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播电视史重点
- 格式:pptx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25
紧目丁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实务探索——传播与教育《中外广播电视史》教学改革探析唐雨晴(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湖南永州425199)摘耍:《中外广播电视史》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认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律,开阔眼界和思路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学生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
鉴于此,如何对教学方法做出新的尝试和调整,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广播电视史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中外广播电视史>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认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规律,开阔眼界和思路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很多同学对这门课程并不感兴趣。
提起广播电视史,大多数学生的反应是枯燥乏味,学了没用。
这也提醒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重视这一问题,对教学方法做出新的尝试和调整,以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一、详略得当。
突出教学■点当前,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分为两种情况:有部分院校是将其融合作为一门课程——<中外广播电视史>讲授;而有的院校<中外广播电视史>是分为<中国广播电视史>和<外国广播电视史>两门课程开设的。
不论是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两门课程,广播电视史的教学内容都非常丰富,尤其是外国广播电视史,历史更悠久。
但是学时有限,教师在讲述的时候不能面面俱到,必须精选重点,什么地方应该重点讲述,什么章节应该略过,都应该处理得当。
比如外国广播电视史,对于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就要重点讲,而像拉丁美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广播电视事业,可以略讲或不讲。
因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事业历史悠久,而且相对发达,能够给中国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尤其是美国的电视业,目前,美国电视传媒业无论是从技术的发展水平、市场的发展程度、还是跨国媒体集团在全球的影响力来说,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美国的电视业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革,才有了今天的繁荣?究竟是怎样的广播电视体制,才成就了它今天的活力?这里面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而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学生最想了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讲述。
第八节中外电视发展史一世界电视发展史1电视的发明(1)硒的“光电效应”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Se。
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硒有“光电效应”。
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运用硒的光电效应发明了一种用机械的方法来实现分割图象和轮流传送的器械,即圆盘机械电视。
(2)贝尔德—机械式扫描电视发明者1926年贝尔德完成电视画面的完整组合及播送,1月26日在伦敦作公开示范表演,被称为“电视之父”。
1928年贝尔德将电视画面由伦敦发送到格拉斯和纽约。
1930年,英国广播公司和贝尔德合作,试验成功了有声的电视图像及其传送。
然而,机械电视具有设备太笨重、噪音太大、不易操作等缺点。
(3)电子(全电动)电视的出现1923年俄国人佐里金(1919年移民美国)发明电子摄像管——是全电动电视的关键部分。
1927年,美国科学家菲洛·法恩斯沃斯展示了他的图像分解仪。
1929年7月,他研制出第一个全电动电视系统,同年9月,他终于成功传送了静止图像——幅黑色三角形的图案,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由机械扫描时代进入到电子扫描时代。
(4)机械电视与电子电视的区别第一,一是现代电视图像的摄像和显示不再靠机械转动,而是用电子束扫描靶标。
被摄的影像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投射在摄像管底部的硒板上,通过电子束扫描,记录下图像映射在硒板上的光线变化。
显像时再通过电子束扫描,在荧光屏上还原光线的变化,形成图像。
第二,二是现代电子扫描技术的扫描方式不再是螺旋形,而改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行一行地进行扫描,每一行都包括数以千计的扫描点。
而且摄取和显示图象的扫描运动完全同步进行。
第三,是电子扫描比机械扫描快得多,而且电子扫描可以做到行多、点多,将图象分解的颗粒更细,并进行精确控制,因此它产生的图象要更清晰、稳定。
(5)电视的成型1936年英国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BC。
*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电台(张作霖刘翰1926)*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大陆报——奥斯邦广播电台(洋办1922)*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国民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中国第一座电视台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中国创办最久的报刊:大工报(19世纪末——至今)*古代最早的报刊(一般被认可的):唐代《进奏院状》*《收租院》是我国纪录片的第一个高峰*北京电视大学是亚洲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个电视教育节目:教授汉语拼音。
*公共产品理论:对于产品的个人消费或集体消费对于其他的消费者没有影响。
