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生态旅游的好处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和尽量减少对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干扰的情况下,开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与传统的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和好处。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生态旅游的好处。
经济方面,生态旅游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
首先,生态旅游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增加旅游消费和就业机会。
当地居民可以通过提供住宿、餐饮、导游等服务来获得收入。
其次,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的农产品销售。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农产品,从而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生态旅游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手工艺品、纪念品等制造业,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环境方面,生态旅游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通常在自然保护区或者生态敏感地区开展,旅游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例如,游客在参观自然保护区时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不能随意破坏植被或者采集动植物样本。
此外,生态旅游还可以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旅游文化。
社会方面,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的生活。
生态旅游通常与当地居民密切相关,他们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或者销售自己的产品来获得经济收入。
这样一来,生态旅游可以帮助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此外,生态旅游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生态旅游具有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好处。
它可以为当地经济带来收益,促进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因此,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环境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当积极支持和发展生态旅游,以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2013年10月下半月刊一、生态旅游概念自生态旅游一词诞生以来,虽然人们对其理解越来越深化,但仍有大量文章在不断讨论这一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定义。
(见表1)二、生态旅游概念的共性特征以上各种概念尽管雷同(表1),但也有理解上的侧重,共性的特征主要涉及到以下11个。
(1)环境友好。
生态旅游能照顾到环境安全,能使旅游活动对大自然和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最小化,从而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2)责任感。
生态旅游能让游人尊重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生态自然环境,也能让旅游企业关心环境,以环保为出发点来开展经营管理。
(3)教育性。
生态旅游能使旅游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出处定义Ceballos-Lascuráin(1987)生态旅游是为了研究、欣赏和品味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文化遗迹而前往相对原始或未被污染的自然区域所从事的旅行活动。
Kutay(1989)生态旅游是旅游发展的一种模式,选定的自然区域被认为是游憩基地的一部分,那里的生物资源与区域社会经济之间具有明显的联系。
Williams(1992)生态旅游是在相对原始环境中发生的旅游活动,如:简陋的住宿,泥泞的小路,最基础的设施。
旅游者支付是为了能欣赏和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体验当地的文化和保护当地的资源与环境。
Valentine(1993)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对自然没有破坏、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形式,是前往相对未受干扰的自然区域,以欣赏自然为主要参与目的的旅游,也是能为当地自然区域的保护管理做出直接贡献的旅游。
Wallace(1993)生态旅游是有助于诠释、清查和监测当地环境与资源的旅游活动,它能与当地居民建立起无任何利益目的的友好合作,让每个人都能从旅游活动中得到收益。
Wight(1993)生态旅游是一种启发式的自然旅游经历,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对当地社区完整性的尊重。
Wall(1994)生态旅游是在通常距客源地较远且相对自然的区域或其中某一部分(包括稀有或濒危的动植物资源)所发生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分类与评价指标研究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游客对旅游质量的提升要求,生态旅游的分类和评价指标也逐渐成为了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的分类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一、生态旅游的分类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风光、生态环境等为主要景观资源,以保护环境、弘扬文化、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按照旅游主体、景点类型以及旅游内容等维度可以将生态旅游分为多个类别。
1.按照旅游主体分生态旅游可以分为自然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生态旅游。
自然生态旅游指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主,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题,以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为宗旨的旅游活动;农业生态旅游以自然生态环境与农业文化、种植业文化、畜牧业文化或狩猎文化为主要内容;文化生态旅游则以历史人文价值或文化底蕴为主要旅游内容。
2.按照景点类型分生态旅游可以分为山水生态旅游、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动物保护区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水资源生态旅游等。
每种生态旅游的景区类型各有其特色,旅游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3.按照旅游内容分生态旅游可以分为生态观光旅游、生态体验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
生态观光旅游强调对景区资源进行观赏、游览,由此获取视觉上的美感;生态体验旅游中旅游者将会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自然之美,亲身体验当地人文生态,相较于景点玩乐体验更让人难忘深刻;而生态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则关注历史故事、文化底蕴等与文化景点的文化旅游吻合。
二、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评价,本质上就是对一定内容进行分析或审定的过程。
对于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而言,就是对生态旅游进行真实、全面、准确的定性或定量评价,以客观评价为基础,提供额定意见并协助提高生态旅游满意度和质量。
1.评价指标的基本要素评价指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客观性和科学性。
客观性是评价指标有效性的关键,而科学性则可以提高评价指标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评价指标的数量与质量评价指标的数量与质量可以直接反映指标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环境为主要吸引物,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需求为目的,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生态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海洋、湖泊、河流、山脉、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野生动植物等生物资源。
