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接种
- 格式:doc
- 大小:202.00 KB
- 文档页数:65
免疫接种途径动物的免疫方法可分为个体免疫法和群体免疫法。
前者免疫途径包括注射、点眼、滴鼻、滴口、刺种、擦肛等,后者包括饮水、拌料、气雾免疫等。
选择合理的免疫接种途径可以大大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1.注射免疫接种适用于各种灭活苗和弱毒苗的免疫接种。
根据疫苗注入的组织不同,又可分为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肌内注射。
注射接种剂量准确、免疫密度高、效果确实可靠,在实践中应用广泛。
(1)皮下接种这种方法多用于灭活苗及免疫血清、高免卵黄抗体接种,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部位。
大家畜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在耳根后或股内侧;犬和羊宜在股内侧;兔在耳后;家禽在颈部背侧下1/3处,针头自头部刺向躯干部。
注射部位消毒后,注射者右手持注射器,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使之形成一个囊,沿囊下部刺入皮下约注射针头的2/3,将左手放开后,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疫苗徐徐注入。
然后用酒精棉球按住注射部位,将针头拔出。
(2)皮内接种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
大家畜选择颈侧、尾根、眼睑,猪在耳根后,羊在颈侧或耳根部,鸡在肉髯部位。
注射部位如有被毛的应先将其剪去,用酒精棉球消毒后,左手将皮肤捏起形成皮褶,或以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向上,几乎与注射皮面平行刺入0.5cm左右,即可刺入皮肤的真皮层中。
应注意刺时宜慢,以防刺出表皮或深入皮下。
同时,注射药液后在注射部位有一小包,且小包会随皮肤移动,则证明确实注入皮内,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皮肤针孔及其周围。
皮内接种疫苗的使用剂量和局部副作用小,相同剂量疫苗产生的免疫力比皮下接种高。
(3)肌内注射多用于弱毒疫苗的接种。
肌内注射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副作用较小,药液吸收快,免疫效果较好。
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
疫苗要注入深层肌肉内。
牛、马、羊注射部位在颈侧中部上1/3处,猪选择耳根后,注射时避开耳道。
禽宜在胸肌或大腿外侧肌肉。
注射时针头与皮肤表面呈45°,避免疫苗的流出。
动物疫病免疫接种技术一、概念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二、免疫接种(一)免疫接种的类型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1、预防接种。
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2、紧急接种。
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由外向内,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
3、临时接种。
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的准备1、器械。
(1)接种器械根据不同的免疫方法、畜禽的大小,准备所需要的接种器械。
注射器、针头(大小)、镊子、刺种针;点眼(滴鼻)滴管;饮水器、玻璃棒、量筒;喷雾器等。
(2)消毒器械剪毛剪、镊子、消毒灭菌器等。
(3)动物保定器。
(4)带盖瓷盘、疫苗冷藏箱、冰袋、体温计、听诊器、废弃疫苗瓶收纳器等。
(5)动物防疫人员防护用具:防护服、防护靴、防护帽、防护目镜、防护口罩等。
2、药品(1)注射部位消毒75%酒精、5%碘酊、脱脂棉等。
(2)防疫人员专用消毒药及肥皂等。
(3)抗应激过敏药品 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3、注意事项(1)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的洁净度,不能有污染。
(2)灭菌后的器械一个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要重新消毒灭菌。
(3)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因为用化学消毒药消毒后,器械上难免会残留化学消毒剂,与疫苗接触会造成疫苗的失效。
(4)使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开袋要马上使用,不能开袋在空气中放置太长时间,以免造成污染。
动物免疫接种免疫反应的预防及处置一、观察免疫接种后动物的反应动物在免疫接种后,在免疫反应时间内,要观察免疫动物的采食、精神状态等,并抽查检测体温,对有异常表现的动物应予登记,严重时应及时救治。
常见的免疫反应有:(一)正常反应是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可自行消退。
(二)严重反应主要表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动物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
觉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三)合并症只是个别动物发生的综合症状,反应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1、血清病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多发生于一次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痛等需精心护理和注射肾上腺素等。
