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中胎儿磁共振成像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10 MB
- 文档页数:15
医学影像学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引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学已成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
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影像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原理、应用和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医学影像学中的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研究。
一、磁共振成像技术原理磁共振成像技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通过对人体局部区域进行不同角度的磁场和梯度磁场的作用,使体内的原子核磁矢量发生变化,并检测其信号。
具体而言,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人体组织内原子核的自旋运动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通过计算机重构出具有不同对比度的图像。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1. 临床诊断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如神经学、心脏病学和肿瘤学等。
在神经学中,磁共振成像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脑部损伤、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心脏病学中,磁共振成像可用于评估心脏形态和功能,检测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病变。
在肿瘤学中,磁共振成像常用于区分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评估肿瘤的生长和浸润范围。
2. 功能性研究应用除了临床诊断外,磁共振成像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对人体功能活动的研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通过测量大脑血氧水平变化,反映不同脑区在不同任务或刺激下的活跃程度,进而揭示人脑的功能连接和功能分布。
fMRI在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三、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1. 硬件设备的改进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硬件设备的不断进步。
随着超导磁体技术的发展,磁场强度不断提高,从最初的1.5T到现在的3T 和7T,使得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针对特定疾病和器官的成像需求,临床已经开始使用高性能的磁共振成像设备,如超高场(≥7T)和多核成像等设备。
2. 成像序列与技术的改进在成像序列方面,磁共振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序列,如T1加权、T2加权和弥散加权成像等。
每种序列都有具体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综述·《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卷第3期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产科胎儿医学中的应用进展畅银娟 余卫(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005)【摘要】 胎儿MRI在临床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B超的重要补充,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中枢异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胎儿MRI的应用安全性、应用条件,各个系统正常和最常见异常影像征象及应用限制方面做一综述。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胎儿 超声在评估胎儿生长、监测胎儿胎盘异常和评估妊娠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回答不了有关胎儿医学中存在的所有临床问题,需要有新技术对其进行有效补充。
25年前由Smith等[1]刚开始将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胎儿医学中直至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获取图像时间长,易造成移动伪影而影响观察。
目前随着磁共振获取图像的时间大大减少,进一步扩大了磁共振在胎儿及产妇评估中的应用。
本文就MRI在胎儿医学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 犕犚犐应用于胎儿医学的安全性目前普遍认为MRI对胎儿是安全的,尚未见短期或长期危害母儿的报道。
MRI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物效应和机器的噪声。
学者并未发现在稳定的静止场强暴露下的胚胎有异常[2]。
在高场强暴露下的动物研究中也没有发现畸形和染色体的缺失[3]。
尽管尚未发现MRI的安全性问题,但NRPB(theNationalRadiationProtectionBoard)建议在妊娠中晚期进行MRI检查。
如果确有必要在妊娠早期进行MRI检查,必须保证患者的收益大于负效应。
另外,由于对比剂能通过胎盘屏障,并且其延迟廓清效应使胎儿有暴露于游离的对比剂离子中的风险性增加。
因此不建议将静脉对比剂用于胎儿的MRI检查中。
2 对胎儿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检查条件孕妇MRI场强通常在1.5T或更高。
孕妇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以脚先进的方式进入探测仪区域以减少幽闭症的发生。
3 几种常见的系统异常3.1 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和异常表现 胎儿MRI脑部成像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多,特别是当胎儿入盆、双胎、孕妇体型等因素限制了B超的优势时MRI则显示出其优势。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一、绪论MRI,即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对人体内部的水分子进行干扰,从而获得人体内部的影像,这种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应用广泛。
二、基本原理MRI成像主要是利用了人体自身的核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
核磁共振是指在外磁场作用下,原子核(如水分子中的氢核)受到能量的激发后,会产生共振信号,这种信号能够被接收到并转化为图像。
三、影像制备MRI影像的制备需要以下步骤:首先是通过人体内部的磁共振现象获得信号,然后这些信号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图像。
影像制备时要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强磁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要避免影像失真和造假。
四、医学应用MRI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脑部成像:可以检测脑部出血、肿瘤等病变;2. 脊髓成像:可以检测脊髓肿瘤、神经骨病等疾病;3. 肝脏成像:可以检测肝脏肿瘤、肝硬化等疾病;4. 骨骼成像:可以检测骨干损伤、脱臼等疾病。
五、优点与缺陷MRI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不使用辐射:相比于X光等成像技术,MRI技术不需要辐射,因此对人体无害;2. 分辨率高:MRI技术在成像的分辨率上非常高,可以检测到很小的异常情况;3. 可以多角度成像:MRI技术的成像方向非常灵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成像。
然而,MRI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1. 昂贵:MRI技术的设备非常昂贵,因此成像费用也比较高;2. 环境要求高:MRI技术需要在低温、无磁性和无振动的环境下进行成像,这也增加了成像成本。
六、结论总之,MRI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多优点。
