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同步阅读天鹅湖素材鲁教版06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
20《美丽的小兴安岭》(一)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在大兴安岭的峰(蛮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www.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材).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梅花鹿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tǎ) 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毫)啊!1.给短文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3.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有哪些树木?4.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5.填空.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和,说明大兴安岭,表达了作者 .(二)风光独特的哈尔滨哈尔滨以风光独特而闻名,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哈尔滨的夏季风景秀丽,气候凉爽.水波如带的松花江,由西向东缓缓地流过市区北部.碧水长桥给城市平添了无限风采,沿江五十里长堤被装点成全国罕见的带状公园.江中的太阳岛,碧水环抱,是避暑的胜地.哈尔滨的冬季比夏季更具魅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城披银装,树开“梨花”的冰雪奇观,使她更加壮丽.每年一度融冰雪艺术和冰雪体育为一体的冰雪节,使她更加迷人.冰灯游园会有十七个景点、千余件冰雕作品组成,构成一座巍峨壮观、气势宏伟的冰灯艺术大观园.白天看,犹如粉妆玉砌,好似水晶玛瑙,令你心旷神怡.入夜时,异彩纷呈,五光十色,使你如临天上仙境.太阳岛上的雪雕园,百余件造型各异的雪雕艺术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叫人耳目一新.各种冰雪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冰帆、冰橇、冬泳,多么富有北方生活情趣.那诱人的冬猎活动,更使你从中体味到生活的快乐和甘甜.啊!奇丽的哈尔滨,谁能不对你产生爱慕和向往?好词:巍峨宏伟粉妆玉砌心旷神怡异彩纷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佳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城披银装,树开“梨花”的冰雪奇观,使她更加壮丽.1.哈尔滨的风光独特体现在哪里( )A.哈尔滨夏季风景秀丽,气候凉爽;冬季的冰雪奇观,使她更加壮丽;每年一度的冰雪节使她更加迷人.B.哈尔滨的风景秀丽,冬季比夏季更具魅力.奇丽的哈尔滨,令人爱慕和向往.C.哈尔滨以风光独特而闻名,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D.哈尔冰是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2.“哈尔滨的冬季比夏季更具魅力.”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A.首尾呼应B.承上启下C.点明中心D.总起全文3.“奇丽的哈尔滨,谁能不对你产生爱慕和向往?”是一个什么句子( )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D.疑问句4.“粉妆玉砌”中的“妆”字是什么意思( )A.女子或演员身上的装饰B.装饰、打扮C.指女子的陪嫁物品5.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来介绍冰雪节的( )A.冰灯游园会B.冬猎活动C.冰雪奇观D.冰雪体育活动(三)美丽的长白山长白山上有一个蓝色的湖,湖水很清很深,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天池”很大,原来是个火山口,后来由于泉水和雨水汇集而形成了湖.湖的南半部是朝鲜的领土,北半部是中国的领土.长白山上有处非常壮观的景象,那就是长白山“瀑布”.“天池”的水流出后,从悬崖上落下来形成了“瀑布”.“瀑布”发出隆隆的响声,把无数的小水滴洒向山涧,真好似“银河落九天”.长白山还有温泉.温泉的温度很高,放进一个鸡蛋,一会儿就煮熟了.每年的七八月,是到长白山旅游的季节,同学们,欢迎你们到长白山来.1.反义词对对碰.高--( ) 深--( ) 熟--( )2.这篇文章有( )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 )句话.3.“天池”的南半部是的领土,北半部是的领土.4.“天池”是怎样形成的?(用原文句子回答)(四)九寨沟在四川北部南坪、平武、松潘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从南坪西行40公里,就到了九寨沟.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1.“若无其事”的“若”在这个词中应解释为( )①如果②你③好像2.第四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3.人们为什么把那些湖泊称为“五彩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原因形成了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到了九寨沟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 : 、、、, : 、、,, .2.(略)3.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水曲柳、红柳.4.大型的珍贵动物、珍贵的毛皮动物、鸟类.5.动物、矿藏,富饶美丽,对大兴安岭的喜爱、赞美和向往之情.(二)1.A2.B3.A4.B5.A B D(三)1.低(矮) 浅生2.五三3.朝鲜中国4.“天池”很大,原来是个火山口,后来由于泉水和雨水汇集而形成了湖.(四)1.③2.排比3.提示:见课文第三自然段4.提示:见课文第三自然段.5.略。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文章。
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
《美》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学生分析:由于我们汉语课文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我班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但是由于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是不相同的。
虽然有的学生已预习好课文,但仍然存在个别学生没预习或没预习好课文的现象。
这样,我们就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学生,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
三、设计理念:以新课程教学策略设计原则为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随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并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等活动方式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感情读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
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与险峻;我们曾游览过河北的赵州桥,惊叹过它的坚固和美观;我们曾看见过高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这段话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娓娓道出,学生自然会想起前面学过的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马上集中到课文中来,迫切想跟随作者去游览小兴安岭。
