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六 议论文的详例与简例的运用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41.63 KB
- 文档页数:3
议论文作文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2. 论证方法及其运用3. 社会热点的选择与分析4. 文章的开头、结尾及过渡段的写作技巧5. 修改和润色文章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启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议论文?议论文有什么特点?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示例讲解引言、论点、论据、结论的写作方法。
3. 讲解论证方法及其运用,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4.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热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5. 讲解文章的开头、结尾及过渡段的写作技巧,示例分析。
6.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根据社会热点完成一篇议论文。
7.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修改和润色文章。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议论文基本结构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论证方法的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章的组织结构。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2. 议论文范文3. 社会热点素材库4. 写作指导书籍5. 网络资源六、教学时间第一节: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第二节:社会热点的选择与分析第三节:文章的开头、结尾及过渡段的写作技巧第四节:写作实践第五节:修改和润色文章共计45分钟。
六、教学步骤1. 第一节: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a.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强调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b. 讲解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c.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论证方法的运用。
2. 第二节:社会热点的选择与分析a. 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b.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热点进行分析和论证。
c. 学生分享各自的热点选择和分析过程,互相交流和学习。
举例论证——选例、叙例和析例学案材料一一、看下面这则《小议宽容》的材料,思考:作者在“选例、叙例和析例”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宽容,是一种美德。
我们所说的宽容,就是要人们宽容他人的过错,宽容他人的失足。
古今中外,凡有建树的人,在其历史的每一面上,无不用广阔的胸襟写着两个闪光的大字——宽容。
蔺相如由于护驾有功,被拜为上卿,官位与武将廉颇同高。
廉颇得知后,心中百般不服气,他认为蔺相如一介文人,动动嘴皮就能换来高官爵位。
而自己,常年带兵打仗,靠的都是勇猛杀敌才换来今天的成就,于是廉颇处处给蔺相如难堪。
蔺相如知道廉颇的想法,也不与他争辩,反而见了廉颇就绕道而走。
甚至装病在即不去早朝,避免和廉颇的正面冲突。
蔺相如的门下看见蔺相如如此的害怕廉颇,心中很是愤懑。
蔺相如将廉颇和秦王对比,告诉门下说,自己连秦王都不害怕,怎么会怕廉颇呢。
自己绕着廉颇走,就是不想和他有冲突,现在秦国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自己和廉颇镇守赵国,要是和廉颇闹不合,吃亏的就是赵国了。
门下听了蔺相如的话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过了一段时间,廉颇知道蔺相如绕他而走的原因,满是羞愧。
第二天,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此后,廉颇和蔺相如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共同为赵国的发展奉献绵薄之力。
我的同学小明就是一个具有宽容美德的人。
有一次,下美术课,我由于着急上厕所,不小心打翻了小明桌上的染料,只见桌布被染上了五颜六色,就连他的书本都没有幸免于难,此刻,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将目光指向了我,我也低下了头,随时等待一场暴风雨的降临。
但是,小明却立即起身,一边快速移走书本,一边催促我:“还愣着干嘛?快拿抹布。
”此刻,我才惊觉,立即跟小明一道将狼藉的桌子收拾干净,望着小明的背影,我被深深地感动,他的宽容让我敬佩。
可见,只有拥有了宽容这种美德,才能让人生和事业走向成功。
选例问题:叙例问题:析例问题:总结:“选例、叙例、析例”应遵循的原则:材料二二、分析下列几组材料事实论据的呈现形式有哪几种?例1: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任务4 写作训练:议论要有针对性《劝学》是两千多年前人们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师说》是一千多年前韩愈对“耻学于师”风气的批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
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借鉴】佳作赏读亮点评析“劝学”新说①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洋洋洒洒地挥就了《劝学》一文。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和提高自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教育我们学习的作用是弥补不足;“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学习要坚持不懈。
荀子这位思想家在距今甚远的年代道出的心志,几千年来仍未失去其意义。
然而,在荀子所不知的今天,在潮湿腐臭的角落里,有人宣扬“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读书无用论。
②读书真的无用吗?③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面包,但能带给我们思想;读书无法消除战争,但能让人在面对死亡时变得安宁、祥和。
由此可见,读书是一种精神活动,它会使人的精神之花由内而外散发出香气。
你嗅不到它,但它却萦绕在你身旁。
④社会上的一部分浮躁之人,大肆宣扬“读书无用论”,把韩寒作为宣扬“读书无用论”的成功素材。
可是韩寒却说:“我是退过学,但我没说过读书无用。
”把比尔·盖茨大学辍学作为宣扬“读书无用论”的盾牌。
但是,请不要忘记,他辍的是哈佛。
他深入研究的是计算机编程。
他不是不读书、不学习。
个例的所谓成功不能成为普世道理,只有无知的人才惯于管中窥豹。
⑤从古至今,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实践证明,知识是永恒而无形的力量,不停地创造着柳暗花明的新世界。
⑥读书能使人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诚如三毛所言:“读书总会让你散发出永久的由内而外的美丽。
