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数字卫星接收机技术要求
主要用于IPTV系统前端卫星节目的接收。
要支持加密付费节目如中数、文广等大小卡解密。
1、符合DVB-S/MPEG-2 标准;
2、双路或多路Common Interface接口,配合CAM卡,可支持解密以Irdeto, VIACCESS, NDS, VideoGuard等多种方式加密的节目;
3、支持解扰后的透明传输流(TS)和复合视音频信号的同时输出;
4、可通过软件设置输出解扰后的多路节目透明TS流和不解扰的TS流;
5、带ASI格式的TS流输出;
6、带两路AV输出,一路用于监视,一路用于进入有线网;
7、具有掉电节目记忆功能;
8、可选择中英文菜单,友好的用户界面;
9、和CAM卡配合支持机卡配对;
10、在有误码情况下具有超强纠错能力;
11、可通过RS232串口或通过卫星远程升级;
12、支持多台机器TS流输入输出(ASI接口)级联,以节省昂贵的复用器;
13、支持Web server,可以通过以太网口远程对机器进行参数设置及实时监视;硬件参数(参考)。
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的设备选购与配置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成为传输信号的重要工具,广播电视节目可以通过卫星信号传输到各个地方,覆盖更广阔的区域。
在选购和配置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设备选购1. 频率范围:广播电视卫星信号的频率范围较宽,需要选择支持广泛频率范围的接收设备。
通常情况下,选择能够接收Ku频段(10.7-12.75 GHz)和C频段(3.4-4.2 GHz)的设备是常见的选择。
2. 接收灵敏度:接收设备的灵敏度决定了接收信号的质量,需要选择灵敏度较高的设备。
一般来说,灵敏度在50 dBm以上的设备可以保证接收到较好的信号。
3. 抗干扰能力:广播电视卫星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尤其是在城市等高干扰环境中。
选择具有良好抗干扰能力的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
4. 通信接口:为了方便设备的操作和管理,需要选择具备通信接口的设备,如以太网口、串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方便连接设备和计算机进行监控和管理。
5. 质量和可靠性: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选购设备时需要选择具备良好口碑和稳定性的品牌和型号。
通过了解用户评价和市场反馈,可以选择具有较好口碑的设备。
二、设备配置1. 定位和安装: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需要进行合适的定位和安装,以确保接收到稳定的信号。
定位时需要选择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等遮挡物的位置,确保天空视野开阔。
安装时需要注意设备的固定和接地,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天线选型:天线是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需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线。
常见的天线类型包括固定式、可调式和跟踪式等,根据接收信号的方向和距离选择合适的类型。
3. 接收机设置:接收机是接收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电视频道的设备,需要合理设置参数以获得良好的接收效果。
设置时需要根据接收信号的相关参数,如频率、极化方式等,进行适当的调整。
4. 信号分发: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通常需要将接收到的信号分发给不同的用户或不同设备。
数字传媒研究·Researchon Digital Medi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相关标准解读作者简介:张敏内蒙古新闻出版广电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副研究馆员张敏直播卫星公共服务确立了直播卫星在我国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将直播卫星作为农村牧区广播电视覆盖主要手段是中国广播电视覆盖政策的重大调整,是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有效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广大农村牧区家家户户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加快推动城乡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牧民群众共享我国改革开放成果。
一、我国卫星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一)模拟卫星广播的发展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放。
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实现了对新疆、西藏等边远地区电视广播信号的试播,使这些地区可以看到当天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从而结束了长期靠传送录像带转播中央台节目的历史,标志着我国进入卫星广播的时代。
1988年3月7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2号甲”通信卫星,用于传送CCTV-1、CCTV-2、四川、西藏和新疆电视节目。