它的根本属性并不在于所有权,而是公共的且互不影响的使用权。
*心态与电视:欲知:受众欲使人知:媒体欲被认知:广告*传播史:新闻史广播电视史(事业史业务史思想史)*新闻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新媒体*中国两大新闻社:中国新闻社新华社*中央三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故事片相对的两面专题片(主题先行,论据牵强)*传播的类型: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内向(自我)传播*第一媒介:报刊第二媒介:广播第三媒介:电视第四媒介:网络第五媒介:新媒体第一章广电的科技术与事业第一节电子传播时代的技术演进与应用一.电的发明1.静电的发现2.1745年,荷兰人莱顿用“莱顿瓶”产生的电流可传达两英里导线。
1790年意大利,伏特发明蓄电池。
法国人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根据“磁”可以产生“电”的效应,发明了发电机。
3.有线电报1837年,美物理学家,莫尔斯,有线电报实验成功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发出第一封电报(上帝创造了什么?)4.有线电话1875年6月2日贝尔研制成功电话1876年2月14日在费城博览会上展示了电话系统(电话发明日)二、电磁波的发现及无线电报和广播技术的发明1.法国人安培发现电磁感应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发电机2.1864年苏格兰数学家马克斯韦尔提出电磁波存在理论,据此,后人发明无线电和雷达。
电子传播的三种要素动机渠道编码美国KDKA时间地点KDKA广播电台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于1920年11月2日在美国匹兹堡开始播音。
电视大观综艺节目时间1952年第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精办节目”的口号,集中力量建设中央。
但是挫伤了地方办广播的积极性。
科学`技术人一环境一社会模式(经济、政治、生活、文化)《装用广播无线电接收机暂行规则》: 1924年,当时的北洋政府交通部颁布,是为中国第一步关于无线电广播的法规。
这个法规允许国民有条件地(例如每年缴纳牌照费)使用收音机,同时,交通部开始筹备建立中国的广播电台。
萨尔诺大:萨尔诺天有时被称为“美国广播之父”1926年,在他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总经理时缔造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网NBC,1940年,他又缔造了同名的第一个电视网,成为推动电视进入消费者市场的第一人。
《公共电视:行动纲领》: 1967年,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发表报告-《公共电视:行动纲领》,将福特基金会支持的“教育电视”的含义推广开来,成为“公共电视”的意义,并流行起来。
《公共电视:行动纲领》为美国公共电视的立法和建构体系绘出了蓝图。
肥皂剧:种日间连续剧,又名“肥皂剧” ,因洗涤剂商赞助而得名。
20世纪30年代早期肥皂剧在美国广播中出现, 40年代达到全盛时期,从早到晚不停地播出。
肥皂剧讲述一些伤感、浪漫、悲喜交集的故事,目标受众是家庭主妇。
电视电影:即专为电视制作的电影。
60年代电视电影在美国发展起来,通常是单本剧或微型剧集。
电视电影按照电视比较粗放的要求,采用电影老练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既有电影效果,又有电视效率。
它不像电影似的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精雕细刻,但比一般同期录音、多机拍摄、一遍就过的电视剧精致。
《新闻纵横》: 1994年诞生,是紧紧跟踪热点新闻的述评性节目,晚于《焦点访谈》 ,每次20分钟,融报道和评论为一体,也是中国最早开办的广播舆论监督性节目之一。
1、主持人:具有采、编、播、控等多种业务能力,在一个相对固定的节目,作为主持者和播出者。
集编辑,记者,播音员于一身。
在广播或电视中,出场为听众,观众主持固定节目的人。
2、彩色电视制:美国最先,法国在美国恩NTSC制的基础上研制的塞康SECAM制,德国在美国的基础上研制的帕尔PAL制,我国就用的PAL制。
3、地球村的概念是麦克卢汉提出的。
4、广播事业的诞生与发展最根本的动因是社会的需要。
可以理解为广播电视人的不断需求。
内因是内在核心本身行业发展运营是推动力,外因是技术。
5、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电台在总统大选日正式开播,呼号为KDKA.6、美国的CBS,NBC,ABC三大广播网;全球第一个全天播放新闻的是CNN;,7、30年代一系列重大事件成就了广播电台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
8、收视率调查有美国的尼尔森媒介调查公司,央视的索伏瑞调查公司。
9、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人刘翰在1926年10月创办的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呼号XOH民营广播;1927年我国上海新新公司创办我国第一家私营广播电台。
10、抗战相持阶段,1939年2月6日在重庆建成中央短波广播电台,194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文名为中国之声VOC;1940年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成,呼号XNCR,后更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更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同年12月5日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1、20世纪80年代北徐南李,即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空中之友>>主持人徐曼和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信箱>>主持人李一萍;1983年确定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对内广播网发展方针,这是主领方针。
12、我国第一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开始试播的北京的北京电视台,它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于9月2日正式开播;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创立,标志着广播网的初步形成;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开办,是央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专栏节目;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问世,这是当时国内最长的调查性深度报道和栏目;<<望长城>>纪录片,1993年,上海纪录片编辑室问世,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纪录片来命名的电视节目。
