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问卷-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科学试卷_1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问卷-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科学试卷_1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问卷-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科学试卷_1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问卷-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初中科学试卷_1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问卷-初中一年级科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

初中科学试卷-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问卷

温馨提示:

出卷人:邵黎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和本次考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题3分,共90分)

1、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常用(▲ )

A.凸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C.听小骨D.耳道

3、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30°B.

60°C.90° D.120°

4、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

A.1.3米/秒B.1.3厘米/秒

C.13米/秒D.1.3千米/秒

5、星期天,徐老师带着儿子到千岛湖去钓鱼,儿子非常兴奋,当看到水中有很多鱼游来时,便大声地叫喊:爸爸、鱼来了!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吓跑了,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水不能传播声音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6、下面4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7、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而没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的重力大小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C.相同

D.不能确定

8、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的像变大B.他的像变小

C.他的像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

9、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0、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较大,有长尾,能游动B.一个壮年男子一生能产生上亿个精子

C.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无尾,不能游动D.一个有生殖能力的女子一年排一次卵

11、以下所给的各种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

A.在弯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放在不太滑的滑梯上的木块匀速直线下滑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D.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地,速度越来越快

1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上抛出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没有受到重力作用,只有在下落过程中才受到重力的作用

B.汽车沿斜坡向上行驶,其受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不垂直于斜面

C.物体在不受支持时,会下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原因

D.如果没有重力,河水不再流动,将再也看不到大瀑布

13、下列关于生命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有生命周期,植物没有B.植物的生命周期比动物长

C.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D.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死亡

1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下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图甲和图乙

B、图甲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1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下左图)。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16、玉米种子的胚的结构包括(▲)

A.果皮、种皮、胚乳

B.种皮、胚乳、子叶

C.子叶、胚芽、胚根、胚轴D.胚乳、胚芽、胚根、胚轴

17、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 )

A.正立、缩小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虚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18、苦味最敏感的部位是(▲ )

A.舌尖B.舌根C.舌两侧中部D.舌两侧前部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

20、小明、小钟一起用鱼叉去抓鱼。在河边,他们看到一小鱼(如下图),你认为他们应把鱼叉往哪个方向插下去(▲ )

A.AB B.AC C.AD D.都不对

21、A1B1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利用老花镜镜片做成像实验时,不能做到(▲ )

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倒立的虚像

2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在空中飞行的飞行员,伸手到窗外,竟轻易抓住了一颗敌人射来的高速飞行的子弹,这是因为这颗子弹

▲)

A、相对于飞机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相对于飞机和地球是静止的

D、相对于宇宙是静止的

24、下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25、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

A.枯黄的树叶落地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D.桃树上结出了桃子

26、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 )

A.水中的筷子变弯—光的直线传播B.日食的形成—镜面反射

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D.学生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漫反射

27、校长在大会上教导我们:“随手关灯”。随手关灯是为了节约(▲)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28、某人坐汽车会晕车,主要原因是(▲ )

A.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C.汽车的震动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

29、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岸边和行船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D.都是岸边

30、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B.滚动代替滑动可将磨擦减小

C.在任何情况下摩擦力总是有害的D.轮胎上做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43分)

1、晴天,我们常常可以在茂密的树下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

传播的结果。其实,这些小亮斑是▲

的像。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千米/秒,光每秒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填“大”或“小”)

3、图中是一张网球拍击球的照片,从图片可以看到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表明两点:一是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

;同时力的作用是▲

的。此外,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4、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

三个因素有关,即力的三要素。

5、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的报纸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小水珠(直径约5毫米),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是▲

(填“缩小”、“放大”或“大小相等”)的▲

像(填“实”或“虚”)。

6、阳光下盛开着一朵鲜红的月季花,你看到的月季花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透过蓝色玻璃看月季花,月季花是▲

色的。

7、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

张开,使鼓膜内外的▲

保持平衡。

8、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是由于大脑▲

中枢疲劳的缘故。

9. 为了研究种子内是否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

(1)碘液滴进稀米汤(主要成分是淀粉),呈现出▲色。这一步实验说明:

