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465.01 KB
- 文档页数:7
2024年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非常必要。
下面将从检查的目的、检查的内容、检查的程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检查的目的制定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的目的在于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完整的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隐患,促进安全体系的建设和稳定运行。
同时,通过检查,可以全面把握工作场所的安全现状,规范生产作业行为,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检查的内容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安全风险工点名称、负责人、检查人、检查日期、检查结果等基本档案;2.安全风险工点环境检查,包括检查消防设施、防护设施等是否完好,有无防盗等安全措施;3.安全控制检查,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操作规程是否规范、是否有清晰的安全标识、有无违章操作等;4.安全风险评估,通过检查和调查,客观分析工作环境、操作规程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归类、打印报告,并汇总整理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提升;5.教育培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检查的程序1.制定检查计划,明确检查主体、检查内容、检查周期等,形成检查计划。
2.进行现场检查,根据计划进行现场检查,记录所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3.撰写检查报告,结合所发现的问题,撰写检查报告。
4.提出整改意见,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提出整改方案和意见,并督促整改。
5.跟踪整改情况,对已经提出的问题和隐患,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并彻底解决。
以上就是安全风险工点定期检查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执行这个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并剔除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保障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
企业各级人员安全风险研判制度是指为了保障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安全风险事件,对企业各级人员进行安全风险研判,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
一、建立安全风险监测和研判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各类安全风险信息,包括行业动态、政策变化、技术更新等。
同时,针对不同部门和层级的人员,建立相应的安全风险研判机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二、制定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标准根据企业的运营特点和行业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标准,明确各级人员所处的安全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范措施。
同时,建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和应对。
三、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针对不同部门和层级的人员,制定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计划,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应急处置演练等,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研判和应对能力。
四、建立安全风险报告和沟通机制各级人员应及时向上报告安全风险事件,及时沟通和协调处理相关事宜。
建立健全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反馈,在面临安全风险时能够及时进行研判和应对。
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和监督针对企业各级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管理和监督。
通过设立安全风险管理岗位,加强对安全风险情况的监控和督促。
对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部门和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确保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六、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分析和评估体系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分析和评估体系,将安全风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为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研判提供科学依据。
定期对安全风险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安全风险解读和预测报告,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七、加强与外部合作与交流与相关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专业机构等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研判安全风险,汲取行业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研判水平。
八、建立安全风险应急预案针对各类安全风险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任务和责任,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安全风险事件。
中煤三建龙王沟工程部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平安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和标准工程部全面深入开展平安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构建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遏制各种事故の发生,根据中煤三建安【2021】320-322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平安生产方针。
坚持平安生产分级管控、人人参与管理の原那么。
(二)工作目标。
建立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标准平安风险管控工作の根本流程,提高平安风险管控工作の效率和质量,实现平安风险管控闭环管理。
二、成立龙王沟工程部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平安生产风险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阙胜辉副组长:王林、唐艳峰、张强、李延明、王健、戴利成员:秦鹏飞、焦永丰、孙大勇、马勇、王庆华〔1〕组长主要职责:组织编制【平安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监督各部门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平安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落实情况。
〔2〕副组长职责:查找工程部风险点及确定风险范围、评定风险等级,进行分级预警。
三、工作主要内容:〔一〕风险点查找1.查找时应覆盖所有区域,对风险点要认真仔细分析。
工程部组织开展各部门风险点の查找工作,同时鼓励广阔职工参与,并建立稳定畅通の信息沟通渠道,并通过QQ、微信等多种方式及时接收广阔职工提供の风险点信息。
2、对各施工区域易发生平安事故の薄弱环节全面细致地检查。
对已往发生の事故进行总结教训,分析不平安因素,查找风险点。
3、收集各部门查找到の风险点并汇总成册,建立以地点、岗位、责任单位、责任人、时间等の风险查找手册,并制定本工程部の【平安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作为工程部及各部门组织开展平安隐患排查の平安风险点查找の依据。
4、对风险点の变化情况,做好动态实时更新,为后续开展风险研判,进而有效管控各类风险提供根底。
〔二〕风险研判工程部要及时对风险点查找阶段发现の风险进行汇总、分类、核定风险级别,并及时公告风险信息,提高风险研判の科学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以便对各风险点采取针对性の管理措施。
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省全面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以下简称“安全风险管控”),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较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及安全生产领域各类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不良社会影响的单位、场所、部位、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和活动(范围见附件1)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等工作。
