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基本骨架糖类和脂质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5
新教材高中生物1.2.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1)浙科版必修1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糖类和脂质)本节课是高中生物(浙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有机大分子物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生命活动是通过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的变化来体现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之一是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组织形式以及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生理功能。
学习、了解细胞和生物体中的有机物的特点、基本结构以及主要生理功能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胞代谢、个体遗传和生命活动调节等生物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活动的基础。
学生对于糖类和脂质并不陌生,生活中也经常接触糖类和脂质,但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内对于糖类的化学结构以及糖类、脂质的分类并没有鲜明的认识,从而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解决认知上的缺失。
本节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中二年级,其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逐步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合学生以上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锻炼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1)、能说出有机化合物以碳链为骨架的结构特点。
(2)、概述糖类、脂质的功能。
(3)、说明单糖的结构特点以及单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认同生物学生命观念中的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运用化学知识掌握部分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和概念,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4)、通过资料分析,发展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6)、将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教学的重点:是单糖的结构特点、单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以及糖类、脂质的功能。
在处理这几个知识点的时候,用图解加模型展示等不同方法给学生讲解,在反复和多角度的记忆刺激中使学生理解得更为透彻。
教学的难点是碳链的结构特点和单糖的结构特点以及单糖形成二糖、多糖的方式。
第一课时碳骨架、糖类与脂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
2.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
1.通过解释碳骨架的形成,认知碳元素的重要性。
(生命观念)2.解释细胞中的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分布、功能,形成物质功能观及归纳与概括的思维方法。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厘清实验的原理与步骤。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碳骨架的形成碳元素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体内,是生命系统中的核心元素。
碳原子间可以共用电子形成共价键,从而由很多碳原子串起长长的直链结构、支链结构或环状结构,共同形成碳骨架。
·有机物的结构基础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都是以碳骨架作为结构基础的,主要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生物大分子许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以万至百万计,所以称为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1.含量与组成(1)含量糖类物质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一类有机物,我们所吃主食中的主要成分就属于糖类。
(2)元素组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多数糖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为2∶1,类似水分子,故糖类旧称为“碳水化合物”。
2.种类与功能(1)单糖可被细胞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例如,葡萄糖(C6H12O6)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脱氧核糖是细胞遗传物质——DNA分子的重要组成物质.此外,常见的单糖还有果糖、半乳糖、核糖等.(2)二糖由2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
例如,蔗糖分子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常见的二糖还有麦芽糖和乳糖,前者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后者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组成。
(3)多糖由多个单糖分子通过特定的共价键连在一起形成的,其中淀粉、糖原和纤维素是比较重要的多糖。
高一生物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试题1.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和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分别是A.蛋白质、蛋白质B.C链、磷脂分子层C.C链、蛋白质D.蛋白质、磷脂分子层【答案】B【解析】生物大分子包括,多糖、蛋白质和核酸,它们都是有长长的碳链构成的,故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C链,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故选B【考点】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细胞膜成分点评:理解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1分子二糖水解形成2个不同的单糖分子,该二糖可能是A.麦芽糖或蔗糖B.蔗糖或乳糖C.麦芽糖或乳糖D.果糖或蔗糖【答案】B【解析】麦芽糖水解成两份子葡萄糖;蔗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乳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半乳糖;故选B【考点】二糖的基本组成单位点评:识记二糖的基本组成单位3.植物体内的多糖包括淀粉和纤维素,它们水解后的单体分别是A.葡萄糖、葡萄糖B.葡萄糖、果糖C.果糖、葡萄糖D.果糖、果糖【答案】A【解析】多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故水解后的产物也是葡萄糖,选A【考点】多糖的基本单位点评:识记多糖的基本单位4.下列糖类化合物中,不能水解的是()A.脱氧核糖B.乳糖C.肝糖元D.淀粉【答案】A【解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不能水解,二糖可水解形成两分子单糖,多糖可水解形成多分子单糖。
脱氧核糖属于单糖,乳糖属于二糖,肝糖元和淀粉属于多糖。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
学生需了解糖的分类。
5.医生给低血糖休克病人在静脉内注射50﹪葡萄糖溶液,其目的是()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量C.维持细胞的渗透压D.供给水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中糖类的知识。
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因而给低血糖休克病人注射葡萄糖的目的在于供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识记层次,学生需识记糖类(葡萄糖)的功能。
6.某广告称某种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但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细胞中的糖类1.概念: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分子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又称碳水化合物。
2.分类: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②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
常被称为“生命的燃料”。
③葡糖糖不能水解,可以直接被细胞吸收。
④蔗糖在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也含有蔗糖。
⑤常见的二糖还有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的麦芽糖。
⑥人和动物乳汁中含量丰富的乳糖。
⑦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
【习题一】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都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B.叶绿体、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C.糖原、淀粉和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D.储存于肌肉细胞中的乳糖能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能量【解答】解:A、糖类中的纤维素和五碳糖属于结构物质,不能为生物体提供能量,A错误;B、叶绿体中含有RNA,因此含有核糖;ATP和RNA中都含有核糖,B正确;C、糖原和淀粉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葡萄糖,蔗糖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C错误;D、肌肉细胞中不含乳糖,D错误。
故选:B。
【习题二】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果糖均是还原糖B.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C.ATP、脱氧核糖核酸和核酶中都含有糖D.纤维素、麦芽糖和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
