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重庆专用)二轮题型专攻:微题型4定性、定量型离子推断题
- 格式:docx
- 大小:129.56 KB
- 文档页数:10
202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复习:推断题
1.标号为①~⑩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主族
周期
1①②
2③④⑤⑥
3⑦⑧⑨⑩试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元素符号)①H③C⑤O⑦Na
(2)①和④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H 3,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3H
•+→。
(3)⑦和⑧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是:NaOH>Mg(OH)2(填化学式)。
⑨和⑩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是:HClO4>H2SO4(填化学式)。
(4)①、⑤、⑦号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是,在该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解答】解:(1)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He、③为C、
④为N、⑤为O、⑥为F、⑦为Na、⑧为Mg、⑨为S、⑩为Cl元素,
故答案为:H;C;O;Na;
(2)①和④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NH3,NH3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3个氮氢键,用电子式表示NH3的形成过程为3H•+→,
故答案为:NH3;3H•+→;
(3)⑦为Na、⑧为Mg,金属性Na>Mg,则二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是:NaOH>Mg(OH)2;
⑨为S、⑩为Cl元素,非金属性Cl>S,则二者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
第1页共8页。
202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复习:推断题49.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2)反应⑥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
物质H在空气中的现象;(4)D溶液中加入B的氧化物固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7.方法与规律提炼: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未列出)。
A是一种生活中常见金属单质之一,D是淡黄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1)A、G的化学式分别为A,G;(2)用物理方法洗去试管内壁的D,应选择的试剂是;(3)F的浓溶液与A反应过程中,F体现的性质与下列反应中H2SO4体现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填字母);A.C+2H2SO4(浓)△¯CO2↑+2SO2↑+2H2O B.Fe+H2SO4═FeSO4+H2↑C.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FeO+H2SO4═FeSO4+H2O(4)写出反应E+H2O2→F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写出B→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6)若足量A与少量F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E和另一种气体,其体积比为1:1,则参加反应的A与F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学法:解决此类推断题的关键是准确找出题目“突破口”,指出解答本题的突破口:。
44.如图中的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丙.(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和乙:.丙和丁:.(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42.现有A、B、C、D、E五种物质且焰色反应都呈黄色,A为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A、B与水反应都有C生成,C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E,E加热能生成D.试推断:(1)B,C,D。
重庆南开中学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资料“有机合成与推断”专题强化训练1、环己烯可以通过丁二烯与乙烯发生环化加成反应得到:(也可表示为:+║→)丁二烯乙烯环已烯实验证明,下列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环外双键比环内双键更容易被氧化:现仅以丁二烯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按下列途径合成甲基环己烷:请按要求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B的结构简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反应④,反应类型反应;⑤,反应类型。
2、A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有机物。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A、B、F的结构简式:(2)写出A→C、E→D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含一个-CH3,且1mol该物质能与浓Br2水反应,共消耗3mol Br2。
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3、已知“傅一克”反应为:下列是由苯制取有机物“茚”的反应过程:(1)上述①、②、③、④反应中,属取代反应的有;(2)写出上述有关物质的结构简式:X:茚:(3)与互为同分异构,有一苯环且苯环上有互为对位的2个取代基,并能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可能是(写出三种):。
4、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烯键可发生臭氧分解反应,例如:R -CH =CH -CH 2OH −−−−→−+OH Zn O 23/R -CH =O +O =CH -CH 2OH 有机物A 的分子式是C 20H 26O 6,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合成一种感光性高分子B ,B 在微电子工业上用作光刻胶。
A 的部分性质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述信息结合化学知识,回答:(1)化合物(A )、(C )、(E )中,具有酯的结构的是 ;(2)写出指定化合物的结构简式:C ;D ;E ;B 。
(3)写出反应类型:反应II ,反应III 。
5、有机物分子中,凡与官能团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与α-碳原子连接的氢原子称为α-氢原子。
在一定条件下含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能与另一分子醛(或酮)发生反应,其实质是一个α-氢原子加在另一个醛酮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在羰基上形成羟醛。