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古迹遗址、民族文化、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品等文化资源。
3. 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等农业资源。
4. 工业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工业生产、工业遗产、工业文化等工业资源。
5.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科普资源。
这些类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时,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标准
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保护和保持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的一种旅游形式。
为了确保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一系列标准和准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态旅游标准:
1.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必须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标准要求旅游活动不对自然资源造成破坏,不破坏生物栖息地,不传播外来物种等。
2.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需要与当地社区合作,保护和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知识。
标准强调要给当地居民提供经济和社会发展机会,并确保他们从旅游活动中受益。
3. 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应积极推动使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技术。
标准要求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和水资源,采用环保设施和交通工具等。
4. 教育和文化交流:生态旅游应提供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机会,让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标准要求提供具有教育性的活动,如解说员、导游等,帮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背景。
5. 管理和监测:生态旅游需要有效的管理和监测机制,确保旅游活动符合相关标准和准则。
标准要求建立监测系统,收集和评估旅游对环境和社区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生态旅游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手段,可以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高旅游产业的质量和形象,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和经济机会。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旅游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了全球旅游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以下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
首先,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当代人类需求的前提下,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确保后代人类也能够获得同样的资源和环境质量。
因此,生态旅游必须注重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旅游需要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是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生态旅游必须与当地社区合作,共同制定旅游规划和政策,并确保旅游收益能够合理地分配给当地社区成员。
第三,科技创新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态旅游业可以利用新技术手段,例如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提高旅游体验,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科技创新还可以帮助监测和管理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状况,提供及时的数据和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四,文化保护与传承是生态旅游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生态旅游中,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和参与传统活动,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
同时,生态旅游也可以为当地文化传承提供经济支持,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教育与培训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具备环保知识和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生态旅游服务。
同时,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也很重要,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发展的趋势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旅游体验,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并加强教育与培训。
这些趋势将推动生态旅游向更加可持续和综合性发展。
名词解释生态旅游学的概念生态旅游学是一门研究生态旅游现象的学科,它结合了旅游和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致力于探索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增加,生态旅游学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首先,生态旅游学的核心概念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由各种生物体和非生物体构成的相互作用的整体,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
在生态旅游学中,生态系统是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应该尊重和保护生态系统,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和破坏。
其次,生态旅游学还涉及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和增进未来世代的需求。
在旅游业中,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文化和社区,并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机会。
生态旅游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文化冲突。
生态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了解旅游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性,并提出改进和保护的建议。
生态旅游学的实践包括旅游目的地的规划、管理和市场营销等。
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要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社区的需求和文化相协调。
管理方面,要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他们的行为不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市场营销方面,则要将生态旅游的理念和价值传递给游客,吸引他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学的意义在于促进了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行动。
通过研究和实践,生态旅游学为如何在旅游活动中保护环境、促进社区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提供了指导。
同时,生态旅游学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鼓励人们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尽管生态旅游学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生态旅游学需要与各个相关学科进行合作,例如生态学、旅游管理学、社会学等,以实现跨学科的研究和综合解决方案。
