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运料小车控制模拟
- 格式:docx
- 大小:22.05 KB
- 文档页数:12
运料小车的程序控制一、实验目的1.熟习时间控制和行程控制的原则。
2.掌握准时器指令的使用方法。
3.掌握次序控制继电器指令(SCR)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器械计算机一台;S7-200PLC—台;PC/PPI编程电缆一根;模拟输入开关一套;JD-PLC3运料小车实验模板一块;导线若干。
三、实验步骤1.按I/O接线图进行接线。
2.输入运料小车的控制程序,编译下载后,调试该程序。
3.按运料小车的次序功能图调试程序。
调试时,用模拟开关模拟输入信号,特别要注意模拟行程开关SQ1和SQ2状态的变化。
注意察看输入、输出状态指示灯(或输入信号、输出负载)的状态变化能否与次序功能图一致。
便于察看,也可点击“程序状态”按钮进行调试。
(1)、次序功能图(2)、I/O端子接线图YV1YV2KM1KM2FR1©1L丨Q0.0Q0.2(3)、梯形图c:crSQlT H-rH:)荊号I mti n ria[s^r0?<7皆开妾1YV1□o.u KMT37宓|J O=.T)网縮5L臭一蚩匹B疮莹―(琢]岡箱5丨篇二占审盘龄IPF岭1£02・SCRRS7丨本轴計1$ko.o i i/>I J用号[i«t注莊1KMl[002苗行RS0I荷和到GE,世字砖到樂三弓C啞序氐|1SQ3工巧J1辻毬\5Q2]101討7裡开关2i 第二乩腹序脚£3?―aCFf)HS ID|蚩乍CF碎耳舒庶忻嗚SOI8LHRW ii申茶刑匚・吕刊⑷屋时再EMC.0W2IN TCH 1D0-円IQOirtRW12[I5S J&K序聘T30$14—11—GCRlJ圏13丨龍三Eh稈序段结束——SCAL)阴U|萼四汇R程厅揑制祥梵15C4“seaRTS15|1车站T ISMttO畑2 I I() T3 E岡踣16左症到为<再序痔到第一孔邂序段3。
16(smE)仔車后.遊回耳垢状戒—se2sc.i—||C H)|地址汪釋|||]'l停止描铤TITLE=程序说明Network1结次序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方法。
运料小车的PLC控制
图2-1 送料小车的模拟图
运料小车是工业逗料的主要设备之一。
广泛应用于自动生产线冶金、有色盒属、煤矿、港口、码头等行业,各工序之间的物品常用有轨小车来转运。
小车通常采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正转小车前进,电动机反转小车后退。
本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图如图2-1,包括带导轨的运行工作台,DC24V电机,行程开关,起停按钮,可编程控制器,DC24V继电器,DC12V直流电源等。
图2-1是一个运料小车工作示意图,每个工作台设有一个到位开关(SQ)和一个呼叫按钮(SB)。
系统的设计要求为:
(1)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停止工作;
(2)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小于呼叫按钮的编码时,小车向左运行,运行到呼叫按钮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等待30S;
(3)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大于呼叫按钮的编码时,小车向右行,运行到呼叫按钮HJ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等待30S;
(4)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等于呼叫按钮的编码时,小车保持不动;(5)呼叫按钮开关应具有互锁功能,先按下者优先。
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表
表1系统变量定义及分配
3.3 系统接线图设计
系统接线图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接线图
四.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4.1 控制程序流程图设计
图4 控制程序流程图
4.2五工位送料小车自动控制主电路图
五工位送料小车自动控制主电路图如图3-2所示
图5 五工位送料小车自动控制主电路图。
plc送料小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送料小车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PLC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3. 学生能描述常用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在送料小车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简单的PLC控制程序,实现送料小车的基本运动控制。
2. 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针对送料小车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及优化。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送料小车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自动化技术、PLC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精神。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PLC送料小车系统。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基础知识,对PLC控制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PLC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 送料小车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 常用传感器(如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的作用及在送料小车系统中的应用。
- PLC编程基础知识,包括逻辑运算、定时器、计数器等。
2. 实践操作:- 送料小车系统的搭建,包括PLC、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连接。
-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与编写,实现送料小车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等功能。
- 送料小车系统的调试,包括故障排查、优化程序等。
3. 教学大纲:- 第一阶段:PLC基本原理及送料小车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的学习。
- 第二阶段:常用传感器在送料小车系统中的应用学习。
运料小车plc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运料小车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2. 使学生掌握运料小车PLC程序的编写方法,了解常用的PLC指令及其功能。