)(二)新授知识1、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点差)换词练习美丽的()()的小兴安岭(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词语,及掌握助词“的”的前面、后面词语如何搭配,同时通过学生的说来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提示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3、紧扣中心,整体感知。
(1)听录音,观看小兴安岭四季风景图,整体感知课文。
(2)找出课文的自然段,并说出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练习(含答案)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段,回答问题。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黑熊躲进自己的洞里冬眠。
紫貂捕捉野兔当美餐。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 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组词。
()()
()()
()()2.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紫貂吃松子
松鼠捕野兔
3.秋天和冬天相比,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点拨:根据自己已积累的知识,写出多音字的读音及组词。
答案:luò落后 là丢三落四 lào 落下残疾 cān参加 cēn 参差不齐 shēn人参
2.点拨:紫貂捕到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
答案:紫貂——捕野兔松鼠——吃松子
3.点拨: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特点,秋天的落叶,冬天的白雪都是美丽的风景。
提示:喜欢哪个季节都可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本课共2课时,本节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标定位】:《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
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
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组词,会运用,并流利。
2.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正确规范的书写课文中的8个生字,并能熟练运用。
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所讲的知识,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每季景象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讨论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自学指南】: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词及多音字,近、反义词。
【自学测评】:检查读课文情况,看是否读的准确。
【情景引入】:同学们,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
我们曾游览过北京的古老时尚,曾赞叹过黄山的奇石,曾感受过天都峰的险峻与秀美。
今天,我们再一起到一个河流交错、山峦起伏的地方去观赏一下吧!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产地,那里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去感受一下吧!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
【核心活动】:一、范读课文。
二、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 提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什么?2.自读课文。
3.学生说自然段段意。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三、勇闯字词关:1、生字:侧欣赏盛酸厚舌库岭汇涨浸乳剑膝诱2、生词:抽出嫩绿汇成欣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苍翠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名贵又松又软又肥又厚收藏景色诱人3、多音字:数 shǔ(数数)(数出)藏 zàng(宝藏)(西藏)shù(数字)(数学) cáng(躲藏)(珍藏)空 kōng(天空)(星空)更 gēng(打更)(更漏)kòng(空闲)(空当) gèng(更加)(更好)参 shēn(人参)(参汤)没 méi(没有)(没事)cān (参加)(参军) mò(没收)(没落)散 sǎn (散光)(松散)Sàn (散步)(分散)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本课共2课时,本节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标定位】:《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写景散文。
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
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也是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南】:熟读1、2自然段,复习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自学测评】:教师提问检查。
【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的优美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
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核心活动】:整体感知:一、学习第三自然段:1、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桌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2. 按照学法导读:(1)这段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2)夏天的树木是怎样的,读有关句子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本文概要】《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本文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本文概要】①出示描写春天一段的文字课件。
请这个学生谈谈为什么认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师重点指导:•写小鹿的句子自己读写小鹿的句子。
你能读懂了吗?谁能加动作读一读?全体学生起立加动作读写小鹿的句子。
•比较句子树木抽出新的枝条。
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把“抽出”换成“长出”行不行?为什么?可以做动作体会体会。
②春天的这一段,老师也很喜欢,我想读读行吗?教师看着屏幕配乐读该自然段,学生闭上眼睛想: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③指名配乐读该段。
学生齐读,能背的站起来背。
2.总结学法,自主运用:(1)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春、夏两段的方法。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写了秋、冬季节的哪些景物;②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__”划出有关的词。
