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20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带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分析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问题,具备一定的供热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基本热传递方式,供热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供热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包括热负荷计算、管道布局设计、散热器选择等,并能够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供热工程对于社会和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对于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热传递方式、热负荷计算、热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等。
2.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道布局设计、散热器选择、泵和阀门的设计和应用、热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
3.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锅炉和热泵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太阳能供热技术、地热能供热技术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系统地介绍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法,使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于供热工程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哈密市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哈密市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运行管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和应用;理解哈密市的气候特点和供热需求;掌握供热工程的设计原则、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进行供热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能源、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哈密市的供热需求分析、供热工程的设计与运行管理等方面。
1.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基本概念,热能的传输和转换原理,供热系统的分类和特点等。
2.哈密市的供热需求分析:分析哈密市的气候特点、建筑结构和供热需求,了解供热工程在哈密市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3.供热工程的设计原则:包括供热系统的规模确定、热源选择、管道布置和设备选型等设计原则。
4.供热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介绍热源设备、输送设备、换热设备等的主要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5.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包括运行参数的监测与控制、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事故处理和节能优化等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供热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运行管理。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工程》、《城市热力工程》等。
某小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认识到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掌握供热系统中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及设备选型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区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和设备选型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供热事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树立节能减排意识。
2. 增强学生对我国供热行业发展的信心,激发为我国供热事业做贡献的责任感。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础、热量传递方式、流体力学基础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小区供热系统构成及功能:介绍供热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分析节能减排在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及设备选型:包括热量计算方法、管道设计原则、设备选型依据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供热系统优化与改进:分析现有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措施,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热量计算、管道设计和设备选型实践操作,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供热工程小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小区供热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供热政策及行业标准,明确小区供热系统的节能减排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区供热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计算。
2. 学生能够分析小区供热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小区供热工程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供热工程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关注我国供热行业的发展,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热工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供热工程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流体力学基础。
教材章节:第一章《热工学基础》2. 小区供热系统组成与功能:学习供热系统的分类、主要设备及其作用,了解系统的工作流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供热系统及其设备》3. 小区供热系统设计流程与计算方法:学习供热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掌握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供热系统设计》4. 供热系统节能减排技术:了解我国供热政策、节能减排标准,学习常见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供热系统节能技术》5. 小区供热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小区供热工程案例,了解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供热工程案例分析》6.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区供热系统的设计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供暖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供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各种供暖设备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合;3. 帮助学生掌握供暖系统中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能进行简单热量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供暖工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供暖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和优化;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进行供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实践中有效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暖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减排在供暖工程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供暖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供暖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直接进入主题,写出教学内容。
