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小孩呕吐两种按摩手法帮助你
- 格式:pptx
- 大小:84.34 KB
- 文档页数:13
小儿吐奶中医推拿手法
按揉足三里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用拇指指尖轻按揉小儿足三里各100次。
(位置如左图1所示)
推膻中
推膻中:
膻中穴位于小儿两乳头连线正中点。
用拇指螺纹面自小儿膻中穴向下推至脐部100次。
(位置如左图2所示)
推脾土:
脾土位于小儿手拇指端骨掌面。
用拇指螺纹面在小儿两手脾土部位轻柔地向指尖轻推各100次。
推胃经:
胃经位于小儿拇指第一指骨掌面。
用拇指螺纹面来回推小儿双手胃经各200次。
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小儿腕关节掌侧腕横纹上2同身寸两筋之间。
用指尖按揉小儿双手内关穴各100次
中医食疗法及外治法
1、枸杞陈皮粥:本粥清肝和胃润肺。
旧广陈皮2克、枸杞菜叶20片、蜜枣2个,煲粥。
2、茨实陈皮粥:本粥化气健脾和胃。
旧广陈皮2克、茨实10克,煲粥。
食用时加麦芽糖些许以和胃润肠。
3、如见口烂,可用饭汤水加少许真珠粉(真珠层粉易可)调均匀涂口腔。
4、乳母注意饮食,不可偏寒偏热。
哺乳后适宜轻拍婴儿背部,千万不要逗玩太过。
两种按摩法可缓解小儿呕吐小儿呕吐的护理要点小儿呕吐两种按摩方法按摩方法一常用手法:(1)患儿仰卧,家长以中指先按后揉中脘穴1分钟。
(2)家长将双手拇指分放于患儿剑突两侧的季肋处,然后向两旁分椎1~3分钟。
(3)先掐后揉内关穴1分钟。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食、中三指,捏拿脾俞、胃俞穴处肌肉,各15~20次,然后以拇指各按揉1分钟。
随证加减:(1)感受风寒者,常用手法加: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推揉太阳穴50次。
③清肺经200次,清大肠200次。
(2)脾胃虚弱,神疲乏力者,常用手法加:①补脾经300次,揉板门300次。
②捏脊5~7遍。
③按揉足三里穴1~3分钟。
(3)饮食过多或不干净者,常用手法加:①清胃经300次,清大肠300次。
②揉板门100次,运内八卦100次。
③推下七节骨100次。
按摩方法二常用手法:(1)患儿坐位或俯卧,家长一手固定患儿头部,用另一、手食、中二指自上向下,直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处300次。
(2)以拇指顺运内八卦50~100次。
随证加减:(1)伤食者,加揉板门300次,分推腹阴阳1~3分钟。
(2)脾虚者,加补脾经300次,揉足三里穴1~3分钟。
(3)湿热者,加清天河水200次,推箕门穴50次。
(4)寒吐者,加推三关300次,横擦背部以热为度。
小儿呕吐的护理要点须知一、小儿呕吐时,将其放在床上并安静躺卧,同时在床边放一个盆盂,以防小儿再发生呕吐时使用。
并且,用凉开水给小儿漱口,除去口腔中的异味。
二、小儿呕吐时,常常将衣物和被单弄脏,要注意经常更换,如果留有异味,更容易诱发小儿呕吐。
三、对于胃幽门狭窄的患儿,哺乳时不要一次喂得过多,但注意小儿有足量的水分摄取,以免发生脱水,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如用小勺或小杯子给小儿少量多次地喂奶或喂水。
四、小儿呕吐时不要急于进食,否则只会加重呕吐。
每隔10~15分钟给小儿喝一些淡盐水或糖水,注意观察小儿手上的皮肤是否干涩,以防身体发生脱水。
小儿呕吐按摩方法
小儿呕吐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其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胃及肠内容物通过贲门、食管、口腔而被强力驱出的动作,称之为呕吐。
中医学认为, 胃气下降则顺。
胃气不和,逆
而上行则呕吐。
感受风寒或受热,饮食生冷,伤食, 胃气虚弱等,均可以导致呕吐。
患儿可突然出现呕吐,也可先有恶心然后出现呕吐。
呕吐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反复呕吐, 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功能紊乱;长时期地呕吐,可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
1. 方法与步骤见图。
小儿呕吐推拿按摩
(1)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先用右手除拇指外四指并拢, 以指腹为着力点以肚脐为圆心顺时针方向摩推腹部3~ 5 分钟,力量可酌情稍重些,见本图(1) 。
(2)紧接上法,术者用手指按揉患儿气海、关元、中极、足三里穴3~5 分钟,见本图(2) 。
