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位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诞生组图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2
桂坛骄子目录泉州五中精神文化初探(代序)沈墨彻近代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家、史学家——吴藻汀卖画支援抗战的著名国画家——黄紫霞中国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驱者——庄长恭院士振兴小学、晦鸣中学的创办人——蔡鼎常工农红军福建独立一师二团团长——蓝飞鹤烈士海交史家和宗教石刻研究家——吴文良优秀的红军政治工作者——李子芳烈士惠安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朱汉膺泉州著名教育家——陈奕尚我国著名国画家、工艺美术家——李硕卿国内著名中医内科专家——蔡友敬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卢浩然梨园戏作曲家——王爱群著名剧作家、高甲戏《连升三级》编剧——王冬青闽中特委惠安特派员——陈忠烜烈士老华侨华人的优秀代表——吴长榆中共泉州中心县委书记——邓家梁烈士著名戏剧家、国家一级导演——吴捷秋“海峡飞人”、海峡两岸知名注册会计师——王人瑞闽台才女——龚书绵计算机专家——黄德金鲁迅茅盾丁玲研究专家——庄钟庆著名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李龙土院士著名电子学家、通信技术专家——李幼平院士优秀教育工作者、社会活动家——刘运来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副会长——何乃川工程热物理学家、黎明大学校长——杨翔翔郭沫若研究的学科带头人——黄侯兴领军全国茅盾研究的专家——叶子铭知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蔡灿津著名语言学家、闽南语研究专家——李如龙东南大学校长——陈笃信香港正辉中国集团董事局主席——苏邦俊辛勤耕耘于激光材料的研究员——蒋亚丝著名剧作家、《红高粱》剧本改编者——陈剑雨菲华儒商——庄启明漳泉铁路湖泉肖段建设总工程师——魏武宁培养六名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教练——林建成香港著名实业家——施良侨著名物理化学家——吴新涛院士泉州书坛泰斗之一——林汉宗融汇东、西方美学的摄影名家——胡国钦著名纸偶动画片专家——李荣中水利水电专家——许国安著名光学和量子信息专家——郭光灿院士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丁明镜别具一格的国画家——蔡展龙饮誉泉南的文人画家——蒋少强参与“两弹一星”研究的冶金专家——王为林北大方正集团的三位创办人之一——黄禄萍机械振动专家——黄秀珠新中国军事测绘尖兵——江永欣华侨大学英语系教授——李国南“神舟一号”的护航者——施平超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和教育专家——苏志明生物医学专家与生理学家——许荣焜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张永树勤奋进取、勇于开拓的外语界学者——徐振忠博学多才、心系祖国的商界领袖——戴亚明歼十飞机、枭龙飞机现场总指挥——杨廷阔实业报国的儒商——邱季端作家·编辑·文学组织者——陈志泽国际知名地球电磁感应专家——魏文博知名文物保护科技专家—李国清澄怀观道的书法家——林坚璋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主席——徐伟福乐善好施的香港实业家——杨晋涛中国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上获得荣誉奖章的体操天才——蔡焕宗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林立君自学成才的知名油画家——彭传芳被“逼”出来的国家一级编剧——吴永艺国台办首位女发言人——范丽青热心公益教育事业的企业家——蔡毅国家篮球队主力二中锋——黄云龙两届全运会十项全能冠军——翁康强参加汉城奥运会的帆船运动员——杨山峰跋泉州五中精神文化初探(代序)沈墨彻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创建于清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始称“泉州府官立中学堂”,历经泉州中学校、福建省立第十一中学、福建省立晋江初级中学、福建省立晋江中学、晋江第一中学、泉州第五中学、泉州高级中学、泉州向阳中学、泉州第五中学,九易其名,四迁其址,迄今一百一十年。
52农家书屋 China Village Report书香四溢农家院农家书屋双百报道江西省景德镇市鲇鱼山镇关山村,是个典型的地理偏僻、人口众多、生产落后的农村。
村里下辖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6个,有888户,3580人;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水田1960亩,旱地740亩,山林面积有5600余亩;全体党员人数35人。
然而,近年来乘着改革和各项惠农政策的春风,特别是农家书屋的设立,关山村人自强不息,勇于创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成为了文明村、幸福村、富裕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关山村,村民大多以种田为生,农民群众没有有效的增收门路,虽然勤劳肯干,大多数村民仍不富裕。
富了脑袋才能富了口袋,思想观念落后,是缺少知识和文化的营养。
经过努力,一个占地面积2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在2011年建成开放。
为方便使用和清净的阅读环境,书屋特意设在村委会新办公楼的三楼,连着村委会的会议室。
会议室一般用得不多,平常都闲置的时候,摇身变成最好的阅览室。
书屋里面的书摆放整齐有序,各式各样的书共有4000余册,按照科普类、种植类、少儿类等分门别类,摆满了整个书架,20多种报刊杂志也陈列在显眼的位置。
图书的内容涵盖种植养殖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
村民们在这里可随心所欲地翻阅图书杂志。
关山书屋的管理员程仁财同志是转业的军人,虽身体上有残疾,腿脚不方便,但是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又兼村里的报账员,心眼细,有耐心。
经过多年的图书管理经验,他摸索自创了“图书借阅索引”,既方便读者,又省时省力。
他本人也在2012年曾获得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的殊荣。
自书屋开放以来,借书流量连年攀升,借书香四溢农家院——记江西省景德镇市关山村农家书屋书人数达5000人次。
书屋管理科学人性化书屋有了,但如何供书、读书、管书、用书?关山村“两委”下了功夫,想了办法,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地让书香溢满关山村。
在书屋开放时间上,灵活设置“贴地气”。
乐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作者:胡红梅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49期胡红梅,深圳市龙岗区如意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
广东省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教师素养大赛五项全能一等奖、广东省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
入围2016年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荣获2016“阅读改变中国”年度十大点灯人、2016年深圳市政府颁发的“十大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2015年“感动深圳教育人物”、2017年深圳市十佳“百姓学习之星”等荣誉称号。
是区教育专家、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区十大感动人物,曾荣获区五一劳动模范奖章。
虽然年少的记忆会随着时光渐渐模糊,但我始终记得遇到的多位师长,在我心中播下阅读的种子。
我的恩师广东省特级教师邓蝴梅女士和全国教学名师赵志祥先生,是他们鼓励、培育我透过阅读看见广阔的世界。
在任何场合,我都不忘恩师的点滴教诲。
还记得恩师曾说过:“国家的文化是一个大圆,圆心无所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语文就是半径。
