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建筑电气照明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77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是指对于建筑物内部及周围环境进行照明设计的过程。
其目的是在确保光效、安全性和节能性的前提下,提高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一、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1. 光效要求:照明设计需要保证室内照度合适,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同时不造成眩光和光污染。
2. 安全要求:照明设计需要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充足的照明,同时保证照明设备的电气安全。
3. 节能要求:照明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节能原则,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配光方案、光源及光控设备,减少照明设备功率,降低建筑物总能耗。
4. 视觉舒适度要求:照明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视觉习惯,通过建筑物空间的布局和照明配合,创造出良好的光环境,提高人们的视觉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1. 根据建筑物功能、使用时间、建筑形态以及自然光照度等因素,确定室内及室外照明的需求。
2. 根据上述需求,绘制出建筑物照明系统图纸,包括位置、数量、配光方案、光源、照度等详细参数。
3. 根据系统图纸,计算出照明系统的额定功率需求、亮度照度等参数,以便于选购照明设备。
4. 选择适合的光源、光控设备和配光灯具等,并对其参数进行细致的计算和调整,以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建筑物照明需求。
5. 进行照明系统的施工设计和布线设计,包括接线方式、互锁控制、照明回路的开关和控制、照明面板、配电盘等配套设备的设计。
6. 根据设备选用参数及使用需求,绘制出照明系统的电路图纸和综合布线图纸。
7. 进行照明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测试所选设备的性能和效果,测试系统的亮度、照度等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 进行照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及时巡视、定期检查、维修零部件,更换照明设备,确保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
1. 光源选择:根据照明设计的需要和场所特点,选择适宜的光源,包括灯管、LED灯和卤素灯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光源的寿命、颜色温度、亮度、光效等参数。
2. 灯具设计与配光方案:根据不同功能建筑的导向作用,定制各种配光方案。
建筑电气照明知识1. 什么是建筑电气照明?建筑电气照明是建筑物中利用电力设备和灯具提供照明效果的系统。
它以满足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照明需求为目标,提供合适的亮度和照明效果,以提高安全性、提升室内外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
2. 建筑电气照明的分类建筑电气照明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2.1 按照用途分类•室内照明:用于建筑物内部的照明,如办公室、会议室、餐厅、住宅等。
•室外照明:用于建筑物外部的照明,如道路照明、景观照明等。
2.2 按照灯具类型分类•白炽灯:传统照明方式之一,通过通电使灯丝发光,但能效低。
•荧光灯:使用荧光粉发光,比白炽灯能效高,寿命长。
•LED灯:利用LED(发光二极管)发光,能效高、寿命长、色彩鲜艳。
2.3 按照控制方式分类•手动控制:通过开关、调光器等手动操作来控制照明。
•自动控制:通过传感器、定时器等自动感知环境和时间来控制照明。
3.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要点3.1 光照度计算光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的数量,是评价灯光亮度的重要指标。
在照明设计中,需要根据照明需求、空间布局和灯具参数等因素计算所需的光照度水平。
3.2 色彩温度选择色彩温度是指光源的颜色,常用单位为开尔文(K)。
不同场所和用途需要选择适合的色彩温度,如暖色调适合舒适和温馨的氛围,冷色调适合需要提高警觉性和注意力的场所。
3.3 灯具布局灯具布局要根据场所的大小和形状、照明需求来合理安排,以达到均匀、综合、节能的效果。
合理的灯具布局可以避免照明死角和过度照明等问题。
3.4 能效与节能设计节能是现代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选择高能效灯具、合理控制照明亮度和时间、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和节约能源。
4. 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光晕和眩光问题光晕和眩光是建筑电气照明中常见的问题,它们可能对人眼造成不适和眩晕感。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改进灯具布局、选择合适的灯具和采用适当的光控技术来解决。
建筑电气照明之照明计算照明计算是建筑电气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照明系统的设计、布置和光源选型等内容。
通过照明计算,可以确定合适的光源类型和数量,以及灯具的安装位置和光度分布,从而保证建筑室内和室外的良好照明效果。
照明计算的第一步是确定需要照明的区域和光强要求。
根据建筑类型和使用需求,不同的区域可能有不同的光强要求。
例如,公共区域需要较高的光强,而阅读区域和办公区域则需要较高的照度。
在照明计算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例如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等。
照明计算的第二步是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和数量。
常见的光源类型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等。
不同的光源类型有不同的功率、光效和使用寿命等特点。
在选择光源时,需要考虑到照明需求、能源效率和使用成本等因素。
一般来说,LED灯具是目前最为常用和推荐的照明光源,因为它们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等优点。
照明计算的第三步是计算所需的灯具数量。
灯具数量的计算通常基于所需的光强要求和灯具的照度分布特性。
其中,光强为所需的照度值,照度分布特性是描述灯具照明范围和均匀性的参数。
在计算灯具数量时,还需要考虑到灯具的投光角度和光束分布等因素。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点计算法、数值计算法和图解计算法等。
照明计算的最后一步是确定照明系统的布置和控制方式。
合理的布置可以有效地提高照明效果和均匀度,同时减少耀眼和阴影等问题。
控制方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例如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等。
在布置和控制方案中,还需要考虑到照明系统的节能性和环保性。
总而言之,照明计算是建筑电气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确保建筑室内和室外的良好照明效果。
通过照明计算,可以选择合适的光源类型和数量,确定灯具的布置和控制方式,从而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进行照明计算时,应参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做出合理的设计和选择。
