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统计力学与量子力学-2001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255.49 KB
- 文档页数:6
量子力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量子力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量子理论基础1.1 由黑体辐射公式导出维恩位移定律:能量密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温度T成反比,即T=b(常量);并近似计算b的数值,准确到二位有效数字。
解根据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1)以及,(2),(3)有这里的的物理意义是黑体内波长介于λ与λ+dλ之间的辐射能量密度。
本题关注的是λ取何值时,取得极大值,因此,就得要求对λ的一阶导数为零,由此可求得相应的λ的值,记作。
但要注意的是,还需要验证对λ的二阶导数在处的取值是否小于零,如果小于零,那么前面求得的就是要求的,具体如下:如果令x= ,则上述方程为这是一个超越方程。
首先,易知此方程有解:x=0,但经过验证,此解是平庸的;另外的一个解可以通过逐步近似法或者数值计算法获得:x=4.97,经过验证,此解正是所要求的,这样则有把x以及三个物理常量代入到上式便知这便是维恩位移定律。
据此,我们知识物体温度升高的话,辐射的能量分布的峰值向较短波长方面移动,这样便会根据热物体(如遥远星体)的发光颜色来判定温度的高低。
1.2 在0K附近,钠的价电子能量约为3eV,求其德布罗意波长。
解根据德布罗意波粒二象性的关系,可知E=h,如果所考虑的粒子是非相对论性的电子(),那么如果我们考察的是相对性的光子,那么E=pc 注意到本题所考虑的钠的价电子的动能仅为3eV,远远小于电子的质量与光速平方的乘积,即,因此利用非相对论性的电子的能量——动量关系式,这样,便有在这里,利用了以及最后,对作一点讨论,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粒子的质量越大时,这个粒子的波长就越短,因而这个粒子的波动性较弱,而粒子性较强;同样的,当粒子的动能越大时,这个粒子的波长就越短,因而这个粒子的波动性较弱,而粒子性较强,由于宏观世界的物体质量普遍很大,因而波动性极弱,显现出来的都是粒子性,这种波粒二象性,从某种子意义来说,只有在微观世界才能显现。
1.3 氦原子的动能是(k为玻耳兹曼常数),求T=1K时,氦原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09光信息量子力学习题集一、填空题1. 设电子能量为4电子伏,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6.125A )。
2. 索末菲的量子化条件为=nh pdq ),应用这量子化条件求得一维谐振子的能级=n E ( ωn )。
3.德布罗意假说的正确性,在1927年为戴维孙和革末所做的( 电 )子衍射实验所证实,德布罗意关系(公式)为( ω=E )和( k p= )。
4.三维空间自由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r pψ=( r p i e⋅2/3)2(1π ), ()()=⎰+∞∞-*'τψψd r r p p ( )(p p-'δ )。
5.动量算符的归一化本征态=)(r pψ(r p i e⋅2/3)2(1π ),='∞⎰τψψd r r p p )()(* ( )(p p-'δ )。
6.t=0时体系的状态为()()()x x x 2020,ψψψ+=,其中()x n ψ为一维线性谐振子的定态波函数,则()=t x ,ψ( t i t i ex ex ωωψψ25220)(2)(--+ )。
7.按照量子力学理论,微观粒子的几率密度w =2),几率流密度j =(()**2ψ∇ψ-ψ∇ψμi )。
8.设)(r ψ描写粒子的状态,2)(r ψ是( 粒子的几率密度 ),在)(r ψ中Fˆ的平均值为F =( ⎰⎰dx dx Fψψψψ**ˆ )。
9.波函数ψ和ψc 是描写( 同一 )状态,δψi e 中的δi e 称为( 相因子 ),δi e 不影响波函数ψ1=δi )。
10. 定态是指( 能量具有确定值 )的状态,束缚态是指(无穷远处波函数为零)的状态。
11.)i exp()()i exp()(),(2211t Ex t E x t x-+-=ψψψ是定态的条件是( 21E E = ),这时几率密度和( 几率密度 )都与时间无关。
12. ( 粒子在能量小于势垒高度时仍能贯穿势垒的现象 )称为隧道效应。
