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配筋率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配筋率是指用钢筋的截面积除以梁或柱的截面积再乘以100%。
钢筋的截面积可以查钢筋手册。
4根螺纹18 :10.18平方厘米,6根螺纹20:18.85平方厘米,配筋率:(10.18+18.85)/40*80 =0.009,配筋率0.9%。
配筋率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纵向受力(拉或压)钢筋的面积与构件的有效面积之比(轴心受压构件为全截面的面积)。
受拉钢筋配筋率、受压钢筋配筋率分别计算.计算公式:ρ=A(s)/bh(0)。
此处括号内实为角标式中:A(s)为受拉或受压区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h(0)为截面的有效高度。
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数量的一个参数。
配筋率是影响构件受力特征的一个参数,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结构构件的破坏形态,不发生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配筋率又是反映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
梁、柱最大最小配筋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第8.2.3条解释: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s/(bh0);对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取ρ=(Ap+As)/(bh0)。
第10.1.8条当按单向板设计时,除沿受力方向布置受力钢筋外,尚应在垂直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条限制。
柱的配筋率:取全截面。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3.1条: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
柱的最大配筋率为5%。
4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闭环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6.3.3条: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桩身强度计算桩径(m)混凝土强度桩身折减系数钢筋配筋率钢筋强度3.221.10.750360单桩承载力计算厚度(m)桩径(m)扩底直径侧阻标准值端阻标准值25 1.4 1.450050009331200933300单桩承载力计算(省规)厚度(m)桩径(m)扩底直径侧阻标准值端阻标准值25 1.84500050009 1.2 1.26009 1.2 1.2150单桩抗拔力计算(省规)厚度(m)桩径(m)扩底直径侧阻标准值端阻标准值微风化3 1.8 1.850005000强风化70.150.15600砂土70.150.15150单桩承台局压验算Fl《1.35*Bc*Bl* fc*AlnBc Bl fc Aln 1.35*Bc*Bl* fc*Aln1119.1100000025785 Bl=根号(Ab/Al)Ab Al Bl111桩身压缩计算(纯混凝土)桩顶荷载桩长桩身弹性模量桩身直径1200004532500000 2.8桩身压缩=26.99757mm桩身压缩计算(钢管桩)桩顶荷载桩长桩身弹性模量桩身直径钢管壁厚250004534500000 1.80.035桩身压缩=9.0775527mm连续墙承载力计算入岩深度墙厚侧阻特征值端柱特征值承载力特征值250.8250200015060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C20C25C30C35考虑钢筋强度桩身强度9.611.914.316.7 094227.91111kN总侧阻总端阻承载力标准值特征值(kn)5495076936264331321.5 10173.6010173.65086.8 2543.402543.41271.7总侧阻特征值总端阻特征值35325 2034.72 508.68总侧阻特征值总端阻特征值3391.2158.25639.564钢管柱承载力计算混凝土强度钢材强度钢管外壁钢管壁厚混凝土柱直径kN23.12651800501700承载力折减系数径厚比0.731.78867925套箍系数=0.5~1承载力No=58433.46367kN1~2.587259.72425kN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C20C25C30C35C402.55 2.833.15 3.25钢弹性模量200000000C40C45C5019.121.123.1钢管面筋混凝土面积套箍系数a 2747502268650 1.3893257841C45C503.35 3.45。
桩身配筋选用表(非广东、浙江地区)
规范推荐的构造要求(“可”条文)
高层建筑桩身构造配筋选用表(三)非广东、浙江地区
建议适用范围:1)高度28-60m高层建筑;
2)高度介于45-60m、承受水平力较大(如7、8度区、或w0.60)且地下室、桩侧土体很差时宜按表二选取;
备注:1)桩身直径600~700时,箍筋直径取φ6;桩身直径800~1500时,箍筋直径取φ8,桩身直径大于1500时取φ10。
对于桩侧土体较好、理论上基本不承受水平力、且不考虑钢筋受压的桩,箍筋间距@250;
2)桩顶箍筋加密长度2~3m,间距@100。
对于受水平荷载较大、承受水平地震作用、以及计算计入受压钢筋作用的桩,加密长度为5倍桩身直径;
3)加劲箍直径可参照浙江规定选取。
桩身直径1600~2500时,建议取φ18;桩身直径2600~3000时,建议取φ20。
但对于井下绑扎钢筋的人工挖孔桩,加劲箍最大不宜超过φ16,不应超过φ18。
4)弱腐蚀及以上环境,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抗渗等级不小于P8。
5)应满足试装加载2倍特征值的要求,即混凝土强度、抗拔桩配筋尚应按试装加载值控制设计。
浙江省图集-钻孔灌注
一、高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A1)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原图集注:桩顶5D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50mm。
二、高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A2)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原图集注:桩顶5D范围内箍筋加密,间距为150mm。
备注:1)本表格按照浙江省标准图集《2004浙G23钻孔灌注桩》第11页“配筋表(一)”编制;该图集解2)本表采用的原图集中“安全等级”,应为对应旧的桩基规范,现应理解为对应甲级、乙级基础
三、多层建筑 桩基安全等级为一级(B1)时桩身配筋构造要求计算表
孔灌注桩配筋表
配筋表(一)”编制;该图集解释为本表适应于高层建筑。
现应理解为对应甲级、乙级基础设计等级。
灌注桩(基坑支护桩)受弯均匀配筋计算内力输入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基本组合分项系数γF 1.25弯矩标准值1403kN▪m 弯矩设计值1928.4kN▪m 材料输入参数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6.7N/mm 216700kN/m 2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 1.57N/mm 21570kN/m 2纵向钢筋强度等级HRB400纵向钢筋强度设计值f y 360N/mm 2360000kN/m 2桩身截面参数截面半径r 0.5m 保护层厚度70mm 纵向钢筋中心所在圆周半径r s 0.416m 纵向钢筋根数n 25.1根实配根数26纵向钢筋直径φz 28mm 单根纵筋面积615.8mm 2桩身截面面积A =πr 2=0.785398163m 2配筋试算:输入α,调整α直至弯矩满足要求假定α值α取0.3受拉钢筋与全部纵筋截面面积比αt =0.65纵筋面积A S 由0.015472m 2弯矩计算值M=1990.8kN ▪m 实际配筋面积A s =16009.60.016009556m 2实际配筋弯矩计算值M=2034.3≥1928.4kN▪ma f c A(1-sin2p a /p) + (a - a t )f y A s =0可得A s =2/3f c Arsin 3p a /p + f y A s r s (sin p a + sin p a t )/p=2/3f c Arsin 3p a /p + f y A s r s (sin p a + sin p a t )/p=说明:表中蓝色字体自行输入,先假定一个α值,然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弯矩值调整α,直至弯矩计算值大于弯矩设计值,则停止计算。
计算结果判断:配筋满足要求实际配筋 26Φ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