威《老人与海》这部杰作中,在这“孤独人”写“孤独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读出新的发现,读出永恒的生命力,读出“孤独”背后的不朽精神!得到一份新的享受和美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