量子力学思考题及解答量子力学思考题1、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量子力学适用于微观体系,而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体系;(2)量子力学适用于不能忽略的体系,而经典力学适用于可以忽略的体系。
解答:(1)量子力学是比经典力学更为普遍的理论体系,它可以包容整个经典力学体系。
(2)对于宏观体系或可以忽略的体系,并非量子力学不能适用,而是量子力学实际上已经过渡到经典力学,二者相吻合了。
2、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这里“完全”的含义是什么?解答:按着波函数的统计解释,波函数统计性的描述了体系的量子态。
如已知单粒子(不考虑自旋)波函数)(rψ,则不仅可以确定粒子的位置概率分布,而且如粒子的动量、能量等其他力学量的概率分布也均可通过)(rψ而完全确定。
由于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不同,它一般只能预言测量的统计结果,而只要已知体系的波函数,便可由它获得该体系的一切可能物理信息。
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体系的全部信息显然已包含在波函数中,所以说微观粒子的状态用波函数完全描述,并把波函数称为态函数。
3、以微观粒子的双缝干涉实验为例,说明态的叠加原理。
解答:设1ψ和2ψ是分别打开左边和右边狭缝时的波函数,当两个缝同时打开时,实验说明到达屏上粒子的波函数由1ψ和2ψ的线性叠加2211ψψψc c +=来表示,可见态的叠加不是概率相加,而是波函数的叠加,屏上粒子位置的概率分布由222112ψψψc c +=确定,2ψ中出现有1ψ和2ψ的干涉项]Re[2*21*21ψψc c ,1c 和2c 的模对相对相位对概率分布具有重要作用。
4、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常被表述为:“如果1ψ和2ψ是体系的可能态,则它们的线性叠加2211ψψψc c +=也是体系的一个可能态”。
(1)是否可能出现)()()()(),(2211x t c x t c t x ψψψ+=;(2)对其中的1c 与2c 是任意与r无关的复数,但可能是时间t 的函数。
这种理解正确吗?解答:(1)可能,这时)(1t c 与)(2t c 按薛定谔方程的要求随时间变化。
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习题解答 第一章1. 一维运动粒子处于⎩⎨⎧≤>=-)0(0)0()(x x Axe x xλψ的状态,式中λ>0,求(1)归一化因子A ; (2)粒子的几率密度;(3)粒子出现在何处的几率最大? 解:(1)⎰⎰∞-∞∞-*=0222)()(dx e x Adx x x x λψψ令 x λξ2=,则323232023202224!28)3(88λλλξξλξλA AA d e A dx ex Ax=⨯=Γ==-∞∞-⎰⎰由归一化的定义1)()(=⎰∞∞-*dx x x ψψ得 2/32λ=A(2)粒子的几率密度xe x x x x P λλψψ2234)()()(-*==(3)在极值点,由一阶导数0)(=dxx dP 可得方程0)1(2=--xe x x λλ 而方程的根0=x ;∞=x ;λ/1=x 即为极值点。
几率密度在极值点的值0)0(=P ;0)(lim =∞→x P x ;24)/1(-=e P λλ由于P(x)在区间(0,1/λ)的一阶导数大于零,是升函数;在区间(1/λ,∞)的一阶导数小于零,是减函数,故几率密度的最大值为24-e λ,出现在λ/1=x 处。
2. 一维线性谐振子处于状态t i x Aet x ωαψ212122),(--=(1)求归一化因子A ;(2)求谐振子坐标小x 的平均值;(3)求谐振子势能的平均值。
解:(1)⎰⎰∞∞--∞∞-*=dx e Adx x222αψψ⎰∞-=02222dx e A xα⎰∞-=222ξαξd e Aαπ2A =由归一化的定义1=⎰∞∞-*dx ψψ得 πα=A (2) ⎰⎰∞∞-∞∞--==dx xe A dx x xP x x222)(α因被积函数是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积分应为0,故 0=x (3)⎰∞∞-=dx x P x U U )()(⎰∞∞--=dx e kx x 22221απα ⎰∞-=0222dx e x k x απα⎰∞-=222ξξπαξd e k⎥⎦⎤⎢⎣⎡+-=⎰∞-∞-0022221ξξπαξξd e e k⎰∞-=02221ξπαξd e k 2212ππαk=24αk =将2μω=k 、μωα=2代入,可得02141E U ==ω 是总能量的一半,由能量守恒定律U T E +=0可知动能平均值U E U E T ==-=0021和势能平均值相等,也是总能量的一半。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习题22-1.计算下列客体具有MeV 10动能时的物质波波长,(1)电子;(2)质子。