3. 帮助学生了解运料小车PLC系统在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并调试简单的运料小车PLC控制系统。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修改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复杂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勇于尝试、不断改进的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气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对PLC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对实际应用尚缺乏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运料小车PLC控制系统,讲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2. 强化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编写和调试PLC程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改进设计。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及结构: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运料小车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分析运料小车的控制需求,介绍PLC在运料小车上的应用,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讲解PLC编程软件的安装、操作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软件的使用,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常用PLC指令及功能:介绍常用的PLC指令,如逻辑运算指令、定时器/计数器指令等,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目录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1、设计任务1.2、设计要求二、方案设计2.1、系统设计框图2.2、方案的设计与选取三、硬件系统设计3.1、PLC控制器的选取3.2、电动机的选取3.3、系统的输入和输出3.4、系统接线原理图四、软件设计4.1、系统流程图4.2、程序设计及分析五、系统调试六、结论七、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1、设计任务小车原位在后退终端,当小车压下后退限位开关SQ1时,按下启动按钮SB ,小车前进,当运行到料斗下方时,前进限位开关SQ2动作,此时打开料斗给小车加料,延时8s 后关闭料斗,小车后退返回,SQ1动作时,打开小车底门卸料,6s 后结束,完成一次动作,如此循环。
小车运行过程如下图。
1.2、设计要求了解限位开关、继电器、电动机运行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明白其线路连接的方式,画出整体电路的接线原理图,使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械,仿真模拟出运料小车的运行情况,同时要求画出端子分配表和顺序功能图,编写出仿真PLC 程序。
二、方案设计2.1、系统设计框图本系统PLC 作为主控制器,限位开关和按钮作为系统输入,当按钮按下后将电平信号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输出对应的信号给输出,然后电机驱动小车运行,同时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小车低门和料斗的开关。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2.2、系统方案设计与选取方案一:选用单片机控制。
单片机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处理速度也足以满足本系统的需求,通过搭建合适的外围电路,单片机可以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小车的前进与后退,按键通过中断可以实现小车的转向和底门、料斗的开、关。
方案二:选用PLC 控制。
PLC 品牌型号繁多,可以满足各种工业需求,模块独立性强,更换维修方便,硬件系统配合和建造方便,内部中断和定时器丰富。
通过控制按钮输入信号给PLC 主控制器,然后处理后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通过继电器控制小车底门和料斗的开关。
考虑到设计的目的以及课程的需求,先采用PLC 控制运料小车。
项目设计运料小车智能控制目录摘要............................................. - 2 - 第一部分引言.................................... - 3 - 第二部分小车运送物料的总体设计 ................. - 4 -2.1控制要求:................................. - 4 -2.2系统硬件设备配置........................... - 5 -2.2.1运料小车控制的主回路设计 .............. - 6 -2.2.2、分析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 7 -2.2.3 分配I/O接口.......................... - 7 -2.2.4I/O外围接线图......................... - 8 -2.2.5 PLC的选型............................ - 8 - 第三部分控制系统设计 .......................... - 9 -3.1控制功能图以及逻辑表达式................... - 9 -3.1.1功能图表达式.......................... - 9 -3.1.2逻辑表达式........................... - 11 -3.1.3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梯形图 ............. - 11 - 第四部分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 12 -4.1 PLC实验操作规程.......................... - 12 -4.2 连接线路 ................................. - 12 -4.3 结果分析 ................................. - 13 -4.4系统调试与解决的问题...................... - 14 -4.4.1调试................................. - 14 -4.4.2检查电路............................. - 14 - 心得体会........................................ - 16 - 参考文献........................................ - 17 -运料小车智能控制摘要运料小车是在现代工厂中普遍存在的,而自动化的智能小车却并不多见,大多数的工厂仍然靠人力手动控制小车装卸物料的,这不仅效率低而且耗费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效率,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起到限制的作用。
