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人教版2.3制取氧气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7
制取氧气课题 3制取氧气环学情预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节设学习目标要点要点 :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分解明难点反响。
确难点:催化剂、催化作用的观点的成立。
目学法联合教材和预习教案,先独立思虑,遇标指导到困难小对子及小组之间进行帮扶,达成学习任务。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波及多个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响,并且这些反响很实用、很重要,要求同学们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相信自己必定能学好!定 1. 在实验室里常采纳加热、分解或加热向的方法制取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
自(参照P40)2.什么叫催化剂?什么叫催化作用?(仔细阅读,而后学达成下面的空格的填写)在里,能其余物质的,而自己的和在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又叫)。
催化剂在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全部的化学反响一定都使用催化剂吗?4.分解反响:什么叫分解反响?你能用通式表示吗?5.已知以下四项反响在必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此中属于分解反响的是()A.水→氢气 +氧气B.氢气+氧气→水C 酒精 +氧气→水 +二氧化碳D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6.催化剂在化学反响前后:①质量变小;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能够作为各样化学反响的催化剂。
在上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①③B.②④C.②④⑤D.②③7.分别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响的文字表达式:(1)(2)这两个反响中都有二氧化锰,在反响(1)中二氧化锰是,其反质量在反响的前后;而在(2)中二氧化锰是,其质量在反响前后增大。
8.达成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检自己在预习中不会的问题或感觉有困难的问题,在小组查中进行议论达成。
在小组中仍旧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是:讨论展 1、[ 演示实验 2-5]KMnO4加热制取氧气,请同学们注意操示作和装置,记录现象。
反 2、研究活动:馈实验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响中二氧化锰的作用由教师操作,学生记录现象,达成P38 的剖析与议论。
2.3 制取氧气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2.认识分解反响3.经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认识催化剂及催化作用一、课前导学部分:【课前知识累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2、加热氯酸钾固体;3、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你能写出以上三个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标出各物质的化学符号吗?知识点 3: 分解反响阅读课本 39 页内容议论:剖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反响,它们有什么共同特色?与化合反响有什么不一样?分解反响是物质生成或新物质的反响。
(化学基本反响种类之一)知识点 4:催化剂及催化作用【阅读】课本39 页内容议论概括: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能化学反响前后都的物质。
催化剂的特色一变:化学反响速率变学性质不变,而自己质量和化学性质在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所起的改变化学反响速率的作用【议论】:能否是全部的催化剂都是加速反响速率的作用吗?你能举例说明吗?二、以学定教部分(由教师依据班级状况、学生状况达成)三、展现激学与拓展提高部分【提出问题】为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氯酸钾固体系取氧气要加入二氧化锰?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我们以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作为研究。
【猜想与假定】⑴ MnO2能放出氧气 , 加入它能够制取更多的氧气;⑵M nO2能⑶M nO2是反响物 , 加入的 MnO2与过氧化氢反响放出氧气。
【议论】怎样设计实验考证假定?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查验B: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查验C:常温时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试之D:在 C 实验的节余溶液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查验(可重复几次)【解说与结论】在常温下,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不可以产生足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起的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就能快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速化学反响速率的作用,二氧化锰能够重复使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导学案课时内容概要•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水分中氧气的制取•高锰酸钾的制取一、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1. 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制取主要用到了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有高温分解法、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
2. 实验装置•烧杯:用以盛放反应物和产物•反应瓶:用以反应物和产物的收集•水槽:用以收集产生的氧气•反应管:用以将反应物引入反应瓶中•试管夹:用以夹持试管或反应管二、水分中氧气的制取水分中的氧气可以通过电解水的方法得到。
1. 实验步骤•将两个电极(一般使用铂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水的两个杯子中,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外源电源。
•当通电时,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气体在不同的电极上生成。
•通过逆向连接水槽和电源,将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收集到两个试管中。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通电后,在负极水面上会出现许多气泡,这些气泡是氢气。
•在正极水面上也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是氧气。
三、高锰酸钾的制取高锰酸钾是制取氧气的常用试剂。
1. 实验步骤•将适量的高锰酸钾加入烧杯中。
•点燃酒精灯,将烧杯置于酒精灯火焰顶部,等待观察。
2. 实验现象和解释•高锰酸钾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产生氧气。
•分解后的氧气在酒精灯的火焰下会重新燃烧,形成明亮的火焰。
四、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佩戴实验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
•使用电解法制取氧气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电极相互短路,以免发生危险。
•在进行高锰酸钾的制取实验时,要注意控制火焰大小,避免发生火灾。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实验装置。
水分解法和高锰酸钾分解法是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而电解法则用于制取水分中的氧气。
在实验中,我们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制取氧气的实验不仅使我们更加了解氧气的性质,也锻炼了我们的实验能力。
课题3 制取氧气本课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课本首先讲述了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接着再讲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同时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作用虽不是重点,但却是教学的难点。
再通过介绍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对比化合反应提出了分解反应的概念。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知道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同时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课题制取氧气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1.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1.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的概念。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和主要方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以及探究催化剂的方法。
教具准备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
仪器:大试管(5支)、木条、酒精灯、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火柴。
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备课笔记易错提醒:不易溶于水并不是不溶于水,只是溶解的量较少而已。
课前预习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新课导入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收集氧气及验满的方法。
2.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二、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1)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颜色,状态,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药品:氯酸钾(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需要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药品:双氧水(颜色)和二氧化锰(颜色,不需加热)原理(文字及符号表达式):。
