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 法 许崇德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89
参考教材许崇德主编:《中国宪法》(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秦前红主编:《宪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王广辉主编:《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蔡定剑著:《宪法精解》(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侯西勋主编:《宪法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焦洪昌主编:《新编宪法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焦洪昌主编:《宪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童之伟主编:《宪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张千帆著:《宪法经典判例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张千帆主编:《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周叶中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版。
朱丘祥主编:《宪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殷啸虎、王月明、朱应平著:《宪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苗连营主编:《宪法学》(第2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月明著:《宪法通论》,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胡锦光主编:《宪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俞德鹏著:《宪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陈云生著:《宪法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韩亚光著:《中国宪法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潘伟杰、王蔚主编:《宪法学》,复旦大学出版2008年版。
韩大元著:《宪法基础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 A. W.布拉德利、K. D.尤因著:《宪法与行政法》,程洁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莫纪宏著:《宪法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8年版。
肖泽晟著:《宪法学:关于人权保障与权力控制的学说》,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韩大元、林来梵、郑贤君著:《宪法学专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韩大元主编:《外国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版。
许崇德《宪法》(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更多资料请在薇♥公重号精研学习网查找下载本书为许崇德《宪法》(第6版)的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本书遵循该教材第6版的章目编排,共分为7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含知识框架),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
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该教材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第三部分为考研真题详解,精选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框架图表体系,通俗易懂易记本书每章的知识框架图和考点归纳表,在全方位把握重要考点的同时,提纲挈领地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重要的考点、难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
2.星级标记,透彻剖析必考点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考点难点进行了整理,对部分关键词进行了标记(蓝色或下划线),并将全书考点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一星(一般了解)至五星(熟练掌握),以便学习时,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3.精选考研真题,详解课后习题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宪法学考研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参考教材,方便学习时,及时检测复习效果,掌握答题技巧。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一章宪法总论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考研真题详解第二章宪法的产生与发展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考研真题详解第三章国家性质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章国家形式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选举制度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国家机构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考研真题详解。
《宪法(第四版)》中国人大出版社许崇德主编纯手打笔记第一章宪法总论第一节宪法的概念的本质一、宪法的概念原始意义上的宪法指国家组织法。
立宪意义上的宪法指在一个国家存在的通过限制国家权力来保障人权的法。
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是所以调整国家与公民间之关系的规律规范的总和。
根本意义上的宪法指不仅制定了成文法典,而且成文法典在一国的法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二.宪法的法律地位宪法的三个特征: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a.制定(1)专门机构(2)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b.修改(1)有限的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有效议案(2)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3)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宪法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在一段时间不得修改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一般法律的制定基础和依据(2)一般法律的规定与宪法相抵触的无效三.宪法的本质特征——反映一国当时的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首要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宪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二)宪法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三)宪法随着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节.宪法的分类一.宪法的形式分类(一)传统分类1.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根据宪法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成文宪法:由一个或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优点:宪法的内容表现为书面形式的条文比较明确、具体;缺点:书面形式的条文修改起来比较困难、对社会实际的适应性差。
不成文宪法: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构成的宪法。