1991年5月,云南、贵州电视节目上“亚洲1号”星。
1993年7月16日,浙江、山东电视节目上“中星5号”星。
(二)数字卫星广播的发展1995年11月28日,“亚洲2号”卫星发射成功,同月30日,中央电视台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在一个卫星转发器内传送其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套节目,从此我国进入了数字卫星广播的时代。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还先后租用了多颗卫星的若干个转发器用于转播各个省级电视台的节目。
相继承担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传送覆盖任务的卫星还有鑫诺3号、中星6B,使用C 波段频率,主要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送。
到2003年6月,全国所有省市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均采用数字压缩技术传送。
其中,1996年5月,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批准内蒙古3自治区的蒙、汉语广播和电视节目租用“亚洲2号”卫星2/5转发器,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同时上星。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机技术要求Specification of measurement for satellitedigital television receiver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0-03-17批准2000-04-01 实施17表1 使用和显示功能(完)复合视频信号输出路数≥1路≥1路音频立体声道输出路数≥1路≥1路模拟分量视频输出Y/U/V Y/C数据通道(≥19.2kbps) ≥1路传输码流输出接口任选4 信源解码要求信源解码条件:符合MPEG-2主级主类传送码流格式;单路视频压缩码率:2 ~ 15Mbps连续可调;图像分辨率:PAL制,随发端信号可调。
5 信道解调参数a)符合MPEG-2传送码流格式;b)解调方式:QPSK解调;c)RS编码:RS(204,188,T=8);d)卷积交织深度:I=12;e)卷积编码比率:1/2,2/3,3/4,5/6,7/8可变;约束长度:K=7;f)升余弦平方根滤波滚降系数:0.35。
6 信道性能指标a)输入L-BAND的RF频率适应范围:950 ~ 2150MHz(可降低至950 ~ 1750MHz);b)捕捉信号的频率范围:±2.5MHz;c)输入电平适应范围: -65 ~ -30dBm;d)输入反射损耗:≥7dB;e)二本振泄漏:≤-65dBm;f)LNB极化切换电压范围:12 ~ 24V可调,Imin=350mA;g)可同时用于SCPC和MCPC方式;h)符号率:2 ~ 30MS/s 或 2 ~ 45 MS/s。
7 Eb/No 门限值a)定义18在卫星数字电视传输时,接收端的Eb/No值下降到某一值时,维特比译码输出误码率为2.0E-4,此时的Eb/No值即为门限值。
b)技术指标Eb/No门限值≤5.5dB(FEC=3/4)。
8 视音频系统指标表2 卫星接收机视音频性能指标(专业型和普及型)序号技术参数单位要求备注1 数据输出误码率≤1.0E-11 —2 视频幅频特性dB ±0.5≤+0.5, ≥-1.0≤+0.5, ≥-4≤4.8MHz4.8~5.0MHz≥5.5MHz3 视频信杂比(S/N)dB≥56(加权值)—4K因子%±3 —5 色度/亮度增益差(ΔK)%±5 —6 色度/亮度时延差(Δτ)ns±30 —7 亮度非线性失真%≤5 —8 微分增益失真(DG)%±5 —9 微分相位失真(DP)度±5 —10 行同步前沿抖动ns≤20p-p11 视频输出反射损耗dB≥26 —12 带外寄生输出dBm≤-40 —13 音频频率响应dB ≤+1.0, ≥-2.0±0.5≤+1.0, ≥-3.020Hz~60Hz60Hz~18kHz18kHz~20kHz14 音频信噪比dB≥70(不加权)—15 音频总谐波失真%1—16 左右声道电平差dB≤0.5 60Hz~18kHz17 左右声道相位差度≤5 60Hz~18kHz18 左右声道串扰dB≤-70 —9 信号接口形式a)输入连接方式阻抗:75Ω;RF端口:F型;b)数字信号输出形式19数据输出(≥19.2kbps)端口:DB-9阴性;传输码流应符合DVB标准要求;传输码流输出:SPI(并行)或 ASI(串行);c)复合视频信号图像基带:5.5MHz;信号极性:正极性;亮度信号:0.7Vp-p ± 20mVp-p;同步信号:0.3Vp-p ± 9mVp-p;d)图像信号输出形式视频输出:PAL-D复合视频信号和数字分量信号;输出阻抗:75Ω;模拟分量输出端口:Y/U/V(专业型)或Y/C(普及型);复合视频输出端口:BNC座或RCA;e)声音信号输出形式音频输出:不少于一路立体声输出,并带有监听输出(专业型);不少于一路立体声输出(普及型);标称输出电平:0 dBm ± 3 dBm可调,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平:≥ +9 dBm (专业型);-6 dBm ± 3 dBm可调(普及型);阻抗:600Ω平衡或不平衡型(专业型);低阻(普及型);输出端口:XLR 或 RCA(专业型);RCA(普及型);f)射频输出形式(此功能任选)射频输出:PAL-D调制;输出电平:60 ~ 80dBμV;输出阻抗:75Ω;输出端口:F型。
知识创造
卫星电视接收参数
卫星电视接收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频率:卫星信号的频率通常是以MHz(兆赫)或GHz (千兆赫)为单位。
频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和波长。
