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名词解释大全2
- 格式:doc
- 大小:54.61 KB
- 文档页数:19
名词解释必背目录【蒙太奇的种类】软性电影【蒙太奇的句型】国防电影蒙太奇主旋律电影库里肖夫效应十七年电影作者电影台湾电影诗电影香港新浪潮左岸派新德国/日本/苏联电影电影眼睛派新德国电影德国表现主义日本电影超现实主义苏联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白色电话”电影法国印象派电影新好莱坞电影布莱顿学派 DOGMA宣言新现实主义 DOGMA纯洁誓言新浪潮《海斯法典》真实电影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杂耍蒙太奇电影符号学同期录音维尔托夫和记录电影《想象的能指》女权主义电影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电影真理报独立制片安东尼奥尼长镜头理论爱森斯坦景深镜头先锋派电影升、降格大卫•格里菲斯升格/降格《一个国家的诞生》副光《党同伐异》借位拍摄经典好莱坞的基本特征跳切真实电影声画对位直接电影180度表演区法国新浪潮场面调度艺术电影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塔尔科夫斯基规定情境戈达尔格式塔心理美国“作者电影”理论情节点马丁•斯科西斯套层结构独立电影生活流画外空间类型电影理性电影黑色电影左翼电影蒙太奇法文montage n.蒙太奇,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蒙太奇的种类】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两类蒙太奇模式,它们分别是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1.叙述蒙太奇叙述蒙太奇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时间顺序,把不同的镜头连接在一起,叙述一个情节,展示一系列事件的剪接方法。
叙述蒙太奇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几种。
影视名词解释大全1. 镜头(Shot):指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一组连续画面。
镜头可以用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场景的氛围等。
2. 剧本(Screenplay):电影或电视节目的文本,包括对话、场景描述和角色动作等内容。
3. 演员(Actor/Actress):参与电影或电视节目表演的人。
演员通过扮演角色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4. 导演(Director):负责指导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创作过程,并协调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5. 制片人(Producer):负责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筹集资金等工作。
6. 编剧(Screenwriter):负责创作并撰写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剧本。
7. 拍摄(Shooting):指通过相机将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画面记录下来。
8. 剪辑(Editing):将拍摄好的素材进行剪辑和处理,形成最终的电影或电视节目。
9. 配乐(Soundtrack):为电影或电视节目创作的音乐,用于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10. 特效(Special Effects):通过计算机技术或实物制作,用于创造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奇幻场景或特殊效果。
11. 后期制作(Post-production):拍摄完成后,对电影或电视节目进行音频、音效、视觉效果等方面的后期处理工作。
12. 录音(Sound Recording):将影视作品中的声音进行录制,包括对话、音效和音乐等。
13. 服装(Costume):演员在电影或电视节目中所穿的衣服,用于展现角色的特点和时代背景等。
14. 布景(Set):用于电影或电视节目拍摄的场景道具,包括建筑物、家具、装饰等。
15. 画面比例(Aspect Ratio):指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画面的宽高比例,常见的有4:3和16:9等。
16. 音效(Sound Effects):用于增强电影或电视节目中的声音效果,如枪声、爆炸声等。
17. 分镜(Storyboard):用图示的方式将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剧情按照时间顺序分解成一组画面。
销售实战手册影音部分目录一、发烧部分二、碟机部分发烧部分一、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分别与声波的频率、频幅和振幅相关。
人耳对中频的灵敏度最高,而识别高、低频的灵敏感较低。
二、影响音质的主要因素:人耳的听音范围为20HZ—22KHZ,可大致分成四个频段,即低频段(20—150HZ),中频段(150—500HZ),中高频段(5000—22000HZ),各频段要均匀,过强、过弱,都会使音质受到破坏。
其中低频是基础、是厚度;中、低音是力度,决定音乐的气势;中、高音是亮度、清晰度;高音是层次、是透明度。
中、低频过强时,声音变得混浊、清晰度差。
相反中、低频过弱时,声音则显得单薄、乏力、不丰满,音响设备可能存在的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削波失真,会使声音发毛、发尖、发沙、发浑。
声源的直射声与近次反射声、多次反射声的综合作用,会使声源停止时,声音不能立即停止,通常用“混响时间”来量度。
重放语言及轻音乐时,混响时间宜短,重放古典音乐时,混响时间宜长一些。
三、什么是高保真音响及AV音响:HI-FI即高保真,是指音响设备能真实地反映声音信号的原貌。
高保真音响即要求音响设备失真度要小,及要求放音场所应当符合声学要求,能够再现录音棚的声场效果,有真实感、临场感。