”教师应有广阔的视野,语文的基根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从泛读到精读。
所以,我坚持“收入再少,也要买书”,我知道“住房再挤,也要藏书”,我做到“时间再紧,也要读书”,我坚信“底子再薄,也要写书”,我努力做到“工作再忙,也要修學”。
身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有自己的学科理解和价值追求,勇于摆脱一本书的局限,重建语文课程。
我紧扣教材抓重点文段进行语言的积累运用训练,结合单元主题,开出丰富的书单,引导孩子拓展阅读。
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腾出时间,海量阅读。
作为一名儿童阅读工作室主持人和学校的副校长,我倾力打造书香学校,改变传统教室的格局。
每天早上,孩子们背着小书袋走进教室,借书、读书、还书,再借书,大家一起读书,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
多年前毕业的学生,依旧念念不忘这样的场景,点滴温暖,萦绕于怀。
用生长的图画书阅读开启“阅读树”课程阅读是沟通最好的桥梁,我们或许性格各异,但是因为一本书,一个话题,大家走到一起,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广东省中小学第五届“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获奖名单小学组一等奖(25名)《我爱12岁》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六年级詹林欣(指导老师梁凌霞)《诚与信》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六年级刘宇星(指导老师朱亚)《鼓起勇气,笑对困难》广州市越秀区沙涌南小学三年级郑诗琳(指导老师蒋晔)《真想遇到这样的乌龟》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二年级刘维亚(指导老师温锦玉)《<蓝色风铃的絮语>读后感》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五年级佘欣怡(指导老师黄少玲)《古怪神奇的玛丽阿姨》深圳市南山实验麒麟小学五年级张李炜堃(指导老师黄雪梅)《爱可以战胜一切》深圳市北师大附校小学部四年级何文力(指导老师苏琼)《让善良永驻心中》珠海市前山小学六年级郑聪珍(指导老师邱琳芳)《<我的同桌是班长>读后感》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六年级窦晨《<广东第二课堂>是我的良师益友》汕头市龙湖区金涛小学六年级谢怡萱(指导老师陈海专)《最困难是突破自己》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中心小学五年级邹楚晴(指导老师张玲玲)《读〈顽皮的小尼古拉〉有感》佛山市禅城区元甲学校四年级张晋熙(指导老师刘韵丰)《妒忌心要不得》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中心小学五年级袁颖韵(指导老师陈妙贤)《我的低碳生活》佛山市顺德区容桂扁滘小学五年级王琴(指导老师曾少梅)《勇敢地和困难赛跑》佛山市顺德区本原小学五年级赖以晴(指导老师赖敏)《在路上》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六年级汪溪吉(指导老师潘锦霞)《读<像你这样一个女孩>有感》潮州市枫溪区枫溪小学五年级李梦桐(指导老师郑树蓬)《读更多的书,做聪明的人》梅州市梅县丽群小学四年级温欣(指导老师李仕玲)《书如星》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六年级赖英琼(指导老师陈文秀)《读<女巫>有感》东莞市万江中心小学五年级刘深心(指导老师黄玉芬)《长大的烦恼》肇庆市端州区睦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李兰芬(指导老师夏沛怡)《读<吹着小哨前进>有感》汕尾市陆河县实验小学六年级甘茂言(指导老师彭丽婷)《妈妈和我一起谈香草》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一小学三年级孙子童(指导老师吴美芯)《欢乐满人间》惠州市惠阳区实验小学六年级王小曼(指导老师王冬梅)《做个勇敢坚强的人》江门市蓬江区紫茶小学五年级麦芷珩(指导老师叶春玲)二等奖(50名)《读<好孩子不撒谎>有感》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四年级刘传灏(指导老师陈纯芳)《读<能闻出孩子味的乌龟>有感》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四年级邓舒元(指导老师邓敏玲)《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五年级金许杰(指导老师罗燕红)《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广州市越秀区回民小学五年级刘高垚(指导老师何淑娴)《反差》广州市越秀区海珠中路小学六年级张天玉(指导老师冼惠仪)《读<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小学五年级车凯倩(指导老师陈雅梅)《<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广州市海珠区镇泰实验小学六年级王泽桐(指导老师林安)《〈格林童话〉读后感》广州市白云区中大蓝山附属小学六年级孔律源(指导老师罗支柳)《播下快乐的种子》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六年级蒋嘉欣(指导老师陈贤炳)《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广州市番禺区东怡小学六年级王嘉楠(指导老师谭惠清)《班长应该这样做》广州市黄埔区姬堂小学五年级温泓烨(指导老师宋丽范)《永恒的“彩色棉花糖”》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新庄小学四年级钟嘉俊(指导老师邱秋玲)《坚持就是胜利》增城市实验小学六年级郭子宇《好奇心》深圳市龙华新区振能小学四年级朱柠(指导老师杨爱娟)《爱和勇气的力量》深圳市北斗小学四年级胡阳(指导老师李黎)《读<蓝色风铃的絮语>有感》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五年级赵子晖(指导老师孙师瑾)《为梦想奋斗朝着梦想出发》深圳市南山区沙河小学六年级吴霞(指导老师王静)《〈哈利波特〉读后感》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中心小学四年级陈盈(指导老师黄静臆)《长大有烦恼》珠海市香洲区第十六小学六年级刘一(指导老师黄燕妹)《不轻言言放弃》汕头市澄海区崇德小学六年级杜钊鸿(指导老师蔡银环)《请给予我们自由》汕头市龙湖区大衙德泽小学五年级蔡昂(指导老师魏泳杏)《坚强+冷静=成功》汕头市金碧庄世贸实验学校六年级陈晓琪(指导老师张佩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时间〉读后感》汕头市龙湖区丽日小学六年级陈冰瑜(指导老师吴丽君)《让关爱飞》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中心小学六年级黄嘉仪(指导老师邓广添)《看云识天气》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北海小学五年级李珊(指导老师周定玉)《星空的奥秘》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北海小学六年级石泳琪(指导老师周定玉)《书,让我不再迷恋网游》佛山市顺德区李介甫小学六年级卢湘苗(指导老师苏莹)《感谢我生命中的天使》佛山市顺德区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六年级何家林(指导老师邝凯仪)《随我“猫眼”看过来……》佛山市顺德一中附小新德业学校五年级彭碧涛(指导老师王军平)《让我们找回更多的孩子味》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泽英小学六年级梁聪(指导老师庞丽春)《我渴望长大》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三江小学五年级杜芷晴(指导老师胡务结)《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七小学五年级胡志林(指导老师李美香)《宽容是一种美德》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宝月小学六年级杜立贞(指导老师卢志堂)《学会长大》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四年级何韵珠(指导老师廖水文)《读书的乐趣》东莞市道滘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刘嘉慧(指导老师刘衬葵)《我与<广