plc运料小车课程设计PLC运料小车课程设计一、引言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常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它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编程性的特点。
在工业生产中,物料的运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设计和开发一款PLC运料小车成为一种重要的需求。
二、设计目标本次PLC运料小车的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能够自动运输物料的小车。
该小车能够根据预设的路径和指令,自动行驶到指定位置,并能够自动装载和卸载物料。
同时,小车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够避免碰撞和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设计思路1. 系统架构设计为了实现小车的自动运输,我们采用了一种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
整个系统分为三个层次:上位机、PLC和小车控制模块。
上位机负责接收用户的指令和路径规划,将处理后的指令发送给PLC。
PLC 负责解析指令,并控制小车的运动和动作。
小车控制模块则负责实际控制小车的电机和传感器。
2. 路径规划算法为了使小车能够按照预设的路径行驶,我们采用了A*算法进行路径规划。
A*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启发式搜索算法,通过评估每个节点的代价和预测值,选择最优的路径。
在我们的设计中,将地图划分为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节点,通过A*算法计算最优路径。
3. 传感器的应用为了提高小车的安全性,我们在小车上安装了多个传感器。
其中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摄像头。
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障碍物,当小车接近障碍物时,红外传感器会发出信号,触发停车动作。
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距,可以判断小车与障碍物的距离,从而调整速度或避开障碍物。
摄像头可以实时获取小车周围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小车前方是否有障碍物。
四、实施方案根据以上设计思路,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1. 硬件选型:选择适合的PLC和控制模块,根据需求选购合适的电机和传感器。
2. 路径规划算法的实现:在上位机上编写A*算法的代码,实现路径规划的功能。
3. PLC程序的编写:根据路径规划的结果,将指令发送给PLC,编写PLC的控制程序,控制小车的运动和动作。
plc小车运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中的基本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
3. 学生能了解小车运料系统中PLC的应用及其与其他组件的协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PLC编程软件,编写并调试简单的控制程序。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PLC的小车运料系统。
3.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分析并解决小车运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和工程实践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增强学生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培养其责任心和道德观念。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PLC基本编程指令的学习和实践。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小车运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自动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发展历程、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自动化控制技术》第三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 PLC编程指令:讲解PLC编程中的基本指令,如逻辑运算指令、定时器指令、计数器指令等。
教材章节:《自动化控制技术》第四章“PLC编程指令与程序设计”。
3. 小车运料系统设计:分析小车运料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和PLC在其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自动化控制技术》第五章“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4. PLC编程软件操作:教授如何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调试和监控。
教材章节:《自动化控制技术》第六章“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5. 小组合作实践: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车运料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PLC基本原理及发展历程第二课时:PLC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第三课时:PLC编程指令学习(逻辑运算指令、定时器指令、计数器指令)第四课时:小车运料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及PLC的作用第五课时:PLC编程软件操作教学第六课时:小组合作实践,完成小车运料系统的设计与调试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用于讲解PLC基本原理、编程指令等理论知识。
plc运料小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其运料小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的基础知识,运用指令完成对运料小车的控制程序编写。
3. 学生能了解传感器在PLC控制运料小车中的应用,并学会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对运料小车的PLC控制程序设计和调试。