建筑电气照明技术基本知识1. 简介建筑电气照明技术是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用于照明建筑物内、外的技术手段。
它不仅涉及到灯具的选择和安装,还包括照明设计、电路布置、控制系统以及能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建筑电气照明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照明原理、灯具种类、照明设计要点等。
2. 照明原理2.1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动和粒子性的特性。
光波的频率决定了它的颜色,而波长则决定了它的亮度。
光的强度和照度是常用的描述光线明亮程度的指标。
2.2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可以通过反射、折射和散射等方式进行。
建筑电气照明技术需要考虑光的传播路径,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光线来实现照明效果。
3. 灯具种类3.1 白炽灯白炽灯是最常见的灯具之一,它通过将电流通过灯丝来产生光。
白炽灯具有较高的显色性和可调光性,但能耗较高,寿命较短。
3.2 荧光灯荧光灯是通过放电来产生光的灯具。
它具有较高的光效,能耗较低,寿命较长。
但是荧光灯的显色性较差,且不能调光。
3.3 LED灯LED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照明技术。
它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可调光性和优异的显色性等优点。
LED灯的价格逐渐下降,已经成为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中使用最广泛的灯具之一。
4. 照明设计要点4.1 光源选择在照明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光源非常重要。
光源的色温和光强度要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美学要求。
对于不同的空间,如办公区、商业区和住宅区,选择的光源也会有所差异。
4.2 照明布置照明布置是指如何合理地安装灯具,以实现建筑物内的照明效果。
在进行照明布置时,需要考虑灯具的位置、高度、角度等因素,以及灯具之间的亮度分布和阴影情况。
4.3 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是为了提高照明效果和节约能源而设计的系统。
常见的照明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定时控制、光感控制和人体感应控制等。
通过合理使用照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时间。
4.4 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管理建筑电气照明系统,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
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建筑电气照明是现代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建筑物的整体形象与人体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舒适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建筑电气照明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制定了一份完整的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方案。
一、课程介绍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是一门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电气及光学相关基础的知识的课程,教学时主要讲解照明设计的基本概念、技术及其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加强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建筑电气照明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的课程目标包括:1. 学习并熟练掌握照明系统的基础原理。
2. 熟悉各种照明光源、灯具、控制系统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3. 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方法,并运用它们实现建筑照明设计。
4. 了解特定建筑类型的照明需求,并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照明设计工作。
5.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照明设计难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为了达到以上课程目标,我们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五个学习模块:1. 建筑电气照明基础照明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气知识、光学知识等。
2. 照明光源及其特性各种照明光源,例如白炽灯、荧光灯等,以及这些照明光源的特性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3. 灯具及其应用各种常用灯具的特点、应用场景等,包括各种房间、建筑外部等不同应用情况下的灯具选择。
4. 照明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的种类和应用范围,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内容的学习。
5. 案例分析及实践操作对于现有建筑物进行照明设计,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照明设计报告和方案设计等实践操作。
四、课程教学我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检验,以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1)课堂讲授授课老师主要通过课堂讲解的形式将授课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
2)案例分析通过对不同建筑类型的照明设计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战操作能力。
3)实践检验组织学生进行照明设计实践操作,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实际运用到项目实践中。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建筑电气照明设计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能够为建筑提供优质的照明效果,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美观性。
本文将就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对其设计的内容和要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的重要性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能够为建筑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美观性,同时也能够为环保和节能提供一定的保障。
具体而言,其主要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照明对于人体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改善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能够提供符合人体视觉需求和心理需求的照明环境,增强人们的舒适感。