2、过敏性休克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分钟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需立即救治。
3、全身感染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御机能较差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潜伏感染,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
4、变态反应多为荨麻疹。
二、处理动物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1、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采用搞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
2、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方法。
3、对合并感染的病例应用抗生素治疗。
三、不良免疫反应的预防为减少、避免动物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事项:1、保持动物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
3、应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免疫接种,注射部位要准确,接种操作方法要规范,接种剂量要适当。
4、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
凡发病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老年的、怀孕后期的动物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第四节几种主要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一、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免疫程序1、种鸡、蛋鸡免疫初免:雏鸡7日-14日龄,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二免:初免后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7日-10日龄时,用禽流感或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即可。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初免:雏鸭或雏鹅14日-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二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1)肉鸭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2)肉鹅初免:7日-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次免疫。
加强免疫:第一次免疫后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散养禽免疫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
每月定期补免。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或参考鸡的免疫程序,剂量根据体重进行适当调整。
7、调运家禽免疫对调出县境的种禽或其他非屠宰家禽,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禽流感强化免疫。
8、紧急免疫发生疫情时,要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易感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30公里范围内所有县的家禽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对发生或检出禽流感变异毒株地区及毗邻地区的家禽,用相应禽流感变异毒株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二)常用疫苗选择及使用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1)主要成分与含量本疫苗中含有灭活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Re-1株。
灭活前鸡胚液血凝(HA)效价≥8log2。
为乳白色乳状液。
最新【精选】范文参照文件专业论文免疫接种技术及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免疫接种技术及免疫接种注意事项纲要:动物免疫接种是经过给健康动物接种某种抗原物质,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挡力,使易感人物转变为不易感染的一种手段。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得病的有效举措,特别对重要动物疫病的免疫相重点作用,如每年进行的禽流感、口蹄疫、伪狂犬、猪瘟等的预防接种。
笔者从事动物免疫多年,现就动物免疫接种技术及注意事项作以论述,以供参照。
重点词:动物动物免疫注意事项1、家禽免疫接种技术1.1滴眼、滴鼻。
这类方法合用于新城疫Ⅱ系、Ⅲ系、Ⅳ系疫苗、传染性法氏囊、弱毒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及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型疫苗的接种,对幼雏应用这类方法,能够防止疫苗病毒被毒源抗体中和。
1.2翼下刺种。
此法合用于鸡痘疫苗、新城疫I系疫苗等的接种。
1.3羽毛囊涂擦。
此法可用鸡痘疫苗的接种,但已少用。
1.4滴肛或擦肛。
此法仅用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强毒型疫苗。
1.5皮下注射。