2.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依据宪法的法律效力与制定)刚性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一般法律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3.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根据制定宪法的主体)钦定宪法: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协定宪法:由君主和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民定宪法:由民选议会、制宪议会或公民投票表决制定的宪法(二)新的分类1.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以宪法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为标准进行的分类)2.平时宪法和战时宪法(适用时间)3.君主宪法和共和宪法(国家政体)4.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宪法是否具有创制性)5.规范宪法、名义宪法和语义宪法(存在论观点)规范宪法:宪法上的各种规范支配着的政治过程,权利过程适应和服从宪法规范的宪法名义宪法:宪法规范只是作为法的形式起作用,政治过程则不受宪法规范的制约语义宪法:在政治生活中可能得以适用,但往往被作为掌握权力的一种宣言手段和点缀物的宪法二.宪法的实质分类1. 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 法定宪法和现实的宪法(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而分)第三节.宪法与宪政P31一.宪政:指以民主事实为政治内容的宪法的实施。
宪法学参考书目:1、许崇德等著《宪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事例研究(一)》,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胡锦光韩大元《中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4、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5、韩大元胡锦光主编《宪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胡锦光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发展研究报告(1982-2002)》,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王磊:《选择宪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美]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英]戴雪著:《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1、[荷]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著:《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陈云生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美]潘恩,马清槐等译:《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13、[美]阿兰·S·罗森鲍姆编:《宪政的哲学维》,郑戈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4、[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5、[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周勇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美]肯尼思·W·汤普森编:《宪法的政治理论》,张志铭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1997年版。
17、[美]阿兰·S·罗森鲍姆编:《宪政的哲学之维》,郑戈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8、周叶中主编《宪法》(第二版)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许崇德:与新中国宪法相伴一生-法律许崇德:与新中国宪法相伴一生2014年3月3日晚上11时59分,一代法学大家许崇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随即,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焦洪昌发布微博称:“许崇德老师今晨走了,终于没有等到他参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60年纪念日。
”屈指算来,许崇德去世之日离我国第一部《宪法》60周年纪念日仅相差半年多的时间。
这位26岁就参与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工作、最终统稿我国现行《宪法》、负责《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修订的宪法大家,将生命的痕迹永远留在了我国的宪法史上。
和宪法结下半生缘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宪法学者的许崇德见证了新中国宪法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整个历程。
但是,鲜为人知的是,他和宪法学的缘分早在六七十年前已经注定。
1929年1月,许崇德出生在上海市青浦区。
不到1岁时,他的父亲早逝,他的母亲靠教书把他养大。
他8岁那年,日军侵华,上海失陷。
一个冬夜,母亲带着许崇德逃难,经过淞沪战场时的惨状在他的幼小心灵里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中学时代,他在一首诗中回忆起那次逃难经历:“霜浓白骨遗尸冷,月黑腥风带血吹。
我念中华多壮士,悲歌噱慨舍身时。
”那一刻,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已经在他的心中开始萌芽。
1947年,18岁的许崇德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
“因为战争原因,当时我讨厌侵犯中国的日本人,想着怎么‘整’他们。
看到(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战犯用的武器是法律,于是,我决定要学法。
”许崇德曾一字一顿地解释自己学习法律的初衷。
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律时,许崇德遇到了自己的启蒙恩师——张志让教授。
张志让是一位留美归来的法学大家,他所开设的比较宪法课程深深地吸引了许崇德。
在上课时,张志让不仅讲宪法的原理,还联系实际批判国民党的民国宪法。
张志让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课堂常常座无虚席。
在许崇德所写的一篇文章中,他谈到对宪法的兴趣:“我所以对宪法萌发兴趣,一方面,固然同张先生谆谆善诱、分析深透有关;另一方面,因我生经战乱,吃尽民穷国弱的苦头,政治腐败,斯时为烈,所以,一接触宪法这门学科,初识国家根本制度、根本大法的重要性,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求知欲。
人大宪法学考研备考教材选用针对考试而言最好的教材应是对考点覆盖最全面,最符合学校答题标准的教材。
同时由于考研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短时间内涉猎大量的专着、论文以及其他各类同学科教材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而且考试复习的规律也要求我们应该主要是吃透一本教材。
这样,在人大法学考研复习中具体如何选用那本教材就成为一个非常重大的方向性问题。
当然了,其实吃透任何一本教材达到融会贯通的火候都足以应付考试,只是有效果和效率的细微差别。
目前对宪法教材的具体使用有一定争议,为此本文特意将针对宪法教材的使用从考试的角度进行初步分析。
对于9选5科目中的宪法学参考教材到底是选用人大出版社许崇德版教材,抑或是法律出版社韩大元版教材目前争议特别大。
为了避免大家继续被误导,打消学弟、学妹的疑惑而安心备考,同时也为了揭露一些问题的本质,进而在比较中探求人性,在争议中获取出题走向,特在此予以单独说明以不破坏之前完整和富有体系性的解释。
解决该争议的最好方法就是学弟、学妹们亲自动手调查,结合历年真题对两本教材进行比较法研究,寻找考题的出处。
由于,人大法学考研以考察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为目标,偶尔有个别不能从教材上直接寻找到答案的考题,需要借助已有的学科基础理论积淀进行理论的总结、还原和重建,因此在探求考题出处和答案的时候,其体例结构、语言表达和内容阐发所彰显的经典性、全面充实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通过对宪法学两本教材的比较发现人大版宪法学教材体例结构更科学、内容更完备充实、语言阐述更准确、分析问题更为全面、思辨和有深度,人大版宪法学教材上都没有阐述的内容法律版宪法教材是更加没有予以讲解的,法律版教材予以阐述的问题,宪法学教材几乎全部予以涉及,因此总体来说,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对于学习,人大版宪法学教材是一本更为经典的教材,下边以2011年最新宪法学真题为例详细具体的予以说明。
一、名词解释(4*5=20分)1、社会权人大版:196页,明确清晰论述法律版:无注:该社会权为第三代人权范畴,是一个宪法学科的理论前沿问题,也是宪法学科热点问题,2012年关于第三代人权的相关重大理论问题和知识点仍然需要予以关注并重点掌握。
