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构成分析图
- 格式:xlsx
- 大小:130.17 KB
- 文档页数:2
(二)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的因素分析——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分析企业营业收入的大小主要受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影响;销售量是简单因素,无需多言;值得注意的是产品单价,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经常出现同一产品多种单价的现象,这时应该采用平均单价进行分析。
如果单一产品实行按等级品定价的政策,更应该采用平均单价进行分析,因为平均单价被动反应了产品质量水平的变化。
1.计算营业收入增长额和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额=本期实际营业收入—基础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增长额营业收入增长率=2.计算销售量变动对收入的影响销售量变动对营业收入的影响=基期营业收入×销售量增长率1-⨯⨯=∑∑基期单价)(产品基期销售量基期单价)(产品实际销售量销售量增长率推导过程: 单产品:基期单价基期销量实际销量⨯-=)(多产品:∑⨯-=基期单价基期销量实际销量)(,然后分子分母同乘“∑基期销量*基期单价”得:()∑∑∑⨯⨯⎪⎪⎭⎫ ⎝⎛⨯⨯-=基期单价基期销量基期单价基期销量基期单价基期销量实际销量)(,整理后得: 销售量增长率基期营业收入基期营业收入基期单价基期销量基期单价实际销量⨯=⨯⎪⎪⎭⎫ ⎝⎛-⨯⨯=∑∑1实际上,数量变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单纯数量性变动;二是结构性变动。
那么如何区分数量性变动和结构性变动呢,首先用上面的公式求出数量变动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变化a ;然后用这个收入变动值除以基期销售收入得到平均增长率,再用各种产品的基期收入乘以平均增长率得到在结构不变情况下,单纯销量变动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变化b ;最后用a-b ,其中b 是在结构不变情况下,由于单纯的销量变动引起的收入的变化,a-b 就是由于结构变化引起的收入的变化。
(汤炳亮 235页)12.3 这种分析是错误的;计算不会产生结构变动引起的收入的变化。
如果产品的性能、价格、计量单位差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等级品价格的因素分析进行;分别用“实际销售量×(实际销量的实际平均单价-实际销量的基期平均单价)”和“实际销售量×(实际销量的基期平均单价-基期销量的基期平均单价)”表示价格变动影响和产品结构变动。
利润\成本分析利器:瀑布图作者:朱晓燕来源:《电脑爱好者》2010年第04期在新的一年来到时,不管是未来一年的成本核算,还是去年的利润计算都需要Excel表格的帮忙。
除了可以用Excel表中自带的直线图、曲线图外,还可以使用特殊的“瀑布图”来完成。
“瀑布图”顾名思义看起来就如同瀑布那样,具有自上而下的流畅效果,有的也叫做步行图,这种图对于用来解释从一个数值到另一个数值的变化过程具有特殊效果。
本文表格可以从/cfan/201003/pbt.rar下载到。
整理相关销售利润数据新建“销售利润瀑布图”工作簿,在这C3:D17区域中输入此公司2009年度1月~12月份的期初利润、各个月份利润额及期末利润总额。
为了设计销售利润分析瀑布图,必须将这些数据加以整理,就是以这些数据为基础,整理成为3列数据,分别是每个期间的利润起初值、中间值以及期末值。
在此表的F3:I3区域中,输入列名,然后在下面的第一行的上年结转利润初始值的G4中输入数值0,本期利润期末值的I4中输入公式=G4+D4,在利润中间值的H4中输入公式=(G4+I4)/2;在第2行的2009年1月份利润的初始值的G5中输入公式=I4,在中间值的H5中输入公式=(G5+I5)/2,在本期利润期末值的I5中输入公式=G5+D5,然后将这3个公式复制到下面的2009年2月~12月份相关单元格中,最后在最底端的年终利润总额初始值的G17中输入0,中间值的H17中输入公式=(G17+I17)/2,期末值输入公式=G17+D17(见图1)。
设计销售利润瀑布草图在前面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就可以进行瀑布图的设计工作了,选择整理数据表中的F4:I17区域,单击“插入→图表”菜单项,选择“折线图”,选择其中的“二维折线图”中的“折线图”,即可创建一个以整理后的3列数据为数据源的折线图。
插入折线图后,单击其中的任意一条折线,如利润中间值折线,选择弹出“图表工具→涨/跌柱线→涨/跌柱线”选项(见图2)。
浅谈盈亏平衡分析沈阳小密蜂会计服务有限公司孟照国盈亏平衡点模型是一个叙述销售收入、成本、产量、价格和利润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数学模型。
它作为一个反映和分析变量间的变化对利润水平影响程度的模型,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在应用时,由于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往往漏掉了税金、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支等而出现较大的偏差。
本文拟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根据通用的定义:所谓平衡点是指收入与总成本相等时的经营水平,用公式表示为:销售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
当销售利润为零时,销售收入=总成本。
此式表明,某产品销量处于一种即不盈利又不亏损的平衡状态,即平衡点。
显然,当销售收入大于总成本总额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亏损。
应当指出的是这个平衡点定义是在成本计算按照“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总成本而下的定义,显然,总成本的内容是包括期间费用在内的记入当期损益的各项支出。
在本模型中,总成本被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指标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如保险费,房屋租金,固定资产折旧费,取暖费,管理人员工资、开发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职工培训费等等。
变动成本是指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范围内,随业务量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动的成本。