A V简称视听,即高品质画面。
A V器材是指由HI-FI与HI-VI组成的完美视听系统,由优质音像信号源、AV 放大器及声像重放设备组成。
HI-FI音响系统有双声道功放和两只主音箱,而A V系统音频部分包括3-6路功放和多个音箱。
与HI-FI不同,A V系统除了处理音频信号外还要处理视频信号。
四、什么是杜比定向逻辑:这里的杜比定向逻辑,是指专业的意思,是目前最普遍的影院编码、译码系统。
采用4-2-4编/译码技术,将左、前右、中置和环绕4个声道的原始音频信号编码成两路声音信号,存储在载体上,重放时译码还原成四声道信号,杜比定向逻辑技术首次实现了较完整意义上的环绕场,设置了中置音箱,可以提高对话的清晰度,能满足大部分情况下对电影音响效果的要求。
销售实战手册影音部分目录一、发烧部分二、碟机部分发烧部分一、声音的三要素:音调、音色、响度是声音的三要素,分别与声波的频率、频幅和振幅相关。
人耳对中频的灵敏度最高,而识别高、低频的灵敏感较低。
二、影响音质的主要因素:人耳的听音范围为20HZ—22KHZ,可大致分成四个频段,即低频段(20—150HZ),中频段(150—500HZ),中高频段(5000—22000HZ),各频段要均匀,过强、过弱,都会使音质受到破坏。
其中低频是基础、是厚度;中、低音是力度,决定音乐的气势;中、高音是亮度、清晰度;高音是层次、是透明度。
中、低频过强时,声音变得混浊、清晰度差。
相反中、低频过弱时,声音则显得单薄、乏力、不丰满,音响设备可能存在的谐波失真,互调失真,削波失真,会使声音发毛、发尖、发沙、发浑。
声源的直射声与近次反射声、多次反射声的综合作用,会使声源停止时,声音不能立即停止,通常用“混响时间”来量度。
重放语言及轻音乐时,混响时间宜短,重放古典音乐时,混响时间宜长一些。
三、什么是高保真音响及AV音响:HI-FI即高保真,是指音响设备能真实地反映声音信号的原貌。
高保真音响即要求音响设备失真度要小,及要求放音场所应当符合声学要求,能够再现录音棚的声场效果,有真实感、临场感。
A V简称视听,即高品质画面。
A V器材是指由HI-FI与HI-VI组成的完美视听系统,由优质音像信号源、AV 放大器及声像重放设备组成。
HI-FI音响系统有双声道功放和两只主音箱,而A V系统音频部分包括3-6路功放和多个音箱。
与HI-FI不同,A V系统除了处理音频信号外还要处理视频信号。
四、什么是杜比定向逻辑:这里的杜比定向逻辑,是指专业的意思,是目前最普遍的影院编码、译码系统。
采用4-2-4编/译码技术,将左、前右、中置和环绕4个声道的原始音频信号编码成两路声音信号,存储在载体上,重放时译码还原成四声道信号,杜比定向逻辑技术首次实现了较完整意义上的环绕场,设置了中置音箱,可以提高对话的清晰度,能满足大部分情况下对电影音响效果的要求。
影视影像名词解释1. 影视影视是指影片和电视节目,是通过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体展示的视听作品。
影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它通过故事情节、视觉效果、表演、音乐等元素,以及各种艺术手法和技术手段,向观众传递情感、价值观、思想观念等。
1.1 电影电影是指通过摄影机捕捉、记录并制作成影像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通过动态影像、声音和音乐来表现故事情节、塑造角色形象的艺术创作。
电影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手法,可以通过影像、音乐、剪辑等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和思考。
1.2 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是指通过电视媒体播放的一系列节目内容。
它包括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
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台或网络平台播出,使观众可以在家中或其他地方观看。
电视节目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可以满足观众对不同类型的娱乐、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2. 影像影像是指通过摄影、摄像等技术手段记录下来的图像或影片。
它可以是静态的照片,也可以是动态的视频。
影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可以通过构图、色彩、光影等元素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艺术意义。
2.1 摄影摄影是指使用相机等设备记录图像的过程。
摄影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光线、景深等参数,捕捉到具有艺术或纪实意义的图像。
摄影可以通过静态图像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也可以通过连续拍摄的方式记录下动态的场景和故事。
2.2 摄像摄像是指使用摄像机等设备记录影像的过程。
摄像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运动轨迹、镜头焦距等参数,捕捉到动态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摄像可以通过连续的图像序列来呈现动态的影像,可以用于电影、电视节目等各种视听作品的制作。
3. 名词解释3.1 剧情剧情是指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
它包括故事的起承转合、人物的冲突和发展等内容。
剧情在影视作品中起到承载情感、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个好的剧情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共鸣,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
影音设计知识点总结图解影音设计是指将声音和图像相结合,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来达到艺术或传达信息的目的。
它涵盖了各种媒体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告和动画等。