二、教学内容1. 供暖工程基本概念:介绍供暖工程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供暖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讲解供暖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热源、热网、热用户等,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
3. 供暖设备:详细讲解各种供暖设备(如锅炉、散热器、地暖等)的功能、特点及应用场合。
4. 热量传递基本规律:阐述导热、对流、辐射等热量传递方式的基本规律,并进行实例分析。
5. 热量计算:教授供暖系统中的热量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热量计算的能力。
6. 供暖系统设计与优化:介绍供暖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分析优化策略。
7. 供暖设备安装与维护:讲解供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8. 节能减排技术:介绍供暖工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章节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涵盖了供暖工程的基本知识、设备、热量传递、热量计算、系统设计与优化、设备安装与维护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
哈尔滨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掌握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1.了解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掌握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管理方法;3.了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作用。
4.能够分析并解决供热系统运行中的问题;5.能够制定并实施供热系统的维护管理计划;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评估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关爱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1.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维护管理方法;3.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作用;4.供热系统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哈尔滨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2.讨论法:分组讨论供热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供热系统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供热工程的运行原理和实际案例;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供热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项目背景供热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居民和企业提供舒适的冬季供热服务。
本工程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深入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
2. 学会设计和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和系统。
3. 熟悉供热工程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
4. 培养学生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供热工程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 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
3. 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
4. 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
5. 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供热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能源的利用方式。
2. 学生进行供热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供热设备和系统配置。
3. 学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包括管道的选型、布置和敷设。
4. 学生进行供热设备的选型和性能计算,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
5. 学生学习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包括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和检查。
五、项目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供热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能源利用方式,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 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热负荷计算和设备选择,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情况。
3. 学生能够进行供热管网的设计与施工,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4.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设备,并进行性能计算,设备选型的合理性评估。
5. 学生能够理解供热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评估。
六、项目实施时间计划本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划用时4周,每周2次实验课或实践操作。
七、项目预算及资源需求1.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计算机、CAD绘图软件、热负荷计算软件等。
2. 学习资料:教材、参考书、教学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八、项目成果1.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供热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述和设计项目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兰州A 研究所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整个建筑物为两层,第一层高3.0米,第二层高3.3米。
源由城市热网提供,供回水温度为:95℃、70℃。
建筑物内墙为240mm 双面抹灰粘土砖墙,外墙为370mm 内表面抹灰粘土砖墙。
所有外窗均为塑钢框双层玻璃窗,窗高1500mm,窗台下沿距本层地面1000mm,外窗下均设有与窗同宽的散热器壁龛(深120mm、高1100mm)。
走廊外门为塑钢框双层带玻璃外门。
屋面结构如图所示。
2.设计项目本设计为整栋研究所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设计主要内容为:(一)设计准备(收集和熟悉有关规范、标准并确定室内外设计参数)(二)采暖设计热负荷及热指标的计算(三)散热设备选择计算(四)布置管道和附属设备选择,绘制设计草图(五)管道水力计算(六)平面布置图、系统原理图等绘制(七)设备材料表、设计及施工说明的编制二、气象条件的确认1.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查《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表1.1-8可得1)室外计算温度11t=-℃。
w2)供暖设计室外计算风速:查得风速为0.5m/s。
3)相对湿度为58%。
4)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风。
2.冬季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走廊、楼梯间、档案室设计为16℃其余设计为18℃。
三、设计依据1.陆耀庆.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872.赵秉文等.供热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建筑工程常用数据系列手册编写组.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BJ 114-198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6.邵宗义.建筑供热采暖工程设计图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四、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1.散热器的选型选择钢管柱式散热器,这类散热器系列规格多,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好、安装方便、外形美观,占地小,便于布置。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长春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了解供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流程。
–熟悉热水供应系统、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供热工程设计和计算。
