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中考专题6_建设生态文明_共享绿色未来123
- 格式:pptx
- 大小:175.34 KB
- 文档页数:27
2015年中考专题复习二“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专题【热点命题解读】命题点一:防治雾霾材料一:北京出台“最严禁燃区”方案多种高污染燃料将被禁用 2014年8月4日,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原(散)煤、粉煤、燃料油、石油焦、可燃废物、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等十余种高污染燃料种类将被禁止在特定区域内使用。
北京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远郊区县十个新城建成区及全市市级及以上开发区将分步骤完成禁燃区建设工作。
材料二:李克强“硬措施”见成效节能减排创6年来最好成绩 2014年8月12日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字,2014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这是近6年来的最好成绩。
2009~2013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2%、4.01%、2.01%、3.6%、3.7%。
材料三:中国入秋连中“霾伏”四大“雾霾带”渐显 2014年十月以来的第三轮大范围雾霾造访中国中东部。
随着秋冬“雾锁连城”常态化,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成都、重庆)四大“雾霾带”轮廓渐显。
治理不能一蹴而就,今后数月中国还将面临秸秆焚烧、燃煤采暖、春节爆竹“三道坎”的考验。
相关链接:煤业大迁徙背后:每年雾霾导致25万人过早死亡;《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称中国根治雾霾最快需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发布;京冀首台“近零排放”燃煤机组三河投产;多地开启“雾霾模式”。
考点链接①保护环境②节约资源③可持续发展战略1.北京出台“最严禁燃区”方案有什么重要意义?(1)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治理大气污染。
(2)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是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有利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用能清洁化。
2.“节能减排创6年来最好成绩”说明了我国实施哪项基本国策取得了成效?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复习五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热点聚焦】材料一:2018年9月12日,由新华网主办的2018第八届能源高层对话在北京召开。
论坛聚焦“共赢绿色发展新机遇”议题,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从绿色发展、绿色创新的发展与机遇,高速度转高质量发展等角度展开讨论。
材料二:2018年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全球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政商领袖、专家学者等齐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参与交流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成果。
材料三:“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逃外村”这句顺口溜曾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真实写照。
如今达拉特旗所包含的沙漠面积435万亩缩减到了327万亩,有将近25%的沙漠得到了治理和绿化,变成“人进沙退”的绿洲。
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
材料四:2018年9月15日,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工作继续开展,其中200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236个县(市、区)进行督查工作。
材料五:6月11日,生态环境部2018~2019年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以下简称“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启动。
200多个督查组将分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
在为期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为进一步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持续改善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巩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成效,开展强化督查行动。
【角度分析】1.我国为什么提出绿色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1)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3)坚持绿色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专题6 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热点新题预测一、选择题1. 漫画《好环境不能只靠等风来》反映的问题是()A. 我国要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 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C. 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相当严重D. 我国要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2. 2015年7月28日,以“沙漠生态文明·共建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召开。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要把荒漠化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摆在重要位置,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步伐。
这要求我们坚持()①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3. 中国环保部2015年7月13日发布声明称,6月份有近75%的中国大城市未能符合空气质量标准。
我们应该()①停止发展经济,以缓和环境形势②形成防治大气污染的生产生活方式③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就要先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再进行治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 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国区主题为“能见蔚蓝”。
我国有120多个内地城市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参与城市数量创下新高。
对我国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认识正确的是()①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②体现了我国为解决环境问题而做出的努力③唤醒人们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④熄灯一小时,对于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意义不大A.①②B.①③④C.②④D.②③5. 2015年6月26日至28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期间,150余名国内政要、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部分国内外知名人士深入交流和探讨,形成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态危机、协力发展绿色经济的《贵阳共识》。
这表明()①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生态环境形势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④我国积极履行维护公共利益职责,是负责任的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020道德与法治中考热点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时政一2019年5月2日,从生态环境部日前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11个城市被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分别为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
时政二2019年7月2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牵头起草的长江保护法,目前正在抓紧制定。
这部重要法律计划今年底之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长江保护法是一部保护长江全流域生态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法和特别法。
时政三2019年8月1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19年1-6月全国水环境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通告显示,1-6月,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Ⅰ-Ⅲ类水体比例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同比减少2.6个百分点,但水污染防治工作不平衡,部分地区水环境达标形势依然严峻。
山西、吉林、广东等3省Ⅰ-Ⅲ类、劣Ⅴ类水体比例均较年度目标存在明显差距。
时政四共叙“绿色长征”的磅礴历程,共同见证甘南生态文明建设的辉煌成就。
2019年8月5日上午,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甘南州委、甘南州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届生态文明腊子口论坛,在甘南州合作市甘南会展中心多功能厅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专家50多位学者相聚羚城合作,隆重集会,深情回顾,携手绘就绿色发展的壮美蓝图,加快推进甘南绿色崛起,构筑生态屏障,为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实现小康做出高原儿女应有的积极贡献。
1.为什么强调要像“保护眼睛”和“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已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