东第二课堂>》东莞市石碣镇袁崇焕小学六年级冯嘉欣(指导老师黄子良)《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张楚(指导老师黎敏)《<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中山市西区中心小学六年级刘睿东(指导老师何晓红)《同桌冤家》中山市南朗镇横门小学六年级王美卿(指导老师曾秀娟)《可贵的亲情须用心呵护》梅州市梅县松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梁晓(指导老师梁国军)《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江门市蓬江区紫茶小学五年级黄筠媛(指导老师李艳)《读<女巫>有感》江门市实验小学五年级陈宇轩(指导老师赵如华)《<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清远市新北江小学四年级潘厚丞(指导老师邓荣生)《孩子味儿去哪了》清远市佛冈县第四小学六年级杨妙纯(指导老师廖汝云)《长大》揭阳市揭东县桂岭镇福岗小学三年级潘思可(指导老师彭映如)《读<小屁孩日记>有感》揭阳普宁市流沙第一小学五年级黄佳婷(指导老师许银虹)《珍惜我们所拥有的》揭阳市普宁市育才学校五年级纪妍(指导老师刘慧)《心灵为之一震》惠州市博罗实验学校六年级梁戈阳(指导老师练玉珠)《读<像你这样一个女孩>有感》湛江市开发区第三小学四年级陈世义(指导老师陈美兰)《乘着爱的翅膀飞翔》潮州市实验学校三年级林心乐(指导老师蔡楚芬)三等奖(100名)《养宠物也有坏处》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六年级庄炘璇(指导老师刘彬)《<兔耳朵女生>读后感》广州市越秀区昌岗中路小学三年级朱晓娜(指导老师谭夏怡)《<我的同桌是班长>读书卡》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四年级李均阳(指导老师陆燕薇)《原来,我们都不是笨小孩》广州市越秀区旧部前小学三年级宋梓卉(指导老师朱嘉颖)《读<广东第二课堂•太阳路>有感》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三年级冯知己(指导老师林尧尧)《阅读夏日里清凉的旅程》广州市越秀区广中路小学四年级陈欣琳(指导老师谭影雯)《不一样的童年》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六年级何锂(指导老师黄佛英)《〈最后一滴水〉读后感》广州市越秀区净慧体校四年级邓碧薏(指导老师曹翠芳)《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大马路小学五年级粱思滢(指导老师詹洁)《读<蓝色风铃的絮语>有感》广州市天河区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彭彬(指导老师朱英华)《读〈三个“虎崽”的故事〉有感》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小学六年级叶梦丹(指导老师曹桂英)《坚强地站起来》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六年级周泳儿(指导老师蔡穗英)《读<我的同桌是班长>有感》广州市黄埔区怡园小学五年级谭慧莹(指导老师陈娜)《学会“珍惜”》广州市白云区时代朝天实验小学五年级符子玥(指导老师杨爱丽)《成功属于坚持的人》广州市白云区广园小学六年级郑玮琳(指导老师赖丹丽)《读〈居里夫人〉有感》广州市白云区神山第一小学六年级邓晓岚(指导老师黄肖娴)《成功要靠努力》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四年级吴淑文(指导老师曹素贞)《<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广州市白云区永兴小学六年级范嘉怡(指导老师周蔡宜)《读〈爱迪生〉有感》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中心小学三年级邝鸣悦(指导老师黄巧贤)《〈像阳光一样透明〉读后感》广州市白云区集贤小学六年级韩昀希(指导老师梁燕娟)《读<我的同桌是班长>有感》增城市荔城街第二小学五年级骆麒元(指导老师刘秀银)《永存感恩的心》增城市新塘镇中心小学四年级胡佳盈(指导老师钟秀琪)《感受神奇,创造神奇》增城市挂绿小学四年级骆柳妤《读〈女巫〉有感》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小学六年级李炜仁(指导老师柳立新)《我们都有未来》深圳市福田区南华小学六年级孙巧冰(指导老师刘莉)《激流勇进》深圳市福田区景鹏小学五年级徐邦隽(指导老师禹玉珍)《面对长大》深圳市福田区景莲小学六年级宋瑾(指导老师文国锋)《〈霍金〉读后感》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南校区三年级林海(指导老师薛莹)《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小学四年级林蒙(指导老师林坚文)《〈灰夫妻〉读后感》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二年级刘若曦(指导老师康玉辉)《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深圳市宝安区新安湖小学六年级陈立豪(指导老师范彬华)《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心小学六年级郭静(指导老师谭锦柳)《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深圳市龙华新区龙华松和小学六年级谢翠莹(指导老师黄晓苑)《是孩子,就应该有孩子味儿》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下村小学六年级蔡晓琪(指导老师黄小娜)《读<我的同桌是班长>有感》珠海市造贝学校四年级骆文婷(指导老师谭卫平)《读<橘子味的夏天>有感》珠海市高新区唐家小学四年级张雨彤(指导老师陈秀芬)《<小象巴比的故事>读后感》汕头市金涛小学六年级黄以朋(指导老师陈婉冰)《过好每一天》汕头市濠江区达濠民生学校六年级洪海桐(指导老师陈雪吟)《读<小兵的桃树>有感》汕头市龙湖区广兴小学六年级陈晓(指导老师朱慕芸)《长成参天大树》汕头市龙湖区渔下小学六年级刘琪(指导老师赖燕玲)《读<广东第二课堂>有感》汕头市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六年级袁潇曼(指导老师李海霞)《执着坚毅,敲开成功之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第一小学六年级刘付宇亮(指导老师蔡淑辉)《〈自然放大镜〉读后感》佛山市禅城区玫瑰小学四年级黄旸(指导老师李玉兴)《读<女巫>有感》佛山市禅城区霍藻棉小学六年级霍宝珊(指导老师殷宁玲)《酸酸甜甜的人生》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凤翔小学六年级莫艳娴(指导老师吴淑妹)《读<低碳生活三字经>有感》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小学四年级彭毓苇(指导老师曾月桂)《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上佳市小学六年级罗敏捷(指导老师杨爽)《渴望》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小学六年级谢明杰《我也不想长大》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一小学六年级何诗玲(指导老师陆佩珍)《读〈种下美德的种子〉有感》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四小学五年级江子扬(指导老师邓翠芳)《浇灭复仇的火焰》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四小学六年级欧阳沛诗(指导老师伍燕玲)《读<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河口小学六年级黎嘉蓝(指导老师杨秀群)《<兔耳朵女生>读后感》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第一小学四年级谭睿(指导老师蔡雪凤)《〈你是我的妹〉读后有感》东莞市莞城区尚城学校五年级吴思欣(指导老师蒲登文)《<我的同桌是班长>读后感》东莞市东华小学一年级钟炜锋(指导老师付艳丽)《长大就是竭尽全力活下去》东莞市高埗镇中心小学五年级黎淑欣(指导老师刘艳斌)《用勇气去克服困难》东莞市桥头镇中心小学六年级戴欣蓝(指导老师邓燕玲)《读<笑猫日记>有感》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袁启铭(指导老师王巧勤)《读<笑容女王的小秘密>有感》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秦至臻(指导老师王巧媚)《长大真的很好!》