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化学(二)化学测试卷共4页,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 0-16 Na-23 Cl-35.5 Co-59 Ga-70 Sn-118.7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天和号”推进器上的氮化硼陶瓷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 《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硫”指的是硫酸C. [(CH₃)₄NOH]是我国自研的先进微纳米光刻机材料之一,其可溶于水D. 《本草纲目》记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矾”指的是CuSO₄⋅5H₂O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点燃的Cl₂可在H₂中燃烧生成HClB.工业上电解熔融Al₂O₃冶炼金属铝C. 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与电子的跃迁有关D. 石墨、铜丝能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不同3. 下列方程式能准确解释事实的是A. 用浓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SO2+2OH−=SO2−3+H2OB.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 溶液,生成黑色沉淀:Cu²⁻+2HS⁻=CuS↓+H₂S↑C. 向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过量NH₃、CO₂制NaHCO₃:NaCl+NH₃+CO₂+H₂O=NaHCO₃↓+NH₄ClD. 苯酚钠溶液通入CO₂后变浑浊:4. “84”消毒液和双氧水混合时发生反应:NaClO+H₂O₂=NaCl+H₂O+O₂↑。
已知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生成标准状况下 33.6L O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消耗的H₂O₂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3N AB. 生成NaCl的质量为87.75gC. 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D.1L1mol⋅L⁻¹NaClO溶液中含有ClO⁻数小于 N A5. PCHDL 是一种高聚物,其合成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单体X是乙二醇的同系物B. PCHDL 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C. 单体Y 中含有2 个手性碳原子D. 该合成反应生成的小分子物质是CO₂6. 下列实验装置及试剂的使用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除去SO₂中的HClB.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D. 分离NH₄Cl(s)和NaCl(s)7. 某种光致储能夜光粉的主要成分为3M₃(ZX₄)₂⋅MY₂。
高2023届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第二次)高三化学试卷(化学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z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逃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逃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逃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016Na 23Mn 55一、选择题z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民以食为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是制造人造奶油的原料8.亚硝酸纳具有一定毒性,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C.铝制餐具不直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D.酱油中添加铁强化剂,可减少缺铁性贫血问题的发生2.SOCb是一种液态化合物,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武为:SOCb Hb O =S 02↑+2HC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αOH A,。
为式构S 结矶的U P2UH M 比角F D山UAA户L(、飞\B氯离子的结构示慈因为也)}JJD.S02与时)的空间结构相同3.氟他脑是一种抗肿瘤药,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氟他股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C <N <O <FB.所有元索者I !处于元素周期表的p 区C.1个分子中采取sp 3杂化的原子数为4D.基态氟原子最高能级的轨道形状为哑铃形臼N心女×4.加入下罗1J 物质后,不会影响溶液中N矿、Al 3•、Fe 3•、S03-、c1-大量共存的是A.苯盼B.Mg(OHhC.Na乞C030.NH,Cl高三化学试卷第1页(共8页)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9g0含有1键的数目为1.5NAB. 18gD 20和l8gH 20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lONAC.22. 4LS02和11.2L02完全反应生成so l 的分子数为NA D.15. 6gNa 202与足量C0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03$1J 备硫酸B.乙烯、乙醋、乙酸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Zn-N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大于Zn-0键.0.氧氟酸溶蚀破璃与Fe C h溶液腐蚀覆铜板均为氧化还原反应7.下列实验装置与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Fe(OH)3肢体制备B. NH3制备4 :主翩翩氯-II2在_.-J 水的精捧f/YI _pH试纸c.液液分离D.pH测试8.凯芙拉是一种耐高温、耐酸碱的高分子材料,司由脐IJY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相应结构简式如下。
202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复习:推断题1.已知下列反应均符合通式:A+B→C+D+H2O,其中B为常见的强酸或强碱。
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若A为黄绿色气体单质,C为CaCl2,该反应的用途为。
(2)若A为紫红色金属单质,D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B表现的性质有。
(3)若A为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D为红棕色气体,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C和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的危害是(写出一种即可)。
(4)若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A为一种酸式盐,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酸式盐X等几种常见物质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常温下,A、C、D为无色气体,F为红棕色气体,B为无色液体,C遇浓盐酸会产生白烟。
回答下列问题:(1)X的名称是,常见的用途是(写出一种即可)。
(2)写出图中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D;C→E。
(3)将过量的铜放入G的浓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6.72L气体,其成分为,被还原的G的物质的量为mol。