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MRI技术将会在医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摘要: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可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
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主要诊断手段。
本文对于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诊断价值引言:脊柱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其异常发育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残疾。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影像学检查成为了先天性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首选方法。
在这些技术中,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因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无辐射损伤等优点,已成为检查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最佳工具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技术。
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相互作用的原理,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高清图像。
MRI技术可以全方位观察人体各个部位的构造和各项功能,且其分辨率高于X线和CT等传统影像学技术。
同时,MRI技术不受人体组织密度和骨质影响,故对于脊髓和脊柱等骨质密度高的组织检查有较高的分辨率。
对于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磁共振成像检查,通常使用3.0T以上的超高场强MRI设备,以获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
在MRI检查中,常采用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等多个不同方向进行检查,以全面观察胎儿脊柱和脊髓的异常情况。
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是指在出生前脊柱和/或脊髓的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这些异常情况可引起神经管发育缺陷、神经肌肉疾病、神经发育障碍等一系列危害。
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的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服药历史等。
故对胎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磁共振成像在胎儿脊柱脊髓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1.检查脊髓和脊柱发育情况:MRI技术可以清晰、全面地显示胎儿脊柱和脊髓的发育情况,包括脊柱的生长和变形、脊髓的位置和大小等等。
胎儿磁共振报告简介胎儿磁共振成像(fet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fetal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检查技术,用于对胎儿进行影像学分析。
它通过利用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胎儿图像,帮助医生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检测潜在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胎儿磁共振报告的内容和解读。
报告内容检查基本信息在胎儿磁共振报告的开头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基本信息:1.检查日期和时间:标明该次胎儿磁共振检查的具体日期和时间;2.胎儿信息:包括胎儿的性别、孕龄以及母亲的基本信息;3.检查目的:说明本次磁共振检查的目的和原因。
图像分析胎儿磁共振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图像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获得多个不同方向和平面的胎儿图像,包括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
对这些图像进行细致的分析能够帮助医生了解胎儿的解剖结构和异常发现。
在图像分析部分,通常包括对以下方面的评估:1.胎儿的解剖结构:对胎儿脑部、脊柱、胸腔、腹部等解剖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2.脑部发育评估:分析胎儿脑部的发育情况,包括脑皮层、脑室系统、脑组织分布等;3.脊柱和胸腔评估:评估胎儿脊柱和胸腔的解剖结构,检查有无明显异常;4.腹部评估:观察胎儿腹部各器官的结构,检查有无囊肿、肿瘤等异常情况。
结论和建议在胎儿磁共振报告的最后部分,通常包括具体的结论和医生的建议。
1.结论:对胎儿的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包括正常或异常的评估;2.异常情况说明:如果在图像分析部分发现了异常情况,需要详细说明异常的部位、形态特征和可能的诊断;3.建议和后续步骤: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提供进一步的建议和后续步骤,如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结论胎儿磁共振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文档,对于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异常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图像的分析和解读,医生可以提供对胎儿健康状况的准确评估,并针对异常情况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后续步骤。
胎儿磁共振成像---产前诊断的新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放射科朱铭近年来随着胎儿外科,胎儿介入治疗和产房外科的发展,临床对胎儿影像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射线和无损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胎儿产前畸形诊断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胎儿MRI于1983年由Smith等首次报道,九十年代后,随着快速MRI技术的发展, 胎儿MRI逐渐应用于胎儿各系统,胎儿运动对图像的影响已大大降低。
MRI视野大、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不受母体情况和羊水量多少的影响,有时能提供超声(Ultrasound,US)以外的产前诊断信息。
一、胎儿MRI检查的安全性磁共振主要以磁场进行成像,不存在放射线和电离辐射,对胎儿是安全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诊断强度的磁场会对胎儿造成危害。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放射学院等权威机构都同意进行胎儿MRI检查。
为进一步确保胎儿安全,目前一般对孕三个月以内的胎儿不做磁共振检查。
特异性吸收率(Th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是指单位质量的对象吸收的射频能量(瓦/千克)。
为避免射频磁场产生的热效应的潜在危险,一般胎儿检查SAR值要控制在3.0 W/KG以下。
1.5T超导型MRI扫描系统大部分序列SAR值不会过高,故目前大多数胎儿MRI 检查使用1.5T MRI扫描系统。
3T MRI扫描系统比较容易出现SAR值过高,SAR值变化与很多参数有关,运用相对略小的翻转角度,既能使SAR值较小,扫描时间也适当。
已有研究通过胎兔模型表明马根维显等MRI增强造影剂中的金属钆可对胎兔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般不主张在胎儿MRI中使用对比增强剂。
曾有作者通过药物对胎儿进行镇静,这也有可能对胎儿产生危害,一般也不主张用药物对胎儿进行镇静。
二、胎儿MRI检查技术目前胎儿MRI常用序列为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alanced steady-state free precession (SSFP)序列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 序列,各种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序列名称,SSFP序列通用电气公司的名称为FIESTA序列,西门子设备名称为True FISP序列,在飞利浦设备名称为Balance FFE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