③抓住划“________”的词反复读句子,体会景色的美。
④读不懂的词句作上记号。
(2)学生自学。
(3)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要求:有不同意见的,一起讨论,看看哪种意见;在自学过程中读不懂的词句提出来,请小组内同学帮忙。
(4)全班交流学习情况:①这两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择机请喜欢野果、小动物的同学站起来读有关的句子,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②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
四、总结,深化认识。
1.学完课文,此时你最想说什么?2.带着赞美的感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2.继续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板书设计:美丽的小兴安岭总述:树多、景美分述春夏秋冬总结:花园宝库景色美丽物产丰富【本文概要】请一“小导游”介绍美丽的春之景(读“春天”段),其它游客准备好相机拍下你最感兴趣的景物。
在天山雪峰的环抱中,有一片开阔的草原沼泽地。
在这片近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河流纵横交错,溪水潺潺流淌,偶尔可以看到鱼儿游过,一望无际的水草长得十分茂盛。
它好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冰山雪峰之中。
这儿就是美丽的巴音布鲁克——我国惟一的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每年春天,数万只天鹅,纷纷从遥远的地方越过高山、大洋来到这里。
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
它们要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雌雄天鹅在青纱帐中结伴同行,衔来水草和泥巴,在滩地上筑窝。
天鹅的窝,样子像倒扣的碗,而且比一般的鸟窝大,因为它得“装下”六七个蛋呢。
孵蛋可不光是天鹅妈妈的事,做爸爸的也有一份。
它们分工合作,轮流抱窝。
一旦发现敌情,负责警戒的一个就长鸣报警,另一个孵蛋的闻声后,迅速用杂草或树枝把蛋掩盖好,随即飞离窝巢。
刚出世的小天鹅,样子很可爱:淡灰色的绒毛,粉红色的小嘴,好看极了。
淘气的小天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游泳、玩耍,一起在水中觅食。
嫩嫩的水草和水里的小动物,是天鹅们的“佳肴”。
在爸爸妈妈的照料下,小天鹅四个月就可以独自飞行了。
10月初,大地呈现一片金黄时,天鹅就开始南迁了,它们要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
为了防止猛禽的袭击,它们往往在夜里悄悄起程。
很多很多只天鹅一起“赶路”,像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十分壮观。
在巴音布鲁克保护区内,还生活着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还有十几种雁鸭。
这里的雁鸭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各种鸟类在这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使美丽的巴音布鲁克成了水禽的乐园。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及答案-《美丽的小兴安岭》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
溪里涨满了春水。
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树上积满了白雪。
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
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
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侧.身(cèzé) 乳.白(rúrǔ)宿舍.(shěshè) 树梢.(shāo xiāo)来临.(lín líng) 兴.旺(xìng xīng)二、看拼音,写词语。
nǎo dɑi bǎo kùyán shidǎnɡ zhù shì xiàn sōnɡ ruǎn三、照样子写词语。
1.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森林封得( ) 课桌摆得( )2.(又香又脆)的榛子( )的脚掌 ( )的苹果四、在是比喻句的句子后面打“√”。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1、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启发谈话,借助地图介绍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图片、文字资料.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自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山脉,海拔600-1000米,长约400千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
读后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然后交流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
归纳主要问题: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1、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思考:读了这一段,你们都知道了什么?2、默读第一小节,想一想,从几个地方看出树很多?出示红松、白桦、栎树的图片,认识这些树木,了解各自的特点。
3、练习朗读,体会“绿色的海洋"的美丽。
四、作业1、书写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部分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小兴安岭什么最多?朗读第一小节.(板书:林海)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继续学习课文,知道小兴安岭美在哪里。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学习第二小节1、(出示春天景物投影片)这一小节主要描写了这些景物。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小兴安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兴安岭的印象。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纠正发音。
(三)课文理解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学生复述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部分生字词,讲解字义和用法。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
(五)课文背诵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背诵。
2.教师抽查,纠正发音和背诵错误。
(六)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小兴安岭为什么美丽?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互相交流。
2.学生分享对小兴安岭的感受。
3.教师布置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理解、背诵、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资源1.课文原文:《美丽的小兴安岭》2.小兴安岭图片3.生字词卡片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小兴安岭”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堂课文解析笔记一、主要内容本文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
