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_符吴萸
- 格式:pdf
- 大小:430.16 KB
- 文档页数:5
地衣芽孢杆菌分离株DSY002—2011对养殖水体氨氮与亚硝酸盐降解特性研究摘要对湖州地区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的地衣芽孢杆菌DSY002-2011进行氨氮、亚硝酸盐降解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菌株DSY002-2011在温度28 ℃、盐度0.85%、pH值7.0、氨氮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24 h内的氨氮降解率达到35.5%,对亚硝酸盐无降解效果。
菌株DSY002-2011菌株具有较好的氨氮降解能力,在水产养殖上具有针对性较强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降解特性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集约式工业化养殖日渐扩大,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未能及时跟上,从而容易导致各种污染问题的发生。
例如,投喂鱼虾动物饵料用量不合理,管理方式不当,导致残饵过多,破坏水质。
同时,养殖动物的尸体和排泄物容易沉积于水底,滋生有害微生物,引起各类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为控制水域污染和养殖动物病害,目前水产养殖中常使用微生态制剂[1-5]。
现有市场上开发的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EM原露、硝化细菌等微生态制剂产品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已取得良好效果,如减少病害、促进动物生长、净化水质等[6-8]。
本试验在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到6株菌株细菌芽孢,根据抑菌试验,生长特性等选择DSY002-2011为后续开发菌株的情况下,进行菌株的氨氮、亚硝酸盐降解特性研究,为市场化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供试菌株与培养基。
地衣芽孢杆菌分离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夹山漾养殖基地。
营养肉汤购自浙江天和微生物有限公司。
氨氮培养基pH值为7.0,含0.5 g K2HPO4、0.5 g (NH4)2SO4、5.0 g葡萄糖、0.25 g MgSO4·7H2O、0.85 g NaCl、1 000 mL水,其中含氨氮约100 mg/L。
将其分装于250 mL三角瓶中,每瓶100 mL,于121 ℃条件下灭菌15 min。
养殖水体中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侯颖;孙军德;徐建强;徐超蕾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
【年(卷),期】2005(24)10
【摘要】以(NH4)2SO4为惟一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从养鱼池水中分离筛选到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X2.当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该菌株在24 h内的氨氮降解率>95%,并具有硝酸还原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侯颖;孙军德;徐建强;徐超蕾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03;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1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1
【相关文献】
1.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J], 易弋;容元平;程谦伟;黎娅;黄飞
2.诺卡氏菌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的降解特性研究 [J], 吴伟;陈家长;瞿建宏
3.渔源乳酸菌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效果研究 [J], 李咏梅;任贻超;姜森灏;王金叶;王
仁杰;李超
4.四联活菌制剂对养殖水体中氨氮及亚硝酸盐的降解 [J], 施大林;徐跑;匡群;何义进;孙梅;潘良坤;刘淮;胡凌;周群兰;陈秋红;张维娜
5.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磁 [J], 符吴萸;杜丽明;杨平;邓树芳;何启宏;刘杰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氨氮降解菌最佳培养条件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氨氮降解菌最佳培养条件及降解动力学研究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高效氨氮降解菌AD-5,研究了温度、pH值、摇床转速以及接种量对降解茵AD-5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解茵AD-5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宜培养基pH为7,最适宜摇床转速为120 r/min,100 mL LB液体培养基,最适宜的接种量为6.0 mL.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株AD-5具有更高的活性.菌种AD-5对氨氮的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氨氮的残留浓度Y与时间X符合方程Y=73.3836e(-0.07722).