在影音设计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影音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图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声音设计声音是影音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声音的引导、适当的处理和搭配,可以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1. 音频文件格式不同的音频文件格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包括MP3、WAV、FLAC等,在制作中需要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格式。
2. 音效设计音效是指在影视作品中通过特定的声音效果来营造气氛和增强视觉效果。
常见的音效包括环境声、特殊效果等。
音效的选择和搭配需要根据影片的主题和调性进行调整。
3. 音乐选取音乐可以为影片增加情感色彩和戏剧性。
在影音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音乐对于影片的氛围和情感表达至关重要。
二、图像设计图像设计是指在影音制作中使用图像和视觉效果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图像设计,可以增强影片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1. 摄影技术摄影技术在影音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光线和镜头等,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
2. 色彩搭配色彩在影片中具有重要的表现力。
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情绪。
3. 视觉特效视觉特效是指在影音设计中使用计算机生成的特效来增强图像效果。
通过应用视觉特效,可以实现一些无法通过实景拍摄实现的效果,例如爆炸、飞行等。
三、剪辑技巧剪辑是指在影音设计中对画面进行编辑和组合。
通过合理的剪辑技巧,可以使影片更具节奏感和戏剧性。
1. 剧情编辑剧情编辑是指将多个镜头和场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用以讲述故事。
通过剧情编辑,可以控制影片的节奏和情节的发展。
2. 转场效果转场效果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之间进行平滑过渡的效果。
常见的转场效果包括剪辑、淡入淡出、快速切换等。
3. 配乐剪辑配乐剪辑是指将音乐与影片进行合理的配合和编辑。
影音基础知识讲解一、什么是影音基础知识影音基础知识是指与影音相关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设备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影音已经成为人们娱乐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了解影音基础知识对于使用和享受影音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二、影音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 提升影音体验:了解影音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和调整影音设备,以获得更好的音视频效果,提升观影和听音的体验。
2. 解决常见问题:掌握影音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影音设备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如画面模糊、声音失真等。
3. 选购合适设备:了解影音基础知识可以让我们在购买影音设备时更加明智,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设备,避免浪费金钱和资源。
4. 增加专业素养:掌握影音基础知识可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音作品,与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三、影音基础知识的内容1. 影音格式:了解不同的影音格式,如MP3、MP4、AVI、MKV 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分辨率和清晰度:了解分辨率的概念,如720P、1080P、4K等,以及不同分辨率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
3. 音频编解码:了解常见的音频编解码格式,如AAC、MP3、Dolby Digital等,以及它们的压缩原理和音质特点。
4. 视频编解码:了解常见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如H.264、H.265、AVC、VP9等,以及它们的压缩原理和图像质量特点。
5. 音视频同步:了解音视频同步的原理和常见问题,如延迟、不同步等,以及解决方法。
6. 音频输出设备:了解常见的音频输出设备,如扬声器、耳机、音箱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7. 视频输出设备:了解常见的视频输出设备,如显示器、电视、投影仪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8. 影音传输接口:了解常见的影音传输接口,如HDMI、DisplayPort、USB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9. 影音设备连接:了解影音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有线连接、无线连接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电影解说术语
电影解说术语是指用来描述和解释电影内容、场景和技术手法的专业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影解说术语:
1. 镜头:指电影镜头的视角和构图。
如全景镜头、特写镜头等。
2. 剪辑:指将不同镜头或场景进行剪切和组合的技术。