东莞市道滘镇新城小学五年级胜威(指导老师吴银笑)《<兔耳朵女生>读后感》东莞市道滘南城小学五年级吴志轩(指导老师吴文静)《<橘子味的夏天>读后感》东莞市长安镇乌沙小学六年级杨睦泳(指导老师肖平)《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后感》东莞市长安镇锦厦小学四年级谢语思(指导老师万德升)《<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东莞市石龙中心小学六年级利紫晴(指导老师赵敏)《读<我的同桌是班长>有感》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龙岭小学四年级郭雨莹(指导老师叶秋艳)《快乐阅读你我行》江门市新会圭峰小学四年级陈煜辉(指导老师胡务娟)《读〈角色〉有感》江门市篷江区范罗冈小学六年级刘凌远(指导老师薛斌)《成长的太阳是温暖的》台山市台城二小五年级刘艺媛(指导老师黄泳冰)《<骆驼>读后感》开平市水井小学五年级许逸麟(指导老师潘银凤)《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中山市三乡镇大布小学五年级沙辰(指导老师梁家毅)《读<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有感》中山市东升镇东方小学六年级刘瑜灵(指导老师薛健勤)《读<香草不是笨小孩>有感》中山市港口镇民主小学六年级黄宇恒(指导老师冼群珠)《读<蓝色风铃的絮语>有感》中山市港口镇西街小学六年级吴乐瑶(指导老师吴杏媚)《美德无极限》中山市沙溪镇乐群小学六年级袁泳(指导老师陈双燕)《读<妈妈的爱在门背后>有感》中山市沙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何坤美(指导老师邓汝敏)《理解爱》中山市三乡镇雍陌小学六年级郑宝娴(指导老师苏伟霞)《读<我不想不想长大>有感》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玉联中心小学六年级梁俏莎(指导老师许晓英)《<广东第二课堂>,我的良师益友》揭阳市揭东县硕榕中心小学五年级倪锐冰(指导老师陈燕如)《成长留下快乐的每一刻》揭阳市揭东县地都镇南陇中心小学六年级郑荫峰(指导老师陈小燕)《让低碳风吹遍千家万户》揭阳市揭东县桂岭镇桂联中心小学三年级姚惠(指导老师吴丽莲)《读<女巫>有感》韶关市韶钢四小六年级李筱茁(指导老师黄丽月)《<我的同桌是班长>读后感》韶关市韶钢东区实验学校五年级吴清源(指导老师许国燕)《读<广东第二课堂•读字典>有感》乐昌市乐昌小学五年级陈瑞敏(指导老师谢小珍)《<小兵的桃树>读后感》梅州市蕉岭县友邦小学五年级涂家榕(指导老师王清芹)《学会坚强》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小学六年级胡子杰(指导老师徐杞凤)《读<笑容女王的小秘密>有感》湛江市第一小学五年级许丁元(指导老师黎健红)《读<兔耳朵女生>有感》湛江市第十四小学六年级彭文杰(指导老师马玉如)《主宰自己的命运》湛江市第二十小学六年级李胜海(指导老师邓春莲)《读<广东第二课堂>有感》廉江市第二小学六年级揭春燕(指导老师黄任)《<随风而来的玛丽阿姨>读后感》云浮市云硫小学六年级聂小棚(指导老师李惠娟)《读<广东第二课堂>有感》云浮市郁南县宝珠镇中心小学六年级陈玉婷(指导老师谭庆芳)《读<小屁孩日记>有感》清远市连南县希望顺德小学四年级潘润晟(指导老师甘华汉)《请尊重父母,尊重长辈》英德市第四小学五年级朱影彤(指导老师姚小翠)《读〈橘子味的夏天〉有感》英德市第七小学六年级林群英(指导老师王冬梅)《读〈尊严〉有感》英德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熊轻舟(指导老师邹艳华)《让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茂名市电白县水东镇杨梅寄宿小学五年级杨俊鹏(指导老师黄雪莲)《<像你这样一个女孩>读后感》惠州市龙门县龙城第二小学六年级林柳清(指导老师何洁清)《读〈爬起来,再摔〉有感》肇庆市百花园小学五年级李美霖《读<小尼古拉>有感》潮州市湘桥区城南小学六年级彭恋淳(指导老师黄桂红)《<教室里有个多嘴的人>读后感》潮州市实验学校四年级吴东烨(指导老师蔡楚芬)中学组一等奖(25名)《〈知心姐姐〉读后感》广州市天河中学初二级王语然(指导老师陈雪红)《放飞梦想》广州市天河中学初一级杜雯静(指导老师陈海燕)《我没有理由夺走你的幸福》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初三级潘冯君(指导老师胡海萍)《成长•过桥》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三级肖钰桐(指导老师张玉平)《无憾童年》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三级陈栩琦(指导老师张玉平)《随风飘走的梦》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初三级李颖玥(指导老师李惠娴)《越长大越孤单》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初二级刘嘉龄(指导老师刘蔚)《读〈能闻出孩子味的乌龟〉有感》广州市聋人学校初一级钟婉玲(指导老师何维维)《幸福的真谛》广州市海珠区江南中学初一级刘梓仪(指导老师温颖蓓)《〈在路上〉读后感》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初三级陈仕泽《这个夏天,我有汗淋淋的收获》深圳市龙岗区沙湾中学初二级邹丹丹(指导老师卢天宇)《冬寒梅花香》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三级李小蝶(指导老师严世芳)《成长的岁月》江门市蓬江区港口中学初一级梁诗韵(指导老师王慧英)《感悟自然的美丽在于探索》中山市沙溪中学初二级胡伊杰(指导老师闫枵宇)《小时候》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二级马健恒《读<像你这样一个女孩>有感》中山市华侨中学初三级冯宇静《逝去的年华》东莞市茶山中学初一级陈嘉瑶(指导老师林小翩)《<能闻出孩子味儿的乌龟>读后感》东莞市东城第一中学初二级袁懿琳(指导老师祁玉婵)《长大后,你还记得多少》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初二级李逸《无味的色彩》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初三级李梦婷(指导老师丁之境)《爱在深处》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中学初三级付文奇(指导老师刘小平)《故事里的风景》揭阳市揭东县华清初级中学初三级陈奕方(指导老师杨佳荣)《别样的成长》珠海市夏湾中学初二级马微(指导老师劳清霞)《读〈给女儿的39封信〉有感》惠州市博罗实验学校初三级朱明翡(指导老师李运洪)《再见,小时候》肇庆市颂德学校初三级陈家仪(指导老师胡婉冰)二等奖(50名)《风雨天涯芳草梦》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中学初三级罗嘉颖(指导老师许丽文)《那一颗颗难以发芽结果的种子》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中学花城小区初一级林少君(指导老师陈海燕)《最质朴的两份爱》广州第七十八中学初二级彭慧敏(指导老师何宇卫)《青春的表情》广州市培正中学初三级徐立特(指导老师李蕾)《读〈书店的灯光〉有感》广州天河区东圃中学初二级简铭珊(指导老师肖群英)《<我的同桌是班长>读后感》广州市番禺区南村中学初三级陈嘉玲(指导老师刘银星)《安安静静成长》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初一级冼盈(指导老师廖平梦)《童年,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广东碧桂园学校中国部初三级周超琼(指导老师魏倩)《愿你被这世界细心关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初一级纪乐扬(指导老师张铼)《读<我的同桌是班长>有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番禺学校初二级纪演扬(指导老师周俊韬)《读〈瓦尔登湖〉有感》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初三级廖凤(指导老师刘辛凤)《童年带来的不只回忆》广州市海珠区南武中学初三级陈楚彤(指导老师金晓燕)《读〈橘子味的夏天〉后感》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中学初三级郑晓丽(指导老师吴红)《放心老去》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滘中学初三级钟天慧(指导老师韩璧)《岁月的过痕》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兴中学初二级张曦瑜(指导老师聂勇)《保持一颗纯净水一样的心》深圳市福田区莲花中学北校区初二级陈璐璐(指导老师李沁)《读<蓝色风铃的絮语>有感》