什么是生态旅游有何特点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它又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呢?生态旅游,简单来说,就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它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与传统旅游方式不同,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这意味着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随意破坏植被、不乱丢垃圾、不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
例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游客被要求沿着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擅自离开道路进入未开发区域,以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同时,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如限制游客数量、建设环保设施、推广可持续的旅游活动等。
其次,生态旅游注重游客的体验和教育。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简单地观赏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让游客深入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专业的导游讲解、科普展示、生态观察等活动,游客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从而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比如,在一些生态旅游景区,会组织游客参加野生动物观察活动,让他们近距离观察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了解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
再者,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这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相关产业(如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增加收入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他们可以作为导游、服务员、手工艺人等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的概念涵盖了对目的地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和社区的尊重与保护。
它强调与自然和社区的互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的参与。
生态旅游通常包括探索自然景观、动植物观察、研究和教育活动,以及与当地社区的文化交流和参与。
通过生态旅游,人们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了解并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方式。
136城市旅游规划2013年07月下半月刊一、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
迄今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有着100多种解释,参与其中的国家、组织和机构也不计其数。
众多学者分别从环境学、生态学、经济学、旅游学等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定义和解释,可谓众说纷纭,百家争鸣。
概括起来对“生态旅游”内涵理解的争议,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第一,生态旅游仅仅涵指单一的自然旅游还是涵指包含着自然旅游和文化旅游在内的广义“生态旅游”;第二,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一种旅游发展理念还是一种旅游产品;第三,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手段还是目的,或者说生态旅游是旅游业获取经济效益的手段还是为了旅游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
上述争论,正如奥朗姆斯所说,“生态旅游的概念就像是画在沙滩上的一条线,其边界是模糊的,而且被不断地冲刷、修改”。
生态旅游是一个发展的开放性概念,在观念多元和文化多样的时代,确实难以形成统一的定义。
但通过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综合性研究,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指导下,强调“生态”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坚持生态优先,以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体化为目标,通过亲近自然、融入山水,开展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往旅游活动,从而提升人的环境道德素质,增强旅游业和旅游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旅游发展新模式。
总之,生态旅游既是一种旅游的绿色理念,又是一种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既是一种狭义的深入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旅,又是一种广义的生态与文化相融的天人合一之旅;既是一种为了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之旅,又是一种人人和谐、身心和谐与天人和谐的平等和谐之旅。
“生态旅游”是对工业文明时代的现代旅游的反思和批判,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意蕴。
其一,生态旅游倡导人类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环境价值观;其二,生态旅游倡导人类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以自然为母,敬畏自然的环境伦理精神;其三,生态伦理倡导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以自然为友,人与万物平等交往的环境友好型态度;其四,生态旅游倡导求自然之真、赏自然之美、学自然之善,以自然为师,开启生态智慧,以达天人和合的环境伦理境界。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生态旅游是一种崭新的旅游理念,它不仅仅强调游客以及游览地区内自然美景,更是指人们在旅行中重新创建联系,为加强休闲活动、节俭旅行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提供实践方案。
正如国际旅游业协会定义的“生态旅游”,它是“可持续的、积极的环境行动,在其中,游客
和当地人都将获益。
”生态旅游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旅客们拥有最全面的自然、文化和
社区体验,既女景点的攀登陡峭的山峰,也可以参加邻里关系或古代文化传统的活动。
因此,这种旅游有助于环境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环境、文化和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感官和审美需求。
另外,生态旅游还可以带动本地的经济发展,并且为当地的政府和企业提供新的经营机会,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地区和文化发展。
因此,生态旅游可以
持续发展,无论是对游客还是对当地社区都是一种受益。
总之,生态旅游是一种拥有环境,社会和文化保育思维的新式旅游。
它不局限于旅游景观,而是在各个方面协调旅游、经济、环境、社会及文化,实现多方受益。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方式。
然而,在旅游过程中,大量的自然资源被破坏,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生态旅游是指在生态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展的以生态保护为主题,体验自然、了解生态、享受旅游、拥护环保的一种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以满足人们在旅游中的精神需要、提高环境素质和生态保护为目的,既是一种旅游的方式,也是一种环境保护的手段。
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但是直到90年代初期才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也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生态旅游正在逐渐成为全球旅游业的一种新兴业态,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加强环保、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强调环境保护和自然保育。