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材料,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包装材料,按工作量(小时)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等等。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设:x代表每期的产量或销售量p代表单位产品销售价格s代表同期产品销售收入,则s = px;a代表产品的固定成本;b代表产品的变动成本;b r代表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则有b = b r xy代表总成本,则有:y=a+b=a+b r x由上述定义,当盈亏平衡时应有:s = y∴px = a+b r x------------------------------------------------------------------- ---------------(a)此式中的x,仅仅是表示在盈亏平衡状态下的产量水平,即平衡点产量。
万科集团利润表分析报告时间:2013年院系:商学院财务管理1201班学号:xxxxxxxxxxxxx姓名:***利润表综合分析一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1.净利润或税后利润分析万科集团2013年实现净利润,比上年增长了2634961448,增长率为16.82%,增长幅度较高。
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了2567367014,增长率为20.46%;少数股东损益增长了67594434.63,增长率为2.71%。
从水平分析表看,公司净利润增长主要是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了3220826111引起的,由于所得税费用比上年增长了585864663,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导致净利润增长了2634961448。
2.利润总额分析万科集团2013年的利润总额为24291011249,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3220826111,增长率为15.29%。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从上表可以看出,万科集团2013年与2012年相比,营业外收入有所降低,同时营业外支又有所上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利润总额,但是2013年的营业利润与2012年的营业利润相比增长了15.46%,所以综合影响下万科集团2013年的利润总额还是在增长的,但其增长幅度在营业利润的增长率上降低了近0.2个百分点。
3.营业利润分析万科集团2013年的营业利润的增长主要是营业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增加所致。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营业收入增长了31.33%,增长额为32302545944。
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公司实现开工面积2131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03万平方米,较2012年分别增长48.7%和33.1%,分别完成年初计划的128.9%和101.0%。
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489.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70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和21.0%。
投资收益的增加,导致营业利润增加了76499850.6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了8147190.86;同时,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了-23664921.59,较2012年相比减少了28.23%。
四、目标利润分析(一)目标利润分析1.息税前利润的目标利润分析EBIT=(P-Vc)×Q-F目标销售量Q目标销售额S或=目标销售量Q×单价P2.税后利润的目标利润分析税后利润=(EBIT-I)×(1-t)目标销售量公式只能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而目标销售额既可用于单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又可用于多种产品的目标利润控制。
(二)实现目标利润的措施在目标利润已知的情况下,分别分析计算产销量、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计算方法是将利润作为已知数,而其他因素是待求的未知数,仍然利用量本利方程式来计算。
五、敏感分析(一)敏感分析以及量本利敏感分析含义1.敏感分析当函数Y=f(x1,x2,x3,……,xn)已知时,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幅度对因变量y的变化影响大小;y取临界值时候,各个自变量的取值的分析方法。
2.量本利敏感分析当Y=f(x1,x2,x3,……,xn)就是量本利的关系式时,分析在现有或预计销售量的基础上,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会使盈利转为亏损,各参数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二)有关参数发生多大变化使盈利转为亏损。
分析当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或固定成本总额的其中一个因素发生怎样的变化时将使利润为零。
也就是令利润等于零,其他因素不变,求其中一个因素的值。
(三)各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计算敏感系数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是敏感系数【注意】(1)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DOL(2)分析各因素敏感系数的计算公式,可得以下结论第一,关于敏感系数的符号。
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数为负数,表明该因素的变动与利润的变动为反向关系;反之亦然。
第二,关于敏感系数的大小。
由于“销售量×单价”大于“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定大于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在不亏损状态下,“销售量×单价”也大于固定成本,所以单价的敏感系数一般应该是最大的。
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
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作法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编辑本段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率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