马立克氏疫苗,宜用颈背皮下注射接种。
各样油乳剂灭活疫苗也合用皮下注射法。
1.6肌肉注射。
此法是把疫苗直接注射于肌肉内,禽霍乱弱毒菌苗或灭活菌苗以肌肉注射较好。
此法作用快速,剂量正确。
新城疫I系苗肌肉注射免疫成效比滴眼、滴鼻好,灭活苗一定用注射法,不可以口服或于滴眼、滴鼻。
肌肉注射一般按使用说明书稀释后,较小的禽只注射0,3毫升,成禽则每只注射0.5毫升。
肌肉注射以胸部肌肉为好,应斜向前,以防刺入肝脏、心脏或胸腔内造成死亡,对较小禽特别注意。
1.7饮水法。
关于大群禽只(万只)逐只进行免疫接种费时费劲,且不可以于短时间内达到全群免疫。
关于产卵期和产卵盛期的鸡群为防止骚扰禽群,常采纳集体免疫法。
集体免疫法中最常用,最易做的就最新【精选】范文参照文件专业论文是饮水法。
饮水法免疫固然省时省力,但因为各种原由会造成每只禽饮水的疫苗量不一,免疫成效错落不齐,疫苗成效常常不可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不可以抵挡较强毒力的毒株惹起的疾病流行。
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及免疫注意事项一、畜禽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1. 注射接种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免疫接种方法,就像我们打疫苗一样。
饲养员会把疫苗注射到动物的身体里,让它们产生免疫力。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很好。
但是,有时候动物会感到疼痛,所以饲养员需要耐心地照顾它们。
2. 口服接种法:这种方法是让动物吃下含有疫苗的药物。
这种方法比较温和,不会让动物感到疼痛。
但是,有些疫苗需要在动物的胃里消化很长时间才能发挥作用,所以饲养员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
3. 喷雾接种法:这种方法是把含有疫苗的液体喷到动物的身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不能注射或者口服的动物,比如鸟类和爬行动物。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注射和口服的方法好。
4. 皮肤接种法:这种方法是把疫苗贴在动物的皮肤上,让它自然吸收。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皮肤病比较严重的动物,因为它不会对动物的内部器官造成影响。
但是,这种方法的效果可能不如注射和口服的方法好。
二、免疫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疫苗:不同的动物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饲养员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和年龄来选择合适的疫苗。
饲养员还需要了解疫苗的有效期,以免浪费资源。
2. 观察动物反应:在接种疫苗后,饲养员需要密切观察动物的反应。
如果动物出现异常症状,比如发烧、呕吐等,饲养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它们的健康。
3. 保持环境卫生:疫苗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污染,所以饲养员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
饲养员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毒通过人传播给动物。
4. 避免过量接种:虽然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但是过量接种可能会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影响。
饲养员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和年龄来确定合适的接种剂量。
畜禽免疫接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发展。
饲养员需要掌握各种免疫接种方法,并注意免疫过程中的各种事项,确保动物的健康。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畜禽免疫接种的知识。
动物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及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1、动物免疫接种,是用人工的方法将有效的生物制品(疫苗、菌苗、抗血清和高免蛋黄液)引入动物机体内,从而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动物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和免疫失根据动物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动物免疫接种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1.1预防接种。
在经常发生某些传染病的地区,或某些传染病潜在的地区,为了防患于未然,有计划地给健康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
动物机体预防接种通常使用疫苗、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剂,采用皮下、皮内肌肉或皮肤刺种、点眼、滴鼻、喷雾、1.2紧急接种。
当一地区发生某种疾病时,为了控制和扑灭其流行,给受威胁地区及周围的动物紧急免疫接种该疫病的疫苗,可有效地防止该病的蔓延。
但对病畜及可能已受感染的潜伏期病畜,必须严格消毒隔离,但不能再接种疫苗。
1.3临时接种。
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发生传染病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
2、免疫接种注意事项2.1注意消毒、无菌操作2.1.1器械消毒。