第三条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重点对各类风险点查找、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处置、风险责任等“六项机制”提出指导性要求,旨在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第二章风险点查找第六条准确把握查找对象。
风险点又称危险因素、危险源,是指本身具有危险性,或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危险性,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状态和活动。
第七条科学建立查找依据。
市、县(市、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辖区、行业领域风险点的查找工作,要分行业、领域和场所(各行业领域和场所分类见附件1)科学制定《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参考格式见附件2),作为基层单位具体组织开展安全风险点查找的依据。
第八条合理划分网格单元。
各地区、单位(含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港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等,下同)要根据各自实际,以网格化、全覆盖的方式,合理划分风险点查找的最小单元(地理区域、单位、设备设施、作业或活动场所、某项活动等),明确每个单元的范围和风险点查找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查找责任。
卫生健康系统医疗卫生行业安全风险等级管控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开展医疗卫生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着力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效防范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依据《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粤安办〔2016〕126号)、《关于印发廉江市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暂行办法的通知》(廉安〔2017〕16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医疗卫生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是指对涉及医疗卫生行业领域各类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良社会影响事故的氧气瓶、高压氧舱、医疗放射设备、毒麻药品等使用管理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管控工作。
第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管控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实施办法重点对医疗卫生机构风险点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监管提出指导性意见,旨在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管控闭环管理。
第二章风险点查找第五条:查找范围。
(一)危险化学品:氧气瓶、氮气瓶、酒精、甲醛、硝酸、硫酸等;(二)压力容器类医疗设备:高压氧舱、储气罐、高压灭菌器;(三)核与放射医疗设备:医用诊断X射线机(源)、直线加速器、γ刀、中子刀等;(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毒性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第六条:查找对象。
上述物品在使用、存放中存在着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或财产损失风险的场所、部位、状态和活动。
第七条:查找依据。
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卫生计生系统特种(大型)医疗设备、化学和生物制品及毒麻药品等安全隐患风险分级标准(试行)的通知》(粤卫办〔2014〕25号)规定的六大类进行查找。
第八条:查找方法。
分级查找、逐级上报。
各级各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面的风险点查找工作,制定和同步更新风险点清单,逐级汇总、审核上报。
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要求,结合各级政府关于安全风险研判和安全承诺的管理要求,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切实做好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做出公开承诺,接受公众监督,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适用公司所属各职能部室、分厂、车间、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
3工作职责3.1主要负责人工作职责3・1・1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和要求,负责全公司风险研判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3.1.2建立并完善公司风险研判管理制度。
3.1.3每月召开一次全公司风险研判工作会,梳理公司存在各类风险以及控制措施,总结分析风险研判管理工作。
3.2分管负责人工作职责3.2.1对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并负责分管范围内风险研判工作。
3・2・2根据公司风险研判工作情况,督促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3.2.3每月组织风险研判工作会议,分析总结本系统内风险研判工作。
3.2.4参加公司组织的风险研判工作会议。
3.3安全环保部工作职责3.3.1安全环保部是公司风险研判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牵头部门。
3.3.2指导各单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研判工作。
3.3.3负责汇总各单位风险研判结果,督促落实安全管控措施。
3.3.4参加公司组织的风险研判工作会议。
3.4总工办工作职责3.4.1负责生产工艺风险研判,督促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3.4.2负责将每月工艺风险研判情况进行汇总,在公司风险研判工作会议中进行通报,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4.3指导各分厂、车间风险研判工作。
3.5设备技术部工作职责3.5.1负责设备、电气、仪表风险研判,督促落实安全控制措施。
3.5.2负责将每月设备、电气、仪表风险研判情况进行汇总,在公司风险研判工作会议中进行通报,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5・3指导分厂、车间风险研判工作。
印发安全风险判定程序【一、安全风险判定程序的概述】安全风险判定程序是一种对企业、项目或产品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系统性方法。
通过对潜在风险的全面分析,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资产安全,降低损失。
【二、安全风险判定程序的步骤与方法】1.信息收集:首先,要收集与企业、项目或产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如内部资料、外部报告、行业标准等。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提供依据。
2.风险识别: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对企业、项目或产品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
风险识别的方法包括:专家评审、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
3.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可采用风险矩阵、概率影响图等方法;定性评估则主要依靠专家经验进行判断。
4.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为每个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包括:规避、减轻、转移和接受风险等。
5.监控与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评估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如有必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对措施。
【三、安全风险判定程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安全风险判定程序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风险判定,企业可以合理安排资源,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时,安全风险判定程序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总结与建议】总之,安全风险判定程序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适用于各类企业和项目。