(2)碘液滴到玉米种子纵切面,呈现出色。这一步实验又说明:▲

10.在果树嫁接中,选用白花碧桃的砧木和红花密桃的接穗。(1)嫁接时,你认为关键的一个技术是

(2)这株桃树最终结出的桃子应该是

▲。

11、人体中的性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若一个豌豆荚中有5粒豌豆,那么具有的胚珠数和子房数分别是__▲__个和__▲_个。

13、______▲______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气候、

▲、

▲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

14、胚胎在母体内发育具有的良好环境条件是:温暖、▲、

和▲有保障,这些都是胎生的优越性。

15、卵胎生(也叫假胎生)的动物很少,如▲、▲

16、子房发育成▲,▲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

17、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使用弹簧秤时,为了不损坏,称量时应注意不能超过弹簧秤的▲;如图38所示,用弹簧秤测一个苹果的重力,此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牛,它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牛,苹果受的重力是___▲____牛。

三、实验探究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下图所示的广告中(千岛湖水好喝看得见)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科学原理或规律。

错误:▲

,它违背了▲

2、为了知道人类的生殖是否与季节有关,小倩在班中(共40人)调查了一下同学的生日,并绘制了折线图(如右图所示),从图中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使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应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知道《一家山水》吗?它是我们到千岛湖广场的必经之路,在一家山水的路边有一排闪烁的灯,它就是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的仪器,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乙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4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两次信号发出时间间隔是1秒,则两次超声波与汽车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是▲秒,在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被测汽车速度是▲米/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4、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实验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株绿色植物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百分率

光的颜色

绿

光吸收的百分率

55

10

2

1

85

40

(1)若分别用红光和绿光照射该植物,则哪种光的光合作用效果好?▲

(2)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光能转变为▲能。

5、人站在窗前照镜子,他想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像,应该让▲

正对窗口(选填“自己的脸”或“镜面”)。某同学身高1.7米,站在一块长1米竖立的平面镜前,当他以0.5米/秒的速度离开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

的速度离开他。

6、如图40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

果,其中图40甲主要表示力能改变

物体的___▲____;图40乙主要表

示力能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四、作图题:(每图2分,共10分)

1、在甲、乙两图中画出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2、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 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并找出S在平面镜里的像S'。

3、▲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图甲中斜面上物体受到沿斜面向上的30牛的拉力F和90牛的重力G。

▲在图乙中,A为0.2牛的小球,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所受的力(空气的阻力不计)。

五、分析计算题:(共11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今年三月,我和吴欢、何欢、张欢、李欢等同学相约去千岛湖畔的江滨公园春游。

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跃然眼前,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我拿起手中的照相机把这美丽的景色一一拍下,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不一会儿,来到一片树林中,林中的鸟儿在欢快的歌唱,树缝中漏下的点点光斑在地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已到了黄昏,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让人眼花缭乱,咦!门楼的影子怎么这么调皮,比中午时长出许多?

请你从这段优美的文字中,找出两处我们学过的不同科学知识或规律:

例如:语句:湖水倒映着美丽的倩影

科学知识:平面镜成像

语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处宁波慈溪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将于2006年建成通车,大桥建成后,使原来泸杭甬高速公路近300千米的路程缩短为约130千米,这将大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一辆油罐车的时速为100千米/时,行驶130千米路程需要多少时间?(2分)

3、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向山崖匀速前进,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继续行驶40m时,司机听到了鸣笛的回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2分)

3.一天,两个贪玩的小孩甲和乙趁守桥的人不注意时偷偷地跑上仅供一列火车行驶的铁桥,当小孩刚走完桥长的1/3时(C处),一列火车高鸣汽笛从后面呼啸而来,两个小孩吓慌了,甲向前跑,乙向后跑,他们的速度都是6米/秒,当乙跑到后面桥头B时火车刚好到达B;当甲跑到前面桥头A时火车刚好到达A,好在两个小孩都立即跳出铁轨,才避免了一次重大事故,求火车的速度。

C

V乙V甲(桥头B)(桥头A)

S/32S/3

S

下面为草稿纸

七年级期中质量抽测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3分,共90分)

题号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

B

D

A

D

D

A

C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B

A

C

C

A

C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D

A

B

A

D

B

D

B

C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43分)