”读不同的书,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这第①段运用引证,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然而”笔锋一转,提出今天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难题——读书无用论。
第④段针对“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作者展开了有针对性的驳斥,运用韩寒、比尔·盖茨的事例有力地驳斥了社会中一部分人的错误观点。
议论文写作训练专题学案设计者袭兵【考纲解读】: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2、感情真挚,思想健康3、内容充实,中心明确4、语言通顺,结构完整5、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优秀的高考作文只要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就已经达到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立意的深刻、内容的丰富、结构的完美统一、逻辑的严谨缜密则是满分作文力求的目标。
【专题一学习目标】:立意要准确、鲜明、集中——中心明确什么是立意的准确什么是立意的鲜明什么是立意的集中【课外练笔】根据你的理解,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自选,写一个提纲1、命题作文以“冬天里的使命”为题目2、材料作文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表,他只有两扇褐色的、毫无生机的、根本无法与它的名字中的“蝶”相匹配的翅膀。
他经常收拢翅膀,静静地立在枝头,像一片枯叶一般随风摇曳,默默地忍受着其他蝴蝶的嘲笑。
然而,当色彩绚丽的蝴蝶被别人捉去制作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且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
【专题二学习目标】熟练运用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模式——并列式、层进式构思文章———结构完整一、并列式1、【范文导引】诗意地生活湖南考生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
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季羡林曾说过:“真正的和谐是人内心的和谐。
”试想,一个内心浑浊不堪的人如何能够让生活充满诗意呢?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往往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
故如水般澄澈的林妹妹幽居在潇湘馆,在那一丛青翠的绿竹下迎风洒泪,对月抒怀,吟出一句句清巧奇谲的诗。
而浑身散发着酒肉臭的薛蟠却只懂得猜拳行令,信口开河胡诌些“一个蚊子哼哼哼”的荤段子。
内心和谐,充溢着对万物的爱的人才可以诗意地生活。
特蕾莎修女给每一个穷人带去关爱,爱让她的生活充满诗意;皮埃尔神父为无家可归者送去温暖,关怀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袁隆平院士为饥饿中的人们送去希望,爱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
《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导学案《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导学案(学生版)【复习目标】掌握议论文的叙例与析例运用训练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导入学习】高考要求中学生写作时,最常用的论证方法当属例证法,要用好它一般需要把握住选例、用例、叙例、析例这几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当属叙例与析例。
叙例不好,容易写成记叙文,从而使文体不鲜明。
没有析例,往往造成叙例针对性不强,没有说服力。
所以要做好这两个环节,一要注意叙事的概括性(与记叙文有所区别),二要注意叙事的指向性(有侧重点),三对事实要有一定的议论分析(析例)。
【自主学习】经典试题(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都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
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佳作展示风景随心某乡党委书记在其他人不肯多待的穷乡僻壤干了八年,将其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面对山水,他感慨道: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一语中的,风景随心。
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就是风景随心的道理?某个人、某些事不见得多么美好,只因你的心在那里,那里便成为你眼里最美的风景。
美国摄影师安德烈一直希望自己拍摄的纪录片能在美国纪录片频道播出,对摄影师而言,那是不可磨灭的骄傲。
他努力了很多年,妻子陪伴他很多年,但他一直都没有成功。
其间他闲来无事,会随手拍几张妻子的照片。
后来他将这些照片展出,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照片,有妻子在洗碗,有妻子在晒衣。
安德烈最喜爱的一张,是一个阴雨天,妻子目送儿女离家上学后,坐在桌边看书,她将长发挽起,安静的侧脸美得不可思议。
安德烈在接受采访时说:或许我更应该观察身边,现在我的心只在家人身上。
议论文作文训练教案第一章:议论文基础1.1 议论文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论述为主要形式的文体,通过对事实、观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表达作者的立场和见解。
1.2 议论文结构:议论文通常由引言、论点、论据、论证、结论五个部分组成。
1.3 议论文要素:议论文主要涉及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是作者的观点,论据是支持论点的证据,论证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逻辑过程。
第二章:选择论题2.1 选择论题的原则:论题应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可辩性。
2.2 确定论题的方法:从日常生活、热点事件、经典案例、社会现象等途径选取论题。
2.3 论题的表述:明确、简洁、具有争议性。
第三章:确立论点3.1 论点的定义: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
3.2 确立论点的方法:根据论题分析、提炼、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论点。
3.3 论点的表述:清晰、明确、具有说服力。
第四章:收集论据4.1 论据的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数据论据、权威论据等。
4.2 收集论据的方法:阅读文献、调查调研、实证分析、逻辑推理等。
4.3 筛选论据的原则:相关性、可靠性、典型性、权威性。
第五章:论证方法5.1 论证方法概述:论证方法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逻辑过程,主要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5.2 论证方法的选择:根据论点、论据的特点和文章风格选择合适的论证方法。
5.3 论证过程的展开:清晰、有条理、充分、有力。
第六章:结构安排与逻辑清晰6.1 结构安排的重要性:合理的结构安排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有助于读者理解。