对使用的注射器及针头要严格消毒,消毒方法可以用蒸煮消毒、高压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器械。
2.1.2动物体表消毒。
在动物注射部位,剪毛后用碘酊或75%酒精进行消毒。
2.1.3针头选择。
为避免交叉感染,家畜应一畜一个针头,禽至少50只换一个针头。
2.14做好免疫接种的个人人员安全防护和消毒2.2正确使用疫苗2.2.1 在使用疫苗前,要检查疫苗的外观质量。
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品种、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疫苗发生沉淀、破乳、有异物、霉变、异味、无真空等,这样的疫苗(菌苗)不得使用。
2.2.2 疫苗使用时,要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做好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接种日期、畜禽的品种、日龄、数量、使用疫苗的品种、厂名、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接种方法等。
健康养殖·管理畜牧业环境 2020.2248摘 要: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本文笔者从动物免疫预防要点叙述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免疫接种;方法;要点1 免疫接种前的准备1.1 拟定每年的预防接种计划。
1.2 选择适合当地和本场的优质疫苗。
1.3 器械和材料准备。
注射器,煮沸消毒锅,镊子、毛剪、体温计、脸盆、毛巾、纱布,脱脂棉、搪瓷盘、工作服、登记表或预防接种卡、编号用具,消毒剂、记录用品等。
1.4 畜群准备。
体温升高或者疑似患病的病畜均不应接种疫苗。
1.5 疫苗的稀释。
稀释液计算准确用量,无菌操作,充分溶解,稀释后应无沉淀物或颗粒状的物质。
2 免疫接种的方法2.1 滴鼻点眼此种方法对幼禽是有效的免疫途径。
操作时应注意不要用滴管接触禽的眼睛或鼻孔,以免造成损伤或人为传染,待禽只完全将疫苗吸收后再放手,疫苗滑落时必须补滴一次。
2.2 皮下肌肉注射法肌肉注射是将药液注入到肌肉层内,一般是垂直进针,而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入到肌肉层与真皮层之间,进针需要有一个角度,大约30~40°,注射后能够看到局部有隆起。
2.3 皮肤刺种法此种方法主要用于禽疫苗的接种。
一般选择翅膀内无血管,无毛处,或在肉髯部位刺种。
此种方法为左手拿刺种针插入疫苗瓶内蘸取稀释的疫苗液,带针槽充满疫苗后将针轻靠疫苗瓶内壁,除去附在针头上多余的药液刺入翅膀内无血管处或肉髯中,每次刺种前应检查疫苗瓶中疫苗液的深度,以便及时添加。
2.4 喷雾喷雾免疫是操作最方便的免疫方法。
局部免疫效果好,抗体上升快,均匀度好。
但喷雾免疫对喷雾器的要求比较高。
比如一日龄雏鸡采用喷雾免疫时,必须保证喷雾雾滴直径在100~150μm,否则,雾滴过小会进雏鸡肺内,引起严重的呼吸道反应,而且喷雾免疫对所有疫苗也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喷雾免疫的副反应会比较严重。
动物疫苗免疫接种的利与弊杨桂芳 福建省三明市兽医卫生监督所 365001 金 钺 福建省三明市动物防疫站 365001中图分类号:S85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334(2007)07-0092-02 人类利用疫苗预防传染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使用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可使动物不发病,这是基于免疫学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以毒攻毒预防动物疫病的方法。
疫苗的研制、开发与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动物传染病发病率,对保障畜牧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疫苗大多是用强毒株经减毒处理制成的具有活性的生物制品,目前由于长期反复大量使用这些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已对动物疫病防控产生诸多隐患。
1 疫苗免疫接种的优点111 免疫性 接种疫苗(或注射抗血清)可使动物对某种疫病产生免疫力,从而降低对这种疫病的易感性。
在疫病流行期间,或受到疫病威胁时,可通过对动物群体大面积接种疫苗使动物免遭传染病侵袭。
112 专一性 注射某种疫苗后动物只针对这种疫苗的抗原产生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力。
如接种猪瘟疫苗只对猪瘟病毒产生免疫力,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只对鸡新城疫病毒产生免疫力,而不能抵抗其它病毒的攻击。
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针对某一疫病而使用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113 计划性 为了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可以根据动物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动物的健康水平、疫苗特性、本地疫情情况及本场实际情况,选择安全、可靠、有效的疫苗,有计划地为动物群体建立免疫方案,制定接种疫苗的免疫程序。
114 功能性 疫苗免疫接种可以用于无疫情时的预防,也可以用于发生疫情时的紧急预防。
在发生重大疫情时,可以对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临时性、突击性免疫接种,以便建立一个“免疫带”。
甚至有些安全性能好的优质疫苗也可以用于疫区内对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接种。
此外,为了保护初生动物免遭疫病的侵害,也可以预先给母畜(禽)免疫,使其后代获得天然被动免疫而得到保护。