1、直线,太阳。

2、

3x105千米/秒,小。3、形变;相互,

运动状态。4、大小、方向、作用点

。5、

放大、虚象

。6、红光。黑色。7、咽鼓管、气压

。8、嗅觉

。9. (1)兰色。淀粉遇碘变兰色。(2)蓝色

。玉米种子含有淀粉。

10.形成层接触。红花蜜桃。11、___精子______、___卵子_________。

12、__5_______、_______1______。13、__生命周期__________、食物、敌害

14、营养、安全,15、蝮蛇、鲨鱼

16、果实,子房壁,种子,胚

17、测力计

。量程

;_0~5______牛,

___0.2_____牛,_1.6_______牛。

三、实验探究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__水中勺柄没弯折___光的折射规律_______,

2、__生殖与季节无关__

____调查更多的人___3、___0.95_______17米________17.9______

4、__红光__化学能_,5__自己脸__1米/秒_, 6__运动状态_____形变___。

四、作图题(每图2分,共10分) 略

五、分析计算题:共11分

1、阅读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语句(1)_河面上波光粼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知识:____镜面反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句(2)___点点光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知识:___小孔成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答案:1.3小时

3、(2分)答案:10米/秒

4、(3分)答案:18米/秒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2018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8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病毒。 2、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 )。 3、( )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4、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5、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6、生活中很多方法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 )、( )等。 7、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 )的。 8、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 )等。 9、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 )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 )简单的运动。 10、蜗牛的运动方式是(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 )。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3、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都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4、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5、牛奶和柠檬汁混和,既发生了形态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6、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自行车上涂有各种颜色的漆,主要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8、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 9、铁生锈与湿度有关系,与空气没有关系。() 10、除了地震时,楼房是绝对静止的。()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纸燃烧 B、光合作用 C、面塑 2、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3、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B、细菌中,少数种类有害,多数种类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 C、腐生细菌能毁坏食物,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 4、将粮食堆放在()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 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 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 5、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引起的。 A、青霉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6、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 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7、一列由西向东行驶的列车,经过某一电线杆时,一乘客从窗口放下一小石块,让其自由下落,其()。 A、石块正好落在电线杆旁边 B、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东边 C、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西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 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 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 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 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氧气为、稀有气体(混合物) 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1)有可燃物;(2)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不同点是:燃烧、自燃反应剧烈,发光、放热;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 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 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 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负极产生,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质量比 为,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 期中测试卷 一、填空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利用细菌可以()、()、()、()。 3、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4、细胞有不同的()、()和()。 5、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和()。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各物质叫做()。 7、地球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8、科学家是通过()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10、地壳剧烈变动时,岩浆可能侵入岩层,它们有的冷却,有的沿裂缝猛烈地喷出地面,就出现了()的现象。 11、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1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

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5、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6、利用网格画地图是为了尽量标准。() 7、大多数细菌圣人类是有害的。()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9、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0、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11、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12、高山都是由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形成的。() 三、选择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 2、()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 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 B、将食物放在柜子里 4、使用显微镜时,首先() A、对光 B、安放 C、观察 5、因为地壳的岩层是坚硬的,所以() A、不会发生变动 B、不断发生变动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 *.*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试卷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C B A A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B D A D C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0分,每空格1分,答案合理均给分) 21.(5分)(1)遗传(2)可遗传(3)父亲XY 常染色体 22.(10分)(1)反射弧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2)⑤脊髓大脑 (3)无有(4)大脑对于脊髓的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3.(8分)(1)毛细血管物质(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氧气 (2)消化小肠(3)肾脏(4)神经(内分泌或运动也可) 24.(6分)(1)艾滋病和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2)蛋白质(3)糖尿病生活方式 25.(7分)(1)无痛碘酊(碘酒)创可贴(消毒纱布) 保护伤口,减少细菌感染 (2) D C B A 26.(6分)(1)①徒手切片(2)②③气孔右下方 27.(9分)(1)脊柱无脊椎(2)身体外骨骼 (3)2 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4)鳃⑤③ 28.(7分)(1)真菌细菌病毒(2)1 无异养(腐生) (3)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 29.(6分)(1)科种(2)双名法 (3)菜粉蝶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rosophila 30.(9分)(1)池塘水阳光(2)水草螺蛳单向流动,逐级减少(3)1 2 光照(4)水质、水温等 31.(7分)(1)室内照明等 (2)室内制冷等保温材料等废料发酵产生沼气等 (3)二氧化碳(碳)(4)B C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能与能源 一)能的形式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电热器)、光能(电灯、电视机)、声能(警钟)、电能、动能(飞驰的快艇)、势能(打桩机、弹簧)和化学能(石油燃烧)等多种形式。 打桩机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二)能的转换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3.能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4.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5.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6.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热的传递。 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在空气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 辐射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进行。 7.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8.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9.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