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两类:一类随产量而变化,另一类不随产量而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给定产量的单位平均总成本。
半可变成本能够分解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变成本。
但是,对不同的产量平均固定成本时,单位成本的固定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这种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对个所计算的产量值是正确的。
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将固定成本看作成本汇集总额是有益的,此汇集总额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必须被纯收入所补偿,这种经营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扣除可变成本之后的纯收入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汇集总额,那么这一点或是这样的销售水平称为盈亏平衡点。
精确地来说,正是因为在销售进程的这一点上,总的纯收入刚好补偿了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于这一点就会发生亏损,而超过这一点就会产生利润。
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点结构图。
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销售额或成本。
假定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那么销售线是一条起于原点的直线。
总成本线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与纵轴相交,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现为增长趋势。
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Break Even Point,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
以盈亏平衡点的界限,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就亏损。
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作法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
盈亏平衡点分析图;编辑本段盈亏平衡点的计算计算公式按实物单位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按金额计算: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固定成本/贡献毛率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
如果我们能够将全部成本划分为两类:一类随产量而变化,另一类不随产量而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给定产量的单位平均总成本。
半可变成本能够分解为一固定成本和一可变成本。
但是,对不同的产量平均固定成本时,单位成本的固定成本是不相同的,因而这种单位产品平均成本的概念,只对个所计算的产量值是正确的。
因此从概念上来看,将固定成本看作成本汇集总额是有益的,此汇集总额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必须被纯收入所补偿,这种经营才能产生利润,如果扣除可变成本之后的纯收入刚好等于固定成本的汇集总额,那么这一点或是这样的销售水平称为盈亏平衡点。
精确地来说,正是因为在销售进程的这一点上,总的纯收入刚好补偿了总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低于这一点就会发生亏损,而超过这一点就会产生利润。
一个简单的盈亏平衡点结构图。
横轴代表产量,纵轴代表销售额或成本。
假定销售额与销售量成正比,那么销售线是一条起于原点的直线。
总成本线在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一点与纵轴相交,且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地表现为增长趋势。
一、杜邦图利用杜邦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时,可把各项财务指标间的关系绘制成杜邦分析图,如下图所示,纵观全图,可发现该图反映了以下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股东〔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平均所有者权益〕 =总资产报酬率×权益乘数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1÷[1–〔负债/资产〕=1÷〔1–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讯及时=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 ,资讯及时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讯及时即: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平均负债总额=〔期初负债总额期末负债总额〕÷2 ,资讯及时平均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copyright 51191 其中: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称作杜邦等式.二、杜邦财务分析方法利用杜邦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了解和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的使用状况、负债情况、利润的来源以及这些指标增减变动的原因.在用杜邦分析图进行综合分析时,主要抓住以下几点:,资讯及时〔1〕权益报酬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龙头指标.投资者最关心的是自己每一块钱的投资,经过企业经营之后,每年能带来多少钱的收益.而权益报酬率恰好可反映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说明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营运等各项财务及其管理活动的效率,所以不断提高权益报酬率是使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从杜邦图可看到,企业获利能力的驱动器有三个发动机: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而销售净利率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周转率取决于投资管理;权益乘数取决于筹资政策.