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182.80 KB
- 文档页数:2
西安营销策划方案案例分析一、项目背景介绍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营销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有必要开展一项全面的营销策划活动,提升西安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目标与战略1. 目标:提升西安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旅游收入的增长。
2. 战略:通过整合资源,多渠道宣传,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产品,拓宽市场渠道,建立品牌形象,实现“西安旅游,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目标。
三、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西安旅游市场规模庞大,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特别是国内外旅游者。
2. 竞争对手:西安旅游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包括其他旅游城市,旅游度假村,旅行社等。
3. 优势与劣势: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等。
然而,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营销手段相对滞后,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四、产品策划1. 策划目标: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2. 策略:a. 优化景区资源:加强景区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
b. 创新旅游产品:推出更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主题活动。
c.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培训,完善服务体系,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五、渠道体系建设1. 营销渠道:建立与旅行社、OTA(在线旅行社)、民宿合作,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2. 促销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如打折优惠、赠送礼品、抽奖等,吸引游客并提升销量。
六、品牌建设1. 策划目标:树立西安旅游的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品牌定位:通过历史文化底蕴、美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结合,塑造西安旅游的特色品牌形象。
3. 品牌推广:通过广告、宣传片、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宣传西安旅游的独特魅力。
七、投资回报分析1. 预期效果:通过营销策划活动,预计西安旅游收入将大幅增加,市场份额将增加。
2. 成本与效益: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活动策划、广告费用、人力成本等。
Tourism旅游经济 2012年6月185西安灞桥樱园农家乐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①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商学院 赵丽 高立军 徐臣攀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董千里摘 要:本文利用SWOT 分析理论,通过实地调研探讨了西安市灞桥区樱园农家乐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了樱园农家乐的发展策略。
结果建议,西安市灞桥区樱园农家乐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体验参与模式深受游客喜欢的优势,把握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的机遇。
关键词:大樱桃 农家乐 态势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a)-185-02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樱桃培育生产基地,西安市近年来逐渐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步伐,逐年扩大樱桃基地面积[1],在灞桥区相继建成了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园、东李樱桃示范基地、西张坡无公害樱桃基地等一批示范园区,樱桃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以樱桃果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观光体验型樱园农家乐展现出不俗的发展潜力,受到政府和部分意识较为先进的樱桃种植户的高度重视。
然而,随着樱桃种植户陆续加入农家乐接待项目,樱园农家乐的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竞争愈加激烈,其存在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
既没有充分认识现有资源的优势,增加的收入非常有限,又缺乏有效的调控规划机制和发展策略来提升樱桃产业的综合效益,指导樱园农家乐健康发展,这直接制约着樱桃产业带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以西安市灞桥区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樱园农家乐的发展现状和基本形势,基于态势分析法[2](SWOT)对樱园农家乐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全面分析,探求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管理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1 灞桥区樱园农家乐SWOT分析1.1 内部优势1.1.1 天时地利优势大樱桃是我国北方果园里每年第一拨成熟的果实,有“百果第一枝”的美誉。
结合农家乐与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是当今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二者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和亲近自然的需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结合,探讨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农村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丰富农村的旅游资源和农家乐的特色服务,吸引游客前来消费,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而农村地区的农产品、特色工艺品等也可以通过乡村旅游的渠道销售出去,促进了农产品的增加值,并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此外,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带动一些相关行业的兴起,如餐饮、住宿、交通等,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保护农耕文化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结合可以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
在农家乐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农耕活动,体验农民的生活方式,了解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技艺。
同时,在农家乐中还可以展示农耕文化的成果,如农民的艺术品、手工制品等,让游客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通过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结合,不仅可以保护农耕文化不被遗忘,还可以激发人们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三、提升农村形象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可以提升农村形象。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形象往往给人落后、贫困的印象,然而通过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农村形象被重新定义。
依靠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乡村旅游打破了传统观念,展示了农村的美丽和丰富。
而农家乐的特色服务也增添了农村的亮点,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
通过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结合,农村形象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四、增加农民收入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结合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提供农家乐服务,农民可以将自家农户改造成农家乐场所,提供丰富的住宿、餐饮和娱乐项目,吸引游客前来消费。
收入的增加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激发了他们对农村旅游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推动了农家乐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农民的收入增加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地方平台
50
农产品加工业
陕西省推行“1+3”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陕西省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富裕农民、改造农业、建设农村的一项战略产业,按照“做规划、抓特色、树典型、推模式”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1+3”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了全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2012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核责任书,并连续3年从一村一品资金中列支1500多万元用于扶持休闲农业发展。
同时,一些市、县也大力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2012年初,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体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宝鸡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国家级宝鸡休闲农业示范区的陕西省农业厅
51农产品加工业
地方平台
52农产品加工业。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02期2010年第28期Serial No.102No.28,2010一、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意义农家乐旅游是一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的休闲方式,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发展农家乐旅游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农家乐旅游的全部资源和所有魅力就是原生的乡村环境,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