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初二级卫婉靖《曾经的笑脸和懵懂的泪》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中学初三级杨玉婷《做真正的公主》深圳市福田区翰林学校初三级徐艺轩(指导老师聂晶)《低碳鹏城》深圳市罗湖区笋岗中学初二级林指(指导老师陈今越)《寻回的亲情》珠海市拱北中学初三级周豫(指导老师张健丽)《怀念那时的时光》东莞市东城第一中学初二级陈湘莹(指导老师祁玉婵)《长大》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初二级樊浩津(指导老师温丽莉)《<我不想不想长大>读后感》东莞市济川中学初一级刘健斌(指导老师黄伟)《好生与差生》东莞市万江区第二中学初二级钱嘉欣(指导老师黎华琛)《读<我的同桌是班长>有感》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初二级郭嘉欣(指导老师王四军)《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初二级何智戎(指导老师潘正茂)《那些年做过我们同桌的人》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初二级曾晓雯(指导老师熊海清)《我和名著有个约会》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初二级李静(指导老师赖红艳)《〈蓝色风铃的絮语〉读后感》佛山市顺德区凤城中学初二级梁彩茹(指导老师何楚埙)《坚强是最温暖的阳光》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中学初二级梁泳爽。
第十三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中学组获奖名单(部分)作者:来源:《广东第二课堂·初中》2021年第02期由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十三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自2020年6月启动以来,各地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参与。
经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定,第十三届广东省中小学“暑假读一本好书”活动获奖名单已公布。
中学组获奖名单(部分)如下:一等奖(100名)《〈钟南山:生命的卫士〉读后感》广东实验中学初三级邓海立(指导教师楚云)《乔布斯:血肉凡人传奇一生》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余忠壅(指导教师李蓓蓓)《时光里,那些凝望汇聚成爱的力量》广东实验中学初二级谭淏天(指导教师冯雯敏)《抬头是光,低头是路》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三级田晓耕(指导教师王国祥)《群山盘曲爱不离散》广州市第二中学初三级黄玮茵(指导教师冯健)《诚信为骨架,恒心为血肉,大爱为经纬》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初三级方致颖(指导教师王希)《血浓于水的羁绊》广州市第七中学初二级朱可祈(指导教师韩文)《〈有鸽子的夏天〉读后感》广州市越秀区东环中学初三级李安子(指导教师童国兵)《生命的力量》广东实验中学荔湾学校初二级李谦(指导教师丁之境)《给徐霞客的一封信》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实验学校初二级张思彤(指导教师杨瀛瀛)《守护生命,学会成长》广州市荔湾区四中聚贤中学初一级朱芷涵(指导教师杨洋)《故乡的歌广州中学》广州中学初二级陈芊宇(指导教师郑文富)《七分执着,三分洒脱》广州中学初三级刘昕怡(指导教师黄佳敏)《黎明的红星》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初二级叶濮源(指导教师薛忠辉)《藏在字里行间的刻骨铭心》广州市天河中学花城校区初二级许卓翎(指导教师陈海燕)《〈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初三级陈文玥(指导教师汪洋)《调整心态,战胜困难》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初一级王佳宇(指导教师陈超武)《读〈口罩里的春天〉有感》广州市天河区长兴中学初二级徐海淋(指导教师尚淑芹)《生活一直都在闪闪发光》广州市白云区广雅实验学校初三级陈心儿(指导教师张柳霞)《即使我只是烟火里的尘埃》广州市白云区同和中学初二级江梓珊(指导教师李香元)《〈合欢街〉读后感》广州市番禺区大石富丽中学初二级易玉梅(指导教师朱志光)《手捧夏天,山高不慌》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碧桂园学校初二级张玴涵(指导教师莫林辉)《心生七面,善恶难辨》广州市番禺区执信中学初二级李奕杨(指导教师罗嘉敏)《黑暗中的那道光》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象骏中学初三级郭芷柔(指导教师陈丽敏)《战“疫”在春天》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初三级邓奕林(指导教师韩璧)《隔山隔海隔离不了爱》广州市番禺区星海中学初一级陈睿言(指导教师梁茹)《深蓝色的坚守与幸福》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学初一级蔡佳仪(指导教师张滢春)《口罩里的你我他》广州市黄埔区开元学校初二级黄倩琳(指导教师侯志红)《用“心”看世界》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初一级沈婧桐(指导教师陈炬森)《读〈钟南山:生命的卫士〉有感》广州市从化区太平中学初三级陶芷璇(指导教师郭锐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深圳市翠园东晓中学初一级胡澜蓝(指导教师吴素琼)《读〈口罩里的春天〉有感》深圳市龙华区新园学校初二级庄建塔(指导教师丁博文)《中国的一盏提灯》深圳市石岩公学初三级蔡毓炜(指导教师何鑫)《平凡的你,不平凡》深圳市宝安区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初二级陈万坤(指导教师马跃)《长相思》深圳市南山区深圳中学南山创新学校初二级王紫涵(指导教师徐洁洁)《坚强与勇敢的协奏曲》深圳市南山区荔香学校初三级胡晶晶(指导教师李国云)《〈广府童谣氹氹转〉讀后感》珠海市小林中学初三级罗善铭(指导教师金雪莲)《吃苦,红军甘之如饴》珠海市香洲区梅华中学初二级郭蔓(指导教师吴郭梅)《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汕头市金荷中学初三级李明亮(指导教师林燕珊)《深蓝色的坚守》汕头市飞厦中学初二级吴仪(指导教师庄玩贞)《从茶看岭南文化》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初二级方彦婷(指导教师郑玉珍)《心中有希望,路就不会迷茫》汕头市丰华学校初二级张炜鹏(指导教师陈依琳)《读〈有鸽子的夏天〉有感》汕头市澄海东里第三中学初二级陈晓淇(指导教师陈深泉)《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汕头市澄海实验学校初三级蚁棋方《幽幽桂花情》汕头市达濠中学初二级郑雅丹(指导教师郑文娜)《海之永蓝,亦是我的梦》汕头市广澳学校初三级陈晓佳(指导教师杨鸿东)《战争过后,方知和平可贵》汕头市滨海中学初二级毛嘉仪(指导教师陈婵娟)《快乐永远不会消失》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初二级张静芝(指导教师吕成栋)《让温柔跨过千山万水》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新校区初一级许静薇(指导教师谭丽丹)《播撒下英雄的种子》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初三级吴美霞(指导教师林欢)《向前走与回头看》佛山市第十中学初二级温千满(指导教师蔡晓)《奔逐自己的月亮》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三级刘铠澄(指导教师孟聪)《柔软一些,才好接纳岁月的温柔》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初二级程宇靖(指导教师潘艺文)《让心底永存一缕阳光》佛山市启聪学校初三级陈恩琳(指导教师周素嫒)《愿我们少年依旧》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初三级郑桦皓(指导教师黄晓临)《唱童谣,忆童年》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初二级黎嘉栩(指导教师刘学柱)《点点乡愁忆童年》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初级中学初一级晏荟琳(指导教师黄小玲)