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塌落度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30.15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_共10篇范文一:混凝土坍落度控制规程坍落度控制规程1.总则确保混凝土坍落度按规定方法抽检,并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混凝土。
2.职责2.1生产站负责出站的坍落度自检、规定范围内的调整。
2.2生产站试验室主任负责出站坍落度的监督管理,可授权技术员负责出站坍落度的调整、修正及抽检。
2.3生产部外调度负责入泵坍落度的监督管理。
3.控制规程3.1生产站试验工每日测砂含水率两次。
3.2每个工地开盘时,技术员调整坍落度至符合生产配合比和该工程技术交底的要求。
3.3技术员调整坍落度至符合要求后,操作工可根据实际情况在±5kgm3的规定范围内增减用水量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超过上述范围需通知技术员。
技术员根据情况可做骨料含水调整,可在±10kgm3的规定范围内增减用水量以调整混凝土坍落度,超过上述范围应及时通知试验室主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查找原因。
用水量调整超过10kg并找不到原因时,试验室主任应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当用水量调整大于±5kgm3时,操作工需在“搅拌站用水量调整记录”上做好登记并由调整人签字认可。
3.4搅拌楼操作工和技术员要坚持混凝土目测自检,防止出现较大的差异。
3.5试验工应按规范取样和测量坍落度,并在“混凝土取样记录”上做好记录,交技术员签字认可。
3.6新进水泥时,材料员检测水泥温度,若温度高于65摄氏度,应立即通知该站试验室主任,由试验室主任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7混凝土到达工地后,浇注方量在1000m3以下的按100m3抽检坍落度一次并记录。
浇注方量在1000m3以上的按200m3抽检坍落度一次并记录。
3.8泵工交泵票时,将“施工现场情况记录表”交泵送队办公室。
3.9若入泵坍落度小于180mm且不满足施工要求时(管出口处混凝土无流动性),由外调度决定后掺外加剂的掺加和掺量(外调度不在时由泵工决定)。
具体实施办法见《后掺外加剂管理制度》。
混凝土塌落度一、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二、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三、(1)混凝土原材料影响,沙河水洗砂由于存料时间和批次不同,含水量不稳定,且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时局限性较大,粗骨料一般情况含水量比较稳定,但有时也会变化,原因是骨料厂多为开敞式存放,在雨后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拌制混凝土时骨料吸水率不同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不同程度的偏差。
(2)机械和搅拌时间影响,混凝土搅拌时间长会造成骨料吸水量加大,使混凝土熟料中的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3)混凝土搅拌机械计量系统误差也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混凝土配和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并经过多次试配调整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材料由于计量不准确,都会使单位内材料比表面积发生变化,材料比表面积变化越大,坍落度经时损失也越大.(4)混凝土运输机械的影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混凝土熟料由于发生化学反应、水份蒸发、骨料吸水等多方面原因,自由水份减少,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混凝土皮带运输机、串筒还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重要原因。
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标准一、前言商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塌落度检测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本文将对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塌落度的定义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施工前的混合物体积和在施工后的体积之间的差值。
混凝土在施工前,由于添加了水泥、骨料、砂子等材料,在混合过程中会产生空隙和气泡,这些空隙和气泡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为了消除这些影响,需要通过塌落度检测来确定混凝土的干湿程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三、塌落度的测量方法商用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方法通常采用锥形漏斗法和振动法两种方法。
1. 锥形漏斗法锥形漏斗法是指将混凝土倒入锥形漏斗中,然后在一定高度处将漏斗翻转,并记录混凝土从漏斗中流出所需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漏斗有不同的直径和高度,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漏斗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但由于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塑性有限,可能会出现误差。
2. 振动法振动法是指通过振动混凝土来使其流动性增强,然后将混凝土倒入锥形漏斗中进行检测。
该方法相比锥形漏斗法更准确,但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进行振动。
四、塌落度的测量标准混凝土的塌落度检测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用途来确定不同的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应符合以下标准:1. 塌落度规范在中国,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由《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和《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规程》(JGJ 55-2011)来规定。
其中,GB 50203-2011规定了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50mm~200mm之间,而JGJ 55-2011则规定了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50mm~180mm之间。
2. 塌落度的控制范围塌落度的控制范围通常由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来决定。
例如,用于道路和桥梁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50mm~120mm之间,而用于地下工程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在80mm~200mm之间。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
一、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是多少?