为确保资产安全和降低损失,建议企业积极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判定程序,将潜在风险降到最低。
风险研判报告及安全风险管控责任落实与防范措施各科室、车间及各委外作业单位:XXX季度,公司立足于“雷雨天气,气温逐渐升高”的季节性特点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开展了风险辨识和研判。
经过风险辨识和研判,风险总体可控。
现将报告及指导意见通知如下,请贯彻执行和落实,以消除或降低各类风险,防范事故。
一、XXX季度季节性风险(一)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梅雨天气,易发生滑坡、坍塌、泥石流、坠落等伤害的风险。
防范措施:一是各车间开展属地边坡、建筑设施、安全设施、排水沟等排查治理,消除隐患,防范事故。
二是委外作业单位在雨雾天气要停止所有的户外作业。
三是安环科组织基建、设备、各属地部门开展防汛、防坍塌专项排查,督促各部门及时治理隐患。
(二)可能产生的风险二:飓风、雷电造成人员、系统遭受雷击或物体打击等伤害的风险防范措施:一是设备科组织对厂区避雷针、避雷带、装置接地等定期委托气象部门或第三方进行防雷检测。
组织对厂区房屋钢构、露天设备、变配电设施接零接地检查检测确保其灵敏可靠。
二是机电车间、基建科在雷雨天气停止所有的户外作业。
三是基建科定期对屋面进行检查和加固。
四是厂办通知广告公司提前对室外广告牌、条幅、标语进行检查加固。
(三)可能产生的风险三:“清明、五一、端午”节假日前后员工思想情绪波动,造成误操作、干群队伍不稳定等风险防范应对措施:一是各部门、车间在节前节后加强与员工沟通、思想教育和正确引导,工作、休息安排更具合理性,提前做好信息收集和沟通,避免节后综合症和员工不稳定因素产生;二是遇事按程序逐级汇报、避免员工情绪过激;三是厂办加强企业文化、正能量宣传;四是严格执行节假日领导干部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
加强节假日期间值班巡查,对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等违规违纪行为进行纠察。
二、XXX季度阶段性风险(一)(1-4#、6#-8#)矿热炉停电检修、煤气净化系统装置计划逐台停电检修的风险。
1.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检修抢工期、作业风险分析不全、安全措施缺失管理的风险。
“六项机制“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实施意见》(皖政办〔2017〕16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我村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六项机制”体系建设。
结合我村实际,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贯彻落实《构建“六项机制”强化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实施细则》,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分级、属地管理”的要求,坚持分级管控、分类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规范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基本流程,提高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确保全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一)制定安全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
各村民组、要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风险分级评定标准,《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督促和指导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工作。
要建立风险点信息采集、审核、报送机制,认真筛选、确认提交的风险点信息,汇总编制本地、安全风险点清单,逐级落实风险管控责任。
时间节点及成果:7月底前,各村民组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10月底前,各村民组要建立风险点清单,绘制本辖区、本行业风险点空间分布图。
(二)全面推行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化管理。
各村民组要按照《关于开展全县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通知》强化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村民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以县、乡镇、行政村为责任单位,以行政村为最小风险责任单元,逐层逐级划分网格,通过范围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三定”,建设专兼职安全风险管控网格员队伍,逐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村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网格化责任体系。
安全风险点查找、研判等有关程序和要求
一、风险研判
1.企业风险自查与控制
(1)非煤矿山企业应制定反映企业全面风险预控管理绩效的考核评价标准或办法。
非煤矿山企业自查与控制应:①涵盖并满足本规范的要求;②结合非煤矿山自身特点与实际;③符合促进风险预控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2)非煤矿山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应重点关注可能产生不可承受风险的危险源,检查记录应真实、准确、可追溯;
(3)非煤矿山企业应对检查发现的不符合项:①分析其产生的原因;②按照不符合的处理程序予以纠正;③重新审核或制定相应防范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4)非煤矿山企业应设立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制度,在非煤矿山企业高危岗位推行安全操作“明白卡”、“公告牌”。
2.监管部门研判与防控
一、省非煤矿山监管部门按照全省金属非金属矿山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要求,落实并保持非煤矿山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体系标准,定期开展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审核、认定。
并对以下重大风险实行重点管控:
1.单班井下作业人数50人及以上的地下矿山;
2.开采深度800米及以上的地下矿山;
3.乘载人数30人及以上的提升罐笼;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下矿山;
5.采空区过大没有实施充填治理的地下矿山;
6.没有配齐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和自救器的地下矿山。
7.边坡高度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高陡边坡;
8.堆置高度200米以上的排土场;
9.三等及以上等级的尾矿库;
10.尾矿库“头顶库”存在重大隐患未治理的;
11.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落后设备及工艺。
二、依据风险管控特点,确定每一座非煤矿山及矿山内部各生产区域、岗位的安全风险级别,建立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分类制定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三、不断健全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重大设计变更、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管控标准体系。
四、开展按风险等级检查和“双随机”检查及暗查暗访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执法工作,保持非煤矿山领域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
五、根据我省应急救援实际,在矿山集中的地区组建机动性强、专业力量匹配的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地企联动、协调有效的救援机制。
3.非煤矿山组织评审的研判与管理
非煤矿山组织评审单位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研判与管理应:(1)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进行评价;
(2)根据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方针、目标和其它要素;
(3)评审结果应予公布,并应跟踪监测其改进情况;
(4)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
(5)督促非煤矿山企业应严格落实非煤矿山组织评审单位对其提出风险评估的警示与建议,持续改进加大安全投入降低高危风险,完善各类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高风险岗位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本质安全。
二、风险分级方法和标准
2-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2-2 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严重性分析
2-3 风险评级(风险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