3.甲、乙、丙以及A~H是高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B是常温下均为气体的非金属单质,甲、乙、丙为金属单质,其余物质均为化合物。
A的颜色为黄绿色,D的焰色试验呈黄色,G的颜色为红褐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1)纯净的B在A中燃烧,火焰的颜色为。
(2)写出D与乙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F在空气中转化为G的实验现象,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已知A为应用广泛的金属单质、B溶液呈浅绿色、C溶液焰色反应呈紫色、C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呈红色,各物质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试回答:(1)写出B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D的化学式。
(2)写出由E转变成F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向G溶液中加入A的离子方程式:。
5.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1)A是,B是,C是(填化学式)(2)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以石墨作阴极,铁网作阳极B.稀释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C.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D.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2、H2C2O4(草酸)为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H2C2O4、HC2O4-和C2O42-物质的量分数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草酸的K a=10-1.2B.0.1 mol·L—1NaHC2O4溶液中c(Na+)>c(HC2O4-)>c(H+)>c(OH-)C.向草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4.2时c(Na+)+c(H+)=3c(C2 O42-)+c(OH-)D.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得C点溶液pH为2.8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 A个氮分子与N A个氦分子的质量比为7∶2B.1.0 mol·L-1FeCl3溶液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11.2 L CH4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5N AH O分子中,含有10N A个电子D.20 g 182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Na+2H2O Na++2OH–+H2↑HSOB.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OH−+SO23C.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2OH–+2H++SO42-BaSO4↓+2H2O5、钢铁防护方法有多种,如图中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是A.b为电源负极B.该方法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电子流向:a→钢铁闸门→辅助电极→b→aD.电源改用导线连接进行防护时,辅助电极发生氧化反应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A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溶液变澄清酸性:苯酚>HCO3-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Fe(NO3)2已变质B溶液变成血红色C 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乙烷发生水解在2 mL 0.01 mol·L-1的Na2S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01 mol·L-1 ZnSO4溶K sp(CuS)<K sp(ZnS)D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01 mol·L-1 CuSO4溶液,又出现黑色沉淀A.A B.B C.C D.D7、H2C2O4为二元弱酸。
第 1 页 共 6 页 202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复习:推断题
1.A 、B 、C 、D 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其中,A 是一种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 •L ﹣
1,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C 的分子式为C 2H 4O 2;B 和C 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D 有特殊的香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酸分子结构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 碳碳双键、羧基 ,丙烯分子中最多有 7 个原子共平面。
(2
)写出聚丙烯酸的结构简式 。
(3)写出丙烯酸与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2=CH ﹣COOH+CH 3CH 2OH
CH 2=CH ﹣COOC 2H 5+H 2O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D 。
(填编号)
A .D 与丙烯酸乙酯互为同系物
B .B →
C 的转化是氧化反应
C .可以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A 和丙烯酸
D .蒸馏能分离B 和C 的混合物
【解答】解:(1)丙烯酸结构简式为CH 2=CH ﹣COOH ,丙烯酸分子结构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丙烯分子中乙烯基中所有原子、甲基上最多有2个原子共平面,则丙烯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
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7;。
202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复习:推断题1.下列物质的转化中,A、X是常见单质,Y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为能导致酸雨的气体,则D的化学式可能是H2SO4或HNO3。
(2)若C为淡黄色固体,D为强碱溶液,则C→D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3)若A为淡黄色固体,D为强酸,则D的浓溶液与碳反应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4)若A为黄绿色气体,X为常见金属,则X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 =3Fe2+。
下列试剂能鉴别B溶液与C溶液的是BD。
(填标号)A.AgNO3溶液B.KSCN溶液C.盐酸D.NaOH溶液【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D为H2SO4或HNO3,故答案为:H2SO4或HNO3;(2)C为Na2O2,D为NaOH,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3)D为H2SO4,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可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4)X为Fe,B为FeCl3,二者反应生成FeCl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铁离子与KSCN反应,溶液变红色,如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现象不同,则用KSCN溶液或NaOH溶液鉴别,故答案为:2Fe3++Fe=3Fe2+;BD。