2. 学生能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编写和仿真,验证控制程序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耐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分享和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PLC技术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LC控制运料小车的关键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定义、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对应教材第2章。
2. 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编程语言、指令系统、编程规则,对应教材第3章。
3. 运料小车结构与原理:分析运料小车的机械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对应教材第4章。
4. 传感器及其应用:介绍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对应教材第5章。
5. PLC控制程序设计:讲解运料小车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步骤,对应教材第6章。
6. PLC编程软件操作:教授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程序编写、调试、仿真等,对应教材第7章。
7. 实践操作与调试:指导学生进行运料小车PLC控制系统的搭建、编程、调试,对应教材第8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1周:PLC基本原理、编程基础;第2周:运料小车结构与原理、传感器及其应用;第3周:PLC控制程序设计、编程软件操作;第4周:实践操作与调试。
plc运料小车简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运料小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3. 学生能描述运料小车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场景。
4. 学生能解释PLC在运料小车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PLC程序,实现运料小车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等基本控制功能。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连接PLC与运料小车的电路,并进行调试。
3. 学生能分析并解决PLC控制运料小车过程中出现的简单故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其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关注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树立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做出贡献的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对PLC有一定了解,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PLC运料小车的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输送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原理与功能: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 内容:PLC的基本结构、工作方式、编程语言和通信接口。
2. 运料小车结构与组成:分析运料小车的机械结构和电气控制系统。
- 教材章节:第二章《运料小车结构与原理》- 内容:小车各部件的功能、电气元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 PLC控制程序设计:讲解PLC控制运料小车的基本编程方法和技巧。
- 教材章节:第三章《PLC编程与应用》- 内容:逻辑控制指令、定时器、计数器等编程元件的使用及程序设计。
实训五装卸料小车的模拟控制
一、实训目的
1.用FX2N系列PLC按工艺流程写出梯形图、语句表。
2.用模拟设置控制装料小车的自动控制系统。
3.按基本指令编制的程序,进行程序输入并完成系统、调试。
二、实训说明
1. 启动按钮S01用来开启运料小车,停止按钮S02用来立即停止运料小车。
2. 工作流程:
(1)按S01启动按钮,小车装料10秒后,第一次由1号仓送料到2号仓后,停留5秒卸料,然后空车返回到1号仓停留10秒装料;
(2)小车第二次由1号仓送料到3号仓后,停留8秒卸料,然后空车返回1号仓停留10秒装料;
(3)然后在重新工作上述工作过程。
(4)按下S02小车立即停止。
三、实训面板图
四、实训步骤
输入输出端口配置
输入设备输入端口编号
所有的COM端均短接,24V+接V+。
五、设计电路图
六、程序设计。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1 -20 12 学年第2学期第19 周-19 周题目运料小车模拟控制设计内容及要求运行要求:L2亮表示小车处于运行状态,L3亮表示小车处于停止状态。
L1亮表示小车在仓库1,L4亮表示小车在仓库2。
L5、L6、L7、L8模拟小车的运动过程。
按下按钮A3,小车由仓库1运动到仓库2;按下按钮A5,小车由仓库2运动到仓库1。
当小车到达仓库1时,按下按钮A4小车进入仓库1并停止;当小车到达仓库2时,按下按钮A6小车进入仓库2并停止。
根据运行要求,画出控制系统线路图、列输入输出分配表、编写梯形图并逐条加注释,且写出程序流程图。
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与课程设计报告。
进度安排1、讲授课程设计的要求、任务和方法,布置设计题目(0.5天);2、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方案(1天);3、设计、实验调试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2.5天);4、当场个人答辩及报告评阅(1天)。
学生姓名:指导时间 2012 年 6月 18日至2012年6月21日指导地点: F楼 212室任务下达2012 年 6月 18日任务完成2012年6月21日考核方式 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指导教师系(部)主任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控制技术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传统电气控制技术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编程控制器基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的原理而设计,它的出现取代了继电器接触器逻辑控制系统,它是当今电气自动化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中心控制器件。
可编程控制器PLC使用率高、实用性强,可以通过变更程序来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为一名自动化的学生,这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项技术,当前在工业界也使用的非常普遍,结合实际,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实现运料小车的模拟控制。