通过对这三个比率的分析,就可以将权益报酬率这一综合指标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具体化,比只用一项综合指标更能说明问题.〔2〕权益乘数反映了企业筹资情况,即企业资金来源结构如何.它主要是受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就越高,说明企业的负债程度比较高.企业在利用别人的"鸡"给自己生了较多的"蛋"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财务风险.反之,负债比率越小,权益乘数就越小,说明企业的负债程度比较低,意味着企业没能积极地利用"借鸡生蛋",给自己赚更多的钱,但债权人的权益却能得到较大的保障.对权益乘数的分析要联系销售收入分析企业的资产使用是否合理,联系权益结构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资产总额不变的条件下,适当开展负债经营,相对减少所有者权益所占的份额,从而达到提高所有者权益报酬率的目的.〔3〕总资产报酬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综合性也较强.它是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和资产管理情况.对它进行分析,须从销售成果和资产运营两方面着手. ,资讯及时〔4〕销售净利率反映企业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关系,其高低能敏感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销售净利率的主要因素为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因此提高销售净利率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即所谓的"开源节流".扩大销售收入既有利于提高销售净利率,又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降低成本费用是提高销售净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反映企业对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力度.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提高销售净利率的另一途径是提高其他利润,想办法增加其他业务利润,适时适量进行投资取得收益,千方百计降低营业外支出等. ,资讯及时〔5〕杜邦分析图可以分析成本费用的基本结构是否合理,还可以分析各项费用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因此可利用该图进行成本费用分析,找出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若企业财务费用支出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负债比率是否过高;若是管理费用过高,就要进一步分析其资产周转情况等等.杜邦分析对利息费用分析更为重视,因为利息费用与权益乘数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利息费用高,就应该考虑企业的权益乘数或负债比率是否合理,也就是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合理,若不合理,就会影响所有者的利益.〔6〕资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对资产周转率的分析,那么须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因素进行分析.除了对资产的各构成部分从占用量上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外,还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有关各资产组成部分使用效率的分析,以判明影响资产周转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7〕杜邦图还可以反映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结构状况,用以分析其结果是否合理.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直接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而长期资产那么体现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两者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率关系.如果企业流动资产过多,或固定资产过多,都会影响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资产的利用效果.同样,流动资产内部也有一个合理比例问题.如果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超过业务需要,就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企业占有过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既会影响获利能力,又会影响偿债能力,那么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产销不对路、或者生产周期过长、或者收款不力的现象,并进一步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杜邦分析体系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权益报酬率与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销售状况、成本费用控制、资产管理密切相关,各种因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系统.杜邦分析体系提供的上述财务信息,较好地解释了指标变动的原因和趋势,这为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指明了方向,而且还为决策者优化经营结构和理财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益提供了基本思路,即要提高权益报酬率的根本途径在于扩大销售、改善经营结构,节约成本费用开支,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本结构等.在具体应用杜邦分析法时,可进行纵向比较〔即与以前年度对比〕和横向比较〔即与本行业平均指标或同类企业对比〕;同时应请注意这一方法不是另外建立新的财务指标,它是一种对财务比率进行分解的方法.因此,它既可通过权益报酬率的分解来说明问题,也可通过分解其他财务指标〔如总资产报酬率〕来说明问题.总之,杜邦分析法和其他财务分析方法一样,关键不在于指标的计算而在于对指标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