作者:袁甲赵东风张庆冬吴文华Yuan Jia Zhao Dongfeng Zhang Qingdong Wu Wenhua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刊名:油气田环境保护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 年,卷(期):2010 20(2) 分类号:X7 关键词:氨氮氨氮降解菌最佳培养条件动力学。
三种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效果摘要:为了解3种常见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NH3-N)的去除能力,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蕹菜(Ipomoea aquatica)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3种供试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能力大小为芦苇-水葫芦组合>芦苇-蕹菜组合>水葫芦>蕹菜>芦苇。
在处理15 d后,供试的3种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净化效率为44.0%~76.5%,而对照组为36%~45%,供试水生植物对养殖废水中氨氮有较强的净化能力。
关键词:氨氮;水生植物;养殖废水;去除效果中图分类号:X703;X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6-4129-04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6.014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各种惠农政策在广大农村的普遍实施,使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禽畜养殖业也逐步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壮大。
根据《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与排污系数手册》推荐的正常育肥期生猪产污系数(中南地区:粪便量 1.18 kg/(头·d),尿液量3.18 L/(头·d))计算,2014年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6 583万头,日均排放粪便54.97万t、排尿14.82万L[1,2]。
加之养殖场经营者和农村居民环保知识缺乏,导致广大农村地区养殖生产环境污染严重,使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形势日趋严峻。
然而,养殖废水的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具有鲜明的特点,采用工程的办法治理虽然效果理想,但投资较大,往往超过了养殖业主的承受能力[3-5]。
而人工湿地因其具有投资与运行维护费用低、无二次污染、改善生态与景观环境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6-11]。
水产养殖氨氮降解菌种
水产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体中的氨氮排放也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的环
境压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们开始研究利用氨氮降解菌
种来改善水产养殖水体环境。
氨氮降解菌种是一种能够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微
生物。
通过添加氨氮降解菌种到水体中,可以加速氨氮的降解过程,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含量,改善水质环境。
这对于水产养殖业来
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氨氮降解菌种可以有效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含量,降低养
殖池塘中氨氮的浓度,减轻水产养殖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其次,氨
氮降解菌种还可以促进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提高水质,为水产养
殖提供一个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养殖物种的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氨氮降解菌种还可以促进水体中的有机物质的分解,改善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减少藻类的滋生,从而减少水产养殖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水质问题。
因此,研究和利用氨氮降解菌种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发展中,科研人员们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氨氮降解菌种的特性和应用,开发更加高效的氨氮降解菌种产品,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氨氮降解菌种能够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研究》篇一一、引言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其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氨氮是水产养殖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含量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环境质量及水产动物的生长。
因此,对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水产养殖废水氨氮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二、水产养殖废水氨氮的来源及危害水产养殖废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饲料残渣、动物排泄物及底泥等。
高浓度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藻类及浮游生物的繁殖,进而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产动物因缺氧而死亡。
此外,氨氮还会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其品质和产量。
三、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方法针对水产养殖废水中氨氮的处理,目前主要有生物法、物理化学法及综合法等方法。
1. 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主要包括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