人大法学考研参考指定教材人大官方早已不再指定具体的人大法学考研书目,凯程教育结合人大历年真题、老师上课重点和成功学员的经验,给考生提供如下版本:法理学朱景文人大出版社2012-01 第二版法理学孙国华人大出版社2010-05 第三版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人大出版社2013-08 第四版中国法制史曾宪义北大高教版2009-07 第二版中国宪法胡锦光、韩大元法律出版社2007-11 第二版宪法许崇德人大出版社2009-06 第四版刑法王作富人大出版社2011-08 第五版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大高教版2011-08 第五版民法王利明人大出版社2010-07 第五版民法学王利明法律出版社2011-07 第三版民事诉讼法江伟人大出版社2013-10 第六版刑事诉讼法陈卫东人大出版社2012-07 第三版刑事诉讼法程荣斌人大出版社2013-07 第五版经济法刘文华人大出版社2012-09 第四版经济法史济春人大出版社2010-01 第二版环境法周珂人大出版社2013-05 第四版环境资源保护法周珂人大出版社2010-01 第二版知识产权法刘春田人大出版社2009-08 第四版知识产权法刘春田法律出版社2009-11 第一版国际法程晓霞人大出版社2011-06 第四版国际私法章尚锦人大出版社2011-03 第四版国际经济法郭寿康人大出版社2012-10 第四版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人大法学考研难度分析一、人大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人大法学难度较大,人大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本科一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宪法学》推荐书目:[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英]洛克:《政府论》(上下),翟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版[英]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英]W·Ivor·詹宁斯:《法与宪法》,龚祥瑞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又名《自由宪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德]卡尔·施米特:《宪法学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孙中山:《五权宪法》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宪政》、《论联合政府》、《论人民民主专政》[英]边沁:《政府片论》,沈叔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渲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英]维尔:《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英]沃尔特·白芝浩:《英国宪法》,夏彦才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英]杰弗里·马歇尔:《宪法理论》,刘刚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英]K.C.惠尔:《现代宪法》,翟小波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美]杰罗姆·巴伦等:《美国宪法概论》,刘瑞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美]汉密尔顿等:《美国宪法原理》,严欣淇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美]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金朝武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美]埃尔金、索乌坦编:《新宪政论》,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宪政与权利》,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罗森鲍编:《宪政的哲学之维》,刘茂林、郑戈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编:《宪政与民主》,三联书店1997年版[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日]美浓部达吉:《公法与私法》,黄冯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日]三浦隆:《实践宪法学》,李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吕昶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日]阿部照哉等:《宪法》(上、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张君劢:《宪政之道》,清华大学2006年版萧公权:《宪政与民主》,清华大学2006年版许崇德:《学而言宪》,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许崇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王叔文:《王叔文文选》,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李龙:《宪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张学仁、陈宁生主编:《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韩大元主编:《新中国宪法发展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徐秀义、韩大元:《宪法学原理》,(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徐秀义、韩大元主编:《现代宪法学基本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童之伟:《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刘军宁:《共和·民主与宪政》,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蔡定剑:《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版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1998年(已有新版)王人博:《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司法救济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张智仁、何勤华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英]丹宁:《法律的训诫》(1999)、《法律的未来》(1999)、《法律的正当程序》(1999)、《最后的篇章》(2000)、《法律的界碑》(1999)、《家庭故事》,刘庸安等译,法律出版社[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张智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德]列奥·斯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赵涵舆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美]潘恩:《常识》,何实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美]约瑟夫·斯托里:《美国宪法评注》,毛国权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美]斯坦利·I·库特勒:《最高法院与宪法——美国宪法史上重要判例选读》,朱曾汶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美]阿奇博尔德·考克斯:《法院与宪法》,田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阿希尔·里德·阿马:《宪法与刑事诉讼》,房保国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下),尹宣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美]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美]宝罗·布莱斯特等:《宪法决策的过程:案例与材料》,张千帆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美]布鲁斯·阿克曼:《我们人民:宪法的根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美]布鲁斯·阿克曼:《我们人民:宪法变革的原动力》,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美]罗纳德·德沃金:《自由的宪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刘丽君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美]马克斯·法仑德:《设计宪法》,董成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美]C.H.麦基文:《宪政古今》,翟小波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美]W.布莱福特:《“五月花号公约”签订始末》,王军伟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史蒂芬·霍尔姆斯等:《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西尔维亚·斯诺维斯:《司法审查与宪法》,谌洪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小查尔斯·爱德华·梅里亚姆:《卢梭以来的主权学说史》,毕洪海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美]赫伯特·J.