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59.57 KB
- 文档页数:5
塑料编织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2年版)1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每批产品抽取样品60条,其中30条作为检验样品,30条作为备用样品。
2检验依据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判定规则3.1 依据标准GB/T 8946-2013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3.2 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附则本细则代替《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2021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第二批)的公告》(黔市监公告(2021) 41号)中的《塑料编织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1版)》。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〇〇六年七月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 (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使用说明 (3)(二)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企业实地核查办法 (3)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各产品单元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0)(一)非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0)(二)复合膜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25)(三)片材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37)(四)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44)(五)容器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49)(六)食品用工具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58)一、适用范围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适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和塑料复合制品;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容器、用具、餐具等制品。
根据产品的形式分为4类:包装类、容器类、工具类、其他类。
其中包装类包括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容器类包括桶、瓶、罐、杯、瓶坯;工具类包括筷、刀、叉、匙、夹、料擦(厨房用)、盒、碗、碟、盘、杯等餐具;其他类包括不能归入以上三类中的其他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
第一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产品包括3类39个产品(详见表1),增补品种时将另行公布产品目录。
根据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产品划分成一个产品单元的原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共分为6个产品单元:包装类包括4个产品单元:非复合膜袋、复合膜袋、片材、编织袋。
容器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容器。
工具类包括1个产品单元:食品用工具。
编织袋厂标准化评定标准编织袋是一种常见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
为了确保编织袋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化评定标准。
本文将就编织袋厂标准化评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编织袋的材料选择是评定标准的重要一环。
编织袋的材料应选择优质的聚丙烯或聚乙烯等原料,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拉、耐腐蚀等性能。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回收材料,以确保编织袋的质量。
其次,编织袋的外观质量也是评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编织袋的外观应该整洁、无破损、无明显的色差,印刷文字清晰可见。
此外,编织袋的尺寸应符合要求,无明显的偏差,保证其可以正常使用。
另外,编织袋的承重能力是评定标准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规格,编织袋的承重能力也有所不同。
在评定标准中,应对编织袋的承重能力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测试方法,确保其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此外,编织袋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也是评定标准的重要内容。
编织袋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阳光、雨水、风吹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其耐候性和耐老化性是评定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制定评定标准时,应对编织袋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测试方法,确保其可以在不同环境下正常使用。