其中,硝化反应是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反硝化反应则是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
生物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的主要方法。
2. 物理化学法物理化学法主要包括吸附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等。
这些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氨氮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其中,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废水中的氨氮;离子交换法则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废水中的氨氮进行离子交换;膜分离法则是利用膜技术将废水中的氨氮与其他物质分离。
这些方法具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3. 综合法综合法是将生物法与物理化学法相结合,通过多种方法联合作用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例如,可以先通过物理化学法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去除,然后再利用生物法对剩余的氨氮进行处理。
综合法具有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四、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及优化措施针对不同的水产养殖废水氨氮处理方法,实际应用效果各有差异。
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畜禽养殖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由于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染物,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其中,氨氮是畜禽养殖废水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高浓度的氨氮会对水环境和水生物造成严重威胁,产生禽畜腐臭味,也是大气中的氨气来源之一。
因此,如何治理和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成为当前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利用高效氨氮降解菌来处理畜禽养殖废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理方案。
高效氨氮降解菌能够迅速将养殖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具有快速、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氨氮污染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高效氨氮降解菌,并探索该菌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案,为解决畜禽养殖废水处理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1. 畜禽养殖废水样品的采集与处理2. 研究集约化畜禽养殖废水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分离和筛选3. 对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鉴定和评价4. 构建高效氨氮降解菌的菌种标准库5. 采用实验室模拟理化处理的方法,研究高效氨氮降解菌的最佳环境条件和降解效果6. 通过现场实际应用验证高效氨氮降解菌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二)研究方法1. 采集不同类型的畜禽养殖废水样品,并利用常规的水文化验方法对样品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和处理;2. 利用菌落计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不同畜禽养殖废水样品中存在的高效氨氮降解菌进行筛选和鉴定,建立高效氨氮降解菌菌种标准库;3. 观察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特征,如形态、色素、生理生化等特征,并测定其生长、代谢规律,以解释与其降解机理的联系;4. 实验室模拟理化处理方法,包括培养条件的优化、影响降解效果的因素的分析,并探究不同条件下降解能力的差异;5. 以实际畜禽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验证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应用效果,并对处理后的废水中氨氮、COD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价。
一株海水氨氮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作者:刘世昌李彦芹李凤超康现江来源:《河北渔业》2017年第04期摘要:从秦皇岛对虾养殖池采集底泥,通过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出4株具有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其中菌株F1508对氨氮的去除能力最强,其24 h和48 h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81.87%和97.74%。
对菌株F1508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同源性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F1508与迈索尔节杆菌Arthrobacter mysorens序列相似性为99%。
关键词:氨氮降菌解;筛选;生理生化鉴定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养殖水体污染不断增加[1]。
水体中氨氮是危害水产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主要理化因子之一[2],研究表明生物脱氮是去除水体氨氮污染物最有效方法之一[3]。
一直以来,硝化-反硝化模式是处理含氮污染废水的主要路线,在硝化过程中,硝化细菌在起主要作用[4],而硝化作用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自养型硝化细菌[5]。
近年来研究表明,有些异养微生物也能进行硝化作用,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6]、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7]、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8]等。
