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软件维护
- 格式:pdf
- 大小:78.70 KB
- 文档页数:16
软件工程实用教程第三版-郭宁主编-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引论1.在下列选项中,(D)不是软件的特征。
A.系统性与复制性 B. 可靠性与一致性 C.抽象性与智能型 D.有形性与可控性2.软件是一种(B)产品。
A.有形 B. 逻辑 C. 物质 D. 消耗3.软件工程是一种(A)分阶段实现的软件程序开发方法。
A.自顶向下B. 自底向上C. 逐步求精D. 面向数据流4.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B)学科。
A.理论性 B. 工程性 C. 原理性 D. 心理性5.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C)。
A.原理探讨 B. 理论研究 C. 建造软件系统D. 原理性的理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软件工程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B.软件工程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C.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客户机/服务器技术D.20世纪80年代软件工程学科达到成熟7.软件工程方法学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软件管理学和软件工程经济学,它要达到的目标是(D)A.管理开发人员,以开发良好的软件B.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优秀的软件C.消除软件危机,达到软件生产的规模效益D.以基本的社会效益为基础,工程化生产软件第二章软件生命周期及开发模型1.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分析、编码、(B)、维护等活动。
A.应用 B. 测试 C. 检测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多中,下列项目中,(C)不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A.螺旋模型 B. 增量模型 C. 功能模型 D.瀑布模型3.软件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时(D)A.需求分析阶段 B. 总体设计阶段 C. 测试阶段 D. 维护阶段4.瀑布模型是一种(D)A.软件开发方法B. 软件生存周期C. 程序设计方法学 D.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5.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A.瀑布模型B. 对象模型C. 螺旋模型D. 层次模型6.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D)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详细设计阶段B. 总体设计阶段C. 可行性研究阶段 D. 需求分析7.增量模型是一种(B)的模型A.整体开发B. 非整体开发C. 灵活性差D.较晚产生工作软件8.(C)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A.模型B. 最初模型C. 原型D. 进化模型9.建立原型的目的不同,实现原型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下列不正确的类型是(B)A.用于验证软件需求的原型B. 垂直原型C.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原型 D.用于演化出目标系统的原型10.原型化方法是一种(A)型的设计过程。
《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1.什么是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户对开发出的软件很难满意。
(2)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3)一般软件很难维护。
(4)软件生产效率很低。
(5)软件开发成本越来越大。
(6)软件成本与开发进度难以估计。
(7)软件技术的发展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的需要。
2.为什么会产生软件危机?(1) 开发人员方面,对软件产品缺乏正确认识,没有真正理解软件产品是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
造成开发中制定计划盲目、编程草率,不考虑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2) 软件本身方面,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软件是逻辑部件,软件开发过程没有统一的、公认的方法论和规范指导,造成软件维护困难。
(3) 尤其是随着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原有软件开发方式效率不高、质量不能保证、成本过高、研制周期不易估计、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突出,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怎样克服软件危机?(1) 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长期以来从事各种工程项目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有效原理、概念、技术与方法,特别是吸取几十年来人类从事计算机硬件研究和开发的经验教训。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努力作到良好的组织,严格的管理,相互友好的协作。
(2) 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发软件的成功的技术和方法,并研究更好、更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克服在计算机系统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作法。
(3)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更好的软件工具并使用这些工具。
将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使用的软件工具集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很好的软件开发支环环境。
总之为了解决软件危机,既要有技术措施(方法和工具),又要有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
4.构成软件项目的最终产品: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
5.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第8章例题分析与解答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4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一、填空题1.为了识别和纠正运行中产生的错误而进行的维护称为_________维护。
2.采用软件工程方法开发软件,各阶段均有文档,容易维护,这种维护是________。
3.为提高可维护性,要使用的先进的、强有力的、实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是________。
4.在软件维护中,因修改软件而导致出现的错误或其他情况称为__________。
二、选择题1.为增加软件功能和性能而进行的软件修改维护过程是( )。
A.校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2.维护中用来指出修改的工作量、工作性质、优先权、修改的事后性质的文档是( )。
A.软件需求说明B.软件修改报告C.软件问题报告D.测试分析报告3.维护中,因修改全局或公用数据而引起的错误是( )。
A.文档副作用B.数据副作用C.编码副作用D.设计副作用4.生产性维护活动是( )。
