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艰难唯一勇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红色人物名言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3.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4.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6.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夏明翰《就义诗》7.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梅岭三章》8.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陈毅《梅岭三章》9.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陈毅《梅岭三章》10.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1.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对酒》12.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13.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4. 革命何须怕断头,满天风雪满天愁。
——杨超15.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赵一曼16. 风雨如磐暗故园,我寻归路入云边。
——田汉17. 满天风雪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杨超《就义诗》18.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1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0.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口占一绝》21.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22. 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
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朱德23.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方志敏24.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刘伯坚《带镣行》25.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三国演义》的古诗词三国人物诗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关羽张飞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赞刘备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叹何进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
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赤兔马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叹丁管董贼潜怀废立图,汉家宗社委丘墟。
满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
少帝刘辩作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
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
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
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
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唐妃作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
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赞伍孚汉末忠臣说伍孚,冲天豪气世间无。
朝堂杀贼名犹在,万古堪称大丈夫!赞关羽斩华雄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赞貂蝉原是昭阳宫里人,惊鸿宛转掌中身,只疑飞过洞庭春。
按彻《梁州》莲步稳,好花风袅一枝新,画堂香暖不胜春。
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
榆钱不买千金笑,柳带何须百宝妆。
舞罢隔帘偷目送,不知谁是楚襄王。
貂蝉歌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
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连环计司徒妙算托红裙。
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叹董卓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王允杀蔡邕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赞王允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
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张闿杀曹嵩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
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三国时期赵云说过的名言1.赵云说过的名言有哪些1、云长破黄巾:“破黄巾贼却用一裹青巾者,可谓以木克土。
”“可谓惯破黄巾刘关张矣。
” ——《三国演义》2、大丈夫只患功名不立,何患无妻?——《三国演义》 3、能进能退乃真正法器。
——《三国演义》4、前方纵有千军,难当我赵云一人。
——《三国演义》 5、心怀不惧,方能翱翔于天际。
——《三国演义》6、勇者之事甚于生死。
——《三国演义》7、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
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三国演义》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国演义》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国演义》10、血染征透甲红,当日谁敢与争风!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三国演义》。
2.赵云说的名言有哪些1、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赵云2、血染征透甲红,当日谁敢与争风!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3、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
当阳之役,义贯金石。
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
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赵云4、赵云独仗英雄气,舍命浑如落叶轻。
枪搅垓心蛇动荡,马冲阵势虎飞腾。
------赵云5、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
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夫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赵云6、怀中抱定西川主,紫雾红光射眼明。
斩将夺旗世罕比,擎天保驾功业成。
------赵云7、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赵云8、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赵云9、我来少憩长阪下,斑斑莎草血犹腥。
子龙子龙在何处?仰天长叹三两声。
描写艰辛后成功的句子描写生活艰辛的句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无论通往成功的路途有多艰辛,想成功的人都不应该放弃。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描写艰辛后成功的句子,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描写艰辛后成功的句子一、千古艰难小生死,万代权衡大是非。
宋振庭二、下坡路轻松,但是容易摔倒;上坡路艰难,但是很坚实稳健;如果你感觉轻松,你可能在下滑,如果你感觉辛苦,也许你正处在爬高期。
三、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四、没有比人生更艰难的艺术了,因为其他的艺术或学问,到处都有教师。
塞涅卡五、从不为艰难岁月哀叹,从不为自己命运悲伤的人,的确是伟人。
塞内加六、艰难之日要坚定,顺利之日要谨慎。
蒙古七、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毛泽东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苦闷,失败了再来,前途是自己努力创造出来的。
徐特立八、学习尤如登山,需要坚持,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只要懂得享受,也能其乐无穷,当攀上顶峰时,便能饱览美景。
九、人在艰难前最必要的先取胜自已,让自已心中的冰点融化,只有获胜自我能力取得重生。