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10.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导。 11.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12.辐射是一种不需介质的传热方式。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太阳能也是通过辐射转移至地球的。 13.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金属的导热性能较好,称为热的良导体。非金属的导热性较差,称为热的不良导体。p20 14.不同导热体的导热性能不尽相同。 15.传导和对流均可在空气或水中发生,但以对流为主。而当上部空气或水受热时,热只能向下传递,这是传导,而不是对流。水和空气的导热性差。 16.传导主要在固体中出现。当部分粒子振动加剧时,传导便会出现。 17.以下的方法可以防止热的流失: (i)使用热的不良导体,避免热以传导的方式流失; (ii)使用密封容器,避免热以对流的方式流失。 18.动物使用不同的方式保持体温。毛皮、毛发、羽毛和皮下脂肪均可防止热经皮肤流失。北极熊和野狼的身体表面是厚厚的皮毛,皮毛间储藏的空气为它们保暖。鸟类利用羽毛保暖。鲸皮下有厚厚的脂肪防止热经皮肤流失。人类衣物中储藏的空气可以减少有传导和对流而散失的热。 19.包围着烧瓶的物质称为隔热体。毛皮和羽毛的空间里藏有空气,而空气是不良的导热体,因此可以减少热的传导。隔热体所藏的空气越多,保温能力越强,因此人类利用皮革、羽绒、棉花等物质作为制造御寒衣服的材料。 20.保温装置:保温瓶的内外瓶壁之间是真空的,作用是防止热通过传导或对流进入或离开。镀银的瓶壁可以减少通过传导散失或传入的热。软木塞和玻璃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少热的传导。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15分,每空1分) 1、物体在( )和( )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2、科学家是通过( )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3、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 4、()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 5、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 )、( )。 6、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7、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8、2003年,我国宇航员()乘坐()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 9、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 10、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请将正确答案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4、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 5、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6、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 7、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 8、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 9、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星的科学家是哥白尼。( ) 10、侵蚀是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相对应的题号下方的表格里,10分,每小题1分)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2、( )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脓”就是死亡的( )和病菌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霉菌 4、被称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是( ) A、骨骼 B、细胞 C、肌肉 D、血液 5、造成岩石风化所需的时间是( ) A、长期的 B、短期的 6、晚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 ) A、牙齿变白 B、容易睡觉 C、清理微生物 7、动物的卵( ) A、就是一个细胞 B、是一组细胞 C、是一块脂肪 8、研究鱼缸里的水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 )来观察。 A 、显微镜B、放大镜C、平面镜 9、( )不是探测地震的仪器 A 、地震仪B浑天仪C、地动仪 10、下列不是危险、可怕的自然灾害的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阵雨 四、连线题(10分,每小题2分) 列文虎克发现了青霉素 弗莱明发现细胞 胡克发现微生物 张衡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尤里.加加林候风地动仪 五、将下列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补充完整,将答案填写在下边相对应的横线上。(共10分,前面六空每空1分,最后一空4分) 1、 2、 3、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做成( ), 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 )。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 ),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 )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 ),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 )现象。 上述现象说明:( ) 1