–具备对供热工程进行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能够分析和解决供热工程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实际工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和协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热工程基本概念和原理:热水供应系统、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原理和设计。
2.供热工程设计:包括系统选型、设备选型、管路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等。
3.供热工程施工: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等。
4.供热工程管理:包括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等。
以上内容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和授课。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用于讲解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供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亲手体验供热工程的工作原理和施工过程。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供热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供热工程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供热工程热力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供热工程热力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成,掌握热力站主要设备的结构与功能;2. 掌握热力站的热能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热力站热能平衡分析;3. 了解热力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认识常见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及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热力站运行中遇到的问题;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热力站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完成热力站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热力站相关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供热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1. 热力站基础知识:包括热力站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一、二节内容。
- 热力站工作原理及设备结构- 热力站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热力站热能计算与分析:学习热力站热能计算方法,进行热力站热能平衡分析,参考课本第四章第一节。
- 热能计算方法及步骤- 热力站热能平衡分析3. 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了解热力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认识常见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涉及课本第五章第一、二节内容。
- 自动化控制系统原理- 常见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4. 热力站设计与优化: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热力站设计与优化,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结合课本第六章内容。
供热工程课设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热工程是热能转换和利用的科学和技术,是热能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热工程涉及能量转换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等方面,对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热工程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热工程课程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热能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方案,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课程名称《热工程》三、课程目标本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热能转换和利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了解,具备热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1. 掌握热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在实际热工程中的应用;2. 了解各种热力循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方法;3. 掌握传热原理及传热器件的设计与应用;4. 掌握流体力学基本理论及其在热动力系统中的应用;5. 了解燃烧理论及燃烧设备的设计与运行;6. 了解热工程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四、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及应用、热力学循环等;2. 传热学基础:传热基本概念、传热方式、传热方程及传热器件设计;3.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运动方程、管流、流量测量、泵等;4. 燃烧理论与燃烧设备:燃烧基本概念、燃烧器件、燃烧设备设计与运行等;5. 热工程设备及运行维护:锅炉、换热器、蒸汽涡轮机、热力管道、热工厂等设备的结构、原理、运行维护等。
五、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热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1. 理论课教学:通过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教学:设计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且得到相关的实践经验;3. 论文撰写:要求学生选择热工程相关的课题,撰写学术论文,提高其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4. 实践教学:安排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实地操作和了解热工程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1.项目背景2.系统设计要求3.系统设计方案4.设计计算与分析5.结论与建议6.参考文献1.项目背景:本项目是针对天津某办公楼的供热系统进行设计。
该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建筑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共有10层,每层有30个办公室。
目前该办公楼的供热系统使用的是老旧的锅炉加地暖方式,存在能耗高、供热不均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升级。
2.系统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供热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满足办公楼内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②能够保证供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③能够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耗;④设计方案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系统设计方案:本次设计方案采用集中供热方式,即在建筑物外设置热源设备,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室内进行供热。
具体方案如下:①选用高效节能的燃气锅炉作为热源设备;②在建筑物外设置热力站,通过管道将热水输送到室内;③在室内设置热交换器,将热水与室内冷却水进行换热,实现供热;④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将办公楼内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实现不同区域的供热需求;⑤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供热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供热效率。
4.设计计算与分析:根据办公楼的建筑面积和层数,以及每层办公室的数量,计算出该办公楼的供热负荷。
根据计算结果,选用合适的燃气锅炉和热力站,并设计合理的管道布局和热交换器的数量和规格。
同时,进行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和热力平衡计算,确保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天津某办公楼的供热需求,同时能够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耗。
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6.参考文献:1] GB -2008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 GB -2015 建筑供热、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3] XXX。
基于热力学分析的供热系统设计[J]。