通过对该课程设计的制作,同学们可以实际动手操作PLC可编程控制器,编写梯形图,形成一种对梯形图良好地编程习惯,同时也理解PLC代替传统的继电器的卓越优点,通过课程设计提高我们利用PLC来解决设计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然后转化成PLC中的梯形图,从而锻炼我们的技能。
运料小车的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PLC 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思路;2.熟悉PLC 指令的功能;3.掌握程序设计中起保停电路、自锁电路和互锁电路的设计方法;二、实验器材和设备1.FX 系列PLC 一台2.FX-10P-E 或FX-20P-E 手持编程器一台3.模拟开关板一块4.编程电缆5.若干连接导线和PLC电源线6.接触器三个,一个输出控制卸料的电磁铁,一个热继电器,三个热继电器个按钮开关、2个行程开关8.内装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小车9.熔断器一个10.三极开关一个三、实验原理1.运料小车是工业送料的主要设备之一,小车通常采用电动机驱动,电动机正转小车前进,电动机反转小车后退;将PLC应用到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运料小车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PLC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具有连线简单,控制速度快,精度高,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好,安装、维修和改造方便等优点;工作过程如下:a. 小车启动后,前进到A地;然后做以下往复运动:到A地后停2分钟等待装料,然后自动走向B;到B地后停2分钟等待卸料,然后自动走向A;b. 小车可停在任意位置运料小车2. 运料小车的控制系统主回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3. 运料小车控制系统控制回路传统运料小车大都是继电器控制;以继电器为主的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回路如下图所示;运料小车继电器控制电路4. 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的控制系统构成图运料小车控制系统图的选用根据运料小车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在I/O方面只需要6个输入口和3个输出口,同时考虑适当的余量,选用FX2N-16MR的PLC即可;6. PLC外部接线图运料小车由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电机正转,小车向右行,电机反转,小向左行;小车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与PLC的I/O端对应的外部接线图如图所示;运料小车PLC外部接线图7. 运料小车I/O 分配表这个控制系统的输入有2个启动按钮开关、1个停止按钮开关、2个行程开关、热继电器共6输入点;这个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外部设备只有控制小车运动的三相电动机一个;电机有正转和反转两个状态,分别都应正转继电器和反转继电器,另外还有一个输出控制卸料电磁铁,所以输出点应该有3个;对应的地址分配表如表所示;四、实验步骤和内容1.按照元件安装图安装各电气元件;2.按照主电路原理图,完成主电路中各电气元件与电动机的接线;3.按照PLC外部接线原理图,完成输入开关、输出继电器、热继电器与PLC 接线端子的接线;4. 对程序系统与电气系统进行联合测试;五、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运料小车的控制流程图2.依据继电器控制线路图,分析小车运动动作过程按下SB2,接触器KM1得电,小车正向运行;运行到A端时,撞行程开关ST1;时间继电器KT1得电,延时2分钟,即装料过程;时间继电器KT1计时时间到后,其常开触点闭合,接触器KM2得电,小车反向运行;反向运行至B端,撞行程开关ST2;时间继电器 KT2得电后,延时2分钟,同时卸料电磁铁得电开始卸料,整个过程为卸料过程;时间继电器KT2计时时间到后,接触器KM1得电,小车正向运行,开始下一周期过程;3.写出运料小车PLC控制的梯形图4. 运料小车控制系统语句表0 LD X0011 OR Y0002 OR T13 ANI X0004 ANI M15 ANI X0036 ANI Y0017 OUT Y0008 LDI X0009 AND X00310 OUT T0 K120011 LD X00212 OR Y00113 OR T014 ANI X00015 ANI M116 ANI X00417 ANI Y00018 OUT Y00119 LDI X00020 AND X00421 OUT T1 K120022 OUT Y00223 LDI X00024 AND X00525 OUT M126 END六、实验感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运料小车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到各个领域,从手动到自动,逐渐形成了机械化、自动化;本实验运用的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的自动运料小车控制器,避开了以往继电器接触不良、开关易损坏等缺点,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所提高;在检测小车是否到装料、卸料点的时候,运用了行程开关使小车的停靠位置更加准确;同时,由于输入输出很明显,不需要好多额外的外接电路,让实验更简洁;这也是采用了成熟的可编程控制器带来的好处;即使在出现故障、紧急停止等环节中都能快捷操作;通过这次对小车自动运料的PLC控制的实验设计,让我对各个器件有了很深的认识,学到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认识了一些器件的原理,包括它们的常开常闭触点以及作用,通过实际的操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使我以后会更努力的学习,来补足自己的缺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老师的帮助与意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自己解决,向老师请教或向同学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1 概述1.1 PLC的基本概念在PLC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经过四年的调查,于1980年把这种新型的控制器正式命名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英文缩写为PC,并且作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是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使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来存储指令,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计数,计时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