斯托林:《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宪法反对者的政治思想》,汪庆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凯斯·R.桑斯坦:《偏颇的宪法》,宋华琳、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小詹姆斯·R.斯托纳:《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柯克、霍布斯及美国宪政主义诸源头》,姚中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美]马克·沃伦:《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美]伊利:《民主与不信任:关于司法审查的理论》,朱中一、顾运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美]纪念美国宪法颁布200周年委员会编:《美国公民与宪法》,劳娃、许旭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以色列]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英]霍布斯:《论公民》,应星、冯克利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英]詹姆斯·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下),张尉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英]沃尔特·白哲特:《英国宪制》,李国庆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英]T.R.S.艾伦:《法律、自由与正义——英国宪政的法律基础》,成中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英]阿克顿:《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张友渔:《张友渔文选》(上、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许崇德主编:《宪法与民主政治》,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年版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陆润康:《美国联邦宪法论》,书海出版社2003年版胡锦光:《中国宪法问题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台]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台]陈新民:《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汪进元:《良宪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胡锦光、韩大元主编:《中国宪法发展研究报告》,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韩大元等著:《现代宪法解释基本理论》,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韩大元主编:《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莫继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莫继宏:《宪法审判制度概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赵宝云:《西方五国宪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胡肖华:《宪法诉讼原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邓冰等编著;《大法官的智慧——美国高等法院经典判决选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刘向文、宋雅芳:《俄罗斯联邦宪政制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任允正、于洪君:《独联体国家宪法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史丹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宪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陈欣新:《表达自由的法律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夏勇等:《中国当代宪政与人权热点》,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赵心树:《选举的困境-民选制度及宪政改革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袁达毅:《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胡盛仪等:《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秦前红:《宪法变迁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周伟:《各国立法机关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谢维雁:《从宪法到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法学专业主要课程简介1B10565 宪法学学分:3.0 Constitution Jurisprudence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宪法学》是法学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宪法的产生与发展、宪法的基本规范及其在实际中的运用,同时研究外国的宪法与宪政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宪法概述、我国的基本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
推荐教材:《宪法》,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宪法学原理》(上、下册),徐秀义、韩大元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比较宪法》,王世杰、钱端升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宪法学》,蒋碧昆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宪法学基本理论》(上、下册),张庆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宪法》,许崇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B10095,1B10113 法理学(上)(下)学分:2.0,1.0Jurisprudence预修课程:无内容简介:《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法理学从哲学的角度研究法与法这一社会现象在社会领域中的作用,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法的基本理论,为以后的部分法学的学习及进一步的法学理论研习打下基础。
法理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法的本体理论、法的价值理论、法的运行理论、法的机构理论及法与其他社会范畴的关系理论。
推荐教材:《法理学》(第二版),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要参考书:《法理学》,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法理学》,公丕祥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B11315,1B11325民法学1,2 学分:3.0,3.01B11335,1B11345 民法学3,4 学分:3.0,2.0General Statement of Civil Law预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内容简介: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基础法律部门。
《民法学》是法学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分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人身权法、继承法以及侵权的民事责任等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和最新的参考文献,由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进行补充。