(3)术者用拇指稍用力按揉患儿承浆、内、外劳宫及内关
穴3~5 分钟,见本图(3) 。
(4)患儿俯卧位,术者在患儿脊柱部自下而上捏脊3~ 5 遍和自上而下抹脊3~5 遍,见本图(4) 。
2. 注意事项
(1)以上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非消化道器质性梗阻, 非颅内受伤、炎症、占位性病变, 非中毒, 非其他感染而致的发病者。
(2)若为饮食原因或胃肠功能不适引起的呕吐患儿, 应注意饮食节制、清洁和胃肠功能调节。
(3)如因受凉而致的患儿, 可稍稍食用一些红糖、姜汁水,温中止呕。
(4)若为乳母原因所致此症,乳母应加以治疗和保健。
治疗呕吐的6⼤⽳位
治疗呕吐有疗效的⽳位:⾓孙⽳、⽔沟⽳、章门⽳、劳宫⽳、期门⽳、委中⽳。
取⽳技巧及按摩
(⼀)⾓孙⽳:正坐,举起两只⼿,⽤⼤拇指的指腹由后向前将⽿翼摺屈,并顺势向上滑到⽿翼尖的部位,两个中指的指尖恰好相连于头顶正中线上,⽤⼤拇指的指腹揉按这个⽳位,会有胀痛的感觉。
两侧⽳位,每天早晚各揉按⼀次,每次揉按1⾄3分钟,也可以两侧⽳位同时揉按。
(⼆)⽔沟⽳:正坐或仰卧,伸出左⼿或者右⼿放在⾯前,五指朝上,⼿掌⼼向内,⾷指弯曲放在⿐沟中上部,此部位就是该⽳位,⾷指弯曲,⽤指尖揉按⽳位,有刺痛感。
两只⼿先左后右,每次各揉按1⾄3分钟,如果急救就⽤指甲掐按1⾄3分钟。
(三)章门⽳:正坐或仰卧,两只⼿的⼿掌⼼向下,指尖朝下放在双乳下、肋⾻上,⽤⼤拇指、⾷指直下掌根处像鱼⼀样的⾁厚处部位,即鱼际,揉按⽳位,并有胀痛的感觉。
左右两侧⽳位,每次揉按1⾄3分钟,也可以两侧⽳位同时揉按。
(四)劳宫⽳:正坐,⼿平伸,微屈约45度,⼿掌⼼向上,轻轻握掌,中指尖所指掌⼼部位即是该⽳,⽤另⼀⼿轻握,四指放在⼿背,⼤拇指弯曲,⽤指甲尖垂直掐按⽳位,有刺痛感。
先左后右,每天早晚两⼿⽳位各掐按⼀次,每次1⾄3分钟。
(五)期门⽳:正坐或仰卧,举起双⼿,⼿掌⼼向下,指尖相对,放在双乳下、肋⾻上,⽤⼤拇指和⾷指直下掌根处像⼀条鱼的部位,揉按⽳位,有胀痛的感觉。
左右两⽳位,每次揉按1⾄3分钟,或者两侧⽳位同时揉按。
(六)委中⽳:端坐垂⾜、双⼿轻握⼤腿两侧、⼤拇指在上,其余四肢在下,⾷指放在膝盖⾥侧,就是腿弯的中央部位,⽤⾷指按压所在之处,有酸痛感。
⽤⾷指的指腹,向内⽤⼒揉按,每次左右两侧⽳位各揉按1⾄3分钟,也可以双侧同时揉按。
小儿推拿穴位详细解说(十五)呕吐【孩子呕吐怎么办】——揉内关小孩的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健全,出现呕吐是正常的现象。
食物对于人体来说,也属于异物,需要胃肠进行消化吸收。
胃肠消化不了的或者对人体有害的,就可以通过呕吐排除体外,以缓解胃的压力,对人体实际上起着保护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学会辨别呕吐物,如果溢出清淡、灰白色的物质就是都来自食道稍带黏性的分泌物和咽下的奶水,是人体胃肠正常的排斥反应。
但是如果小孩得呕吐物有臭味或带血的话就不正常了,家长要马上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
出现小儿呕吐的情况,家长先不要忙着给孩子喂药,我教大家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揉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具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呕、降逆止呕、宽胸理气、疏通经脉的作用。
具体方法:让小儿伸臂仰掌,在腕横纹上2寸的两筋指尖,就是内关穴。
这里要提醒各位家长,中医讲的每一寸都是以中指中节为准的,这里更要以小儿的指节为准。
上一节提到良药治未病,小儿很容易出现呕吐症状,所以作为家政应做好预防保健。
小儿呕吐,与家庭护理也有很大关系,家长要注意,正在哺乳期的婴儿,喂食不宜太快,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
喂饱后,把小儿抱正,然后用手拍小儿背部,直到听到小儿打嗝的声音就可以了。
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孩子一哭就拿奶瓶哄,这样并不好。
把吃饭的时间定下来,其他的时候饿一饿,大一点的孩子也要这样。
另,不要过食煎炸肥腻食品及冷饮。
呕吐较轻者可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
再者,如果孩子出现呕吐的话,最好让孩子侧着睡。
如果每个家长能做到以上几点,我相信你的孩子就不会出现呕吐了。
我希望每个家长通过学习,都能做自己孩子的良医,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医治小常识-治疗呕吐
【小儿推拿疗法】
直推膻中一分钟,揉乳旁十次,按揉承浆五次,摩中脘五分钟,分推腹阴阳三十次,按揉脾、胃俞各十次,按揉足三里十次。