如跳切剪辑、融合剪辑等。
3. 特效:指在电影中使用的视觉和声效处理技术,用于创造虚拟的场景和现象。
如CGI特效、爆炸特效等。
4. 剧情:指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发展。
如起承转合、高潮、结局等。
5. 影片风格:指电影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风格特点。
如黑色电影、实验电影等。
6. 导演手法:指导演在电影创作中采用的独特技法和表现手段。
如快速剪辑、镜头运动等。
7. 声效:指通过音响技术制作的电影音效。
如背景音乐、配乐、环境声等。
8. 摄影:指电影摄像技术和摄影技巧。
如镜头运动、光影处理等。
9. 配乐:指为电影制作的原创音乐或已有音乐的选取和运用。
10. 插叙:指电影中通过旁白或文字展示来说明情节的手法。
11. 惊悚:指一种以制造紧张、恐怖和不安为目的的电影类型。
12. 喜剧:指一种以幽默和滑稽为主要手法的电影类型。
13. 动作:指以激烈的动作场面和动作演员表演为主要特点的
电影类型。
14. 科幻:指以科学和未来科技为背景的电影类型。
15. 纪录片:指以真实事件、人物和事实为素材的电影类型。
这些术语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电影作品,也是电影评论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编导专业---五十个影视名词解释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
通过放映,在萤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
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即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明显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24.电影剧作: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体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工作。
25.电影导演: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物和总指导。
26.电影制片人:指在电影生产,制作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资金,人员,物质材料等所进行经营管理工作的人。
电影中的名词解释电影作为一种广泛受众欣赏的艺术形式,拥有丰富的语言和技术体系,其中包含了许多专业术语和名词。
对于观众来说,了解这些名词的意义和用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影,欣赏并探索其中的艺术之美。
本文将对电影中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对电影语言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镜头:电影拍摄的基本单位。
一个镜头可以包含一系列画面,从一个角度或位置拍摄,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通过剪接不同的镜头,制作完成一部电影。
二、剪辑:电影后期制作过程中,通过将不同的镜头和场景进行组合、编辑,使影片具有连贯性和流畅性的过程。
剪辑可以决定电影的节奏、氛围以及情感表达。
三、分镜:在剧本编写和拍摄前制定的图文计划,用来描述每个场景中的镜头安排和动作。
分镜图通过文字、图示或绘画形式表达,有助于导演和制片人精确控制拍摄过程。
四、特效: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通过计算机生成图形、数字合成以及实物特效等方法,创造虚拟的视觉效果。
特效能够实现人类或自然界不可能实现的画面,为电影增添更多的惊奇和视觉冲击力。
五、音效:用声音来表现电影中特定场景、人物动作或情绪变化的技术手段。
音效可以通过录音、混音、剪辑等方式处理,使观众能够更真实地感受到电影中的声音效果。
六、配乐:指为电影制作配套音乐的过程。
配乐可以增强电影的氛围、加强情感表达,通过选用不同的音乐风格、曲调和乐器,产生与电影画面相互呼应的效果。
七、角色: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角色是电影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员们可以通过表情、动作和语言来传达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态度。
八、情节:电影剧本中的故事线索和发展。
情节是电影故事的核心,通过安排各种冲突、转折和高潮,让观众更加投入到电影中,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情感波动。
九、导演:负责电影创作全过程的人。
导演执导电影的艺术创作,指导演员表演,控制拍摄过程,通过自己的艺术眼光和才华,将剧本变成生动、感人的电影作品。
十、演员:在电影中饰演角色的艺术家。
电影专业术语详解大全白昼电影能在光线明亮条件下放映的电影。
这种电影白天也可在露天放映。
放映时须在银幕前装设暗框,以使画面具有足够的亮度与反差。
白昼电影改变了电影必须在暗室放映的限制,扩大了电影的放映范围。
彩色影片在银幕上能够还原被摄体自然色彩的影片。
一般用彩色多层胶片制作。
先用彩色底片拍摄成原底片,再用彩色多层正片通过底-正片工艺印制成彩色拷贝;也可用染印法工艺以黑白接受片为原材料,印制成彩色拷贝。
本色演员演员的一种类型。
多扮演与演员本人的外形、气质、性格近似的角色;本色演员塑造的银幕形象比较接近于生活,表演较为真实自然,符合电影特性的要求并为观众所接受。
其局限是往往只能表现单一的银幕形象,而不能通过表演去创造不同的性格。
插曲为影片中某一场面、某一情节中的人物而作,并不直接概括影片主题思想或基本内容的歌曲。
也有的只为表现时代气氛、地方特征等。
插曲一般在影片中不反复出现。
长焦距镜头指焦距长于标准尺寸的摄影物镜。
在电影摄影中,选取水平视角为23-24,相应焦距约为画幅对角线长度两倍的摄影物镜作为标准镜头。
35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50毫米,凡长于50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16毫米电影摄影的标准镜头,其焦距相当于25毫米,凡长于25毫米者即为长焦距镜头。