小动物疾病免疫接种实验报告实验动物的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技术,其主要用途有:进行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确定病原体的致病力、恢复或增强细菌的毒力、测定某些细菌的外毒素、制备疫苗或诊断用抗原、制备作诊断或治疗用的免疫血清以及用于检验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毒性等。
目的要求掌握常用的动物接种方法与剖检方法。
设备材料消毒设备、注射器、头皮针、滴管、解剖盘及解剖刀剪、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细菌培养物、常用培养基、碘酊及酒精棉球、染色液、小鼠或家兔、鸡等。
操作方法(一)实验动物的接种1.皮内注射小鼠、家兔及豚鼠的皮内注射均需助手保定动物。
由助手把动物伏卧或仰卧保定,接种者以左手拇指及食指夹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用细针头插入拇指及食指之间的皮肤内,针头插入不宜过深,同时插入角度要小,注入时感到有阻力且注射完毕后皮肤上有硬的隆起即为注入皮内。
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按住针眼并稍加按摩。
皮内接种要慢,以防使皮肤胀裂或自针眼流出注射物而散播传染。
鸡的皮内注射由助手捉鸡,注射者左手捏住鸡冠或肉髯,消毒,在鸡冠或肉髯皮内注射0.1~0.2ml,注射后处理同小鼠接种法。
2.皮下注射家兔及豚鼠的皮下注射与皮内注射法同样保定动物,于动物背侧或腹侧皮下结缔组织疏松部位剪毛消毒,接种者持注射器,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皮肤使成一个三角形皱褶,或用镊子夹起皮肤,于其底部进针。
感到针头可以随意拨动即表示插入皮下。
当推入注射物时应感到流利畅通。
注射后处理同皮内接种法。
小鼠的皮下注射部位选在小白鼠背部(背中线一侧)注射量一般为0.2~0.5ml。
鸡的皮下注射可在颈部、背部皮下注射。
3.肌肉注射鸡的肌肉注射由助手捉住或用小绳绑其两腿保定,小鸡也可由注射者左手提握保定,然后在其胸肌、腿肌或翅膀内侧肌肉处注射0.1ml。
小鼠的肌肉注射由助手捉住或用特制的保定筒保定小鼠,注射者左手握住小鼠的一后肢,在后肢上部肌肉丰满处消毒,向肌肉内注射0.1~0.5ml。
动物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动物免疫接种是保障动物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实施动物免疫接种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动物的种类、免疫接种的时间、接种的疫苗种类等因素。
以下是一份动物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一、免疫接种对象。
1. 家畜类动物,牛、羊、猪等家畜类动物,包括幼崽和成年动物。
2. 宠物类动物,狗、猫等宠物类动物,包括宠物店销售的幼崽和成年宠物。
3. 野生动物,对于野生动物园、动物保护区等场所饲养的野生动物,也需要进行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时间。
1. 家畜类动物,一般在动物幼年时期,需要进行第一次免疫接种,随后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接种。
2. 宠物类动物,宠物幼崽在断奶后即可进行首次免疫接种,成年宠物需要定期接种疫苗来保持免疫力。
3. 野生动物,根据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生活环境,制定相应的免疫接种时间表。
三、免疫接种疫苗种类。
1. 常见的免疫接种疫苗包括犬瘟热、狂犬病、猫瘟热、猫白血病等针对宠物的疫苗。
2. 家畜类动物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包括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
3. 野生动物的免疫接种疫苗种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免疫接种实施流程。
1. 提前准备好免疫接种所需的疫苗和相关器具。
2. 对免疫接种对象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动物适合接种疫苗。
3. 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注射疫苗,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进行接种。
4. 接种后对动物进行观察,确保没有异常反应发生。
五、免疫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 免疫接种后,需要对接种对象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避免接触其他动物。
2. 定期对接种对象进行免疫力检测,确保免疫效果。
3. 如果出现免疫接种后的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向兽医进行咨询和处理。
六、免疫接种记录管理。
1. 对每一次免疫接种进行记录,包括接种时间、疫苗种类、接种剂量等信息。
2. 对接种对象建立档案,方便进行免疫接种效果的跟踪和管理。
以上即是动物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免疫力,保障动物的健康,对于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接种具体操作大动物皮下注射免疫接种1、适用范围牛、马、骡、驴、骆驼等大家畜。
2、保定①牛的保定徒手保定:先用一手抓住牛角,然后拉提鼻绳、鼻环或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牛的鼻中隔加以固定。
牛鼻钳保定:将鼻钳抵住两鼻孔,并迅速夹紧鼻中隔,用一手或双手握持,亦可用绳系紧钳柄将其固定。
②马的保定鼻捻子保定:将鼻捻子的绳套套于左手上并夹于指间,右手抓住笼头,持有绳套的手自鼻梁向下轻轻抚摸至上唇时,迅速有力地抓住马的上唇,此时右手离开笼头,将绳套套于唇上,并迅速向一方捻转鼻捻子把柄,直至拧紧为止。