)宪法学方向1、柏拉图著:《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霍布斯著:《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昆廷·斯金纳著:《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4、施米特著:《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罗尔斯著:《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6、罗尔斯著:《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7、奥斯特罗姆著:《复合共和国的政治理论》,三联书店1999年版8、诺齐克著:《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9、哈耶克著:《法律、立法和自由》,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10、哈耶克著:《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1、哈贝马斯著:《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12、达尔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3、达尔著:《民主理论的前言》,三联书店1999年版14、柏林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15、韦伯著:《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16、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7、麦基文著:《宪政古今》,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8、维尔著:《宪政与分权》,三联书店1997年版19、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20、布坎南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1、弗里德里希著:《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三联书店1997年版22、埃尔斯特著:《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版23、汤普森著:《宪法的政治理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24、《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版25、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26、麦迪逊著:《美国制宪会议记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27、爱德华·考文著:《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三联书店1997年版28、王希著:《原则与妥协著: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大出版社2000年版29、戴雪著:《宪政精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30、詹宁斯著:《法与宪法》,三联书店1997年版31、詹宁斯著,蓬勃译:《英国议会》,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32、狄骥著:《宪法学教程》,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33、狄骥著,冷静译:《公法的变迁》,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34、柏克著:《法国革命反思录》,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35、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36、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37、平心著:《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上海进化书局1937年版38、周异斌、罗志渊著:《中国宪政发展史》,上海大东书局1947年版39、荆仁知著:《中国立宪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40、罗志渊著:《中国宪法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41、谢振民著:《中华民国立法史》,上海正中书局1948年版42、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43、许崇德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44、肖蔚云著:《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45、李昌道著:《美国宪法纵横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6、赵宝云编著:《西方五国宪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7、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8、梁治平著:《法治在中国著: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9、王人博著:《宪政文化与近代中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50、王人博著:《中国近代的宪政思潮》,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51、王人博著:《宪政的中国之道》,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52、蔡定剑著:《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3、李树忠著:《国家机关组织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54、焦洪昌著:《选举权的法律保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5、焦洪昌著:《公民私人财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56、S trauss: Natural Rights and History57、L ane: The World Revolution of Westernizati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Global Perspective58、R obert A. Burt: The Constitution in conflict /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c199259、M ichael J. Meyer and William A. Parent: The Constitution of rights : human dignity and American values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60、D ennis J. Coyle: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Constitution : shaping society through land use61、r egula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c199362、M artin H. Redish : The constitution as political structure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63、P ress, 1995行政法学、部门行政法学方向1、【美】伯纳德·施瓦茨著,徐炳译:《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2、【德】汉斯·丁·沃尔夫等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3、【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沈岿译:《美国行政法的重构》,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4、【德】奥托·迈耶著,刘飞译:《德国行政法》,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5、【英】马丁·洛克林著,郑戈译:《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6、【德】平特纳著,朱林译:《德国普通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7、【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8、【英】威廉·韦德著,徐炳等译:《行政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9、【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10、【德】弗里德赫尔穆·胡芬著,莫光华译:《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1、【法】莱昂·狄骥著,王文利等译:《宪法学教程》,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12、【法】狄骥著,冷静译:《公法的变迁》,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13、【美】盖尔霍恩,利文著,黄列译:《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4、