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目的?)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朱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熹
(四书—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观点 —理气论、心性论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 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 六年卒。理宗宝庆三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 改徽国公。
默写
▪ 1、董仲舒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 2、汉武帝崇儒的主要措施 ▪ 3.汉武帝创办太学的意义 ▪ 4、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默写
▪ 1、三教合一的时间 ▪ 2、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 3、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活到老,学到老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朋友,以义合者
(二)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B、王守仁: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魏晋: 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2、隋唐
隋:“三教合归儒”,儒学获得发 展
唐: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北宋 南宋
“二程” 程颢、程颐
朱熹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核心)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程
程
颢
颐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