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六章复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
第31课时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一、知识点识记1、动物和人的食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绿色植物。
2、在一定地域内,各种食物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杂营养关系的网状结构,这个网就是食物网。
(各种生物之间食物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3、各种食物链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一条食物链一般包含3~5个环节;(2)食物链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3)位于食物链中第2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4)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4、根据动物摄取的食物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5、正确的食物链书写:举例:草蝗虫青蛙蛇鹰(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生物排在后面,由生产者开始,“”表示捕食关系,写到最后一种生物才算完整。
)6、农田卫士:猫头鹰森林医生:啄木鸟7、生物防治:科学家从生物的食物链中得到启发,想出了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方法;松毛虫、金龟子等害虫的天敌是灰喜鹊。
选择天敌防治害虫时,要选择那些只吃害虫而不吃被保护的庄稼或树木的动物种类。
选择这些天敌时还要注意这些天敌已于四月易于饲养和使用。
8、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食物链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太阳。
能量在食物网中的流动遵循的规律: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植食性动物,在流向肉食性动物;能量逐渐递减。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9、生物富集现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二)反馈练习1、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A .狐吃兔子,兔子吃草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 .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2、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在“藻类-水蚤-虾-鱼”这条食物链中,含有总能量最多的是( )A 、藻类B 、水蚤C 、虾D 、鱼 3、在生态系统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 )A .阳光→狼→羊→绿色植物B .绿色植物→昆虫→蛙→蛇→鹰C .分解者→蛇→昆虫→蛙D .细菌→羊→狼→ 绿色植物来源学科网4、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相互利用的关系B 、吃与被吃的关系C 、相互竞争的关系D 、互惠互利的关系5、林业生产中,利用灰喜鹊防治松毛虫的方法属于 ( )来源:Z|xx|]命题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学生姓名[来源:]班级 评 价[来源:学科网]批阅日期 作业序号 陈海波 魏美英 魏美英NO.31。
课题: 每章一练(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完整食物链的是()A.草→野兔→狐 B.小麦→田鼠→鹰C.小麦→田鼠→蛇 D.田鼠→蛇→鹰2.食物链中常常是食物链的第一环的是()A.绿色植物B.杂食性动物C.植食性动物D.肉食性动3.被称为“农田卫士”的是()A.猫头鹰B.啄木鸟C.灰喜鹊D.大山雀4.下列各种捕食关系中,属于消费者摄食生产者的是()A.螳螂捕食昆虫 B.水稻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C.蛇捕食青蛙 D.菜青虫啃食青菜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A.虎吃野猪B.野猪吃蛇C.蛇吃蝗虫D.蝗虫吃草6.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鹰C.鹰→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7.在一个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8.下列生物中,哪种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A.小麦、玉米B.昆虫C.青蛙D.人9.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虾吃水草”这一食物链中,虾属于()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10. 对“草→兔子→狼”这个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是生产者 B.兔子是第一营养级C.狼是消费者 D.保护狼可以抑制兔子11.在一个由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猛禽,雷鸟的数量就会()A.缓慢上升 B.迅速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 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12. 把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用图解表示时,往往得到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因为()A.许多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B.生产者个体数目总是要超过消费者个体数目C.在所有食物链上都有很多的个体D.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二、综合题1.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⑴该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
该食物网和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⑵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⑶正常情况下,图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这是因为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 。
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一、食物链1. 食物链定义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螳螂、蝉、黄雀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树→蝉→螳螂→黄雀)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2.食物链特性⑴一条食物链一般是3-5个环节,最简单是2个环节;⑵书写食物链的时候,将“被吃”排在前面,“吃”排在后面,“→”由“被吃”指向“吃”;⑶第1环节通常是绿色植物;⑷第2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⑸其他环节的动物通常是肉食性动物;⑹杂食性动物可在除第1环节外的各个环节。
备注:⑴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成分;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成分。
⑵按照食性分,动物可以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
3.天敌、生物防治的概念:利用天敌对农业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叫生物防治方法。
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利用天敌防治能有效抑制害虫的大量繁殖。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猫头鹰誉为“农田卫士”。
4.分析农田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⑴课文P74插图6-1,写出其中的3条食物链。
[答案]①青草→鸡→鹰②青草→蚱蜢→鸡→鹰③青草→蚱蜢→青蛙→蛇→鹰⑵如果由于长时间的干旱,这个生态系统中青草全部枯死了,哪些动物[答案]最先受影响的是蚱蜢⑶由于人的捕杀,青蛙数量聚减,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答案]蚱蜢增多,青草减少,蛇减少。
5.P97图6-2“食物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有2条食物链,其中最多的环节有5个,这条食物链是:白菜→菜青虫→鸡→黄鼠狼→狐狸;⑵图中几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白菜,它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生产者.⑶图中植食性动物是菜青虫 ,鸡的食性是杂食性,其中肉食性动物是黄鼠狼和狐狸.6.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午餐食谱---馒头(米饭)、炒青菜、炒鸡蛋、水煮鱼奶⑴我们从中看到了哪几样生物?[答案]“鸡蛋”—“鸡”,“米饭”—“水稻”,“馒头”—“小麦”“植物油”—“大豆”⑵写食物链。
第3单元 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第6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1节 食物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自己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会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2)培养探究食物链的兴趣。
【学习重点】认识自然界中的食物链,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学习难点】通过分析活动认识食物链 【复习导学】1.在 内,生物与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包括 成分和 成分。
3.根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将它们划分为 者、 者、 者三类。
【自主学习】活动一 :同学们阅读课本P96,自主学习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1、用“→”把右边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表示出来。