【耳穴模压疗法】
取穴:胃、肝、脾、神门。
治疗方法:将制好的耳模套在耳廓上,对准所选耳穴开孔,在穴孔置磁珠或王不留行子,每日按压三至四次,每次三至五分钟。
两耳交替使用,三至五日更换一侧。
【隔姜炙疗法】
1.取穴:内关、中脘、建里、足三里、肝俞、脾俞等穴。
治疗方法:将鲜生姜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姜片,用针孔点刺许多小孔,以便热力传导,上置适量大小的艾炷,点燃放在所选穴位施炙,一般炙到病人觉热,局部皮肤红晕汗湿为度。
功效:具有温中止呕的作用,主治虚证寒性呕吐。
2.取穴:中脘,足三里,公孙,关门等穴。
治疗方法:将鲜生姜切成三至四毫米厚的姜片,用针孔点刺许多小孔,以便热力传导,上置适量大小的艾炷,放在所取穴位,点燃施炙,一般炙到病人觉热,局部皮肤红晕汗湿为度。
功效:具有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卖证寒性呕吐。
【耳穴压丸法】
取胃、肝、脾、神门、下脚端,每次选二至三穴,常规耳穴工不留籽压丸法,压丸期间经常按压耳穴,二至三天换丸一次。
宝宝呕吐怎么办宝宝呕吐如何推拿治疗一、概述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发生一些疾病,那么对于孩子来讲,大家每一个大人通常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
每一个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健康康的,都不希望她们有疾病。
那么对于孩子,她们的身体非常的虚弱,这个时候就会引起一些呕吐物的现在。
那么当发生呕吐症疾病的时候,这个时候大家可以采取用一些推拿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下面某同事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关于小儿推拿的一些知识吧!二、步骤/方法:1、首先对于孩子呕吐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一般来讲,对它的预防工作,只要是在大家平时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吃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或者是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进行母乳喂养。
一般来说,对母乳喂养,它可以很好地改善孩子发烧呕吐的几率。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2、那么早就知道孩子发烧呕吐这种症状的时候。
因为药物,它对孩子的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采用一些中医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比如说这个时候大家可以采取一些推拿的方式来进行缓解症状。
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推拿一下孩子的檀中穴位。
3、那么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经常按摩一下孩子的中脘穴。
用大家的两个拇指可以向孩子的中脘穴向旁边分推。
一般来讲,对于这个方法可以推上30到45次。
它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呕吐的现象,而且可以经常地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抚摸肚子。
那么这就是可以按摩一下孩子的足三里穴,还有内关穴。
三、注意事项:以上就是某同事为大家分析的就这事了,希望某同事的这些能够帮助到大家,当孩子发生一些疾病的时候,大家一定要去医院进行检查,那么在这个时候,某同事可以给孩子吃一些消化的食物。
在这里某同事,祝愿大家早日健康。
小儿止吐最有效最快的方法
小儿止吐的最有效最快的方法是进行反射性按摩。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将小儿平放在床上或自己的腿上,保持背部平直。
2. 用指尖轻轻刺激小儿的脚心,进行按摩。
可以使用用开水瓶或湿毛巾加热的方法进行更有效的刺激。
3. 在按摩脚心的同时,用中指轻轻按压小儿的双颊和嘴唇周围,以刺激面部反射区。
4. 按摩和按压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在此期间,可适当转
动小儿的身体,刺激其他穴位。
5. 持续按摩3-4次后,让小儿侧卧,帮助其吐出胃内容物。