耳夹子保定:先将一手放于马的耳后颈侧,然后迅速抓住马耳,持夹子的另一只手迅即将夹子放于耳根部并用力夹紧,此时应握紧耳夹,以免因马匹骚动、挣扎而使夹子脱手甩出、甚至伤人等。
3、选择注射部位宜在颈侧中三分之一部位,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地方。
4、注射部位消毒接种部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
5、注射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约2厘米;左手放开皮肤(如果针头刺入皮下,则可较自由地拨动),回抽针芯,如无回血,然后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疫苗徐徐注入。
6、注射完消毒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按住注射部位,将针头拔出,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7、注意事项①保定好动物,注意人员安全,搞好防护。
②了解动物的习性,向畜主询问动物有无恶癖,并应在畜主的协助下完成保定和免疫工作。
③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接种部位,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接种。
④避免将疫苗注入血管。
动物皮内注射免疫接种1、适用范围适用于绵羊痘活疫苗、山羊痘活疫苗等个别疫苗接种,以及结核菌素检疫等。
2、保定动物选择适当的方法保定好动物。
3、注射部位选择皮内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
马、牛在颈侧、尾根、肩胛中央,羊在颈侧或尾根部,猪在耳根后,鸡在肉髯部位。
4、注射部位消毒接种部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
目次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总则 (5)5准备要点 (6)5.1动物 (6)5.2疫苗 (6)5.3人员 (6)5.4设备 (6)5.5人员防护 (7)6免疫接种计划 (7)7免疫接种操作 (7)7.1预防接种 (7)7.2临时接种 (8)7.3紧急接种 (8)7.4免疫接种操作 (8)7.5接种不良反应处置 (8)8免疫效果评估 (8)9生物安全 (9)10免疫接种档案 (9)附录 A (资料性)动物园动物免疫接种计划 (10)附录 B (资料性)免疫接种操作 (11)附录C(资料性)动物园动物免疫疾病种类 (13)附录 D (资料性)动物园动物免疫接种记录卡 (15)动物园动物免疫接种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动物园动物免疫接种的总体原则,给出了动物免疫接种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以及免疫接种计划、操作程序、对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生物安全、免疫效果评估、免疫接种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动物园及其他野生动物饲养机构的兽类和鸟类动物免疫接种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J/T 240 动物园术语标准LY/T 2806 野生动物饲养从业人员要求LY/T 3111 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通则NY/T 1952-2010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NY/T 1955 口蹄疫免疫接种技术规范T/CAZG 013 动物园消毒管理规范T/CAZG 019 动物园动物病历书写规范3 术语和定义CJJ/T 24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免疫 immuniz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特异物,以维护自身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反应。
3.2主动免疫 active immunity由机体本身接受抗原性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建立的免疫。
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第一节疫苗基础知识一、疫苗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
二、疫苗种类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
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11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
1、活疫苗的优点(1)免疫效果好。
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
(2)接种途径多。
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2、活疫苗的缺点(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
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强。
(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
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
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动物免疫接种————————————————————————————————作者:————————————————————————————————日期:免疫接种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