十、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十一、愈艰难,就愈要做。
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十二、要使性格有所发展并非简单之事,只有通过艰难和困苦的磨练才能使心灵强化,视野开阔,雄心振奋,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
凯勒十三、比起年轻美丽什么的来说,即使折了腰,还能笔直而走的活下去才是更艰难的,这种东西,让灵魂保持美丽才是真正困难的事情哦。
十四、。
在艰难时期,企业要想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种始终面向外界的姿态。
若想长期生存,仅有的途径就是要使人人竭尽全力,千方百计让下一代产品进入用户家中。
约翰多伊尔十五、二十六岁到三十岁这段时间,是人生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的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的建立人脉等,但你总得撑下去,上天只会给我们能过得去的坎。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
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的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的哲人身上啊!“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在其位,谋其政。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利,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
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同意志趣的话题。
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
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
这关乎于对“自由”的价值评价。
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它使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距庄子七百多年前渭水边上发生的一幕:八十多岁的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用意却在钓文王。
他成功了。
而比姜太公年轻得多的庄子(他死时也只有六十来岁),此时是真心真意的在钓鱼,且可能毫无诗意——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
历史对赵云的经典评价诗句
1.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心并义肝。
士劝渠能和益土,百惊不动
是人安。
——陈普《咏史下·赵云》
2.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
似见流星离斗分,谬传灵武
直咸京。
九苞雏凤冲霄翼,三匝慈乌落月情。
纵少当时赵云将,卧龙终始汉臣名。
——王逢《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其三》
3.就中最是荀文若,帷幄运筹王佐略。
为汉不忠魏亦疑,白首子房
竟焉托。
天下英雄惟使君,地无尺土孰为群。
武侯眼自高四海,卓识吾还爱赵云。
——柯振岳《柯振岳》
4.海天风鹤日频闻,谁把鹈膏拭剑文。
下濑戈船徒冷冷,习流君子
但纷纷。
贪杯不为咍张合,开户何曾见赵云。
长胜从来难料敌,安危须视此汀濆。
——黄锦《感事用前韵》
5.关张颠蹶赵云亡,汉阼终衰枉经济。
前出师,后出师,孤臣沥血
书肝脾。
渭滨敌退大星坠,千古英雄空泪垂。
——王鏊《诸葛武侯》
6.将军不可无马,汗马三分,洗马以来空凡马;先帝尝称子龙,从
龙百战,卧龙而外一神龙。
——何元普《洗马池赵云祠联》
7.存唐李晟武;为汉赵云忠。
——梁鼎芬《课儿联其二百五十七》
8.舒壮士,智如张子房,胆如赵子龙。
神州地入黄旗东,壮士手挽
回天功。
探虎入虎穴,壮士沃焦心火热。
——杨维桢《舒刺客(并序论)》。
关于祖国的七言绝句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佚名《渡易水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写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国殇》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苏武传》写作素材【题解】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为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
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所以,到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时,却被扣留,并迫使他投降。
《苏武传》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手法]作者塑造苏武的形象相当成功。
文章不是机械地铺叙历史事件,而是经过高度取舍剪裁,集中笔墨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及在异国十九年的种种遭遇和表现,主题鲜明,形象突出。
用对比和衬托手法刻画、烘托苏武,生动地再现人物的性格和节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苏武传》善用对照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其一,与张胜对照。
匈奴突发事变,副使张胜卷入其中。
事败,张胜惊惶失措茫然失计,苏武痛责自己屈节辱命。
虞常被斩,张胜心惊,卫律“举剑欲击”,张胜觍颜“请降”。
反观苏武,卫律“举剑拟之”,苏武岿然不动。
同为使者,一个看重名节视死如归,一个急功近利贪生怯死,两人之素质有霄壤之别。
其二,与卫律对照。
卫律本是汉朝叛徒,“召武受辞”,自我炫耀趾高气扬不知人间羞耻。
对卫律,苏武先是据理反驳,卫律理屈词穷,复又厉声痛斥,卫律颜面扫地。
一个忠心赤胆大义凛然,一个色厉内荏恬不知耻,两人如冰炭之不能同炉。
《苏武传》的人物描写向为后人推崇,如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试选择一个角度,分析其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苏武的语言极有个性特点,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苏武获知真相,语副使张胜:“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对同僚的婉转告诫,尽见语中。
面临审判,苏武语假吏常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言毕即自刺。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敬礼)我是一年二班的胡泽,今天我给大家讲是《我心中的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大门,去寻找那些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吧!记得我之前看动画片是非常喜欢里面的大英雄,想像自己向他们一样,爸爸就给我讲了很多真实的英雄故事,我从书本上也读到了很多英勇奋斗的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危难时刻舍生忘死的汶川大地震抗震英雄苟晓光老师的事迹。
苟老师是四川的一名小学教师,2008年被追为革命烈士,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我心目中的英雄。
汶川大地震来临前,人们正在午休,殊不知一场残酷的自然灾难却突然降临。
苟老师例行在教学楼巡察。
突然,一阵地动山摇,整栋教学楼剧烈地颤抖摇晃,门窗玻璃噼哩啪啦。
苟老师脑海中出现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他大声吼叫学生赶快逃生。
同时,他大声通知巡察的各位老师。
酣睡中的孩子被突然惊醒,不知所措。
他一边大声呼吼,一边迅速抱起两名孩子直往楼下冲去,清醒的孩子紧随而下。
到了楼下,连一口气都来不及喘,他返身冲向教室,他奋力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
他第三次抱起两名孩子向楼下跑,,顶楼轰然坍塌劈头盖面向他们袭来。
就在那一瞬,他本能地将两个孩子“藏”在怀中,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挡住从天而降的砖块顿时扑倒在血泊之中。
飞速赶来的老师和群众在搬他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时,他断断续续地说着,并艰难地用手指向顶楼,说“上……上面……还……还有……”被藏在怀中的两个孩子安然无恙,苟老师因伤势过重不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英雄岂不惮艰险,烈士难道乐轻身?是孩子的安危,召唤苟老师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轻生本为国,意气不关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如此,在生死抉择面前,苟老师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谁说“千古艰难唯一死”?苟老师为孩子们赴死献身心如铁,气如虹,展现了无私无畏的伟大风范和爱生如子的朴素师德。
千古艰难唯一勇。
梁智纲
有人说:“千古艰难唯一死”,但我说应该是:“千古艰难唯一勇。
”因为很多敢于去死的人不一定是出于勇敢,而是出于无知或情绪。
当一个人认为死比生要更好时,他就会选择去死。
而人是不知道死是什么感受、死后的感受、死后去了哪里的,所以才会看轻生死大事。
如果知道,那些轻易自杀和犯死罪的人就应该会重新选择了。
不知道及看轻生死大事的人选择去死,恰恰是缺乏勇气,缺乏生活下去的勇气!