2.工业上如何制取氧气?(属于变化)三、课堂探究(一)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包括; ____________;收集装置包括:____________3.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药和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的原因:_____ __________ (3)固定仪器(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_____ 时开始收集气体。
当____________时收集满了(6)先移导管后熄灯,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可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4.氧气的验满和检验:验满的方法:_____ ___;检验氧气的方法:_________ ______5.气体的收集装置收集氧气可选,理由;可选,理由【结论】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决定(二)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三)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实验装置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是;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的物质。
实验室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1. 药品:2. ✸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4.✸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5.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1)✸排水法: 优点: 缺点:(2)✸排空气法(优点: 缺点: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固固加热型 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如氧气、二氧化碳、、✸向下排空气法:,如甲烷、氢气、、6.实验步骤:茶庄定点收利息①查(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先固后液)③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集中加热)⑤收(收集气体)⑥离(撤离导管)⑦熄(熄灭酒精灯)7.注意事项:(1)✸试管口棉花的作用:(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3)✸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在熄灭酒精灯:8.✸检验氧气:✸验满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氧气1.药品: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4.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现象分析(1)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带火星小木条(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0.2gMnO 2,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有大量 带火星小木条(3)实验结束后过固体质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0.2gMnO 2滤,烘干固体并称量质量保持不变(4)重复实验②③带火星小木条5.✸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1)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改变(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6.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7.氧气的工业制法(✸属于变化)8.✸分解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二)特点:9.✸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原因:①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部②排水法收集时,集气瓶没有装满水;导管口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9.图像问题一定量高锰酸钾制氧气 一定量氯酸钾制取氧气 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一定量氯酸钾制取氧气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一定量氯酸钾制取氧气 红磷燃烧实验(密闭装置) 高锰酸钾分解温度:220℃ 氯酸钾分解温度:450℃氧气/g二氧化锰/gm/g加热时间/s反应时间/s反应时间/s反应时间/s 反应时间/s 反应时间/sm/g压强/pam/g。
2.3 制取氧气目标要求: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 认识分解反应。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取和实验操作。
探索导航:1知识回顾(1)检验氧气的方法: ;(2)给固体加热的方法: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氧气: 、双氧水: 、水: 、高锰酸钾: 、氯酸钾: 、二氧化锰: 、氯化钾: 、锰酸钾: 。
自主学习、交流合作:(1)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 等。
(2)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 ,是化合反应吗? 。
(3)什么是催化剂: ;为什么说利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
还可以用: 等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制取氧气还可以用: 和 混合共热的方法。
写出该反应的反应表达式: ;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红色的固体,实验室也可以加热这种药品制取氧气,其文字表达式是: ;(4)什么是分解反应: 。
特点是: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 B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 C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 D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5)工业上制取氧气的原理: ;或者 等。
疑难感悟、尝试训练:1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水 −−−→−tongdian 氢气+氧气, B 一氧化碳+氧化酮−−→−加热铜+二氧化碳, C 铝+氧气−−→−点燃氧化铝, D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
2下列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改变某些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C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在任何反应中二氧化锰都作催化剂。
3 神舟6号太空舱能利用NiF 2e O 4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转化为氧气。
而NiF 2e O 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该物质在反应中是( )A 反应物 ,B 生成物 ,C 催化剂,D 消毒剂 。
问题探究:1探究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特征,设计试验,探究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1,已知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及氧气难溶于水的性质决定收集办法和装置;4动手操作,体会制取过程,品尝成功的快乐:交流收获、自我检测:1如果想制取比较多的气体,用什么代替大试管:;为了便于随时加入液体应该怎样改进装置:。
第三节制取氧气导学案一、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一)、实验药品:(暗紫色固体)(二)、实验原理: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三)、实验仪器:ABCDEF(四)、收集方法:1)排水法:因为氧气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2)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空气且不与空气成分反应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五)、验满方法:向上排空气法: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经满了。
(六)、放置方法:盖上毛玻璃片放于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七)、检验方法:用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若木条复燃证明这瓶气体为氧气。
八、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九、讨论1)为什么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十、注意事项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2)装:装入高锰酸钾固体(试管口放一团)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定:用铁架台固定试管(试管口要略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4)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先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防止试管炸裂,再用酒精灯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向上排空气法: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不然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5)收:收集气体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留有气泡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排水法:当气泡时才开始收集(若一开始冒泡就收集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6)离:将导管撤离水面7)熄、;熄灭酒精灯十一:随堂检测(牛刀小试)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先加入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不需要预热。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下图是某学生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甲、乙两种方法收集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请在图中标出)3(2013•衡阳)如图是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试管中棉花的作用是;(2)什么时候才能收集气体?;(3)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的原因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2.3 制取氧气——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催化剂在催化作用中的作用方式;3.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二、知识回顾在化学反应中,通常需要提高反应速率才能满足要求,而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却自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我们已经了解到催化剂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那么对于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有哪些基本的了解呢?•催化剂是什么?•催化剂的特点有哪些?•催化剂的种类有哪些?三、新知引入1. 催化剂的定义催化剂是指能够改变反应速率而自身不被消耗掉的物质。