科技方面1.意大利科学家伏特于1970年发明蓄电池。
法国人安培据此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电磁波理论并发明了发电机.2.无线电之父——马克斯韦尔。
电磁波理论的实验:赫兹3.1895年波波夫和马可尼同年宣告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4.1915年费辛顿和亚历山德森生产出交流电发射机经改进的亚历山德森发射机成为再起的标准无线电广播设备5.1883年爱迪生发明了真空管白炽灯6.1904年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明二极管。
1906年美国人德弗雷斯特发明三极管。
1906到1907年德弗雷斯特取得三极管专利权并命名为音频管。
7.1947——布莱顿肖克利和巴丁发明晶体管8.1933阿姆斯特朗发明调频制方法9.1876贝尔发明电话1877爱迪生发明唱机和电影艺术10.1888名为柯达的简易照相机问世11.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12.美国——凯瑞——图像分解方法1880——法国人-——勒布朗——扫描技术13.电视之父——贝尔德他发明机械电视系统可以播出彩色电视14.1895年詹金斯——电影放映机15.1878——英国克鲁克斯——阴极射线管16.1928——佐里金——第一台光电显像管研制成功17.美国电视之父——萨尔诺夫18.1844.5..24——电报诞生日19.1876.2.14——电话的发明日贝尔20.1906圣诞之夜——广播时代的开端21.1920.11.2——世界广播事业诞生日2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电视的研究和实验最有贡献的国际英美德23.1929.BBC开始试播电视。
1927——通用电气公司—建立第一座做实验电视台。
24.美国——1941年1月——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提出新的NTSC制式标准25.1877——美国人——伯里纳——发明唱盘和横行唱针26.1958——立体声录音机发明20世纪80年代——激光唱盘(CD)27.1929——BBC开始采用钢丝式录音机进行广播28.1959九月东芝公司发明螺旋式录像技术1980索尼推出八毫米磁带摄录像机29.1958——法国开发出SECAM制式即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
通俗剧创造模式;1.类型剧:武侠、偶像、伦理、反腐、戏说、情景喜剧2.系列剧:《康熙微服私访》、《李卫当官》、《重案六组》、《仙剑奇侠传》、《狄仁杰》3.京派和海派:《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粉红女郎》、伦理剧在京,偶像剧在沪——郭德纲、周立波4.时尚化:红楼选秀、偶像剧、潜规则、时事通俗电视剧的接受心理机制:1.白日梦的体验(代替性原则)2.游戏精神与大众狂欢原则(社会的礼仪)3.怀旧的情绪(历史记忆、怀乡)4.建立身份认同(娱乐至死、大儒意识)电视发展概况:1.艰难创业时期(1958-1965):北京电视台建立2.曲折发展时期(1966-1978):1973年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76年只有300万台电视。
1978年1月1日,BTV开办。
《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全国电视广播网形成。
1978年5月1日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简称CCTV.3.蓬勃发展时期:(1979- )1988年电视机有1.43亿台,1997年达到3.17亿台,成为世界级电视大国。
电视剧相关知识:1.《一口菜饼子》诞生于1958年6月15日,是最早的电视剧。
2.《四世同堂》1958年;《努尔哈赤》1988年;《红楼梦》1987年;《末代皇帝》1988年;(以高雅剧为主)3.1990年50集通俗电视剧《渴望》播出4.“编故事”的通俗剧:《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爱你没商量》、《京都纪事》;“戏说剧”《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片头有四个大字“不是历史”;《还珠格格》和《康熙微服私访》1999年出现5.反腐剧:《苍天在上》(1996)、《忠诚》(1999)、《黑洞》《我主沉浮》(2006)言情剧:海岩剧-《永不瞑目》、《玉观音》伦理剧:《牵手》、《一地鸡毛》、《空镜子》、《中国式结婚》、《新时代结婚》、《蜗居》武侠剧、奇幻剧:《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仙剑奇侠传》反特剧:《梅花档案》、《一双绣花鞋》、《潜伏》、《隐形将军》关于知名的广播电视公司相关知识:NBC: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全国广播电视始建于1926年。
《中外广告史》常识集要提纲第一编中国广告第一章原始社会末期到鸦片战争前的广告第一节奴隶社会及其以前的广告1、人类广告的起源是从社会广告开始的。
1.早期社会广告传播介质的主要形式:鼎、石刻、碑碣、志等;2.政治广告:诰、制、策、判、令、敕(音赤)、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等;3.军事广告:烽火、表、檄文、露布等。
2、经济广告在社会广告之后发展起来,早期经济广告的主要形式:1.口头广告(王亥仆牛鼓刀扬声)2.实物广告(抱布贸丝陈肆辨物)3.标记广告4.音响广告、招牌和幌子广告等。
3、“商”与“贾”不同的广告形式?春秋时期,我国已有商贾之分:“商”:按地区远近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带着货物前往进行交易的称为商。
“贾”:把人们需要的货物,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的称为贾。
由于二者的经营方式不同,于是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1.行商与音响广告2.坐贾与招牌、幌子招牌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以后在帘子上写上店名。
继而又以木牌代替帘子,在木牌上题写文字,可称为“店标”。
幌子原为布幔,幌子主要表示经营的商品的类别和不同的服务项目,可称为“行标”。
第二节战国至隋朝时期的广告1、商业广告的发展:1.悬帜广告:出现在战国时期。
(狗猛酒酸)2.悬物广告:汉以后较为流行,起到招牌广告的作用。
(当垆卖酒卓文君)3.标记广告:反映了我国古代商品生产者最早的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物勒工官”)4.商品命名广告:张芝笔等。
5.广泛流传的“买卖”故事:“马价十倍”伯乐2、社会广告的发展:悬赏广告(“立木为信”);凸显商品优点广告(自相矛盾)3、关于隋代广告:1.市分东西;2.实物陈列广告:龙须席;3.餐饮发达,外商免费;4.我国古代最早的广告实物:公益“告白”残纸(防恶狗)。
第三节唐宋时期的广告1、唐代广告:1.灯笼广告的兴盛:起自五代,唐宋盛行。
2.旗帜广告发展:旗帜广告以酒旗使用最多。
又名:酒帘、酒幌、青帘。