A.修改设计B.理解设计C.解释数据结构D.理解功能答案:一、填空题1.校正性2.结构化维护3.面向对象方法4.维护的副作用二、选择题1.C2.B3.B4.A第8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1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一、名词解释1.校正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5.软件可维护性 6.软件维护的副作用二、填空题1.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存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也是花费精力和费用________的阶段。
2.在软件交付使用后,由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没有完全彻底在开发阶段发现,必然有一部分隐含错误带到_________阶段。
3.采用手工方法开发软件只有程序而无文档,维护困难,这是一种___________维护。
4.软件维护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维护的_________非常低。
5.软件维护工作的活动分为生产性活动和__________活动。
6.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_________报告。
软件工程第八章维护第一点:软件维护的定义和重要性软件维护是指在软件发布后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和活动,旨在确保软件系统的持续可用性、可靠性和性能。
软件维护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对软件进行修正、优化和升级。
软件维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软件质量:软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维护可以帮助及时修复这些问题,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2.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维护,可以对软件进行功能优化和界面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降低风险:软件维护可以帮助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避免因软件问题导致的损失。
4.延长软件寿命:通过不断的维护和升级,可以使软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延长其使用寿命。
5.提高开发效率:良好的维护可以避免因软件问题导致的重复开发,提高开发团队的效率。
第二点:软件维护的类型和策略软件维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改正性维护:这种维护类型主要是针对软件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进行修复,保证软件的正常运行。
2.适应性维护: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软件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需求。
3.完善性维护:这种维护类型主要是针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增强和扩展,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4.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为了避免软件出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前对软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软件维护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计划维护: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的时间、内容、责任人等,确保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2.变更管理:对于软件的修改和更新,需要进行严格的变更管理,确保每次变更都是经过审核和评估的。
3.版本控制:通过版本控制工具,对软件的不同版本进行管理,确保软件的每个版本都是可追踪和可恢复的。
4.文档管理:对软件的维护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文档记录,方便对软件进行管理和维护。
5.持续集成:将软件的维护工作与开发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持续集成的方式,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第一章软件工程引论1.在下列选项中,(D)不是软件的特征。
A.系统性与复制性B. 可靠性与一致性C. 抽象性与智能型D.有形性与可控性2.软件是一种(B)产品。
A.有形B. 逻辑C. 物质D. 消耗3.软件工程是一种(A)分阶段实现的软件程序开发方法。
A.自顶向下B. 自底向上C. 逐步求精D. 面向数据流4.与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不同,软件工程是一门(B)学科。
A.理论性B. 工程性C. 原理性D. 心理性5.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性质不同,软件工程着重于(C)。
A.原理探讨B. 理论研究C. 建造软件系统D. 原理性的理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软件工程的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B.软件工程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C.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客户机/服务器技术D.20世纪80年代软件工程学科达到成熟7.软件工程方法学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软件管理学和软件工程经济学,它要达到的目标是(D)A.管理开发人员,以开发良好的软件B.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开发优秀的软件C.消除软件危机,达到软件生产的规模效益D.以基本的社会效益为基础,工程化生产软件第二章软件生命周期及开发模型1.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分析、编码、(B)、维护等活动。
A.应用B. 测试C. 检测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2.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多中,下列项目中,(C)不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A.螺旋模型B. 增量模型C. 功能模型D. 瀑布模型3.软件生命周期中时间最长的阶段时(D)A.需求分析阶段B. 总体设计阶段C. 测试阶段D. 维护阶段4.瀑布模型是一种(D)A.软件开发方法B. 软件生存周期C. 程序设计方法学D. 软件生存周期模型5.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A.瀑布模型B. 对象模型C. 螺旋模型D. 层次模型6.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D)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详细设计阶段B. 总体设计阶段C. 可行性研究阶段D. 需求分析7.增量模型是一种(B)的模型A.整体开发B. 非整体开发C. 灵活性差D. 较晚产生工作软件8.(C)是指模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A.模型B. 最初模型C. 原型D. 进化模型9.建立原型的目的不同,实现原型的途径也有所不同,下列不正确的类型是(B)A.用于验证软件需求的原型B. 垂直原型C. 用于验证设计方案的原型D.用于演化出目标系统的原型10.原型化方法是一种(A)型的设计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