老师将请三个学生上黑板写出食物链,同学们做好准备。
注意:箭头必须指向捕食者。
2、请将右图中存在的食物链书写出来。
3、什么是食物链?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
一条食物链通常包括_______个环节。
活动二:同学们根据黑板上书写的食物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每条食物链中的起点生物是____________。
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成分)。
2、各条食物链中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成分)。
3、阅读信息库P105,根据动物摄取的食物不同,可以将动物分为以下类型。
①_______动物,又叫______动物,如马、牛、羊等。
②_______动物,又叫______动物,如狮、虎、豹等。
③_______动物,又叫______动物,如猪、鸡等。
4、总结:食物链特点:青草 鹰蛇蚱蜢青蛙 鸡①食物链通常是由____________开始的。
②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___________。
③位于食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_________________。
01 归纳·本章概览02 速记·考点列阵03 攻克·重点疑难疑难点1 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疑难点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04 教考衔接本章主要考点真题再现第六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知识章章清一、食物链1. 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捕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2. 组成: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3. 表达式: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要点:每条食物链起于植物,止于没有天敌的肉食动物。
箭头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4. 食物链中生物数量、能量、有毒物质的关系5. 天敌与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对农林害虫进行防治的方法叫生物防治。
啄木鸟被誉为“森林医生”,猫头鹰誉为“农田卫士”。
二、食物网1. 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2. 食物链能构成食物网是因为消费者并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3. 食物网中确定食物链的数量时,每条食物链都要从绿色植物开始,沿捕食关系(箭头指向)至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末端)。
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1. 生态系统中生物所需的能量最初来源为太阳能(光能)。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
2. 动物吃到食物的同时获得食物中的能量,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从绿色植物流向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不能逆转。
3.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四、人类活动对食物链(网)的影响1.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数量改变会对其他生物有影响。
2. 人类排放的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逐级增加。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疑难点1 食物链的特点1. 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第二个环节的生物是植食性动物,其它环节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第6章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班级学号姓名得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1.在一块农田中,螟虫吃植物,蛙吃螟虫,蛇吃蛙,猫头鹰吃蛇,这些生物之间构成了A.食物网B.食物链C.生物圈D.生态系统2.下列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食物关系的是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食松蘑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3.在右图的食物网中,有食物链A.1条B.2条C.3条D.4条4.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A.食草的动物 B.食肉的动物C.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D.腐生的菌类5.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影响,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什么在人体中富集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 D.皮肤接触6.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花生→老鼠→蛇 B.蚜虫→七星瓢虫→麻雀C.松树→松毛虫→细菌 D.阳光→水稻→蝗虫→青蛙7.关于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构成食物链B.能组成生态系统C.揭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D.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8.观察下图,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水稻稻田害虫螃蟹枯叶、粪便、尸体等被细菌、真菌分解AB.阳光→水稻→稻田害虫→螃蟹C.水稻→稻田害虫→螃蟹→细菌、真菌D.阳光→水稻→稻田害虫→螃蟹→细菌、真菌9.《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注:蝉吃树的汁液而不是露水),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也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
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蝉→螳螂→黄雀B.露水→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10.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进一步深化理解,正确的是A.螳螂和黄雀是竞争关系B.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为:蝉→螳螂→黄雀C.螳螂捕蝉后,获取了蝉的全部物质和能量D.蝉、螳螂和黄雀都是消费者,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还缺少生产者、分解者11.下列对“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草是生产者B.这三种生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C.食草昆虫和食虫鸟都是消费者D.它们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12.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其中有以植物为食的羊、鼠和昆虫;有吃羊的狼;有吃昆虫的鸟;有以鼠为食的蛇;还有以鼠、蛇和鸟为食的鹰……下列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正确的是A.昆虫→鸟→鹰 B.草→羊→狼C.阳光→草→鼠→蛇→鹰 D. 植物→鼠→鹰→腐生细菌13.在一个池塘里,鲫鱼吃水草,也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吃鲫鱼、草鱼苗。
【七年级】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食物网:食物链相互交叉连接起来,构成的一个网状结构2、食物链的构成特点:(1)食物链由一种绿色植物已经开始,就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第二环节就是植食性的动物,其它环节就是肉食性动物。
(2)食物链通常包含3-5个环节,食物链环节越太少,越直观,否则恰好相反。
(3)食物链由前至后,生物数量越来越少。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义(1)充分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越来越少)(2)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某一环节的生物发生变化,其它环节的生物也受影响,可能造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破坏和中断,甚至破坏生态平衡。
(3)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最关键的生物就是绿色植物。
(4)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富集效应。
5、应用领域(1)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防治农林害虫。
猫头鹰、啄木鸟、灰喜雀等(2)生态农业【课堂训练】一、选择题1、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2、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共同组成的相对半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以下曲线图中的哪一个去则表示?〔〕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4、具备“绿色水库”之表示的生态系统就是:()a、淡水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二、认知应用领域1、下列是温带草原上的部分生物,它们通过食物形成的联系如下图,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把生物前的代号填人方格内。
a.植物b.鼠c.蛇d.鹰e.食虫鸟f.植食昆虫2、下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河蚌等动物。
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最终能量来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