《星星燎原》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初一级孔瑗(指导教师郑结铭)《桂子飘香月下闻》佛山市顺德区建安初级中学初二级林伊晴(指导教师曾平霞)《读《合欢街》有感》佛山市顺德光正实验学校初一级管明轩(指导教师刘桂虎)《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初二级何梓昕(指导教师张顺)《点灯,守灯,护灯》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初三级李堃钰(指导教师邓芳仪)《好家风好未来》韶关市一中实验学校初三级陈森培(指导教师刘景娟)《民族脊梁,巍然屹立》梅州市平远县田家炳中学初三级钟佳欣(指导教师丘梅婷)《只要自律,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梅州市丰顺县东留中學初三级李文舒(指导教师邱志伟)《淡淡墨香,韵味中华》汕尾市陆河县实验中学初三级彭奕奕(指导教师张丽君)《外婆的“魔法”》汕尾市陆丰市金厢中学初一级郑霭玲(指导教师张瑞芬)《其实南蛮真的不“蛮”》东莞市东坑镇东坑中学初二级黄佩珊(指导教师谢婉娥)《微光点点》东莞市光明中学初三级赵闻慧(指导教师潘钰凤)《让脚步慢下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三级钟修平(指导教师李秀芬)《以温柔对待世界》东莞市道滘中学初二级陈政华(指导教师李小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东莞市济川中学初二级钟欣彤(指导教师刘玉莲)《写进历史的春天》中山市西区铁城初级中学初一级吴韵雪(指导教师张明雪)《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中山市坦洲镇明德学校初三级黄思静(指导教师曾伟)《关于生命,关乎自然》中山市牛角初级中学初三级李佳蕾(指导教师林智德)《少年的步伐应缓慢而坚定》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初三级陈殷琪(指导教师徐洁)《童年初有的爱》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初二级唐嘉怡(指导教师李珍丽)《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江门市恩平市黄冈实验中学初二级黎梓熙(指导教师张丽娟)《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茂名市第十中学初三级吴绮桃(指导教师陈玉玲)《阳光下赤热的童心》茂名市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初一级黄秋华(指导教师刘丽青)《当一无所有,就一无所惧》茂名市信宜中学初二级李佳璇(指导教师李莲)《仰望星空,心存敬畏》茂名市高州市潭头中学初二级刘官墉(指导教师黎新君)《在云端里寻找答案》肇庆市第十二中学初三级何雨彤(指导教师李向梅)《成长》肇庆市第一中学初二级王木莲(指导教师陈舒舒)《童心深处的那个夏天》肇庆市第一中学初三级周阳英(指导教师陆蔼敏)《出发吧,青春》肇庆市颂德学校初二级李铭杰(指导教师梁亭婷)《点燃梦想薪火相传》肇庆市第五中学初二级邓昊燊(指导教师叶媛婷)《乡愁最是暖人心》肇庆市第五中学初三级梁晓晖(指导教师廖清华)《心中永远的珍珠鸟》肇庆市怀集县怀城街道初级中学初三级邓淑珍(指导教师莫晓萍)《铭记历史报效祖国》肇庆市四会市四会中学初三级陈致彦(指导教师郑艳萍)《心灵的伤痕》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初三级邓司敏(指导教师黄惠)《敬畏生命,从小做起》清远市佛冈县汤塘第二中学初二级魏黔粤(指导教师张荷花)《写给我最敬爱的人》揭阳市惠来县锡溪学校初二级洪佳慧(指导教师洪庭南)《我的阅读收获》揭阳市产业园桂岭镇桂岭初级中学初二级刘婉燕(指导教师张利坤)《茶香蔓延,用心辨析》揭阳市揭西县纪达中学初三级余诗芊(指导教师张振娜)《善良并不因恶人改变》云浮市恒大学校初三级刘睿思(指导教师瞿飞雄)《莫做金钱奴》云浮市恒大学校初三级周杰芳(指导教师周爱媚)《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云浮市第一中学初三级申淼芝(指导教师周秀珍)《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云浮市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初二级崔泳慧(指导教师吴颖仙)《氹氹转,菊花园》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初级中学初二级陈家怡(指导教师何思念)二等奖(200名)《成长的刺痛与温暖》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加田田家炳学校初三级谢文冰(指导教师钱国清)等《播撒下英雄的种子》汕头金中华侨试验区学校初三级吴美霞(指导教师林欢)《向前走与回头看》佛山市第十中学初二级温千满(指导教师蔡晓)《奔逐自己的月亮》佛山市华英学校初三级刘铠澄(指导教师孟聪)《柔软一些,才好接纳岁月的温柔》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初二级程宇靖(指导教师潘艺文)《让心底永存一缕阳光》佛山市启聪学校初三级陈恩琳(指导教师周素嫒)《愿我们少年依旧》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初三级郑桦皓(指导教师黄晓临)《唱童谣,忆童年》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莘村中学初二级黎嘉栩(指导教师刘学柱)《点点乡愁忆童年》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初级中学初一级晏荟琳(指导教师黄小玲)《星星燎原》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兴华初级中学初一级孔瑗(指导教师郑结铭)《桂子飘香月下闻》佛山市顺德区建安初级中学初二级林伊晴(指导教师曾平霞)《读《合欢街》有感》佛山市顺德光正实验学校初一级管明轩(指导教师刘桂虎)《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广东顺德德胜学校初二级何梓昕(指导教师张顺)《点灯,守灯,护灯》佛山市三水区西南中学初三级李堃钰(指导教师邓芳仪)《好家风好未来》韶关市一中实验学校初三级陈森培(指导教师刘景娟)《民族脊梁,巍然屹立》梅州市平远县田家炳中学初三级钟佳欣(指导教师丘梅婷)《只要自律,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梅州市丰顺县东留中学初三级李文舒(指导教师邱志伟)《淡淡墨香,韵味中华》汕尾市陆河县实验中学初三级彭奕奕(指导教师张丽君)《外婆的“魔法”》汕尾市陆丰市金厢中学初一级郑霭玲(指导教师张瑞芬)《其实南蛮真的不“蛮”》东莞市东坑镇东坑中学初二级黄佩珊(指导教师谢婉娥)《微光点点》东莞市光明中学初三级赵闻慧(指导教师潘钰凤)《让脚步慢下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初三级钟修平(指导教师李秀芬)《以温柔对待世界》东莞市道滘中学初二级陈政华(指导教师李小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东莞市济川中学初二级钟欣彤(指导教师刘玉莲)《写进历史的春天》中山市西区铁城初级中学初一级吴韵雪(指导教师张明雪)《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中山市坦洲镇明德学校初三级黄思静(指导教师曾伟)《关于生命,关乎自然》中山市牛角初级中学初三级李佳蕾(指导教师林智德)《少年的步伐应缓慢而坚定》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初三级陈殷琪(指导教师徐洁)《童年初有的爱》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初二级唐嘉怡(指导教师李珍丽)《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物》江门市恩平市黄冈实验中学初二级黎梓熙(指导教师张丽娟)《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茂名市第十中学初三级吴绮桃(指导教师陈玉玲)《阳光下赤热的童心》茂名市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学初一级黄秋华(指导教师刘丽青)《当一无所有,就一无所惧》茂名市信宜中学初二级李佳璇(指导教师李莲)《仰望星空,心存敬畏》茂名市高州市潭头中学初二级刘官墉(指导教师黎新君)《在云端里寻找答案》肇庆市第十二中学初三级何雨彤(指导教师李向梅)《成长》肇庆市第一中学初二级王木莲(指导教师陈舒舒)《童心深处的那个夏天》肇庆市第一中学初三级周阳英(指导教师陆蔼敏)《出发吧,青春》肇庆市颂德学校初二级李铭杰(指导教师梁亭婷)《点燃梦想薪火相传》肇庆市第五中学初二级邓昊燊(指導教师叶媛婷)《乡愁最是暖人心》肇