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8
事业单位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账的账务处理分析引言自2019年1月1日起,事业单位应严格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
为了确保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财政部于2018年2月1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处理规定的通知》,对新旧制度衔接提出了总要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事业单位要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即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并依据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科目,将未入账的经济事项登记入账,并调整相关科目,最后依据登记和调整后新账的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
由于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设置及核算内容方面均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通过例解的方式对事业单位执行新制度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账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举例分析例:假设A事业单位2018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表如表1所示。
表12018年12月31日科目余额汇总表单位:元科目名称余额科目名称余额资产类科目:应缴国库款39300库存现金500 应缴财政专户款40000银行存款4196400 应付职工薪酬60000财政应返还额度1455000 应付账款50000——财政直接支付1300000 其他应付款20000——财政授权支付155000 净资产类科目:其他应收款13000 事业基金2895600存货160000 非流动资产基金1545000长期投资200000 ——长期投资200000固定资产1390000 ——固定资产1190000累计折旧200000 ——在建工程150000在建工程150000 ——无形资产5000无形资产10000 专用基金200000累计摊销5000 财政补助结转1290000负债类科目:财政补助结余1150000短期借款20000 非财政补助结转50000应缴税费10000注:资产类科目中,除“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为贷方余额之外,其余均为借方余额;负债类与净资产类科目均为贷方余额。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101现金102银行存款103有价证券104暂付款105库存材料106固定资产201应缴预算款202应缴财政专户款203暂存款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21101在职人员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21201在职人员21202离休人员21203退休人员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21301在职人员21302离休人员21303退休人员301固定基金303结余30301基本支出30302项目支出401拨入经费40101基本支出40102项目支出404预算外资金收入40401基本支出40402项目支出407其他收入40701基本支出40702项目支出501经费支出50101基本支出5010101工资福利支出501010101基本工资501010102津贴补贴501010103奖金501010104社会保障缴费501010106伙食补助费501010109其他工资福利支出5010102商品和服务支出501010202印刷费501010203咨询费501010204手续费501010205水费501010206电费501010207邮电费501010209物业管理费501010210交通费50101020101燃料费50101020102保险费50101020103车辆修理费50101020104其他交通费501010211差旅费501010212出国费501010213维修(护)费501010214租赁费501010215会议费501010216培训费501010217招待费50101021701餐费50101021702其他招待费501010218专用材料费501010224被装购置费501010225专用燃料费501010226劳务费501010227委托业务费501010228工会经费501010229福利费501010299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01010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01010301离休费501010302退休费501010303退职(役)费501010304抚恤金501010305生活补助501010306救济费501010308助学金501010309奖励金501010310生产补贴501010311住房公积金501010312提租补贴501010313购房补贴501010399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5010104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501010401企业政策补贴501010402事业单位补贴501010403财政贴息501010499其他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支出5010110其他资本性支出501011001房屋建筑物购建501011002办公设备购置501011003专用设备购置501011004交通工具购置501011005基础设施建设501011006大型修缮501011007信息网络购建501011008物资储备501011009其他资本性支出5010199其他支出501019904未划分的项目支出501019999其他支出50102项目支出…………502拨出经费50201拨出基本经费50202拨出项目经费505结转自筹基建说 明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附件: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报表格式第五部分报表编制说明附录:主要业务和事项账务处理举例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特别说明的除外)。
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单位,不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尚未规范的有关行业事业单位的特殊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单位应当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规定的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对其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四、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统一进行会计核算,不再单独建账,但是应当按项目单独核算,并保证项目资料完整。
五、单位会计核算应当具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全面、清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单位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六、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财务会计要素和预算会计要素。
财务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预算会计要素包括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
七、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二)单位应当执行本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三)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会计科目编号、不填列会计科目名称。
(财务会计)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第二部分、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壹、会计科目表序号编号科目名称(壹)资产类1101现金2102银行存款3105应收票据4106应收账款5108预付账款6110其他应收款7115材料8116产成品9117对外投资10120固定资产11124无形资产(二)负债类12201借入款项13202应付票据14203应付账款15204预收账款16207其他应付款17208应缴预算款18209应缴财政专户款19210应交税金(三)净资产类20301事业基金21302固定基金22303专用基金23306事业结余24307运营结余25308结余分配(四)收入类28404拨入专款29405事业收入30409运营收入32413其他收入(五)支出类33501拨出经费34502拨出专款35503专款支出36504事业支出37505运营支出38509成本费用39512销售税金41517对附属单位补助42520结转自筹基建二、事业单位通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壹)资产类第101号科目现金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
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数额。
3.事业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原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
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且将结余数和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且编制“库存现金日报表”。
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收据副联编制“现金收入日报表”,送会计部门的出纳员核收;或者将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将收款收据副联、“现金收入日报表”和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壹且交会计部门的会计员核收记账。
4.有外币现金的事业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第102号科目银行存款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衔接问题的处理规定我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目前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现对单位执行新制度的有关衔接问题规定如下: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二)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做好新旧制度衔接的相关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原账编制2018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并按照本规定要求,编制原账的部分科目余额明细表(参见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设立2019年1月1日的新账。
