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_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用于衡量一些经济项目或政策的效益程度的各项指标的综合体系。
在经济决策、项目管理、投资评估等领域中,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并以公共工程项目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的结果所带来的效果和效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应该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项目或政策的效益情况,包括投资回报率、人均增加值、就业率、社会收益等多个方面。
基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将其分为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从项目类型角度看,可以分为基础建设项目、产业发展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从评价对象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政府工程项目、企业项目等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
在具体应用中,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项目筛选、投资决策、项目评估等阶段。
以公共工程项目为例,可以使用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另外,还可以使用指标如就业率、社会效益产出比等来评估项目的社会效益。
在选择具体的评价指标时,需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特点和目的。
例如,对于产业发展项目,可以使用指标如年均增加值、利润率等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对于环境保护项目,可以使用指标如资源利用率、环境质量改善程度等来评估项目的效益。
总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经济决策和项目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能够综合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指标的选择和具体的评估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管理研究第一章:引言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对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程项目经济分析与管理旨在帮助企业和政府更好地规划、执行和控制项目,从而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二章:工程项目经济分析2.1 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性评价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估,以确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风险水平。
评价分析应该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项目的收益、成本、风险、财务造假、税收等。
2.2 工程项目投资与财务分析工程项目投资与财务分析指的是对工程项目投资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财务计划。
包括投资现金流量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收益率分析、风险分析等。
2.3 风险评估与控制工程项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规避或最小化项目风险对企业和政府的不利影响。
风险评估应该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包括政策、技术、资金、质量、安全、环保等因素。
第三章:工程项目管理3.1 项目规划与组织项目规划与组织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透过项目规划,企业或政府可以在投资决策、技术研发、组织构建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划和执行。
项目规划应该考虑项目目标、任务、优先级、资源分配等因素。
3.2 项目执行与监控项目执行与监控是项目规划的落地执行,通过项目执行和监控,企业或政府可以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风险、质量、安全等情况,便于及时制定应对策略。
项目执行和监控应该包括需求分析、制定计划、资源调配、任务分解等工作。
3.3 项目收尾与总结项目收尾和总结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项目成功的保障。
通过项目收尾和总结,企业或政府可以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且总结项目的经验教训,为下一个项目做好准备。
项目收尾和总结应该把握好时机、制定好方案、做好评估与总结等工作。
第四章:工程项目管理的困境及解决办法4.1 工程项目管理的困境工程项目管理存在多重困境,首先是项目本身的复杂性,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环节,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每个项目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沈阳工业大学备课备考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掌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了解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了解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和一些常用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主要知识点:经济效益的概念、表现形式和评价标准;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经济效益可比性原则;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一、经济效益概念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手段、途径、方法等,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或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经济效益投入是指劳动消费和劳动占用。
经济效益中的产出是指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或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的总和。
二、经济效益分类(一)按经济效益产生的领域划分可分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
(二)根据技术对经济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三)按经济效益评价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或企业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或国民经济效益)。
(四)根据经济利益是否可以计量,可以分为有形经济利益和无形经济利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无形经济利益,是指由于技术的实施而带来的环境改善、人类健康的改善和生产组织水平的提高,难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利益1沈阳工业大学备课备考经济效益。
(五)根据经济效益的内容劳动消耗类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原材料消耗指标、能源和动力消耗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综合性劳动消耗指标等来反映。
三、经济效益的一般形式及评价标准1.差异经济效益:e=B-C,式中:e-经济效益;b――劳动成果或项目收入;C-劳动力消耗或投资、成本、费用等。
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差的形式。
如利润、净产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经济效益商:e=bc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比值(即商)的形式。
如资金周转率等指标。
3.差分公式和商公式的综合经济效益:e=b?cc这种表达式是净收益与耗费的比值的形式。
工程经济教案(第一、二章)(二)第一章:工程经济学导论一、教学目的1.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2.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了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1)概念: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建设项目在经济活动中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以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研究对象:工程建设项目在经济活动中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
(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投资决策分析、项目财务评价、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
2.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投资原理:投资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基础,投资决策是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核心。
(2)效益原理:工程项目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追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3)风险原理: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需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
(4)可持续原理:工程项目应考虑环境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方法(1)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2)投资决策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确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3)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等。
4. 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可行性。
(2)项目投资决策:根据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进行项目投资决策。
(3)项目融资:分析项目融资方案,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4)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提高项目经济效益。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 讨论与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业与思考题1. 解释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并说明其研究对象和内容。
2. 列举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简要说明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