供热通风空调。
2018(1): 45-48.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1 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某会议室的供暖工程,包括采暖系统的选择、管道布置、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等。
供热工程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本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认识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热力学计算等,加深他们对现代供热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对供热工程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了解整个供热工程对环境、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将供热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思考的能力,培养全球视野、研发耐心、全面协作之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开放式供热系统,要求能够满足一座城市中心区100万m²建筑的供热需求。
2. 设计要求2.1 设计原则(1)系统可靠性原则:系统设计需满足工程安全、可靠、稳定、经济的基本要求,保证供热工程的正常运行。
(2)节能减排原则:设计方案要考虑到能源的利用,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
(3)人性化原则:要适应人们对供热质量、温度调节的需求,达到人畜共存、舒适且安全的状态。
2.2 设计参数设计要求每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按照25-30瓦计算,温度其在20-22℃之间调节,输出水温在80-90℃之间。
2.3 设计框图参照设计:2.4 设计步骤(1)确定供热面积;(2)计算供热负荷;(3)选择和确定锅炉型号及规格;(4)确定热水循环系统的进口和出口管道口径;(5)设计水泵供水系统的水泵选择和计算及水泵供水系统的流阻、压降及压力;(6)设计冷热水管道系统;(7)设计锅炉房和热力站店房的面积、布局和朝向,确定防火设备的位置;(8)给排水及制热系统的施工及验收;(9)给排水及制热系统的调试及维护。
3. 设计成果学生需要提交供热工程设计方案、标准图、计算书等。
三、评分标准评分主要考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技术合理性、实用性、节能减排、物质、能源综合消耗成本等。
四、参考文献及要求•《电力工程基础》,刘桂全、冯军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暖通空调制图系统及其应用》第三版,姜鹏、梁小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11月出版•《供热工程手册》第二版,刘汉元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要求学生阅读以上文献,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详图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供热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常见的供热设备及其性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供热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供热工程的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供热工程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热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供热工程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2.供热设备的选择和设计,包括常见的供热设备及其性能,设备的选择原则和设计方法。
3.供热工程的计算和仿真,包括供热负荷的计算,管道尺寸的计算和布置,供热系统的仿真和优化。
4.供热工程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供热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供热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设计原则。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供热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供热工程的运行原理和设备的性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探讨和理解供热工程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工程相关的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教师参考。
2.参考书:供热工程相关的参考书籍,用于学生深入学习和教师备课。
3.多媒体资料:供热工程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学生的学习。
4.实验设备:供热工程相关的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操作。
目录一、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1、气象资料2、建筑物的概述3、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二、布置管道和散热器设备、计算散热器1、布置管道2、布置散热器3、散热器的选择4、散热器的计算三、管道的水力计算四、设计总结五、参考文献一、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1.气象资料为-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根据文献[1]查得北京市的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v为2.8m/s,日照率为67%,冬季的主要风向为北西北。
根据所给的建筑设计说明,此办公楼进行节能设计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为0.28,建筑物窗墙面积比为0.32。
2.建筑物概述本工程是北京市某多层办公楼的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此办公楼共5层。
建筑物围护结构:=0.811m2·℃/W,热惰性(1)北墙:内抹灰一砖半墙(370mm),使用空心砖,总热阻值R指标D=5.05[4]。
=0.587m2·℃/W,(2)南、东、西墙:内抹灰一砖墙(240mm),使用空心砖,总热阻值R热惰性指标D=3.36[4]。
(3)外窗:铝合金推拉窗,使用中空玻璃;(4)门:铝合金门;(5)屋顶:250mm混凝土屋顶,导热系数λ=1.74W/m·K;(6)地面为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决定。
建筑物共五层,一层层高4.2m,二、三、四、五层层高均为3.3m.3.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1)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A.房间编号如图在各层建筑物的平面图上对各楼层的房间进行编号。
B.室内供暖计算温度查文献[4]得,办公室的室内供暖计算温度为18℃,盥洗室、厕所的室内供暖计算温度为14℃,楼梯间、走廊室内供暖计算温度为14℃。
C.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a.根据文献[4]北京地区为寒冷地区,查文献[4]表4.2.2-3:表1 寒冷地区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的限值围护结构部位体形系数≤0.3传热系数K屋面≤0.55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60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1.5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0.3<窗墙面积比≤0.4 ≤2.7明幕墙)根据文献[3]查得混凝土的导热系数λ=1.74W/m ·K ,δλ=k =6.96≥0.55W/m 2·K ;根据文献[3]查得370mm 的空心砖R 0=0.811m 2·℃/W,01R k ==1.23≥0.6W/m 2·K ;根据文献[3]查得240mm 的空心砖R 0=0.587m 2·℃/W,01R k ==1.70≥0.6W/m 2·K,此建筑物的墙体、屋面均不满足上述要求,需对屋面墙体进行保温处理,使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该保温材料的热工参数为导热系数λ=0.042W/m ·K ,蓄热系数S=0.36,比热容c=1.38kJ/kg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meters village between road hardening, 11 km of pass group Highway, livelihood project; ordered advance XX finished pupils canteen, and wangji alone finished small teaching floor, and wangji alone finished pupils canteen, and ancient Dang "culture tourism features village", and wangji alone village and Bula village River suspension, and Bula village la Los end of pass group Highway, and XX Meters village debris flow disaster control, building project; started has victims will LOS, wood child moving, and autumn baby, pass group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solid do "a water two dirt" regulation, and wood