砼强度小于C50时,坍落度应小于180毫米,强度大于C50时,坍落度应大于18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二、混凝土坍落度是什么意思?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振捣后,混凝土自身重力作用下,塌落到一定程度的度量。
它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塑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通常由工程设计规范或者相关标准规定。
根据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4-2015)规定,混凝土的塌落度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和控制。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分为3类,S1类、S2类和S3类。
S1类混凝土适用于要求较低的混凝土工程,如一般房屋的地板、基础等。
其塌落度标准一般为50mm±20mm。
S2类混凝土适用于一般的混凝土工程,如楼板、梁、柱等。
其塌落度标准一般为100mm±20mm。
S3类混凝土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如桥梁、水利工程等。
其塌落度标准一般为150mm±30mm。
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调整。
在确定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的使用、搅拌时间、运输距离、施工环境等因素。
合理的塌落度标准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有利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此外,混凝土的塌落度还可以通过混凝土试验室进行实验室试验来确定。
在实验室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塌落度测试,以确定混凝土的塌落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通过实验室试验可以及时发现混凝土的塌落度是否合格,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总之,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合理的塌落度标准,并通过实验室试验进行检测,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规范里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是:
1、砼强度等级小于C50时,坍落度应小于180毫米,强度等级大于C50时,坍落度应大于180毫米;
2、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3、砼坍落度检验取样频率应与砼强度检验取样频率一致;
4、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等。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反应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因素有原材料、搅拌时间、运输机械、浇筑速度、浇筑时间等,另外加剂的用量以及容易被忽视的水泥温度也会影响指标。
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受自身重力作用而塌陷的程度,也称为塌落度或坍落度。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塑性的重要指标,对于保证灌注桩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坍落度范围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既不能过于流动,也不能过于干硬。
一般来说,对于直径小于600mm的灌注桩,坍落度要求在100mm~150mm之间;对于直径大于600mm的灌注桩,坍落度要求在150mm~200mm之间。
坍落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流失,影响桩身质量;坍落度过低则会增加摩阻力,使得施工难度增加。
2. 坍落度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的方法有两种:坍落度锥法和流度试验法。
坍落度锥法是指将混凝土从一定高度倒入坍落度锥形模具中,然后观察混凝土的坍落程度。
流度试验法则是通过测量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流度漏斗的时间来确定坍落度。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3. 坍落度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
首先,要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制。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坍落度过大。
再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过长或过快的搅拌时间会使混凝土坍落度下降。
此外,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4. 坍落度的影响因素灌注桩混凝土坍落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和用量会影响坍落度,不同品种和用量的水泥对坍落度具有不同的影响。
其次,混凝土的骨料种类和配合比也会影响坍落度,骨料的形状和粒径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搅拌时间等因素也会对坍落度产生影响。
5. 坍落度的控制措施为了保证灌注桩混凝土的坍落度符合要求,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首先,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确保水泥和骨料的搭配合理。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要求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振动后所发生的塌陷程度。
混凝土塌落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可振实性和坍落性能,关系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因此,对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在建设工程中十分重要。
我国对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主要依据于《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4-2015)以及《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GB 50080-2016)等相关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混凝土塌落度的分类:根据不同工程的要求,混凝土塌落度一般分为3个等级,即不塌落度、塌落度和超塌落度。
其中,不塌落度适用于需要自密实的混凝土结构,塌落度适用于一般工程,超塌落度适用于特殊工程。
2. 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主要采用锥形漏斗进行。
具体的测量方法和设备要求,规范中有详细的说明,操作人员需要熟练掌握。
3. 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规范中对混凝土塌落度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塌落度的要求在5~15cm之间,超塌落度的要求在15~25cm之间。
不同特殊工程的混凝土塌落度还有更为严格的要求。
4. 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需要从原材料的选择、搅拌、运输、浇筑等环节入手。
具体控制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黏稠剂和外加剂;采用适当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和气含量;采用适量的缓凝剂等。
5. 混凝土塌落度的检验:对于混凝土的塌落度,规范中要求进行现场检验。
检验的具体方法包括随机取样、漏斗测量、观察塌落度高度等步骤。
检验结果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并有详细的记录。