最后,编织袋的环保性也是评定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编织袋作为包装材料,应该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有害物质,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在评定标准中,应对编织袋的环保性进行详细的规定和测试方法,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综上所述,编织袋厂标准化评定标准涉及到材料选择、外观质量、承重能力、耐候性、耐老化性和环保性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评定标准进行生产,才能保证编织袋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编织袋厂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版次:A/0 编号:YL/JS05-2008过程检验规程编 制:质检部审 核:批 准:2008年06月01日发布 2008年06月01日实施山东**塑业有限公司发布过程检验规程 编号:YL/JS05-20081目的加强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提高产品合格率,增强企业效益,促成顾客满意。
2范围适用于复合塑料编织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计量器具:外径千分尺0-25mm、钢板尺500mm。
4检验要求4.3印刷工序检验项目及要求4.3.1文字图案对不对;4.3.2印刷色相是否还原;4.3.3油墨牢度好不好;4.3.4是否有异味;4.3.5 是否有刀丝、线条、拖伤、墨点。
4.3.6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明显的野墨、线条、刀丝,检查印刷图案是否残缺,是否清晰完整,有无堵版,如有问题发生,应及时解决。
4.4复膜工序检验项目及要求编制工序产品质量应符合表3要求表3项目要求频次褶皱宽:3mm 长10mm的折叠不多于3处1次/4小时基材尺寸双面复膜,膜双侧各应大于基材5mm1次/4小时剥离力N/30mm ≥3.01次/每批1次/4小时复合不允许出现复合宽度不足,明显脱落、气孔或硬块+0.005 -0.0051次/4小时复合膜厚度备注:褶皱、复合为首件检验测试项目4.5裁剪、缝纫工序检验项目及要求编制工序产品质量应符合表4要求表4项目要求频次切边不允许出现散边1次/4小时裁切偏差长度偏差+15 -10 对角偏差不得超出1次/4小时5mm1次/4小时缝合操作中不得有跳针、断线、折边不齐、搓角等缝边不规格现象线头长度不得短于4厘米 不得长于10厘米1次/4小时折边宽度≤2厘米1次/4小时备注:切边、裁切偏差、线头长度、折边宽度为首件检验测试项目5检验方法:5.1外观检验在自然光线下目测5.2长度和宽度将袋摊平,用精确至1mm的直尺,在中间和离边100mm处测量三处,直尺应与袋边平行,以最大偏差作为测试结果。
5.3经密度、纬密度将袋摊平,在袋的上下两个对角处圈定100mm×100mm两方块,方块外边线与袋边线相距100mm,目测方块内的经纬根数,取其平均值,计算时当讫点最后不足不根时,按一根计。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一)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部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二〇一八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 2 - 第二章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 .......................................... - 3 - 第三章证书许可范围 ......................................................................... - 3 - 第四章附则 ......................................................................................... - 5 - 附件.. (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发证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8〕33号)、《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由各省级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下级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发证。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工作,应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通则一并使用。
第三条发证产品定义及范围(一)定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是指用于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制品以及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过程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
不包括食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接触食品的机械、管道、传送带、母料等。
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1. 发证产品范围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以聚丙烯、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编织成的塑料编织布为基材直接制袋(塑料编织袋);或塑料编织布再经流延法复合后制成的用于包装食品的复合塑料编织袋。
尚未纳入本审查细则的其它产品品种,增补时另行规定。
2. 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控制2.1 基本生产流程申证企业应制定生产流程,并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
2.1.1 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2.1.2 食品包装用复合塑料编织袋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仅制定本企业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流程和程序文件。
2.2 关键工艺控制企业应对以下关键控制环节制定操作程序:2.2.1 拉丝工序要控制原材料配比、温度及延伸比。
2.2.2 编织工序应控制经纬密度。
2.2.3 复膜、粘合工序应控制工艺参数。
2.2.4 缝纫工序应控制脱针、断线、掉扣。
3. 必备的生产设备编织袋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见表1。
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生产设备。