二、段落大纲全文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写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的树多。
第二部分(2—5):写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诱人”进行具体介绍。
第三部分(6):总结全文。
指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三、词句赏析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赏析:“数不清”说明树多,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树的品种还有很多,“几百里连成一片”说明树占据的面积很大,又说明小兴安岭非常辽阔,所以这里像“绿色的海洋”(比喻)。
这是小兴安岭景色的总的特点。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赏析:“抽出”是长出的意思,这里用“抽出”就把春天植物变化迅速的特点描写得准确、形象。
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把枝条“长出”说成“抽出”,既生动又贴切。
“嫩绿”写出了刚长出的叶子的颜色,十分清新可爱。
3.它们有的俯下身来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赏析:这里恰当地运用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小动物熬过冬天,欢快地迎接春天来到的情景。
俯下身子”“侧着脑袋”“欣赏”写出了小鹿可爱的样子。
4.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赏析:“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写出了夏天树木枝繁叶茂的特点。
“封”字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5.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森林的晨雾,一个“浸”字写出了早晨整个森林浓雾迷漫的特点,范围极广,有一种朦胧美。
6.太阳出来了,千万缕耀眼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赏析:“耀眼的金光”指的是太阳光,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树叶的浓密,阳光都只能见缝插针进入这里。
19《美丽的小兴安岭》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俯下"“欣赏”“抽出”“封”“密密层层”“飞舞”等词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3、有感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具准备:录像、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学习目标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小兴安岭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欣赏一番,好吗?(出示学习目标)二、初读课文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课文。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来回答,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三、片段欣赏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2、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即“春季”这段)。
(1)指名读这段话,其它学生边听边用“△”划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2)你认为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哪些句子写得很美?找出来读一读。
假如学生找出以下的句子: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先让学生说说“抽出”的意思,然后换词,再体会用“抽出”一词的好处,最后熟读这句话.)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箭队在前进。
(让学生说出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再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小鹿在溪边散步。
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师:你是怎样理解“俯下”“欣赏”两词的?能表演给大家看看吗?(让学生出来表演)](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画面.(4)看录像:关于小兴安岭春季的录像.(5)小结学习方法:①读文段,找出描写的景物。
②欣赏好词佳句。
③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3、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试学第三自然段:(1)默读文段,找出描写的景物.(2)欣赏好词佳句:(提示学生遇到不理解的词,如“浸”“葱葱茏茏”可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师:你认为哪些词句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一句:重点理解“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等词。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同步阅
读天鹅湖素材鲁教版06
在天山雪峰的环抱中,有一片开阔的草原沼泽地。
在这片近四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河流纵横交错,溪水潺潺流淌,偶尔可以看到鱼儿游过,一望无际的水草长得十分茂盛。
它好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在冰山雪峰之中。
这儿就是美丽的巴音布鲁克——我国惟一的天鹅湖自然保护区。
每年春天,数万只天鹅,纷纷从遥远的地方越过高山、大洋来到这里。
有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
它们要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雌雄天鹅在青纱帐中结伴同行,衔来水草和泥巴,在滩地上筑窝。
天鹅的窝,样子像倒扣的碗,而且比一般的鸟窝大,因为它得“装下”六七个蛋呢。
孵蛋可不光是天鹅妈妈的事,做爸爸的也有一份。
它们分工合作,轮流抱窝。
一旦发现敌情,负责警戒的一个就长鸣报警,另一个孵蛋的闻声后,迅速用杂草或树枝把蛋掩盖好,随即飞离窝巢。
刚出世的小天鹅,样子很可爱:淡灰色的绒毛,粉红色的小嘴,好看极了。
淘气的小天鹅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游泳、玩耍,一起在水中觅食。
嫩嫩的水草和水里的小动物,是天鹅们的“佳肴”。
在爸爸妈妈的照料下,小天鹅四个月就可以独自飞行了。
10月初,大地呈现一片金黄时,天鹅就开始南迁了,它们要飞到温暖的地方过冬。
为了防止猛禽的袭击,它们往往在夜里悄悄起程。
很多很多只天鹅一起“赶路”,像一支声势浩大的队伍,十分壮观。
在巴音布鲁克保护区内,还生活着黑鹳、金雕、玉带海雕等珍稀鸟类,还有十几种雁鸭。
这里的雁鸭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各种鸟类在这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使美丽的巴音布鲁克成了水禽的乐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