总之,对于混凝土塌落度的规范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
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混凝土塌落度的测量方法和控制措施,合理控制混凝土塌落度,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对混凝土塌落度的检验工作也应做到规范、准确、及时。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达到预期设计要求。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质量检验标准,用于评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塑性。
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由于内部摩擦而发生流动的倾向程度。
本文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探讨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帮助你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1. 混凝土塌落度的定义和重要性混凝土塌落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混凝土试样在塌落塔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和流动的程度。
它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塑性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和施工效果。
2.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的目的和方法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浇筑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常用的混凝土塌落度检测方法包括底托法、坍落斜度法和坍落度计法。
3.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的制定依据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的制定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标准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其中,国家相关标准如《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等提供了检测方法和技术指标,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则规定了混凝土塌落度的合格标准和验收要求。
4.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的内容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检测设备要求:规定了混凝土塌落度检测所需的设备和工具的要求,例如塌落斜度模具、坍落度计等。
4.2 检测试验条件:明确了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的试验环境和条件,如试验温度、试验湿度等。
4.3 检测方法和步骤:详细描述了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4 检测结果评定:确定了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结果的评定标准和判定方法,包括验收标准和合格要求。
4.5 检测记录和报告:要求进行混凝土塌落度检测的记录和报告,以便后续的工程质量评估和跟踪。
5. 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的局限性和发展混凝土塌落度检测规范虽然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对于特殊应用场景和复杂结构的混凝土,规范中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可能不适用。
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改进,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规范里对混凝土坍落度的要求是:
1、砼强度等级小于C50时,坍落度应小于180毫米,强度等级大于C50时,坍落度应大于180毫米;
2、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3、砼坍落度检验取样频率应与砼强度检验取样频率一致;
4、规定的砼坍落度小于40毫米时,允许偏差±1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50~90毫米时,允许偏差±20毫米;规定的砼坍落度大于100毫米时,允许偏差±30毫米.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衡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等。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混凝土塌落度的概念及标准一、定义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黏聚性。
坍落度是用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其程度的高低,用于判断施工能否正常进行。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单位体积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二、坍落度测试方法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坍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分三次填装,每次填装后用捣锤沿桶壁均匀由外向内击25下,捣实后,抹平。
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坍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坍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坍落度为10。
混凝土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
坍落度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骨料粒径不大于40mm)。
坍落度不大于50mm或干硬性混凝土和维勃稠度大于30s的特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增实因素法来测定。
三、坍落扩展度法该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 mm、坍落度不小于10 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尚没有能够全面反映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
在工地和试验室,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坍落度试验的方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坍落度筒内,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将筒提起,移到一旁。
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
然后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该尺寸(mm)就是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
当坍落度大于220 mm时,坍落度不能准确反映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混凝土扩展后的平均直径即坍落扩展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一建混凝土塌落度要求一、混凝土塌落度概述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本身性质、施工操作等因素,导致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降低,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出现坍塌或下沉的现象。