上海市初中科学总复习

(1) 初中科学总复习 六年级 主题一 科学探究 1、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 2、 科学探究的六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3、 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记录、猜测、测量 4、实验室守则:未经老师准许,学生不得触摸任何仪器、用具或化学药品;使用后的仪器和化学药品必须放回原处;切勿把试验后剩余的化学药品倒回试剂瓶内;不溶解的固体、废物或火柴的物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切勿倒在洗涤槽内;若化学药品溅在身上,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并向老师报告。 5、在观察的过程中,不能用嘴尝。 6、人类的感觉器官能力有限,所以不尽可靠。如需要作准确的测量,就必须借助各种仪器。以 7、实验意外紧急应变措施 p9 a)烫伤:用蓝油烃(tīng )涂抹;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b)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c)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 d)实验中发生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用湿抹布覆盖;用黄沙覆盖。 主题二 面向生物世界 1、生物的基本特征:对换环境具有适应性 、有呼吸器官 、需要食物 、能生长发育 、会繁殖后代 、要排泄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同种生物之间有差异,这种差异是正常的。 3、直方图:同种生物之间找不同点,看清横坐标与纵坐标,能够解释直方图。 (1)、申花队球员一共34人。 (2)、申花队球员人数最多的一组体重是70至75kg 。 (3)、申花队体重大于70kg 的球员有__21__位。 (4)、申花队球员最大体重不超过__85__kg 4、检索表:不同种生物之间找相同点,同组生物中至少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分类,a 、画一张检索表,b 、把分类标准给你,让你添生物,c 、把物种给你,让你写检索表的分类标准,d 、把检索表写齐,让你写出其中一种生物的特征。 5、生物的分类: 科学家主要根据身体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首先根据动物又没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两大类,然后再把脊椎动物进一步分成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主题三 细胞与生殖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受精作用:男性性细胞精子(人体中最小的细胞),女性性细胞卵子(人体中最大的细胞),两种性细胞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受精卵不断分裂和分化,最后形成胚胎,胚胎在子宫内有四十周才能发育完成。胚胎通过 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取得养分和氧,以及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至 母体。 4、第二性征:男、女孩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外形上会出现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同时生殖系统也趋向成熟,女性会出现月经,男性会出现梦遗现象。 5、艾滋病是AIDS 的译音,正式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HIV 病毒引起。 p89 主题四 物质的粒子模型 1、粒子模型:物质是由大量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粒子之间有间隙,粒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上海初中科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六年级第二学期牛津版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六年级第二学期 五. 能与能源 一)能的形式 1.在我们的周围,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有热能(电热器)、光能(电 灯、电视机)、声能(警钟)、电能、动能(飞驰的快艇)、势能(打桩机、弹簧)和化学能(石油燃烧)等多种形式。 打桩机位置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弹簧拉伸越长,弹性势能越大。 二)能的转换 2.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3.能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 4.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5.受控制的能的转化往往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但失控的能的转化 则会带来灾害,例如火灾等。 6.人类制造各种机械(或称为能的转化器)来控制能的转化的形式、 发生时间和地点。 三)热的传递。 热由高温的地方转移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递。热可以通过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在空气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热主要以对流的形式传递。 在固体中,热是以传导的方式传递的。 辐射可以在真空和空气中进行。 7.当流体的粒子由温度较高的地方移至温度较低的地方时,对流便会 出现。这种粒子的移动,称为对流。 8.当气体中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距离会增大。气体 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9.当水受热时,粒子间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 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密度较大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10.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振动地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 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称为热的传导。 11.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 移动而传递的。

上海初中会考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二学期

上海初中会考科学考点 大全七年级第二学期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二学期 十二、宇宙与空间探索 1、太阳系主要由太阳及其八大行星所组成,从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行星算起,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离太阳的距离越远,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就越小。 2、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108km,在天文学上通常把这个距离称为一个天文单位。1AU=1.5×108km 3、宇宙大爆炸学说认为一场巨大的爆炸形成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 4、光年指的是一束光在一年的时间里所走过的距离。1光年(l.y. )=9.46×1012km 5、力的作用效果包括:(a)改变物体的形状;(b)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力能够使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大(或变小)。(c)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6、、磁铁与钢珠之间所产生的力,可以在一段距离外产生作用。磁环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磁力。使硬币往下掉的力称为重力。这两种力都可以在一段距离外产生作用。 7、木箱运动时,木箱和木板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着一种阻碍木箱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其方向和施力的方向相反。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利用滚轴或轮子可以减小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8、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接触面所受的压力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摩擦具有双重作用,我们一方面要消除和减少有害摩擦,另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和增大有益的摩擦。 9、当两个物体的表面接触并滑动时,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阻碍这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物体在固体表面上、在液体中或在气体中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在固体表面上所产生的摩擦力较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小。摩擦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10、当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运动,会受到阻力的作用。物体在水里所受的阻力比在空气里所受的阻力大。物体在不同液体中所受的阻力不尽相同。