【解答】解:A、葡萄糖、果糖均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呈现砖红色沉淀,A正确;B、植物细胞的多糖由纤维素和多糖两种,其中淀粉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B正确;C、ATP中含有核糖、脱氧核糖核酸中含有脱氧核糖,核酶中含有核糖,C正确;D、纤维素、麦芽糖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D错误。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标分析: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他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概述和举例说出都属于理解水平的要求,所以这一部分内容对知识性的要求比较高。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先介绍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即碳骨架,然后分别介绍了糖类和脂质的结构与功能。
除了理论知识外,本节内容紧密联系生活,能够让学生从细胞、分子水平了解了解一些自我保健的常识,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构成细胞的元素,这些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是构成细胞的两种重要化合物,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此外本节内容的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如平时膳食中的主要食物,脂肪在人体和动物体内的分布,纤维素的作用、胆固醇的作用等,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将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但是学生由于缺乏有机物理论知识,对大分子比较陌生,所以在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这一内容上有很大的难度。
教学目标:1.通过图表进行归纳比较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锻炼自身的科学思维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认同生命的物质性3.认识到糖类和脂质的重要功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2.教学难点: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1.导入:大家还记得军训期间部分同学由于不吃早餐,训练的时晕倒,也就是低血糖,大家觉得当晕倒的时候,能尽快补充能量的物质是什么?(葡萄糖)2.葡萄糖其实是一种糖类物质,说到糖,除了葡萄糖之外,你能说出哪些糖的名字? (红糖、白砂糖、冰糖、蔗糖、麦芽糖等等)3.那这些糖类的组成元素是什么,为什么又叫碳水化合物?糖类大概分为几类?每一类糖主要分布在哪里,他们各有什么功能?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本p30-p31,完成下面的表格(让学生准备一张纸,在纸上画出表格,下课检查)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完成表格,再找学生作答。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二.教学重难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而多糖的种类及其结构2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实施程序:四.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而且生活中学生对糖类和脂质并不陌生,在化学课上对糖类和脂质的知识也有所学习,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利用知识储备进行自学,并在课堂上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记忆和回答。
特别是在糖类这部教学中采用了“画概念图”的课堂活动,首先,从当时的课堂气氛来看,学生对“画概念图”这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讨论得很热烈。
在画概念图之前,学生必须对各种糖类、它们的分类方法和这些糖类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情况比较熟悉。
学生由于个人的观点有着不同概念图的建构方法,比如应以哪组概念为第一级概念的意见上出现了分歧,这就需要通过讨论或争辩来统一意见,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其次,在这个过程中,画“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将一些零散的概念集中起来,在对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比较过程中,准确、清晰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最终融会贯通,通过概念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足之处:第一,问题探讨的时间控制的不够;第二,对于课本内容的取舍还不是做得很好,重点不能充分突出;第三,教学评价方面,学生群体作答时,没有很注意到哪些同学答对,哪些答得不够完善,因此未作出及时反馈,今后一定要客观且具体作出评价,不要总是用笼统的词语来概括;第四,课堂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过渡语需要继续磨练,尽量做到精炼、自然。
五、课后习题答案提示:(一)问题探讨1.不一样。
2.糖类。
(二)思考与讨论1.提示: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
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
2.提示: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高的脂肪,这些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
第3课时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目标导读] 1.阅读教材P13并结合图2-3,理解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阅读教材P14~15内容,概述糖类的种类和功能。
3.结合教材P15的边做边学,尝试设计糖类的鉴定试验。
4.阅读教材P16~17内容,结合P17图2-7、图2-8、图2-9,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5.通过教材P16的课题争辩,尝试鉴定脂肪。
[重难点击] 1.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2.设计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和脂肪的试验。
一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科学家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阅读教材P13内容,结合下列物质中的碳骨架,然后思考:1.观看上图,能够看出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单键、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2.观看下面的蛋白质分子中肽链结构图,完善下列内容。
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它的碳骨架呈链状结构。
3.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打算这些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的因素有碳骨架的结构、长短以及与碳骨架相连接的原子团。
归纳提炼碳原子有四个外层电子,能和别的原子形成四个强的共价键,因而它能相互连接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缘由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B.碳原子含有4个价电子C.碳原子之间能以共价键结合D.很多含碳有机物能连接成链或环问题导析(1)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C、H、N。
(2)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与其他碳原子结合,也可与其他原子结合,进而形成链状或环状结构。
答案A解析碳元素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之一,并非含量最多,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4个,碳原子可形成4个共价电子,这4个共价电子可以与很多原子结合,也可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形成链状或环状结构,从而构成有机物的基本碳骨架。
江南中学生物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授课人马亚莉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课标依据本模块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的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的基础。
它还反映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了解生命的物质性和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生活中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部分和整体的统一等,有助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
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好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克服对微观结构认识的困难,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
结合生物个体水平的知识、化学和物理学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突破学习难点。
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细胞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流,以丰富相关知识,加深对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较多,分为糖类和脂质,以及更多的蛋白质核酸,将分两节课来进行,引导学生来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学情分析六个班均为平行班,学情情况一致,很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中要注意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学生在生活经验上有不足,所以举例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了解不多,思考不全面的情况,教师要注意引导。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学习到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并且能够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培养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相互讨论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生物大分子的事例和结构功能的不同之处,并且以自身的现有条件来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学生游戏来交接肽键之间相连接的方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试验方式,并且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关注蛋白质和核酸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