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89.75 KB
- 文档页数:1
心理干预对解决子宫切除术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手术的影响。
方法:采用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的交谈,了解病人最担心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
结果:经过个性化心理干预,病人的不安与恐惧等心理有明显改善,增强了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结论:术前做好针对性心理疏导,术后是减少手术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心理干预子宫切除心理问题疗效观察the psychology intervenes to solves psychological question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the womb excision method patient appearszheng xiaolingabstract:objective:the discussion psychology intervenes to the womb excises the patient surgery theinfluence.methods:use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well as the face-to-face conversation,understood the patient most worried the situation,has pointed carries on the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results:after the personalized psychology intervention,the patient restlessly with psychology and so on fear has the distinct improvement,heightened the confidence which succeeds to the surgery.conclusion:in front of the technique completespointed psychological unblocking,after the technique is reduces the surgery to the patient physiology psychology influence effective method.keywords: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omb excision psychology question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64-02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手术中最常见的术式之一[1],子宫切除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子宫疾患,如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等,在妇产科临床上使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慢性肝炎病人则3个月~6个月复查1次。
肝功能复查波动时,切忌病急乱投医,最好到医院复诊,结合具体病情给予适当的治疗,尽量避免应用对肝功能有损害的药物,若必须服用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3 建立乙型肝炎“病友之家” 定期组织活动,向病人讲授肝炎相关知识,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4.4 建立随访制度和咨询电话 发给病人出院指导卡,写明休息、饮食、活动的要求,合理的用药及复诊的时间,咨询电话等。
对于不按时复诊的病人通过电话、书信或上门随访。
建立咨询电话,病人可直接与医护人员通话,进行咨询。
既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又使医护人员了解病人对医嘱的执行情况,指导病人休息、用药、饮食、复查等知识,对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避免乙型肝炎病人病急乱投医或再次求医不主动的现象,有利于病人正规求医。
总之,因乙型肝炎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预后及疗效不确定和影响日常生活、经济消耗较大等特点。
在乙型肝炎病人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乙型肝炎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王崇宪.护理社会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50-52.作者简介:关小玲(1958—),女,广东省顺德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大专,从事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工作,工作单位: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龚润霞工作单位: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02;修回日期:2004-05-16)(本文编辑张建华)子宫全切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 s urvey of p s ychological healt h s tat e of p atients underw ent t otal hys t erect o2 my付 楠,杨海玲,耿向旭,张 红Fu N an,Yang H ailing,G eng Xiangxu,et al(Taishan Sanatorium of Shandong Province,Shandong271000 China)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6493(2004)8B-1433-02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是根治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严重宫血等疾病的主要手段。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症状影响的Meta分析尹亚楠;陈静;李云飞【摘要】Objective:To systematic review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Methods:The average scor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Zung Anxiety Self Rating Scale(SDS)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were extracted by searching ISI Web of Knowledge,EBSCO,CNKI,Wanfang,and VIP database.The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using the Rev-man 5.2 software.Results:A total of 267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s were retrieved.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a total of 6 articles were included,involving 423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DSscore[SMD=—9.32,95%CI (—12.42,—6.23),Z =5.90,P <0.00001 ]and SAS score [SMD=11.20,95%CI (—16.28,—6.11),Z =4.32,P <0.0001]of the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onclusions:The existing evidences showed tha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目的]系统评价心理干预对宫颈癌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EBSC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提取符合纳入标准文献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Revman 5.2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国内外文献267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篇文献,涉及423例宫颈癌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的宫颈癌病人SDS评分[SMD=—9.32,95%CI(—12.42,—6.23),Z=5.90,P<0.00001]、SAS评分[SMD=—11.20,95%CI(—16.28,—6.11),Z=4.32,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对宫颈癌病人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07【总页数】3页(P799-801)【关键词】宫颈癌;心理干预;焦虑;抑郁;Meta分析【作者】尹亚楠;陈静;李云飞【作者单位】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61004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在我院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变情况。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304-01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子宫部位肿瘤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可采用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子宫切除术中除了创伤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外,而生殖器官的缺失可严重影响到患者心理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负性情绪[1-3]。
本文选择我院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均为已经生育妇女,具有全子宫切除术的相关指征,均在腹腔镜下实施全子宫切除术。
同时排除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正确表达自己心理感受患者。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50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为46.8±5.7岁;其中有剖宫产史患者8例;均为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中的ⅰ-ⅱ级。
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最小为36岁,最大为67岁,平均年龄为47.1±6.2岁;其中有剖宫产史患者9例;均为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中的ⅰ-ⅱ级。