2017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 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 2、利用细菌可以()、()、()、()。 3、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4、细胞有不同的()、()和()。 5、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和()。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各物质叫做()。 7、地球表面有()的面积被水覆盖。 8、科学家是通过()在地球内部的不同传播速度来打探地球内部的构造的。 9、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 10、地壳剧烈变动时,岩浆可能侵入岩层,它们有的冷却,有的沿裂缝猛烈地喷出地面,就出现了()的现象。 11、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以分为()、()、()。 12、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2、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4、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差异很大。() 5、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是河流。() 6、利用网格画地图是为了尽量标准。() 7、大多数细菌圣人类是有害的。() 8、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9、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最深的深度是14千米。() 10、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慢,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快。() 11、火山喷发非常漂亮,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欣赏,不会有危险。() 12、高山都是由地球板块移动时挤压形成的。() 三、选择 1、地震和火山爆发主要发生在() A、地壳板块边缘 B、地壳板块中间 C、和地壳板块没有关系 2、()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A、病毒 B、细菌 C、昆虫 3、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是() A、将食物放在冰箱里 B、将食物放在柜子里 4、使用显微镜时,首先() A、对光 B、安放 C、观察 5、因为地壳的岩层是坚硬的,所以() A、不会发生变动 B、不断发生变动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1)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1) 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它的镜片特点是透明和中 间厚,边缘薄,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 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的颗粒都 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 做晶体。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清 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 的表皮细胞。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淀粉的物质,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 化,变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 成蓝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发光发 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自然大,看到的范围就小; 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小,看到的范围大。 7、由于煤、石油等的化石燃料消耗量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二氧 化碳. 8、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错的说明理由,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理由: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的作用,但只有当观测的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才会看到正立放大的像。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理由: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理由:草蛉和它的幼虫都是蚜虫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理由:微生物对人类不都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理由:玻璃就是透明的,但是它是非晶体.。 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理由: 8、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理由: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小。…………………………………………(×) 理由: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焦距就越大。 10、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理由: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三、选择题(选择最佳答案序号填入括号,每题1.5分, 共15分) 1、(B)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B、细胞学说的建立 C、放大镜的发现 D、微生物的发现

2018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 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 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34分) 1.放大镜也叫(),它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2.像食盐, 白糖,碱面,味精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没有产生新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 4.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反应,生成的新物质是()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5. 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6.世界是物质构成的,()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7.()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8.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9.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方法一:()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拿放大镜在()和()之间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晰方法 二:把()移至眼前,移动(),直到图像大而清晰。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没有关系,和()有关,放大镜的(),由此推断()放大倍数最大。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气体。 12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比如花岗石就是由()()()等矿物晶体组成的。 13、蝇的复眼由许多()组成,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14、物体必须制成()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二、判断。(15分) 1.放大镜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2.蟋蟀的耳朵跟我们人的耳朵一样,都长着头部。………………………() 3.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4.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5.我们可以利用甘草来培养微生物。……………………………………………() 6.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西走多余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7.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8.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9.猪肉里含有大量的淀粉。……………………………………………………() 10.米饭、馒头遇到碘酒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11.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12、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13、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14、池塘里的一滴水中含有含有许多的微小生物。………………………………() 15、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由晶体或晶体组成………………………() 三、(20分) 1.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 A.没有明显变化 B. 变成了其他物质 C.豆子发芽了 2.下面是不同放大镜的侧面图,其中哪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A. B. C. D. 3.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会考试卷

200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中一个正确选项的编号填入括号内) 1.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 A .组织 B .细胞 C .器官 D .系统 2.右图表示构成人体心脏的一种组织,它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该组织的名称是…………( ) A .上皮组织 B .肌肉组织 C .结缔组织 D .神经组织 3.在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过程中,能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细胞中去的是…………( ) A .消化系统 B .呼吸系统 C .循环系统 D .生殖系统 4.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糖尿病?……………………………………………………( ) A .甲状腺激素 B .胰岛素 C .生长激素 D .雄性激素 5.下列各项中能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是…………………………………………………………( ) A .糖类 B .脂肪 C .维生素 D .基因 6.下列紧急情况的救护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是………………………………………( ) A .中风 B .骨折 C .大面积烧伤 D .溺水导致的心跳骤停 7.右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 )