2. 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照明可以通过调整光的色温、亮度和方向等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并能强化建筑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通过合理的灯具布局、光的效果和色彩的运用,能够打造一个极具艺术感和科技感的建筑形态,增强建筑的视觉吸引力。
3. 节约能源和环保:节约能源和环保是当前社会的重要发展方向,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也应该充分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灯具和系统,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电气照明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主要包括照明系统的基础设计、灯具的选择和布置、光源的选型和调光等方面。
要进行设计前,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类型和使用场所进行设计,下面对其设计的具体内容和要点进行详细介绍:1. 建筑类型和使用场所建筑物的类型和使用场所是进行照明设计的重要依据,因为不同的建筑类型和使用场所需要的照明环境和要求也不同。
例如,住宅的照明需求主要是提供基本生活和舒适功能的照明,办公场所的照明需求则应该考虑到人体的工作需求和健康需求,商业场所的照明应该以营造商业氛围和体现商品品质为主。
2. 照明系统的基础设计照明系统的基础设计主要包括了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电路系统的设计。
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使用情况选择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控制方式,如开关、调光、遥控、定时控制等。
试论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摘要】节能设计是我国的建筑节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选择高效率的节能设备,应用成熟先进的技术,从而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首先阐述了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原则,并提出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措施,以在提高建筑照明效果的同时有效做节约电能,降低成本。
【关键词】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措施1、引言我国是耗能大国,其中,电能是主要能源之一。
在建筑电能消耗中,空调、水泵等设备用电量较大,而建筑电气照明耗电量所占比重也很大,约20%左右,是建筑电气中的重要负荷。
当前我国建筑电气照明节能工作处于起步期,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健全,如何对建筑电气照明进行节能设计,确保节能效果,已成为电气设计人员的重要任务。
因此相关建筑部门应该积极对建筑电气照明进行节能设计,激发建筑电气照明的巨大节能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节能,有效缓和电力供需矛盾,改善建筑环境,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进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原则2.1 绿色照明建筑照明节能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绿色照明,它是指在保证居民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照明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电能。
然而在节能的过程中,也不能通过增加投资而追求节能效果,做到绿色照明。
因此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节能设计时,一定要在满足建筑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注重灯具的布置,建立高效的节能和安全体系,符合建筑电气照明节能的规范要求,做好绿色节能工作。
2.2 经济实用在对建筑电气照明进行节能设计时,一定要满足经济适用的原则,准确定位建筑电气照明,合理控制电气照明节能,防止出现严重浪费的情况,避免过度装饰,做到经济适用。
除此之外,相关设计人员还应坚持以人为本、技术先进、保护环境、科学合理、节约能源等原则,更好的做好建筑电气照明节能工作。
2.3 节能灯具的选择根据不同场所的不同视觉需要,选择节能灯具的类型。
建筑电气照明技术1. 概述建筑电气照明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安装电气照明设备,以提供适当的灯光照明。
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不仅关乎建筑的美观和舒适度,还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建筑电气照明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2. 原理建筑电气照明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电能产生光能,通过照明设备产生适当的灯光。
常见的照明设备包括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这些照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都是通过电能与光能的转换实现照明效果。
3. 分类3.1 白炽灯白炽灯是一种常见的照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使用电流通过灯丝,使灯丝发热并发出可见光。
白炽灯具有发光效果好、色温较高的特点,但能效较低,寿命较短。
3.2 荧光灯荧光灯是一种使用荧光粉产生可见光的高效照明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放电将紫外线辐射到荧光粉上,使其发出可见光。
荧光灯具有亮度高、寿命长、能效较高的优点。
3.3 LED灯LED灯是一种使用固态半导体器件发光的照明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直接能量转换,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光能。
LED灯具有亮度高、能效极高、寿命长、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照明。
4. 设计与应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的设计与应用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布局和使用需求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与应用要点:4.1 照明布局照明布局是指照明设备在建筑物内外的安装位置和数量的规划。
合理的照明布局可以保证整个建筑物具有均匀的照明效果,避免出现照明盲区和强光照射。
4.2 照明控制照明控制是指使用开关、调光器等设备对照明系统进行控制。
合理的照明控制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调整照明亮度和颜色,以提供适当的灯光环境。
4.3 能效优化能效优化是建筑电气照明技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可以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4 照明设计规范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中,需要遵循一些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这些规范和标准通常包括照明亮度要求、照明设备的安装高度和间距要求等内容,以确保照明系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