故事片摄影,使用75毫米或100毫米的长焦距物镜拍摄特写或大特写镜头,因摄影机远离被摄对象,可避免演员产生紧张心理,且便于照明布光。
焦距特别长的摄影物镜(如400、800、1000毫米甚至更长)称为“望远镜头”,能摄取很远景物的某个细部成为特写镜头,造成远处景物被移近的银幕效果。
但其所摄画面,缺乏空间感、纵深感和透视关系。
在科教影片中,运用望远镜头,可在隐蔽的远处摄取野生动物,避免动物受到惊扰,从而使画面显得自然真实。
长镜头“短镜头”的对称。
指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
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
针对联考中的“名词解释”题型,请大家注意以下内容:各种类型片的定义(如纪录片、剧情片等);景别、长镜头、主观镜头、空镜头、固定镜头;蒙太奇;影视剧史上的诸多个“第一”;各大电影(电视)节、奖项等;资料中提到的著名导演、演员和电影作品补充:由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焦距景深,是指镜头对焦处(即被拍摄的主要对象)前后所能成像清晰的范围。
习惯上标准镜头(也叫常用镜头),为长焦距镜头(也称望远镜头),为短焦距镜头(也称广角镜头)。
标准镜头。
把焦距值等于(或接近)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摄影镜头。
相当于人眼观察景物时最清晰的视角大小,用它拍摄的画面影像接近于人眼对空间的正常感受。
长焦距镜头。
焦距值大于画幅对角线尺寸的摄影镜头。
与标准镜头相比,观察范围与景深变小。
长焦距镜头等于将远处的景物拉近,将拍摄的物体影响放大,压缩了现实环境中纵深方向物与物之间的距离,减弱了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它可以使前后景都处于模糊状态,把不可回避的杂乱背景处理成虚像,以减少杂乱背景的干扰,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短焦距镜头。
焦距值小于画幅对角线尺寸的摄影镜头。
短焦距镜头提供较宽广的视景,透视力强。
摄影效果是前景显得大,后景物愈远愈小,能显示广阔的空间和深度。
其缺点是被摄景物容易变形。
近摄人像,形象必然失真扭曲。
当然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殊效果,故意通过变形来营造某种气氛。
虚焦画面是指整个画面没有聚焦点,没有一处是清晰的。
同一个镜头里面根据表现内容,前后变动焦点,以达到调度、转移观众视觉重点的目的,这是一种焦点转换技巧,称为动态焦点固定摄影是指在拍摄过程中摄影机机位和机身始终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
当然,被摄对象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平摄角度(平拍),指机器的高度位置与被摄对象同等高度,俯摄角度(俯拍),是指摄像机镜头高于人眼或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仰摄镜头(仰拍),是指摄像机高度处于人眼以下位置或低于被摄对象水平线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色调从明暗分布上可分为:•(1)高调(也称明调、亮调、淡调、轻调):•以浅灰、白色以及亮度等级偏高的色彩为主。
家庭影院常见术语释义:
家庭影院环绕技术释义:
家庭影院音箱的摆位:
家庭影院杰出表现之本:
要想家庭影院系统有杰出表现,就必须考虑AV智能中心机与音箱系统适配问题。
适配的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尽量选择知名品牌的套装家庭影院,因为这种系统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各项适配因素的一致性。
家庭影院的三种配置方案:
数字解码系统(Dolby Digital或DTS)在家庭影院系统中有三种搭配方案。
DSP(Digital Sound Processing)是日本雅马哈公司开发的数字声场处理技术,用于重放不同节目源时模拟出各种现场的声音效果。
除了听音乐或欣赏未经数字编码的电影光碟外,日常收看电视节目时使用DSP模拟功能亦可获得理想的临场效果。
现在的电视机都是两声道的立体声,声音效果听起来显得苍白无味。
特别是在收看球赛或演唱会直播时,怎么也找不到亲临现场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时可以把电视机的声音输出到带DSP功能的A V智能中心机来重放,根据不同的节目选择相应的DSP功能模式,就可以模拟出身临其境的理想效果,让你坐在家里也照样血脉贲张。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在设计功放的声音处理电路时,对声音分配和频率范围作一些简单的微调,也标上"DSP"的标志,号称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DSP效果。
其实,在这种功放中并没有使用雅马哈DSP芯片,真正的雅马哈DSP 芯片只有八种典型的模拟声场效果。
影音特点总结影音(Audio-Visual)是指声音和图像的结合形式,以声音和影像的方式传达信息和情感。
影音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重感官刺激影音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组合,能够同时刺激观众的多个感官,营造出更加立体和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声音的震撼与图像的视觉效果相辅相成,加强了观众对于情节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多重感官刺激,影音能够更直观地传递信息,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2. 感觉体验强烈影音以其强烈的感官刺激,能够深入触动观众的情感和思维。
音效的应用能够营造出紧张、刺激或悲伤的氛围,引发观众的情绪共鸣。
图像的表现力则能够通过色彩、构图、剪辑等手段,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影音在创作上能够更全面地表达情感,使观众更容易被故事所打动。