并且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定义强调了PLC应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它必须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
这是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1.2 PLC的发展PLC自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美,德,日等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世界总销售额不断上升,生产厂家不断涌现,品种不断翻新,产量产值大幅度上升而价格不断下降。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厂家,较有名的公司有美国:AB通用电气,莫迪康公司;日本:三菱,富士,欧姆龙,松下电工等: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TE施耐德公司;韩国:三星,LG公司等。
1.3 PLC的发展趋势(一)大型化为适应大规模控制系统的要求,大型PLC向着大存储容量,高速度,高性能,增加I|O点数的发展方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网络通信功能:;2.发展智能模块;3.外部故障诊断功能;4.编程语言、编程工具标准化、高级化5.实现软件、硬件标准化6.编程组态软件发展迅速(二)小型化发展小型PLC,其目的是为了占领广大的、分散的、中小型的工业控制场合,使PLC不仅成为继电器控制柜的替代物,而且超过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功能。
小型PLC朝着简易化、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的方向发展。
1.4 PLC的主要功能1.开关量逻辑控制;2.模拟量控制;3.闭环过程控制;4.定时控制;5.计数控制;6.顺序(步进)控制;7.数据处理;8.通信和联网。
plc课程设计报告运料小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功能及应用场景。
2. 学生能描述运料小车的工作原理,了解其与PLC的关联。
3. 学生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会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运料小车控制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PLC编程,实现对运料小车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和调速等功能。
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PLC控制系统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PLC技术的兴趣,提高对自动化控制的认识和热情。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学生了解PLC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PLC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备自动化控制技术素养的人才奠定基础。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PLC 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PLC基础知识:包括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概述2.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介绍编程软件的安装、界面、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二章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3. 运料小车工作原理:分析运料小车的结构、功能及其与PLC的关联。
-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4. PLC控制程序编写:学习编写运料小车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和调速等控制程序。
- 教材章节:第四章 PLC编程基础5. 运料小车控制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设计、编程和调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6. PLC故障分析与维护:学习分析PLC控制系统中常见故障,并进行维护。
目录引言 ........................................................... I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2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2)2.1PLC机型的选择 (2)2.2PLC容量估算 (3)2.3系统I/O地址的分配 (3)2.4安全回路设计 (4)2.5计算机和PLC的链接通信 (5)3运料小车PLC控制的软件设计 (5)STEP7-M ICRO/WIN编程软件 (6)运料小车控制梯形图设计 (7)运料小车控制语句表设计 (9)运料小车PLC控制设计说明 (11)4 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 (11)4.1抗电源干扰的措施 (12)控制系统的接地设计 (12)防I/O干扰的措施 (13)5 PLC控制系统的调试 (13)6小结 (14)7参考文献 (14)引言运料小车自动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运料小车不断扩大到各个领域,从手动到自动,逐渐形成了机械化,自动化。
将PLC应用到运料小车电气控制系统,可实现运料小车的自动化控制,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它功能强大,可扩展到128I/O点。
且能增加特殊功能模块或扩展板。
PLC在运料小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本文以PLC控制技术为核心,采用SIEMENS公司的S7-200系列的PLC,论述了运料小车控制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及其控制原理,实现了运料小车自动控制。
1 设计任务与要求(1)设计任务某自动生产线上运料小车的运动如图1.1所示:图1.1 运料小车示意图运料小车由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电机正转,小车向右行,电机反转,小向左行。
电动机正反转图如图1.2所示:在生产线上有5个编号为l ~5的站点供小车停靠,在每一个停靠站安装一个行程开关以监测小车是否到达该站点。
对小车的控制除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之外,还设有5个呼叫按钮开关(SB1~SB5)分别与5个停靠站点相对应。
