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患者的自主神经异常与电生理表现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6
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生物学检测方法来诊断和治疗抑郁症。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寻找抑郁症生物标志物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现有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活跃的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sol)释放被认为与抑郁症发展密切相关。
大量的实验室和临床观察显示,抑郁患者具有高水平的血液或尿液中cortisol含量,这成为一个重要的先兆指标。
另外,异常增强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也被报道与抑郁状态相关联。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是评估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非常有效的指标之一,在一些被广泛接受且可靠的研究中发现HRV异常与抑郁症风险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第二部分: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参与了身体对抗感染和应激的过程,也与抑郁症的发展紧密相关。
炎症细胞因子(inflammatory cytokines)在患者中高度表达,并且已被证实与抑郁症的发生、持续及治疗反应水平有关。
特别是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其浓度升高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和神经退化有关。
第三部分:脑成像技术脑成像技术在抑郁症生物标志物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被广泛应用于探索抑郁患者大脑区域活动变化。
改变区域包括前额叶皮质、扣带回、扣带节以及杏仁核等,这些区域参与情绪过程调节和记忆等认知功能,因此进一步验证了它们与抑郁症的相关性。
另外,结构性脑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也有助于发现抑郁症生物标志物。
严重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是什么严重抑郁症的躯体症状的表现:严重抑郁症不仅仅只有心理症状,还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
这些躯体症状可能包括以下条件:1. 头痛2. 体重减轻或体重增加3. 胃肠问题,如恶心、胃痛和消化不良4. 身体疲乏5. 肌肉疼痛6. 对刺激性药物和饮料的无力感7. 夜间惊醒8. 身体功能失调,如性功能障碍这些躯体症状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疲劳、难受以及沮丧,而且它们也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例如影响日常活动、尤其是影响工作和社交生活。
治疗方法: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通过交流、行为疗法和认知重构等等来缓解抑郁症的症状。
这种治疗可以使患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症状,找出造成其抑郁的潜在原因。
心理治疗是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是治疗严重抑郁症的首选药物,这种药物可以使脑中的神经递质的平衡得到恢复,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常见抗抑郁药包括SSRI、SNRI、五环类抗抑郁药等。
3.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配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可能会更有效可持续,因为不同治疗方法会互相支持。
如运动、饮食、嗜好、睡眠等等,都需要注意。
注意事项:1. 及时就医抑郁症可能是一种自我加重的疾病,患者越来越沉重的症状可能导致抑郁状态的持续和加剧。
因此,一旦患者出现抑郁症状,应当及早就医。
2. 遵医嘱服药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必须遵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停止或改变剂量。
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应与医生保持联系,反馈治疗效果,尽早纠正副作用。
3. 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的方式来减轻抑郁的症状,例如锻炼身体、定期休息以及亲近家人和朋友。
同时,遵循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很必要。
4. 心态调适心态调适对于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对于抑郁症患者,建议积极面对生活不如意的方面,学会更好地排解自己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态度,从而促进自我疗愈。
总之,严重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是非常严重的,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有什么我们都知道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通常情况下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包括3部分。
1.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
(1)情绪低落:常常表现为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感到自己无用(Worthlessness)、无助或绝望,认为生活毫无价值;或感到自己的疾病无法好转,对治疗和康复失去信心;对前途感到绝望,认为自己给别人带来的只有麻烦,连累了家人,甚至厌世、不愿活下去,产生自杀观念。
最危险的病理意向是自杀企图和行为,一旦有自杀决心,常比青年病人更坚决,行为更隐蔽,成功率更高。
老年期抑郁常伴有焦虑,表现为捶胸顿足、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徘徊于斗室之中。
(2)兴趣缺乏:对以前的各种业余爱好和文体活动如下棋、打牌、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均缺乏兴趣,或不愿见人,不愿讲话,对任何事物不论好坏都缺乏兴趣。
(3)乐趣丧失:或快感缺失(anhedonia),无法从家庭、工作或生活中体验到乐趣。
上述3个核心症状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可以在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也可以只表现其中的1种或2种症状。
有些患者虽然可以单独参加一些活动,或在家人、朋友的劝说下勉强参加一些活动,但却无法从中获得任何乐趣,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磨时间。
亦有些患者不承认自己情绪不好,但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或丧失乐趣。
2.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焦虑、自罪自责、妄想或幻觉等7个方面。
(1)焦虑:往往与抑郁同时存在,有时常成为抑郁的主要表现之一。
患者在焦虑时常可伴发躯体症状,如心悸、胸闷(胸闷【译】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
