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42
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1、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2、全会指出,全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4、会议提出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
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1、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会议明确了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强调了依宪治国在战略布局中的根本性。
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三、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1、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2、“十三五”规划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
3、提出“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制定。
一、十八大的精神:十八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围绕这一主题,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共南阳市委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省委九届七次全会明确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用好改革“金钥匙”,瞄准制约发展的“南阳事”,讲好改革“南阳话”,以改革为动力,在新一轮改革中明势取道,勇于担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创发展优势,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努力实现后发快进,加快南阳转型跨越、绿色崛起奋力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
当前,制约南阳发展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慢人均水平低经济结构不优主导产业支撑力不强开放度低,发展活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弱;体制不优机制不活,环境不优作风不实。
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市深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指向。
我市推进改革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总目标,“四个河南”、“两项建设”的总布局,“一个载体、四个体系、五大基础、六个保障”的总方略,全面深化和落实“一统四抓三关键”的总体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实践意识,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起,从具体问题抓起,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着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经济发展好中求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与全国全省同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一、围绕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体制机制1.加强对重大产业的谋划推动。
建立落实现代工业“龙腾计划”、现代服务业“雁阵计划”、现代农业“金地计划”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是什么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首先,在经济领域,本次全会的总目标是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主要体现在加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现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保障各类所有制经济等合法权益。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其次,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主要目标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这体现在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政治生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法定权责清单和审批权事项清单制度;加强依法治国战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革,提高政治体制的效能和民主治理水平,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再次,在社会领域改革中,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具体来说,就是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领域的改革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健全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促进农业现代化。
通过这些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
最后,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总目标是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这包括加快能源资源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环境监测和治理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培养全社会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目标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领导讲话稿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被公认为“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GDP从3624亿元增加到18.23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9.4%,而同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3%左右。
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3255元。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6.1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加到26平方米和29.7平方米。
改革以来的28年是人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改革明显提高了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1978年到2013年,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16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1.4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
现在,我国GDP列世界前四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谷类、肉类、棉花、钢铁、煤炭、电视机、电脑等产品产量以及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不久前召开的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的中心议题就是中国和印度,并决定论坛夏季还要在中国召开。
所有这些成就,都来源于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
因此,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改革。
中国改革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的正确选择,是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
改革虽然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但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还存在不少前进中的矛盾、问题和体制性的障碍。
比如,现在基尼系数确实已经很高了,贫富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篇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面授】2019年湖南常德省考笔试冲刺课程(4月7日第二期10天10晚密训协议班开课)【网校】2019年湖南省考密训课程,随时随地上课手机也可以无需请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的目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一步迈上新台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
此次会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对世界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目标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强调要加强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监管,提出要完善宏观调控和微观调节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还针对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为发展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在政府管理方面,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建设,并推行全面依法治国的思路,推动法治建设和法治政府建设,为社会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是改革社会发展体制,促进人民福祉不断提升。
会议提出了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包括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
同时,还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四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改革和发展。
会议强调,要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还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出目标,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些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中国的经济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篇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 【面授】2015 年湖南常德省考笔试冲刺课程(4 月 7 日第二期 10 天 10 晚密训协议班开 课) 【网校】2015 年湖南省考密训课程,随时随地上课 手机也可以 无需请假!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3 年 11 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 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 最鲜明的特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 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 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不断扩大开放, 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 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 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 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 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 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9日在首都北京召开,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历史行进中重要而关键的一次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在中国改革挺进深水区和攻坚期的当下,全会的召开已经引起世人关注,被寄予厚望。
(中国新闻网11月9日)
笔者认为,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在国际社会眼中,改革开放凝聚中国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气度和睿智;改革开放彰显中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难题的胆识和坚韧。
“启动重要经济改革的跳板”,“改革开放升级到2.0版”,“为未来二三十年规划最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掀起下一个飞跃式大发展”,“推动中国迈向高科技富裕国家之列”,“传递正面、积极、持久和新颖的改革之风”……透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激起的国际舆论热浪,我们再次感受到世界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期待。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赢得世界的认同和赞许。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
美国《华尔街日报》感叹,“中国让许多民众摆脱了贫困,人数之众是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许多国际机构近年来的调查都显示,中国老百姓对国家发
展道路和政府领导力的满意度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认为,改革开放是中国面向未来的生存方式和自觉行动,这种独具魅力的气质成为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春暖花开81012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誓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事。
让“中国梦”越来越近。
通过这次讨论会,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明确了作为一名大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一次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必将以其重大的历史意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特殊的历史贡献,永载我们党的光辉史册。
会议审议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吹响了奋力加快改革进程的冲锋号,勾画了深化各领域改革的路线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内涵丰富,我们作为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讨论,尽快将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实质指导实践。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
要把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同中央《决定》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力求做到掌握精髓、把握要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个总目标就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
通过这样制度上的完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且要使这样一些创造的成果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