图1.2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主电路图 自动化生产运料小车1号_____2号站 4号站 3号站 5号站(2)设计要求1)按下启动按钮,系统开始工作,按下停止按钮,系统停止工作;2)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小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向右运行,运行到呼叫按钮SB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3)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大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向左行,运行到呼叫按钮SB所对应的停靠站时停止;4)当小车当前所处停靠站的编码等于呼叫按钮SB的编码时,小车保持不动;5)呼叫按钮开关SB1~SB5应具有互锁功能,先按下者优先。
自动化应用软件课程设计题目:装卸料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摘要 (3)第一章问题描述 (4)1.1 控制任务和功能要求 (4)1.2 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4)第二章 PLC选型及硬件配置 (6)2.1 硬件配置 (6)2.2 I/O地址分配表 (6)2.3 PLC外部接线图 (7)2.4 控制流程图 (8)第三章系统梯形图程序设计 (9)3.1系统梯形图 (9)3.2 程序调试 (12)心得体会 (19)参考文献 (20)摘要车间有五个工作台,装卸料小车往返于各个工作台之间,根据请求,在某个工作台卸料,每个工作台有位置开关(分别为SQ1----SQ5,小车压上时为ON)和一个呼叫按钮(分别为SB1—SB5)。
当某个工作台呼叫时,分析此时小车可能的相对位置,从而确定小车的运动方向(向左、向右或不动)。
根据分析绘制流程图,进而用梯形图程序实现了装卸料小车多方式运行的PLC控制。
关键词:送料小车 PLC控制控制仿真第一章问题描述某车间有五个工作台,装卸料小车往返于各个工作台之间,根据请求,在某个工作台卸料,每个工作台有位置开关(分别为SQ1----SQ5,小车压上时为ON)和一个呼叫按钮(分别为SB1—SB5)。
装卸小车有3种运行状态,左行(电动机正转)、右行(电动机反转)和停车。
1.1 控制任务和功能要求1.假设小车的初始位置是停在m(m=1~5)号工作台,此时SQm为ON。
2.假设n(n=1~5)号工作台呼叫,如果:·m>n, 小车左行到呼叫工作台停车。
·m<n, 小车右行到呼叫工作台停车。
·m=n, 小车不动。
3.小车的停车位置应有指示灯指示。
小车运行条件:运料小车右行条件:小车在1、2、3、4号工作台,5号工作台呼叫;小车在1、2、3号工作台,4号工作台呼叫;小车在1、2号工作台,3号工作台呼叫;小车在1号工作台,2号工作台呼叫,以上为小车右运行条件。
1概述1.1 PLC的基本概念在PLC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经过四年的调查,于1980年把这种新型的控制器正式命名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英文缩写为PC,并且作如下定义:“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是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
它使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来存储指令,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计数,计时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
并且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PLC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定义强调了PLC应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它必须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
这是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1.2 PLC的发展PLC自问世以来,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美,德,日等工业发达的国家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世界总销售额不断上升,生产厂家不断涌现,品种不断翻新,产量产值大幅度上升而价格不断下降。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厂家,较有名的公司有美国:AB通用电气,莫迪康公司;日本:三菱,富士,欧姆龙,松下电工等: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TE施耐德公司;韩国:三星,LG公司等。
1.3 PLC的发展趋势(一)大型化为适应大规模控制系统的要求,大型PLC向着大存储容量,高速度,高性能,增加I|O 点数的发展方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网络通信功能:;2.发展智能模块;3.外部故障诊断功能;4.编程语言、编程工具标准化、高级化5.实现软件、硬件标准化6.编程组态软件发展迅速(二)小型化发展小型PLC,其目的是为了占领广大的、分散的、中小型的工业控制场合,使PLC 不仅成为继电器控制柜的替代物,而且超过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功能。
小型PLC朝着简易化、体积小、功能强、价格低的方向发展。
1.4 PLC的主要功能1.开关量逻辑控制;2.模拟量控制;3.闭环过程控制;4.定时控制;5.计数控制;6.顺序(步进)控制;7.数据处理;8.通信和联网。
1.5PLC的特点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通用性强、灵活性好、功能齐全;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4.模块化结构;5.安装简便、调试方便;6.网络通信。
1.6 PLC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作用1.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是PLC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微处理器和控制接口电路。
微处理器是PLC的运算和控制中心,由它实现逻辑运算、数字运算,协调控制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工作。
它的运行是按照程序所赋予的任务进行的。
控制接口电路是微处理器与主机内部其它单元进行联系的部件,它主要有数据缓冲、单元选择、信号匹配、中断管理等功能。
2.存储器(Memory)PLC系统中的存储器配有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
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PLC生产厂家编写的系统程序,固化在PROM或EPROM存储器中,用户不可访问或修改。
系统程序包括系统监控程序、用户指令解释程序、标准模块程序、系统调用、管理等程序以及各种参数等。
用户程序存储器可分为三个部分:用户程序区、数据区、系统区。
用户程序区存放用户编程器输入的应用程序。
数据区存放PLC在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和生成的各种工作数据。
系统区主要存放CPU的组态数据。