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第一节疫苗基础知识一、疫苗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
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
二、疫苗种类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
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
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Ⅱ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
1、活疫苗的优点(1)免疫效果好。
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
(2)接种途径多。
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2、活疫苗的缺点(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
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强。
(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
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
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二)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死(灭活),使其传染因子被破坏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
灭活疫苗根据所用佐剂不同又可分为氢氧化铝胶佐剂、油乳佐剂、蜂胶佐剂等灭活疫苗。
1、灭活疫苗的优点(1)安全性能好,一般不存在散毒和毒力返祖的危险。
(2)一般只需在2~8℃贮藏和运输条件,易于贮藏和运输。
(3)受母源抗体干扰小。
2、灭活疫苗的缺点(1)接种途径少。
主要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进行免疫(2)产生免疫保护所需时间长。
由于灭活疫苗在动物体内不能繁殖,因而接种剂量较大,产生免疫力较慢,通常需2~3周后才能产生免疫力,故不适于用作紧急预防免疫。
(3)疫苗吸收慢,注射部位易形成结节,影响肉的品质。
(三)类毒素将细菌在生长繁殖中产生的外毒素,用适当浓度(0.3%~0.4%)的甲醛溶液处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称为类毒素。
类毒素经过盐析并加入适量的磷酸铝或氢氧化铝胶等,即为吸附精制类毒素,注入动物机体后吸收较慢,可较久地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抗体以增强免疫效果。
如破伤风类毒素,注射一次,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一次,免疫期可达4年。
(四)新型疫苗目前在预防动物疫病中,已广泛使用的新型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如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疫苗,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K88、LTB双价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基因缺失疫苗,如猪伪狂犬病病毒TK/gG双基因缺失活疫苗、猪伪狂犬病病毒gG基因缺失灭活疫苗;基因工程基因重组活载体疫苗,如禽流感重组鸡痘病毒载体活疫苗;合成肽疫苗,如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三、疫苗的有效期、失效期、批准文号(一)有效期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藏条件下能够保持质量的期限。
疫苗的有效期按年月顺序标注:(1)年份四位数(2)月份两位数(3)计算从疫苗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算起如某批疫苗的生产批号是20060731,有效期2年,即该批疫苗的有效期到2008年7月31日止。
如具体标明有效期到2008年06月,表示该批疫苗在2008年6月30日之前有效。
(二)失效期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过安全有效范围的日期。
如标明失效期为2007年7月1日,表示该批疫苗可使用到2007年6月30日,即7月1日起失效。
疫苗的有效期和失效期虽然在表示方法上有些不同,计算上有差别,但任何疫苗超过有效期或达到失效期者,均不能再销售和使用。
(三)疫苗的批准文号疫苗批准文号的编制格式为:疫苗类别名称+年号+企业所在地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序号+企业序号+疫苗品种编号。
四、疫苗的贮藏与运输(一)疫苗的贮藏1、阅读疫苗的使用说明书掌握疫苗的贮藏要求,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贮藏。
2、选择贮藏条件(1)选择贮藏设备根据不同疫苗品种的储藏要求,设置相应的贮藏设备,如低温冰柜、电冰箱、液氮罐、冷藏柜等。
(2)设置贮藏温度不同的疫苗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
①冻干活疫苗一般要求在-15℃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如猪瘟活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等。
②灭活疫苗一般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冻结,如口蹄疫灭活疫苗、禽流感灭活疫苗等;③细胞结合型疫苗如马立克氏病血清I、II型疫苗等必须在液氮中(-196℃)贮藏。