广播电视发展史复习题复习题一、世界部分1、简述广播的诞生与发展(线索、点)诞生:四个阶段:(1)无线电波的发现(2)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3)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4)电台广播的诞生发展:四个阶段(1)20世纪20年代,初创(2)20世纪30一40年代,大发展(3)第二次大战以后,在全世界普及(4)20世纪90年代,新的飞跃第一阶段:这时期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1922年苏俄、法国、英国1923年德国1924年意大利1925年日本至20年代末,北美和欧洲各国大多有了自己的广播,亚洲和拉丁美洲也有一些电台出现。
第二阶段:随着第二次大战的迫近和爆发,广播电台传播新闻、进行宣传的功能突出起来,各国朝野对它倍加重视,公众也把它作为获得国内外信息的重要途径。
于是欧美、大洋洲以及拉丁美洲的广播事业蓬勃发展,亚洲、非洲不发达国家电台也在增多。
第三阶段:区域更广: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兴办广播,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文化服务。
发达国家和拉美地区的广播事业继续发展,一方面向城乡各个角落普及,一方面电台又分门别类日趋专门化。
技术更先进:70年代以后调频广播广泛兴起,80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接收设备在不断优化、简化、多样化,广播传送的质量、效率、距离都有了空前的进步第四阶段: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模拟广播正在向数字音频广播过渡。
1995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率先进行全国性的数字音频广播,随后瑞典、丹麦、法国、德国、荷兰、瑞士、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开办数字广播。
与此同时,传统的无线广播正在同互联网络相结合、向网上广播发展。
1998年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的1550多个电台在网上建立了网站,凭借互联网络传送各种节目,使传统的地面和卫星传送方式同网络传播结合起来。
这一过程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给广播事业带来全新的面貌和革命性的变化。
2、简述电视的诞生与发展(线索、点)电视诞生的三个阶段:(1)电视技术的准备(2)实验性的电视播映(3)正式的电视播送电视发展:二战后的发展大战结束后,英、法、苏、德等国电视事业才逐步恢复,随后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兴办。
中外广播电视史第一章广播电视的诞生与体制第一节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一广播事业的诞生1 1906年 ,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进行广播[广播时代的开始]2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报道总统选举中的票数[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3 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500家4 1922年5月,莫斯科中央无线电台开始试播5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 BBC成立6 1924年,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7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二电视事业的诞生1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2 1936年,BBC于1936年11月2日起正式播放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3 1937年,德国柏林建成电视台4 1941年,美国创办第一批商业电视台5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电视台6 二战爆发后,电视台发展几近停顿第二节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一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1 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2 包括:体系与体制两大方面3 为何要建立广播电视体制?•传媒由谁经营?•传媒由谁管理?•管理权限如何划分?•机构如何设置?•传媒对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公众如何利用?•……4 广播电视体制在广播时代形成在电视时代逐步完备二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1 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2 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幅员、人口、语言、地理、文化传统等。
3 国际惯例的约束三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⒈商营制(私营商业制)⑴源流:①广播在起源阶段都经历过短暂的无政府状态②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③广告的采用促使商营制形成④二战结束后,商营制地位得到巩固⑵代表国家: 美国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⑶经营:遵循典型的商业经营思路⑷内容选择:①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②生动活泼,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③趣味低级,娱乐无节制⒉国营制(公有国营制)⑴规定: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⑵思想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思想⑶主要代表国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⑷财政:来自计划经济和国家拨款,其他行业援助等⑸特点: ①媒介的活动服从于政府②执政党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媒介的传播内容③广播电视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对来自西方的节目进行严格控制⒊公法制(公共服务制)⑴思想基础:社会责任理论⑵代表国家:西欧,尤其以英国和德国为最⑶特点:①政治上相对独立②非商营的,不播广告③收入主要来自收视费④节目格调高雅,制作精良小结:不同国家新闻体制可能不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