2.现有A、B、C、D、E五种物质且焰色反应都呈黄色,A为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A、B与水反应都有C生成,C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E,E加热能生成D.试推断:(1)B Na2O2,C NaOH,D Na2CO3。
2022年重庆市高考化学复习:推断题1.有机物A~H的转化关系所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H的结构简式为;F的官能团名称为。
(2)H→D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3)向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入B的水溶液并加热至沸腾,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4)F→G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用于制造水杯、奶瓶、食物保鲜膜等用品的无毒塑料,是以H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该无毒塑料的结构简式为。
(6)若要除去G中混有少量的F,可选用的试剂为。
(选填序号)A.氢氧化钠溶液B.饱和碳酸钠溶液2.根据如下一系列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已知:H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I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J为高分子化合物。
(1)A、B的名称分别是、;D、F的化学式为;I的结构简式;(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C→E,反应类型:。
G→H,反应类型:。
I→J,反应类型:。
3.有机物A(C12 H16 O2)具有芳香气味,常用作芳香剂。
已知:①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结构中只有一个侧链,分子式为C8H l0O;②D、E具有相同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测得E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峰。
回答下列问题:(1)C可能发生的反应有(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②消去反应③水解反应④加成反应(2)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与D属于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D)。
(3)B发生消去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4)B和E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5)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4.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
(1)A的结构简式是,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
(2)①的反应类型分别是,②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5.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E是具有果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A、B、C、D、E 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已省略)。
[题型专练]1.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Na+、Ba2+、Cl-、Br-、SO2-3、SO2-4,对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步骤操作现象(1) 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蓝(2) 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CCl4溶液,振荡,静置上层无色,下层呈橙红色(3) 取(2)上层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HNO3,过滤有白色沉淀产生(4) 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Cl-、SO2-3、SO2-4B.肯定没有Ba2+、Cl-、Br-C.不能确定Na+、SO2-3、SO2-4D.肯定含有Na+、Br-、SO2-3解析由(1)可知,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SO2-3,不含Ba2+;由(2)知,溶液中含有Br-,由(3)知,溶液中可能还含有SO2-4;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还含有Na+,据(4)知,(2)上层溶液含有Cl-,但可能只是来自于过量的Cl2。
答案 D2.有一混合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2-3、SO2-4,现取三份1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6 mol;(3)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后,质量为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K+一定存在B.100 mL溶液中含0.01 mol CO2-3C.Cl-可能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解析据(2)知有NH+40.06 mol;据(1)(3)知生成BaSO4 2.33 g(即0.01 mol),即有0.01 mol SO2-4;有BaCO3 3.94 g(即0.02 mol),即有CO2-30.02 mol;Ba2+、Mg2+不会存在,Cl-可能存在;由于n(NH+4)=2n(CO2-3)+2n(SO2-4),由电荷守恒可知,可能存在K+。
答案 C3.已知某溶液中仅含有5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其含量均为1 mol,它们可能是K+、Ba2+、Fe2+、Al3+、Fe3+、Mg2+、OH-、HCO-3、CO2-3、Cl-、NO-3和SO2-4中的5种。
为确定该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且反应前后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可能含有K+,一定没有HCO-3和OH-,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和NO-3,可能含有SO2-4,反应生成的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C.原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为Mg2+、Fe2+,加入稀盐酸所发生的反应为3Fe2++4H++NO-3===3Fe3++NO↑+2H2OD.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到恒重,得到的固体质量为107 g解析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且反应前后溶液中的阴离子种类没有变化,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和NO-3,肯定无OH-、HCO-3和CO2-3,无色气体是NO,而阳离子中一定含有Fe2+,因原溶液中含有5种等物质的量的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则阴离子还含有SO2-4,阳离子还含有Mg2+。
