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
- 格式:pptx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21
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是一种政治制度,旨在建立一个由人民行使权力的政府。
民主的本质在于人民能够在政治和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过程能通过开放自由的公共辩论、揭示隐藏的权力和利益以及提供平等的机会来实现。
民主政体的基石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这些权利和自由赋予了人民参与决策的权力。
同时,教育是建立一个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公民,能够参与和维护民主制度。
在民主制度中,教育被视为公民教育的基石。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重点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和公共生活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政治参与、公共辩论、协商和合作。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和对法治有敬畏的公民。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民主机制,表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为社会和公共利益的做出贡献。
公民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市民,更是为了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国家领导人。
政治领袖必须具有充分的政治价值观、信仰和本质素养,而这种素养不能通过短期培训而达到。
因此,在一个民主制度内,长期和有效的公民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民主主义的优势体现在其能够激发人民的创造力。
民主社会中,人民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自由的批判性思考和合作来得到释放。
教育系统要对教育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使其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
课程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批判思维,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和学习的教育环境。
公共教育也要注重推动全社会对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重视。
教育者和家长要注意,不要把教育内容局限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该强调对学生批判思维和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
民主制度是一个创造和追求公正的社会,而教育则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
民主社会和透明、公正的教育系统可以相互促进,这种相互促进会通过公共辩论和集体讨论来实现。
公民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重视面向未来的教育内容,这样才能在新时代中培养具有创新性、具有社会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教育思想一、关于教育是生活的需要的论述(一)关于生活的更新需要传递【原文1】(第一章第一节)生物和无生物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已更新维持自己……通过更新而延续的原则,适用于最低的生理学意义上的生活,同样适用于经验。
就人类来说,信仰、理想、希望、快乐、痛苦和实践的重新创造,伴随着物质生存的更新。
通过社会群体的更新,任何经验的延续是实在的事实……社会通过传递过程而生存,正如生物的生存一样。
这种传递依靠年长者把工作、思考和情感的习惯传达给年轻人。
没有这种理想、希望、期待、标准和意见的穿搭。
从哪些正在离开群体生活的社会成员给那些正在进入群体生活的成员,社会生活就不能幸存。
(二)关于教育和沟通【原文2】(第一章第二节)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
在共同、共同体和沟通这几个词之间,不仅字面上有联系,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而沟通乃是他们达到占有共同的东西的方法……社会生活不仅和沟通完全相同,而且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
当一个沟通的接受者,就获得扩大的和改变的经验。
(三)关于正规教育的教育地位【原文3】(第一章第三节)没有这种正规的教育,不可能传递一个复杂社会的一切资源和成就。
因为书籍和知识的符号已被掌握,正规教育为年轻人获得一种经验开辟道路,如果让年轻人在和别人的非正式的联系中获得训练,他们是得不到这种经验的……教育哲学必须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非正规和正规的、偶然的和有意识的教育形式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
二、关于教育是社会的职能的论述(一)关于环境的性质和意义【原文4】(第二章第一节)依靠环境的作用,引起某些反应。
所需要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要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
但是个人生存的特定的省会奥佳,引导他看到和感觉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件东西……“环境”、“生活条件”这些词,不仅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第一章教育为生活所必需(一)生活由传递而自新1、自新:人类的自我生长。
2、生活,乃是用来指明个人与种族的全部经验。
生活不但关于物质的方面,他包括风俗,制度,信仰,成功与失败,娱乐与职业。
3、传递:教育的必需:为了让新生分子认识社会的目的与习惯,并且必需使他们对于这种目的与习惯,都有主动的兴趣。
(二)教育与交通作用的关系1、交通,就是人类获得公共东西(目的、信仰、志愿、知识即共同心理)的方法。
2、每人都要知道别人所做的事,并要使别人常常知道他自己的目的与进步。
要彼此能有一致的意思,便需要交通的作用。
3不但社会的生活与交通作用是一件事,彼此是密切相联的,而且一切交通作用都有教育的效力(因此一切真正社会的生活,也都有教育的效力),接受交通的人,经验上自不免变化,并且益加丰富,一个人分受了别人所想过及感觉过的事物,他自己的态度便依分受之多少而改变。
(三)正式教育的位臵1、正式教育存在的必要性使得幼年人对于成人生活,能作有效力的参与,全靠要有一种预先的训练,专以养成有效的参与能力为目的。
我们乃筹设有意的机关——即学校——与明晰的材料——即功课。
教授某种事物的事业,也就委任某种专门人才去做了。
2、非正式教育,社会经验是自得的,有生气的。
正式教育容易变成不亲切的,死板的,抽象的,书本的。
有一种危险就是社会经验与学校知识彼此隔阂,不相联贯。
第二章教育有社会的作用(一)环境的性质与意义1、环境,是包含能够促进或阻碍生物的特殊活动之种种情况。
所谓生活,不是仅指被动的生存(假使有这样的东西),实指一种活动的途径;所以环境或媒介,乃指对于活动有维持作用或破坏作用的情况。
(二)社会的环境1、一个人的活动与别人的活动有了关系的时候,他就有了社会的环境。
2、在许多地方,人类未长成的分子,不过被人利用,使他获得有用的习惯。
他好像兽类一样受人训练,不像人类一样受人教育。
3、社会的环境并不直接的把欲望与观念给人,也不仅是养成肌肉的动作习惯。
民主主义与教育名词解释民主主义是一种政治理念和制度,强调政府由人民选择,人民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
它追求政府的民主选举、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组织自由等基本权利,以确保政权的合法性、政府的责任性和公民的个人自由。
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过程,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来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能力和潜力。
教育包括正式教育(如学校教育)、非正式教育(如家庭教育)和非结构化教育(如社交经验)。
它旨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一些关联和交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与民主主义相关的教育名词解释:1. 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的教育过程。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公共事务的理解和参与能力,以使他们成为民主社会的积极公民。
2. 人权教育:人权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向学生传授人权的概念、原则和价值观。
它旨在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人权,培养他们捍卫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以及提倡社会正义的能力。
3. 平等教育:平等教育是指提供平等机会和资源,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且无偏见的教育。