3.输入、输出单元(Input/Output Unit)输入、输出单元是可编程控制器的CPU与现场输入、输出装置或其他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接口部件。
输入单元将现场的输入信号,经过输入单元接口电路的转换,变换为中央处理器能接受和识别的低压信号,送给中央处理器进行运算;输出单元则将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低压信号变换为控制器件所能接受的电压、电流信号,以驱动信号灯、电磁阀、电磁开关等。
4.编程器编程器是PLC的重要外部设备。
它的作用是供用户进行程序的编制、编辑、调试和监视等。
编程器有简易型和智能型两类。
简易编程器只能联机编程,且往往需要将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才能送入。
智能编程器又称图形编程器,它可以联机,也可以脱机编程,既有LCD(液晶显示器)或CRT图形显示功能。
5.电源单元电源单元是PLC的电源供给部分。
它的作用是把外部供应的电源变换成系统内部各单元所需的电源。
电源单元还包括掉电保护电路和后备电池电源,以保持RAM在外部电源断电后存储的内容不丢失。
PLC的电源一般采用开关电源,其特点是输入电压范围宽、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抗干扰性能好。
1.7 PLC的工作原理PLC与继电器构成的控制装置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工作方式不同,继电器控制是并行运行方式,即如果输出线圈通电或断电,该线圈的触点立即动作,只要形成电流通路,就有可能有几个电器同时动作。
而PLC则不同,它采用循环扫描技术,只有该线圈通电或断电,并且必须当程序扫描到该线圈时,该线圈触点才会动作,而且每次它只能执行一条指令,这也就是说PLC以“串行”方式工作的,这种工作方式可以避免继电器控制的触点竞争和时序失配等问题。
也可以说,继电器控制装置是根据输入和逻辑控制结构就可以直接得到输出,而PLC控制则需要输入传送、执行程序指令、输出3个阶段才能完成控制过程。
PLC采用循环扫描技术可以分为3个阶段:输入阶段(将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传送到PLC)、执行程序和输出阶段(将输出信号传送到外部设备)。
扫描过程如图1-1所示。
图1-1 循环扫描在输入阶段中,PLC先进行自我诊断,然后与编程器或计算机通信,同时中央处理器扫描各个输入端并读取输入信号的状态和数据,并把它们存入相应的输入存储单元。
在执行阶段中,PLC按照由上到下的次序逐步执行程序指令。
从相应的输入存储单元读入输入信号的状态和数据,然后根据程序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数据寄存器的状态和数据进行逻辑运算,得到运算结果,并将这些结果存入相应的输出存储器单元。
在输出阶段中,PLC将相应的输出存储单元的运算结果传送到输出模块上,并通过输出模块向外部没备传送输出信号,开始控制外部设备。
2 硬件设计2.1 控制要求图2-1 运料小车实验面板图表2-1 输入/输出接线列表系统启动后,选择手动方式(按下微动按钮A4),通过ZL、XL、RX、LX四个开关的状态决定小车的运行方式。
装料开关ZL为ON,系统进入装料状态,灯S1亮,ZL为OFF,右行开关RX为ON,灯R1、R2、R3依次点亮,模拟小车右行,卸料开关XL为ON,小车进入卸料,XL为OFF,左行开关LX为ON,灯L1、L2、L3依次点亮,模拟小车左行。
拨动停止按钮后,再触动微动按钮A3,系统进入自动模式,即“装料->右行->卸料->装料->左行->卸料->装料”循环。
再次拨动停止按钮后,选择单周期方式(按下微动按钮A2),小车运行来回一次。
同理,选择单步方式(选择A1按钮),每按动一次A1,小车相应的运行一步。
2.2PLC的选择2.2.1 PLC的类型PLC按结构分为整体型和模块型两类,按应用环境分为现场安装和控制室安装两类;按CPU字长分为1位、4位、8位、16位、32位、64位等。
从应用角度出发,通常可按控制功能或输入输出点数选型,整体型PLC的I\O点数固定,因此用户的选择余地小,用于小型控制系。
模块型PLC提供多种I\O卡件或插卡,因此用户可以较合理地选择和配置控制系统的I\O点数扩展方便灵活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
本课程设计选用西门子S7-200(CPU226)可编程控制器。
2.2.2 电源的选择PLC的供电电源,除了引进设备时同时引进PLC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要求设计和选用外,一般PLC的供电电源应设计选用220VAC电源,于国内电网电压一致。
在重要的应用场合,应采用不间断电源或稳压电源供电。
如果PLC本身带有可使用电源时,应核对提供的电流是否满足应用要求,否则应设计外接供电电源。
为防止外部高压电源电网因操作而引入PLC,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隔离是必要的,有时也可采用简单的二极管或熔丝管隔离。
2.2.3 存储器的选择由于计算机集成芯片技术的发展,存储器的价格已下降,因此,为保证应用项目的正常投运,一般要求PLC的存储器容量,按256个I\O点至少选8K存储器选择。
需要复杂控制功能时,应选择容量更大,档次更高的存储器。
2.2.4 输入输出的选择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与应用要求统一,例如对输入模块,应考虑信号电平、信号传输距离、信号隔离、信号供电方式等应用要求。
对输出模块,应考虑选用的输出模块的类型。
通常继电器输出模块具有价格低,使用电压范围广、寿命短、响应时间较长等特点;可控硅输出模块适用于开关频繁、电感性低功率因数负荷场合,但价格较贵,过载能力较差。
输出模块还有直流输出、交流输出和模拟量输出等,与应用要求一致。
可根据应用要求,合理选择智能型输入输出模块,以便提高控制水平和降低应用成本。
考虑是否需要扩展机架或远程I\O机架等。
2.2.5 电动机的选择运料小车由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拖动,电机正转,小车向左行,电机反转,小向右行。
电动机正反转主回路如图2-2所示:图2-2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电路图2.3 系统设计流程图否是图2-3 系统设计流程图2.4 I\O接线图图2-4 I\O接线图2.5 I\O分配表表2-2 I\O分配表3 软件设计3.1 梯形图3.2 语句指令表4 调试4.1 硬件调试接通电源,检查可编程控制器是否可以正常工作,接头是否接触良好,然后把其与电脑的通信口连接。
4.2 软件调试按要求输入梯形图,转换成语句表,并进行语法的检查,正确后设置正确的通信口,将指令读入到指定的可编程控制器RAM,进行下一步的调试。
4.3 运行调试在硬件与软件调试正确的基础上,打开可编程控制器的“RUN”开关进行调试,观察运行的情况是否正确,以确定PLC的控制系统设计符合要求。
按下I0.0启动系统;按下微动按钮A4(I1.1)选择手动方式;按下I0.2装料开关ZL 为ON,系统进入装料状态,灯S1(Q0.0)亮,从A处装料;按I0.4右行开关RX为ON,灯R1、R2、R3(Q0.2、Q0.3、Q0.4)依次点亮,模拟小车右行;按下I0.3卸料开关XL为ON,小车进入卸料状态,灯 S2(Q0.1)亮,在B处卸料;按下I0.2装料开关ZL为ON,系统进入装料状态,灯S1(Q0.0)亮,从B处装料;按I0.5左行开关LX为ON,灯L1、L2、L3(Q0.5、Q0.6、Q0.7)依次点亮,模拟小车左行;按下I0.3卸料开关XL为ON,小车进入卸料状态,灯S2(Q0.1)亮,在A处卸料。
拨动停止按钮I0.1后,再触动微动按钮A3(I1.0),系统进入自动模式,即“装料->右行->卸料->装料->左行->卸料->装料”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