6.2 主体段落的设置:根据论点设置相应的主体段落,每个段落应包含一个主要论点和支持该论点的论据及论证。
6.3 逻辑关系的体现:通过使用过渡句、关联词等,确保文章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紧密,条理清晰。
第七章:反驳观点7.1 反驳的意义:反驳可以加强自己观点的可信度,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7.2 识别和理解反驳:学会识别对方观点中的错误和漏洞,理解其论证过程。
议论文写作——详例与排例的运用【训练目的】1.明确事例论据的两种类型。
2.分别掌握运用详例与点例。
【范例引路】我们先看看下列两个语段,看看它们在证明语段论点时用例有何不同。
例1:在曲径中转身,也许能创造奇迹。
当你在曲径中跌跌撞撞,头破血流甚至奄奄一息的时候,不要放弃,只要稍事休息,来个华丽的转身,即可东山再起。
拿破仑在被反法同盟军打败后,被流放在大西洋的一个孤岛上,但他并没有因此而绝望,他重返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尽管滑铁卢之战他再次失败了,但他的这次转身却在历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所以,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不要放弃,即使山重水复,只要你肯转身,相信前面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转身”为话题的作文片段)例2:自卑像根受潮的火柴,难以将希望之火点燃;自负像个可怕的陷阱,一旦身陷其中即难以自拔;唯有自信自强,才能扬起生活的风帆。
我国宋朝的文豪苏洵,几次赶考都名落孙山,一些人更是对他冷嘲热讽,但他没有灰心,而是闭门苦读,终于因散文有极高的造诣而名列唐宋八大家;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30岁就耳聋,他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听不见声音的情况下,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并谱写出时代的最强音“扼住生命的咽喉”;居里夫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作为镭的发现者,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耀眼荣誉没有使她陶醉,他仍如从前一样孜孜不倦的工作,使它成为获得这一殊荣的唯一女性。
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挫折面前毫不自卑,在成就面前毫不自负,始终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考场优秀作文《自卑·自负·自强》)我们发现,证明语段论点时,例1在举例论证时仅用了一个事例,而且较详细,我们称之为“详例”;例2在举例论证时则用了三个事例,叙述简约,而且句式上排比,我们称之为“排例”。
【知识钩玄】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要证明论点,我们用得较多的方法是举例论证。
举例的数量可一个(详例),可以两个(对比例),也可以三个(排例),甚至你可以将三者结合起来综合运用。
议论文论据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使用论据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论据论证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
3. 使用论据的方法:恰当选择、合理布局、有效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论据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当选择和有效运用论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据的类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议论文中的论据使用。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使用论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讲解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权威论据。
3. 分析优秀议论文中的论据使用:案例分析。
4. 教授使用论据的方法:恰当选择、合理布局、有效运用。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练习使用论据。
6. 总结与反馈:点评学生的练习,指导改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巩固所学。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议论文结构梳理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篇优秀议论文进行结构分析。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活动二:论据分类与识别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类型的论据实例。
各组汇报实例,教师点评并讲解论据的分类及识别方法。
七、课堂讨论与练习1. 讨论话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选择标准和方法。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选择论据的要点。
2. 练习一:论据使用演练学生分组,每组围绕一个论点,选择合适的论据进行论证。
各组汇报演练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八、课后作业布置学生独立完成,锻炼运用论据的能力。
2. 作业二:搜集不同类型的论据素材,进行分类整理。
学生独立完成,加深对论据类型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练习完成情况、课后作业。
2. 评价标准:论据使用恰当、论证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议论文的详例与简例运用训练》导学案(学生版)【复习目标】掌握写作议论文运用详例与简例的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导入学习】高考要求在议论文中,事例论证运用最为普遍,但要用好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行文富有变化,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而详例与简例的巧妙组合,则是很有效的一种写作技巧。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思考现在,创造未来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陷入沉思,于是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看到水蒸气把壶盖顶得上下颤动,于是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梭罗面对尘世的喧嚣,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于是有了《瓦尔登湖》的问世。