它对资本和专用旅游接待设施的依赖性较低,居民家庭接待是最基本的旅游产品,这一点保证了更多的居民可以稳定地享受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农家乐旅游的火爆态势一般在节日呈现。
西安市长安区在2005年的“五一”黄金周全区共接待游客21万人,收入420万元,2006年其全年接待游客75万人,收入3000万元。
农家乐的发展一方面为当地农村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思想,促进了当地群众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当地农民会通过各种渠道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包括提升各种农业技能等。
素质的提高也会相应地加大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业收入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陕西省西安市农家乐一般以中小规模居多,大部分为家庭个体经营。
农家乐旅游作为劳动密集型和服务型的第三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有很强的包容性。
农家乐里的一些服务性工作,村内老弱妇孺均可参加,很大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这在一方面保证了农村地区人口的相对稳定,缓解了旅游拥挤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游客在农村的消费,使农民收入得到提高,进一步保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改善了当地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改善了当地农业经济结构。
首先,游客前来农家乐旅游不满足于仅享用农家初级产品,农民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以及制造,提高其附加值,才能满足游客休闲农业购物的需要,同时又能够为农家增收。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作者:熊博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7期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
陕西省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气候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表述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着同质化严重,产业单一;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开发不充分;营销模式落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问题,由此提出同质的基础上优化、丰富产品业态;科学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推进协调可持续发展;品牌促进营销,公共服务助力发展等对策,以期陕西省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陕西省陕西省地域狭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种地貌区;横跨北亚热带气候、暖温带气候和中温带气候三个气候带。
陕西省拥有灿烂的农耕文化、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在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最大效率的使乡村旅游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民谋福利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发挥效用;如何高质量的发挥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能力,采用更合理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获得更美好的用户体验,建设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品牌,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是陕西省面临的难题。
1.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概况数据显示,2011-2015年,陕西省的乡村旅游人数达到47166.5万人,每年的增长30.3%,旅游收入500.8亿元,每年增长30.8%。
从陕西省公布的数据中2015年陕西乡村旅游的人数为1.4亿人,由此带来的收入是158.9亿元,相较前一年而言,二者分别增长了23.5%和25.7%。
全省24万人从事乡村旅游工作,其中农家乐有20000个。
旅游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乡村旅游也为陕西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带来10.36%的增长,农村居民因乡村旅游获得的收入中,其中农家乐经营者收入占比达到50.66%,售卖农产品占22.97%,其他相关收入占比3.94%。
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大全五篇)第一篇: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烽火村的农村旅游发展案例分析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农村面貌都获得了快速进步和重大变化。
但是,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众多不足。
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就必须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改善乡村面貌。
乡村旅游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
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且在开发中不断创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
乡村旅游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艺、民族传统文化为根本,以农民自身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乡村旅游的主要目标人群,以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景为特色,联合进行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综合效应十分显著。
同时,乡村旅游作为我国加快新型城镇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对密切城乡产业关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解决乡村居民就业、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随着乡村旅游在各地广泛开发,其开发模式日益成熟。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成功转化。
乡村旅游的开发成为了地区经济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也为农民的家庭经济增收创造了条件。
本文通过对地处关中腹地的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烽火村旅游开发的实际调研,在研究中,将乡村旅游开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把烽火村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力求在乡村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通过对烽火村地区开发乡村旅游的情况进行分析,阐述项目运营开发模式、项目特色、经营成果,并对烽火村旅游开发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烽火村;发展模式I一、乡村旅游概念及理论研(一)乡村旅游发展概念1.乡村旅游发展概念乡村旅游是一个大的社会经济系统,既是一种产业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形式,更是一种融合管理、经营、体验、营销、品牌推广等一系列的产业经济活动体系,对于乡村旅游的探索研究,离不开诸多基础理论的指导和支持,在本论文的研究撰写中,主要运用了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文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指导研究内容和方法论的理论支撑。
农家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农家乐文化旅游逐渐兴起。
农家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既可以丰富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又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家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农家乐作为一种传统的农村旅游形式,其最大的特色在于传承和弘扬农村的传统文化。
在农家乐的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和融合,将现代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产生新的观赏和参与性。
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农家乐通常位于乡村和农田之间,其自然环境较为优美。
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首先,农家乐经营者要树立绿色意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
其次,可以通过生态农业、种植花草等方式,打造生态景观,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提供游客观赏和体验的机会。
三、农事体验与互动参与农家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仅要注重静态的文化展示,还需要加强体验和互动。
农村的农事活动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是新鲜而有趣的,可以开展农田体验、农产品加工、农耕活动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农业文化的理解,还能够带来更强烈的参与感和回忆。
四、农产品的展示与销售农村地区通常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在农家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可以将农产品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进行展示和销售。
通过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特点,让游客了解农业的重要性,增加对农产品的认可度和购买欲望。
这不仅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也为游客提供了购买纪念品和土特产的机会。
五、文化演艺与活动策划农家乐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还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演艺和活动策划。
通过培养当地的民间艺术团队,展示传统歌舞、戏曲等表演,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
此外,还可以组织农村民俗活动,如庙会、花会等,吸引游客参与和观赏,丰富他们的娱乐休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