A.2→1→3→5→4 B.4→5→3→1→2 C.2→1→5→4 D.4→5→1→2 8.联合国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烟草吞噬生命”。长期吸烟易导致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生?…………………………………………………() A.肺部病变B.艾滋病C.肝炎D.流感 9.下表为某成年男子的血液常规化验结果,其中指标异常的是……………………………() A.红细胞(RBC)B.白细胞(WBC)C.血红蛋白(Hb)D.血小板(PLT) 10.根据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 ①躯体健康②心理健康③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1.下列是对不同伤口的处理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对于四肢部位较浅的刺伤,可用消毒过的镊子拔出刺入物,并涂抹抗生素软膏即可B.对于有毒硬物引起的深度刺伤,可用消毒过的镊子将刺入物拔出后,再用“创可贴” 覆盖即可 C.对于出血不多、伤口较小且比较干净的割破伤,可用碘酒消毒,然后再用“创可贴” 覆盖即可 D.对于出血较多、伤口大而深的割破伤,应立即压迫止血,在包扎后赶紧送医院治疗12.下列植物类群中,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的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3.下列植物类群中,最高等、最繁茂的类群是………………………………………………()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四 一、精彩补白。 1.昆虫的眼睛分为()和(),复眼在头部上方的两侧。 2.铁是()色的,生锈后是()色的。 3.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纸飞机、折纸鹤,经过折叠,纸的()发生了变化。 4.()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还会发生()。 6.放在()地方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放在()地方的铁制品却不是很容易生锈。 7.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它是厨房里常备的()用品。 8.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制造(),它们好像是一个个微小的工厂。 9.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 10.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例如花岗岩中含胡()、()、()等矿物的晶体。 1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有关。 12.把铁与()、()融绝开是防止生锈的好方法,如刷 油漆、电镀等。 13.()对人类并不都是有危害的,有许多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们。 二、轻松判断。 1.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放大镜放大的原理是因为光线通过凸透镜产生折射。() 3.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害虫。() 4.一部显微镜的发展史充分反映了人类永远不满足现状,对自然规律善于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5.细胞学说论证了整个生物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特征。() 6.蜡烛烧完后,可能再生成新的蜡烛。() 7.晶体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8.晶体很美丽,但在生活和生产中不能发挥作用。() 9.不同的昆虫其复眼中的小眼的数目不同。() 10.所有生锈的物品只需刷上漆就不再生锈了。() 11.暖气片是用铁制成的,以防生锈。() 12.二氧化碳能使火熄灭是因为物体在燃烧的时候是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二氧化碳。() 13.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因此里面没有微生物。( 14.张亮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发生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这是显微镜的问题。() 15.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三、快乐选择。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我会判断(正确打“√”错误打“×”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 ()1、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2、房屋的房顶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3、拱在桥面上的大桥,不产生外推力,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4、费力的工具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尽量不要使用。 ()5、山区的盘山公路是应用了斜面原理。 ()6、剪刀的设计是运用了斜面和杠杆的原理。 ()7、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外墙体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结构。 ()8、动滑轮的作用是改变用力的方向。 ()9、二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的抗弯曲能力强。 ()10、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杠杆中费力的是()。 A、园林钳 B、火钳 C、跷跷板 D、开瓶器 2、螺丝刀是一种()。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3、把相同的重物提到斜面的同一高度,哪种斜面最省力是()。 A、坡度为45° B、坡度为10° C、坡度为50°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中包含的道理跟()有关。 A、杠杆 B、滑轮 C、轮轴 5、为了增强横梁抵抗弯曲的能力,我们通常把横梁:() A、横着放 B、斜着放 C、立着放 6、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的结构是:() A、拱形 B、长方形 C、钢索桥 7、安全帽承受压力好的性能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三角形 8、螺丝钉属于:() A、轮轴 B、杠杆 C、滑轮 D、斜面 9、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圈。 A、一 B、两 C、半 10、巴黎铁塔至今屹立不倒的原因是()。 A.上小下大 B.上轻下重 C.三角形框架结构 D.以上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