表1 编织袋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生产设备。
4.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表2 编织袋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注:凡是不注日期的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5. 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其卫生指标应符合GB 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3-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要求,塑料编织布/膜/纸复合的三合一袋还应符合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助剂和用量应符合GB 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产品。
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编织袋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见表3。
表3 编织袋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检测设备。
编织袋的检验及处理方式编织袋验收一、取样到货时,仓储单位通知到货的品种、数量、规格,品管单位根据上述内容逐一取样,并填写包装材料检验单。
二、原料1、外袋:为聚丙烯全新原料制成不透明。
2、内袋:为高压低密聚乙烯薄膜。
3、原料的再生料不超过6%,超过6%退货或根据质量情况降价使用。
4、处理:不符合要求时退货。
三、尺寸:(cm)1、检验:直尺两边测量,取平均值(长度以有效长度计算,即从底部封口线算起)。
2、处理:长度允许误差-2cm,宽度允许误差-1cm,+1.5cm。
超出标准且尚能使用时,长度:每短1cm(不足不计)扣款0.01元/条;宽度:每宽或窄0.5cm (不足不计)扣款0.02元/条,如不能使用时退货,由采购单位执行。
四、克重(g)检验:克重允许偏差-2g ,超出范围即实行扣款,40kg以上包装缺重超8g退货,10-20kg(含20kg,10kg)包装缺重超过6g退货。
如果按公司要求做得长或短,通过计算单位面积克重转换成标准规格重后按相应材质的标准进行验收。
扣款=(标准—实测值)/标准*100%*单价*数量五、外观检验1、版面印刷:清晰、无叠影、背面无着色(有字处除外)。
图案、线条的颜色要与标准样一致,差异明显的退货。
彩墨的深浅,前后要一致,与标准样相同。
清洁①100 mm2以下的明显油污不多于3处;②100mm2以上的明显油污不允许扣款标准:0.02—0.1元/条2、版面色泽:色正、着色一致、不褪色,批次间颜色必须一致。
油墨附合力强,耐磨摔,不易脱落,徒手擦拭印有油墨的部位,用力擦拭10次仍无明显油墨脱落的视为合格,用力擦拭3-5次,手指上即有明显油墨颜色的视为轻微脱色,按0.02—0.1元/条扣款留用,以手指用力擦拭1次即有明显脱落的视为严重不合格,退货处理。
3、袋丝:颜色深浅的差异不可以明显,不得明暗相间,不得前批亮,后批暗,变化频繁。
袋丝的颜色为乳白色。
不能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丝条。
编织袋验收标准包装物验收标准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塑料编织袋的技术要求、验收方法以及判定规则。
2 适用范围适用各分、子公司塑料编织袋的验收。
3 职责3.1分、子公司质管部负责按本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并判定。
3.2分、子公司生产部五金库管负责编织袋数量的验收。
4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4.1 编织袋的规格、重量4.1.1 常用编织袋的规格及袋重见表1。
表1名称规格(mm)有内膜(g/条) 无内膜(g/条)50kg袋650×1050 121 10140kg袋600×1000 110 9020kg袋500×800 74 6010kg袋400×600 47 375kg袋350×440 33 274.1.2 覆膜编织袋的规格及袋重见表2。
表2名称规格(mm)双面覆膜(g/条) 单面覆膜(g/条) 有内膜无内膜有内膜无内膜50kg袋650×1050 143 123 139 11940kg袋600×1000 126 109 122 10520kg袋500×800 87 73 84 7010kg袋400×600 55 45 48 385kg袋350×470 40 34 39 334.3 允许偏差编织袋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项目允许偏差长度(mm)+15,-10宽度(mm)+15,-10袋重(g/条)10kg装以上袋-310kg装及以下袋-24.4 外观质量4.4.1 常用编织袋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项目要求袋面①光滑、平整、无明显起毛;②编织均匀,无明显稀密不匀;③断丝一袋不允许有3处;④同处经纬之和断丝小于3根。
缝合①不允许出现脱针、断线、转折处未缝住;②手提袋提手缝制牢固无脱落。
清洁①100 mm2以下的明显油污不多于3处;②100mm2以上的明显油污不允许有。
切边不允许出现散边。
印刷①版面排列端正、适中;②版面内容正确、文字图案清晰;③印刷色泽鲜艳、饱满;④双面倒印不允许有。
(四)编织袋产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1. 发证产品范围
本审查细则适用于以聚丙烯、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编织成的塑料编织布为基材直接制袋(塑料编织袋);或塑料编织布再经流延法复合后制成的用于包装食品的复合塑料编织袋。
尚未纳入本审查细则的其它产品品种,增补时另行规定。
2. 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工艺控制 2.1 基本生产流程
申证企业应制定生产流程,并制订相应的程序文件。
2.1.1 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
2.1.2 食品包装用复合塑料编织袋
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仅制定本企业满足生产需要的生产流程和程序文件。
2.2 关键工艺控制
企业应对以下关键控制环节制定操作程序: 2.2.1 拉丝工序要控制原材料配比、温度及延伸比。
混料 拉丝 编织 印刷 裁切
缝纫
包装
混料 拉丝 编织 复膜 印刷
裁切
缝纫(粘合)
包装
2.2.2 编织工序应控制经纬密度。
2.2.3 复膜、粘合工序应控制工艺参数。
2.2.4 缝纫工序应控制脱针、断线、掉扣。
3. 必备的生产设备
编织袋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见表1。
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生产设备。