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5、王名扬著:《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6、王名扬著:《美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17、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8、张尚鷟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9、罗豪才主编:《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0、应松年主编:《当代行政法》,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21、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立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22、应松年、薛刚凌著:《行政组织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23、应松年、袁曙宏主编:《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24、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5、朱维究著:《中国民主政治法律化探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6、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7、姜明安主编:《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28、马怀德著:《行政许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29、马怀德著:《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务》,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30、薛刚凌著:《行政诉权研究》,华文出版社1999年版31、张树义著:《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2、张树义著:《变革与重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法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3、杨建顺著:《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34、刘莘著:《行政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5、高家伟著:《国家赔偿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36、王万华著:《行政程序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37、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38、吴庚著:《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三民书局2000年版39、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三民书局1994年版40、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三民书局1997年版41、陈新民著:《行政法学总论》,三民书局1997年版42、陈新民著:《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3、陈敏:《行政法总论》,三民书局1999年版44、吴庚著:《行政争讼法论》,三民书局1999年版45、陈清秀著:《行政诉讼法》,三民书局1999年版46、蔡志方著:《行政救济法新论》,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47、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8、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9、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50、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1、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5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
第一章第一节1、从不同角度理解宪法的含义2、深入理解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将宪法与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的其他组成部分,特别是法律相比较而言的。
与法律相比较,宪法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由此决定了宪法在一个国家的法的体系中的根本法地位。
(1)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根本性的内容。
宪法的内容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对外交往等各方面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涉及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问题。
(2)宪法有着更为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①在宪法制定方面,与普通法律的制定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a宪法的制定一般要求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该专门机构的职责就是起草或者制定宪法,在完成起草或者制定宪法的任务以后,该专门机构即予以解散。
b宪法草案的通过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一般要求最高立法机关的议员或者代表的特定多数。
②在宪法修改方面,与普通法律的修改相比较,宪法修改主要有三点严格要求:a有宪法规定的有限的特定主体才可提出修改宪法的有效议案。
b修改宪法的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c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宪法的某些内容不得修改或者在宪法通过以后的一定时间内不得修改宪法。
第一章第二节1、了解常见的宪法分类及含义。
(1)宪法的传统分类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宪法是否具有法典形式。
成文宪法是指由一个或者几个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宪法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宪法典。
不成文宪法是指由书面形式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宪法判例,和非书面形式的宪法惯例等。
2.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宪法的法律效力及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的关系。
a.刚性宪法,是指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的严格,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
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属于刚性宪法。
b.柔性宪法,是指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完全相同的宪法。
(英国)3.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和协定宪法划分标准:以制定宪法的主体为标准而作的划分。
a.钦定宪法,是指由君主自上而下地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宪法。
作者: 王玉明
出版物刊名: 法学家
主题词: 中国宪法;高等学校;宪法学;中国人民;教材;宪法规范;选举制度;近十年;课程体系;政党制度
摘要: <正> 近十年来,我国的宪法学研究和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随着全国政法院校系的恢复和发展,各地编写了数十种宪法新材;1983年,司法部又组织编写出版了高校试用教材《宪法学》。
但是,由于形势不断发展,这些教材在体例、观点、引用资料及论述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日益突出。
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担任主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魏定仁、何华辉、廉希圣、吴杰四位教授参与编纂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宪法》的问世,克服了其他教材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弥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