3. 故事叙述能力强影音作为一种叙事媒介,能够通过声音和图像的组合,将故事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通过音效的运用和配乐的选择,影音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氛围,加深故事的表达力。
图像则通过画面的选择、拍摄技巧和剪辑手法,突出故事的重点,提升叙述效果。
影音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媒介,能够更有效地传达故事的情感和主题。
4. 传播效果广泛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音作为一种传播媒介拥有广泛的传播渠道。
通过视频分享网站、社交媒体等平台,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分享影音作品。
影音具有简洁明了、易于传播的特点,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信息的传递效果。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影音能够更有效地吸引观众,传递信息和推广产品。
5. 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由于影音以声音和图像为媒介,不受语言和文化的限制,能够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障碍,传递信息和推广文化。
影音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媒介,能够将不同的声音和图像融合在一起,传达各种形式的文化信息。
通过影音,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理解,增强人们的互动与交流。
综上所述,影音具有多重感官刺激、感觉体验强烈、故事叙述能力强、传播效果广泛以及跨越语言和文化的特点。
影音知识《三》——影音编码(1)AVI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
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
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
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 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
MKV格式:MKV是Matroska的一种媒体文件,Matroska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它可将多种不同编码的视频及16条以上不同格式的音频和不同语言的字幕流封装到一个Matroska Media文件当中。
多媒体封装格式,也称多媒体容器(Multimedia Container),它不同于DivX、MP3这类编码格式,它只是为多媒体编码提供了一个“外壳”,常见的AVl、VOB、MPEG格式都是属于这种类型。
但这些封装格式要么结构陈旧,要么不够开放,正因为如此,才促成了Matroska这类新的多媒体封装格式的诞生。
Matroska媒体定义了三种类型的文件:MKV是视频文件,它里面可能还包含有音频和字幕;MKA是单一的音频文件,但可能有多条及多种类型的音轨;MKS是字幕文件。
这三种文件以MKV最为常见。
nAVI格式:nAVI是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与我们上面所说的AVI格式没有大联系)。
影音设计知识点总结大全影音设计是指通过音频和视频等媒体的合理组合和处理,来达到营造氛围、传递信息和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等目的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
以下是影音设计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 音频设计1.1 音频的基本元素:音调、音量、音色、音质等。
1.2 音频采样率和比特率:采样率决定了音频的录制和播放质量,比特率则影响了音频的文件大小。
1.3 音频编辑软件:如Adobe Audition、GarageBand等,用于录制、剪辑和处理音频。
1.4 音频特效:包括混响、均衡器、压缩器等,用于增强音频效果或调整音频的参数。
2. 视频设计2.1 视频编码格式:如H.264、MPEG-4等,用于压缩和存储视频文件。
2.2 视频分辨率和帧率:分辨率决定了视频的清晰度,帧率则决定了视频的流畅度。
2.3 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Final Cut Pro等,用于剪辑和处理视频。
2.4 视频特效:包括颜色校正、特效叠加、转场效果等,用于增强视频效果或创造特定的视觉效果。
3. 音视频同步3.1 时间码:用于精确记录音频和视频的时间信息,以便在后期剪辑和同步时使用。
3.2 音视频关键帧:音频和视频组合中的关键事件,如口型、动作等,在剪辑和同步中需要注意准确对齐。
3.3 音频和视频的采样率和帧率要一致,并进行同步处理,确保音频和视频的播放保持一致。
4. 配乐设计4.1 配乐的选取原则:根据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氛围,选择相应的音乐,并确保与画面或情节相符。
4.2 配乐的编辑和混音:根据需要进行音频的剪辑和混音处理,以达到更好的音频效果。
4.3 版权法和使用许可:使用他人的音乐作品需要遵守相关版权法规,并获得相应的使用许可或版权准许。
5. 配音设计5.1 配音演员:选择适合角色并具备声音表演能力的演员进行配音,能够匹配角色的性格和情绪。
5.2 配音录制和后期处理:使用专业的录音设备进行录制,并通过后期处理调整音频效果,以满足作品的要求。
线数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
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
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 Line)”也称线.线的数量就称为线数.线数越多,表明图像越清晰。