混凝土塌落度问题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二、混凝土塌落度的检测与测量1.塌落度试验:通过标准试验方法,将混凝土制成特定形状的试块,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试块的变形程度,以判断混凝土的塌落度。
2.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特性,检测混凝土内部的缺陷和塑性变形。
3.雷达探测:利用雷达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无损检测,了解混凝土内部的塑性变形情况。
三、混凝土塌落度要求及标准1.我国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对混凝土的塌落度有明确的要求,混凝土塌落度应控制在30mm以内。
2.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塌落度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C30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为10-90mm。
3.混凝土塌落度与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抗渗性等性能密切相关,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塌落度。
四、混凝土塌落度控制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选择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和水泥强度,控制水泥与骨料的体积比,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塑性变形能力。
2.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采用合理的浇筑方法和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因振动过度或振动不足而产生塑性变形。
3.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湿润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降低混凝土收缩变形。
4.采取预防措施: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抗塑性变形能力,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塌落度性能。
五、结论混凝土塌落度问题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通过检测混凝土塌落度,掌握混凝土的塑性变形能力,可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塌落度标准塌落度标准是混凝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描述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本文将介绍塌落度的概念、分类、测试方法和国内外相关标准,以及对于不同情况下的塌落度要求和注意事项。
概念及分类所谓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试验中在不受剪切作用的情况下自重作用下的坍落度。
简单来说,就是混凝土在倒入圆柱形模具后,开模并撤除模具后,混凝土塌落的高度。
塌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可加工性的重要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混凝土的呈流性和均匀性,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性能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塌落度与混凝土中粘结剂含量、密度和含有机物的程度等性质有关,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参数。
塌落度根据其取值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欧洲规范EN 206-1将塌落度分为3类:● S2型塌落度:塌落度在50mm~100mm之间,又称为中坍混凝土,适用于模板结构、垂直管道等浇筑,主要用于采用人工抹平的场合。
测试方法及标准塌落度的测试需要进行标准试验,最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圆锥形坍落度试验。
该试验的流程如下:1. 在光滑的、水密有模具中放入混凝土试验样品,并用手或振动器轻轻敲击以排出其中的气泡。
2. 将模具撤离混凝土,同时保证试验样品不移动。
撤去模具后,观察混凝土的坍落高度,即为塌落度。
3. 在进行多组试验时,应按照同样的操作方法进行,并计算平均值。
在国内外,有许多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塌落度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标准:● 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ASTM C143 / C143M-15a《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lump of Hydraulic Cement Concrete》关于塌落度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塌落度作为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能参数,在具体工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情况为例进行讨论。
1. 不同的混凝土类型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对于塌落度的要求也不同。
混凝土坍落度1小时损耗是20c的应用力。
当坍落度小于设计要求时,通常情况是直接加外加剂,也可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用水量和相应的水泥用量(水泥浆),但一般情况都是只加水。
当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时,可在保持砂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砂浆、石子用量。
当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时(通常是砂率不足),可适当增加砂用量,即增大砂率。
当拌合物显得砂浆量过多时,可单独加入适量石子,即降低砂率。
通常情况是直接加外加剂坍落度过小可以按水泥质量的0.5~1.0%的掺量添加高效减水剂,坍落度过大可以增加水泥用量,因为坍落度过大说明水灰比增大,用水量增加了,可以加水泥。
答案补充坍落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塑化性能和可泵性能,影响混凝土坍落度主要有级配变化、含水量、横器的称量偏差,外加剂的用量容易被忽视的还有水泥的温度几个方面。
坍落度是指混凝土的和易性,具体来说就是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其中包括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聚性。
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是一个很综合的性能其中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主要有用水量、水灰比、砂率以及包括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几个方面。
坍落度的测试方法:用一个上口100mm、下口200mm、高300mm喇叭状的塌落度桶,灌入混凝土后捣实,然后拔起桶,混凝土因自重产生塌落现象,用桶高(300mm)减去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称为塌落度.如果差值为10mm,则塌落度为10。
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断面、钢筋含量、运输距离、浇注方法、运输方式、振捣能力和气候等条件决定,在选定配合比时应综合考虑,并宜采用较小的坍落度.不同用途的混凝土塌落度要求是不一样的。
答案补充根据检验批或浇注的方量来确定做多少次。
一般工程都是每次浇注都侧一次。
砼商提供的就直接写180毫米就对了这是最低要求一般来说都高于180的太干了不好施工一般两小时测一次,自拌砼坍落度一般是30—50mm,商品砼坍落度一般是110——170mm,高层砼一般180——200mm 混凝土坍落度测试没有间隔多长时间进行抽查的,施工现场混凝土和易性在目测的情况下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可以不测试以目测值为准,但是最理想的效果是每车都用坍落度桶进行科学的测试,这样也才有说服力。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混凝土塌落度规范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测试的标准和要求。