表1 编织袋生产企业必备的生产设备
产品品种必备的生产设备
塑料编织袋1.拉丝机2.编织机3.印刷机4.剪裁机5.工业缝纫机
复合塑料编织袋1.拉丝机
2.编织机
3.复膜机
4.印刷机
5.剪裁机
6.工业缝纫(粘合)机
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生产设备。
4.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表2 编织袋产品标准和相关标准
序号产品品种产品标准相关标准
1 塑料编织袋GB/T8946-1998
塑料编织袋
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040-1992 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4857.5-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
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2 复合塑料编
织袋
GB/T8947-1998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T 1039-199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4857.5-1992 包装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方法
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
序号产品品种产品标准相关标准
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8808-1988 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
GB 9687-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注:凡是不注日期的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5. 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其卫生指标应符合GB 9691-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 9693-19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要求,塑料编织布/膜/纸复合的三合一袋还应符合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助剂和用量应符合GB 9685-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使用卫生标准》。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证产品。
6. 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编织袋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见表3。
表3 编织袋产品生产企业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产品种类出厂检验设备
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1.拉力试验机2.钢直尺
注:对购置半成品加工制成品的企业,应具备相应工序规定的检测设备。
7. 发证检验规则
7.1 抽样方法
在企业的自检合格产品中,从同一原料、同一规格、同一工艺、同一批次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一种工艺复杂的产品。
抽样数量为40条。
所抽样品分为两份,一份送检验机构,一份留企业备查。
审查组抽样人员与被抽查企业陪同人员确认无误后,双方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并当场加贴封条封存样品后送检验机构。
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抽样日期。
7.2 检验项目
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编织袋的发证检验和关键控制检验项目见表4、表5。
表4 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产品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发证检验
关键控制检验
备注
1 拉伸负荷(经向) √
2 拉伸负荷(纬向)
3 拉伸负荷(缝边向)
4 拉伸负荷(缝底向)
5 感官
√
6 蒸发残渣(4%乙酸) √ √
7 蒸发残渣(65%乙醇) √
8 蒸发残渣(正己烷) √ √
9 高锰酸钾消耗量 √ √ 10
重金属
√
√
11 脱色试验(乙醇)
√
12 脱色试验(冷餐油或无色油脂) 13
脱色试验(浸泡液)
表5 食品包装用复合塑料编织袋产品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发证检验
关键控制检验
备注
1 拉伸负荷(经向) √
2 拉伸负荷(纬向)
3 拉伸负荷(粘合向)
4 拉伸负荷(缝边向)
5 拉伸负荷(缝底向)
6 剥离力 √
7 感官
√
8 蒸发残渣(4%乙酸) √ √
9 蒸发残渣(65%乙醇) √ 10
蒸发残渣(正己烷) √ √ 11 高锰酸钾消耗量 √ √ 12 重金属
√
√
13
脱色试验(乙醇)
√
14 脱色试验(冷餐油或无色油脂) 15
脱色试验(浸泡液)
7.3 判定原则 7.3.1单项判定
感官及理化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判定样品感官或理化指标不合格,不再进行复检。
其它检验项目中如有不合格项,从备用样品中取双倍样进行复检,若复检全部合格则判该项目为合格;若仍不合格时,则判该项目为不合格。
*注:本细则中理化指标检验项目包括: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脱色试验、重金属含量。
7.3.2综合判定
全部检验项目都合格时,判定该批产品本次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符合发放生产许可证要求。
有一项(含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产品本次抽检结果为不合格,不符合发放生产许可证要求。
7.4 检验时限
检验机构应当在收到企业样品之日起30日内完成检验工作,并出具检验报告。
8 QS标志的标识
企业应在获证后12个月内在其获证产品、外包装或其产品标签上自行印(贴)QS标志。
本审查细则由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连)负责起草。
本审查细则主要起草人:姜子波、姜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