高清电视开放分类:科技、生活高清晰度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是一种电视业务下的新型产品,原ITU-R 给高清晰度电视下的定义是:“高清晰度电视应是一个透明系统,一个正常视力的观众在距该系统显示屏高度的三倍距离上所看到的图像质量应具有观看原始景物或表演时所得到的印象”。
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高清标准,高清平板电视机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清晰度要高于720线,简单来说就是真正的高清平板电视机必须要满足分辨率高于1366×768这一条件。
标清电视SDTV标清电视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也是数字电视DTV的一种,其图像质量与普通DVD光盘(分辨率720×576,画面比例4:3)等同。
线性编辑开放分类:技术、制作、编辑、磁带概念:线性编辑,是一种磁带的编辑方式,它利用电子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要求将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
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编辑成新的连续画面,然后再以插入编辑的方式对某一段进行同样长度的替换。
但要想删除、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这是电视节目的传统编辑方式。
传统的磁带和电影胶片的编辑方式是由录像机通过机械运动使用磁头将25帧/秒的视频信号顺序记录在磁带上,在编辑时必须顺序寻找所需的视频画面。
线性编辑的优点及不足:1.线性编辑的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相对于非线性编辑来讲比较简单。
线性编辑是使用编放机、编录机,直接对录像带的素材进行操作,操作直观、简洁、简单。
影音名词解释大全2AC-3杜比数字(DD)5.1声道数字环绕声格式原先的叫法。
有源分频网络(active crossover)指可将声频信号中的低频、中频和高频在放大之前便加以分割而分别加到各自的发音单元往的一种有源电子电路。
固然有源分频网络多用于超低音音箱中,但在多声道系统中,也可单独使用有源分频网络。
有源超低音音箱(active subwoofer)指专门用于重放低频、并由内置功率放大器来驱动的那类音箱。
ADD指CD唱片按模拟方式录音(A),而编辑和制片则均采用数字(D)方式。
模拟/数字变换器(ADC)将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电路。
邻台选择性(adjacent-channel selectivity)指接收调谐器能够选择所欲收听的电台并抑止邻近电台干扰的能力。
隔台选择(alternate-channel selectivity)指接收调谐器能够抑止与所欲接收的电台相隔为二个台的其它电台的干扰的能力。
AES/EBU数字接口(AES/EBU inte*ce)一种传送数字音频信号的专业接口,AES/EBU信号线为使用XLR插头的平衡传输线。
此外,也在某些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
是根据美国AES(声频工程协会)和EBU(欧洲广播同盟)来命名的。
逼人感(aggressive)用于表示象要把音乐给抛投到聆听者眼前的那种前推型演出的声学术语。
空气感(air)用于表示高音的开阔,或是声场中在乐器之间有空间间隔的声学术语。
此时,高频响应可延伸到15kHz-20kHz。
反义词有"昏暗(dull)"和"厚重(thick)"。
气悬式唱臂(air-bearing tonearm)指LP电唱盘的唱臂系用空气垫来支撑的一种唱臂。
气悬式电唱盘(air-bearing turntable)指唱盘系由空气垫来托起的那种唱盘。
环绕感(ambience)也称包围感。
指电影伴音所产生的那种有一定规模和空间的包围感。
通常是由环绕音箱来营造的。
安培(ampere)电流的计量单位,用A表示。
解析(analytical)指音响器材能巨细无遗的再现录音制品中的每一细节,但却用的是错误的方式,此种解析方式极缺乏音乐味。
模拟(analog)指模拟信号的电压变化是对声波的一种模拟,也即电压会随原有声学波形而连续的变化。
与在二进位中用0和1来表示的音频或视频信号的数字信号相对。
图像变形(anamorphic)指影片或视频的宽屏幕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用透镜或数字处理的方法加以"压窄",以便能适应于标准的4∶3的幅形比。
重放时,则通过"反压窄"将图像原有的幅形比予以恢复。
图像变形的格式可在不牺牲分辨率的情况下,提供正确的幅形比。
消声(anechoic)字面上讲便是"无回波"的意思。
消声室(anechoic chamber)指一间没有反射的房间。
在消声室的墙壁上均展设得有吸声性能良好的吸声材料。
因此,室内便不会有声波的反射。
消声室是专门用来测试音箱、喇叭单元等。
清楚(articulate)指表示音响器材能够清楚的分辨音调的声学术语。
防滑调整(anti-state adjustment)指加装在唱臂上用于调整加在唱臂上的力,从而抵消唱臂会自然内侧滑动的倾向。
幅形比(aspect ratio)也称宽高比,即显示荧屏上画面的宽度与高度的比值。
标准电视的幅形比为4∶3(1.33∶1),而宽屏幕的电视以及HDTV高清楚度电视的幅形比则为16∶9(1.78∶1)。
ATRAC指自适应变换声学编码(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系日本索尼公司在其推出的MD磁光盘机中采用的一种低比特率数据压缩编码技术。
音响爱好者(audiophile)俗称"音响迷"或"发热友",指对重放音乐的音质极为看重的一些人。
音响狂(audiophile nervosa)指那些总在不停地捣鼓音响器材而不大能尽情往欣赏音乐一味只对音响痴迷的人。
通道隔离(channel separation)系用于衡量一个声道跟其它声道之间的隔离程度的标准。
在家庭影院系统中,当通道隔离不够时,一个声道中的声音便会"串进"另一个声道。
比较典型的例子便是杜比环绕声中,前置主声道中的声音会"串进"环绕声道。
声道隔离好时,声像定位便会更为正确。
胸音(chesty)指音箱的一种声染色,就像歌唱家因胸腔过大而放声洪量的那种声音。
系由于在125~250Hz一段的低频响应上有突出所引起的。
色度(chrominance或chroma)指视频信号的彩色部分。
色度信号中包含有色彩和色调信息,但却没有亮度信息。
噗嗤声(chufing)指倒相式音箱在以高电平重放低音时所发出的那种噗嗤声。
原因是此时有大量的空气在音箱开孔处通过。
甲类放大(class-A)也称A类放大。