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起始物质和产物,只是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得反应更容易发生。
2. 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本身不参与反应,不被消耗;•可以在多个反应中重复使用;•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
3. 催化剂的种类根据催化剂的形态和相对于反应物的状态可以将催化剂分为以下两类:•均相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同相(同一相态);•异相催化剂:催化剂与反应物处于不同相(不同相态)。
四、实验操作1. 材料准备•氢氧化铜颗粒•水•快速燃烧片(可引燃的物质)2. 实验步骤1.将一小块快速燃烧片点燃,放入空气中,观察其燃烧过程。
2.将一些氢氧化铜颗粒放入干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溶液,摇匀后倒入集气瓶中。
3.用气液分离器将集气瓶中的气体收集到气体干燥瓶中,注意收集过程要在水中进行。
3. 实验观察•观察燃烧片燃烧过程中是否能继续燃烧。
•观察集气瓶中是否生成氧气。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实验中放入氢氧化铜颗粒的试管中产生了很多气体,这说明氢氧化铜颗粒参与了氧气的制取过程;2.燃烧片在氧气的作用下燃烧得更旺,说明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根据以上观察和结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推论:•氢氧化铜颗粒在实验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得氧气的制取过程更容易发生;•氢氧化铜颗粒使得燃烧片燃烧得更旺,说明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重点难点】
1.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2.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学习内容一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3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放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氧化锰生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2.课本实验2-5
【讨论交流】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收集氧气时,可用什么方法? 【温馨点拨】
1.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2.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名师归纳】
实验室加热固体制氧气的反应原理: 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反馈练习】
1.现有下列仪器:①烧杯 ②酒精灯 ③铁架台 ④试管 ⑤托盘天平 ⑥集气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需要的仪器是(A ) A .①⑤ B .①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①②③⑤
2.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 .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 B .反应不需要加热
C .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3.某同学在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了试管破裂的情况,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D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珠
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 ⑤收集氧气结束时,
先撤去酒精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学习内容二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催化剂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38~39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讨论交流】
1.用过的二氧化锰能否再次使用?
2.催化剂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温馨点拨】
1.向用过的二氧化锰中再次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能否再次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上实验可重复多次,好像二氧化锰永远用不完。
如果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你
会发现它的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
把它再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还可以使过氧化氢分解。
2.①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煤)。
催化剂的本质是“一变二不变”。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名师归纳】
二氧化锰水+氧气
1.过氧化氢――→
2.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
3.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4.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5.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6.离开化学反应就不存在催化剂。
【反馈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可以较快地放出氧气的一组是(C)
①过氧化氢溶液②纯净的二氧化锰③高锰酸钾受热④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全部
2.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D)
A.反应速率不变
B.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学习内容三 分解反应和氧气的工业制法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39~4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A.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B .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C .氯酸钾――→二氧化锰加热
氯化钾+氧气 D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以上四个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B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D 。
3.比较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4.工业制氧气:把空气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变为液态,然后蒸发,利用氧气
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剩下的主要是液氧。
【名师归纳】
1.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就是一变多的反应。
即AB―→A+B。
2.实验室制氧气量少,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制氧气的纯度高;工业制氧气量大,纯度相对低一些。
【反馈练习】
1.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
点燃二氧化碳+水
A.甲烷+氧气――→
加热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碱式碳酸铜――→
C.泥水―→泥+水
点燃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氧气――→
2.下列有关工业法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液化蒸发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液化蒸发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C.液氧是无色的
D.液化蒸发空气所得的氧气贮存在银灰色钢瓶中
3.小敏同学对下列反应进行归纳,主要有:
点燃二氧化碳+水
①石蜡+氧气――→
②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③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④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加热氧化汞
⑤汞+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⑥磷+氧气――→
点燃氧化铝
⑦铝+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
⑧碳+氧气――→
二氧化锰水+氧气
⑨过氧化氢――→
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⑩高锰酸钾――→
点燃四氧化三铁
⑪铁+氧气――→
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⑤⑥⑦⑧⑪;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⑨⑩;
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是①⑤⑥⑦⑧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