轻者若无其事,重者则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汗多、尿频等,甚至这些躯体症状可成为患者的主诉。
(2)自罪自责:常无端内疚,认为自己的疾病给家人带来了负担,对不起父母、子女或亲朋,甚至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痛悔不已,妄加责备,严重时会达到妄想的程度。
抑郁症患者皮肤电反应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分析张建;岳莹莹;袁勇贵【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特点及其与焦虑抑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首发抑郁症、19例复发抑郁症和2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SSR潜伏期和波幅.结果首发抑郁症和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双侧上下肢SSR波潜伏期和波幅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性抑郁症的左上肢SSR波潜伏期显著长于首发稀有症(P=0.034);抑郁症的双侧上下肢SSR 波潜伏期和波幅与HAMD、HAMA的评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能并不能敏感地反映抑郁症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因而其临床应用价值也尚不能肯定.【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年(卷),期】2013(026)001【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抑郁症;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自主神经【作者】张建;岳莹莹;袁勇贵【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抑郁症患者有较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目前对此尚缺乏客观检查手段。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flex,SSR)是一种与汗腺活动有关,并反映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表皮电位,临床上用于检测植物神经功能,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神经电生理指标[1]。
为此,本文对首发和复发抑郁症患者的SSR 进行研究,试图寻找抑郁症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电生理学检查方法。
现报道于后。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0 年8月~2012 年7 月心理精神科住院51 例抑郁症患者。
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抑郁症诊断标准[2];②年龄18~65 岁,性别不限;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 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 分;④入院前2 周未服用过抗抑郁药及其它抗精神病药物;⑤患者均知情同意。
成人焦虑与抑郁共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断(2024)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都是很普遍的疾病,经常共存。
与仅有其中一种障碍的患者相比,同时有焦虑和抑郁障碍的患者通常功能受损更为严重、生活质量下降更多且治疗结局更差。
关于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程、评估和诊断,现有研究主要针对抑郁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 r, G AD)。
这类疾病的诊断比较复杂,因为存在混合性焦虑与心境状态,并且这两种障碍的躯体和清绪症状存在大量重叠。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5将焦虑痛苦归为重性抑郁的亚型。
本专题将介绍焦虑与抑郁共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与诊断。
流行病学人群样本焦虑与抑郁障碍在人群样本中具有较高的共病率。
据报道,美国成年人中焦虑障碍与重性抑郁的终生患病率分别是28.8%与16.6%。
3项国际研究发现,抑郁与每一种焦虑障碍都显著相关,其中与GAD患者的相关性最高,与广场恐淇症及特定恐怖症的相关性最低。
一般人群中焦虑与抑郁共病的终生患病率非常高。
例如一项纳入1783例个体的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的焦虑障碍终生发生率为75%焦虑障碍患者的重性抑郁终生发生率为79%。
一项研究纳入了来自24个国家的74,045例成人,发现DSM-IV/复合性国际诊断访谈表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的平均终生患病率为11.2%;其中45.7%的个体—生中还有—种或多种焦虑障碍。
—项研究纳入20,013例单相MDD美国成年患者,发现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的终生患病率为0.77%,除SAD 外其他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3.71%。
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的12个月患病率(3.5%)比单纯心境障碍的患病率(即,不合并焦虑障碍、进食障碍或精神分裂症的心境障碍,3.1%)更高,但低千单纯焦虑障碍(7.7%)。
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失眠、疼痛、乏力、全身不适、异常感觉及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是焦虑、抑郁与躯体化患者的常见躯体症状和主要就诊原因,情感症状往往被躯体症状掩盖,难以引起重视。
综合医院医生不能正确识别处理,造成患者病情迁延,辗转各处就诊,大量消耗医疗资源,损害社会功能,甚至加剧医患矛盾。
如何快速识别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并运用有效手段进行干预成为综合医院医生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学与行为神经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参考美国精神病联合会、加拿大焦虑障碍协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等专业学会制定的最新指南,结合我国综合医院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诊断治疗的临床实践,形成本共识,以期为广大综合医院临床医生提供借鉴与帮助。
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在综合医院相当普遍,国外研究发现超过50%的初级保健诊所就诊患者。
存在焦虑、抑郁或躯体化症状。
国内多中心、大样本调查显示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校正患病率在综合医院就诊患者分别为8%、12%、4%,远高于一般人群患病率。
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可涉及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运动等多个系统,是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哮喘、癌症等躯体疾病发生或进展的危险因素。
我国综合医院医生对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识别诊断率低,合理治疗率更低。