生态旅游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和自然保育。
在生态旅游中,不仅要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要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育中来,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注重文化学习和体验。
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文化学习和体验。
通过参观博物馆、遗址、古城等景点,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强调低碳环保和自然体验。
生态旅游强调低碳环保和自然体验,旅游活动主要是徒步旅行、骑行、皮皮艇、划艇等环保和健康的活动方式,旅游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天然氧吧,同时也在实现旅游的目的的同时,给环境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四、强调真正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强调真正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符合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短期的旅游收益为代价去破坏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全球旅游业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更加看重其自然保护和生态环境,对于那些开发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的旅游景区反而失去兴趣。
浅析生态旅游概念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环保问题变得越来越热点。
本文就是通过分析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和如今已成系统的生态旅游
概念来进行深入的剖析。
通过这些分析,对生态旅游概念进行全面的阐述,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市场生态旅游的概念。
关键词:生态;旅游;概念
在全球环境危机和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之下,生态旅游的思路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提出仅仅有四十年的时间,但是生态旅游的这样的一个思路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
有许多的国际性的组织都参与到其中来,包括一些国家、机构和组织,主要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科研保护组织、旅游业内部、多边援助机构和发展中国家等等,这些国际性的机构和组织委推广生态旅游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生态旅游的概念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是他的实质内涵和定义却还是模糊的。
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生态旅游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保护中心说
这种观点主要认为,生态旅游实质上就是在进行观光旅游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包环境。
这种环境包括的范围很大,不但包括自然环境,还要包括资源环境和文化环境。
这种观点的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强调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生态旅游协会。
2、负责任说
这种观点主要就是,生态旅游的实质上就是能够让游客负责人的旅游,核心观点就是要求旅游者和游客们能够对维护好周围环境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人们作为社会生活当中的一员,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这种观点强调和放大了旅游者这个特殊的部分,所以操作起来有些困难。
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布诺斯(brouse)。
3、军民利益中心说
这种观点概况起来是这样的,他们把生态旅游的概念定义为,在游客观光旅游的同时,要注意到环境的保护,同时把当地(旅游地)的居民受益情况也列入其中。
认为生态旅游不但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面开展起来,还要把旅游组织者和旅游者应该为当地居民收入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国际生态旅游学会。
4、回归自然说
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在大自然中去旅游,核心强调的就是自然,强调的内容就是回归大大自然当中去。
认为只有旅游者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当中去这样才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
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台(kutay)。
5、原始荒野说
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原始荒原的旅游,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原始荒原和地区去发展旅游。
这种人迹罕至包括括大沙漠、大森
林、大雪原、孤岛和大戈壁等,这些区域有些气候环境十分恶劣,有些是地区辐射是特别强的,有的的损害人物身体健康的。
一般情况下,人迹罕至的地方生态环境虽然好,而且对城市居民也是有吸引力的,但是还要考虑到不能旅游的地域也很多。
由此看来这类定义还是不够科学和全面,缺乏普遍性。
这种观点的代表主要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在我看来,要弄清楚生态旅游的内涵,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环境、生态和旅游这三个的内涵,然后在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环境就是一个相对于主体而言的一个客体,环境的类型就是由主体才能决定的。
所以,环境就是我们人们周围生活的事物都可以称得上是环境。
生态这个内涵就是指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实质是是以生物为中心的。
旅游则是一种带有经济性质的一种文化活动。
生态旅游提出来的大背景就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时期,生态科学家们终于意识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才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这个思路。
我们认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就是在保护了环境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生存最佳环境,让人们身心得到休息。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
这种旅游
叫做生态旅游。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忠晓,彭建.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4(1):54.
[2]诸葛仁.借鉴国际生态旅游标准规范中国生态旅游市场[j].中国旅游通讯,2006,(4):37-41.
[3]orams m b.types of ecotourism,in encyclopedia of ecotourism(edited by david b. weaver)[c]. cabi publishing,2001.24.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1,12,14,19.
[5]郭岱宜.生态旅游)))21世纪旅游新主张[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177-178.
[6]kutay k. ecotourism and adventure travel. in tourism andecology:the impact oftravel on a fragile
earth[j].northameiricancoordinating centerfor responsible travel,1989:3-7.
[7]the ecotourism society newsletter 1, no.1(spring 1991):1 cited incatrina brandon, eco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a review of key issue, envirnment department papers[r].biodiversity series, no.033(washington d.c.:
world bank,apirl 1996).
[8]elizabeth boo.ecotourism:the potentiais and
pitfails[m].wwf,1990.
[9]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