2. 极化方式:卫星信号的极化方式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
化两种。
极化方式决定了天线的方向和角度设置。
3. 符号率:符号率是指每秒传输的符号数量,单位通常是MSymb/s。
符号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率和数据容量。
4. 编码格式:卫星信号的编码格式可以是DVBS(数字视
频广播卫星)或DVBS2(数字视频广播2卫星)等。
5. FEC码率:FEC码率指的是前向纠错码的编码率,也称
为纠错率。
常见的FEC码率有1/2、2/3、3/4等。
6. 调制方式:调制方式包括QPSK、8PSK、16QAM等。
不同的调制方式可以提供不同的信号传输性能和带宽效率。
7. 天线设置:天线的方向、角度和高度设置对卫星电视信
号的接收质量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1。
一、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接收技术参数
三颗卫星的广播电视节目下行接收技术参数见表2-1、2-2、2-3。
表2-1 鑫诺3号卫星(东经125度)节目接收技术参数
14 - 2 -
14 - 3 -
表2-1 鑫诺3号卫星(东经125度)节目接收技术参数(续)
注:从2007年8月1日开始执行。
14 - 4 -
表2-2 中星6B卫星(东经115.5度)节目接收技术参数
14 - 5 -
14 - 6 -
表2-2 中星6B卫星(东经115.5度)节目接收技术参数(续1)
14 - 7 -
表2-2 中星6B卫星(东经115.5度)节目接收技术参数(续2)
14 - 8 -
14 - 9 -
14 - 10 -
表2-2 中星6B卫星(东经115.5度)节目接收技术参数(续3)
注:从2007年8月1日开始执行。
14 - 11 -
表2-3 亚太6号卫星(东经134度)Ku频段节目接收技术参数
14 - 12 -
表2-3 亚太6号卫星(东经134度)Ku频段节目接收技术参数(续)
14 - 13 -
注:从2007年8月1日开始执行。
二、温州卫星接收设施调整参数表
14 - 14 -
联系人:叶长林
14 - 15 -。
对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主要技术要求对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主要技术要求I. 前言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逐渐成为了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期的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大多只能在固定位置接收卫星信号,难以应对移动需求。
为了提高地面卫星接收的可靠性和精度,现代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需要满足一些主要技术要求。
II. 技术要求1. 频率范围和带宽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需要支持卫星信号的频率,并且可以支持较大的带宽。
频率范围通常需要覆盖整个卫星频带范围,大多数卫星的频率在Ku波段、X波段或Ka波段。
带宽的大小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动态调整,以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达性。
2. 方向性和辐射图形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的方向性和辐射图形对信号的接收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需具备良好的方向性和辐射图形,以确保正确的接收卫星信号。
同时,系统需要支持多角度的接收。
3. 低噪声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的低噪声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需要具备较高的增益;二是需要低噪声、低失真;三是需要支持多频、多天线、多通道的接收;四是需要具备强大的信号处理和分析能力。
4. 多址和多路径干扰抑制对于一个现代化的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来说,多址和多路径干扰抑制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求。
通过有效的多址和多路径干扰抑制,可以提高卫星信号的抗干扰性能,减少信号失真和误码率。
此外,采用多址和多路径干扰抑制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用户同时接收卫星信号,提高系统的效率。
5. 多模式和多频段支持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需要支持多个频段的卫星信号接收,在不同的频段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接收。
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还需要支持多关键参数的用户自定义控制。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卫星信号接收的要求。
III. 总结地面卫星接收天线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主要技术要求包括频率范围和带宽、方向性和辐射图形、低噪声放大器和信号处理、多址和多路径干扰抑制、多模式和多频段支持等。