混凝土塌落度是指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的流动性能,也可以反映出混凝土的流动性、可塑性和抗坍落性等特性。
混凝土塌落度规范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进行详细地介绍。
一、混凝土塌落度的定义混凝土塌落度(Slump)是指将混凝土试样填入圆锥形模具,移去模具后,试样的坍落高度。
塌落度一般用毫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二、混凝土塌落度的测定方法1、测试设备:圆锥形模具、量筒。
2、测试过程:(1)在平坦的水平地面上放置模具,底部贴紧地面。
(2)用手或者铲子将混凝土试样填满模具,填充高度稍高于模具顶部。
(3)填充完成后,用平滑且不锋利的工具将混凝土试样表面修整平整。
(4)模具从试样上升起,直到底部完全脱离试样。
(5)测量试样的坍落高度,即为混凝土的塌落度。
三、混凝土塌落度的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混凝土用途和工程要求,混凝土的塌落度标准有所不同。
常见的混凝土塌落度标准有以下几种:1、高坍落度混凝土:塌落度大于180mm。
2、中坍落度混凝土:塌落度在100mm-180mm之间。
3、低坍落度混凝土:塌落度小于100mm。
四、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原则在进行混凝土塌落度测试时,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控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塌落度稳定。
常见的控制原则有以下几点:1、施工现场要求:混凝土的调凝时间应能满足工程要求,不得过早或者过晚。
施工现场应注意环境温度、气候条件等因素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
2、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骨料比例、掺合料选用等。
3、混凝土搅拌过程: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要适当,避免过度搅拌造成混凝土的分离和塌落度的变化。
4、施工过程管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和振捣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坍落高度,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
五、混凝土塌落度的填写和报告在进行混凝土塌落度测试和控制过程中,需要填写相关的记录和报告。
混凝土塌落度技术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的技术要求可挺重要的呢!一、一般建筑结构用混凝土。
1. 基础工程。
像那种大基础,坍落度一般要求在30 50mm。
为啥呢?因为基础嘛,混凝土主要是在模板里自己慢慢摊开就行,不需要它太稀,太稀了就容易出问题,比如振捣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离析现象,就是石子和水泥浆分离开来,那可就麻烦啦,基础要是不结实,上面的建筑不就成了“危楼”嘛。
2. 柱和梁等竖向结构。
坍落度通常在50 70mm。
柱子和梁这些竖向的结构,混凝土得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样才能比较好地填充模板里面的各个角落。
要是坍落度太小,混凝土就不容易流到那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就像脸上长满了麻子一样,不好看还影响结构强度呢。
3. 板和墙结构。
坍落度大概在70 90mm。
对于板和墙来说,需要混凝土比较容易摊开,这样才能保证表面平整。
如果坍落度不够,工人师傅在浇筑的时候,就需要费好大的劲儿去摊平混凝土,而且还可能摊不均匀,就像摊煎饼似的,面糊太稠就不好摊开,混凝土也是这个道理。
二、特殊工程用混凝土。
1. 水下浇筑混凝土。
这时候坍落度要求就比较大啦,一般在180 220mm。
你想啊,水下的环境多特殊,混凝土得像个听话的小团子,在水里能自己顺利地流淌、填充,要是坍落度小了,它一下水就可能凝固在一块儿,根本不能很好地填充水下的空间,就像个倔强的小孩,不肯去该去的地方。
2. 大体积混凝土。
坍落度在120 160mm比较合适。
大体积混凝土嘛,一般都是大工程,像大坝之类的。
它在浇筑的时候要能缓缓流动,方便施工,又不能太稀,太稀了容易产生裂缝。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热量散发慢,要是坍落度太大,水分多,水分蒸发后就容易留下裂缝,就像土地干旱了会裂口子一样,混凝土裂了那可就危险啦。
三、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得大一些,一般在100 180mm。
因为它要通过泵管来运输,如果坍落度小了,就像沙子在小吸管里,根本不容易被推送出去,那泵车就只能干着急,使不上劲儿啦。
c40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
C40混凝土塌落度规范是一种混凝土性能指标,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根据国家标准,C40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是3-7.5cm,其中,3cm及以上为合格,7.5cm及以下为不合格。
C40混凝土塌落度规范受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粒径、混凝土含水率、混凝土搅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首先,C40混凝土塌落度规范受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最大,一般情况下,C40强度等级混凝土塌落度较低,塌落度3-7.5cm即可满足使用要求;其次,C40混凝土塌落度也受混凝土粒径的影响,混凝土的粒径越小,塌落度越低,反之,塌落度越高;此外,C40混凝土塌落度还受混凝土含水率和搅拌时间的影响,混凝土的含水率越低,搅拌时间越短,混凝土的流动性越高,塌落度越低,反之,塌落度越高。
综上所述,C40混凝土塌落度规范范围为3-7.5cm,其中,3cm及以上为合格,7.5cm及以下为不合格。
在施工中,应按照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粒径、混凝土含水率、混凝土搅拌时间等因素,科学合理的控制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稳定性,确保C40混凝土塌落度处于3-7.5cm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坍落度规范要求:
混凝土坍落度主要反映了混凝土的增塑性能和可泵送性。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料,搅拌时间,运输机械,浇筑速度,浇筑时间等。
此外,添加剂的用量和容易忽略的水泥温度也会影响指标。
扩展数据
影响因素:
1.机械作用
混凝土的长时间搅拌会增加骨料的吸水率,减少混凝土熟料中的游离水分,并导致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混凝土搅拌机的测量系统误差也会引起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
混凝土配合比是通过精确计算和多次调整配合比获得的。
由于对任何一种材料的测量均不正确,因此每单位材料的比表面积将发生变化。
材料比表面积的变化越大,时间上的坍落度损失越大。
2.运输机械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车的运输距离和时间越长,由于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原因,混凝土熟料的游离水分将减少,导致混凝土坍落度的及时损失。
混凝土带式输送机和弦桶也会造成砂浆损失,这也是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重要原因。
3.浇注速度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熟料到达仓库表面的时间越长,由于化学反应,水分蒸发,骨料吸水等原因,水泥熟料中的游离水将迅速减少,导致坍落度损失。
特别是当混凝土暴露在带式输送机上时,其表面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更大,水分蒸发迅速,这将导致混凝土损坏坍落度损失是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实际测量,当温度约为25℃时,水泥熟料的坍落度损失在半小时内可达到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