综合医院对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症状的诊断多采用"状态"和"障碍"等,本共识参考相关指南及疾病诊断标准并结合临床实践,首先对焦虑、抑郁与躯体化"状态"和"障碍"等临床诊断用语进行区分与描述,有助于临床使用。
"状态"一般指严重程度达中等或以上,超出患者承受或调节能力,对生活和社会功能造成影响,需要医学处理的状况(如"抑郁状态""焦虑状态",躯体化更多诊断为"躯体化"或"躯体化症状");"障碍"则符合精神科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双相障碍双相障碍也称双相情感障碍,是指临床上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一般呈发作性病程,躁狂和抑郁常反复循环或交替出现,也可以混合方式存在,每次发作症状往往持续一段时间,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量研究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
(一)遗传与环境因素1.家系研究双相障碍患者的生物学亲属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患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风险也越高,以及有早发遗传现象即发病年龄逐代提早、疾病严重性逐代增加。
2.双生子与寄养子研究研究发现双相障碍的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其中同卵双生子同病一致率为60%~70%,而异卵双生子为20%。
寄养子研究也显示,患有心境障碍的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高于正常亲生父母所生寄养子的患病率。
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遗传因素在心境障碍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远甚于环境因素。
3.分子遗传学研究心境障碍的疾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尚需深入研究。
分子遗传学研究涉及多条染色体和基因,虽然有不少阳性发现,但目前尚缺乏肯定的研究证据。
候选基因研究也未能证实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B羟化酶基因、5-羟色胺受体基因、单胺氧化酶基因等与本病的明确相关性。
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提示,应激、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家庭成员息重病或突然病故)及社会经济状况缺乏等因素与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关系。
激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与抑郁发作的关系较为密切。
(二)神经生化因素一些研究初步证实了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及相应受体功能改变,可能与双相障碍的发生有关,证据主要来源于精神药理学研究资料和神经递质代谢研究。
1.5-羟色胺(5-H)假说,该假说认为5-HT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5-HT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职业性锰中毒诊断标准职业性锰中毒是一种由于长期接触锰及其化合物而引起的职业病,其诊断标准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职业性锰中毒诊断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诊断:一、接触史。
患者是否长期从事与锰有关的工作,如锰矿开采、冶炼、焊接、电池制造等行业,是否长期接触含锰化合物的化工产品或农药等。
二、临床表现。
职业性锰中毒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症状,以及震颤、肌无力、动作迟缓、步态不稳等运动障碍症状,还可能出现出汗异常、瞳孔异常、心率异常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三、体征。
患者体检可能出现锰斑、震颤、肌张力增高、锰味、锰臭等特征性体征。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职业性锰中毒的重要手段,包括锰浓度检测、锰尿排泄量检测、锰血浆浓度检测等。
五、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通过头部MRI、CT等检查手段,观察患者脑部结构是否出现异常。
六、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神经传导障碍或肌电图异常。
根据以上诊断标准,医生可以综合患者的接触史、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职业性锰中毒。
在诊断确认后,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职业性锰中毒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及时准确地诊断,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加强对职业性锰中毒的认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警惕性,共同努力预防和治疗职业性锰中毒,保障职工健康。
有关抑郁症的心理学一、抑郁症:定义与症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情感低落、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下降、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疲劳无力、性格转变等。
抑郁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自杀行为,故需及时妥善治疗。
二、抑郁症的心理学成因1.遗传因素:抑郁症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有家族病史者易患抑郁症。
2.神经系统因素:抑郁症患者大脑皮层皮层皮质皮下区的代谢率降低,可引起情绪调控和认知功能失调。
3.人格因素:患有抑郁症的人往往具有过于自责、敏感、内向、孤独等人格特点,这些特点容易导致个体对负性事件产生负面情绪反应。
4.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支持不足、重大生活事件、生活压力等均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三、抑郁症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水平来治疗抑郁症状。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动力治疗、支持性治疗等,可通过调整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情绪反应来改善抑郁症状。
3.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电生理仪器监测身体的自主神经功能,让患者获得对身体的自我控制,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缓解抑郁症状。
四、预防抑郁症的心理干预1.学会自我调节:注重生活习惯的调节,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健康,也可以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瑜伽、深呼吸等。
2.提高社交能力:增加人际联系,多参加社交活动,排解负面情绪。
3.寻求心理咨询:当出现情绪问题时,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理清思路,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缓解情绪。
4.对生活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面对人生中的挑战,学会适应生活变化,保持积极的生活心态。