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灼烧得到0.5 mol 的Fe2O3和1 mol的MgO,共120 g。
所以A项、B项、D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 C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B 向某溶液中同时加入几滴KSCN溶液和少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并微热,产生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解析A项溶液中也可能有Ag+;B项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2+,确定有Fe2+的操作及现象: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再加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C项溶液中可能含有HCO-3、CO2-3、SO2-3、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答案 D5.某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NH+4、Ba2+、Cl-、CO2-3、SO2-4。
现取两份200 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1.36 g;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12.54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g。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NH+4B.不可能存在Ba2+、Cl-C.Na+一定存在,且c(Na+)≥0.2 mol·L-1D.Na+、Cl-可能存在解析由①得:n(NH+4)=1.36 g17 g·mol-1=0.08 mol;由②得:n(SO2-4)=0.02 mol,n(CO2-3)=12.54 g-4.66 g197 g·mol-1=0.04 mol。
根据电荷守恒得,一定有Na+,n(Na+)≥0.02 mol×2+0.04 mol×2-0.08 mol=0.04 mol,其浓度c(Na+)≥0.04 mol0.2 L=0.2 mol·L-1。
答案 C6.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Cu2+、SO2-3,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溴水,反应后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2-3④可能含有I-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加足量溴水反应后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中无I-有SO2-3,Cu2+有颜色不能存在。
答案 D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2-4、I-、S2-,分别取样:①用pH 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
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Na+B.SO2-4C.Ba2+D.NH+4解析溶液显弱酸性必含NH+4,由①、②可分别排除S2-、I-,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必含有SO2-4,所以溶液中必有SO2-4和NH+4,Na+不能确定,选A。
答案 A8.M和N两溶液分别含有下列十二种离子中的五种和七种离子:K+、Na+、H+、NH+4、Fe3+、Al3+、Cl-、OH-、NO-3、S2-、CO2-3、SO2-4。
已知两溶液所含离子各不相同,N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则N溶液里的阴离子一定有() A.OH-、CO2-3、S2-B.S2-、Cl-、SO2-4C.CO2-3、NO-3、S2-D.Cl-、SO2-4、NO-3解析OH-和H+不能大量共存。
在含有OH-的一组溶液中一定不含NH+4、Fe3+、Al3+、H+,结合“N溶液里的阳离子只有两种”知以上离子组在M 溶液中,K+、Na+在N溶液中,同时与M组离子不共存的OH-、CO2-3、S2-在N溶液中。
答案 A9.某溶液中含有0.005 mol FeBr2及其他物质,向该溶液中通入134.4 mL标准状况下的Cl2,溶液中只有FeBr2与Cl2反应,则通入Cl2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Fe2+、Fe3+、Br-、NO-3B.Fe2+、H+、NO-3、K+C.Fe3+、Br-、NO-3、Cl-D.Fe2+、Br-、NO-3、Cl-解析n(Br-)=0.010 mol,n(Fe2+)=0.005 mol,n(Cl2)=0.134 4 L22.4 L·mol-1=0.006 mol,已知还原性Fe2+>Br-,Fe2+与Cl2先发生反应,剩余的Cl2再氧化Br -。
2Fe2++Cl2===2Fe3++2Cl-,0.005 mol Fe2+完全反应,消耗Cl2 0.002 5 mol,Cl2剩余0.003 5 mol。
由2Br-+Cl2===Br2+2Cl-知,0.003 5 mol Cl2完全反应消耗0.007 mol Br-,剩余0.003 mol Br-。
即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Cl -、Br-、Fe3+、NO-3等。
答案 C10.某地环保部门取一定量某工厂所排废水试样分成甲、乙、丙、丁四份,进行如图所示探究。
已知废水试样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离子:阳离子Na+、Mg2+、X阴离子Cl-、SO2-3、Y、NO-3请回答下列问题:(1)离子X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离子Y是________。
(2)表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是________,能证明该阴离子是否存在的简单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组实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甲组实验中溴水不褪色,说明废水试样中不含SO2-3;由丙组实验现象可确定其含NH+4,即X为NH+4;丁组实验现象说明其含NO-3;乙组实验现象说明其含SO2-4,即Y为SO2-4。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为Cl-。
废水试样中滴加淀粉-KI溶液,酸性条件下,NO-3有强氧化性,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NH+4SO2-4(2)Cl-取少量废水试样,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存在Cl-(3)6I-+2NO-3+8H+===3I2+2NO↑+4H2O11.现有A、B、C、D、E、F六种常见化合物,已知它们包含的阳离子有K+、Ag+、Na+、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AlO-2、NO-3、SO2-4、CO2-3。
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测得A、C、E溶液均呈碱性,且碱性A>E>C,E的焰色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③向F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溶液变成棕黄色,且有无色气体生成;④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1)写出A、D、E、F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解释C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