编号:XK09-005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二)(直播卫星专用设备产品部分)2016年9月30日公布 2016年10月30日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发证产品及标准 (1)第三章企业申请生产许可证的基本条件和资料 (5)第四章企业实地核查 (16)第五章产品检验 (17)第六章证书许可范围 (33)第七章附则 (34)附件1 企业核查时准备书面材料清单 (35)附件1-1 企业生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主要工艺流程图.. 36附件1-2 企业生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生产设施和检验设施表 (37)附件1-3 企业生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生产场所示意图.. 38附件1-4 企业生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生产设备表 (39)附件1-5 企业生产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检验设备表 (40)附件1-6 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表 (41)附件1-7 产品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清单 (42)附件2 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办法43附件3 企业实地核查不符合和建议改进条款汇总表 (51)附件4 生产许可证企业实地核查报告 (52)附件5 检验报告格式 (53)附件6 本实施细则与旧版细则主要内容对比表 (57)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二)(直播卫星专用设备产品部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等规定,制定本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直播卫星专用产品生产许可的实地核查、产品检验等工作,应与通则一并使用。
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技术规格及参数
要求:
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的性能及功能应符合GY/T 278-2014《卫星直播系统综合接收解码器(加密标清定位型)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J/T 11387-2008《直播卫星电视广播及接收系统及设备通用规范》等技术标准或规范要求;符合GB/T16954-1997《Ku频段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规范》中有关天线部分的规定;符合GY/T232-2011《卫星直播系统一体化下变频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符合GB/T 16649.1-200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物理特性》、GB/T 16649.2-200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的尺寸和位置》、GB/T 16649.3-2006《识別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信号和传输协议》的规定。
接收机应通过与移动通信基站绑定实现位置锁定功能,并支持GY/T 278-2014附录A的位置锁定系统典型工作场景及流程要求。
应该能实时获取、安全存储和比对位置锁定信息,并根据位置锁定信息控制接收机节目播放。
可通过空中软件升级增强、改进位置锁定功能。
综合接收解码器位置锁定模块硬件技术要求及接口协议满足GY/T 278-2014附录G的要求。
1、电源开关
前面板具备一个机械开关,用于切断接收机主板电源。
2、智能卡和智能卡读卡器
智能卡插槽应位于前面板,内置读卡器,并具备插槽盖。
智能卡插槽与电源(或电源接口)应置于综合接收解码器整机的对角位置。
智能卡读写通信应符合GB/T16649.1-2006、GB/T16649.2-2006、GB/T16649.3-2006的要求。
智能卡朝上的面应具有广电总局发布的直播卫星户户通标识和图形。
3、供电电压
高频头供电电流:≥200mA;
极化切换电压:17~19V (DC)左旋;12~14V (DC)右旋;
输出直流电压有短路保护措施。
4、应用功能
具备恢复出厂设置;
不能解调接收清流节目,只能在插入智能卡后,解调接收国家规定的我国直播卫星广播、电视节目。
音频应具备立体声、单声道、双声道模式,并有声道选择功能;
必须具有空中升级功能;支持电视购物、远程教育、益智应用、政务信息等地面数字电视多媒体扩展业务;
具备地面应急广播功能;
中文电子节目指南;
界面和节目中使用的文字应符合国家标准GB 2312一、二级简体字库及双字节编码方式,字号、字体满足广播者的要求。
5、使用及显示功能
能用遥控器和面板按键控制接收机主要功能,遥控器应符合GB/T 14960-1994和GY/T278-2014附录C的的有关规定;
能用图形界面显示接收信号电平强度及信号质量(或误码率);
断电及断信号记忆(原参数)功能;
操作界面友好、方便。
6、外观、标识
外观应整洁,表面无毛刺、凹痕、划伤、裂纹和变形。
涂层不起泡、龟裂、脱落。
金属件无锈蚀、损伤,标记清楚、正确。
接收机面板上应印制广电总局发布的直播卫星户户通接收设施的标识和图形。
接收机应配置墙上放置支架。
7、安全性
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8、环境适应性
符合有关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