反射性按摩能够通过刺激脚底和面部的反射区,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而减轻胃部的不适感和呕吐反应。
然而,在进行按摩治疗时,仍需注意小儿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刺激导致不适。
因此,在治疗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小孩止呕吐推拿,少儿呕吐怎么推拿呕吐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证候,是指食物由胃经口吐出的一种症状,很多疾病可引起,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呕,两者同时发生谓之呕吐,中医认为,呕吐皆属胃气上逆所致,下面来教教大家小孩止呕吐推拿手法。
操作方法:补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顺运内八卦,揉中脘,摩揉肚脐,分腹阴阳,揉足三里。
1.迁调脾经:以左手食指放在患儿的左拇指掌侧,以食指放在其拇指末节背侧,并使其拇指微屈,以右手拇指指腹或其桡侧面自患儿拇指细长向拇指根部发推200-300次。
2.清胃经:用左手握持患儿右手,拇指,食指二指夹持固定其左拇指及掌指关节,以右手拇指指腹或绕侧面,自掌根推向患儿拇指根300-500次。
3.清大肠:用左手托起患儿右手,并使其手掌侧边,右手食指,中指卡住其拇指,以拇指拖侧面,由虎口直推向食指细长200-300次。
4.揉板门:用一手拇指指端揉患儿大鱼际平面,揉50-100次。
5.横纹推至板门:一拿著患儿手以紧固,另一手拇指指端用推法自腕横纹向指根,发推100-300次。
6.顺运内八卦: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宫,另一手食指,中指夹持患儿手腕,拇指自乾宫运至兑宫,运100-500次。
7.搓中脘:患儿站立,以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搓中脘2-3分钟。
8.摩揉肚脐:患儿仰卧位,以掌心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摩肚脐3-5分钟,继以在掌根或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腹顺时针揉肚脐100-200次。
9.分腹阴阳:患儿站立,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剑突下沿肋斧向两旁分发推50-100次。
10.揉足三里:患儿仰卧位,以拇指按揉足三里2-3分钟。
1.寒调侃:饮食稍多即为调侃,吐物多为清稀痰水或不消化食物,酸臭不甚,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鞭叶,小便溏厚,舌浓苔薄白,指纹色红。
2.热吐: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池,苔腻,脉滑实,指纹色紫。
呕吐太难受,掐按穴位既然能治愈?太神奇了(收藏版)
【常见病小课堂】
呕吐是指胃或食道内容物经食管涌出口腔的一种反射性动作,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医学认为,胃寒、胃热、肝气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等原因是引起呕吐的常见原因,如果是反复发作者,最好及时入院进行检查,及早治疗。
【巧用按摩法】
1.按掐足三里穴
快速取穴:正坐,屈膝90°,手心对髌骨,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处即足三里穴。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掐足三里穴,一掐一松,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度,连做36次,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可抑制胃积食,对肝脏或胆囊等病证引起的恶心呕吐有一定的疗效。
2.按压胃俞穴
快速取穴:从背部中央稍下方,脊柱(第12胸椎)的两侧,旁开1.5寸。
按摩方法:取卧位,双手拇指同时用力按压或揉压左右两侧穴位。
功效:使背部放松,活络胃肠功能,可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的症状。
3.点按巨阙穴
快速取穴:肚脐中点上6寸处即巨阙穴。
按摩方法:晚饭后两小时,最好是睡前用拇指或食指辅以无名指点按巨阙穴约10分钟,按至穴位发热为止。
功效:能够缓解胸部苦闷,对胃酸过多或胃痉挛及慢性胃病导致的呕吐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