它强调消除种族、性别、经济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对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并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质疑和评估不同观点和信息的价值。
它是培养民主公民的关键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参与公共讨论和决策中。
5. 公共领导能力培养:民主主义强调公共参与和领导力的发展。
公共领导能力培养是指培养学生在自己的社区和社会中主动参与并发挥领导作用的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和决策制定能力等。
这些教育实践和价值观的推广可以帮助培养有能力、有责任感和有意识的公民,以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巩固。
同时,民主主义的原则和理念也为教育提供了指导和保障,特别是在确保教育的普及和公正性方面。
《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意义《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著作,作者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杜威。
这本书对于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杜威详细阐述了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民主主义理念为指导的教育理念。
对于小学教育而言,这本书的意义更加突出,因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民主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以《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塑造学生民主精神、培养学生的民主素养。
我们来谈谈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杜威认为,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石,民主社会需要有独立自由的公民,而这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
他认为,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具备民主的品质和能力。
在民主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理性、批判性、深思熟虑的品质,有能力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
杜威主张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能够自由自主地表达和实践自己的观点。
然后我们来谈谈《民主主义与教育》对小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和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而民主主义的核心就是尊重和平等。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这样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让他们在尊重差异中成长,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民主的态度。
杜威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决策和规划,培养他们的行动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进行小组活动时,可以让学生一起商量决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小学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而民主主义正是鼓励个体的创造和发展。
《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倡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他们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民主主义与教育》序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
杜威呼吁民主的教育,借以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
杜威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他把理论和实际贯穿了起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阶级的教育蓝图,它把教育视为少数自由民的特权,其最高目的是培养通知广大奴隶的哲学王。
卢梭的《爱弥儿》在法国启蒙时代是震撼人心的,但卢梭是缺乏教育实践的理论家,其自然主义的教育纲领难以落实。
一,杜威的时代与生平杜威生于南北战争之前,猝于第二次斗大战之后。
美国学者称他创立的反映时代剧变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美国天才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杜威一家是当时地道的美国农民。
杜威幼年平凡无奇,青年和其他人一样,从事过送报纸、干杂工等劳动。
他后来回忆道,他不过是在课堂之外的广大乡村活动中获得了一点重要的教育而已。
杜威在大学中获益也不大,像在中小学时代一样,他是从课外活动和广泛阅读中得到了一些可贵的启发的。
杜威于大学毕业后,嗜读黑格尔等人的哲学著作。
他在约翰·霍布金斯大学攻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德国的理性主义哲学。
杜威阅读詹姆斯的心理学名著,思想丕变,把兴奋点移向急剧变化的事实,着意给当时突出的社会矛盾寻求科学和哲学的解答。
他熔欧美思潮于一炉,给他致力于教育研究培植了深厚根基。
(由理论探索转变向现实的现象,是美国当时时代的特征。
)在频繁的实践接触中,杜威清楚地认识到,中小学的课程内容是贫乏的。
当时流行的赫尔巴特无端教学法是机械的,不灵活的,类似于他童年学习中的枯燥情况,突然产生了教学改革的要求。
他是课堂上的理论讲师,成为教育创新的酿造者。
杜威于1894年到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系主任。
这十年是他改革教育的尝试阶段。
他把以粉笔和口讲为形式的课堂改变为儿童由活动而求知的课堂,把儿童静坐听讲的课堂改变为儿童由活动而随时移位的课堂。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深刻地阐述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关系,为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杜威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个人发展。
这种教育观念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育应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杜威非常注重儿童和青年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
他认为,这些能力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他提倡在教育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这种教育观念对于当今社会中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的教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再次,杜威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适用至今的教育观念。
例如,“从做中学”,他认为教学不应该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该通过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经验和知识。
这种教育观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
杜威还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认为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这种教育观念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与合作。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教育观念仍然存在,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育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一些教师为了追求短期的教育成果,忽视了学生兴趣和实际需求,通过大量的作业和考试来压迫学生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广杜威的教育理论,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并实践杜威的教育理论,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来重新审视当今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