本实验从对虾养殖池底泥取得样品,通过富集、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去除氨氮能力的异养硝化细菌F1508,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 同源性序列分析,以期为该菌株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1.1 样品来源实验样品采集于秦皇岛对虾养殖池底泥。
1.1.2 培养基LB培养基(g/L):牛肉膏3.0,蛋白胨10.0,NaCl 30.0,pH:7.0~7.2。
富集培养基(g/L):柠檬酸钠5.0,(NH4)2SO4 2.0,K2HPO4 1.0,KH2PO4 1.0,MgSO4·7H2O 0.2,NaCl 30.0,pH:7.0~7.2。
异养硝化培养基(g/L):(NH4)2·SO4 0.47,柠檬酸钠8.2,NaCl 30,pH:7.0~7.2;50mL维氏盐溶液。
第23卷第4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Vol.23No.4 2013年8月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Aug.2013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符吴萸,杜丽明,杨平,邓树芳,何启宏,刘杰凤(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广东茂名525000)摘要:以(NH4)2SO4为唯一氮源,经富集培养、平板涂布分离及平板划线纯化、摇瓶复筛等方法,从当地养殖池水体中分离、筛选氨氮降解菌。
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对其进行归属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
通过对初步鉴定归属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sp),命名为N-2的氨氮降解菌降解特性的研究,得到其最适降解条件:N-2利用(NH4)2SO4作唯一氮源时,最适碳源为蔗糖,降解温度为32~37e,p H为7.0。
在最适条件下,当NH+4-N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 P L时,该菌培养至72h氨氮降解率可达97.4%。
结果表明,该菌为高效氨氮降解菌,这种土著微生物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沙雷氏菌属;分离鉴定中图分类号:Q93-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562(2013)04-0022-050引言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体氨氮(NH+4-N)及亚硝态氮(NO-2-N)的控制是养殖水质控制的关键指标。
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mg P L或氨氮含量超过0.2mg P L时,水质将对水体中的鱼虾产生危害,另一方面,水体中过高的氨氮导致营养过剩,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近年来,不断发生养殖生物氨氮中毒的事件,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2]。
解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污染问题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净化养殖水质的研究热点。
在生物除氨氮技术中,微生物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具有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治理养殖水体环境污染,以增加溶解氧(DO),降低氨氮(NH+4-N),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3-5],但目前采用土著微生物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的报道尚不多。
本文通过对淡水养殖池塘中氨氮降解菌的分离筛选,获得能降解养殖水体氨氮的高效菌株,为高效微生物制剂的开发提供备选菌,为养殖水体的氨氮污染问题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水样采自茂名、高州等地养殖场,主养罗非鱼、草鱼,目测水体透明度约为20c m,聚乙烯瓶取水样,低温密封保存,使用前摇匀。
1.2培养基(1)富集培养基:葡萄糖5.0g,酵母膏1.0g,K2HPO41.0g,NaCl2.0g,Fe SO4#7H2O0.4g,(NH4)2SO42.0g, MgSO4#7H2O0.5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为7.2。
(2)分离培养基[6]:葡萄糖5.0g,(NH4)2SO44.0g,NaCl1.0g,K2HPO40.5g,KH2PO40.5g,MgSO4#7H2O*收稿日期:2013-04-26;修回日期:2013-05-29基金项目: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项目(A201101B03);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科技创新实验项目(234066)作者简介:符吴萸(1989)),女,广东雷州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09级学生,本科,主修生物技术专业;通讯作者,刘杰凤(1965)),女,广东茂名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专业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
0.25g,琼脂2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pH 7.2。
(3)氨氮降解培养基:蔗糖5.0g,(NH 4)2SO 40.24g,无机盐同分离培养基,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 为7.2,其中氨氮含量约为50mg P L 。
培养基灭菌条件:121e ,20min 。
1.3 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筛选(1)富集培养。
取水样5mL,分别接入装有50mL 富集培养基的150m L 三角瓶中(平行3瓶),置于30e 下120r P min 摇床培养培养4d,按10%接种量转接入新的富集培养基中培养,重复上述操作富集培养3次,以淘汰不能利用NH 4+的微生物,得到以高效氨氮降解菌为优势菌群的富集培养液。
(2)分离纯化。
用无菌水将富集培养液依次稀释成10-5、10-6、10-7、10-8共4个梯度,分别吸取各个稀释度菌悬液0.2m L,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平板上(平行3个平板),30e 恒温培养,待长出菌落后,选取菌落大、数量多的菌落进行重复划线分离纯化,直至得到单菌株的纯培养,斜面低温保藏。
(3)复筛。
活化菌液于5000r P min 离心10min,弃上清液,再用0.85%生理盐水洗涤沉淀,混匀,再次离心,如此重复3次,以去除菌种活化过程中产生的氨氮。
菌体用0.85%生理盐水制备菌悬液,按一定接种量接种到氨氮降解培养基中,30e 、120r P min 摇床培养48h 。
移取10m L 培养液于3000r P min 下离心10min,测定上清液中氨氮含量,以未接菌的培养基中的初始氨氮含量作对照。