庆市第五中学初三级梁晓晖(指导教师廖清华)《心中永远的珍珠鸟》肇庆市怀集县怀城街道初级中学初三级邓淑珍(指导教师莫晓萍)《铭记历史报效祖国》肇庆市四会市四会中学初三级陈致彦(指导教师郑艳萍)《心灵的伤痕》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初三级邓司敏(指导教师黄惠)《敬畏生命,从小做起》清远市佛冈县汤塘第二中学初二级魏黔粤(指导教师张荷花)《写给我最敬爱的人》揭阳市惠来县锡溪学校初二级洪佳慧(指导教师洪庭南)《我的阅读收获》揭阳市产业园桂岭镇桂岭初级中学初二级刘婉燕(指导教师张利坤)《茶香蔓延,用心辨析》揭阳市揭西县纪达中学初三级余诗芊(指导教师张振娜)《善良并不因恶人改变》云浮市恒大学校初三级刘睿思(指导教师瞿飞雄)《莫做金钱奴》云浮市恒大学校初三级周杰芳(指导教师周爱媚)《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云浮市第一中学初三级申淼芝(指导教师周秀珍)《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云浮市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初二级崔泳慧(指导教师吴颖仙)《氹氹转,菊花园》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初级中学初二级陈家怡(指导教师何思念)二等奖(200名)《成长的刺痛与温暖》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加田田家炳学校初三级谢文冰(指导教师钱国清)等。
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曲塘小学吉忠兰事迹材料吉忠兰是曲塘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从2005年至今,她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把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带到孩子们面前,让书香浸润童年。
她说:“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核心。
在童年——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孩子们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给他们一对飞向未来的翅膀。
”她是一个追梦人吉老师是一个执着的追梦人,她总是不放过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一开始,总是利用休息时间自费去。
近到海门、通州、江都、无锡、常州,数十次下扬州,远到南京、杭州。
2007年,她还飞去了遥远的深圳。
这些活动就像是“加油站”,给她的生命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最令她难忘的是2007年的深圳之行。
当时,她在一所村小工作。
一边是繁华的都市,一边是偏僻的乡村,对比非常强烈。
那年冬天,深圳一所学校举办儿童阅读文化国际论坛,邀请了81岁的“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前来讲学。
吉老师读过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深受启发,很想亲眼见见他。
也有好心的同事劝她:“你一个月的工资连来去的路费都不够,你怎么去深圳?”后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师长和朋友的资助下,吉老师去了深圳,亲耳聆听了松居直的演讲。
先生用一辈子的时间从事图画书的创作、出版和推广工作,让人感动。
在深圳,吉老师好几次感慨得落泪,那里的孩子学习条件实在是太优越了,阅读城宽敞舒适,图书资源丰富。
而家乡村小的孩子们呢?他们三年级之前,居然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读过。
深圳之行更加坚定了吉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决心。
她是一个阅读者吉忠兰的童年是守着父亲的收音机度过的,单田芳、袁阔成的评书,孙敬修的小喇叭节目给了她最好的启蒙教育。
但她一直遗憾,在童年,一个人阅读习惯养成的敏感期,没有成为最好的读者。
直到2004年,“教育在线”论坛,打开了她的视野。
2005年,吉老师与儿童文学相遇,更是一个美丽的奇迹。
人物志50EDUCATOR 不忘初心,做乡村教育的领路人——记湖南省娄底市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刘红霞校长文 | 宋艳红中国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农村。
农村教育的崛起与发展靠一个个勇于奉献、富有责任与教育情怀的校长与教师,因为一个好校长能经营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能影响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一个区域良好的教育生态能引领乡村教育整辆列车向前行驶。
入选教育部“2018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名单的湖南省冷水江市中连乡中心小学,有一位扎根基层、为乡村基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她的名字叫刘红霞。
在城区工作十余载的她毅然放弃城区优越的环境与条件守望乡村,砥砺前行,为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涂抹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忘初心,为振兴乡村教育尽心竭力为农村学校发展树立样板。
2012年,刘红霞在冷水江市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大背景下来到农村。
根据学校的办学历史与该区域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及当时小学生的现状,她确定了学校的整体改革思路:以童话教育为载体,以童话精神为指引,激发儿童兴趣,拓展儿童思维,将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更具儿童性、情趣性和独特性。
为配合“童话校园”文化建设,刘红霞于2013年在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申报了省级一般资助课题“基于童心校园背景下小学生养成教育童话化行动研究”。
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童话引路、人性为本、办童心教育”的办学思想。
该课题也于2016年7月成功结题,并在结题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2017年,学校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正式提出了以“童心育人 借力发展”为办学路径的“童化教育”办学思想。
为了让理念落地,刘红霞于2017年5月在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中,又成功立项了“基于儿童本位的传统文化序列化创编研究”的省级一般资助课题。
一所乡村小学能以科研的思维做教研,并能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着实令人钦佩。
100位“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诞生(组图)
2011-12-28 09:21:00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0)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等与“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获得者代表合影。
刘力勤 摄
全省“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代表参加座谈会。
刘力勤 摄
昨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广东省农业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日报和南方农村报承办的“寻找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的活动迎来收官,1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读书带头人代表受到表彰。