那什么是勇?是敢于玩“笨猪跳”?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为了理想勇往直前、不顾一切、甚至付出生命而不惜?生理上的先天因素就不说了,有人天生大胆,有人有恐高症。
这里主要谈思维和心理的勇。
如果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那是无知的鲁莽;如果是为一个假理付出生命而不惜的勇,那是盲目的愚痴,而这种假勇是很迷惑人的。
什么是愚痴?愚:心上加禺,(以下搜自百度:“禺”意为山角落,引申指道路不通达,“心”和“禺”联合起来表示“性格孤僻,喜欢钻牛角尖”、“不谙人情世事”,愚字指常年野居,很少和世人接触的人,他们不但消息闭塞,还养成了孤独的性格,同这样的人很难对话沟通交朋友。
)痴:知外加病字旁,意味知见有病,即知见有错误。
信息的闭塞很容易造成愚,因为万物本联系,信息少了就是和万物的联系少了,继而判断的选择少了、思维的方向少了、思路狭窄、思维僵化,就容易产生不识天高地厚的井蛙之见。
当人处在不理原因条件而一昧直走的状态中时,人的心智是迷失的,知见是不正的,走的方向也就错了。
人在愚痴状态下的勇是无知武断的假勇。
勇,按儒家讲:必须符合“仁、义、礼、智”,而且不能“疾贫”,才能成其为勇。
《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
”又《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以上搜自百度)。
实际上,智、仁、勇是相同本质的三个应用和表现。
与智、仁、勇相对立的是惑、忧、惧。
惑的原因是没有通达从而判断时模棱两可、不知所以;忧的原因是事理不透从而做事时患得患失、不够豁达;惧的原因是有所牵挂从而遇事时受之阻碍、不敢突破。
所以,要达到不惑,必须要万象通达;要达到不忧,必须要看透一切;要达到不惧,必须要毫无牵挂。
而要做到这三点,必须是明白本质并清晰现象,了解自身及万事万物的来龙去脉、联系变化。
因此智、仁、勇相通,在
至大时相同。
故大智者必大仁大勇,而大仁者必大智大勇,同理,大勇者必大智大仁。
勇则可用(应用,应对万事万物而起用)、则可永(永远保持前进,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则可拥(拥有,既能不断前进,就能不断拥有)、则可庸(中庸,中和中正,不偏不倚,应对合适)。
什么是真正的勇?我觉得就是能够敢于突破原先固有的思维范围——自己
原来认可的固有观念,通俗来说,就是敢于超越自我,当你敢朝固有范围之外迈出第一步时,成功就已经奠定基础了。
其实,超越自我应该叫做回归自我,因为能超越的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而是在这个身心上反映出的思想和行为,那是可变的假我,假我是可扬弃、可提高的。
真正的自我是永恒不变的尽善尽美的真心,那是民胞物与、一体皆爱的大我本我!当你能保持住大爱大善的真心时,当你确知你是为真理而付出时,还有什么能让你畏惧呢?这才是真正的勇!
在思维上,勇体现在:勇于对比自己一直坚持的固有观点,勇于否定自己曾经认可的错误观点,勇于承认自己以前犯下的错误事实,勇于改正自己根深蒂固的过错习气。
真正能做到这几点的能有几人啊!认错不是懦弱,不认错才是真的懦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子张第十九》中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真正的勇者是无惧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过错的,也只有无惧于承认并改正自己过错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