added Jia village, XING side fumin, and XX meters village pass village Highway hardening, and ancient Dang village disaster Hou traffic reconstruction, and Bula village whole village advance, and day care center, major project of early work. Second, develop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any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ccelerated "8321" works completed caoguo 23700 acres planted, bubble 4125 acres planted walnuts, sumac 4000 acres planted, Yun Huang Lian 6040 acres planted, tea-oil tree planting 8887.8 acres. Tocultiv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good farmers ' well-off society of the industrial base. Third, start a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Storming the headquarters was established, well-organized, well arranged, formation of 7 supporting task force launched the poverty file state cards work in a timely manner, the task force entered the village door communication policy, mobilization mass base, making poverty eradication plan, and find out about poverty, 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projects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姓名建环设计起止日期设计题目: 石家庄某员工活动中心采暖设计设计任务:1.负荷计算:根据土建图和其他资料,计算冬季热负。
2.散热器片数计算:确定散热器的类型,并进行片数计算 3.方案确定:确定采暖系统形式,管道布置。
4.水力计算:确定管道尺寸,计算阻力并对并联管段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5.绘图:设计完成后的平面图、系统图6.整理各数据指导教师评语成绩: 签字:年月日meters village between road hardening, 11 km of pass group Highway, livelihood project; ordered advance XX finished pupils canteen, and wangji alone finished small teaching floor, and wangji alone finished pupils canteen, and ancient Dang "culture tourism features village", andwangji alone village and Bula village River suspension, and Bula village la Los end of pass group Highway, and XX Meters village debris flow disaster control, building project; started has victims will LOS, wood child moving, and autumn baby, pass group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solid do "a water two dirt" regulation, and wood added Jia village, XING side fumin, and XX meters village pass village Highway hardening, and ancient Dang village disaster Hou traffic reconstruction, and Bulavillage whole village advance, and day care center, major project of early work. Second, develop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any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ccelerated "8321" works completed caoguo 23700 acres planted, bubble 4125 acres planted walnuts, sumac 4000 acres planted, Yun Huang Lian 6040 acres planted, tea-oil tree planting 8887.8 acres. Tocultiv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good farmers ' well-off society of the industrial base. Third, start a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 Storming the headquarters was established, well-organized, well arranged, formation of 7 supporting task force launched the poverty file state cards work in a timely manner, the task force entered the village door communication policy, mobilization mass base, making poverty eradication plan, and find out about poverty, 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projects目录摘要 ..................................................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已知参数 ........................................... 3 二房间热负荷计算 ...................................... 5 三房间散热器面积及片数计算 ............................ 7 四水力计算 ........................................... 8 参考文献 (13)meters village between road hardening, 11 km of pass group Highway, livelihood project; ordered advance XX finished pupils canteen, and wangji alone finished small teaching floor, and wangji alone finished pupils canteen, and ancient Dang "culture tourism features village", and wangji alone village and Bula village River suspension, and Bula village la Los end of pass group Highway, and XX Meters village debris flow disaster control, building project; started has victims will LOS, wood child moving, and autumn baby, pass group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solid do "a water two dirt" regulation, and wood added Jia village, XING side fumin, and XX meters village pass village Highway hardening, and ancient Dang village disaster Hou traffic reconstruction, and Bula village whole village advance, and day care center, major project of early work. Second, develop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e Canyo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 accelerated "8321" works completed caoguo 23700 acres planted, bubble 4125 acres planted walnuts, sumac 4000 acres planted, Yun Huang Lian 6040 acres planted, tea-oil tree planting 8887.8 acres. Tocultiv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good farmers ' well-off society of the industrial base. Third, start a poverty alleviation project.Storming the headquarters was established, well-organized, well arranged, formation of 7 supporting task force launched the poverty file state cards work in a timely manner, the task force entered the village door communication policy, mobilization mass base, making poverty eradication plan, and find out about poverty, 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projects摘要负荷计算:根据土建图和其他资料,计算冬季热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