五、抑郁症的康复重建抑郁症的康复重建需要个体及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同时也需要个体积极的合作、努力,并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症状,重建良好的心理健康,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植物神经检查植物神经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用于评估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异常情况。
植物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份,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心率、血压、消化和排泄等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神经检查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目的、检查方法、结果解读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检查目的植物神经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是否正常,以匡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
常见的疾病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糖尿病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
通过植物神经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的状况,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二、检查方法1. 神经电生理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神经电活动,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常用的方法包括心电图(ECG)、脑电图(EEG)、肌电图(EMG)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心脏、脑部和肌肉的神经活动,从而了解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的状况。
2. 自主神经反射测试:通过刺激患者的自主神经反射,评估其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常见的自主神经反射测试包括心率变异性测试、血压变异性测试、呼吸变异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反射,观察和记录其心率、血压和呼吸的变化,从而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三、结果解读1. 神经电生理方法的结果解读:根据记录的神经电活动,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是否正常。
例如,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脑电图可以评估脑部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肌电图可以评估肌肉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2. 自主神经反射测试的结果解读:根据观察和记录的心率、血压和呼吸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例如,心率变异性测试可以评估心脏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血压变异性测试可以评估血管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呼吸变异性测试可以评估呼吸系统的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四、注意事项1. 植物神经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医生应负责解读检查结果。
2. 在进行植物神经检查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如住手使用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或者饮食限制等。
植物神经检查植物神经检查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是控制人体各种自主机能的神经系统,包括心率、呼吸、消化、体温调节等。
植物神经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一系列与自主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
一、植物神经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植物神经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功能,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通过检查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或迷走神经功能异常等。
这些异常的存在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通过植物神经检查,医生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植物神经检查的常用方法1. 心率变异性分析:通过监测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评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
常用的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间域分析是通过计算相邻心搏间期的标准差和均值等参数,来评估心率的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越高,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越好。
频域分析是通过将心率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分析不同频率段内的心率变化情况。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有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和总功率等。
2. 眼底检查:通过观察患者的眼底情况,评估自主神经对眼部血管的调节功能。
眼底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导致的瞳孔扩张等。
3. 血压变异性分析:通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评估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
常用的血压变异性分析方法包括时间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时间域分析是通过计算相邻心搏间期和相邻收缩压间期的标准差和均值等参数,来评估血压的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越高,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平衡状态越好。
频域分析是通过将血压信号转换为频率信号,分析不同频率段内的血压变化情况。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有低频功率、高频功率和总功率等。
4. 神经电生理检查:通过测量患者的神经电活动,评估自主神经对肌肉和皮肤的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