本次活动5月启动,通过广东农民自费订阅、有30多万份发行量的《南方农村报》发布招募令,共收到213份申报材料,包括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中小学老师、乡镇基层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干部、乡贤等。
经过遴选,,他们每人将获得1000元购书经费。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顾作义在致辞中指出,农民读书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但是相对来说又非常迫切。
“我们现在农村穷,根子就是在于愚昧,要挖掉这个穷根,如果他自己没有致富的技能和本事,给多少钱也没有用。
所以,提高文化素养和他们的致富本领,才是根本的。
寻找岭南乡村读书带头人的重要性也在这里。
”在随后的研讨中,这些从泥土里成长出的广东文化军,他们的言语中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没有夸夸其谈的计划,只有脚踏实地的想法。
他们的理想、实践和思考,才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力量。
理想者??“我不知道能改变多少,但一定会坚持下去”
梅州市兴宁罗浮镇浮中村司城小学老师钟春婵和梅州市平远县大拓镇岭下村村委书记姚雪军有着一个共同的身份:大学生。
与那些自学成才的带头人相比,丰富的知识积累让他们对改变农村面貌抱着一份天然的责任。
他们是理想者,希望通过一己之力让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有一些变化,不管这个改变有多么微不足道。
“一个学期过去了,有个班10多个孩子辍学去城里打工。
”这是钟春婵开展家庭教育的开始。
她最初的想法很简单:一个孩子都不能少。
于是,她努力地跟那些孩子和家长沟通,说的只有一个观点: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我给每个家长开了书单,成立了一个阅读小组,定期一起讨论看看哪些书适合给孩子看。
”钟春婵说,大多数家长最初都是被她每天不停地劝说弄烦了,才答应加入阅读小组,不过,在看了她推荐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后,一位家长激动地对她说:“只要他们愿意念书,我就一直会供他念下去。
”
钟春婵说,自己在孩子们眼中“莫名其妙”就成了反面教材。
有学生问她:“你读了大学回来还不是在家里教书,有什么用呢。
”随着最初的激情慢慢褪去,钟春婵开始不断地怀疑自己,她说自己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也不知道到底能改变些什么。
“但我作为个教师,我已经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至少做到我能做的那一天为止。
”在发言结束时,钟春婵这样说。
“当年是别人资助我上学的,如今我不能让学生辍学”
“我们现有的资金只有8400元,只够资助4个人,那么还有11个人呢?他们连每天6块钱的伙食费都交不起。
”小学校长邝竟成说到孩子们的情况时,一度哽咽说不下去,成为研讨会上最感性的瞬间。
大学毕业的他没有选择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大山里当了一所希望小学的校长,一呆就是10年。
村里都是留守儿童,邝竟成联系到广州的学生NGO组织,成立了“唤醒爱”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基金,资助孩子们完成学业。
“我以前就是受人资助才能完成学业,如今我也要尽我所能不让孩子们辍学。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邝竟成说,他希望通过广州的媒体宣传一下,让11个孩子在春节后都能顺利地到镇上上学。
邝竟成所做的事情很琐碎,但没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坚持每个周末背着一百多本书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到村里送书,也没有几个人能像他一样,为筹措学生的学费四处奔走。
而翁源的一个普通农民杨通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实践者。
当这个满头白发的老头声如洪钟地致辞时,所有人都想不到他已经年逾古稀。
杨通全是“书虫”,他说自己的读书格言是“宁可一日食无肉,不可一日居无书”,从初中毕业回家就一直买书。
这位老人用了10年的时间走遍翁源各地收集民间故事,撰写属于自己的翁源县志,纠正了《翁源县志》、《韶关市志》数十处错误,填补了两书的许多空白,“文化翁源”项目还拿出10万元专项资金自助他出版《翁源古今风物图录》。
思考者??让书画家的读书小组给外来工写春联
有人说,这些乡村读书带头人似乎都是埋头做事的。
的确,他们并不像知识精英一般站在全局的角度改变新农村文化,但他们却在日常的工作中一点一滴渗透读书的观念,让农民与书更近一些,74岁的退休干部“麦叔”麦绍源就是其中之一。
他不仅把自家的书房变成了公共的“东方红书院”,供乡亲们读书,并且意识到,发展农民读书单靠自己一个人和一个书院的力量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分析了读者群体后组建了4个核心阅读。
这四个核心阅读小组分为一个成人阅读组,由村现任与原来的村两委干部5人组成;一个妇女阅读组,由教育子女有方的5位妇女组成一个科技阅读组,由5名村庄技术能人组成;一个学生阅读组,由10个在读学生组成。
“我还打算把书院的规模搞大一点,办书法,美术班,增加丰富内容。
”麦叔说。
在广州南石头街图书馆员郭慧看来,凡事应该从小事做起。
除了我们农家书屋固定的图书活动之外,郭慧还组织读书小组外出活动,比如组织喜欢书法的小孩子们在寒暑假知识问答比赛、读书心得交流,还有开放电子阅览室给他们免费上网,组织书法家和画家们参加活动。
“每年春节前期,我们就会组织那些少儿书法爱好者到乡村,下乡,然后到社区,还有跟企业、学校等地为社区居民乡村的村民,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写春联。
”南方日报记者吴敏专家观点让阅读成为乡村社会的网络每个村可能有很多热心阅读的人,我们可以寻找一种途径让他们在农家书屋开展活动。
阅读可以带回家进行个体式的阅读,但是阅读完了可以回来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分享式阅读的方式,可以发挥纽带作用,让农民形成社会网络。
如果一个乡村没有社会网络的话,会缺乏生命力。
如果没有网络,如果这个乡村只是很个体、很原子化的人际格局的话,那这个乡村社会是很难有生机的。
现在重建乡村社会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让他们重新结合。
这是我对我们岭南乡村读书,或者说农家书屋的一个小小的期待。
华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主任张丰清:推行读书观念氛围是重点
读书的意义确实非常大,虽然现在媒体很发达,电视生动、能够打动人,让人有冲动,但是电视对人的启发远远抵不上读书。
农村读书的意义就更大了,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就知道,中国以前的农村几乎没有政权治理、也没有村党支部书记,是靠读书人,这类人有点像新型领袖的作用。
改革开放口袋鼓起来了,但这个方面却有点倒退了。
现在我们强调一种回归,这个很好。
当然,不仅仅是回归,更应该是一种提升。
以前读书是一种奢侈的事,现在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机会,各种途径都有,但对于农民而言,推行读书观念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氛围是重点,当我们的图书室让人家不去赌博而是读书的时候,这个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法制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元平:应当组建一批农民读书的资源服务队, 我也是爱读书的人,在这里谈一点如何读书的问题。
读书是一个见效慢的事情,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需要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村包括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去形成一种氛围。
没有一代人的努力,读书的氛围是不可能形成的。
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选择读书带头人这件事至少是按照30年的标准来做。
第二,可以专门组建一批农民读书的资源服务队,由当地的志愿者包括暑假回乡的大学生、度假的文化人,给当地的老百姓做一些讲座、交流和沟通,这点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