解:(1) 电子高速运动,设电子的总能量可写为:20K E E m c =+ 用相对论公式,222240E c p m c =+ 可得p ===h pλ==834-=131.210m -=⨯(2)对于质子,利用德布罗意波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3415h 9.110m p λ--====⨯22-2.计算在彩色电 视显像管的加速电压作用下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已知加速电压为kV 0.25,(1)用非相对论公式;(2)用相对论公式。
解:(1)用非相对论公式:mmeU h mE h 123193134108.71025106.1101.921063.622p h ----⨯=⨯⨯⨯⨯⨯⨯⨯====λ(2)用相对论公式:420222c m c p +=EeU E E k ==-20c mm eU eU c m hmEh 12220107.722ph-⨯=+===)(λ22-3.一中子束通过晶体发生衍射。
已知晶面间距nm 1032.72-⨯=d ,中子的动能eV 20.4k =E ,求对此晶面簇反射方向发生一级极大的中子束的掠射角.解:先利用德布罗意波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波长:3411h 1.410p m λ--====⨯再利用晶体衍射的公式,可得出:2sin d k ϕλ= 0,1,2k =…11111.410sin 0.095227.3210k d λϕ--⨯===⨯⨯ , 5.48ϕ=22-4.以速度m/s 1063⨯=v 运动的电子射入场强为5V/cm =E 的匀强电场中加速,为使电子波长A 1=λ,电子在此场中应该飞行多长的距离?解:3410h 110p m λ--====⨯ 可得:U=150.9V ,所以 U=Ed ,得出d=30.2cm 。
22-5.设电子的位置不确定度为A 1.0,计算它的动量的不确定度;若电子的能量约为keV 1,计算电子能量的不确定度。
《量子力学》试题(A)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30分,每小题5分) 1.何谓势垒贯穿?是举例说明。
答:微观粒子在能量E 小于势垒高度时仍能贯穿势垒的现象,称为势垒贯穿。
它是一种量子效应,是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的体现。
例如金属电子冷发射、α衰变等现象都是由隧道效应产生的,利用微观粒子势垒贯穿效应的特性制造了隧道二极管。
2.波函数()t r ,ψ是应该满足什么样的自然条件?()2,t r ψ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答:波函数是用来描述体系的状态的复函数,除了应满足平方可积的条件之外,它还应该是单值、有限和连续的。
()2,t r ψ表示在t 时刻r 附近τd 体积元中粒子出现的几率密度。
3.分别说明什么样的状态是束缚态、简并态、正宇称态和负宇称态?答:当粒子的坐标趋向无穷远时,波函数趋向零,称之为粒子处于束缚态。
若一个本征值对应一个以上的本征态,则称该本征值是简并的,所对应的本征态即为简并态,本征态的个数就是本征值相应的简并度。
将波函数中的坐标变量改变一个负号,若新波函数与原波函数一样,则称其为正宇称态;将波函数中的坐标变量改变一个负号,若新波函数与原波函数相差一个负号,则称其为负宇称态。
4.物理上可观测量应该对应什么样的算符?为什么?答:物理上可观测量对应线性厄米算符。
线性是状态叠加原理要求的,厄米算符的本征值是实数,可与观测值比较。
5.坐标x 分量算符与动量x 分量算符x pˆ的对易关系是什么?并写出两者满足的测不准关系。
答:对易关系为[] i ˆ,=x px ,测不准关系为2≥∆⋅∆x p x 6.厄米算符F ˆ的本征值nλ与本征矢n 分别具有什么性质? 答:本征值为实数,本征矢为正交、归一和完备的函数系二、证明题:(10分,每小题5分)(1)证明:i z y x =σσσˆˆˆ 证明:由对易关系z x y y x i σσσσσˆ2ˆˆˆˆ=-及反对易关系0ˆˆˆˆ=+x y y x σσσσ ,得z y x i σσσˆˆˆ=上式两边乘z σˆ,得2ˆˆˆˆz z y x i σσσσ= ∵ 1ˆ2=z σ ∴ i z y x =σσσˆˆˆ (2)证明幺正变换不改变矩阵的本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