两组患者在年龄、剖宫产史、麻醉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引言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等妇科疾病。
这一手术也会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来说,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心理、情感和性生活质量上的挑战。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重视对这些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关注和干预。
本文将介绍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影响子宫切除患者心理状况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1. 手术恐惧情绪子宫切除手术是一种大型的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可能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耐心倾听、解释手术过程和风险、提供情绪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手术恐惧情绪,增强她们的心理抵抗力。
2. 身体形象变化子宫切除手术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形象,可能会导致患者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适应和自卑情绪。
护士可以通过鼓励患者进行身体形象自我调适、进行自我肯定、提供外貌美化建议等方式,帮助患者重建对自己身体形象的认同和自信。
3. 生育和家庭关系对于年轻女性患者来说,子宫切除手术将带来无法生育的现实问题,可能会对她们的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护理干预中,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引导她们接受现实、提出科学生育方式和心理抚慰等方法,帮助患者理解和接受生育问题,减少与家庭关系相关的心理压力。
4. 心理社会支持子宫切除患者往往需要面对家庭、工作、社交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
护士可以在护理过程中,组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建立患者自助互助小组、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技能培训等方式,提供全方位的心理社会支持,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影响子宫切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1. 性交疼痛子宫切除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性交过程中出现疼痛,从而影响性生活质量。
在护理干预中,护士可以通过引导患者进行性教育、提供性交前的舒适性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性交姿势调整等方法,帮助患者减轻性交疼痛,改善性生活质量。
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特点分析及其心理干预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的改善效果。
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问卷、焦虑自评问卷,对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前、后两次施测。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
结果研究发现,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国内常模,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年龄和文化水平差异;干预组前后测的焦虑、抑郁得分有显著差异,后测的焦虑、抑郁得分要显著低于前测,而对照组没有差异,说明心理干预对减弱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效果。
结论任何年龄、文化程度的子宫切除术患者都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问题,心理干预对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089-02子宫是象征女性特质和维持生育功能的重要器官[1],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很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因切除子宫会产生自身脏器的损失感,以及术后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家庭生活等的损失感,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如紧张、担忧、自卑、悲观绝望甚至厌世轻生等[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康复和生活质量。
已有研究者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心理干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且术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对患者的性生活改善有一定的帮助[3] [4] [5]。
因此,本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情绪状态的作用,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1月在妇科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均为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性单纯(次)全子宫切除患者。
患者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为(45.82±7.33)岁。
面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反应,该如何护理发表时间:2020-12-16T05:37:31.60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0期作者:李瑜[导读] 子宫切除术是对许多妇科良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例如子宫良恶性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或输卵管恶性肿瘤,以及子宫破裂和子宫脱垂等疾病。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638400子宫切除术是对许多妇科良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例如子宫良恶性肿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或输卵管恶性肿瘤,以及子宫破裂和子宫脱垂等疾病。
主要的手术方法又可分为子宫部分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以及子宫广泛切除术等。
虽然通过行子宫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这些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后也就意味着女性患者彻底丧失了子宫这一重要器官,不仅使患者丧失了生育能力,与此同时还可能诱发肥胖以及功能性早衰等一系列症状,同时也会给患者术后的夫妻性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所以,许多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负面情绪严重,这些情绪都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可能缩短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
所以说了解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状态和反应,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1、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反应(1)焦虑、抑郁对于接受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来说,往往会出现显著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特别是患者手术后的早期非常容易出现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产生这种负面心理反应的原因很多,例如在手术治疗后由于麻醉药效逐步消退,使得患者产生了持续性的疼痛感,而这种疼痛造成的生理影响,也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不良情绪。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那么会导致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且影响范围也将逐步扩大,还可能诱发其他的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病人焦虑情绪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方法:62例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按手术病人护理常规护理),用sas焦虑量表在其术前、术后进行评定。
结果:实验组焦虑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子宫切除病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
关键词心理干预子宫切除焦虑资料与方法2005年5月~2006年3月择期行子宫切除的病人62例,年龄45~56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按手术病人的护理常规护理,每组各31例。
两组病人除本科疾病外,无其他器官疾病,均为初次手术,麻醉方式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并且在年龄、文化程度上较为均衡一致。
术前心理干预:术前3天访视,运用会谈技巧与倾听艺术引导病人表达其感觉,针对主要问题亲切和蔼地指导,并利用访视图片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手术部位,教会病人如何配合麻醉和手术摆放体位,交代术前注意事项,尤其着重告诉病人,整个手术过程自己将会和她在一起。
术前2天和1天继续跟踪随访,巩固前一天的干预效果。
术中心理干预:入室时是病人心理上最紧张的时刻,护士向病人热情问好,友好交谈,发现病人需要,及时给予满足。
做各种术前准备时应向病人提前做好解释,让其有心理准备,以降低由此带来的不适。
术中保持安静,禁止与主刀医生进行不必要的交谈,注意遮盖病人,保持室温恒定。
手术探查腹腔时,提前告知病人牵拉会引起的反应,并轻握病人的手,嘱其深呼吸以减轻不适反应。
手术完毕盖好伤口,擦干血迹,尽可能给病人穿好衣服,避免暴露过多而造成心理压力。
术后心理干预:术毕,安排去枕平卧,并向家属说明此种卧位的必要性,向家属交代手术情况及禁饮食情况。
术后1天继续随访。
术后24小时内切口最痛,可教给病人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看外面的花草,转移注意力;让其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