3.按照本规定要求,登记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余额和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按照原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预算结余会计科目(事业单位新旧会计制度转账、登记新账科目对照表见附表3),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并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
原账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规定设置的会计科目。
4.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19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5.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
(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
单位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正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的有序衔接。
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一)将2018年12月31日原账会计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科目1.资产类(1)“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库存现金”、“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无形资产”科目,其核算内容与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的核算内容基本相同。
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财政部于2017年10月24日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财会〔2017〕25号,以下简称新制度)。
原执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财会〔2013〕30号,以下简称原制度)的高等学校,自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原制度。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结合行业实际情况,财政部就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做出若干补充规定(附件1);同时为了确保新旧会计制度顺利过渡,财政部对高等学校执行新制度及《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有关衔接问题做出若干规定(附件2)。
附件1: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附件2:关于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注:本规定所指高等学校包括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专题讲座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二、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三、预算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四、新制度相关一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的补充规定五、执行新制度若干问题账务处理补充规定六、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新旧衔接七、报表及编制说明八、其他事项(五)“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及对应的“资金结存”科目余额(六)“其他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分配”科目(七)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会计科目四、新制度相关一级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的补充规定(一)4101事业收入(二)5001业务活动费用(三)5101单位管理费用(四)6101事业预算收入(五)7201事业支出五、执行新制度若干问题账务处理补充规定(一)关于留本基金的会计处理(二)关于受托代理业务的账务处理(三)关于受托加工物品的账务处理(四)关于计提和使用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的账务处理(五)关于附属单位工资返还的账务处理(六)关于出资成立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账务处理(七)关于按合同完成进度确认事业收入(八)关于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六、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新旧衔接(一)编制201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二)2019年度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七、报表及编制说明(一)关于收入费用表(二)关于预算收入支出表(三)关于校内独立核算单位报表编制的规定八、其他事项一、新旧制度衔接总要求(一)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二)新旧制度衔接工作(三)及时调整会计信息系统(一)按照新制度及补充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自2019年1月1日起,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
科目编码科目名称说 明101现金反映现金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2银行存款反映银行存款的收入、付出和结存情况。
103有价证券反映有价证券的购入、兑付及库存情况。
104暂付款反映暂付款的发生、收回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105库存材料反映库存材料的购入、领用、库存情况。
106固定资产反映固定资产(标准:一般设备单价500元,专用设备单价800元以上)实有数及增减变动情况。
201应缴预算款反映应缴预算款的收到、上缴财政情况。
202应缴财政专户款反映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收入、上缴及未缴情况。
203暂存款反映暂存款的发生、结算情况,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帐。
211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反映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在职人员工资和离休、退休费。
21101在职人员212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反映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出台的津贴补贴。
21201在职人员21202离休人员由地方社保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范畴。
(财办库〔2006〕296号)21203退休人员213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反映按国家规定发放给个人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误餐费、夜餐费,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个人国外零用费,发放给个人的一次性奖励等。
21301在职人员21302离休人员由地方社保部门发放的离退休费不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核算范畴。
(财办库〔2006〕296号)21303退休人员301固定基金反映单位占有和使用的固定基金。
303结余30301基本支出303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401拨入经费40101基本支出401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404预算外资金收入40401基本支出40402项目支出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的“项”级科目设置明细帐。
附件5预算会计科目衔接转换(事业单位)一、分析填列事业单位原会计科余额明细表事业单位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二、预算结余类科目新旧会计制度转换思路解析2019年1月1日,衔接转换时新制度预算会计仅预算结余类科目有年初余额,应当以原账中净资产相关科目年末余额为基础,并根据原账净资产与新账预算结余口径不一致的事项所涉及的金额,对新账预算结余类科目年初余额进行调整。
(一)口径不一致的主要事项:1.原账确认收入,增加了净资产,但尚未收到资金,不应计入预算结余,以原账相关净资产为基础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导致预算结余虚增。
因此,对于这类事项,在衔接转换时应当以原账相关净资产科目余额为基础,调减这类事项涉及的金额,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年初数。
这类事项主要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中的应收账款等。
2.原账未确认支出,未减少净资产,但已支付资金,应减少预算结余,以原账相关净资产为基础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导致预算结余虚增。
因此,对于这类事项,在衔接转换时,应当以原账相关净资产科目余额为基础,调减这类事项涉及的金额,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年初数。
这类事项主要包括:短期投资、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中的暂付款、存货等。
3.原账未确认收入、未增加净资产,但已收到资金,应计入预算结余,以原账相关净资产为基础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导致预算结余虚减。
因此,对于这类事项,在衔接转换时,应当以原账相关净资产科目余额为基础,调增这类事项涉及的金额,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年初数。
这类事项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预收账款、长期借款等。
4.原账确认支出,减少了净资产,但尚未支付资金,不应减少预算结余,以原账相关净资产为基础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导致预算结余虚减。
因此,对于这类事项,在衔接转换时,应当以原账相关净资产科目余额为基础,调增这类事项涉及的金额,确定新账预算结余年初数。
这类事项主要包括:应付职工薪酬(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其他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中的质量保证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