(3)避光,防止潮湿所有疫苗都应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
3、分类存放按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并标以明显标志,以免混乱而造成差错。
超过有效期的疫苗,必须及时清除并销毁。
4、建立疫苗管理台帐详细记录出入疫苗品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规格、生产厂家、有效日期、数量等。
应根据说明书要求存放在相应的设备中。
5、疫苗贮藏的注意事项①按规定的温度贮藏②在贮藏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内、外包装完整无损。
防止内、外包装破损,以致无法辨认其名称、有效期等。
(二)疫苗的运输1、包装运输疫苗时,要妥善包装,防止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
2、保温(1)冻干活疫苗应冷藏运输。
如果量小,可将疫苗装入保温瓶或保温箱内,再放入适量冰块进行包装运输;如果量大,应用冷藏运输车运输。
(2)灭活疫苗宜在2~8℃的温度下运输。
夏季运输要采取降温措施,冬季运输采取防冻措施,避免冻结。
(3)细胞结合型疫苗鸡马立克氏病血清I、II型疫苗必须用液氮罐冷冻运输。
运输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温度,尽快运达目的地。
3、疫苗运输的注意事项(1)应严格按照疫苗贮藏温度要求进行运输。
(2)尽快运输。
(3)所有运输过程中,必须避免日光曝晒。
第二节免疫接种一、免疫接种的类型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一)预防接种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二)紧急接种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
然后再到受威胁区,最后再到疫区对假定健康动物进行接种。
(三)临时接种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
临时接种应根据运输途中和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进行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的准备(一)准备疫苗、器械、药品等1、疫苗和稀释液按照免疫接种计划或免疫程序规定,准备所需要的疫苗和稀释液。
2、器械(1)接种器械根据不同方法,准备所需要的接种器械。
注射器、针头、镊子;刺种针;点眼(滴鼻)滴管;饮水器、玻璃棒、量筒、容量瓶;喷雾器等。
(2)消毒器械剪毛剪、镊子、煮沸消毒器等。
(3)保定动物器械。
(4)其他带盖搪瓷盘、疫苗冷藏箱、冰壶、体温计、听诊器等。
3、药品毛巾、防护服、胶靴、工作帽、护目镜、口罩等。
4、药品(1)注射部位消毒75%酒精、5%碘酊、脱脂棉等。
(2)人员消毒75%酒精、2%碘酊、来苏儿或新洁尔灭、肥皂等。
(3)急救药品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异丙嗪、5%葡萄糖注射液等。
5、其他物品免疫接种登记表、免疫证、免疫耳标、脱脂棉、纱布、冰块等。
(三)消毒器械1、冲洗将注射器、点眼滴管、刺种针等接种用具先用清水冲洗干净。
(1)玻璃注射器将注射器针管、针芯分开,用纱布包好;(2)金属注射器应拧松活塞调节螺丝,放松活塞,用纱布包好;将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叉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镊子、剪子洗净,用纱布包好。
2、灭菌将洗净的器械高压灭菌15分钟;或煮沸消毒:放入煮沸消毒器内,加水淹没器械2厘米以上,煮沸30分钟,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皿中备用。
煮沸消毒的器械当日使用,超过保存期或打开后,需重新消毒后,方能使用。
3、注意事项(1)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的洁净度。
(2)灭菌后的器械一个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
(3)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4)使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
(四)人员消毒和防护1、消毒免疫接种人员剪短手指甲,用肥皂、消毒液(来苏儿或新洁尔灭溶液等)洗手,再用75%酒精消毒手指;2、个人防护穿工作服、胶靴,戴橡胶手套、口罩、帽等。
3、注意事项(1)不可使用对皮肤能造成损害的消毒液洗手。
(2)在进行气雾免疫和布病免疫时应戴护目镜。
(五)检查待接种动物健康状况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了解预定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
(1)检查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2)检查动物是否发病、是否瘦弱,发病、瘦弱的动物不接种或暂缓接种。
(3)检查是否存在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动物,这些动物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4)对上述动物进行登记,以便以后补种。
(六)检查疫苗外观质量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一律不得使用。
(七)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
(八)预温疫苗疫苗使用前,应贮藏容器中取出疫苗,置于室温(15-25℃左右),平衡疫苗温度;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应将从液氮罐中取出的疫苗,迅速放入27-35℃温水中速融(不能超过10秒钟)后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