选取降解效果最好的菌株进一步试验。
1.4 测定方法(1)氨氮含量测定:HJ 535-2009(纳氏试剂比色法)。
测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 =3.378x +0.0316,R 2=0.9941。
式中,x 为氨氮含量(mg P L),y 为吸光度OD 420。
(2)菌体生长量测定:麦氏比浊法测定。
1.5 高效氨氮降解菌最适生长条件优化在装有50mL 氨氮降解培养基的250mL 三角瓶中,分别改变碳源、温度、初始pH 、接种量等条件,测定培养48h 时培养液中的生长量及氨氮降解率,确定菌株的最适氨氮降解条件:氨氮降解率(%)=G 1-G 2G 1@100%式中,G 1、G 2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的氨氮质量浓度,mg P L 。
1.6 菌株的鉴定根据分离菌的培养特性及菌体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等,参照5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6[7]及5伯杰细菌鉴定手册6[8]对筛选出来的氨氮降解菌进行鉴定归属。
2 结果与讨论2.1 高效氨氮降解菌的筛选结果样品经富集培养后,通过以(NH 4)2SO 4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分离,得到10株具有明显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分别编号为N-1~N-10。
其中生长良好,且菌落直径较大的氨氮降解菌有N-2、N-5、N-7、N-10四株菌。
分别把长势良好的四株菌接入氨氮降解培养基,培养48h 后测定培养液中菌体生长量、氨氮含量。
在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 P L时的降解率复筛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4株氨氮降解菌均具有较强的表1 4株菌的氨氮降解率菌株N-2N-5N-7N-10氨氮降解率P %65.7431.8953.3217.48生长量(OD 420) 3.23 1.06 2.941 1.28注:OD 420为培养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测定的结果,下同。
氨氮降解能力,其中N-2菌株的氨氮降解率可达65.7%。
因此,选择N-2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
2.2 N-2生长量及氨氮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对N-2菌体吸收波长扫描结果表明其在42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因此,确定在420nm 处测定菌体生长量。
N-2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OD 420值及氨氮降解率间的关系见图1。
23第4期 符吴萸等:养殖水体氨氮降解菌的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由图1可见,以(NH 4)2SO 4为唯一氮源时,N-2菌株的生长曲线有别于一般细菌的生长曲线(细菌的生长周期一般为24h)。
接种40h 后才达最大生长量,培养至72h 时OD 420仍未出现明显的下降。
比较生长曲线与氨氮降解曲线发现,菌株降解氨氮最快的时间在对数生长期的24~48h,培养至48h 后降解速率逐渐减慢,表明菌株的氨氮降解特性也有别于一般的亚硝化细菌[9],其降解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最适生长条件的确定(1)温度的影响。
在降解培养基中接入10%的菌种液,在不同温度下培养48h 测定生物量和氨氮图1 N-2的生长量及氨氮降解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降解率,结果见图2。
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32e 时,菌株生物量及降解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最适生长温度应该在32e 左右;而温度达42e 时,菌株生长量明显降低,表明该菌不耐高温。
(2)初始pH 的影响。
将菌株N-2接种于不同初始pH 的降解培养基中,32e 培养48h,测定其生物量及氨氮降解率,结果见图3。
由图3可见,菌株N-2在初始pH 为5.0~8.0时,生长量逐渐增大,pH>8.0时,生长量又开始下降,但最大氨氮降解率在pH 7.0,而且pH 为5.0时的氨氮降解率明显低于pH 9.0,说明该菌适应弱碱性环境。
出现最适生长pH 与底物最大消耗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该菌在pH 7.0时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速率最大的缘故。
图2 温度对N-2菌株生长及氨氮降解率的影响图3 p H 对N-2菌株生长及氨氮降解率的影响(3)接种量的影响。
适当加大接种量能使菌体容易适应新环境,缩短延滞期,但接种量过大,营养消耗过快,易引起菌体过早死亡。
图4为N-2接种量大小的试验结果,可见,当接种量小于4%时,菌体对氨氮的消耗及生长是随着接种量的增大而快速增加的,接种量在4%~10%时,氨氮的消耗及生长速度减缓,最适接种量应为10%。
(4)碳源的影响。
以硫酸铵为唯一氮源时,碳源成为了菌体生长的限制因素。
如图5所示,实验结果表明,该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生长,有机碳源比无机碳快得多,据此判断该菌是异养型微生物,最适生长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但在以碳酸氢钠为碳源的培养基中仍能缓慢生长,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4 接种量对N -2菌株生长及氨氮降解率的影响图5 碳源种类对N-2生长及氨氮降解率的影响24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3年2.4 菌株的初步鉴定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N-2菌株的菌落(见图6)乳白色,凸起,湿润,中心不透明,边缘整齐或不规则,大小为1~2.5mm,有轻异味。
菌体近球形或短杆状(见图7)。
生理生化特征见表2。
图6 N-2菌落图7 N-2菌体形态(1000X)表2 N -2生理生化特征鉴定项目鉴定结果鉴定项目鉴定结果需氧或厌氧兼性硫化氢试验-革兰氏反应-吲哚试验+明胶试验+硝酸盐还原+鉴定项目鉴定结果鉴定项目鉴定结果过氧化氢酶试验+亚硝酸盐还原+V.P 试验+ 根据菌落及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结果,与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杆菌类的沙雷氏菌属特征相似,但在试验条件下不产红色素,因此,初步鉴定N-2为沙雷氏菌属,对其准确分类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分子鉴定。
3 结 论(1)以硫酸氨为唯一氮源,通过富集培养、平板涂布分离、平板划线纯化,从养殖水体或泥样中筛选得到4株具有较强氨氮降解能力的菌株,经液体培养复筛得到1株氨氮降解率最大的好氧菌株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