这些智者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多了一份思考,于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宇宙的规律,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但也有一些人,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很长一段时间,“宇称守恒定律”是公认的原理,但李政道和杨振宁却追问“为什么不能不守恒”,最终,他们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正是因为他们敢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敢对一些墨守成规的东西说不,所以才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也成就了他们自己。
不过在我看来,只有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梦想未来,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成功。
人类发展的进程表明,文明的不断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大多源于创新精神。
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只有英语等拉丁字母可以输入,而对于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却无法录入。
在当时,王永民却在西方人研究的基础上,梦想“这一从未发生的事情”,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成功解决了汉字录入电脑的问题。
议论文专项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据、结论等。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和论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观点、反驳他人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写作步骤。
2. 论证方法及逻辑推理。
3. 反驳技巧及语言表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和反驳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议论文案例,让学生体会和实践所学知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步骤:1. 引言:介绍议论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写作步骤。
3. 讲解论证方法及逻辑推理。
4. 讲解反驳技巧及语言表达。
5. 分析优秀议论文案例,让学生体会和实践所学知识。
6.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7.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运用所学知识和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2. 选取一篇优秀议论文,分析其论证结构和反驳技巧。
3. 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收获,谈谈自己在写作议论文方面的改进和提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议论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2. 课后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写的议论文,检查其结构、论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以便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论证和反驳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敏捷性。
2. 参观议会或模拟议会:让学生了解真实的辩论和论证过程,拓宽视野。
3. 开展写作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活动,提高写作水平和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议论文写作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 案例库:收集各类优秀议论文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借鉴。
学案六议论文的详例与简例的运用训练
在议论文中,事例论证运用最为普遍,但要用好事例,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行文富有变化,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而详例与简例的巧妙组合,则是很有效的一种写作技巧。
什么是详例?所谓详例,就是典型、具体、个体的事例。
因记叙事例的文字较多,较详细,所以称为详例。
详例是阐述观点、分析论证时用作事实论据的一两个富有代表性而又较为具体的事例。
它从深度方面说明问题,论证更有力。
什么是简例?所谓简例,即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子并举的形式证明语段观点,叙例的文字简约,句式整齐,点到为止。
因而又称之为点例。
三个以上的构成排比修辞又称为“排例”。
巧用简例,能使材料丰富,文采斐然,赢得“发展等级”分。
简例是与观点或情感具有本质关联且材料之间富含相似性、逻辑性的一组概括性事例,它增加文章容量,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而有感染力。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提示将文章补充完整。
知难而进
在水流较急的地方,鱼口都面对流向。
与逆流搏斗,鱼儿获取上天赐予的养分,成为一条堂堂正正的鱼。
这启示人类,漫漫人生征途,我们要知难而进,决不退缩。
知难而进,拥抱理想。
流水有缓有急,人生有起有伏。
①
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总是与苦难相伴。
我们只有不畏艰苦,不惧磨难,知难而进,才能让心中的理想之花在现实的贫瘠土壤中绽放。
知难而进,兴国安邦。
鱼儿随波逐流会自取灭亡,只有面对流向才能活下去。
②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的自勉联,与其说是对有志成才者的勉励。
倒不如说是对知难而进者的赞美。
知难而进,弘扬文明。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总有英雄知难而进,令人感动。
普罗米修斯甘愿受罚,哪怕被绑缚悬崖,任鹰啄食上千年,也要为人类偷取火种,送来光明;文天祥毁家纾难,挺直民族的脊梁;朱晓晖坚守十三年,光大孝道;陶艳波伴子十六载,将母爱传扬;河南郑州陇海大院,三十九年的接力,至爱温暖人间;中国抗击埃博拉
医疗队,远赴非洲,大爱无国界。
知难而进,他们将文明弘扬。
鱼儿奋勇前进,直面急流,拥抱梦想。
我们也该知难而进,砥砺人生,为人类谋幸福,不迷茫。
提示:①以史铁生、张海迪、霍金、尼克·胡哲等为素材写一段简例,与上文衔接。
②以越王勾践为素材写一段详例,与上文衔接。
【答案】
①史铁生遭遇厄运,二十来岁便瘫坐轮椅。
可他却直面命运潮流,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书写生命的赞歌;张海迪高位截瘫,可她却与病魔抗争,在自己身上试针,不懈钻研医术,生命之花格外灿烂;科学家霍金,只有一根手指能动,可面对命运的逆流,他决然奋起,写出《时间简史》影响无穷;尼克·胡哲,来到这个世间就成为上帝的“弃儿”,没有手没有脚可他知难而进,成为与命运抗争的榜样。
②越王勾践被困会稽,面临国家灭亡的危难。
他可以选择承认失败,放弃抵抗,像后来自刎乌江的项羽一样,任英雄扼腕。
他还可以选择与吴王决一死战,拼个鱼死网破。
然而,勾践最终放弃了匹夫之勇,选择了知难而进,卧薪尝胆。
他屈身为马夫,放低姿态,赢得夫差的信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悄悄增强自己的实力。
当时机成熟,他奋然出击,雄霸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