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
此时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对整个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乙类放大(class-B)也称B类放大。
为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
此时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将会放大音频信号的正半部分,而另一路晶体管或电子管放大器则放大信号的负半部分。
甲乙类放大(class AB)也称为AB类放大。
放大器的一种工作状态。
此时放大器的输出级在输出功率为低电平时便按甲类放大状态,而在输出功率为高电平时便转换为乙类放大。
丁类放大(class D)也称D类放大或数字式放大器。
系利用极高频率的转换开关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的。
具有效率高,体积小的优点。
很多功率高达1000W的这类数字式放大器,体积只不过像盒VHS录像带那么大。
这类放大器不适宜于用作宽频带的放大器,但在有源超低音音箱中却有较多的应用。
限幅(clipping)当要求放大器输出超过其所答应的输出功率时,便会使输出的音频波形的顶部和底部变得平坦。
就像将峰值给削平了似的。
限幅会引进大量的失真。
让人在音乐的峰值时听到有嘎吱嘎吱的响声。
封闭(close-in)指声音的不够开阔,不大柔和和缺少空气感及细节。
多因在频率高于10kHz时有了衰减的缘故。
CLV LD激光影碟(CLV laserdisc)指按恒定线速度录制的LD激光影碟。
取决于激光拾取器在碟片上的读取位置,LD碟片的转速将会改变。
当激光拾取器在碟片外沿读取时,LD影碟的转速相当对较慢;当拾取器沿碟片内径读取时,转速便会加快。
因之,从激光拾取器看来,线速度系保持不变的。
也称为"延长播放"影碟,由于碟片的单面便可存贮1个小时的视频节目。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指一种内部的导体被隔离层的编织体所包围的一种电缆。
同轴数字输出(coaxial digital output)指在CD机、DVD机等数字录音源设备上安装的用于输出数字音频的RCA插座。
可以用同轴数字信号线来跟其它音响器材连接。
同轴发音单元(coaxial driver)指将一个发音单元(通常为高音单元)装在另一发音单元(通常为中音单元)内部的那类扬声器。
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原文为code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系一种信道编码和调制的方法。
在欧洲,主要用于DTV数字电视和DAB数字音频广播。
用于将相邻的每部分信号尽可能的分离开来,并分别在可多达1536个离散的频率上传送,因而可减少传输差错和多径传波之类干扰。
相参性(coherence)指对音乐能够有一总体感觉而不是由很多单独部分所组成的那种感受。
声染色(coloration)指在音响系统中,由某一音响器材所引起的声音的改变。
有声染色的音箱便不能精确地重放出加给音箱的声信号。
比如,有声染色的音箱可能会重放出过多的低音,而在高音方面则有所欠缺。
梳状滤波(comb filtering)指在频率响应上出现的一系列相间的深深的峰值和谷值的现象。
通常,当直达声和经听音室内音箱两侧的侧墙所反射而稍许有些延迟的反射声合加在一起时,便会产生这种梳状滤波。
共模抑止(common-mode rejection)当将平衡信号加到差分放大器时,便只将平衡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给放大了。
任何两个相位共同的噪声(共模噪声)皆被差分放大器所抑止。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Dolby Pro Logic)是美国杜比公司开发的环绕声系统。
它是把四声道立体声在录制时通过特定的编码手段合成为两声道,即将原来的左声道(L)、右声道(R)、中置声道(C)、环绕声道(S)的4个信号,经编码后合成为LT、RT复合双声道信号,重放时通过解码器将已编码的双声道复合信号LT和RT还原为编码的左、右、中、环绕四个互不干犹的独立信号,经放大后分别输进左音箱、右音箱、中置音箱和环绕音箱。
为了放音对称起见,环绕音箱采用了左环绕和右环绕音箱,分别从放大器输出,所以贸易上把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输出称为五声道。
但因左、右环绕声音箱接在一个声道上,输出的是相同的环绕声道信息,故实质上仍然是四声道。
贸易上也有六声道和七声道的杜比定向逻辑AV放大器。
所谓六声道是将中心声道用两个放大线路输出,分别接在左中置音箱和右中置音箱上。
但左、右中置音箱接在一个中置声道上,故实质上也是四声道。
七声道则是将环绕声声道分成四个通道输出,即左后置环绕声、右后置环绕声,并分别采用四个环绕音箱,这就成了七声道输出。
但是七声道输出的四个环绕音箱都接在一个环绕声道上,也只能算四声道输出。
因此带杜比定向逻辑解码器的AV放大器不管是五声道输出、六声道输出或七声道输出,实质上都是四声道。
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左、中、右三个声道的频率范围能达到20-20000Hz,即可满足全音域的要求,但环绕声声道的频率范围比较窄,只有100-7000Hz。
杜比定向逻辑Ⅱ杜比定向逻辑Ⅱ的解码是将经杜比环绕编码的信号(2/0信号)恢复为5.1声道的解码方式,这是在杜比定向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制式,简单来说,定向逻辑II在环绕声道频响及由单声道变为立体声这两方面改进最大,其次是在主声场(左、中、右三声场)方面也作了较大的改进。
未经杜比编码处理的立体声信号采用杜比定向逻辑Ⅱ解码也有一定的效果。
杜比数字AC-3杜比数字AC-3(Dolby Digital AC-3)是杜比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家庭影院多声道数字音频系统。
杜比定向逻辑系统是一个模拟系统。
它的四个声道是从编码后的两个声道分解出来的,因此难免有分离度不佳、信噪比不高,对环绕声缺乏立体感,并且环绕声的频带窄等缺点。
AC(Audio Coding)指的是数字音频编码,它抛弃了模拟技术,采用的是全新的数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